首页 > 文章中心 >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第1篇

当前,证券市场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速度太快,市值在一年内增加了10倍,过多地透支了经济增长前景。2007年股市是爆发式增长,但这种增长不可能长期持续。国内A股市场产生泡沫,主要原因是股票供求关系失衡,因此,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势在必行。

中国股市在很大程度上还是政策市。所谓政策市,就是市场运行的一些基本力量是被政府管制的。这种管制主要不在价格,而在供求。我国股市二级市场的价格是自由竞争的,而一级市场的价格却受到部分管制。这与西方市场新股随行就市的发行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出现新股上市暴涨几倍的情况。股票供给受到严格管制,供求失衡,价格就飙升,这是造成市场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情况,政府应从两方面对发行制度进行改革:

新股申购以民为本。目前,发行一个大盘股募集的资金是几百亿元人民币,结果申购资金就有3万亿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0世纪80年代,英国撒切尔夫人的做法就很好,她的做法是每个人都有份。当时,英国国有企业大规模上市,在每次资金足额认购基础上,既保证发行成功,还要量体裁衣。如果国有企业上市出现超额申购,首先保证散户人人有份,多余部分适当考虑中户,再有富余才考虑大户和机构。这种分配保证所有小投资者的利益。这种以人为本的新股申购方法也符合十七大提出的“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精神。

以中石油为例,拥有70万~80万元申购资金才能保证中签,这种概率普通投资者显然难以遇到。中石油的申购资金一下子冻结了3万多亿元,也对金融市场造成了冲击。因此,改革这种不符合市场公平原则的发行方式势在必行。

现在的证券市场已给改革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拖拉机账户已经被消灭,资金第三方托管,投资人开户、存取款要持本人身份证办理。而且,改革只是改变在超额认购情况下的中签分配办法,其他一切不变,实施起来也非常简单。

提高新股发行比例。为什么中石油会套牢这么多投资者?主要是因为发行比例太低,只有2.18%,首期流通的只有1.6%。而在香港,中石油的流通比例为11.69%。按照国际经验,如果大型企业在本土上市流通比重远远高于境外上市流通比重,就不会出现定价过高、套牢投资者的问题。所以,改变发行流通比例也是当务之急。

所谓公众公司,就是要保证公众持有的流通股数量,这本来也是《证券法》所设计的发行制度的核心思想。《证券法》规定,公司上市所发行股份数需要在总股本的25%以上,总股本在4亿股以上的大企业,要求发行股份占比10%以上。以往,新股上市时发行的比例过低,与当时的市场环境有关,所以并未严格按照法律执行。目前的市场环境已经今非昔比,按照《证券法》执行的条件是存在的。

我们用2%、3%的流通比例创造了全球市值最大石油公司、最大的银行,而国外这样大的上市公司,流通比例都高达50%~70%以上。这就好像一个人的腿比胳膊还细,但体重却有200公斤。所以,现在证券市场的风险是头重脚轻,这样的上市公司股本结构会给即将推出的股指期货带来风险。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庸 均衡 非均衡 证券市场

一、引言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古代许多儒家的方法论,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朱熹对中庸的定义: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适度性。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其中静力学则是研究物体受力分析、力系的简化、平衡条件。经济系统中也提到均衡,如:均衡价格、局部均衡、一般均衡论、非均衡的经济等。博弈论有纳什均衡、完美纳什均衡等等。总之在很多领域出现类似平衡的概念,平衡的状态,非平衡的现象。儒家之所以把中庸作为方法论,就在于它能维持社会稳定,对社会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是我们现代社会中,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诸多问题的方法论之一。

二、中庸的平衡或均衡思想

《中庸》中有两个基本概念“中和”和“时中”,从人的性情来说,一个人还没表现出喜怒哀乐时,心情平静,不偏不倚叫“中”,当表现出来又有节度,无过不及叫做“和”,这蕴含着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它的客观规律,满足类似于静力学平衡或经济领域的均衡状态。“时中”指“中无定体,随时而在”,中处于变动不居之中,随时处中。揭示了任何事物不断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要达到动态平衡或动态均衡状态。

三、理论力学的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以某个体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地球作为参照物,进行受力分析、力系简化、得到所有各力作用下满足的静力学平衡条件,反映的是所有作用通过研究对象这个载体发生相互作用,达到的一种平衡状态。用这套理论来解决大量的工程设计问题。动静法是利用静力学方法解决动力学问题,满足一定条件形成动态平衡。为求解复杂系统的动力学问题提供普遍解决方法。

四、市场经济体系中均衡与非均衡

均衡是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的概念,经济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变量满足一定条件,所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既各参与方的利益在相互妥协后达到均衡,形成相互制约。微观经济分析中,市场均衡分为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局部均衡为单个或局部市场供求和价格之间的关系达到均衡状态,一般均衡为整个经济系统所有市场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到达均衡状态。市场上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状态称为市场出清状态,目前国家进行供给侧改革,也就是商品严重过剩情况下,调整供给的过程,使非均衡经济转化为均衡经济。

五、证券市场的均衡与非均衡问题

中国证券市场20多年里,发展理念和政策设计,更多强调企业的融资功能,忽视了投资功能。正确认识证券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发展证券市场的前提。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现代金融都是经济体系的一部分,同样离不开供求关系,也必须保持均衡状态。

证券市场IPO首次发行股票满足融资功能,股票的分红配送和价格波动满足投资功能,融资功能更好的满足资源配置,投资功能满足投资者的收益,两者的作用缺一不可。适度发行股票和更多关注培育市场投资功能,才能保证并促进证券市场的发展,过渡IPO将使市场萎靡不振,一潭死水,反作用也就降低了融资功能,这也就是证券市场发展20多年来无数次暂停IPO的原因,不能过度强调融资功能而忽视或轻视投资功能的培育。股票发行数量和市值规模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怎么才处于平衡状态,不是想发行多少股票就发行多少,能不能从概率角度得到一个量化的结论,是值得长期研究的课题。

证券市场的监管和市场活跃度也有均衡和非均衡问题,适度的监管使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适度活跃使市场充满生机,使投资者理性投资不致过度投机。过度监管使投资者望而生畏,缩手缩脚,市场失去活力。过度放松使投资者失去对市场的敬畏,投机流行,过度重视短期投资,2015上半年创业板股票过度投机平均市盈率很高,甚至个别股票上千倍的市盈率。频繁炒作概念,不顾企业真实价值,股价一飞冲天。频繁换手,有些股票一周换手率达到100%,甚至个别股票一个交易日达到30%左右,明显是庄家对倒,达到出货的目的。这些现象都是监管弱化和不到位的表现,非均衡危害之大不言而喻。

证券市场制度创新开放与稳步发展之间也有均衡和非均衡问题。投资群体中非理性投资者占多数情况下,2016年初匆忙推出股票熔断机制,仅存活几个交易日以失败告终。使市场连续大幅下挫,财富损失是巨大的。在基础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过早提出注册制,引起投资者的恐慌,纷纷撤离资金,证券市场还怎么发展,更可怕的是,使投资者对管理层管理市场的能力产生怀疑,对证券市场信心遭受重创,这不是危言耸听,急速缩减的成交量就是例证,非均衡的危害要警钟长鸣。

上市公司融资预期与给投资者提供的回报也有均衡与非均衡的问题。证券市场为企业融资提供了资金池,为调节资源配置提供了有效的平台。上市企业在选择投资项目和分红配送时应兼顾国家利益和投资回报,如果一味到证券市场融资或者说不负责任的圈钱,丝毫不顾及投资回报率,相当于非均衡现象的出现,投资者将失去投资股票的动力,其反作用将是市场每况愈下,投资者参与意愿降低,资金池里的资金严重减少,更多需要真正融资的企业融不到资金,形成恶性循环。

六、参与证券交易的个体投资者的非均衡行为

过度看盘和不及看盘的问题,当和个人投资者交流发现很多投资者交易时间一直盯盘,甚至中午吃饭都在看K线图研究技术指标,正是这种频繁的关注,使对股市的起伏涨跌过于敏感,只顾短时间的涨跌忽略了长周期运行规律,处在频繁交易状态,不能盈利甚至小亏一直大亏也就成为必然。举个例子,骑自行车者如果只盯着轮子下面坑坑洼洼,极容易出事故,一定精疲力尽极度疲劳,也走不远。股票市场上也有相反的情况,个别投资者一月二月看不一次盘,对于我们一般投资者而言将失去对盘的感觉,从而失去很多机会,除非做长线,但就中国股票市场而言恐怕做长线很难盈利。

总之,看盘也有个适度,即均衡看盘问题,否则交易就出现偏差。出现非均衡看盘。

七、结束语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卖空机制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融券交易,指投资者出于对股票价格将下跌的预期,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同时向经纪人借入股票后按现行价格卖出的一种信用交易方式。卖空者卖出股票所得的款项必须存入证券公司或相关机构,作为股票货款(也称融券)的抵押。简单的说,融券指的是卖空。最初的卖空用于投机,即估计当前股价过高,通过预先卖空股票,锁定收益,而后待股价下跌后再买回标的股票的买卖操作。

卖空的历史已有近400年,在最早的有组织的市场——荷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AmsterdamExchanges)中,卖空就变得很普遍。卖空是一种杠杆交易,也就是说,卖空者只需投入一定的初始保证金便可以进行数倍于保证金的交易,因此,他的收益和风险被放大。在研究金融危机的发生根源时,不少人把矛头指向了卖空机制,认为卖空机制为投机分子提供了打击市场的机会,1929年的美国股灾中,卖空交易被指责为“元凶”;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时,马来西亚、香港地区就取消了卖空机制。King等人(1993)的实验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对价格泡沫的产生没有显著的影响;Porter,Smith(2000)根据实验结果指出卖空机制不能显著地降低市场的泡沫量以及泡沫的持续时间。

但有很多学者发现融券卖空并没有引起股市的重大波动。1997年JamesJAngel以纽约股票交易所(NYSE)的144只股票为研究对象,研究股价下跌是否与卖空交易相关,结果表明常规性买卖指令形成的助涨杀跌效应是引起证券市场波动的根源,对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具有很强的破坏力,是加剧市场波动的一个重要原因。2000年8月,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的研究报告显示,纽约股票交易所中的卖空份额(shortinterest)与NYSE综合指数间呈现出较为相似的变动趋势,这表明卖空交易量同股价指数间存在着极为显著的正向变动关系,指数高涨时卖空量大,指数低迷时卖空量小,即卖空交易能起到平缓股价指数剧烈波动的作用。Hong和Stein(2003)通过建立一个异质人模型(heterogeneousagentmodel)研究对卖空交易者的卖空约束能否阻止股市下跌却发现限制卖空反而可能引起市场崩溃。廖士光和杨朝军(2004)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地区股票市场在1998年8月至2004年2月间的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与加权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加权指数是卖空交易额的Granger原因,而卖空交易额不是加权指数Granger原因,即卖空市场机制不会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同时卖空交易额与加权指数间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这说明卖空市场机制可以起到平抑市场波动的作用。

二、融券卖空机制的稳定市场功能的理论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在证券市场中引入卖空机制,可以对证券市场的剧烈波动起到平抑作用,减少证券市场中大幅波动的情形,起到稳定证券市场的作用。在一定时期内,由于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供给有确定的数量,各种证券本身没有相应的替代品,如果证券市场仅限于现货交易,证券市场将呈单边运行,在供求关系出现严重失衡的时候,市场必然会巨幅震荡,在这样的市场运行机制下会容易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在证券现货市场中引入卖空交易机制,可以增加相关证券的供给弹性,这主要是通过下面这样一种机制实现的,即当证券市场上某些股票的价格因为投资者的过度追捧或是恶意炒作而变得虚高时,市场中理性的投资者或投机性卖空者会及时地察觉这种现象,预期这些股票的价格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会下跌,于是他们会通过卖空机制来卖空这些价格明显被高估的股票,这样,这些价格被高估的股票供给量会明显增加,这一方面缓解了市场上对这些股票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抑制了股票价格泡沫的继续生成和膨胀,另一方面这些投资者的卖空行为又会向证券市场中的其他投资者传递一种股价被高估的信号,这种“示范效应”会使过度高涨的证券市场重新趋于理性,及时让投资者清醒地认识到股市中的泡沫,使股票价格回归到真实的投资价值上来。另外,当这些价格被高估股票因泡沫破灭而使价格下跌时,先前卖空这些股票的投资者因到期交割的需要会重新买入这些股票,这样一方面会增加市场对这些股票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起到“托市”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给其他投资者一种股价被低估的信号,同样,通过卖空机制的这种“示范效应”可以改变股票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从而会使股价能回复至真实的价值水平上,从而达到稳定证券市场的效果。同理,在证券市场行情低迷时,市场上的卖空力量会很弱,此时的卖空交易者会买入被卖空的股票以备在未来到期日进行交割,这样,当市场上的众多投资者对股票需求量较低且他们大多又持币观望时,卖空交易者的“回购补仓”行为会增加股票的需求量,同时也会带动其他投资者纷纷入市进行交易,这样就缓解了市场上股票供过于求的状况,重新唤起投资者的投资热情。

因此,从理论上来看,卖空交易机制的存在会对整个市场的波动起到了“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上的暴涨暴跌现象起到平抑作用,而不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

三、结论

从上文看出,卖空机制的推出对于整个股票市场而言,没有造成市场的大幅度波动,反而卖空机制可以对市场的波动起缓冲作用。因为卖空交易机制的推出,可以使投资者有了更多的构建投资组合空间,为投资者提供了套期保值的工具和手段,一方面为投资者分散投资提供了避险工具,另一方面解决了单边市中股价虚高、暴涨暴跌、投机盛行的弊端,起到了稳定股票市场的作用。因此,我国证券市场上推出卖空交易机制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债券 二级市场 债券信用评级

一、企业债券的概念

1.企业债券的概念

企业债是指从事生产、贸易、运输等经济活动的企业发行的债券。

在西方国家,由于只有股份公司才能发行企业债券,所以在西方国家,企业债券即公司债券。在中国,企业债券泛指各种所有制企业发行的债券。中国企业债券目前主要有地方企业债券、重点企业债券、附息票企业债券、利随本清的存单式企业债券、产品配额企业债券和企业短期融资券等

2.企业债券的基本要素

企业债券是一种筹资手段和投资工具。作为体现债权债务凭证,其基本要素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是发债主体。在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是指在我国境内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企业按法定程序发行债券,取得一定时期资金的使用权及由此带来的利益,同时又承担着举债的风险和义务,须按期还本付息。除被批准的企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行企业债券。

二是投资人,即债券持有人。其享有按

规定取得利息和到期收回本金的权利,但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对企业的经营状况不承担责任。

三是利率。企业债券利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发债企业筹资数量、筹资成本和投资者的债券利益。企业债券的利率受投资者对收益率的接受程度、发债企业的承受能力和社会信誉、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和债券期限的长短等因素的影响。

四是期限。从债券发行日起到偿还本息日止的这段时间为债券的期限。企业通常根据资金需求的期限、未来市场利率走势、流通市场发达程度、债券市场上其他债券的期限情况、投资者的偏好等来确定发行债券的期限结构。

二、简析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企业债券十多年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为国家经济建设筹集了大量资金,为培育资本市场、促进国企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与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相比(发行债券是西方企业的主要筹资渠道,而股标筹资占较小部分),与我国的股票、国债市场相比,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相对滞后,无论在发行规模还是在二级市场的成熟程度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企业债券在整个证券市场中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与其它金融产品相比,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真是举步维艰。原因何在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对我国企业债券的供求关系和市场条件作一经济分析。

企业债券融资市场的监督管理模式的核心主要是发行计划规模管理、募集资金投向纳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具体发行采取审批制等。这种管理思路把企业债券当作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缺口,它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对发行主体的限制过严、发债额上限太低。

三、企业债券的中介机构服务质量不高,企业债券信用评级的问题最为突出

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过程看,流通市场很不活跃,企业债券的换手率明显低于其他金融品种。除了企业债发行、利率、上市限制过严外,目前我国只有部分企业债在上海和深圳证交所上市。

一要改革发行体制和监管模式。

完善企业债券融资发展的法律基础,并改革政府对债券融资的管理。政府的管理应从重视行政审批控制向重视市场化运作方式转化;从直接管理向监控信息披露真实性的间接管理转化;从单纯重视企业融资向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转化。

二是应逐步放开利率管制。

将企业债券的利率水平与风险挂钩,或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相对自主地确定发行利率。同时,发债企业可根据自身对资金期限的不同需要而制定相应的还债期限。此外,企业不仅应针对投资者的不同需求来设计债券品种,而且付息方式也应灵活多 样。

三是要完善企业债券流通市场体系

要注重培养企业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应鼓励基金公司、社会保障基金以及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信用度较高、风险较小而投资回报率较高的企业债券,还可通过发展企业债券市场基金来专门支持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为企业债券市场引入更多的资金。

参考文献:

[1]周正庆.证券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86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证券市场;通货紧缩;因果关系

一、世界经济面临通货紧缩的挑战

通货紧缩(Deflation),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1992)中定义为“与通货膨胀(Inflation)相反的是通货紧缩,它发生在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中”;斯蒂格利茨则在其《经济学》(中译本,1997)中将通货紧缩定义为“价格水平的稳定下降”;目前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同的简明定义为:通货紧缩是指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下降。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大都出现程度不同的通货紧缩,时至今天,其阴影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徘徊。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近期刊文指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最大风险是通货紧缩,而非二次衰退。

1、三大经济体

继日本之后,美国、德国和英国也相继面临通货紧缩的危机。由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的GDP占到全世界GDP的75%,因此三大经济体的经济走向对世界经济走向起着决定性作用。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的一年,企业的资本设备价格下跌了1.0%,汽车价格下跌了1.6%,服装产品价格下跌了2.2%,电器价格下跌了2.7%,下降幅度最大的是个人电脑,跌幅高达20.9%.通货紧缩不但笼罩着制造业,而且已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酒店的价格下跌了2.1%,飞机票的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更是下跌了4%.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持续性的通货收缩,对正在挣扎着走出衰退的美国经济产生了严重的消极作用。2002年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长5.0%,但进入二季度后急剧回落,二季度经济增长仅1.3%,预示着美国经济调整、复苏和变革步履维艰,通货紧缩仍是主要威胁。

欧元区的通货紧缩压力总体不太大,但是德国和英国则相对严重。德国经济目前正处于通货紧缩的边缘,加入欧元区以来,德国在货币政策、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方面失去了相当的自主性,目前欧洲央行的基准利率对于通胀率只有1%的德国来讲相对较高,估计2003年出现负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较大。英国近来的通货紧缩压力一直比较大,统计数字表明,当前英国的年主导通货膨胀率只有1.9%,同英国政府设定的2.5%目标有一定差距。目前,英国的零售价格指数仅仅相当于1987年的水平。过去12个月来,英国耐用消费品价格平均下降了3.8%.

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经济一直处于萧条时期,尤其1998年之后,庞大的财政赤字,沉疴不起的消费低迷,频繁的企业破产,使通货紧缩日益突出。为此,日本政府今年10月30日出台了“反通货紧缩综合对策”,以寻求复苏经济的出路。

2、亚洲

中国台湾由于经济金融十分不景气,以至于通货紧缩愈显严重。根据有关资料,2002年1~10月,台湾消费物价年增长率为-0.26%.

中国香港自1999年呈现通货紧缩,2002年9月份消费物价指数下跌3.7%,跌势持续47个月,且创下27个月以来最大的跌幅。

亚洲其他国家,如泰国和菲律宾等,近年来消费品价格与以往同期相比,有所下降,也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苗头。

3、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是阿根廷,目前该国正处于连续第四年的严重通货紧缩之中。其他如墨西哥,危地马拉等,也都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

4、中国

近五年,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有效需求不足,价格总水平持续下降。如果根据国际普遍的看法,通货膨胀率低于1%即属通货紧缩,那么,从商品零售指数上涨率看,中国1997年已出现通货紧缩;从居民消费指数上涨率看,中国1998年进入通货紧缩。因为,中国五年来价格指数上涨率一直低于1%,到2002年4月,这两个指数上涨率分别为-2.1%和0.3%,所以,“通货紧缩取代通货膨胀成为影响中国宏观经济健康运行头号顽敌”(胡鞍钢,2002年)

通货紧缩的形成原因和治理对策,近年来已有大量论述,本文拟着重从股票市场的角度来分析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并从中得到一些有效遏制通货紧缩的思路。

二、历史上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

纵观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历史,通货紧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经济现象。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1929年至1933年大萧条期间出现的严重通货紧缩,以及日本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延续至今的螺旋式的通货紧缩。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其通货紧缩的产生和发展都与证券市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美国1929~1933年的通货紧缩

在大萧条之前的1922~1929年被称为是美国“繁荣的七年”,股票市场(以下简称“股市”)上,投机之风可谓空前绝后。据统计,在此期间,有价证券的发行额为490亿美元,而股指居然上涨了5倍。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出现恐慌性抛售,当天的交易量达到1300万股,证券市场一天之内蒙受的损失开创了历史最高纪录。至1932年6月,以S&P500指数(标准-普尔500指数)为代表的股票价格已平均下降了86%.股市的暴跌成为引发美国其后5年严重的通货紧缩的导火线。

美国1929-1933年的通货紧缩主要表现为: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大幅下降。1929年8月至1933年4月,CPI下降了28%.可见,通货紧缩是美国大萧条时期的首要特征;

(2)国民生产总值(GNP)大幅回落。1929-1933年,美国的GNP下降近24%,平均每年有接近8.3%的负增长;

(3)工厂、银行大量倒闭。大萧条期间,美国倒闭的企业超过14万家,倒闭的银行超过5100家;

(4)失业率大幅上升。1929-1933年,失业率从3%上升至25%;

(5)消费萎缩,投资暴跌。1929-1933年,物价平均下跌了6.7%;美国企业投资额由1929年的560.2亿美元下降到1933年的84.4亿美元;

(6)证券市场筹资额锐减。1929年,美国企业债券、股票的筹资额近80亿美元,而1930年锐减至44.83亿美元,及至1933年筹资额只有1.6亿美元。

2、日本的通货紧缩

1985~1989年,日本经历了泡沫经济形成、发展、最后破灭的过程。由于极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量的过剩资金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导致股票和房地产价格暴涨。1989年底,以日经指数由38915点的历史高位急剧下挫为标志,日本的泡沫经济宣告破灭,从此进入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萧条时期,尤其1998年之后,各种迹象表明日本经济已处在“通货紧缩螺旋”的边缘。

当前日本经济形势,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与美国大萧条时期相似的通货紧缩特点,主要表现为:

(1)物价下跌。日本CPI从1999年起连续27个月下降,2001年CPI更是下跌0.8%,跌幅创下历史纪录;

(2)经济增长陷入停顿。1992~1995年日本实际GDP增长率不到1%,1998年则下降到-2.8%,是战后经济增长表现最糟糕的一年;

(3)企业生产能力下降。日本生产能力指数曲线从1998年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截至2001年2月,破产企业负债额为23.61万亿日元;

(4)就业形势严峻。90年代初以来,日本年均失业人数连续增多,2000年完全失业率达4.9%,2001年再创纪录地达到5.4%.

(5)资产价格下跌。“泡沫经济”崩溃以来,日本地价持续下跌。2001年年初商业用地的地价下跌7.5%,仅为最高值(1990年9月)时的18%,跌至1981年的水平;

(6)股市低迷。“泡沫经济”崩溃之后,股市一蹶不振,至2002年11月14日,日经指数以8303.39点报收,创下1983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3、美日通货紧缩的启示

综观美国和日本两国通货紧缩的发生、发展过程,结合两国在通货紧缩发生前后所采取的宏观政策,我们不难看出,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关系。

(1)股市超常波动会诱发通货紧缩。美国为了抑制股票投机,美联储在1928-1929年错误地采取了过急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收缩公开市场操作并两次提高再贴现率,同时大幅度提高对经纪商贷款的利率,甚至限制会员银行对经纪商贷款,从而导致金融市场在诸多利空下变得无序,股价暴跌随之出现,银行和企业连锁破产,市场供求失衡,产品价格下跌,最终引发了通货紧缩。为了应对泡沫经济,从1989年5月起,日本政府开始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至1990年8月,日本银行一共5次提高贴现率,从不到2.5%上升到6%.由于该政策过急过猛,导致股市大幅下挫,加速了以通货紧缩为特征的长期萧条的到来。

(2)股市暴跌加重了通货紧缩。无论美国还是日本,在通货紧缩阶段股市暴跌都不可避免地加重了其通货紧缩的程度:一是股市暴跌所产生的心理效应和扩散效应,将使公众认为大萧条已经来临,产生物价将持续下跌的消极预期,致使消费支出大大减少,导致社会总需求锐减;二是股市暴跌直接减少了人们的账面资产,财富减少的效应进一步降低了公众的消费支出;三是股市暴跌使企业筹资面临较大困难,减少了投资需求,激化了社会总供求失衡的矛盾。通货紧缩是供求严重失衡的直接后果,股市暴跌造成社会总需求进一步下降,加深了供大于求的矛盾,也就意味着加重了通货紧缩的严重程度和治理难度。

(3)通货紧缩反过来导致股市持续低迷。股市稳定的最根本基础是上市公司的素质,而在通货紧缩的条件下,由于市场疲软、价格下跌、产品销售不畅、利润下滑、再生产资金短缺等因素的作用,上市公司难以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发生严重的亏损直至倒闭。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下降恶化了其资产质量,直接导致股市不断下挫,即使政府采取刺激性的措施,只要上市公司的业绩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也只能收一时之效,难以改变股市长期低迷的颓势。

由此可见,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证券市场尤其是股市的崩溃直接引发了通货紧缩,证券市场的萧条加重了通货紧缩的治理难度;反过来,通货紧缩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瓦解了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础,造成证券市场长期低迷,最终可能引发证券市场崩溃直至整个金融市场和国家经济的全面危机。

三、发展证券市场,遏制通货紧缩

证券市场与通货紧缩的相互关系提示我们:发展证券市场,保持证券市场的稳定,防止因证券市场的衰退而引发和加重通货紧缩,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就我国而言,进一步规范发展证券市场,充分发挥和利用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供求关系的功能,无疑是遏制通货紧缩的一条重要路径。

1、保持证券市场稳定,提高公众预期。

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和基础,运行了11年的中国证券市场取得了辉煌成就。截至2002年10月底,我国共有上市公司(A、B股)1215家,深沪两市的总市值达到4.4万亿元,占GDP的比重接近50%,投资者开户数发展到近7000万户。尤其自1991年以来,证券市场在境内外累计筹集资金高达8000多亿元,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自2001年6月上证指数达到2245点之后,股市一直处于下跌调整之中,2002年1月达到最低点1339点,近期则始终在1500点以下徘徊。股市的低迷不振与我国的宏观面的现状发生了严重背离,并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经济的上升势头。据中国证监会统计,2002年1~10月,证券市场累计筹资727.06亿元,同比下降32.22%;投资者累计交纳印花税97.62亿元,同比减幅达62.95%.

根据现代消费理论,消费不仅是由现期收入决定的,人们对未来持久收入的预期也在消费决策中扮演重要角色。股市低迷和股票价格持续大幅度下降,极易使投资者形成消极预期,并可能扩散而导致公众对物价产生持续下跌的预期,在买涨不买跌的心理作用下,使消费屡屡搁浅,从而影响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一个反例证明是:2002年“6.24”行情爆发后,我国股市曾一度冲高;国家统计局的监测显示,2002年6月份,受股市反弹等因素的作用,消费者信心指数在5月份的基础上回升0.2点,达97.3点。由此可见,保持证券市场在规范中稳定发展,防止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下滑而加重通货紧缩的趋势,在目前显得尤为迫切。

2、发展证券市场直接融资功能,缓解银企经营压力。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直接融资从无到有。自1991年至2001年底,我国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得到极大地发挥,上市公司共募集了7727.09亿元资金,有力地支持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国有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后,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和更新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管理水平的能力较上市前明显提高。当然,同直接融资市场发达的英国、美国、荷兰等国相比,目前我国的直接融资比例仍然较低。过去十年我国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近八千亿元,但银行贷款却增加了八万多亿元。直接融资市场的不发达,导致全社会资金融通主要依靠银行存贷机制来循环扩散。其结果是,企业过份依赖间接融资,使银行的职责和压力太重,同时由于很多企业在客观上没有偿债能力,或在主观上逃废银行贷款的不良意识浓厚,使中国银行业潜伏着很大的经营风险。据统计,目前我国国有银行的坏账占GDP的25%左右。出于对贷款难以回报的恐惧心理,银行惜贷一直是近年来银行资金运作最大的痼疾;银行资金宁可投放到国债和交纳央行准备金,赚取低利的息差,也不愿意给企业放款。同时,2002年6月末我国居民储蓄已超过8万亿,存款增长速度快于贷款,存贷差不断增加(2002年6月末银行存贷差增加到3.65万亿元),银行经营雪上加霜。因此,通过法律规范大力发展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对于提高社会资金融通的效率和效益,防止出现“债务-通货紧缩”的恶性循环是大有帮助的。

3、利用证券市场财富效应,扩大社会需求。

证券市场存在“财富效应”,当投资者的虚拟资产(如股票等有价证券)的价值呈现不断上升时,投资者可支配的财富增加,其消费信心和消费欲望都会增强,即期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增加,将拉动社会总需求的上升,缓解通货紧缩的压力,最终带动GDP的增长;而GDP的增长又为证券市场的进一步繁荣创造了必要条件,如此形成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同理,如果虚拟资产价值下跌,证券市场将产生“负财富效应”。据中国证监会统计,我国股市在2001年下跌前的市场价值总额约为5.4万亿元,而到2002年10月市场价值只剩4.4万亿元,整整“蒸发”了近1万亿元。股市市值的蒸发意味着股民财富的消失,股市中的散户投资者在我国以中上等收入阶层为主,是我国最有活力、也最具潜力的消费阶层。目前股票资产的大幅缩水,必然会压缩这部分人的日常即期消费支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居民因投资亏损已对自己的消费产生影响的占48.11%.同时,股市低迷和股票价格的下降,导致企业投资股票的资金损失,产生财富缩水,造成企业投资能力的下降,最终导致投资增长乏力。居民消费支出下降和企业投资增长乏力,必将影响社会总需求的增长,其结果将是因需求不足、供给相对过剩而导致物价下降,从而造成通货紧缩。

4、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调整和改善社会供求状况。

我国通货紧缩主要源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大量短缺和无效供给同时并存,是政府垄断和体制障碍下供给和需求双向不吻合的结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01)在这种情况下,全面利用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将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

证券市场是通过对现代市场经济中一系列机制发生影响而影响社会供求状况,进而影响社会再生产的。一方面,通过聚集和利用社会资源,疏通储蓄及闲置资金转化为投资渠道,使之朝着调整和集中的方向改变分配,促进投资,推动消费,改善供求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交易数量、价格与收益率,既对微观主体经济运行产生鼓励或抑制作用,又对产业调整、组合及其恰当选择创造条件,从而有利于加强企业竞争,改善经济结构,提高整体经济效率,促进供求相互契合程度。

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远未成熟,其对资源配置的作用还十分有限。但是应当看到,我国证券市场是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起步和建设的,必然会出现许多困难和挫折。这些困难和挫折是发展中的困难和挫折,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只要坚持不断改革和创新,与时俱进,一个规范、公正、法治,能有效推动资源配置的证券市场是完全可以期待的。

参考文献:

[1]A.加利。西林。通货紧缩[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罗振宇。通货紧缩论[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编著。中国通货紧缩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4]钱小安。通货紧缩论[M].商务印书馆,2000.

[5]胡鞍钢等。中国挑战通货紧缩[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6]余明,余熳宁。对日本当前通货紧缩态势的分析[J].国际经济合作2001,(4)。

[7]李晓超,马岩。前三季度世界经济形势及全年展望[N].中国统计信息网,中华工商时报社;2002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报告[N].中华工商时报2002-04-17.

[8]高峰,肖冰,刘兴祥。辉煌的乐章-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纪实[N].证券时报,2002-10-21.

[9]李正信。通货紧缩威胁美经济复苏[N].经济日报,200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