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区心理学;当代教育心理学;挑战

中图分类号:C91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5-0067-02

自心理学研究产生以来,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分支层出不穷、不断发展,其中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各分支中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也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领域。但在近十年中,教育心理学不断适应各学科的要求,朝向一种包容性广泛的方向发展。我国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但形成体系的教育心理学还源于西方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伴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学者一方面学习、引进西方的研究结果,另一方面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展开独立研究。尽管当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比较成熟、研究和实践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体制上也趋于完善,但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创新,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不足逐渐显露。

一、社区心理学的发展现状

(一)社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经济水平得到了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个体心理健康问题逐步显现。为了捍卫个人利益,美国国民发起了心理卫生运动和民权运动,为社区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准备条件。然而,社区心理学真正诞生的标志是1965年5月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维姆斯哥特市举行的社区心理学会议,会议产生并创建社区心理学这一新领域,同时呼吁社区心理学重点关注“在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连接个体行为和社会系统的心理学过程”。美国心理学会则在第二年成立了社区心理学分会。

尽管如此,直至1975年4月,社会心理学才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中真正取得了学科建设的独立地位。会议的主题是预防与促进社会行动以及公平与尊重多样性作为主题,同时探讨了社区心理学家的培训模式,促进了社区心理学与社区心理卫生的分离,使社区心理学真正走向学科独立和特色化发展。1987年,美国心理学会将社区心理学分会改名为“社区研究与行动学会”(SCRA),促进了美国社区心理学向多学科合作及重视行动研究过渡的新阶段。

(二)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1.社区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社区心理学的服务和干预重点是加强个人与社区目前的心理防御能力,同时发展和提高个体个人能力而不是治疗其病例缺陷。因此,这种服务和干预重点可以大大降低心理或药物治疗的个体人数。因此,社区心理学家逐渐将工作聚焦于一级预防(心理问题的预防)和二级预防(心理症状早期阶段的干预),而不是三级预防(对官能障碍的治疗等)。

2.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社区心理学主要关注个体与社区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的研究关系,将理解提高个体、社区及社会的生活质量作为研究对象。广义地讲,社区心理学关注个体与社区之间多样的关系。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关系,社区心理学家对其进行了生态学水平的分析,像朋友圈、工作环境、学校、志愿者协会、宗教集会、教会、社区及邻居,或者更大意义上的社会或文化均属于这类社会关系。此外,社区心理学还关注互助型组织和自助型组织,当个体面临巨大压力事件时,会采用非正式渠道(朋友,邻居,同事)来获得社会支持。因此,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等因素都是社区心理学主要的研究内容。

3.社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社区心理学属于交叉学科,因此其研究方法具有多样性。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参与观测法,是研究者“加入”社区生活,与社区成员一起工作、生活,从而观测他们的情况的方法;(2)个体定性访谈法,是以合作的方式和开放式问题来消除参与者语言和经验的影响,集中于小样本研究的方法;(3)聚焦组访谈法,与定性访谈相似,但在团体中可能消除一致的观点;(4)社区个案研究法,是集中于一段时间仅研究单个组织或社区的方法;(5)定量观测法,是以大样本数据进行标准测量和统计分析的方法;(6)随机区组实验法,是采用控制组和实验组进行的实验方法;(7)非同质比较组实验法,和区域实验很相像,无随机分配条件;(8)间断时间序列设计,是采用多基线设计,在实验干预前后对一个或几个情境进行纵向测量的方法。

(三)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自1975年美国奥斯汀市召开的学术研讨会议以后,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的趋势,每种趋势都代表一种新的发展方向。

1.预防和提高社会胜任力

社区心理学的发展能有效解决社区居民的各类问题,如儿童的社会发展障碍和学习障碍;青少年各类行为问题;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离婚、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

2.社区构建、公民参与和授权

为了体现社会构建以及公民参与的趋势,社区心理学家集中于研究、开发或创造一种社区系统。这种系统一方面能够加强社区居民的社区感觉,推动其参与群体活动计划、实施的经验,另一方面能够以更有意义的方式影响更多的居民群体,帮助他们进行社区变革并进一步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3.理解人和文化的多样性

社区心理学家正尝试创建与文化社区中居民的合作关系。在这一过程中,社区心理学家不仅鼓励居民参与研究设计和实施的各方面,而且试图让他们理解不同的文化群体以及这些不同文化群体所产生的各类因素。

4.社区心理学的生态学转向

社区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向是逐步建立生态化的社区。研究者凯利及其同事提出了社区心理学的四个生态学规则,即相互依存、资源的循环、适应和延续。社区心理学还对环境心理学进行了长期关注,他们都强调自然条件下进行研究的重要性,同时将其概念、理论等应用到社会行为中。此外,研究者西恩及其同事的研究表明社区心理学对物理环境的研究兴趣逐渐增加。

(四)我国社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前景

西方的社区心理学正趋于成熟,但在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直至20世纪90年代,国内才显现一些有关社区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但个体对社区心理学的认知仍旧模糊不清。不少人认为,社区就是“居委会”的翻版。但是综合我国实际情况,社区心理学既要狭义地研究小区居民的心理服务工作以及和谐小区建设工作等问题,也要广义地研究和谐社会建立的问题。因此,我国的社区心理学重点关注个体问题行为的预防以及个体社会能力的促进,同时提供社区的生活水准,建立和谐文明社会。

我国心理学者对社区心理学研究的关注点:一是社区与青少年发展。考察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社会态度以及家庭因素中家庭软环境(家庭关系和家教方式)之间的关系。在保护青少年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方面,社区预防与矫正使社区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突出。二是社区老年人的研究。考察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社区集体效能感、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的相关研究。三是其他社区人群的研究,特殊女性(更年期妇女、离异女性)、亚健康人群、残疾人群、外来人群等。

二、对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挑战

(一)方法论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为当代教育心理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多元化、生态化的理论视角。随着社区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兴起,教育学者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研究,将原有的方法论进行改进,并从另一角度建立新的研究方法,充分体现了取向多维、方法多元、立场多重、观点多样、研究环境生态化的宗旨。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人文过程,而教育心理学面对的是情感丰富、有情感体验的人,因此量化研究与实验方法必然导致教育情境的局限。社区心理学以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活环境生态化作为研究目标,在方法上给当代教育心理学家提供了另一种研究决策。

(二)对研究内容的挑战

社区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众多相关学科基础上的综合性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开放,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更多地注重区分什么不是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而不是什么是社区心理学的。尽管这门学科的科学地位已经得到承认,但其具体研究领域仍在不断发展,相关内容界定也需要进一步改善。在这种情况下,社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很可能与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有部分重叠。同时,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对当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也有一定作用,例如在对青少年教育的一些观点方面,社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可能对经典的教育学原理发起了挑战。

参考文献:

[1]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2]陈良,张大均.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07,(5).

[3]曹智荣.国外青少年社区心理健康促进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9,(2).

[4]冯增俊.美国社区心理学概述[J].心理学动态,1989,(2).

[5]王广新.西方现代社区心理学述评[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6]金庆英.社区心理学研究综述[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26).

[7]于华林,杨毅.我国社区心理学研究述评[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8]佐斌.西方社区心理学的发展及述评[J].心理学动态,2001,(1).

[9]张骞,张大均.当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问题与策略[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2).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 ;后现代心理学 ;五指模型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44-0252-02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2010年通过对部分省市的大、中、小学生人格状况的一份深度问卷调查显示蔡晓海调查表明,大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的占到四成;中学生有84%的人常有难过、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小学生有将近50%都感受过愤怒、羞愧、委屈等不良情绪。[1]

二、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成长必要性

(一)理论框架基础

1.积极心理品质

1999年,Hillson和Made首次提出“Positive personality”(积极品质)的概念 ,后来,Seligman在其著作中分别使用了“positive personal trait”、“Positive quality”和“Positive character”。 2000年7月在Christopher、Peterson等人的领导下 ,研究者们通过拜读大量名人著作,并从中归纳出了两百种人类拥有的美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普遍著作和观点都支持的6种美德24种力量,分别包括:(1)智慧与知识;(2)勇气;(3)爱与人性;(4)正义;(5)节制;(6)灵性与超越。[2]

积极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 一是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都有利用积极心理品质的成份;二是积极心理品质本身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好转; 三是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能够好地预防心理疾病;四是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3]

2.心理成长理论

葛鲁嘉认为心理成长实际上就是心理生成的过程,是生成的存在、是创造的生成。[4]心理成长是一个我们广泛应用的通俗概念,成长是指达到更高的功能水平或适应能力;心理成长就是指我们的心理行为过程达到更高的功能水平或适应能力。

3.后现代心理学思潮

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家认为,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思维、创造性、人际关系、共存意识等高级心理,心理学应尽快与伦理学、艺术学、社会学、教育学接轨,使心理学能成为用于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指导人的发展的活生生的科学,与人类日常生活的情景有更为密切的联系。为了使心理学与活生生的社会生活相结合,提倡用历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心理,使之成为“能充分地反映后现代社会历史文化和指导人们适应社会变迁的心理学”。

(二)实践探索和需求

1.2008年灾难后青少年灾后心理康复与心理成长的迫切需要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遇难69197人,失踪18379人,受伤374176人,受灾4624万人。地震造成严重损坏房屋593.25万间,倒塌房屋346.19万间(中国新闻网,2008)。[5]地震给青少年孩子带来的心理创伤极大,作为灾后重建土地上未来的建设者,迫切需要灾后心理康复和灾后心理成长,从心理废墟中站立起来,克服困难,迎接挑战。

2.西部地区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亟待提升

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差异,导致西部人力资源外流,造成大量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他们缺少关爱,在成长发展中遭遇更多的困难和问题。这迫切要求高度重视留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健全人格,增强适应力,预防心理问题等相关问题,更好的成长发展,应对未来挑战。

3.乡村及弱势儿童的教育公平诉求等

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加剧,教育资源投入不均衡,导致两极化。如何激发乡村及弱势儿童的内在资源,如何提升积极心理品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与能力,都需要构建素质教育实践探索中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成长,在新标准下提供不同地区和城乡孩子公平竞争的起点,并最终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三、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五指模型建构

基于以上实践需求和客观条件,2008年MF项目由国际美慈组织MercyCorps带入中国[6],历经课程翻译、本土化、试点、推广、深入研发等过程,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等支持下,六年来该项目已经累计投入千万元资金,覆盖四川绵阳、德阳、成都、雅安和甘肃、云南部分地区的十余万名青少年。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五指模型建构建构过程分为本土化修订、丰富内涵、应用开发和规范整合四个阶段,最终完成整个五指模型构建。

(一)本土化修订:基于MF加油项目的初级版本,进行本土化研发,提出五种积极心理品质。

MF加油项目作为2008年汶川地震后美国MERCYcorps组织引入到中国大陆的灾后心理援助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提升灾后青少年四个核心能力品质,分别是团队合作与信任、自尊自信、建设流和耐挫力。

根据MF加油项目进行本土化修订,如下:

1.改变了MF项目三种品质的表述方式:将团队合作与信任能力的表达修改为团队力;将建设流能力的表达修改为沟通力;将自尊自信修改为自尊。

2.沿用了MF项目一种品质:自尊和耐挫力两种能力与中国文化中的表达没有太大差异,所以直接沿用。

3.增加了一种积极心理品质:因为中国教育中对于创造性相对重视不够,甚至一定程度压抑了创造性,为了帮助青少年更好的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所以我们增加了创造力作为第五种品质。

(二)丰富内涵:根据积极心理品质6种美德24中力量,提取部分核心品质与能力要素与五种积极人格品质融合,丰富五种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研究者Christopher Peterson和George Vaillant领导的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了积极心理品质的六种美德以及相对应的24种力量:(1)智慧与知识包括:好奇心、爱学习、判断、灵活性或独创性、社会智力、观察;(2)勇气包括:英勇、坚韧性、正直;(3)人性和爱包括:仁慈、爱;(4)正义包括:公民的职责和权力、公平、领导能力;(5)节制包括:自控、审慎、谦卑;(6)超越包括:美的欣赏、感谢的心情、希望、灵性、宽恕、幽默、风趣。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五种积极人格品质的内涵:灵活性或独创性与创造力融合;坚韧性与耐挫力融合;领导能力融合与团队力之中;自控融入自尊自信品质之中;幽默融入沟通力品质中。

1.应用开发:结合五个手指的功能与特点,分别与五种积极心理品质匹配,进行应用性开发。

为了更方便青少年儿童认知和理解五种品质,五种积极心理品质需要与我们每个人自身的资源相结合,根据手语操和手势语等实践应用,我们创造性的发现五个手指与五种积极心理品质正好一一匹配。

1)大拇指――自尊:竖起大拇指表示夸奖和称赞,积极评价等以及通过实践提升青少年自尊发展和培养自信。

2)食指――创造力:食指是最灵活和功能最多的手指,与创造力中的灵活性、问题解决内涵相一致。

3)中指――耐挫力:中指作为最长的手指,可以很好的展示中流砥柱和支撑不到的含义,这与面对挫折不放弃不退缩,坚持不懈的耐挫力内涵一致。

4)无名指――团队力:无名指要想单独完成任务时显得笨拙无力,但是与其他手指协作完成任务时却非常灵活,并且享有佩戴戒指的最高荣誉,这与团队力中强调分工协作和团队目标等内涵一致。

5)小拇指――沟通力:小拇指通常用来做拉钩钩的游戏,促进青少年孩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有助于理解沟通力蕴含的沟通目的、过程、方法技术等知识,以及能力训练和提升。

2.规范整合:发展出青少年心理成长的五大积极心理品质(personality character) :

自尊――用大拇指代表,包含自我概念、自我评价、自尊、自信等内涵,以及帮助个体或群体提升自尊自信。

创造力――用食指代表,包含思维发散性、打破常规、灵活性和创意等内涵,以及提升创造性问题解决能力。

耐挫力――用中指代表,又名复原力、弹力、韧性,包含挫折认知、挫折应对、以及挫折后成长等内涵,以及坚持不懈、不言放弃、勇敢面对等能力。

团队力――用无名指代表,包含团队构建、团队目标确立、团队分工与合作、团队执行力以及效果等。

沟通力――用小拇指代表,包含沟通目的、方法技术、过程、结果等内涵,以及社会交往、沟通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发展等。

四、五指模型下一步的研究探索:

该模型在实践应用中进行了一定程度推广,基于多年来项目推向的实践应用,目前五种积极心理品质在项目覆盖地区的十余万青少年及教师群体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和传播,但是该模型还存在以下不足,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探索:

1)积极品质、核心能力,人格要素等概念的清晰界定、区分、比较与融合。本研究中涉及相关概念较多,但是界定不够清晰,有待于进一步进行研究论述。

2)五种积极心理品质的相互关系和系统性论证。通过对模型中五种积极心理品质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从而进行相关关系论证,以及整合五种品质进行的系统性论证,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3)五指模型还需要加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结合,实现本土化研发和应用,尤其是在金木水火土五行分析、中医学经络脉络与身心研究等研究方面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4)五种积极心理品质与其他要素或环境变量的关系研究。中国的教育现状和背景下,五指模型是否可以作为中介变量,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学业教育尤其是学习成绩提升方面产生作用,有待于进一步论证。

5)五指模型不仅仅作为指导青少年心理成长的理论,在如何帮助青少年实现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和能力成长的实践训练中,需要加强产品化研发,推出五指模型的教具、教材等。

参考文献

[1] 蔡晓海.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些思考(A).教育心理学研究2013.21(11).226-228

[2] Salovey P, Rothman A J, Detweiler J B,et a.l Emotional States and Physical Health [ 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0.

[3] 张倩, 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心理学探新, 2003.

[4] 葛鲁嘉.心理成长论本:超越心理发展的新心性心理学主张.人民出版社,2012,(04)..

[5] 施斌,王宝军,张巍,徐洁.汶川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分析与灾后调查.高校地质学报,2008,14(3);387-394.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同辈群体;教育;学生;青少年

教育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出现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它作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新的分支,把社会心理学渗透到教育中,其研究重视教育心理学中的社会因素。研究者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一个“微型社会”,用社会学原理分析、解释、预测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和心理特点,从而能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社会学角度看,同辈群体是一个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在众多同辈体中,青少年受同辈群体的依赖最明显。这是因为在青少年同辈中,每个个体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爱好、兴趣和共同的行为倾向,彼此之间相互容易认同,最能达到或造成相互转化与感染。这样的非正式群体普遍地存在于班级、学校等正式群体中;并且当班级、学校这些正式群体成员之间存在构成同辈群体的条件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其为同辈群体。由于青少年同辈群体在其存在的特定环境中对学校教育,包括智育和德育教育,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因此,我们研究以学校、课堂作为微型社会中的同辈群体对学校教育。

一、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及其特点

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价值标准、社会规范的专门机构,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学习时期的社会化称作预期社会化,是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许多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论述过同辈群体对青少年个体社会化的影响。同辈群体是一个独特的、极其重要的社会化因素,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远远超过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往往体现为如下特点:

1、青春期身心发展:同一个年级、班级中的学生处于同一个年龄段,智力和心理机制水平大体相当。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会发生急剧的变化,他们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成人感”,要求独立行事和摆脱成年人的控制和支配;他们情感日益丰富,渴求友谊和理解,但发展了的自我意识迫使他们羞于向家长倾心交谈。这些致使他们处于各种矛盾与冲突之中,是心理上的“断乳”和动荡时期,但是他们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在与同龄人的接触交谈中,却能获得认同感与内心的满足,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同辈群体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活动天地和适合他们心理适应及发展的小环境。

2、性格、观点相似:性格相似的学生之间,由于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弥补,因而容易建立起较为牢固的友谊。他们可以互相倾吐不愿向成年人暴露的思想、看法、情感,有共同的语言。如果自己的观点被同伴接受或认可,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而使得相互间的相处变的愉快满意,同辈群体中友谊的桥梁也因此建立起来。

3、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学生的家庭背景(包括父母的文化程度、从事职业、经济条件等)对学生同辈群体的建立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往往会选择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同辈组成互动圈。这是因为在儿童入学以前,主要是与家人交往,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起点,不同的家庭类型对他们的教养方式也不同。家庭背景相同或相似的学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能够互相认同,比较容易形成互动。

4、距离效应:邻近座位的同学交流频繁,比较容易建立友谊。作为班级微型社会中的座位的排列,为最初互不相识的学生成员提供了特定的互动空间,学生相互间有了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的机会,容易使相互间的距离拉近,而与同伴结下深厚的友谊,建立同辈群体。无论这一空间的确定是随机的还是事先既定的,借助于它,学生成员之间的互相接纳、互相渗透开始成为可能。即使座位排列在一段时间后重新加以调整,增加了选择的成分,学生的互动还可能受原先座位的影响,遵循先前的互动模式。

同辈群体中的友情是青少年时期最重要的情感依托和人际关系。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学生们可以意识到团体精神和同伴式的互帮互助,这不仅仅有助于他们脱离成人的管束而自立,而且会使他们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同辈群体中所采用的规范和标准比父母师长的规定对他们有更大的作用,他们更需要得到同龄人的承认和赞许,而能得到同龄人的尊重和爱戴对他们自尊心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师作为学校生活的主要组织者,应该认识到同辈群体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而广泛地存在于青少年学生群体中,并在学校、课堂这个微型社会中,对学生的社会化潜移默化地发挥着作用,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要主动地调动同辈群体发挥积极的作用,引导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而要避免由于教学、教育方法上的失误而抑制了学生同辈群体的正常良性发展。

二、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人际关系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很多教育社会心理学家研究集体对同辈群体成员的学习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课堂里经常出现同辈群体之间的对抗和冲突时,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下降;而如果在同辈群体中,成员情感是互相支持、互相关心的,成员间便互相具有吸引力,学生成绩便普遍上升。一位专门研究同辈群体的心理学家史穆克对课堂同辈群体的集体动力学做过分析研究,他根据学生的自尊、态度和学业成绩的变量关系所取得的大量数据总结指出,学生的学业成绩跟他们的自尊和自重存在着正相关。也就是说,在一个学习集体里,同辈人之间友好的或是敌视的态度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从友好的、互相关怀的同辈人那里得到支持的学生比被同辈人排斥的学生在学习上更能够发挥潜力。

在学习集体中,学生之间的友谊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由于经常接近,常使学生结成朋友。在课堂里,学生坐在一起,由于接近开始交往,后来,他们感到在班上的地位和安全都没有任何威胁时,便有了进一步的来往。以后,他们发现在态度、价值观和兴趣上有了共同之处,便增强了友谊并自愿在课外一起活动。同学间的互相满意的反应又加强了每个学生的自我价值观,并促使他们互相尊重,珍视友谊。

以上分析不难得出: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自尊、自重与尊重他人,并且注意言行不应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有些教师坚持认为他们的工作只是“教学”,毫不关心跟学生之间的关系如何,丝毫没有认识到关注学生同辈群体对集体中的学生学习效果的意义。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和对人的尊重在同辈群体中产生的影响越深,则他们的学业成绩便越好。这有些马太效应的意味在其中。由此可见,有意或无意地挫伤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心的做法,所造成的恶劣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如果一个学生从同辈人那里得到的是沮丧的、消极的反馈,而他每天要花上好几个小时在一个心理上受到很大威胁和十分不愉快的集体里生活,那么,焦虑和不安往往会削弱他的自尊、自重和自信心,会大大减弱他为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所做的努力,甚至放弃学习。没有同辈群体的支持,不仅会使他在学习上掉队,道德品质也会向不良方向发展。如果教师能够认识到青少年同辈群体的这些特点,并能很好的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引导,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会有很大帮助。

三、同辈群体亚文化对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影响

随着对同辈群体力量的依赖以及与同辈群体的利害关系的发展,学生遵从集体压力的倾向日趋明显。这种遵从可能表现在诸如音乐兴趣、风尚和爱好等一些惹人注目的行为方面,甚至青少年从事某件事的理由就是“其他人也都这么干的”。他们的种种见解、信念、喜爱与厌恶一般都由集体决定。

同辈群体以他们共有的价值观、行为方式建立自己独特的亚文化群。由于同辈群体是由年龄相近、志趣相投、关系融洽、地位平等的人组成的非正式群体,它能满足青少年的游戏、友谊、安全、自尊、认同等多方面的需要,因而同辈群体成了青少年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形成的重要影响源。青少年热衷于参加同辈群体活动,并忠于同辈群体。可以说,他们从对父母的忠诚转移到对同辈群体准则的忠诚,这远非是由一种盲目的遵从变为另一种盲目的遵从。由于同辈群体为青少年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与准则来源,并提供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来行事的体验,因此同辈群体在降低父母的价值并促使青少年不再依赖父母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青少年在频繁的同辈群体交往中相互刺激,情绪相互感染和强化,被群体认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往往在群体内迅速、广泛地流传开来。青少年个体在群体中按同辈群体共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去思想和行动,以争取同辈群体的认同,这样往往形成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

由于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性质上有好有坏。其中青少年同辈群体中积极的价值观念,行为倾向与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目的大体一致,置身其中的青少年个体的心理较为正常、合理。例如,一些好学上进的中学生结合成的同辈群体其成员话题大多是学习、成绩、报考什么样的大学。这种价值上的认同既促进他们在学习上的竞争,又可相互启发,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相反,一些染有不良习气的同辈群体,奉行人生一世吃喝玩乐信念。沾有恶习的青少年尽管会受到家长、老师等的指责,但由于在这些群体中获得了精神支柱,并相互感染,结果越陷越深。某些教师和家长不正确地对待青少年同辈群体交往,采取简单粗暴地取缔或干涉手段,引起青少年的“逆反”,达不到应有的教育目的,给教育带来负面影响。

青少年同辈群体的亚文化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文化,有自己所欣赏、模仿和崇拜的英雄或偶像,有自己特殊的旨趣、衣着、仪表和语言,以及特有的行为方式、交往方式、价值观和行为规范。青少年亚文化总是处处强调自己与成年人文化的差别,因而时装、发型、语言、音乐都有可能成为青少年自我认同的一种标志。青少年亚文化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与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不一致,或矛盾和冲突时,如果处理或引导不当,就有可能出现化现象。

目前我国正处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在社会转型期产生了许多新的价值观念,但主流社会文化可能尚未对它们作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这些价值观念冲击着校园,这势必会削弱学校等正规教育机构在青少年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建设方面的作用,从而也使青少年亚文化有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要正视青少年亚文化的存在和影响,对其予以引导并施加影响。学校教育可以通过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利用电视、电影、书刊、教科书等渠道广泛宣传社会主流文化,并扩大其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同时学校、教师要正视并尊重青少年的愿望和要求,结合他们的特点予以指点,使青少年同辈群体亚文化在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7.

[2]马维娜.学生互动的制约因素与基本结构[J].上海教育科研,1999.4.

[3]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4]邵瑞珍.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大出版社,1990.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少年 亲子沟通 心理健康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父母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已被众多的研究所证实。父母和儿童之间的关系,即亲子关系的研究也一直是儿童心理发展和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近些年来,随着学术界对亲子关系的研究重心从静态审视转移到动态考察,人们越来越关注亲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而亲子互动的内在运行机制,则被认为就是亲子沟通。

由于青少年时期被认为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和“危机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矛盾或问题,亟需社会关爱和师长的指导。而亲子沟通则是家庭环境中给青少年心理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的有效方式,因此亲子沟通的研究,尤其是针对青少年阶段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系的研究,是近年国外心理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国内关于亲子沟通的研究还较少见。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面临急剧的社会时代变化,产生心理困惑和矛盾的机率不断升高,通过社区、学校、家庭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势在必行,其中家庭尤其是父母对青少年学生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以亲子关系为纽带,以亲子沟通为途径实现的。因此,研究青少年亲子沟通就自然成为当代家庭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的意义

(一)研究青少年亲子沟通是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

青少年期是个体身心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过渡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少年逐步摆脱对父母的心理依赖走向独立和自主,人际交往的范围逐步扩大,角色意识逐步增强,开始探索并构建自我同一性。但面临繁重的发展任务,仅凭青少年自己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必须得到外界的支持。其中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来自父母的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父母支持的重要途径就是与子女进行有效的沟通。

以往对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有密切相关。Jackson等人的研究表明,父母与青少年之间的沟通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相联系。Collins等人认为,在良好的亲子沟通中,父母与子女交流的一些信息受到重视,这些信息会使儿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掌握良好的交往技能;亲子之间良好的沟通能帮助青少年认清自己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并能够敏感地体察家庭中其它成员的思想和情感。Grotevant和Cooper研究了沟通在青少年脱离家庭,获得独立的过程中的作用。他们认为亲子沟通会影响青少年同一性的形成和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能够从父母那里得到支持的青少年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同一性。

在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适应问题的相关研究中,研究者发现,良好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自尊和心理健康呈正相关,而与青少年的孤独、抑郁呈负相关。

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相联系。Hartos和Power对14―15岁的青少年与他们的母亲之间的沟通进行了研究,发现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显著负相关。Clark和Shields的研究则发现,青少年与父亲沟通的开放性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有显著负相关,而与父亲的不良沟通有显著正相关。

可见,良好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尤其与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密切相关,而不良的亲子沟通与青少年不良的社会适应甚至是严重的问题行为密切相关。

(二)研究青少年亲子沟通是改善青少年期亲子沟通现状的要求

青少年期的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但青少年期却是亲子沟通问题比较多的时期。由于青少年期的个体独立自主意识的发展,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对父母的脱离感增强,越来越不满意父母的管束,而这时父母如果没有意识到子女心理上的变化,没有及时调整与子女的沟通方式,则不可避免会导致亲子沟通障碍和亲子冲突的发生。

对青少年期亲子冲突的研究发现,初中生与父母的冲突和不一致呈增加趋势,而与父母的亲密感和凝聚感呈下降趋势。有些研究认为,青少年的亲子冲突是个体发展中的一个正常过程,它反映了青少年寻求独立自主、向有别于父母的方向发展的倾向;然而亲子冲突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有关研究发现,亲子冲突与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低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国内有研究者通过自编的初中生亲子沟通状况的自我报告对初中生的亲子沟通进行了调查,发现青少年认为与父母“无话可说”和“得不到理解”分别占48.5%和41.6%。

青少年期亲子沟通状况的不尽如人意和亲子冲突的普发性提示我们应该加强对青少年期亲子沟通的研究,探寻有效亲子沟通的实现途径。

二、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自上世纪70年代至今,国外的心理学者对亲子沟通领域已经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在国内,亲子沟通领域的心理学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外心理学界对亲子沟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亲子沟通的特点、亲子沟通的影响因素、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对亲子沟通特点的现有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沟通的内容、沟通的频率、沟通的主动性、沟通的满意度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有关亲子沟通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探讨了沟通对象、青少年的性别和年龄、家庭环境等因素对亲子沟通的影响。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的社会性发展领域,具体表现为社会适应、问题行为以及其它方面的研究。

就以上研究现状来看,国内外亲子沟通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也存在两大问题。

(一)亲子沟通研究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完整的研究领域

有学者认为,以往研究常常把亲子沟通作为亲子关系的一部分,以研究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影响,或者根本不对亲子沟通和亲子关系加以区分。可以说,亲子沟通研究目前仍处于初始阶段。这个问题具体表现在:

1.分散研究多,整体研究少。

现有研究多是对亲子沟通某一方面的分散研究,缺乏对亲子沟通的整体、系统研究。亲子沟通是一个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目前的研究多是选取亲子沟通过程的某一方面进行单独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对于研究的范围、概念的界定等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了许多研究结果的不一致,也无法把握亲子沟通的整体情况。

2.工具性研究多,实体性研究少。

现有研究多是从亲子沟通作为影响青少年行为和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出发,把亲子沟通作为一种手段,或研究中的一个变量,强调亲子沟通的工具性。对亲子沟通进行实体性的研究较少见。这说明亲子沟通研究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研究领域。

(二)没有真正从心理机制的角度研究亲子沟通

通过对现有亲子沟通研究的分析可以发现,这些研究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真正从心理机制的角度研究亲子沟通。现有的研究在探讨亲子沟通的特点时,几乎都是根据亲子沟通的外在行为指标(比如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内容、主动性等)来衡量,鲜有从亲子沟通内部心理过程探讨亲子沟通特点的研究。有研究者就认为,沟通研究之所以五花八门,原因之一是缺乏对沟通过程心理机制的研究。沟通过程研究基本上是从传播学的角度介绍沟通过程,从信息发出者解码信息并发出信息,经过信道将信息传至信息接收者,接收者接受信息并译码,这是较简单的沟通过程模型。

因此,从心理机制的角度深入探讨亲子沟通的内部心理过程是亲子沟通研究课题的应有之意。否则亲子沟通的研究就无法深入,也无法准确理解亲子沟通及其影响因素的关系,更无法准确预测亲子沟通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当然也就很难从根本上找到提高亲子沟通效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房超,方晓义.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J].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65―72.

[2]Jackson S,Ostra L,Bosma H.Adolescents’ perceptions of communication with parents relative to specific aspects of relationships with parents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8,21.

[3]Collins W E,Newman B M, McKenry E C.Intrapsychic and interpersonal factors related to adolescent psychological well being in stepmother and stepfather families[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995,9.

[4]Grotevant H D,Cooper C R.The role of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in adolescent identity and role taking.Paper presented at the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J].Detroit,1983.

[5]Hartos J L,Power T G.Relations Among Single Mothers’ Awareness of Their Adolescents’ Stressors,Maternal Monitoring,Mother-Adolescent Communication,and Adolescent Adjustment[J].Journal of Adolescence,1997,15(5).

[6]Clark R D,Shields G.Family communication and delinquency[J].Adolescence,1997,32(125).

[7]Collins W A,Russell G.Mother-child and father-child relationships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A developmental analysis[J].Developmental Review,1991,11.

[8]Fuligni A J.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mong Asian American and European-American children during the transition to adolescence.Paper presented at the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 Child Development[J].New Orleans,LA,USA,1993.

[9]Gehring T M,Wentzel K P,Feldman S R,Wiersn M.Conflict in families of adolescents:The impact of cohesion and power structures[J].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1990,3.

[10]雷雳,王争艳,刘红云,张雷.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8(1).

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通县青林乡;少年儿童;身体自尊

[DOI]10.13939/ki.zgsc.2015.41.169

1 引 言

身体自尊是“个体对自我身体的不同方面的评价”,它是整体自尊的一个具体领域,身体自尊对研究人们参与体育锻炼的心理前因和心理效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当考察有关个人的许多问题,如参与体育活动、竞技表现、肥胖以及伤病和老龄问题时,身体自尊被给予了极大的重视。身体自尊不仅对健康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这种身体确认与我们的身体活动的选择以及同参与或回避参加竞技运动、休闲活动、体育锻炼或减体重的策略训练等与健康相关的行为有关[2]。由于它的变化能引起整体自尊水平的同方向变化,因此它在西方锻炼心理学领域已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少年儿童时期是个体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个体所面临的各种心理矛盾和心理危机的解决与其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发展水平有直接关系。因此,对少年儿童身体自尊现状的调查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对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青海省大通县青林乡9~15岁青少年儿童,其中小学生(9~12岁)73名,中学生(13~15岁)127名。汉族学生83名,土族学生117名。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心理健康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行为心理学以及相关身体自尊的有关文章。

2.2.2 问卷调查法

选用由武汉体育学院段艳平编制和检验的《少年儿童身体自尊量表》[3],在青林中心学校随机抽取250名学生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当场回收214份,剔除无效问卷14份,有效率为80%。

2.2.3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回收所有数据均运用SPSS18.0软件对问卷所得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知识进行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男女生身体自尊的性别差异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从整体来看,土族和汉族中小学生在身体自尊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民族差异。而男女生则在身体活动、速度、耐力三个方面表现出了差异(见表1)。这提示传统文化和性别的社会角色定位中小学生有影响,人们倾向于接受[4]“活泼好动的男孩,安静听话的女孩”,因此在身体活动方面,男生较女生更好一些,而进入青春期后,男生由于生理特点表现出了速度和耐力方面明显优于女生。

3.2 中小学生生身体自尊的差异分析

从表2、表3、表4分析来看,小学生和中学生主要在身体吸引力、身体柔韧程度和外貌自尊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①初中生处在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自尊新比较强,虚荣心也比较强,但过于虚荣和过强的自尊心就导致了缺乏自信,特别是女生。而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虚荣心没有中学生那么强,因此在身体吸引和外貌自尊方面自我认高于初中生。②儿童的骨质有较好的韧性,而随着年龄增长,原始结缔组织逐渐被板层结构所代替。弹性也会随之减少,所以小学生的身体柔韧比初中生的身体柔韧性好。

3.3 小学生生身体自尊的差异分析

汉族小学生在运动技能、力量、耐力、整体自尊和外貌自尊方面均比土族小学生要高(见表5)。特别是力量和耐力方面有差异极为显著,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汉族和土族的家庭教育观念不同,汉族更重视小孩子的身体活动、社会交往、外表行为等因素,造成了汉族小学生身体自尊更好一些,特别是对自己力量和耐力的认识上倾向好评。

通过表6分析来看,小学男生和女生在速度认识上存在差异。男生的速度比女生要高。这和男女性别生理方面的特点有关。同时由于男生比女生更爱运动,所以小学男生比女生对自身速度的认识方面要好于女生。

3.4 初中学生生身体自尊的差异分析

初中生从民族角度来看,土族和汉族学生在身体自尊方面,并没有表现出差异,而从性别方面看(见表7),初中男生在身体活动、速度、耐力方面都明显高于女生。初中生都处于青春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别不同,男性的雄激素明显的促进肌肉组织发育的功能,而雌激素促进脂肪沉积,所以,男生的肌肉增长比女生多。而男生喜欢活动导致心肺功能也强于女生。身体活动、速度、耐力是青春期男女最具差异的特征。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整体来看青海省大通县青林乡的学生,男生在身体自尊上要略好于女生,主要表现在身体活动、速度和耐力方面。这跟男女的发育特点和社会角色认知对学生的影响有关。

(2)由于受到青春期发育的特征的影响,初中生的身体自尊不如小学生。这可能是由于初中生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个人活动范围、人际关系发展以及社会评价等环境的影响,都会被学生纳入到身体自尊概念中,以各种不同的角度对自己身体的各个方面加以评价,因而对自己身体的要求更高,导致其对自己身体不满意的程度加大。

(3)土族小学学生的身体自尊要比汉族的低,但初中生土、汉两族学生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其原因可能在生活习惯上,教育理念上土族和汉族还是有不同之处。小学阶段,孩子对自身的认知更多受家庭教育影响,因而表现出了差异,而初中阶段,孩子对自身的认识更多依赖与学校和同伴,所以这一学段土、汉两族学生身体自尊没有表现出民族之间的差异。

4.2 建议

(1)应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重视对女生身体自尊方面的教育,鼓励女生正视和接纳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在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方面,明确男女生理性的正常差异,树立对自身身体素质的信心。要提高青林乡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组尊,改变家长的观念是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