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的基本要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
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可以大大提高观众的收视欲望和参与意识。观众在看新闻时,有种置身于现场的感觉,新闻事件的场面气氛、色彩、光线、景物和人物都会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最能体现电视新闻现场感的就是现场报道。现场报道就是记者在新闻现场手持话筒,将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向观众展示现场动态和基本的化境,扩充单位时间的新闻信息含量。观众在收看这种新闻节目时,不再是盲从被动地灌输、说教,而是注重自身的选择和信息的重新构建。现场报道和观众平等对话交流,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感,记者不再是现场新闻的二传手,而是第一手资料的传播者。观众看到的是记者置身新闻现场,与新闻事实处于同一时空,再加上镜头有目的运动,相当于观众自己的视点运动,画面的真实感、现场感就显得十分强烈,观众很容易进入情境,不知不觉地被感染。
同期声的运用是现场报道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期声在展现被采访者人物性格方面更有独特作用,让被采访者直接面对观众,把他的感受、观点、经历等通过话筒直接陈述给观众,使观众见其人、闻其声。人物的性格特点、学识水平、道德修养等诸多信息就会通过人物说话时的表情、神态、语言、举止等因素表现出来,大大增强了报导的真实性、可观性,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
(一)善于捕捉细节
电视新闻中的细节,是一种重要而又特殊的表现手段,是构成电视新闻的基本要素。真实生动的细节是丰富情节、表现人物性格、增强电视新闻感染力的重要手段。
电视新闻中的细节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新闻事实的细节,是事实发展中一个具体、真实、细小的生活面貌;二是指形象的细节,是一个事实中视觉形象的具体描写,它是通过特写镜头来实现,如一个简单的动作、面部表情等。
运用细节是提高电视新闻可观性的有效途径。多年来,一些电视新闻记者习惯于套用报社记者的采访方式,在新闻现场不是认真观察,选择可以充分证实新闻信息的细节,而是满足于印证文字内容找画面,这样的画面就没有生命力。生动具体的细节可以突出新闻现场特点,烘托气氛以及表现人物的个性,使电视新闻显现出引人入胜、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
(二)善于讲故事
电视新闻报道的故事性是电视新闻可视性的一个重要要素。中国老百姓不仅爱听故事,而且也善于讲故事,他们始终对那些曲折感人的故事具有浓厚的兴趣。这说明,电视新闻报道故事化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是截取真实生活流中的某一段流程,展现生活的原生态。也是将生活原貌中有意义的精彩部分摄录下来,进行编辑加工。它大多采用纪实的手法来反映新近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新闻事实,具有强烈的平民意识。它不仅关注事件的结果,而且更重视新闻事件过程,注意展现新闻故事情节,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段,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刻画人物的个性,捕捉生动传神的生活细节,提炼作品的主题思想,从而拓展电视新闻报道的空间,大大提高了新闻的可信度、可感性和可看性。
二、提高电视新闻的艺术性
电视新闻作品虽然不是艺术品,但它具有较强的艺术性。电视新闻区别于广告新闻,主要在于电视形象直观,视听结合,现场感强,产生的美学效应更大,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观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电视新闻的艺术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众看电视新闻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同时也要得到美的享受,获得精神愉悦。
在这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们更关注“有趣”的新闻。一张凤姐的图片可以在网上疯狂转载,一个“我爸是李刚”的段子可以肆意传播,这不仅缘于网络的神奇力量,事件的重要、新奇也是其广泛传播的原因。
我们是应该强调新闻有趣、有吸引力、刺激人的感情,还是应该坚持只报道最重要的新闻?新闻工作者应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还是满足他们的本能欲求?信息对故事,需要对欲求――这种提出问题的角度本身就很荒谬。现实中的新闻实践不是这样的。这本书提供的很多证据说明,大多数人两样都要:既阅读体育版也看商业版,既看《纽约客》也看卡通漫画,既看书评也做填字游戏。
讲故事和提供信息,这两者并不矛盾。有效的新闻写作必须既做到清晰明了地提供公民必需的新闻,同时要文字优美,这也是对记者叙事技巧的基本要求。
新闻的六大基本要素是:何人、何事、何情(How)、何时、何地、为何。如果我们把何人看成角色,何事看成情节,何地看成环境,何情、何时和为何看成叙事的话,我们就可以把信息和故事融为一体。记者拿到一个任务时,首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这则新闻讲的究竟是什么?2.这则新闻的受众是哪些人?他们对这个主题会做出怎样的判断?3.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信息?4.叙述这则新闻的最佳方式是什么?
有经验的新闻工作者知道,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持“把重要的问题变得有趣”,才能给受众提供既重要又好看的新闻。即使故事很好,也需要一个会讲故事的人,才能发挥这则故事应有的效应。如何讲好新闻这个故事,对每位记者都是考验。
2012年5月28日下午的《西藏手机报?晚报》首刊发送,每天有《早报》和《晚班》,周末为《周末版》。据笔者统计,每份手机报的信息含量到达每日11430字,可以大致计算出每个月的信息接受量为342900字。晚报的新闻栏目设置共14个,早报为16个,周末版或节日版为13个。三刊栏目设置上呈现晚报和周末版与早报新闻排列顺序趋同。经过三份手机报的细致分析,可得出《西藏手机报》的大致特征:(1)遵循其它新闻媒介的内容排列的规律进行新闻排列:即区内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服务信息。(2)实现对西藏的全方位社会关注与报道。与西藏各级党报党媒相比较,时政新闻较少,纯商业传媒以贴近生活的报道为主,摆脱纸质报纸的严肃性,使手机报传播走向受众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满足了日益迫切的分众化需求。(3)虽然是手机报,但其深刻的报道已经逐渐凸显,引导受众对新闻深度和广度的关注和接受。(4)与读者的新闻互动在技术支持下已经得到实现,如“微内容”的刊登,对读者观点和声音的刊登,其传播已经达到了让言论发挥舆论引导的效果。(5)对西藏民族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高原风情的报道占突出位置,如“新闻西藏”“人文西藏”等栏目对西藏特色报道已经常态化。(6)对消费信息的刊载所取得的广告费,实现了“二次售卖”。如每期手机报的“生活消费”中对餐饮、汽车、购物、彩票信息的可取得较好的手机报盈利,有利于手机报实现市场化运营。同时,手机报定价和广告市场价格竞争力也很强。
2.《西藏手机报》的缺陷分析
每一个新兴媒介在刚刚诞生之时,都面临着与生俱来的缺陷和不足,《西藏手机报》也不能避免。现分析如下。从市场运营角度来看,《西藏手机报》在早期的推介仍然不足,其传媒影响力尚未形成,尤其在农牧区的传播信息和农牧服务中小能发挥远未实现。从媒介技术来看,手机报的传播仅局限于以第一代彩信的形式传播,尚未实现基于JAVA技术平台的第二代手机报网页式保存和网络版的开发。这样导致手机报接收后占用大量的手机空间,删除手机报又导致无法实现历史查询。从新闻传播的分众角度来说,呈现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忽视了西藏庞大的旅游市场的信息需求,一是对区外市场的传播还未成形。随着进藏旅游人数逐年增加和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西藏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在近年形成了西藏“旅游热”。接受简便、富有时效的手机报没有发挥其先天优势,以满足广阔的旅游传播市场所存在的巨大潜力。从新闻本体上看,虽然《西藏手机报》的内容轻松化得到了认可,但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新闻的基本要素不够完整,表现在部分新闻要素的缺失,造成新闻失真现象的屡有发生。如2012年5月30日早报体育消息“获胜”中报道中国网球选手李娜在法国参加“法网”比赛,并以2:0击败对手,而李娜晋级几强、对手国际排名以及报到时间等重点内容均没有得到报道。(2)与受众互动话题与互动语言缺乏选择。话题设置对舆论引导意义不大。如所选话题引不起受众的“热议”;互动言论随意化,没有保持一定的舆论严肃性,影响了手机传媒的公共影响力。(3)缺少必要的舆论引导作用的评论性文章,这样限制了手机报的自身传媒水平。(4)公共服务信息不完整。如29日早报中一条公共信息“医院急需B型血救命”,虽然是一种广泛寻求社会帮助的服务信息,但此信息仅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对于重要信息哪家医院、献血地址、献血咨询电话等一概没有出现,至于此后几天对于是否有人献血,或者是否生命得到救助,都没有了下文,错过了一次宣传社会道德榜样的机会。
一、从微博海量信息中筛选国际热点,提升传播效果
微博让“每日新闻”变成了“每秒”新闻,给广播节目提供了大量新闻线索,参考微博的转发量及关注度,广播节目能从中发掘有价值的信息。“林书豪爆发”就是其中一例,华裔球员林书豪在NBA几场比赛中连续发挥出色,在篮球场内外掀起了一股“林风暴”,他的微博粉丝数量在一周时间里从40余万一跃飙升到百万。林的影响力迅速蔓延到体坛以外的国际社会,成为微博热帖津津乐道的话题。北京新闻广播国际新闻访谈节目《世界纵览》及时捕捉这一热点,先于其他传统媒体播出相关节目,注重时效性抢占报道先机。微博平台拓宽了广播节目信息来源,尤其是国际新闻节目信源相对单一的情况下,微博能辅助广播节目找到“人情味”落点。如“访美”话题,在这次中美高层互访报道中,《世界纵览》借鉴经过核实的微博信息,与听众分享美国民众、各领域华人对访问的期待及访问的生动细节,让国际政治新闻带上人情味,会拉近新闻和受众的距离,也让大国关系能在小处得以彰显,所谓“用显微镜观察新闻事件,而非望远镜”。
二、微博、广播即时互动,化单向传播为多向沟通
与听众互动是做好广播节目的基本要素之一,报纸、杂志等其他传统媒体虽然在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上具有优势,但对受众评论的反馈具有滞后性。而由于广播线性传播的灵活性,即时互动可以在广播直播节目中大展拳脚。关于“伊朗核问题”,听众对此既关注又有疑惑,在西方媒体掌握话语主动权的背景下,如何用中国人的眼看世界,做出相对客观的价值判断尤为重要。《世界纵览》邀请多次到访伊朗的中东问题学者参与节目讨论,讲述一个零距离的伊朗社会,节目在微博上提前预告,并把潜在听众的观点和问题带到直播间。微博提供的互动平台能够弥补以往广播节目中采取的热线电话、短信平台等手段的不足,听众可以通过提问(@某人)、关注转帖、直接评论等方式,不受时间、地域限制参与讨论,主持人也可以在节目时间以外,对听众提出的观点进行回应、交流,扩展了互动交流范围,听众的问题得到回应、获得关注,参与节目的积极性自然提高。通过节目预告信息、微博头像使用的节目标识和名称区域中的栏目简介,广播节目的品牌形象在微博空间中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三、广播人在“微”时代做好把关人,回归理性
这是由技术引领的一场传媒权力转移的深刻变革,传统媒体长期建立的中心化传播规则,逐渐被互联网创造的去中心化传播规则取代。以互联网新技术衍生的大数据、云计算、3D、H5、VR、无人机拍摄等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闻生产和报道方式令传统媒体人应接不暇。技术的迅速迭代不仅使传统媒体从业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增加,甚至开始在其他行业中蔓延。正如世界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所认为的,“无论你使用一样工具的时间有多长,无尽的升级都会把你变成一个菜鸟――也就是说,你会变成笨手笨脚的新用户。在这个‘形成’的时代里,所有人都会变成菜鸟。更糟糕的是,我们永远都会是菜鸟,并且永远因此保持虚心。”②
毫不否认,传统媒体在媒体融合转型探索中今天依然是菜鸟。尽管在媒体发达地区有许多较为深入的媒体融合实验,诸如在下载量、粉丝量、阅读量上有较大的突破,但是其探索还只是停留在内容生产模式和报道技术呈现层面的局部解决上,在媒体与用户关系重塑的新传播链构建、技术与组织结构结合以及机制体制的转型上,仍然处于艰难的破题阶段,特别是在盈利模式的破解上依旧是个待解时刻。
传统媒体实施的媒体融合要面对的是忍痛放弃旧体系,努力构建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平台终端、人才共享融通,形成一体化的组织结构和现代传播体系的过程。因此,如何按照新媒体的传播规则和传播生态构建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以内蒙古日报社的媒体融合实践探索为例,就媒体融合的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浅说心得体会。
一.融媒体矩阵与组织架构的化学反应
所谓“现代传播体系”,应该是现代传播关系与现代传播手段和渠道的结合,其实质也是一种“人―机过程”。其中,现代传播关系是体现在信息传播、交流过程中以现代社会结构为基础的各类传播主体间的社会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③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从根本上看是新媒体生态的构建,是一个围绕人和物的关系链构建的全产业链的过程。只有确立这样的价值传播体系,媒体的深度融合才有可能实现。对于省级党报的媒体融合起步,融媒体矩阵是基础性的构建,是寻找用户入口,建立内容生产新模式的基本要素搭建。目前,内蒙古日报社的融媒体矩阵的构建已经完成,从最初的以“两微一端”的标配模式到现在的“三微一端”的新模式,在媒体形态和空间布局上已经具备现代传播体系的基本要素。内蒙古日报社媒体已经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介,逐步发展为具有报纸、刊物、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电子阅报栏、手机报、网络电视、微播音、微视频、户外大屏幕等多种传播形态的现代化融媒体矩阵,初步形成了由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移动媒体、户外媒体4种业态,蒙古语、汉语、俄语、斯拉夫蒙古语4种语言文字, 5条业务线, 6个融媒体编辑部构成的媒体融合发展体系,形成了13种媒介,34个媒体(机构)以及30多个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的融媒体矩阵。
基本要素齐全空间结构合理的融媒体矩阵的构建是媒体融合的“相加”基础,而要实现人与物人与人的深度“相融”,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深度融合,组织架构的设计是重要的步骤。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架构才能适应融媒体发展趋势,如何重塑内容生产方式、经营管理方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在组织要素、物质要素和人力资源要素中的重新构建中实现现代传播体系?
这是媒体融合破题的最艰难的变革。作为依靠规模发展模式成长起来的传统媒体体系,省级党报内部就是一个“航空母舰”系统,其子系统错综复杂,事业和企业机制并存,不同利益群体并存,不同体制机制的人群对融合的认识不同,积极性也有所差异。如依靠财政供养的事业机制的媒体单位,长期形成的是一种“稳定感”思想,观念上趋于保守,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较慢,对媒体融合比较消极。企业机制的媒体单位,竞争意识较强,对媒体融合较为积极。两种机制两种观念以及不同运作模式的媒体单位诉求不同,在建立一体化的组织架构方面面临设计上的困惑。如事业机制的媒体单位由于有财政供养的保障,只有新闻宣传的业务压力,面对盈利硬约束没有危机感;企业机制的媒体单位,不仅有新闻宣传的压力,也有面对盈利硬约束的生存危机。针对这种差异,我们在顶层设计上实行分类分体系运作模式,以蒙汉文党报为龙头,分为6个媒体事业体系和4个媒体企业体系,建设“1+10”媒体融合系统。在不同机制不同类型的媒体中都有相对独立的运作体系,体现不同体系的特殊性。但是在内容生产和其他资源整合上又凸显一体化的作用,“中央厨房”是线,不同媒体形态的产品就是珠子。“融媒体中央厨房”空间结构中的平台、指挥中心、监控系统和采集中心的构建保障了组织架构的中心轴的作用和对不同媒体资源、人员的整合调度作用。在现有体制机制不能实施颠覆性的改革之前,目前这种分类运作体系有助于发挥不同媒体单位的积极性。
为保障“中央厨房”的一体化机制的运作,同时适应分众化的传播趋势,构建“资源通融、内容兼容、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平台,我们建立了6个融媒体编辑部和对应的工作室。
新媒体矩阵和组织架构的构建完成之后,重塑内容生产流程就成为媒体融合化学反应的关键性环节。在媒体融合的初级阶段,我们的内容生产流程是“先报后网”,今年上半年实现了“先网后报”。
最初,基于传统媒体形成的“二次售卖”模式的惯性思维,许多人认为,内容资源是纸质媒体的核心资源,如果把核心资源先相送于网,那我们的“内容红利”向何处获得?但是随着传统媒体的日渐式微和对新媒体认识的深化,特别是伴随媒体融合进程的推进,持这种观点的媒体人逐步认识到,伴随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变化,传统媒体的“内容红利”在纸质媒体变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与其在传统媒体里煎熬,不如让它在新媒体上再获“新生”,与融合单位共享“互联网红利”。
每一次深度融合的关键探索始终伴随的是观念的新生,互联网思维的建立,是内蒙古日报社由“先报后网”到“先网后报”生产流程重构的观念革命,是媒体融合从“相加”到“相融”的质变。由“移动手机端、PC端、纸媒”依次的“先网后报”内容生产和流程体系实施后,媒体融合的化学反应凸显。不久前内蒙古日报社组织的锡林郭勒盟融媒体报道行动中,许多记者发现,他们参与的融媒体报道在他们还未离开当地之前,已经在报道地扩散开来,甚至连他们居住的宾馆附近社区的老人,也接触了他们的融媒体新闻,成为当地的谈资。
从“大众传播”到“人际传播”效应的凸显,是彰显媒体影响力的传播体系聚变,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从本质上看是建立从“人与物”到“人与人”的传播链条,这种链条,既包括线上,也包括线下。关系链的搭建是实现关系创造价值的生物链,是传统媒体融合寻找商业模式的重要途径。观察当今许多自媒体的发迹过程,从优质内容和垂直平台创造的粉丝资源到社群组建,再到活动营销和植入电商等盈利模式,这给传统媒体转型一个根本性的启示:谁在平台终端率先抓住用户,并且通过生产和消费链条锁定用户的生活轨迹,谁就有可能实现用户价值的最大开掘。
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传媒的传播路径,同时将用户新闻需求和他们的其他需求通过媒体创造的关系链条在同一个平台实现了。比如在微信上获取信息的同时,用户还能够实现红包转账和滴滴打车,也可以进入其搭建的电商实现购物。内蒙古日报社目前也在探索这种关系链创造的“关系红利”,比如我们旗下的两家传媒单位依托各自的新媒体流量,建立电商入口,围绕内蒙古和全国各地的农产品进行商业布局。
在互联网创造的众媒时代,媒体的边界消失了,今天的媒体已经不是传统概念的媒体,跨界成为常态,依托媒体创造的流量,发掘用户需求价值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二.“借力”和“借智”的传播体系升级
互联网基因缺乏是传统媒体的瓶颈,特别是技术人才和新媒体经营人才短缺是媒体融合最大的短板。内部人才孵化在短期内实现突变的可能性很小。整合外部资源是实现内部传播体系提升的必要途径。4月12日,内蒙古日报社与人民日报社人民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就媒体融合项目规划、数据中心、媒体中央厨房、中文客户端、WAP网站建设、内容资源合作、立体化推广以及人才交流与培养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
借助外力激活内部体系,是媒体融合迅速推进的有效战略。通过资源整合实现不同合作方利益共享是互联网经济的核心要义,也是改变传统媒体自身缺陷,实现开放、互动、共赢的大平台战略的新思维。
思维的提升是一切事业的开端。如我们蒙文媒体融合体系与蒙古国媒体的深度合作、全区党报编辑部联盟的建立以及与区内新闻院校的合作,其效应正在不同领域内开花结果。我们按照借外力弯道超车的思路,以技术引进、技术合作、自我补充的形式解决技术上的每个难题,先后利用了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蒙科立的技术,同时引进了人民网、北大方正、后建、思脱、北方、移动基地等国内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索伦嘎新闻中心与蒙古国技术公司合作研发了融媒体采编平台、客户端、手机网、俄文客户端,实现了引进技术共同研发产品、技术托管外包、保护核心数据的新模式。同时在内容资源整合方面,我们与全区各盟市党报进行不同资源的交换和分享。
与此同时,我们还搭建了以“打造媒体融合研究平台,实现媒体数字化转型”的智囊机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旨在通过“借智”活动,按照互联网的逻辑推进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与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呼和浩特民族学院传媒系合作,邀请学界专家参与我社媒体融合项目、组织机构的运行效果研究和评价,为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融合提供决策服务。同时,各方在人才培训、项目孵化、新闻课题研究方面将展开深度合作。
世界首个媒体融合以及数字产品实验室是由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迈克尔・麦金创建的。他在密苏里新闻学院从教23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媒介融合专业,从2005年到2008年一直担任媒介融合系主任的职务。在国内,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Convergence 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此后,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等传媒院校以及深圳报业集团、河南融媒体集团等先后成立了相关机构。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内蒙古日报社在推进媒体融合下的现代传播体系建设步入深度试水阶段。
三.重点确立“一报”“一屏”“一微”的发展路径
内蒙古日报社确定的重点发展路径是建设“一报”“一屏”“一微”,“一报”是办好报纸,“一屏”就是要办好手机媒体,“一微”就是要在微视频领域形成新突破。这样的发展路径确立是基于内蒙古日报社媒体资源状况和现代媒体发展趋向作出的基本判断。
先说“一报”。前边已经谈到,纸质媒体的“内容红利”在现有的报纸商业模式下已经很难变现,在新闻的及时性实现、报道方式的呈现、对用户需求的精确锁定上,报纸确实难以与新媒体匹敌。但是报纸在专业性开掘和深度开掘上仍然有潜力可挖,特别是它带给阅读者那种心灵上的宁静感和想象空间是新媒体不具有的特质。毫不否认,在互联网领衔的新媒体的冲击下,纸质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是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一些媒体实现成功逆袭。如隶属于中南传媒《潇湘晨报》系的《快乐老人报》就实现了百万大报的目标,纸媒读者一天天在减少,但是老年读者却一天天在增加,他们抓住了中国步入老年社会的机遇,重点布局老年产业,围绕老年购物、老年旅游等老年生活开展商业构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新京报》在坚持新闻专业主义的办报理念下,在继2015年继续保持盈利的基础上,2016年一季度广告经营迎来了近两年来最好的开局,下属10个行业部门,第一季度任务完成率同比去年逆势增长22.71%。同时,一些媒体在“社区报”“免费报”的路径上拓展新空间,也取得了成功。中国地域广阔,地区与地区的发展不平衡和信息不对称的国情,也给报纸在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留下了发展空间。
同时,我们看到,虽然新媒体不断开疆拓土,然而内蒙古日报社的纸质媒体的发行量相对稳定,除了都市类媒体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主动降低发行量以及在经营上面临大的困境外,《内蒙古日报》蒙汉文版在维持23万发行基础的前提下,全社较大比重的广告收入还是来自纸质媒体。因此,为强化纸质媒体的作用,在今年上半年,我们对全社的纸质媒体进行了集中改版和气质重塑,改版后的各媒体在新闻表达力、新闻专业性、版面的导向艺术性上都有了质的提升。改版的成功也为内蒙古日报社的新媒体创造了“内容红利”。
在办好“一报”的基础上,我们重点向“一屏”――手机媒体寻找蓝海。据第37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20亿,较2014年底增加63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4年的85.8%提升至90.1%。④由于受众获取信息渠道的改变,手机媒体创造的“新生活场景”使亿万人群的生活被绑定,它正在重塑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现代传播体系的构建,在手机媒体端必须有所作为。内蒙古日报社在手机媒体构建上,目前已经上线5个客户端一个手机报,在结构布局上有蒙文、汉文系列和党报、都市报系列,党报汉文系列重点锁定时政新闻的“内蒙古客户端”和“内蒙古手机报”,同时在今年6月,我们还上线了索伦嘎斯拉夫文客户端、索伦嘎俄文客户端、汉文财经系列“纵横新闻客户端”;在都市报系列,重点发展“大草原客户端”,定位围绕都市服务。
伴随智能手机的诞生和传统媒体受众向移动媒体的转移,手机成为媒体新的蓝海。同时,由于入口门槛较低和传统媒体转型的需要,手机媒体数量激增而且竞争也日益激烈。调查表明,在智能手机移动使用的状况当中,尽管我们可以下载终端客户端多达上百万个可以被选择的对象,但是平均只有23个,在这23个已经下载到手机客户端上的媒体客户端和APP当中,1个星期至少被点开使用一次的APP和客户端只有7个,如果你不能进入前七位的话,作为一个入口级的终端,你的价值、你的影响力、你的意义就很低了。⑤
如何有效开发手机媒体,建立入口级的终端是建立现代传播体系的核心。针对手机媒体竞争现状,我们提出以本土化、个性化、碎片化、社交化、视频化作为基本发展方向,寻找建立营销推广的有效路径。同时,我们还向垂直类媒体方向努力,在媒体细分上寻求差异化突破,如“纵横新闻客户端”和“内蒙古手机报”的大学生版的开发。此外,我们还根据内蒙古地域辽阔和农牧民群体多的特点,在手机报端重点布局旗县版,旨在通过地区差异形成的经济和信息不对称中建立相对优势。
“一微”的重点布局,是在互联网“视频化”的阅读趋向上构建适合用户需求特点的现代传播体系。《2015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指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在2015年继续保持增长趋势,手机视频用户规模在过去的3年内上升27.3个百分点,达到3.54亿,76.7%的视频用户选择用手机观看网络视频,手机已经成为网络视频的第一终端。⑥在视频需求中,由于微视频用户体验较好、节省流量、适合在流动生活场景中观看,因此更受青睐。
所以,我们在“微视频”内容构建上不遗余力,先后布局音视图中心、音视图数据库建设、融视频编辑部、VR视频直播等项目。目前,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音视频道已经开通,音视频道目前主要包括音频、视频、图片三种形态的报道,其中,音频产品主要有《1周内蒙古时政》《1周内蒙古经济》《1周内蒙古文化》《1周“最时评”》4个专栏;视频产品有《新闻连连看》《就说1分钟》《V视频系列》3个专栏;图片产品有《影像力》《定格》《表情》3个专栏。“微视频”报道在此前的两会以及各种常规报道和特色报道中已经彰显其威力,成为融媒体报道的亮点,在报道方式呈现方面,3D、H5、VR等都有出色表现。
四.结语
省级党报媒体融合构建的现代传播体系,不仅要占领主流舆论的主流地位和牢固掌握新闻话语权,同时也要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作用,重塑一个时代的精神气质。但是互联网的发展是未知大于已知,媒体的现代构建的不确定感可能贯穿媒体发展的始终,这是我们面临的重要时代命题,我们的探索没有句号。
注释:
① 传中.媒体融合的二次元世界[OL].中国新闻出版网,2015年8月18日
② 凯文・凯利.必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版第5页
③宋建武.媒体融合重在构建现代传播体系[N].北京日报,2014年8月22日
④第37次CNNIC中国互联网报告:90.1%网民使用手机上网[OL].腾讯科技,2016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