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工电子教学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2-0092-02
Teaching Design of Single Phase Bridge Type Rectifier Circuit in Electric and Electronic Course//CHEN Yuanyuan
Abstract The single phase bridge type rectifier circuit is a kind of commonly used practical circuit in DC stabilized power supply. The
teaching process is designed to guide student to comprehend and
master circuit structure principle and work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lec-
tric and electronic course. Many teaching way, such as multimedia courseware,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visual demonstration, are used to help student to consolidate knowledge. And the analysis and eli-mination of circuit possible faults are learned.
Key words rectifying circuit; bridge rectifier; electric and electro-nics; teaching design
1 前言
整流电路是直流稳压电源中不可缺少的组成电路。而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单相整流电路中最常见的一类电路,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电工电子学课程中,在电子技术部分介绍了二极管之后就可以进入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学习。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是指应用于单相电路中由4个二极管连接而成的一种桥式整流电路,它可以实现将交流电变为脉动的直流电的整流功能。对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学习是电子技术部分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为了将抽象难懂的电路原理讲清楚明白,课堂教学就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
首先应明确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组成和特点,会分析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出相应的输出电压、电流的波形,会分析计算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中输出电压、电流并了解晶体二极管的选择要求。教学的重点是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难点则在于桥式整流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工作波形分析。
2整体设计
教学安排上这部分内容通常用1课时即45分钟来完成。在目前高校的教学模式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PPT课件的讲解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可以通过课件讲解、黑板板书、引导提问、软件演示和实物展示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具体教学环节设置:通过稳压电源的组成结构引入整流电路的需求,引导学生思考整流电路的实现方法,进而介绍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工作原理、电路参数计算;提出半波整流电路的不足,通过疑问如何改进电路,引入单相桥式整
流;用多媒体课件展现桥式整流工作原理、电路电流电压分析;小结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过程,通过练习分析桥式整流电路二极管断路故障;例题讲解单相全波整流电路;板书比较3种整流电路的优劣;最后给出学生搭的直流电源实物照片,激发学生兴趣。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讲解下,引导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的思路,从而达到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要点的教学目的[1]。
在引入环节,以日常常见的稳压电源的组成结构入手,吸引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流电源的组成部件。一个直流电压源通常由交流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组成,其中整流电路的作用是将方向变化的交流电压变成方向单一的脉动直流电压。电路的关键在于方向的变化,而影响方向的电路元件,学生通过思考,很容易想到二极管。
接下来很自然地介绍由二极管所构成的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工作原理很好理解,就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二极管正向导通使得正半周的电压能够传递过去,负载上得到正向电压。而二极管反向截止使得负半周电压时电路开路,负载电压为零。分析完电路原理后,再对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参数进行计算,了解所需二极管的基本要求。之后通过对电路输出波形的分析,根据单相半波整流电路的不足,提出进行单相全波整流的必要性。
随后介绍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结构。对4个二极管的桥式连接基本结构,学生很容易记住,但是接头的连接方式比较容易混淆。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二极管和电源及负载连接的二极管的个数和极性,教给学生“两两相连,源反阻同”这样的口诀来记忆电路连接方式[2]。搞清楚电路结构之后,运用PPT动画演示向学生展示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理解桥臂上二极管两个一组、两两分别导通变全波输出的原理,如图1所示。计算电路中各元件的电压电流参数,对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做个小结回顾。给出练习题,让学生分析桥式整流电路中二极管出现短路或者断路故障带来的问题。
作为补充,通过例题讲解图2所示单相全波整流电路,计算电路中各元件参数。最后通过板书比较3种整流电路的优劣,如表1所示。综合来看,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兼具性能好和对元器件要求低的特点,因此获得最为广泛的应用。
最后布置课外作业,让学生使用Multisim仿真软件搭建桥式整流电路,进而进一步设计实现多路直流电源输出。通过软件自带示波器观测桥式整流电路输出波形变化。系统仿真电路模型如图3所示,鼓励有能力的学生去实验室实际搭建实现直流电源电路。给出往届学生作品实物(图4),吸引学生兴趣,也坚定学生制作成功的信心。同时也是为后面滤波稳压电路的学习做好教学铺垫。
3 结语
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和主要环节。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作为电工电子学课程中电子技术部分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教师多开动脑筋,通过多媒体、软件和实物多种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对完成教学目标是十分有益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新探索,教师对整个电子技术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相信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参考文献
[1]严萍.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教学设计[J].时代教育,
2012(6):18.
在传统的实验课程中,教师每年工作量尽管很大但是重复的较多。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电工电子设计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教学改革必须与时代同步才能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的需求。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的进修学习才能适应电工电子设计课程的教学要求。目前高校中实验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员待遇不高,很难吸引高素质人才。实验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需要不断的提高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电子信息发展趋势。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发展的基础,只有在保障了教师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前提下,才能使教学质量得到稳步提升。
2课程内容增多和课时压缩之间的矛盾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与改革纲要的落实,高校的社会定位越来越明确。高校近年来不断的扩大招生人数,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传统的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教育阶段。学生的本科专业范围越来越宽,需要开设的内容范围越来越广,分配给各个课程的课时会减少,电工电子设计的课时也在不断的压缩。与此同时针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教学内容却在不断的增多,这对教学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3电工电子设计实训课教学改革的探讨
3.1研制实训套件针对教学套件陈旧的问题,组织实验教师研制实验套件。每个实验教师带三名学生,完成套件的设计、加工焊接和调试。鼓励学生跨专业组队。充分发挥不同专业的优势,设计出贴近生活的实用套件。通过采用研制的实训套件进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研制实验设备是针对电工电子设计课程教学需要的产物,在实验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师在套件研制的过程中学习了新的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也培养了一部分学生。
3.2提高实验教师技能电工电子设计课程要求实验老师既要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还要求深入浅出的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工程训练中心充分认识到教师队伍培养的重要性,不断组织相关的学习培训活动,包括基本实验技能培训、业务能力提升培训和科研能力培训。提高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保持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3.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传统的实验课程课时不连续,每节课必须完成对应的操作,学生的自主时间非常少。电工电子设计课程课时连续,时间集中在一两周内。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压缩教师的理论授课时间,增加讨论答疑环节。在保证学生的自主时间的基础上,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适当引导。首先选择入门型的套件,让学生先深入进去,再适当递进式的增加难度,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最后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提高性套件,既保证了教学受益面也让优秀的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
3.4健全课程考核机制实训课程的考核不能仅仅依靠实训报告和一次的实训结果来进行考核。把课程考核分为套件验收部分和设计答辩部分。可以使考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有利于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课程考核的套件验收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焊接能力、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对电子设计中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和常用的调测仪器仪表的基础知识。对于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要求较高,需要了解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答辩部分主要考核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对作品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机会。通过两级考核模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4结论
【关键词】电工电子 课堂提问 提问设计
一、电工电子课堂提问的设计
1.设计不同答案的问题。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注意避免问题答案的单一性,问题的设置要避免只有一个答案,课堂提问时第一位学生回答正确后并不一定是这个问题的终结答案,在设置答案时还要注意答案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激发其他学生继续进行思考回答问题。例如在讲解电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教室里的电器,像电风扇、日光灯等都是教室里有的电器,这样不仅仅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更好地体现知识的力量。
2.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还要注意难度的不同。在进行问题的设置时,教师要注意到问题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接受能力,问题的设置时要有梯度,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知识点的,教师可以根据知识点的难易来相应的设置问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回答问题的乐趣。例如在讲解复杂的电路时,教师可以根据电路中的术语如支路、结点等定义进行提问,还可以通过提问电路中的回路数、支路数来提问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较好的同学。
3.问题的设置还要注意切入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所学内容的难点问题一般也是学生不容易掌握的问题,在备课的时候就要注意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进行总结,并结合问题的设置来讲解本节课内容。例如在讲解电源和负载的区别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来进行提问,可以先提问学生干电池是否是电源,然后提问汽车中的电池是什么电池,回答蓄电池时在问学生蓄电池在充电时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最后问学生负载和电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负载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电源是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这个知识点,也因为这结合了生活中的实际,学生就容易理解并深刻记忆。
二、电工电子课堂教学提问的方式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注意课堂提问的形式,课堂提问的形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成效,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教师要注意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提问形式避免单一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运用举例法,用举例子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时要注意设问的渐进式,要引导学生逐渐深入的了解问题,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提问,首先根据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台灯进行设问,问学生可以调节亮度的台灯其亮度与什么有关系,学生答与电压有关系,而老师再进行提问,电压又与什么有关系,学生答电压的大小与电流和电阻有关,老师可以再问改变电阻的方式以及通过何种仪器可以改变电阻的大小,最终将答案的关键引入到滑动变阻器,问学生滑动变阻器是如何连在电路中的,学生最终会回答通过串联的形式将滑动变阻器连接在电路中,这样学生不仅会认识到以前学习的知识的用处,也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要善于运用举例法,举例法可以通过常识举例、实验举例、类比举例等形式,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工电子课堂的趣味性以及实用性。例如在讲解电流时,对电流产生的条件介绍中有关于“电位”的内容,学生刚开始接触会难以理解这个概念,但联系到生活中的“水位”这一概念,学生则会很明白,因此可以借助“水位”来进行举例:生活中常见的鱼缸,如果里面的水浑浊了,就需要换水,为保证鱼缸里的鱼能正常的生活,需要用胶管进行换水。将胶管的一头插在鱼缸里,另一头插在比鱼缸水位低的盆子里,给胶管一定的外力则胶管里的水就会往盆子里流,从而进行换水。因此有水位差的两水位之间才会产生水的流动,从而引出电位差及电位的概念。举例法的运用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深奥的电工理论更加形象化,更好地让学生了解电工方面的知识。
电工电子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很多问题,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将预想中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予以解决。通过提问,不仅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本堂课所讲内容,更重要的是将以前所讲得知识与现在知识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问题的设置时,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问题的设置也要符合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掌握情况,做到全面综合式的提出问题。
参考文献:
[1]陆琳杰.浅议电动电子课堂提问设计[J].科技向导.2009(06).
[2]李昭.例举法之运用―浅谈举例在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0(10).
关键词:电子工艺设计:传统教学法;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4-0165-01
一、引言
“电子工艺设计”是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也是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实训性质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涉及现代电子安装工艺技术,是工程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在高职院校里,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掌握分立和表贴电子元器件、印制电路板设计与制作、传统焊接技术、回流焊接技术、波峰焊接技术、电子产品的装配和调试等常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很直观的跟踪学习先进的电子制造技术,使学生具备生产工艺设计、生产工艺管理、设备维护、产品分析、产品检测等相关职业能力。也就是说高职的高等教育性质决定了学生对“电子工艺设计”课程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到其就业能力。本文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系应用电子专业“电子工艺”课程为例,探讨了如何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电子工艺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模式探索
(一)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的可行性
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都有一个学生共同点。即:排斥传统教学模式,喜动手不善学习理论。由于项目驱动教学法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以单纯知识讲解,以考试结果考核教学效果为主的教学局面,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因此收到广大教师的赞许,也收到学生的欢迎。项目驱动教学法也就是以项目为驱动,根据项目完成一定工作任务,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在完成项目的同时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完善了动手能力。
但是项目驱动教学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实现项目教学必须具备几个条件,要有合适的项目,要有完善的实验设施,还要有双师型教师。具备了这些条件,项目驱动教学法才能真正实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在实际操作起来仍然会有一些难度,我们在选择项目的时候,根据教学内容尽量覆盖课程的主要内容。比如选择一个完整的电子产品作为教学项目,学生在操作的时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一些,如果前期课程掌握不足,遇到问题以后学生就会容易有挫败感,打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使一部分学生在完成项目的时候有消极情绪。这时传统教学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二)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劣势
传统教学是按照“教学练”的方式展开的,它给学生带来的是更丰富更基础的知识,有助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知识结构与体系,有助于学生思维的集中,并促进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有利于教师监控学生的掌握情况,可以随时调整进度来弥补学生的个体差异。但是传统教学方式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意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在当今社会中,不利于学生快速的融入就业岗位,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学方式加以改革,使学生既可以掌握坚固的理论知识又可以掌握过硬的动手能力。因此就需要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
(三)将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
将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即:传统教学与项目实训结合起来。这种方式有这非常重要的优点:第一,它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而不是纯粹靠实践经验,在可以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学生可以举一反三。第二,它能大大增强课堂的信息量,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想着怎么样放到实践中检验,在实训中又可以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第三,它能使学生在融入社会时有更大的后劲提升自己,而不仅仅是局限在流水线。这样学生既可以边学习理论边投入到实践中。这时,是学生为主体,项目为中心,以能力训练为主线,自主学习;教师为主导,是辅导者、管理者、咨询者
进行教材讲授,课后练习拓展,并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进行项目实训,围绕项目任务书,实验技能训练。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必然深刻感受到理论学习的必要,使学习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学习效率显著提高。
(四)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结合的关键
(1)双师型教师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
实施教学的主题是教师,因此对两种教学方式的结合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可以解决学生在课堂中和实验室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完善的实训实验室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二
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并检验理论的正确与否都是实训,因此,需要完善的开放的实验场地、设施以及项目资金的配套。只有这样,学生的实训过程才能顺畅,才能真正实现传统教学与项目教学的相结合。
三、结束语
在《电子工艺》课程教学中要始终将学生的未来贯穿于课程教学改革的全过程,要从长远来看,既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技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也要有后续提高自己岗位的能力。即: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实践技能。因此,我们必须重视理论教学,也要引进项目教学。将两种教学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蔡建军.电子工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04,10:42-43.
[2]李文芳,李伟.应用型高校电子工艺课程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高校理论研究,2010,28.
[3]周洪强.电工电子实习课程的改革和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08,30(2):85-86.
关键词:电子教鞭;版权保护;教育资源;数字水印;系统设计
Design of e―fescue system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with copyright protection
Li Xudo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A fescue is a powerful auxiliary tool for the traditional blackboard―chalk teaching mode. Currently, in many courses, the traditional blackboard―chalk teaching mode is replaced with the teaching mode of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this results in the springing up of the e―fescue. In this paper, a powerful applied any―software independent e―fescue system is designed and is with the function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based on digital watermarking so as to satisfy the increasing requirement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for multimedia teaching courseware in practice. With the using of this system, teachers can be much improved in the efficiency of teaching at the mode of 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 and students can be much improved in the effect of the learning; thus this system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uitions in class.
Key words: e―fescue; copyright protection; teaching resource; digital watermark; systemic design
教鞭是传统“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强有力的辅助工具。使用教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指引学生听课,使学生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讲解内容进行思考。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在许多课程中,传统“黑板―粉笔”教学方式已渐渐被多媒体教学方式所取代。当前,实现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的主要方式是:教师上课时,将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计算机上打开,将其内容通过投影仪放映出来。显然,传统的教鞭在此已无用武之地,因而大多数教师选择了红色激光笔或者鼠标光标等来代替教鞭。但无论是激光笔还是光标,在屏幕上都是一瞬即逝的,无法留下痕迹,所以其作为教鞭的功能非常有限。于是,克服这些不足的电子教鞭应运而生。
PPT是当前最为常见的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软件之一[1]。PPT软件内置了电子教鞭功能,教师在演示教学课件的同时,能通过其提供的各式“绘图笔”,对教学课件进行圈划,从而实现教鞭的功能。但是PPT电子教鞭的功能有很大局限性:没有提供如直线、方框、圆、椭圆等规则的几何图形的绘制功能,也不能随意设置绘图笔粗细和颜色。而其他常见的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如Authorware,Flash等,则没有内置的电子教鞭功能,只能通过其提供的脚本语言编程来实现[2―4],这对于多数不会编程的教师而言,显然无法使用。
为此,我们设计出一个功能强大且实用、不依赖于任何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电子教鞭系统。同时,考虑到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版权保护的需求,设计的电子教鞭系统将加入基于数字水印的版权保护功能。
1 电子教鞭系统分析与设计
1.1 系统的需求和功能分析
相比传统教鞭,电子教鞭系统具有的基本功能是:在显示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计算机屏幕上,可以自由标注出重点和所要强调的内容;通过留有的痕迹,指引学生观看多媒体教学课件。
从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的现实情况和需求来看,电子教鞭系统应具有更多的功能。比如,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临时书写一些内容或绘制几何图形时,需要系统能在计算机屏幕上调出一块电子黑板(或电子白板),同时需要系统提供绘制规则几何图形的工具。
此外,根据中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版权保护方面的实际需求以及文献[5―8]提出的基于数字水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版权保护方案,电子教鞭系统可加入基于数字水印的版权保护功能。
根据以上需求分析,电子教鞭系统的总体功能应该包括:
(1)能利用鼠标或输入笔等设备,直接在计算机屏幕所显示的内容上标注或绘图。(2)能随时在计算机屏幕上调出一块电子黑板(或电子白板),供用户书写或绘图。(3)能从计算机屏幕中检测出或提取出代表版权所有者信息的数字水印,以实现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版权保护。(4)不依赖于任何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软件或其他软件,并且不影响其他软件的正常运行,同时又能监控用户的相关操作。
1.2 系统功能的详细设计
(1)涂鸦笔和荧光笔。涂鸦笔的功能是绘制出按着鼠标左键不放而移动鼠标的自由轨迹线条,所绘制的线条会覆盖线条底下的内容;荧光笔的功能是绘制出按着鼠标左键不放而移动鼠标的宽带状自由轨迹线条,所绘制的线条不会覆盖其底下的内容,而是将这些内容涂上一层特定的颜色(一般为黄色)。因此,涂鸦笔和荧光笔的功能主要是用于标注或书写。
(2)规则的几何图形。根据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的需求,电子教鞭系统应该至少包括下列规则的几何图形:
直线:给定起点和终点后,连接这两点获得的直线段。
横线:给定起点和终点后,连接分别将终点横坐标和起点纵坐标作为横、纵坐标的点与起点获得的水平直线段。
竖线:给定起点和终点后,连接分别将起点横坐标和终点纵坐标作为横、纵坐标的点与起点获得的垂直直线段。
方框:以给定起点和终点作为对角线获得的空心矩形框,其两条边框水平,两条边框垂直。
圆角方框:类似于方框,只是其4个角不再是直角,而是圆弧。
椭圆:以给定起点和终点作为对角线获得矩形的内切空心椭圆周。
圆:以给定一点为圆心、指定长度为半径获得的空心圆周。
在上述规则几何图形中,起点和终点分别是指鼠标左键按下和放开时对应的鼠标光标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坐标点。
(3)笔型的属性设置。为易于描述,在此将涂鸦笔、荧光笔和规则几何图形均称为“笔型”。为增强电子教鞭的使用效果,电子教鞭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设置笔型相关属性的功能。
笔型间的切换:为用户提供笔型在涂鸦笔、荧光笔和各种规则几何图形间进行切换的功能。
笔型的宽度设置:为用户提供设置笔型绘制相应线条宽度的功能,即要有不同的线条宽度供选择。
笔型的颜色设置:为用户提供设置笔型绘制相应线条颜色的功能,有红、橙、黄、绿、青、蓝、紫等多种颜色供选择。
(4)标注、书写或绘图。当按下鼠标左键时,以当前笔型及颜色和宽度进行标注、书写或绘图,而当鼠标左键放开时操作结束。同时,电子教鞭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清除当前已标注、书写或绘图内容的功能。
(5)电子黑板和电子白板。电子黑板或电子白板,即全黑或全白的计算机屏幕,是教师利用其来临场发挥的有效工具。为此,电子教鞭系统需要为用户提供随时调出电子黑板或电子白板的功能。当处于电子黑板或电子白板功能状态时,除计算机屏幕是全黑或全白的,其他如笔型相关属性设置、标注、书写或绘制等功能,都要能照常使用。
(6)版权保护功能。依据文献[5―8]描述的基于数字水印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版权保护方案或方法,在计算机屏幕上(事实上就是屏幕截图),利用相应的数字水印检测技术或提取技术,检测或提取出代表版权拥有者信息的数字水印,从而根据数字水印的有无或者归属实现多媒体教学资源(课件)的版权保护。
(7)其他功能。作为一个完整和完善的系统,电子教鞭还需要具备其他一些功能。
帮助:为用户提供电子教鞭系统在操作上的相关信息,如用户使用说明等。
关于:向用户展示电子教鞭系统的名称、版本和版权等相关信息。
退出:电子教鞭系统结束运行。
1.3 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根据上述的详细功能设计,电子教鞭系统的功能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电子教鞭系统的功能结构图
2 结束语
设计出了一个功能强大且实用、不依赖于任何多媒体教学软件的电子教鞭系统。同时,为满足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版权保护的需求,本系统加入了基于数字水印的版权保护功能。使用本系统,教师既能充分利用计算机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又能像传统“黑板―粉笔”教学方式那样临场发挥,这将大大提高教师利用教学课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多媒体教学的效率和学生听课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马力克.用Powerpoint 2003制作教学课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 郭金良,史东甲,陈兴.基于Authorware的电子教鞭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2):33―34.
[3] 周显成.在Flash课件中添加电子教鞭[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3.
[4] 束成,车利.电子教鞭:让课件更精彩[J].信息技术教育,2005(2):75―76.
[5] 李旭东.基于数字水印的多媒体教学课件版权保护方案[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3):84―85.
[6] 孙旭东,黄若宏.基于双重数字水印的多媒体课件版权申明与保护方法研究[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1,25(3):51―5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