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 R 395.6 G 44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09-1123-02

【关键词】 性教育;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学生保健服务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关键在师资队伍。1999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2年9月,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意见》和《纲要》都强调指出:中小学要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培训,有计划、分期、分批地培训骨干教师。

1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状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和专业水平较低是目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笔者曾对4所学校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这4所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没有一人是师范院校教育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也没有一人获得过国家心理咨询员或心理咨询师之类的上岗证书,只有3人参加过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短期培训;有3所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设在政教处,由政教处的干事担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有1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设在医务室,由1名校医兼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普遍感到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教育主管部门的教研室和学校都没有真正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业务机构;学校没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的预、决算;在职称评聘上也没有相应的学科,只能挂靠其他学科;学校用房紧张,有的心理咨询室只能与其他部门在一起办公。

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状况不容乐观,且近年来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存在着不少问题。如培训理念和实践衔接不够紧密,普及性和实用性方面存在不足;培训选用的教材针对性不强;培训模式单一,与教师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不适应;培训形式脱离实际、效果较差;培训考核不严格,奖惩激励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培训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等[1]。这些问题亟需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的注意和重视。

2 建立科学培训体系

2.1 加强政策导向,进行宏观管理 教育主管部门要制定或修订针对性强、易操作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规划,加强和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制度建设,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质量评估制度,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成本补偿和良性的经费投入机制。要建立省一级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中心,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工作列入全省师资培训计划以及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统筹安排中小学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工作。负责审定和选用质量好、水平高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教材[2]。

省、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的普教处(科、股)要进行宏观管理,不断总结和推广一些行之有效的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做法和经验;省、市、县各级教研部门,要成立相应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积极组织和开展本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要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要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提供必要条件。制定有关政策,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的教育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从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依托有关高校,严格加强、科学规范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培训和队伍建设,逐步做到“持证上岗”,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职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学校要逐步建立在校长领导下,以班主任和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制。学校要认真遴选和培养心理咨询专、兼职教师。

2.2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形式一是要建立和健全省、市、县3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网络,完善培训运行机制;二是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短期培训与脱产学习相结合;三是有条件的高校,教育硕士招生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专业;四是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也应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五是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要求的培训形式和方法,开发和创新任务合作式、自我驱动式、案例交流讨论式、课题研究式等培训模式[3]。六是要进行分层次、多元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如校长培训、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全体教师培训等。不同的培训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4]。七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训出勤考核制度、成绩报告制度、奖惩制度和淘汰制度[5]。

2.3 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科学研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还可开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网站)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需要人、财、物、工作场所等方面的经费和相关物质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经费预、决算和支出的保障机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

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专项拨款外,还要提留一些中小学校的学杂费,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培训经费由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一定比例分担。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工作,把它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逐步形成领导到位、机构到位、投入到位、师资到位和措施到位的工作格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中小学校还要从实际出发,在舆论导向、资源配置、课程改革、教材建设、师资培训、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全面设计、整体推进、综合改革,构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长效机制。

3 参考文献

[1] 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中折射出的师资培训问题.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23(9):123-125.

[2] 朱益明.近年来教师培训研究发展述评.上海教育科研,2004(11):4-8.

[3] 李玉华.互动式教师培训效果好.中小学管理,2003(9):24-24.

[4] 杨培升.中小学教师培训失真成因及对策浅谈.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5(1):8-11.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范文第2篇

 

现今中国,日语培训教育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其中最为庞大的学员队伍来自于非专业性的日语培训。[1]这些接受日语培训教育的人员当中有不少是有着明确的、实用性的目的的,但是他们往往是在忙于工作和家事的同时学习日语。尤其是在生活节奏快的城市,缺乏学习时间的人群占了接受日语培训教育的学生总数的不小的比例。

 

因此,日语培训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日语学习,提高日语培训的课堂教学效果,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分析日语课堂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的若干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提高日语培训的课堂教学效果。

 

一、提高课堂记忆效率

 

想要提高课堂日语学习效率,就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关于“记忆”知识的了解。人类的记忆过程可简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个阶段。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要求将习得的语言知识从短时记忆向长时性记忆转移。这种转移的实现需要信息对大脑在时间上反复多次的刺激,例如在词汇教学中,将音、形、义、用综合呈现,促进记忆痕迹形成,然后对5至6个词汇进行五分钟的瞬时复述强化训练。为了促使学生牢记讲授内容,还应当帮助或者启发他们赋予日语语言符号以意义,达到将日语语言符号与学生本身已具备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加以推测、判断、证明或修正的目的。同时,成人学习者特别要强调学习内容与个体自我经验的整合。

 

[2]日语课堂学习中,词汇所占的比重相当大,特别是学生本身所掌握的词汇量大小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理解的效率。根据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表征模式,新词语在转化为长时记忆之前必须在短时记忆中储存一段时间。要想取得较好的记忆效果,就得采取有效的认知策略。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考虑按照日语单词的构词规律安排讲授顺序,在与汉语词汇构成有着很大关联性的日语而言,具有良好的操作意义。在日语培训课堂教学中,学员会耗费不少时间关注培训教师制作的板书,这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问题。一个经典的实验心理语言学例子——Stroop任务得出的结论是:语言生成的过程中意义启动先于语音的启动,来自视觉信息的意义会干扰实际单词的意义,语言生成的准确度和速度均随之降低[3]。

 

在此,可以说板书就是一种最普及的视觉教学信息传递媒介,制作科学的板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记忆效果。然而,由于培训机构硬件条件的限制性因素,目前大多民办成人日语培训机构仍沿用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4],这种缺乏新颖形式的授课条件对培训讲师制作板书的能力又提出了要求。比如,为促进学生快速消化课堂中出现的词汇,词汇板书的量和形式非常重要。由于近似词汇越多反应速度越快,制作板书时要尽量选择字词熟悉性较高的表述方式,降低板书这一学习形式中可能会出现的给学生造成的陌生感,处理好板书这一书面语言理解与学生的视觉感应之间的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这样,不仅可以保持学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还可以帮助他们复习已习得的知识。

 

二、增强课堂学习兴趣与信心

 

接受日语培训的学生大多是基础日语的学习者,有些甚至是零基础学习者。一个常见的现象是,他们往往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表示已经听懂,但进行课堂练习时却又表现消极甚至一无所知。教师要重视这种状况并准确认识其原因和影响因素。一些日语初学者或因为基础差产生课堂学习兴趣低下,导致其课堂学习接受过程缓慢有其深刻的心理动因。心理学已经证实,人们在处理信息时能使用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而这一过程可以分为自动的和非自动的。

 

自动过程是耗费资源较小的过程,通常是无意识、高效和快速的,理解听到的语言很大程度上是这样一个自动的过程。而构建一个句子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则是一个非自动化过程,更慢、需要更多的认知资源,需要服从策略效应。[5]学习语言必然要经过一个将非自动转化成自动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仍然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往往只具备对自己的学习保持关注的能力。因此,广泛使用的学习小组的对话练习并不是最佳方案,而是应该使用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诱导其反复练习或解答基础问题的方式为主。同时要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创造鼓励的契机,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刺激引起自我满足和愉悦感,以启动人脑中的奖赏系统,引发兴趣使其成为“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1983年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s,MI)[5]。他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该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组合是不同的,每一个学习者都可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更为轻松有效地学习。

 

教师要用全面、发展的眼光,以不同的评价方法,并考虑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对学习者进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和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法,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够扬长补短。教师通过尊重学员的独特的认知风格,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会增强其学习信心,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促进课堂学习内容的消化吸收

 

学生是否能在短暂的课堂时间内完全消化吸收培训讲师的讲授内容是另一个与课堂教学效率相关的要点。讲师有时候会想当然地认为学生总是在试图构建他们听到的全部语言的表征。事实上,人类语言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之间因各种影响而出现信息量的消耗难以避免。一般接收者只能接收发出者所发出的全部信息量的一部分,此后这些信息要能被储存至大脑又会出现信息的消耗。

 

[7]培训讲师必须意识到这一客观现象的存在。学生们最初是在依据自己对“掌握多少日语才够”之标准的理解进行听讲活动,没能全部加工讲师发出的语言信息的状况即会时有发生。只有当他们意识到其最初所理解的“足够”并非足够的时候,他们才会返回去更加充分地重新分析那些讲授内容。这样的过程无疑会耗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不过,心理学家斯韦茨等人(2008)发现阅读的模式确实因所问问题类型的变化而改变。

 

[8]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如果从一开始讲师就能调整好需注意问题的思考角度,学生的反馈便会随之而变得与漫无目的的听讲不同了。既然更明确的问题之提出能促使学生更认真地听讲与阅读,讲师可以在讲课开始时给学生制定好任务,让学生对需留意的重点形成一定的印象。培训讲师要具备这样一种能力,即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重要的特定信息。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快地捕捉课堂中出现的指称对象,避免课堂学习效果的降低。

 

四、关注培训教师与学生认知范围的差异

 

培训讲师通常是全日制高校毕业生,其认知模式和构成人员较为复杂的培训机构学生和知识结构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授课技术等方方面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而在培训的课堂教学和师生互动沟通中,培训教师的教学表达方式对教学效果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培训讲师应当研究并知晓这种差别,准确地认识与理解不同学员的情况。例如,研究表明,在词汇教学中,和之前提到过的词相比,当听到一个新词的时候,无论是明确的提及还是暗指,听者都很难仅仅依据语境来判断。

 

由于接受日语培训教育的学生当中有赴日研修的务工人员、在华日企的企业员工和日语爱好者,他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创造日语使用环境。如果在日语教学中要导入与日本文化有关的内容,培训讲师就要结合他们最频繁接触到的语言环境,不断监督所谈对象对于学生的可用性和已知性,改进新的或不熟悉的词的可理解性,促成听者和说者之间的相互匹配,并使学生最终了解师生谈话中的指称对象。专业日语学习者与业余日语学习者共有的一个特征是,他们皆为掌握了第一语言相关知识的外语学习者。对于培训讲师来说最明智的做法是顺应学生的认知方式,促使他们将这门非第一语言的学习与已知的知识进行联系与分析,从而更加自然地掌握日语。

 

五、结论

 

综上所述,日语培训的课堂教学与全日制日语专业课堂教学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反映在学习动机、目的要求和知识基础等方面,还表现在认知风格、学习时间、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与信心、教师与学员的认知等方面。培训教师及培训机构要认真研究两者的不同,运用心理语言学原理与技术,准确掌握学生的状况,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培训教学的实用性,进而产生更具积极意义的社会效益。当然,由于培训教育这项事业的高度成熟绝非一日之功,目前日语培训教育事业中有待提升的空间仍然很大,需要不断探索与完善。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范文第3篇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湖南 长沙 410116)

摘 要:新进教师作为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力军,在转变角色定位、教学经验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存在不足,需要加强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培训可实施 “新教师评估—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培养计划—沟通反馈—全面发展”的全过程管理模式。在培训内容方面,应涵盖听课评课、参观校企合作项目、听讲座、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等内容。形式可采用讲座、课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

关键词 :高职;新进教师;教育教学;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25-0222-02

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新进教师作为高职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对新进教师进行培训对于教师个人发展和提升师资队伍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新进教师的基本情况

随着国家、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观念的不断转变,定位逐渐清晰准确,在未来五年内将会出现高职院新招聘大批高学历、高技能青年教师队伍为职业教育服务。以湖南省为例,根据省教育厅等六厅局关于印发的《湖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湖南高等职业教育从2015年到2020年,在校人数将从48万增加到57万,增加9万人,增长18.7%。按照1:16师生比,湖南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将增加5600人,占教师总数的16%。70所高职院校平均每年增加16人。一些老牌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将在近五年内达到30-40年,将出现老教师退休高峰,则新进教师人数更多还会更高,将达到30%左右。

新进教师将会成为学院发展的新力军,并将逐渐发挥主导作用。新进青年教师趋向年轻化,具有新时期的时代特征,普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强、思维活跃、精力旺盛、学习能力强强、知识结构更新快等特点。快速提高新进专任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对加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和社会美誉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1]。

二、高职院校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的必要性

作为高职院校应该清楚认识到,新进教师在具备优势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难以及时转变角色定位,在工作的初始阶段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那么发现并解决这些问题,快速提高新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成为高职院校提升教师队伍的迫切需求。

(一)迅速转变角色定位的需要

大部分新进教师都是毕业生,是从普通高等教育学校到高等职业学校,不仅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同时对教师角色的认识还不清晰,而且对老师职位的认识不够充分,还没有科学的分析及理性的理解教师的职业,缺乏相应的教育理念。在进入教师工作岗位后,面临新的生活工作环境,需要尽快适应高等职业学校工作的特点。

(二)弥补教学经验明显不足的需要

新进青年教师普遍具有较高的学历,但缺乏教学实践经历,教学经验不足。新进教师首次接受教学任务,由于自己的教学能力没有在实践中检验,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缺乏训练,甚至对教学对象特点掌握不够,对教学方法运用不到位,使得新进教师在教学方面难以突破。在教学过程中就容易出现信心不足或心理担忧或难以控制课堂的局面。

(三)提升新进教师人际交往能力的需要

新进青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与同事之间的人际关系,往往显得疏离、冷漠或者紧张,容易产生交往恐惧症。首先,由于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岗位性质,许多新进教师与领导、与同事之间的交往相对疏离、封闭、被动,天天独来独往,很少参加所在院系、学校组织的集体性活动,不喜欢与其他的同事打交道,从而造成双方因缺少沟通而产生误解。其次,由于受指标、名额等条件的限制,新进教师与其他教师在职称评定、进修、福利等切身利益方面存在冲突,让新进教师成为弱势群体,从而会产生防备心理[2]。

三、高职院校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策略

在新进教师培训方面,实施 “新教师评估—成立组织机构—制定培养计划—沟通反馈—全面发展”的全过程管理。

首先,对新进教师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在能力评定、优势及不足、发展潜力与方向和培养与培训措施等方面进行。

然后,成立组织机构。在学院领导支持和指导下,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办公室负责方案制定与协调。由班委会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全员参与。

在成立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主要从自我学习、考察交流、能力锻炼和项目参与等多方面来完成,实现精益培养的目的。

每次培训活动完成以后,进行沟通反馈。沟通反馈主要从活动回顾、总结归纳、优势及不足、培养与培训措施改进和教学目标修正等五个方面进行。

最后实现教师的全面发展,包括在全面提高教学水平、丰富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理念,全面掌握学生管理、行政工作的基本手段和方式。

(一)培训目标

新进教师(行政、教辅人员)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是以提高新进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培养精于教书、乐于育人、素质过硬、善于创新的青年教师队伍为目的,促使新进教师尽快成长为教学骨干,为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奠定坚实的基础,全面提高教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一般由学院党委书记担任顾问,校长担任组长,各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各二级机构负责人担任成员。如此设立组织机构,可提高培训机构的级别,同时可有效调动各方积极性,以达到顺利完成培训的目的。

办公室设教务处,由教务处或人事处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教务处和人事处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全面负责教师培训相关事务。

培训班由任命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培训班学员民主选举班干部。班主任、班干部共同组成班委会,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事宜。

(三)培训形式及安排

培训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主要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第二阶段为学习考察,主要前往省内企业现场、省内国家级示范高职现场考察学习,撰写考察报告;第三阶段为研讨,主要是学员分组对某个教学问题进行讨论、调研,形成研讨报告。

(四)培训内容

(五)培训考核

考核结果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平时表现,占30%;第二部分培训结束后撰写培训后心得体会,3000字左右,占30%;第三部分是汇报会。分专任教师、兼职教师和辅导员三组,占40%。

三项综合考核,成绩合格者,颁发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合格证书。成绩优秀者颁发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新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优秀学员证书。培训结果将作为新进教师年度称职以上等和转正定级的条件。

(六)严格纪律要求

1、教务处指派专人负责班级日常管理,严格考勤,并做好过程记录,收集资料、整理归档。学员缺勤2次以上者取消评优资格,缺勤4次以上者,视为考核不合格。

2、考核不合格者,继续参与下一年度新进教师培训班,再次考核不合格者,予以换岗处理。

通过以上培训方法与措施,内容丰富,包含听课评课、参观校企合作项目、听讲座、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形式多样,采用讲座、课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新颖、丰富的形式。为新进教师系统培养了学科理念、理论、实践活动的窗口,增强了培训的指导性。课程内容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使新老师能够站在专业发展的高层台阶上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陈宝华.我国高职院校新进专任教师现状分析及思考——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8 (1):9-12.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范文第4篇

2020年元月11日--16日,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专业骨干教师培训班。去时高铁,归时大巴,正像这次培训地苏州一样---现代文明和古代文明可以融合。回来时行进在高速公路上,时间有些长,一路都是雨,提醒这次培训与众不同,我赶紧对这次培训进行了一些思考。

这次培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元月15日上午翁孝川所作的报告--学校管理者历史使命与角色定位,谈到了学校的发展定位,教师的时代重任,职业教育的目的。在谈到角色定位时,校长的精神支撑,副职领导的领域专家,环节干部的实践行家,一线教师的操作能手等,分析之全面,定位之准确,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元月14日下午听了邱瑜博士的演讲----幼儿园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设计,对幼儿课程方面提出,幼儿教育的课程价值取向,应是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培养孩子一生受用的素养,提升孩子在明天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对幼儿教师提出,幼儿教师只有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特别是课程持续不断的开发中,不断发展丰富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技能,才能使自己向着经验丰富,能力过硬方向发展。这些见解都让我记忆深刻。

元月13日上午,参观了苏州大学试验幼儿园,听了陈建华园长的报告----依园而建,园本特色课程的建设与管理。她提出的园本课程,养润教育,养润课程,让我感受到这是用心在教育,难怪学校发展突飞猛进。

教育学心理学培训范文第5篇

我们每个月会有8个学时的“校本培训”,之前是利用周末,现在则安排在4个工作日的下午。开学的前两周我们学校也会组织教师集中学习。虽然从时间上来看,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做得很不错,但培训的形式比较死板,感觉流于形式,学不到东西。而且在培训时一般是学习上级下发的学习材料,这样的文件学习很难提高教师们应对实际教育教学问题的技能。培训之后学校还会要求教师写字数可观的学习心得,对于农村教师而言,因为缺乏新课改的具体实践,写不出什么深刻体会,只能疲于应付。

农村师资队伍的老龄化现状是深化新课改的现实无奈

农村学校教师的老龄化现象严重,学习对他们而言本身就是难事,更勿论新课改这样要求大刀阔斧进行改革的系统工程,因此,学校为响应新课改提出的那些教学改革要求对于农村学校的老教师而言是完全不起作用的。

我们这里有一半是老教师,有40多岁的,也有50多岁的,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形式,如果要真刀实枪地干起来,他们会感到疲劳、无力应对。因此,学校在新课改的号召下,虽然对于课堂教学会有一些新的规定,如导入不能超过3分钟,最好1分钟就要解决,一节课45分钟,教师讲课的时间一般只能是15到20分钟,剩下的时间要跟学生互动等等,但这些规定只能用来规范青年教师的教学,老教师基本可以不执行。主要是他们执行不下来,很多老教师都是由过去的民办教师转正的,他们的学历水平、认知水平、技能都基本定型了,让他们猛地一下转变确实很难,所以他们只能沿用原来的教学方式去教书。而学校也必须要顾及老教师们的感受,因为如果批评提醒多了还会让老教师们彻底失去信心,就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这对于农村本就薄弱的师资现状而言,无疑就是雪上加霜了。

新课改在分数面前只能让步

新课改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素质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完全按照新课改要求的那一套来,也许并不能大规模地直接提高学生们的分数,因此,在考试制度没有大幅度调整之前,新课改还是很难完全实行的。

现在社会上认同的还是分数,对于农村孩子而言,基本上可以说是“以分数定终生”。中考的分数决定你是否能上重点高中,而能否上重点高中又影响着你是否能上重点大学,因此初高中的教学必然还是很重视分数的。虽说小学没有升学压力,本应能够贯彻素质教育,但很多家长会觉得如果小学的基础没打好,那么以后即使再补也很难跟上,所以还是会很看重成绩。新课改本身所倡导的理念都是很好的,但它对于学生的素质有着基本的假设和要求,农村学生很少具有能配合新课改的学习素质,可能目前开展师生合作学习是比较适宜的,但如果要大量开展那些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这一点还很难做到。

希望与建议――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是深化新课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