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范文第1篇

一、要注重教会学生学习

1.利用好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多学生认为,数学课只要带着耳朵来听足矣。其实不然,数学学习离不开书本,进行数学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数学阅读课就是课堂内,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

当然,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也可以对例题进行改造。既完成练习,又复习旧知识;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传统教学相对比较注重结果教学。教学中如果只注意结果,学生在应用知识时总显得比较吃力。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创造思维能力

情境教学以优化的情境为空间,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情境教学讲究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让学生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知,发展,乃至创造,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例如,教师设计这样的一个情境来学习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小刚的奶奶家里的三角形镜弄碎了,想重新配一个,该拿哪一块?请你给她拿个主意。问题提出后,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纷纷议论,连平时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学生们学习的主体性很好地被调动了起来,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了数学课堂的思维活动之中。

1.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是思维过程的教学,没有学生的思维活动的数学课是不成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的情境,以及教师的循循善诱和精心的点拨。因此,课堂情境的创设要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为出发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好的思维情境会抑制学生的思维热情,所以,课堂上提问的设计、题目的选择、情境的创设等课件都要充分考虑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启发性,这正是课堂情境创设所要达到的目的。

2.数学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问题是数学的灵魂。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境之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要小而具体、新颖而有趣、具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与课本内容保持相对一致,不要运用不恰当的比喻,这样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把问题作为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3.教师要传授知识,更要育人。如何在数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情境教学中也得到了较好的体现,法国著名数学家包罗朗之万曾说:“在数学教学中,加入历史具有百利而无一弊的。”我国是数学的故乡之一,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数学史,如果将数学科学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学生素质,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有着重要作用。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适应地选择数学科学史资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好的教学情境,创造和谐的教学情境,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要以新课标为指导进行数学课堂教学

传统的课程只有教师与教材,新课标的数学课程是教师、学生教、学材料教学情境与教学环境构成的,就是说,课程是变化的,是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一部分,也是课程的建设者,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创新课程和开发课程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应该以新课标为标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体验数学具有自然科学性,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一切现象都存在一定数量和空间关系,它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自然科学的工具。任何一门自然科学都离不开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及思维方式。它是其它自然科学的基础,生活离不开数学。例如,电视机屏幕的长与宽,尽量满足黄金分割比例;又如,商品买卖,储存贷款等都用到数学。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联系生活。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范文第2篇

一、 营造教学氛围,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必须改变老师滔滔不绝一个人讲,学生在下面被动接受的教学状态,这样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新课改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此,我们必须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发挥的空间,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启发式的讨论模式。教师鼓励学生表达,并积极主动展开相互讨论。通过讨论,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看法、想法。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既有利于学生参与,真正是课堂活跃起来,又能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学生获得在集中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景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数学教学中有效地教学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促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学生自主探索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教师演,学生听,学生看。教师教多少,学生学多少,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学会,更别说会学。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和兴趣,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善学、会学。这样学生才能学的好,学地快,学的广。例如:在数轴的教学中,我拿一个杆秤给学生称物体,让学生观察、操作,移动杆秤的秤砣使杆秤平衡,杆秤上的数字表示物体的重量。接着观察温度计,先将温度计靠近热源,后靠近冷源,看温度计的变化情况。让学生讨论后找规律,能不能用图示来描述上面的现象呢?在这样的教学情境启发下学生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从而引进“数轴”的概念。

二、 实行分层教学,促进学生全体参与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为了照顾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学习,我们有必要实行分层教学,给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能力下不断提高学习成绩,增强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潜能。过高的目标是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产生很大压力,不利于学生学习,更不会有大的提高,必须给学生一个进步的时间段,在此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思想上、学习方法上 情感方面适当的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上课时给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尽量发挥他们的闪光点。有意识地观察他们看书和做练习,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逐步改变他们在学习中的被动状态。

四、密切联系生活 进行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学科,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是学生能学以致用,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我让学生的年龄加上2再乘以3,然后减去5,再减去他年龄的2倍,把所得结果报告老师,由老师说出他的年龄。一个学生报告15,老师马上说出他14岁,学生觉得很好奇。其实,老师是通过解方程X(X+2)-5-2X=15,即X+1=15解得X=14,老师马上知道他14岁。趁着学生的好奇马上引出一元一次方程,并告诉他们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后,你们也会很快知道,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了,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从新知与旧知、本类与它类、纵向与横向等方面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弄清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学生的思维。例如求一次函数Y=2X-1与Y=3X+5的交点坐标,可以用图像法解,也可以用求方程组的解得出。不同的解法既可以揭示出数与形的联系,又沟通了横向知识的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一题多解,让学生用不同的思路、方法来解,可以开拓思路,掌握规律,权衡解法优劣,使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六、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

新《数学课程标准》为数学教学树立了新理念、提出了新要求,它要求我们:“数学教学应从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初中数学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现实主题或问题以支撑学生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创设真实良好的学习环境,以诱导他们进行解决问题的探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交流、探索、创新能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它们所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对数学有较为全面的认识,提高数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未来发展和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学数学教学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作为中学数学教师,应深刻地反思我的数学教学历程,从中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去探索和理解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建立起新的中学数学观。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形成求知欲的动机的重要成份,因此数学教学应积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和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师生双方共同活动,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探究氛围, 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生活处处有数学。例如“方差”这节课的引入,我提出问题:

甲、乙、丙三人进行射击比赛,甲、乙各打五发,丙打九发,成绩如下(单位:环)

甲:4,5,6,7,8。乙:2,3,6,9,10。

丙:2,3,4,5,6,7,8,9,10。

分别计算甲、乙、丙三人的平均环数;

能否认为他们射击成绩同样稳定,为什么?

对于第问,学生们经过计算,答案很一致,甲、乙、丙三人的平均环数都是6环;对于第问,产生分歧,有的认为甲稳定,有的认为丙稳定,也有的认为他们三人一样稳定。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发了,各种想法层出不穷。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要需要掌握一个新的正确解答第问,数学概念――方差,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使学生自主的去钻研、探讨、合作,教师只是作为指导者,合作者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数学问题,使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意识。

二、改善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教学模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具体表现, 新课程标准要求有适合自身的教学模式。传统教学设计侧重于“教”的设计,数学教学重事实与原理的传授,轻知识产生进程的学习体验,一题多解反复练习,由此进入了一轮又一轮的题海战术之中。其结果是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打击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此学生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的兴趣和激情,老师也陷入了一种日复一日的强化训练之中。过去的四段式教学模式采取注入式的教学方法, 虽使知识点得到强化和巩固,但其学习方式是单一的, 被动的 ,学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 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和调节重视不够 ,缺乏自己亲身体验去观察问题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 学生只能形成被动接受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初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对概念、结论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积极、民主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都能成为问题的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根据初中数学新课程的理念和目标,及学生的认知特征和数学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初中学生数学学习的教学方式。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习惯。应力求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

三、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增强学生数学意识

学生面对数学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套用那个公式,模仿那道做个的试题去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模糊点的题便无从下手,这便是缺乏数学意识的表现。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加强数学意识的教学,如“因果转化意识”、“类比转化意识”、“降次转化意识”等的教学,才能使学生面对不同的数学问题时从容作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的同时,还应重视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教学中。

初中数学的许多内容,都包含着某些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例如,解方程中的降次与消元思想,换元的方法,不规则多边形分割求和、差方法。新课程理念中除强调基本数学解题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教学中在传授内容的同时,努力挖掘并向同学渗透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使一些问题迎刃而解。也有利于培养同学思维的科学性与深刻性。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初中数学新课程追求的基本理念之一。因此,教学中应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才能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得心应手,准确作答,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也是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注重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数学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学能够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同时,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也为数学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初中数学新课程力求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教学中还应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入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我有关,与实际生活有关,数学是有用的,我要用数学,我能用数学。

总之,新课程初中数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树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辩证观点,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思维性强、灵活性强、运用性强的特点,精心设计教案,摆正讲与练的关系,注重学生优秀思维品质的培养,变被动为主动,变学会为会学,这样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课程 中学数学 教学理念 应用探讨

面对新课改,作为一名初中数学老师须肩负起教育使命,积极贯彻落实数学教学新理念的指导思想,用于体现在数学教学任务中且注重成效,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能发展[1]。以下是笔者本人就对教学新思路在课改中具体运用提出的几点参考意见,请给予赐教。

一、借助数学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新课改中着重强调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地位,教师应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那些学生被动听的满堂灌、填鸭式方式,大力提倡自主、探究等新方法在课改教学中的具体运用,通过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正确激励、引导和帮助,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特别是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可借助情景的创设达到对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教育目标培养。比如:在讲解等腰三角形时,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让小组中的成员分别划出一个60°的角,然后将三个角拼成一个三角形……,通过这样从实践转化成理论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很轻松的明白到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和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的推理, 从而在轻松中掌握到了数学知识技能,教师也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在这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基础上,每位学生在小组中有自己明确责任分工,发挥了个人特长,学生间在相互帮助中的共同学习也调动了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他们以往心里的自卑感和紧张的学习压力。老师再抓住合作学习中小组间的竞争,汇报学习成果,积极发表见解,对回答不完整的本组其他成员作补充说明等课后及时的评价与总结,这样在无形中锻炼了同学们的归纳、表述能力,同学间在沟通交流增进了彼此间友谊也发挥出集体智慧,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二、通过创新数学学习手段,充分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在新课改标准中,强调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为目标,提倡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而发展个性创新式的学习,首先得数学教师要提高自我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吃透教材内容,掌握其精髓实质。而后才能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广阔地伸展空间,引导思维能力朝向想象力、挑战心、好奇心等方向发展充分展示出自我。在这一具体运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从多角度、多方面的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等客观因素,在保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的原则下,以全新的思路重新对以往的教学法进行定位,通过变革课堂教学结构过程创新学习手段,调整重“优秀生”、 远“学困生”的惯性做法。特别是正确对待学生错误或失败的问题,改变过去对学生错误轻者罚重写多遍,加大练习,重者罚站立思过,写检讨书等等的惩罚手段,导致学生叫苦,老师作急,类似现象继续在后重演,师生关系也趋于紧张的结果。要换一种思维,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找准教学契机点,纳入教学内容中,结合现实实践生活,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错误产生的根本点在那,更重要的是意识到错误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例如:解这样一道应用题:货船从甲地驶向乙地用了2小时;从乙地返回甲地用了3小时,其中已知水流速度是3千米/小时,求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让学生弄清顺水、逆水行船和水流速度,教师可结合骑自行车上学时,在顺风中骑车轻松,逆风骑车困难的亲身体验,告诉学生这就是风速的影响。通过教学实践让学生明白到为什么要做错这道应用题,原来是没有分清楚什么是顺水逆水行船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养成做事勤动脑子善于发现的细心、认真、负责的个性。

三、挖掘数学显隐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

数学知识本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只有细心挖掘学生的生活周围中到处都有数学,到处都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针对新课程下,老师如何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将挖掘数学教学课程中显性与隐性的学习资源,去联系更多的生活实际,通过开设课堂内外动手操作,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生活化,更好的建立起对抽象数学理论的形象及逻辑思维能力,更好的掌握与巩固数学知识。比如说,老师借助在教学任务中,通过旁引数学发展的历史,名著成就、方法等内容,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和数学成果。比如对“圆”的发明人祖冲之父子刻苦学习的讲解,让学生在听“故事”中不但能学圆周率的知识,而且激发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思想[2],也激励学生自主的去在数学学习实践中,勤奋钻研,努力奋斗的学习动力。

四、结束语

总之,在新课改下教师要结合教学任务转换教学理念,学会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定学生喜闻乐见形式的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学会数学,同时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为后继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的新课改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数学教学新理念范文第5篇

【摘要】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符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新理念,目前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为中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中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师生间相互沟通和交流,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促进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知识,还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数学教师不应该只传授数学知识,还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促进学生掌握吸收、选择和整理信息的方法,本文充分结合了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详细研究了课程过程得到了有效的施经验。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实施

一、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确保师生之间相互沟通、有效的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围着教师转,以“教”为中心。教师即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课堂的主宰者。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以教为基础,学生只是跟着教师学,缺乏主动和创造精神。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以后,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师生双方相互沟通、启发、补充。以交往互动为特征的教学,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要求教师与学生有更多的沟通,交流彼此的体验与观念,求得新的发现,达到共享、共进,促进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教学中,新课程标准下中学数学教学,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分享理解,促进学习。课堂已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上课不是单向的输出而是生命活动,学生也不再是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的知识回收站,相互交往也是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数学课堂教学数学交流中完成,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关系,教师应该以平等、宽容的态度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师生之间建立起温馨的情谊,即使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教师也不要一味的指责,教师应该使用激励的语言然后加以指正和补充,教学氛围轻松了,学生对信息的反应的敏捷性就会处于最好的状态。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师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中,体会到教学工作的意义。

二、 充分利用新教材的特点,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课程理念的最高境界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新教材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充分利用新教材,教材中真实的数据、图片以及一些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教师所做的备课、教学、设计等各个工作环节,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教师适当地组织引导,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让学生自主地尝试、操作、观察、动手、动脑,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教师应该和学生们一起分享数学发现的欢乐,消除学生们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们自然和谐的从小学过渡到中学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环境和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此加以强化。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思考、实践,从已有知识入手,教师应该巧妙提出问题,并进行针对性、适度性的点拨和指导;引入正题,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学。及时捕捉学生探究的各种信息,更进一步促进学生成为发展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给学生充分自由想象的空间,培养学生批判精神,最终实现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

三、扩大学生数学知识面,采取有效办法,提高学生数学的创新能力

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中心,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发散性思维,是数学创造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数学教育的特点,让学生掌握数学定理知识。发散的结果并不都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依赖于数学定理知识体系,根据正确的思路去粗取精,得出正确的结论。应变就是思维的灵活性,进行举一反三,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促进达到思维独特性的境界。从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有关数学概念、分析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通过练习来实现学生数学应变能力的提高,师应当认真设计练习题,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深入钻研教材,教材中创新性思维素材要深入挖掘,抓住教材中的延伸,抓住教材的“异点”,多做创新思维训练和发散思维训练。充分利用新教材提供的内容,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发现能力、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采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手段与新教材整合,掌握教学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新教材的实施中,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积极参与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普通的语言说明一些专业性强的概念、算理、公式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较好地处理,比如远与近、动与静、局部与整体、快与慢间的关系,特别直观、形象,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化这些现象,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想像。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不需要教师多言语学生就可以自己感悟到数学知识,启迪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通过这样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为教学方法的改革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它可以编制各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确保达到新教材的有效教学,教师应该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进行多媒体的展示要适度,并能够及时,因此教师一定要熟练操作流程,确保其起到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课标实施的过程,是真正追求每个学生的差异和发展,每位教师在教学上不断摸索的过程,建立一个能够始终保持创新动态平衡的课程改革机制,是每位教师自我提升的过程。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追求学生目前发展与终身发展的关系,本着新课程的理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用心钻研教材、教法,不断完善教育思想,以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心理体验、新的认识为目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沟通、交流,实现师生互动,沟通,影响,补充。实现师生互动,沟通,影响,补充,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互相分享学习资源,由此可见,师生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教师要进行自我改善,自我发展,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