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发展的源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媒体素材 中学地理 融合 第三极 青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G633.5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10115
在地理教学中借助多媒体平台选择和利用现代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提高W生自主学习能力。本研究尝试运用《第三极》这一媒体素材为中学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为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教学启发。
一、《第三极》与初中地理教材的联系
由中央电视台和北京五星传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制作的《第三极》,是中国首部全面反映青藏高原的大型涉藏电视纪录片。该片共六集,分别为《生命之伴》《一方热土》《高原之歌》《上善之水》《大山儿女》和《高原相遇》,讲述了青藏高原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相处的故事,包括其作为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头,当地的生态问题、农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交通的改善对其发展的影响等内容。可以看出:纪录片《第三极》与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中《青藏地区》的内容十分契合。
二、《第三极》与教学内容链接设计
(一)河流源头
1.教材内容。教材第二段讲解了青藏地区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包括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这一内容需要学生掌握亚洲众多大江大河都发源于青藏地区,理解青藏地区对亚洲河流的重要意义。
2.素材提取。《第三极》的第四集《上善之水》中以高清精美的画面展现了青藏地区作为亚洲大河的主要发源地,当地人都崇拜土地、崇拜水。全片以印度人的神山圣湖之旅开始,他们朝拜的是恒河的重要源头――冈仁波齐和玛旁雍错。同时重点讲解了雅鲁藏布江。
3.教学提示。通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感受青藏高原作为大江大河的源头的雄伟与壮丽。要求学生记忆青藏地区大江大河源头的知识点,包括青藏地区具体为哪些河流的源头,帮助学生理解青藏地区对亚洲河流所具有的重要意义。除此之外,通过视频学生还可以了解到源头之水从何而来,更全面地了解雅鲁藏布江的特点,从而拓展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宽度和深度。
(二)生态问题
1.教材内容。生态问题日益为现代人所关注,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成为发展难题。在教材第三段写道:“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从而,需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要防治本地区的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的问题。”
2.素材提取。《第三极》第二集《一方热土》中讲述了当地人如何利用大自然的恩赐延续文化。其中介绍了在雅鲁藏布江中游,由于河流水位的变化,加上当地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形成了一片沙丘,还有当地人和沙搏斗的困难以及人们采取不同办法所取得的成果。
3.教学提示。学生在观看视频后,引导学生说出青藏地区的生态问题以及如何解决,同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讨论针对不同的生态问题需要采取哪种方式进行治理。
(三)农业发展
1.教材内容。在教材中第三段讲解了青藏地区的农作物一般分布的地区是地势较低、热量条件好的河谷地带;同时其作为中国四大牧区之一,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等。这一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和了解青稞是青藏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其分布的地带。
2.素材提取。《第三极》第二集《一方热土》中讲述了在陈塘地区夏尔巴人在河谷地区插秧的故事,以及他们种植一种最顽强、最重要的高原作物――青稞。在第三集《高原之歌》中讲述了当地人们饲养绵羊的故事。
3.教学提示。通过这段视频引导学生认识到青稞对于青藏地区的重要性,分析青稞生长的自然条件,指导学生归纳当地居民是如何种植农作物的,总结影响农业的自然区位因素。另外可以通过题目检测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随堂检测: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青稞主要生长在河谷地带,主要是因为这里()
A.光热充足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D.交通便利
(四)交通运输
1.教材内容。教材第四段和第五段中讲解了青藏地区有着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还有新建的青藏铁路;分析了由于交通运输的改善,使得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得快速发展。这一内容需要学生对目前青藏地区的交通网络有全面的认识,懂得交通发展对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东北地区以其广袤而肥沃的土地以及良好的气候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在全球环境条件变化的背景下,这里的环境变化既有大自然的原因,也有农业产业化的人为原因。
1.1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处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中,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还是各种气象灾害。农业的生产对象包括种植和养殖两方面,这两种产业的生长发育都受到气候和天气的制约。东北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旱灾和水灾,前两年发生了严重的水灾,2014年又发生了严重的旱灾。这些灾害都发生在粮食作物正在生长的夏季,给粮食生产带来的灾害是灭顶性的。这类的自然灾害常常是连续发生,这几年开始由洪涝灾害向干旱转变。究其原因,这些自然灾害的出现和地理环境有较大关系。在辽宁锦州一带以丘陵居多,坡陡山秃,水土流失严重。这里的水灾一部分是因为台风和海潮的袭击,另一部分则是暴雨所致。因为缺少植被,暴雨造成山洪暴发,致使水库决口,溢洪现象严重。水灾的特点来得快,泄得也快,由于这里地势平坦,所以受灾面广。还由于洼地多,积水不能及时排放和渗入到地下,积攒起来成为涝灾。
1.2人为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人为因素包括植被破坏产生的水土流失,还有农药化肥对土壤的侵蚀以及工业排污造成的影响。由于20世纪大量垦荒造田,致使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加上采薪对森林的破坏,使植被面积减少,土地大量,地面缺少遮拦,蓄水能力下降。因此,在雨季地面无法吸水,造成雨水白白流失。这不仅是对雨水的浪费,在雨水流过地面时,也带走了土壤和养分,使土壤养分减少,沙土化严重,形象农业收成。此外,各类工矿企业生产的工业废水排放在河流里,然后被引用到土壤里,使土壤里重金属含量超标,这些重金属渗透到农作物里,对食用者的危害更大。同时,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形成的烟尘和酸雨对土壤也有较大的危害。还有城市生活排放的废水都对土壤造成伤害。
2影响农业发展的环境问题治理对策
2.1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防治自然灾害要从预防和提高抗灾能力抓起。防治旱涝灾害的基础就是要顺其自然。例如,不能过度地垦荒造田,将一些靠近山坡的田地退耕还林,增加植被面积。同时,还要在山坡地头植树造林,这样不仅可以防治水土流失,还可以预防风蚀土壤。对于土地的使用还要进行科学搭配,如在容易被水淹没的河边种植水果,草地这样的农作物,既可以增加植被,也不怕水淹。在预防自然灾害中,还要定时清理河道,疏通水路,做好蓄水工作,这样才能在水灾来临时减少损失,旱灾来临时有备无患。
2.2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的防治
在对人为因素造成的环境问题防治时,首先要做到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不能将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在提高农业产量的同时要将由此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点。在提高农产品产量时,尽量使用有机的绿色肥料,减少对化学肥料的依赖。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尽量利用自然界的生物链而减少农药的使用,例如在稻田里养殖鸭子,利用鸭子捕捉害虫。在对工业排污造成的对农业环境破坏的治理上,首先要减少工业的污水、废渣的排放。在这方面,国家和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对工业排污治污进行监督。最主要的是要发展生态型工业,大力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唯有这样才能从源头来遏制污水、废渣的排放。针对工业排放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要做到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利用征收环境税的办法来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促进节能减排,保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
3结语
关键词 大农业;健康产业;现状;原因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256-01
近年来,诸多地产、煤炭、能源、金融、医药、IT、建材等原来投资回报较高的产业纷纷转向投资现代农业。由于现代农业追求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健康的珍惜,将农业与健康产业密切结合起来,已经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1 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1.1 大农业大健康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企业家财富的积累已经变成纯粹数字的变化,不必再疯狂追求金钱的时候,当一个国家的消费者在整体上从吃得上、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的时候,农业和健康产业必然受到不差钱、追求人生价值的企业家的追捧,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消费升级的必然,也是企业自我升级的必然[1]。
1.2 大农业与健康产业相互融合
近年来的农业发展情况显示,农业产业向着现代化、快消化和健康化升级,健康产业向着食品和基地化的农业延伸,两大产业以相反的起点和终点相对而行,彼此越来越跨界,产业内容越来越相像。东阿阿胶、仲景药业、江中制药等作为医药企业,近年纷纷向食品发力,继而做基地,将健康的产品日常化、快消化,并且沿着产业链一直做到了最前端――基地,俨然是个农业企业。
2 我国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
大农业与健康产业发展融合的聚焦点为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发达国家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且效果良好。消费者对监管者放心,企业也具有相对高的社会责任感,即使发现的是疑似问题,也会将所有产品召回,基本实现了所有食品是安全的、可靠的。如今,我国大农业、大健康时代大幕即将拉开,对其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即食品安全问题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在分析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实现改正。
2.1 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
我国人口众多,消耗的粮食量巨大,而当前食品供应商大多呈现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均对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卫生条件和食品加工工艺难以符合安全标准,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此外,城市废弃物和工业“三废”的大量随意排放,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种养殖源头的水、气、土等受到污染,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2-3]。
2.2 人为影响
我国农业虽然仍以小农经济为主,但部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果蔬实行反季节生产,药物残留加剧;通过添加激素等使家禽、家畜的生长周期大大缩短,违背了动植物的生物学规律;此外,某些不法商贩为了最大程度地追求经济效益,在食品中人为添加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非食用物质或食品添加剂。
2.3 食品检测监督的技术难题
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转基因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益生菌及酶制剂技术等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食品生产中,但这类食品是否安全及应用的风险如何一直争议不断。此外,由于食品检测监督条件不完善,对食源性病原菌缺乏认识或从业人员非主动性过失,造成劣质食品进入消费环节的事例也屡见不鲜,当前我国食品检测监督问题主要体现在检测设备不完善、检测覆盖面偏低、抽检频率过低等方面[4-5]。国外的食品安全案例也集中在这些方面。
2.4 食品安全和追踪惩罚的法令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立法及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却未对食品安全事故的频发产生实质性的遏制作用,这可能是由于监管模式不清晰和法制松弛造成的。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食品安全监管应趋向于公正性、专业化和独立性,应以外部环境作为改革的动力,依赖于社会、经济和技术的变化,实现食品安全的全方位监管[6-9]。
3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可以作为一个事业来经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应通过各种措施应对食品安全问题,促使大农业与大健康产业的和谐发展。
4 参考文献
[1] 付晓晨,施春亮,李宁.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5(1):48-50.
[2] 任秀峰.农业综合开发助推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J].当代农村财经,2014(1):34-35.
[3] 徐晓新.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成因、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02(10):45-48.
[4] 谢敏,于永达.对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2(1):39-45.
[5] 张永建,刘宁,杨建华.建立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5(2):14-20.
[6] 乔木,朱自安,徐海量,等.伊犁河流域生态恢复与大农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7(3):45-48.
[7] 付晓晨,施春亮,李宁.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化农业,2015(1):48-50.
一、以政策为支撑,着力引导扶持现代农业发展
在现代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农业发展首先要靠国家政策的扶持。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先导区规划将我县的大众垸定位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市长说以大道为轴心建设都市休闲农业示范区。年,国家必将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也必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同时省市也必将在政策上对望城农业发展进一步倾斜,这一切均为望城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争取并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捆绑农业投入资金,以大众垸为核心,开发优质稻产业;以大道为轴线,打造休闲观光农业示范;以等乡镇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以路为轴线,镇为重点,发展经济作物种植。
二、以项目为支撑,着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项目是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我局一直重视发展项目农业,倡导内资外资一起争,有偿无偿一起抓,引资引智一起上的方略,建立农业项目库,加大项目论证力度,千方百计争项目,在做农业项目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年,我局将把握机遇,千方百计争取中央和省市农业项目。加强农业招商引资,优化招商环境,创新招商方式,精心包装和推介高档优质稻和绿色有机蔬菜2个农业产业化建设项目,力争完成2个部级项目和6个省级项目的编制申报。启动世行贷款生态富民、大众垸十万亩优质稻产业化开发和标准粮田建设等已落户项目的实施,努力推进新和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建设。在项目的争取和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坚持统一规划,整合资源,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扶持基地建设,打造农业亮点。以项目建设带动农业生产条件改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以产业为支撑,着力促进农民增收
在保证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路子,向农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积极发展多种经营。通过做大做强做优我县农业优势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做优粮食产业。巩固和扩大优质稻种植面积,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力争优质率达80%以上。建设以等乡镇为重点的10万亩高档优质稻生产基地。以和核心,建设万亩双季优质超级稻示范基地。以乡村为核心,实施优质稻产业化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技术推广,建设万亩优质稻基地,辐射大众垸。二是提升茶叶产业。继续抓好、乌山等茶叶基地的品改,提高品质,打造品牌。三是做强蔬菜产业。鼓励大户种植,对原有小规模蔬菜基地进行扩面提质。以大众垸为重点,发展水生蔬菜和时鲜蔬菜。以光明村为重点,以大道为轴线建设蔬菜走廊,辐射黄金和高塘岭。积极与市内各蔬菜配送中心洽谈,建设蔬菜配送基地。以农业休闲及加工增值的方式带动发展望城蔬菜产业。
四、以科技为支撑,着力推进农业节本增收
完成市阳光分配的“阳光工程”职业技能培训任务,使受训农民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技能,确保转移就业率在80%以上。调整农业讲师团知识、人员结构,到各乡镇巡回授课,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抓紧科技项目推广建设,推动农业生产模式由单一型向综合效益型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轻简节本精准栽培和现代设施栽培等四大新技术,促进农民节约生产成本,增加效益。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安顺市的农业生产特点较为复杂,整体农村人口比例较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人均耕地面积较少。在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较为分散,主要以家庭为单位,采用独立经营的方式,整体商品经济的水平发展较为滞后。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市场条件、利益驱动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而造成农业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出现。安顺市由于自身的农业发展与生产的特点,造成农产品的质量控制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农业产品质量如果不能得到良好的保证,就难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无法达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目的。
1 安顺市农产品生产的现状
目前,安顺市农户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另外种养兼营与专职养殖的农户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根源是肥料与各种农药的不合理运用。在粮食作物种植的过程中,各种农药的随意使用,造成农产品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出现农药污染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另外,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采用水稻氮肥,容易造成稻米中硝酸盐含量超标,出现相应的问题。安顺市的农户整体素质偏低,经营与生产的规模偏小,难以实现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农户缺乏科学的生产知识,不具备良好的经济意识与商品意识。农户由于缺乏安全生产的知识,导致在农药以及相应化学产品的使用时,造成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
2 导致农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的原因
2.1 污染源头治理的问题
目前,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对于污染源头的治理与把关工作存在不足。农产品的认证过程进展缓慢,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并且相关农药以及兽药的使用规定难以得到良好的落实。在对于污染治理的认识上,管理者缺乏良好的环保意识,并且忽视相关的认证工作。安顺市的无公害以及具备相关绿色食品认证的农产品蔬菜的数量还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难以体现认证所带来的市场效益。同时,认证体系也缺乏良好的运行机制,缺乏相关的经费支持,使农产品认证工作举步维艰。
2.2 农业生产缺乏标准化
我国农业生产的相关标准的规定有300多项,但是安顺市在进行农业生产上,相关的标准化管理水平还远远不足,对于标准的实施以及应用存在严重的滞后现象。农业生产上缺乏对标准化的认识,在生产中难以按照生产标准进行生产。农产品的相关质量监管体系也存在着不足,整体体系还需继续完善与健全。
2.3 农产品的监测存在不足
目前,农产品在质量的检测上,缺乏具有足够权威与统一性的机构。安顺市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上,涉及的相关部门较多,并且各部门的分工不够明确,存在着职能交叉等情况。并且,由于检测机构经费来源分散,市级财政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专项经费相对国内同级城市而言,投入严重不足,很多单位人员的检测能力没有得到新的提升,人员培训方面缺乏系统的投入与计划。另外,市乡(镇)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建设应该依托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建立,而目前的实际情况却是,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行政关系乡镇一级政府管理,因此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的人员多被抽调去做诸如计生、维稳等其他工作,无法实现专人专岗。且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也无专项运行经费,造成部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无法正常开展工作。
3 加强安顺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对策
3.1 指导思想必须明确
地方政府应该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意义,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进行,将工作的思想提高,从而达到保护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的目的。在执行监管工作中,要仔细研究与学习国际相关质量法规与规定,建设良好的绿色无公害的农产品生产环境。对于农产品的生产行为、市场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保证民众的健康,从而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
3.2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投入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需要检测机构出具的详实可靠数据作为依托。全市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测机构的在得到中央补助后相继建立,但机构的编制、从业人员素质、检测能力并不合理完善。还需地方在政策及资金上加大投入,使检测机构的能力以适应本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
3.3 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
3.3.1 要优化农业物资的流通过程,在污染源做好把关
我国以往的农业产品的生产供应链存在着一些问题,难以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与质量。要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就必须要做好供应链的管理,从农产品流通的各个程序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农产品的生产环境。
3.3.2 完善农产品的批发市场的管理体系
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需要进行集中的管理,做好产品的分配,建设具有良好的存储、配送标准的流通市场,提高农产品流转的卫生水平。对于农产品的流通管理中,做好相关的冷藏与保质措施,保证农产品在到达消费者之前,安全质量问题得到有效的保证。
3.3.3 加强农产品的安全质量监测工作
相关部门要明确监测的分工,提高农产品的监测效率,加强安全质量问题的监测水平,完善相关质量规范与标准。
4 结语
现代化农业的进步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民生的重点问题。我国的农业现阶段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化农业的过程当中,由于农业生产的转变,农业产品的生产也面临着种种问题。只有切实的做好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有效的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才能保证人们的健康,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 柯炳生.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理论、现状与政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