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托幼园所;儿童;口腔保健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79-01

儿童口腔保健情况与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密切相关【1】,多项调查研究表明,乳牙龋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为了解海淀区在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现对口腔保健年报进行分析,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口腔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对2012年海淀区托幼园所大体检年报进行分析。

1.2方法

1.2.1 口腔检查方法 由口腔医生使用统一的口腔检查器械进行检查。按照国家龋病的统一标准规定:凡是牙齿表面或齿沟处有色、形和质三方面改变的即诊断为龋齿【2】,并记录在《儿童口腔保健手册》上。

1.2.2资料收集方法 幼儿口腔检查结果由幼儿园保健医按儿童户籍和年龄分类统计,填写在幼儿园体检年报上,上报到海淀区妇幼保健院。

1.2.3质量控制 海淀妇幼保健院口腔科组织参与口腔患龋情况检查的医生技术培训,并进行一致性的检验后方下园检查。7-8月对幼儿园口腔收集结果进行30%抽查质控,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1.2.4 资料统计 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计数资料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平为0.05。

2 结果

2.1 全区口腔保健覆盖及龋患情况

2012年全区在园儿童口腔检查率98.38%,龋齿患病率为52.53%,新龋率为32.81%。本市户籍在园儿童口腔保健覆盖、患龋及新龋情况好于外地户籍在园儿童,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见表1。

3 讨论

3.1 海淀区在园儿童口腔保健状况良好

海淀区一直将儿童口腔龋齿防治作为学龄前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口腔医生每年到幼儿园开展2次口腔检查、鼓励保健医生针对家长和儿童开展口腔健康讲座, 开展餐后刷牙【3】和氟化泡沫预防龋齿工作。2012年海淀区在园学龄前儿童口腔龋齿检查率达98.38%,矫治率为61.13%,说明海淀区儿童的口腔保健情况良好,3-6岁儿童患龋率为52.53%也远远低于全国调查的城市乳牙患龋率79.53%水平【4】。

3.2 外地户籍儿童患龋情况不容乐观

从表1可以得出,海淀区本市儿童口腔保健享有水平高,其患龋率、新龋率明显低于外地户籍在园儿童。分析原因为:本地户籍儿童从婴幼儿开始就接受社区保健科医生口腔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从小就注意儿童良好口腔习惯的养成。外地户籍儿童大部分为中途从外地随家长入京,就近入园,家长更多地忙于生计,得不到及时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缺乏对儿童口腔习惯的培养意识与行动。也从侧面说明外地户籍儿童的家长是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3.3 本市儿童家长更重视龋齿的矫治工作

从表2可以得出,海淀区本市儿童在龋齿矫治和龋齿充填方面却明显高于外地户籍儿童。分析原因为:本地户籍儿童对儿童龋齿对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视,外地户籍儿童家长多认为乳牙龋齿不会造成太大影响,待乳牙脱落后恒牙更重要。在医疗保健方面本地户籍儿童的龋齿矫治费用可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外地户籍儿童尚不能解决此问题,导也是致其龋齿矫治低于本地户籍儿童的重要原因。

3.4 建议:

1)加强幼儿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家长作为儿童的监护人,其对口腔保健的重视程度决定儿童龋齿的防治工作。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栏张贴预防龋齿的重要性及龋齿危害等,提高家长对口腔保健工作的重视程度。2)重视外地户籍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外地户籍儿童家长,应在健丰富康教育形式,多开展家长能参与的互动活动,有重点开展约谈,更具效果。3)外地户籍儿童是预防龋齿的重点人群。注重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参考文献:

[1] 唐爱萍,杜继鹏.青岛市崂山区3-6岁幼儿龋齿患病情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8):763-764.

[2] 王瑞,程敏,刘东玲.吉林省5岁儿童患龋情况抽样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8,12(23):5015-5017.

[3] 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市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常规,北京,2002:61-63.

[4] 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初步社,2008:60-112.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第2篇

为了解城区集体儿童的健康情况,寻找变化规律及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指导幼儿园(所)卫生保健工作及营养防病知识,现将我县城区2005~2007年3~9月幼儿园的9869名集体儿童体检结果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

对象:2005~2007年3~9月本县城区各幼儿园(学前班)2~7岁的9869名儿童。

评价方法:以WHO推荐的体格发育评价标准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新标准为依据。

龋齿、贫血的诊断标准:采用视诊及Hb测定,Hb<110g/L为贫血。

结果

年龄性别体重低于参考值中位数减2个标准差者为营养不良,高于2个标准差为营养过剩,属单纯性肥胖。

具体情况见表1。

疾病分类构成比:3年共查儿童9869人,查出疾病924例,患病率为9.36%。其中龋齿568例,发病率为5.76%,占疾病总数的61.47%;扁桃体肿大163例,发病率为1.65%,占疾病总数的17.6%;表抗(+)60例,发病率为0.61%,占疾病总数的6.49%;心脏杂音36例,发病率为0.36%,占疾病总数的3.9%;淋巴肿大12例,发病率为0.12%,占疾病总数的1.3%;调查Hb 7737例,轻度贫血80例,发病率为1.03%,占疾病总数的8.66%(见表2)。

喂养情况:调查人数8172人,其中母乳喂养7706人,母乳喂养率为94.3%;人工喂养308人,人工喂养率为3.77%;混合喂养158人,喂养率为1.03%(见表3)。

讨论

(1)通过临洮县城区集体儿童健康体检了解到儿童集体健康状况、疾病发病情况、体格发育及喂养情况。疾病发病率以龋齿占首位,扁桃体肿大占第2位,营养不良发病率占第3位,单纯性肥胖症占第4位,其次为贫血、表面抗原阳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是不可忽略的疾病,心脏Ⅱ级杂音、淋巴肿大次之。这说明我们的保健工作做得不够,预防保健工作还做的不扎实,使龋齿和乙肝有上升的趋势,而营养不良及扁桃体肿大明显下降,另外,生活习惯不同,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挑食、膳食品种单调、营养素搭配不当,新鲜蔬菜食入少,喜吃零食、甜食,人工喂养儿用奶瓶吃奶等也是龋齿患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其次,由于家长的保健意识不强,对健康体检的意识较浅,尽管我们做了许多工作,但还未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2)在体格发育方面采用了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体格评价标准进行了评价,体格发育达标率均在2倍标准差之内的分别为94.67%、95.92%、95.84%,与WHO推荐的标准基本近似。营养不良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也有一定差距。今后我们要进一步做好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营养知识宣传,以提高卫生保健知识及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建立健全儿童保健制度,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更好地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3)喂养方面基本符合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定的《婴幼儿喂养策略》。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0%、96.75%、95.84%。

参考文献

1儿童保健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屈光不正;患病率;儿童,学龄前

【中图分类号】 R 7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10)10-1264-01

学龄前期是儿童视功能发育非常关键的时期,从儿童时期开展视力预防是有效提高群体视力水平的途径。为了解儿童的视力情况,笔者于2008年对武汉市妇幼保健院所辖17所幼儿园的4 288名儿童进行视力筛查,为武汉市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武汉市所辖幼儿园4 288名3~6岁儿童,其中3岁儿童657人,4岁儿童1 219人,5岁儿童1 377人,6岁儿童1 035人;男童2 471人,女童1 817人。

1.2 方法 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童进行视力筛查,详细记录,由专业眼保健医生进行操作,无需散瞳。仪器检查范围:球镜+6.00 D~-5.00 D,柱镜+3.00 C~-3.00 C,超过仪器测量范围时仪器显示±9.99,仪器测量不出,则不显示数据。仪器显示测量可信指数为1~9,≥6表示可信度好。屈光度异常参考标准:S表示眼的球镜屈光度。近视判定,各年龄组均以S≤-1.00 D为标准;远视判定,0.5~2岁,以S≥+3.50 D为标准;2~3岁以S≥+3.00 D为标准;4~5岁S≥+2.50 D为标准;6岁以上S≥+2.00 DC。眼的柱镜屈光度,C的绝对值≥1.00为标准,C≥±1.00 D判定为散光。

所有调查数据经专业人员进行核对后输入计算机,进行χ2检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屈光度异常情况 被检儿童4 288人,屈光度异常705人,检出率为16.44%。其中男童屈光度异常394人,检出率为15.94%;女童屈光度异常311人,检出率为17.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P>0.05)。

2.2 各类型屈光度异常情况比较 705名屈光度异常的儿童中以散光最多(497例),占70.49%;其次是复合性远视散光(137例),占19.43%;远视42例,占5.96%;复合性近视散光13例,占1.84%;近视3例,占0.43%;各类型屈光度异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428.44,P

2.3 不同年龄组屈光度异常情况 以3岁组最高,为22.98%,其次是4岁组(17.8%),5岁组为14.89%,6岁组为12.75%。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7,P

3 讨论

学龄前期是儿童视功能发育非常关键的时期[1]。3岁儿童尚未形成稳定的双眼视觉,4岁儿童有双眼视觉,6岁以前是发育期,视觉在不断形成,可通过反复适宜的视觉刺激和强化使双眼视觉逐渐完善。因此,在视功能发育时期,应做好儿童视力检查,早期发现影响儿童视力的各种因素,消除不良影响,及时诊断和治疗眼疾或采取必要措施训练儿童视功能的发育[2-4],真正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调查发现,该组学龄前儿童屈光度异常检出率为16.44%,各类型的屈光度异常以散光和远视为主。表明屈光度异常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这与沈锦红[5]调查结果一致。儿童视觉是一个由不健全到健全发育的过程,新生儿几乎全部为远视眼,具有一定的规则散光,屈光状态分布较宽,随着眼球的生长发育,远视及散光程度逐渐缓解[6]。

学龄前儿童视力检查工作应作为儿童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婴儿出生后视力发育相当迅速,尤其在1岁以内,到3岁时就接近成人水平。异常的视觉环境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眼睑下垂、斜视、屈光不正等,往往影响视觉功能的发育。所以,应在儿童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发现视觉异常,及早干预。

需大力开展儿童眼保健知识的宣传。在筛查复检的工作中,由于部分家长眼保健知识的缺乏,对笔者反馈的屈光度异常需复诊的信息不够重视,这将给孩子带来终生的遗憾。另外,由于电子产品成了每个家庭的必备用品,很多儿童由于长时间看电视、计算机、玩游戏,眼睛得不到休息,一直处于疲劳状态,眼睛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得低下。也有研究表明,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的缺乏对屈光度也会造成很大影响,高能食物摄入过多也会导致屈光度下降。因此,妇幼保健部门要积极参与宣传动员,积极开展儿童眼保健的健康教育活动。用讲座、义诊、派发宣传资料等形式来对家长进行眼保健及营养健康教育。

4 参考文献

[1] 冯光强,项道满,陈少芳.广州市5860名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调查.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1):87-88.

[2] 彭荣立,肖丽华,项明,等.北京市和平里地区861名儿童视力的调查统计分析.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2,10(4):265.

[3] 冯光强,黄业贤,王建勋,等.散光性弱视儿童的综合弱视治疗.临床眼科杂志,2004,12(1):61-63.

[4] 冯光强,黄业贤,项道满.儿童睫状肌麻痹散瞳验光的必要性分析.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4,10(3):206-207.

[5] 沈锦红.清远市学龄前儿童屈光度筛查情况调查分析.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4):128-129.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第4篇

我市妇幼保健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和妇幼卫生方针为指导,以降低两个死亡率为目标,以“科学育儿、女性健康”为主线,加强和规范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和管理,加强孕产妇和儿童系统保健工作,强化技术培训和监督指导,实施妇幼保健项目带动,推广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切实保障全市妇女儿童健康,促进我市妇幼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率80%;

2、孕产妇住院分娩率98%;

3、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

4、孕产妇死亡调查上报率100%;

5、3岁内儿童保健系统管理率80%;

6、体弱儿管理率100%;

7、出生缺陷上报率100%;

8、5岁以下儿童死亡调查上报率100%;

9、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率100%。

三、实施措施

(一)加强和规范三级妇幼保健网络建设与管理

1、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队伍建设。市妇幼保健院要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技术指导,实行分口指导和专人管理,明确职责,责任到人。各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设立围保和儿保专用诊室,购置专用仪器设备,配备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妇产科和儿科人员,实行围保与妇产科结合、儿保与计免结合的管理模式,确保妇幼保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各行政村、居委会要设立妇幼保健室,配备1名妇幼保健员或女乡医承担保健任务,按时参加保健例会,及时收集上报有关资料,确保基本信息的真实可靠。

2、开展妇幼保健人员技术培训。市卫生局根据市、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的不同需求,采取多种形式举办不同层次妇幼保健适宜技术培训班,加强农村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市妇幼保健院要做好乡、村级保健员进修带教工作,协助乡镇卫生院、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保健和临床业务;各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和保健人员的需求,定期选派人员到上级医疗保健机构进修学习。市妇幼保健院、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利用保健例会开展培训或妇幼保健知识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保健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服务能力。

(二)进一步提高两个系统管理工作质量

1、围产期保健工作:

⑴实施降消项目带动,扩大服务领域。各乡镇卫生院、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早建卡,多建卡,提高建卡率。要严格按照围产期保健工作常规做好产前检查和高危筛查,特别是对家庭相对贫困和居住比较偏远的孕产妇,应重点加强管理和信息沟通,确保孕妇安全度过围产期。

⑵按照标准要求,实行分级管理。各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辖区内的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管理,对建卡的孕妇要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早、中、晚期的高危因素筛查,对查出的高危孕产妇要建立高危管理档案,实行分级管理,有效防范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

⑶市妇幼保健院建立高危孕产妇专家门诊,对各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转的高危孕产妇实行专案管理,并及时将管理结果进行反馈。同时还要定期派专家协助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孕中、晚期高危孕妇进行一次高危诊断和处理,帮助高危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和分娩地点,确保高危孕产妇安全分娩。

⑷逐步开展孕妇产前筛查及艾滋病筛查工作。凡孕14周~22周的孕妇,应到市妇幼保健院接受产前筛查和HIV筛查。对产前筛查阳性者,到市级以上医院进行产前诊断,必要时终止妊娠;对HIV筛查结果阳性者,到市妇幼保健院实施母婴阻断,并建立档案。

2、儿童保健工作:

⑴充分利用计划免疫集中接种优势,做好儿童保健工作。要利用各接产单位分娩信息互通资源和计划免疫信息资源,做好辖区内0—6岁儿童的摸底登记和建卡工作,要把儿童免疫接种前的体检纳入儿童保健常规工作,及时进行儿童体格发育评价和体弱儿管理,确保儿童保健工作顺利开展。

⑵继续做好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严格执行分级分类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职责任务,认真做好儿童体检、幼儿园新生儿入托体检和教职工体检工作,确保在园儿童身心健康。

(三)实施新密市残疾儿童预防与康复计划

1、建立网络。根据要求,建立新密市高危儿筛查、出生缺陷监测、残疾倾向儿早期干预和残疾儿康复网络。市妇幼保健院为网络中心,各接产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网络成员单位。

2、明确职责。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市高危儿筛查、出生缺陷监测、残疾倾向儿早期干预和残疾儿康复的实施工作;市直接产医疗保健机构负责做好在本单位出生的高危儿筛查、出生缺陷监测登记上报工作;各乡镇卫生院、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做好本辖区内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各单位要建立新生儿、出生缺陷儿、残疾倾向儿和残疾儿筛查、登记、报告制度,要把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和高危儿评价纳入产科工作常规,把残疾倾向儿和残疾儿童筛查纳入儿童保健工作常规并由专人负责;对筛查出的高危儿、出生缺陷儿、残疾倾向儿和残疾儿及时进行登记、填卡,定期上报。减少和预防我市出生缺陷儿和残疾儿童发生。

(四)继续开展以两癌防治为主的女职工保健和妇女病查治工作

市妇幼保健院继续开展企事业单位女职工保健工作,积极协助各乡镇卫生院和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以防治宫颈癌、乳腺癌为主的妇女病查治工作,有效降低“两癌”发病率。同时,要严格按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基金子宫颈癌早诊早治项目”的工作流程和质量标准,做好试点的后续工作和新试点2000人份子宫颈癌筛查工作,确保项目圆满完成。

(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镇人口、流动人口的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

1、要加大辖区内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的管理力度,严格区域管理,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摸清辖区内孕产妇和0—6岁儿童基本情况,建立保健手册,实施保健管理。

2、市妇幼保健院要指导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好两个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充分利用现有医疗保健资源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对市区城镇人口和流动人口开展围产期保健与儿童保健服务。

(六)继续做好贫困孕产妇救助工作。各乡镇卫生院、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严格按照降消项目实施方案,做好辖区内贫困孕产妇的申报和保健管理工作。各接产单位要严格按照贫困孕产妇救助标准和资金发放办法及时给予补助,并按程序上报。市妇幼保健院要做好降消项目实施的督导和管理工作,杜绝弄虚作假现象,确保降消项目顺利实施。

(七)巩固爱婴医院和产科建设成果,提高妇幼保健服务能力。

各接产单位要严格按照要求,合理配备产科人员,更新设备,改善服务环境,加强产科人员的业务培训,规范操作程序,为孕产妇住院分娩提供良好的条件,确保母婴顺利度过孕期、分娩期和产褥期。

妇幼儿童保健知识范文第5篇

一、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开展了“两好一满意”活动。

结合站内实际情况,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提出“四加强、一强化、一提高”的工作措施。认真落实省卫生厅、市卫生局、区卫生局关于开展“两好一满意”活动的整体部署,开展了针对性的医德医风教育,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医护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做到人人参与活动,人人接受教育,人人整改提高。加强科室职能管理,进一步完善落实了各项规章制度,依法规范服务内容,实行政务公开,增加工作透明度,充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单位内涵建设,注重优化服务环境,实行填表-查体-取结果一条龙服务,更新医疗设备,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强化发展意识和大局意识,在站内树立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开展业务知识及业务技能的培训,全面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积极为妇女儿童提供优质服务,达到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满意的效果。

二、认真完成国家级“三网监测”及人群出生缺陷工作的质量控制、汇总上报工作。按照卫生部妇幼卫生监测办的要求,我区在认真完成驻区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及人群出生缺陷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制度及监测网络,对乡镇卫生院妇幼保健人员及女乡医进行了妇幼卫生信息及技能的强化培训,加大了对农村妇幼卫生工作的业务指导力度,积极组织专家对17例围产儿死亡进行了评审,使我区妇幼保健工作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对妇幼卫生信息档案进行规范管理,设专人负责,高质量地完成国家、省、市三级全年报表工作,妇幼卫生信息纳入了微机化管理。

三、加强对驻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管理与指导,儿童保健水平显著提高。积极做好托幼园(所)儿童健康查体工作,儿童健康查体率达98%以上。做好儿童入园前的体格检查,严把查体质量关,查体率达100%。对查出传染病的儿童按有关规定未准予入园,杜绝传染病的发生。对驻区30家托幼园(所)进行了卫生保健验收工作,指导托幼机构加强对传染病的预防,平衡儿童膳食,实行科学营养计算,保障儿童健康。

四、积极开展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在手足口病流行期我站迅速成立了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督导组,启动了应急预案,下发了《市中区保健站关于加强手足口病管理和预防工作的通知》,组织业务人员到辖区50所托幼机构实地指导,督促其严格执行晨检制度、消毒制度和食品卫生制度。参加了由区政府组织的多部门联合检查组,对农村面34家托幼机构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农村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知识及卫生保健工作进行全面指导,进一步普及了对农村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知识的宣传。结合健康查体,对儿童进行手足口病预检,严防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五、规范社区妇幼卫生管理制度,强化社区卫生保健工作。制定了《市中区妇幼保健工作人员职责》和《市中区社区妇幼卫生服务工作制度》展板,免费下发到驻区15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效保证了社区妇幼保健服务扎实有序开展,加大对妇幼保健人员培训,使妇女儿童享受到优质的服务。

六、加强孕产妇、儿童系统化管理,努力降低孕产妇、婴儿死亡率。注重加强对医疗机构、社区母婴保健技术服务的规范要求,加强了爱婴医院的管理,认真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与随访工作,积极推广妇女儿童保健适宜技术,使孕产妇系统化管理率达92%、儿童系统化管理率达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