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范文第1篇

从全国的广播电视报业界来看,“广播电视报”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是一张依托于电视节目表起家的市民报,是一张进人家庭的大众报纸。但在当今的报业竞争下,这类报纸呈现出日趋没落的态势,面临着不改就很难生存的困难。

一张报纸的准确定位和明晰的办报思想,是办好报纸的先决条件。这里所说的准确,不能是办报者闭门造车,也不能是根据上级领导的指示或办报者的个人爱好制定出来的,而是要经过调查、研究读者和市场,根据市场的需要而制定出来的。

一、定位要研究广告市场

目前,媒体市场公认“广告商就是媒体的衣食父母”。

广告商需要从媒体获得他的消费人群,通过媒体的宣传把产品深入到目标人群当中去,从而达到消化产品获取利润的目的。由此看来,目标人群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广告、不同的产品针对的目标人群是不同的,广告商考虑在一家媒体投放广告,首先着眼的是这家媒体的受众群体是否是他产品的消费对象。

就全国的经济形势而言,在“广播电视报”当红的年代,当时以第三产业为代表的市场经济发展最快,报业还没有形成气候,文化还没有作为一种产业被纳入到经济发展的轨道上来,所以“广播电视报”作为一张非党报类的平面媒体,其发展遇到了一个非常“顺”的成长环境,因此它在广告市场上几乎占尽风光。那个时期,“广播电视报”愁的不是没有广告,而是广告在有限的版面如何安排的问题,广告客户不需要去找,只要能按时把他们的广告刊登在报纸上,就算是给足了面子。

现如今,没有人再用“广播电视报”去指导自己看电视,广告商逐渐抛弃了这张功能日渐消退的报纸,而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把广告资源几乎占尽。

以《黑龙江广播电视报》为例。从80年代到现在,该报的广告类别变化不大,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卖纺织机、卖烧鸡、治牛皮癣白癜风、保健内裤和少数的学校招生类广告,90年代中后期到现在,广告客户绝大都是民间的小医疗机构卖药,而且其数量还在不断减少,更不见有房地产、实业类等有品质的广告。医疗健康类保健类广告对于所有的报纸来说,都是属于好介入的,但含金量低,因为它的目标人群都是中低收入阶层。读者群层次太低不行,那么办一张大而全的、向晚报类看齐的、让所有人都可以成为读者的“广播电视报”行不行?

我们来看一下其他城市的“广播电视报”。许多城市的“广播电视报”经过调整,多数办成了大而全的“本儿报”,比如《唐山广播电视报》、《太原广播电视报》《呔庆广播电视报》、《鹤城广播电视报》。但这种办法能不能行得通,一定要看这张报纸的历史和现实地位以及这所城市的报业竞争态势,要看这张报纸有没有可能成为这个城市的主流媒体。所以,现实情况是,采用这种办法以除了少数几家电视报比较不错,很多还是不行。这是因为“广播电视报”的边缘性,决定了它很难成为城市的主流媒体。只有把自己的地位上升为主流媒体才有可能从广告商那里赢得更多的份额。

二、定位要分析读者的“含金量”

读者的“含金量”是指读者对报纸所具有的广告市场的价值。读者的“含金量”越高,报纸越能吸引广告。读者的“含金量”由读者的数量、读者订阅的方式和读者的消费水平及社会影响力等要素构成。读者的数量太少,报纸办得过于“阳春白雪”,让人难以附和,成为小众读物,肯定是不行的,“广播电视报”的读者还应该是大众化的、进人家庭的一张报纸。

在报纸的读者群达到一定数量的前提下,读者订阅的方式和读者的消费水平、社会影响力如何,决定着读者的“含金量”。读者群中,自费订阅的比重越大,读者对报纸的阅读就越投入,读者的“含金量”也越高。广告是报纸的组成部分,报纸的可读性强,读者爱看,报纸所载的广告自然也容易进入读者的视野而实现其刊载价值。其次是读者的消费水平及社会影响力,在读者数量一定的情况下,读者的消费水平越高,则读者对广告商的吸引就越大。有资料表明,英国的《经济学家》杂志的期发数虽然只有5万左右,但广告的价格很高,而且广告供不应求,原因在于,一些世界著名的政界要人都是该刊的常年订户,如美国的历届国务卿基辛格、舒尔茨等,西欧各国的首相、部长等。这些读者不但消费水平高,而且有相当大的社会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社会舆论,因而一些世界著名企业成了该刊的广告客户,在《经济学家》上登广告,成了企业进入这些政界要人视野的途径。

因此,未来“广播电视报”的主体读者,应该是中等或中等偏上收人、具有中等文化程度的城市居民。

三、定位要有前瞻性

从中国广播电视业发展趋势来看,广播电视数字化将贯穿在今后5~10年广电发展进程中。中国广播影视业将进入向数字化全面过渡、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广播电视数字化带来的产业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这个领域还没有被报业进行大规模的开掘。所以“广播电视报”作为一张这个领域内的专业化平面媒体,只要跟上广播电视大环境整体前进的步伐。还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广播电视报”的广播电视概念再也不可能局限于节目表、娱乐内容、电视剧介绍或靠刊登一些满足市民猎奇心理的“新、奇、特”的社会新闻来维持,“广播电视报”的经营者必须眼界放宽,在大的广播电视理念上做文章,广播电视的特色不仅不能扔掉,反而要在深度和广度上开掘,将其强化成为自身最大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发展

新媒体时代是互联网与各领域有机融合后形成的新的经济形态,以网络、通信等先进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时代给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地方广播电视在此环境里的发展必须与时俱进,有机整合有效资源,开创“屏”电视时代,促进广播电视媒体品牌效益的提升,满足新时期地方观众的地域化、专业化、多样化的需求,拓展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倾力发展新的媒介技术和市场的机遇中确立自己的坐标。下面就地方广播电视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获得更好地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1地方广播电视的现状

首先,思想得不到足够的解放。经济发达地区的广播电视几乎改制为集团化经营,走市场运营的道路,但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大多数人都只是把广播电视文化事业看作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或者是活跃群众生活、改善投资环境的一种改善措施,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文化经济的一体化这个概念,使得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1]。其次,资金投入量不足。投入资金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广播电视文化产业影响力的大小。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广播电视媒体善于有效地利用自身的平台资源优势与内容生产优势,积极地进行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结构拓展整合重组,但在大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广播电视文化产业仍然承受着传统思维的禁锢,以体制办文化为主,没有将人、财、物等主要力量放在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上。再者,复合型人才匮乏。发展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离不开高素质的经营、管理、策划等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目前一些地方从事广播电视文化产业人员素质偏低,缺少经营意识,尤其缺乏一大批既懂管理又懂经营,既从事广播电视文化又擅长对广播电视文化经营者进行市场运作。再加上人才机制和分配机制不灵活等,尤其在各方面待遇上都没有理想中的那么高,所以广播电视文化专业人才流失相对比较严重,后继乏人[2]。

2新媒体时代对地方广播电视的影响

首先,是新媒体的冲击,新媒体的出现主要给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带来了两方面的冲击:1)由于互联网具有综合性、交互性、实时性、点对点等优势和特征,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迅速抢占了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市场份额,分化了受众群体,人们更倾向于新媒体的信息传播;2)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快捷,且是以“全天候”的传播模式在不间断的接收和传播,实时性、交互性偏强的互联移动设备为受众提供了网上即时浏览和访问。同时,网络媒体抢占了大部分的广告市场。其次,是国家、省级大型广播电视媒体的长期冲击,地方广播电视在人力、物力、财力和体制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从而无法获取更多有效、及时的资源,导致节目形式和内容单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步多元化、实时性,而这是广播电视无法比拟的[3]。

3新媒体时代的地方广播电视发展途径

3.1融合新媒体,延伸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服务功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台切实站在全局战略高度,积极挖掘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潜力,延展服务功能,努力实现地方广播电视台与新媒体的融合,为广大受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服务,进而巩固、提升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和服务力,不断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水平。为此,部分地方广播电视台在腾讯、新浪等网站开设微博,以“节目要互动,互动即节目”为理念,努力开辟网络传播和广播电视节目互动的新路子。例如2013年3月6日,“退役军人张森见义勇为跳水救人牺牲”事件发生后,为了增强新闻时效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宿迁广播电视台通过官方微博,进行“切片式”,受到了中央媒体和全国主流网站的高度关注[4]。2013年3月8日,新华社官方微博发出“正能量再次让人感动,向英雄致敬……”的消息。通过大量的媒体报道,微博上的广泛传播,网友纷纷阅读、转发和评论,实现“电视微博网络社会电视”的循环式传播,增强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吸引力,有效地延伸地方广播电视媒体的服务功能。

3.2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资源是地方广播电视台最有价值的第一资源,面对全媒体时代对媒体人的更高要求,地方广播电视台应采取人才兴台策略,将人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努力培养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纪律严、作风实、结构优的广播电视人才队伍,重点打造一批名主持、名编导、名记者,提升地方广播电视台的整体实力与综合竞争力,推动地方广播电视事业持续繁荣发展。同时从全媒体时展需求出发,结合地方广播电视台实际,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加强人才的培养、使用、激励和管理,力求在培育媒体拔尖人才方面收到实效。在推进后备人才库的建设过程中,积极与全国重点影视传媒高校建立人才培养战略合作计划,加大引进与培训高新人才力度,深入发掘培养核心骨干人才,实现人才教育培训的全覆盖,逐步建立起一支适应全媒体时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推进人才培养机制逐步走上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进一步增强地方广播电视台的整体实力,还需大力引进更多的高端人才,引进熟悉新媒体、数字出版、内容创意等新型文化产业运作规律的人才,以及熟悉国际文化产业规则、适应区域和全媒体时代竞争需要的高级影视文化产业管理人才,从而为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3发挥地方广播电视台的权威性

与新媒体相比,地方广播电视台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因此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要借助地方广播电视台的权威性,确保信息资源的真实、可靠,不仅有利于地方广播电视台的发展,还有利于新媒体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对于地方广播电视台来说,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权威性,通过新技术对产品形态进行加工,借助新媒体平台多次、综合利用多种信息资源。例如,报纸、杂志等地方广播电视台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平台制作移动多媒体、网络新媒体,目前很多出版社和腾讯网、新浪网等进行了良好的合作,推出电子书,不仅阅读方便、环保实惠,还可以通过在线收费获得经济效益。新媒体则可以借助地方广播电视台的权威性,实现传播内容的互动融合,例如雅虎中国网站与北京日报、中国青年报、羊城晚报等地方广播电视台建立了内容供应的合作关系,这些地方广播电视台为雅虎网站提供社会、经济、娱乐、政治、科技等方面的信息,使得新媒体信息的可靠性得以提升。通过新媒体与地方广播电视台的互动融合,广大受众能够得到更加丰富、具体、准确的传播信息[5]。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的地方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地方广播电视应积极融合先进的信息技术,实行终端电视,创办差异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地方电视节目,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满足新媒体时代人们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为地方广播电视的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力.对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思考[J].数字传媒研究,2015(4):10-12.

[2]李力.新媒体时代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发展的思考[J].现代视听,2015(10):53-57.

[3]欧阳宏生,梓,徐书婕.论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之融合创新模型的建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6(1):173-179.

[4]刘峰.全媒体时代推进地方广播电视发展的五大策略——以宿迁市广播电视台为例[J].传媒,2014(7):69-70.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融媒体;地方台;新闻编辑;创新

中图分类号:TN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9-153-03

隨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媒体情况下传播行业之间的竞争。新媒体情况下,各媒体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还具备较强的交互性和融合性,受众之间存在明显的聚合趋势。因此,融媒体的概念应运而出。融媒体是各媒体进行各方媒介载体之间的互补,各媒体之间在内容、人力、宣传、展示等众多方面有着一定的共通性,如果进行整合,就会有效地实现资源、内容、宣传和利益的一体化,这样也有助于地方台广播和电视新闻的编辑能够有效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1.地方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

1.1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内容

地方台广播和电视新闻编辑的工作主要形式如下:必须要熟悉广播、电视特点,并善于将文字稿件或者影视音频进行适当的加工和制作,节目受到听众喜爱。广播、电视编辑的工作内容种类也较为繁多,比如对节目进行组织和排练,对文字稿件进行选择和修改,对影音素材进行整理、处理和加工等等。

3.媒介融合时代地方台新闻编辑的创新与提升

3.1声画多维新闻表达创新

对于地方台新闻编辑来说,可以对声画多维新闻的表达进行创新,有助于让新闻更好地呈现出来。传统新闻受限于传播手段的不足,很多时候难以保证表达的多维性,大都是一维的。比如报纸的文字、图片形式,广播媒体的声音媒介、电视媒体的声音和图像的联合等。融媒体时代所指的就是如此打破不同媒介壁垒,通过技术创新和新闻要素的融合,从而让各类新闻信息与受众之间的交互性得以加强的一个时期。比如说互联网新闻和手机客户端的不断更新和技术创新,就让新闻要素成为了一种不同的表达创新样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和网页设计的好坏,最终给观众呈现出更多的动态效果,促进互动,从而提高多维性。新闻编辑只有充分了解融媒体这一概念,才能做出更好的创新和改变。

3.2提高新闻素养,把好政治关

融媒体时代,对工作人员提出的更高要求,尤其是要牢牢把握政治关。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微博、微信朋友圈等都成为天然的新闻信息平台,给广播、电视新闻带来了无穷的资源和渠道。对新闻编辑来说,要想更好地进行创新和提升,就需要提高自己对新媒体的触感和理解的本领,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拨丝抽茧,切实提高发现新闻线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

当前国家对于新闻低俗之风的监管极其严格,自从2011年以来,国家广电就做出了不可低俗的批示。广播电视作为传递给众多受众的最主要的渠道,作为党和人民的宣传传播者,其正能量宣传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必须要重视广播、电视新闻的使命和责任,切实保证新闻从业人员的个人素质和新闻线索敏锐度。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必须要牢牢坚守新闻宣传工作的政治底线,把好政治关卡,切实履行宣传的责任和使命,保证自己作为媒体的道德底线,传递主流价值观,作一个合格的新闻人。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是将信息传递给人民群众的一道重要的防線。这种广播电视的发展极易造成舆论的变化,值得注意的是,舆论正确,是党和人民的福气,但是一旦错误,就是祸端。因此广播电视新闻编辑的新闻敏锐力、道德判断力、价值观都必须要在平均线以上,才能保证自身媒体的吸引力、公信力和影响力的提升。而且,作为编辑也需要重视一些舆论监督稿件,要提高自己的视野和责任感,在引用浩如烟海的网络新闻时确保头脑清晰,思路准确,反复甄别,不被虚假所迷惑。

3.3主动策划,突破创新关

新闻编辑必须要加强自己的创新能力,努力策划相关广播、电视新闻。对于新闻编辑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在保证原新闻线索真实性基础上,深度加工,仔细处理,完善深化使得这些新闻能够更好地展现给广大受众,作为新闻编辑工作者,必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策划能力,加大创新,确保报道的独家的精准度、广度和深度,体现自身的特有的特点。

很多新闻信息是一致的,新闻事实的一致性,也需要不同的新闻编辑来通过自身的能力和技术来进行报道策划和整合处理。融媒体时代,各类信息的来源渠道一致,新闻资源相同,而广播电视新闻的个人能力就变成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作为编辑来说,他们不是对新闻进行处理的工人,而是主动策划和打造内容的创作者。因此编辑需要努力扩展自己的思路,积极策划,提高广播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性。举例而言,随着当前广播电视节目的不断更新和改革,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编辑就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每周都会与节目制作人、导播进行会议的开展,商讨新闻变化,梳理相关新闻热点和落点,同时布置选题,提高创新,努力策划。群策群力,打破陈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更好地发挥地方台的各类新闻资源,利用相关的手段进行编排、处理。这个过程中,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所起到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是预判新闻事件、新闻热点的最关键的源头,之后才能根据相关内容进行策划,创新和处理,推陈出新,打造新节目。

3.4新闻事件导航创新

新闻事件导航创新也是新闻编辑需要做的一些工作。所谓新闻事件,一般是各类新闻热点的出现、汇总,这是新闻编辑的本职工作,即提供信息。但是想更好地发挥新闻编辑的作用,也需要对这些信息背后的新闻、知识和普及手段进行处理和完善,加强对新闻的引领,导向和处理,重视相关事件。举例而言,BBC作为美国媒体,其在信息导航工作就做出了许多优秀的典型案例。且都大获成功,为了让相关人员准确理解活动的相关信息,他们提出了“find”概念,通过国外的新闻编辑对媒介产品的管理和整合,因此就可以更好地给受众带来各种接受路径和工具。当前,国内的互联网搜索技术的发展,就让用户可以更好地搜寻相关信息。这一点,BBC管理层早已建立了一套基本的搜索流程,从而保证了该平台与用户之间的亲密关系的形成,促进了两者之间的人性化互动,值得其他平台新闻编辑进行借鉴和学习。

4.结语

融媒体时代,传播变得更加迅疾,更加多元,门槛也变得越来越低。这时候就极易给受众带来眼花缭乱的新闻信息,这些信息真假难辨,晦涩难懂。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努力将传统的组稿工作进行创新和改变,努力发挥自主的创新意识,加强主观能动性,确保新闻的准确,挖掘新闻的价值,努力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使个人和团队能力更强,从而促进地方台新闻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和进步。1.2地方台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该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台是新闻体系中的基层组织,发挥报道地方先进事迹,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地方台广播、电视新闻应该突出地方特色,以宣传、报道当地群众中的真人真事为主线,增强地方新闻节目的感染力,同时为上级台和中央媒体提供丰富、感人的第一手事迹来源。

2.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

2.1融媒体的概念和特点

融媒体的概念是一种新兴概念,其主要所指的是广播、报刊、网络、电视等一系列媒体平台之间的有效融合,通过新兴的互联网技术,以及迅疾的传输技术,从而让各类数据,比如文字、图像、声频等穿越空间,迅速在各个平台上展示出来。融媒体即各类信息的整合,在该过程中,各种媒介实现了彼此信息的互换,并产生了有效的联通,基本实现了一体化。

2.2融媒体时代对地方台新闻编辑的冲击

如上文所述,融媒体时代,传统地方台的新闻编辑已经难以实现新时代的要求,因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须要向着全面化发展。在融媒体时代,新闻采集也不再是单介质的采集方式,而更多地向着集成多元化、全方位而发展。众多新闻信息也是集中在统一平台上,不只有文字,还有图片、声频甚至视频。这些信息资源会通过开发和共享之后,由新闻编辑部来传递出相关新闻信息,通过相关媒介传递给大众,从而实现与受众之间的有效交流。当前,很多地方台的新闻编辑也要成为融媒体时代的采写部队,同时需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来保证各种媒介对信息的使用和需要。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现状;发展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网络改变了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成为当前人们沟通和接收信息的一个重要渠道。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媒体环境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媒体环境。因此,广播电视新闻媒体行业面对这种形势,只有不断根据自身情况并结合当前环境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一、新媒体的涵义及特点

(一)新媒体的涵义

当前,新媒体的概念还比较抽象,它主要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一种以新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媒体形态。例如,数字杂志、网络电视以及软件客户端等,都是利用电视、电脑和手机等载体向客户提供信息。随着媒体行业的发展,新媒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和被重新定位。在一定意义上来说,新媒体是相对而言的,如相对于广播而言,电视是新媒体;相对于电视而言,网络是新媒体。广播在20世纪20年代比较流行,电视则在80年代广泛流行,当前网络已经取代电视的地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了一种主流媒体形式,对传统电视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二)新媒体的特点

1.接收信息便捷。在网络还没有普及前,广播、电视新闻等传统媒体是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些传统媒体相对而言具有一定局限性,作为新闻宣传者需要有专业的平台,而作为信息接收者也需要从广播、电视等中介平台获得信息。但随着网络等新媒体形式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从手机或电脑中获取信息,而且信息含量比较丰富。

2.传播渠道较多。网络新媒体发展起来后,个人观点和想法随时可以与人共享。而且人们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接收信息,如微博、公众号或一些社交软件等。人们可以随时通过公众号获取各种信息,而且还可以随时通过社交软件来交换资源,以获得更多的信息。3.传播速度较快。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追求物质生活,他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开始逐渐提高。新媒体的发展,更能满足人们对于高效率地获取信息的需求。网络社交软件可以让信息即时到达,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和同事或朋友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同时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二、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现状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优势

1.广播电视新闻相对比较专业。由于广播电视是传统媒体,其专业性比较强。相关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大多是由高知识、高素质人才组成的团队。相关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质量较高,而网络信息大多由个人随意,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广大受众不能将其当作准确的信息参考。

2.广播电视新闻相对具有公信力。传统的广播电视台一般属于事业单位,对于信息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要求比较高,相对于当前还比较杂乱的网络新闻更具公信力,这也是人们在广播电视新闻中获取信息,并将其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广播电视新闻的不足

1.与观众缺乏互动。传统广播电视新闻在传播过程中,多采用一对多的传播方式,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或观看节目后都没有有效的手段来表达个人的观点。因此,新闻制作者也很难了解观众的想法,久而久之,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就会感到乏味,从而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到新兴的随时可以表达看法的新媒体上去。

2.新闻时效性不足。相对网络新媒体,广播电视新闻稍显滞后,如一些实时新闻和新的电视节目,一般网络可以优先传达给大众。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第一时间在网络中获取最新信息。

3.广播电视节目选择性单一。由于电视节目播出模式比较单一,节目都是提前制作好的,然后按照顺序播放,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没有选择性。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则弥补了广播电视节目选择单一的不足,人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且可以重复观看。

三、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措施

(一)继续努力发挥自身优势

1.坚持巩固广播电视新闻公信力强的地位。在传统媒体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所具公信力一直处于领先位置,这也说明广播电视在这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应该做好监督工作,保证传播高质量、高水平的信息,将这一优势继续发扬下去。

2.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专业节目制作团队。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的规范化特征,使得广播电视新闻节目更容易达到更高的水平。在不断追求高质量节目的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建立起一支高水平、专业性强的队伍,从而在留住当前观众的同时,努力提升潜在观众的关注度,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

(二)认识自身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

1.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在传统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在节目中适当增加一些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机制,如微信、微博等。通过构建节目与观众交流的平台,让观众在接收新闻信息的过程中,能及时表达自己的看法,节目组在节目播报过程中或节目结束后针对相关问题可以及时与观众进行沟通。

2.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在制作新闻节目的过程中,尽量提高新闻的实效性,在不影响整体新闻节目播报流程的前提下,对于最新的、有播出价值的新闻尽量做到即时彩排、即时播报,为广大观众提供最新的新闻消息。

作者:才华 佘勇进 单位:扎兰屯电视台

参考文献:

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视角;广播电视;平面设计;当前现状;应用与思考

一、新媒体视角的发展要求

(一)对数字化环境的高标要求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化环境的优化必然是促进其进程加快的重要法宝。辩证来看,新媒体视角的发展,也必然对数字化环境强调更高更严格的标准。新媒体视角下,信息的传播需要新媒体人的参与与活跃,而作为传播平台的网络媒体与手机媒体来说,自然离不开数字化环境的整体优化。

(二)对受众群视角的集思采纳

传播纸媒时代,人们对报刊、广播、杂志等的依赖性程度较高,而在新媒体时代,人们获取知识与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信息传播的平台基本由互联网承载。

二、广播电视平台当前的发展现状

(一)平面应用设计创新度差

从当前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创新度普遍偏低,国民当前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欠佳,进而影响到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而广播电视平台不同于其他第一、第二产业,其发展速度日新月异,受众群广泛且层次复杂,对广播电视的要求与满足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其平面设计难度更大。并且我国专利产权保护体系还不尽完善,新媒体时代抄袭、“借鉴”、“致敬”现象的蔚然成风,更加剧了整体广播电视平台中平面设计创新度不足的现象。

(二)受众群的审美要求愈高

人们对现实生活的感悟以及对未来世界的期许,体现在广播电视平台中是审美要求愈来愈高。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的冲击下,人们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欣赏水平逐渐提高,而对粗制滥造的成品容忍度愈来愈低。再加上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人们对新奇事物的接收频率加快,更加重了人们耐心的缺失,同时也使得平面设计的发展愈显困难。

(三)广播电视内容相对匮乏

当前,广播电视平台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是盲目跟风,内容相对匮乏。例如,2013年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亲子节目,不到一个季度的间歇,各大卫视平台纷纷借鉴推出了相应的节目。节目的名字迥异,但内容、形式相近甚至相同,让观众集体吐槽电视平台的诚意与创新能力。

三、平面设计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与思考

(一)视觉语言应用

1.虚拟写实。在平面设计中,虚拟写实的表现手法有利于凸显视觉语言。虚拟写实在绘画行业中也是常用的手法。在平面设计中,虚拟写实最常见的即是计算机虚拟动画与实际三维效果呈现的结果。尤其是在广告设计中,创意3D的建模场景设置能够极其逼真写实地凸显整体视觉效果。而我们知道,技术即思想,离开先进技术,再完美的创意也无法呈现到银屏中。因而广播电视平台的发展,对先进技术和工具的采买、应用必不可少。

2.文字图形排列。文字和图形既是相对独立的设计表达的两种元素,又是能够紧密结合、强烈互动的完美搭档。图形作为平面设计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平面设计在广播电视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电视台台标的设置,充分体现了图形与文字组合的重要性与视觉观赏性。湖南卫视的台标是一个类似芒果的标志,而江苏卫视台标则类似荔枝,简单图形的组合既具有美感,又能加强观众的记忆。而文字更是任何广播电视平台信息传播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如可口可乐饮品的广告,对“可口可乐”四个字的效果呈现度做足了功夫,最终获得了大众的认可。同时,文字和图形的组合更是数不胜数。

3.色彩搭配混合。专业认可中,一个好的作品颜色要占到70%左右,而剩余的30%才分给排版、文字设计、图形组合等,由此可见色彩搭配的重要性。在广播电视平面设计中,尤其要注意色彩搭配的对比原则。如在春节期间,为凸显节日气氛,平面设计中多采用红色烘托主体。

(二)留白艺术应用

1.“简单即美”的美学原则影响。美是自由的象征,审美,是人把握世界、欣赏人生的一种方式,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自由的体验。而这种对自由、单纯的向往体现在平面设计中即为“简单”。事实上,“简单即美”的美学原则是自古希腊时代开始就推崇,随着社会进程的加快和生活节奏的提速,简单而优雅的设计更能在人们心中存留一方清净之地。

2.有效处理画面。平面设计中,画面的处理极其重要。因为画面感是最终呈现于银屏前的视觉凸显,其画面处理质量的高低能够当下立见。而空镜、文字悬念、画面急转等手段同样也是留白艺术的表现手法。不仅能够给观众留下回味的空间,还能提高设计者的市场影响力。

(三)形成理念风格

广播电视中平面设计的创新度差,使得当前频繁出现抄袭、跟风现象。而想到在此领域有所进益,就必须形成独特的理念风格,不能盲目跟风,人云亦云,要打造符合自身的发展路线。如在平面设计中,湖南卫视大胆出新,央视频道严谨端庄,地方台则各有特色,百花齐放才能风采多姿。

(四)平面设计的发展

1.媒介平台的多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媒体技术发展越来越高端,平面设计的发展也因此能够更上一层楼。就当前发展之路来看,其媒介平台愈加多元化,移动终端微型化的同时也促进了平面设计的高水平发挥。

2.信息传递的全面化。数字化环境的优化与新媒体技术的日渐成熟带动了信息传递的全面化。设计师对受众群视角的有效采集,对市场资料的整理,对古今中外作品的便捷查阅等,都有效促进了平面设计的改善与进步。

四、小结

平面设计的广泛应用对广播电视平台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新媒体时代,受众群的审美需求愈来愈高,平面设计工作只有不断地改善优化,提高自我创新度,才能迎合受众视角,满足市场需求。

参考文献:

[1]李达林.“旧媒体”与“新媒体”——视觉传达概念下平面设计的生存现状探析[J].新闻学与传播学,2013,33(05):116-118.

[2]余兰亭.新媒体时代下平面广告创意设计课程改革研究[J].文化教育[J].2015(04):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