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会计监督机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会计监督机制

会计监督机制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现状;具体措施

企业会计监督就是指针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一切经济活动进行的财务管理与监督,其目的就在于实现企业自身经济成效的最大化。但是,近几年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如果继续放任这些问题的存在都有可能在企业的长久发展中滋生出许多不利的影响因素。所以,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健全必将成为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

1.我国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中现存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开始过分追求规模和发展速度,虽然使企业获得较大的短期效益,但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却已经远远落后于企业发展的速度,由此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逐渐出现了许多阻碍企业发展脚步的漏洞及问题。

1.1 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不够健全

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设立并不健全,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 在建立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过程中,企业忽视了相关法律在会计监督工作中的作用和影响,这在很大程度上就会阻碍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从而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漏洞;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具有十分复杂化、多样化的变化和革新,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发展环境中总是不能及时捕捉到准确的信息,这样就会使企业无法根据实际的发展特点去调整和健全自身的会计监督机制,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一定的影响;第三,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企业的财务管理总是无法与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相协调,而且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完善,对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力度也不够,这样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就很容易陷入一片混乱的局面。

1.2 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目前针对企业会计监督制定的法律法规比较少,不能保证一切会计监督工作都有法可依,而且最典型的《会计法》对于会计监督的实际操作也缺乏详尽具体的规定;第二,我国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法律意识普遍薄弱,所以在监督工作中总会出现纰漏,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第三,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在运行中往往会出现形式化的监督,监督工作无法落实,这样往往导致会计监督机制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和职能。

1.3 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不高

在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及管理过程中,企业的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第一,我国仍有部分企业的会计监督人员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这些会计监督人员的工作也达不到专业水准;第二,目前许多企业都没有为会计监督人员提供良好的培训学习的机会,企业的会计监督人员无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使得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水平停滞不前;第三,我国企业的部分会计监督人员严重缺乏会计职业道德,所以企业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中账目弄虚作假的情况也层出不穷。

2.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具体措施

2.1 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就必须要把企业的外部监督和内部的控制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努力加强企业的外部监督。政府、社会在这一环节中都是参与者,政府要针对当下的企业发展特点要制定和规范相应的会计制度、会计法律法规,而社会层面上的注册会计事务所也要根据相应的法律严格审核企业的会计报告;另一方面,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自身的内部控制也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任用、会计监督工作中相关票据的审查、会计监督具体事务相关责任的明确,这些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都将影响着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顺利运行。

2.2 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

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中,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的法律法规必须要有国家的助力和支持,尤其是国家在制定企业会计监督的相应法律法规的同时也应该将会计监督活动中实际操作的细则凸现出来,这样更有利于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政府监管部门要明确自身的权责,落实对企业会计事务的监察和惩罚力度。

2.3 努力提高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

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中,努力提高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素质的具体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应该在会计监督人员的录用上严格把关,对于没有行业准入证或不具备专业会计事务处理能力的人员应该坚决不予录用;另一方面,企业应该为会计人员提供更多地专业进修和培训学习的机会,而企业的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应积极参与培训和学习,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

结语

综合上述关于建立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思考与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目前我国企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企业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并根据实际的变化情况制定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合理的会计监督机制。目前,在我国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弊端,所以企业和国家都需要为此付出更多的努力,企业健全企业会计监督机制,努力提高企业会计监督人员的素质,国家规范企业会计监督的相关法律法规,而这些努力都将促进我国企业会计监督机制的不断完善,最终促进我国企业在今后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小波.浅谈企业会计监督的问题及思考[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2(08):12-13.

会计监督机制范文第2篇

2013年,大部分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都采用了事后监督的机制,以"集中、统一和规范"会计事后监督管理的模式。一年以来,该系统已经进入一个正常的发展轨道,而且传统的事后监督一般是采用手工输入每笔前台发生的流水账,然后对账务进行相应的对比,但是往往这种效率并不高。

1 关于建立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的相关概述

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主要以采用OCR图像处理技术和OCR识别技术,它可以极大地减少事后监督工作方面的内容。随着企业的发展,在加强内部管理和防范金融机构,避免和减少差错,真正保护客户的利益,这样可以提高核算的质量,发挥并提高服务质理。同时,采用会计事后监督已经作为我行控制操作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已经发挥了监督和控制的作用,但是由于OCR系统刚刚开始起步,但是仍然有很多管理上的问题需要进行解决。

2 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的发展现状

财务会计报告的目标主要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和经营成果的相关会计信息,这样可以真正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情况,这样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相应的经济对策。

银监会成立发展以来,在提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信息方面也取得更多的成绩,但是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直接影响到会计的信息质量。因此,非现场的监测准确性和第三监管支柱,充分发挥市场约束作用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

3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会计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加盟会计集构化管理和强化内部控制,真正提高会计核算手段已经在会计改革过程中取得了非常锪的成绩,但是其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却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内部控制法人治理程序并不健全

由于企业的法人治理并不健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经过多年的改革,已经建立了包括组织架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在内的法人治理的结构。不过,仍然存在着股权不合理的情况,主要是因为股权过度分散,而且难以对经营管理层形成一定的监督。同时,由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主要是由持股社员的民主参与意识,其参与管理的机制还不是很健全,因此对于经营管理的监督作用也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二)风险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在风险管理组织的构架上,其理事会建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全省风险管理政策和风险管理原则。系统并全面地防止突发性风险防范和化解工作。在经营管理层设置风险的管理方,具体负责全省农村信用社会风险资产的认定、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不过由于风险管理处主要负责全省风险的防范和突发性的处置,因此风险管理存在着权责泽称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各种风险管理只是流于形式。这样对计划资金处和业务管理方面等部门风险职责方面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会导致各类风险责任落实并不到位。

(三)内部制度建设体系并不完善

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包含了会计、资金业务、资金业务、柜台业务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等。因此,在国际业务和反洗钱等方面的业务,内部控制已经成为一个空白,它并没有真正做好"业务发展,制度先行"的管理策略,现在的内部控制不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现有的会计内控制度,并没有完全覆盖其相关的业务。同时由于有的制度设计并不完善,导致有的规定不具体和具有操作性,从而导致制度的约束力存在着缺失的情况。同时在没有建立内控制度评价机制。如果没有专门机构对内控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评价。在业务流程层缺乏系统性的评价,因此只有建立涵盖内部控制的环境,加强风险识别与评估等方面的体系。

(四)会计信息披露只是流于形式

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金融机构越来越多,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只并不注重对会计信息内部的挖掘。对于内部信息的加工与披露没有做到位,这样就会导致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在巨大的市场风险,如果不加以控制并披露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负债问题,那么就会造成巨大的资金缺口。

(五)没有执行全新的企业会计准则

现在中国的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不完善,它与企业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大部分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层并没有实际的操作经验,导致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对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不到位的情况。过去传统的会计计算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4 农村合作金融会计监督机制的相关对策

(一)不断完善内控体系

只有增强制度的执行力,才能不断完善法人的治理结构,才能真正构建涵盖评价机制,如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执行和制度评价方面的监督机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从明确职责权限、规范经济业务程序和手续和企业职员的相互制约关系出发,到实际建立完善的多项控制制度,最终组成一个严密的控制系统。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其包括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合理有效的职能分工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机构的设置和职责分工应当相互监控,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限必须予以授权,每类经济业务的运行必须经过不同部门,检查者不从属于被检者。

同时需要要完善法人治理方面的结构,进一步增资扩股,不断地扩大资本实力,并引入相应的金融机构作为重的投资者,然后参与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当中。同时也需要改变过去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股权分散化的现象。同时还需要采用多种有效的措施,积极地提高社员股东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督管理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形成对经营管理方面的有效监督。

(二)强化资本管理方面的理念

巴塞尔委员会在相关的资本协议中,需要坚持以资本充足率作为重要的核心,强调单一资本约束,慢慢地向最低资本充足率、市场约束和外部监督三大支柱进行转变。这就会促使农村金融合作机构从资本约束慢慢向资本管理进行转变。同时,还需要强化全面的资本管理,以资本对象和工具进行计量,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持续稳定地实现资本回报。

(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会计监督机制的建立需要与内控制体系有直接的关系。政府一定要构建内部评价的制度,组建由审计委员会以和审计处的内部评价机构,进一步完善并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同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需要定期地进对全省农村合作机构内部控制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地评价。同时建立涵盖授信授权业务,针对资金业务、国内结算和国际业务在内所有业务评价体系,构建出相对合理的内控评价信息的反馈机构,完善评价信息反馈和监督制度。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用评估完成以后,评价部门应形成书面的"内部会计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详细说明本次评估涉及到的范围和所用的方法,以及各环节的风险程度、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改进措施等。

同时报经企业拥有者批准后,对相关当事人给予奖励或惩罚:对严格遵守和执行内部会计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给予通报表扬,加薪进级,甚至升职;对于违反内部会计控制的部门和人员,给予严肃的通报批评,减薪降级,甚至撤职或辞退。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建立内控制的评价体系。

(四)会计信息披露从"重形式"发展到"重实质"

现代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定要规避会计信息披露"重形式"发展到"重实质"的现象。一是建立完善的原始凭证生成与传递制度,保证原始凭证填制、取得和传递的正确规范,确保会计信息质量。二是实施严格的凭证审查制度。对原始凭证主要是审查其反映业务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正确与完整性。对记账凭证的审查主要是经济内容是否与原始凭证相符,使用的会计科目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编制的手续依据是否完备。三是建立规范的会计处理程序和账务核对制度,会计处理程序要严格执行不相容业务分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账务核对,保证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表相符、账实相符。

此外,还需建立文件记录制度、业绩报告控制制度等制度。只有注重对会计信息内容的挖掘,尤其是需要不断地完善风险信息的加工与披露。同时还需要制度浙江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管理方面的流程,并在会计报告中报露风风险管理的相关程序和流程。同时,还需要慢慢完善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报露制度,慢慢实现对金融工具的信贷风险,加强对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进行敏感性分析,这样才能真正及时披露农村合作机构资产的负债到期日的流动性缺口分析情况。同时还需要运用风险估值模型对风险资产进行计量,并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相关的估值。

会计监督机制范文第3篇

一、加强医院会计监督是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表现

1.加强医院会计监督可以保护医院各项资产安全和完整。会计监督职能通过对资产的控制,严格限制无关人员对资产的接触,防止贪污、盗窃现象的发生;通过定期的财产清查,确定各项资产的实存数和账面数,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和责任,从而加强对资产的保护,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2.医院的迅速发展,需要加强医院会计监督。随着医院服务环境和外部条件的不断变化,医药分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情况的转变下医院管理的重点已经转向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疗服务,医院规模逐渐扩大,资产总值超亿元,医疗收入超亿元,组织结构逐渐复杂,经济业务有较高的相关性和专业性,容易产生信息重复。医院会计监督通过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全面、连续、及时的监督和督促,发现医院经营生存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措施,为医院经营全过程规避风险,能为医院减少损失,避免陷入困境。如针对医院的重大医疗设备投资决策,各项收支计划,每个月对实际发生的收支情况,提出建议,以便医院采取应对措施。

3.加强医院会计监督可以保证医院财务活动合法性。会计工作是一切财务收支的“关口”,一切财务收支活动只有通过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程序后,才能得以认可和实现,并在会计上进行真实、完整的反映。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便是真正起到“把关守口”的作用,财务收支中的任何违法违纪问题都会得到有效的制止和纠正,从而保证单位各项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4.加强医院会计监督可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活而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各单位的经济活动必须在法律、法规、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只有实行有效的会计监督,规范会计行为,打击违法犯罪,才能促进有序竞争和有效配置资源,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二、搞好会计监督工作可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建立

1.优化医院会计人员行为,建立激励机制。激励机制的优化是会计行为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医院在进行会计行为的优化时,除了以奖励形式的正面激励之外,还可以采取给予一定的处罚,即负激励。其次,尊重与信任也是会计行为主体的一种需要,当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就能激发工作热情,消除畏难等心理。再者,医院会计行为主体积极性的发挥不仅依靠奖惩,还要依靠公平的待遇,要做到“赏罚分明”。只有这样才会使医院的会计人员心中警钟长鸣,知法守法,正确履行会计职责。

2.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使二者相结合。建立科学的内部监督机制,使医院内部各部门间相互监督与制约,强化内部审计系统。此外,还要完善医院外部会计监督机制。因为,内部会计监督机制只是属于医院系统内部。一旦医院整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内部监督机制就会弱化,这时就需要外部监督。只有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共同构成科学优化的监督实施体制,才能有力地制约会计行为主体的私欲和偏好,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

3.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自觉发挥会计监督职能。要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素质,做到廉洁奉公、恪尽职守、严于自律,维护财务纪律,加强财务管理;要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应在认真学习贯彻《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等有关法律的基础上,开拓进取、更新知识、精通业务,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以适应医院改革的需要,做到认定是非准确,使医院会计监督有理、有力、有度,让人心服、口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认真执行国家的各项法令,敬业爱岗、兢兢业业、尽职尽责。

4.加强依法监督,积极改善医院会计履行监督职能的环境。要依照《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及《医院会计制度》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医院会计监督制度,并随着经济活动发展的不断完善,保证会计监督的有效发挥。建立检查监督制度,使会计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减少人为因素影响,按制度的要求去履行监督职能,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会计监督的职能就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5.要完善会计管理体制,必须为会计监督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使会计人员处于较为超脱的境地,以便于实施会计监督。在日常工作中,会计管理机构要旗帜鲜明地支持会计机构和人员大胆行使会计监督职能,要营造重视、支持、理解会计工作的氛围,解决好会计工作和会计人员遇到的各种困难。我国开始实行的会计委派制度对履行会计监督是十分有利的。医院实行会计委派制和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可以强化会计监督,遏制财务违规行为。

三、结束语

总之,医院会计监督在医院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正视医院会计监督的职能,积极改善医院会计履行监督职能的环境。也只有找准原因,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医院会计监督不力的问题,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会计监督。

参考文献;

[1]杨 洁:浅谈会计监管的动因及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24).

[2]任喜英:关于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的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 2005, (08).

[3]向可明:强化会计监督的几点思考[M]. 吉林:吉出版社,2007.

会计监督机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 监督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壮大,人们对与市场经济活动紧密相关的会计也有了崭新的认识,愈来愈认识到会计在社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会计被人们看作是各种主体单位经济活动的综合管理者和信息提供者,与之相适应的会计监督职能必将更好地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是我国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会计监督的概念

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是各单位的法定义务。会计监督可以定义为“经授权的会计人员按照本单位的相关规章制度使用特定的程序和方法,对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监督和督促,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管理和决策服务,从而达到提高单位经济效益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会计监督的主体应该是经授权的会计人员而不是会计机构。监督是一种权力机制,会计监督的客体即监督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人员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手段全面反映企业活动,监督的依据是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对企业和会计人员的外部约束力量,监督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服务,最终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会计监督的方法

1、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以强化会计监督职能作用

要加强对各项法规制度的学习和宣传,使之人人懂法,人人守法,强化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制,《会计法》明确了单位负责人作为本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要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应以身作则,带头执法,不得干预、阻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更不能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切实维护国家财经纪律,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不断提高执行财经法纪法规的自觉性,切实加强对本单位会计工作的领导,完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理顺会计工作关系,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以及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完整,确保《会计法》和各项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

2、实行会计监督,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根据当前会计工作状况,很有必要由财政部门配备专职的会计检查人员,对所属会计单位进行常年的循环往复的检查,促进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保证检查制度的正确执行。在内容上要侧重对会计资料和财产的检查,主要检查凭证、账簿、报表等,核查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真实。在方法上应侧重于凭证所反映的内容,向有关单位和人员进行查对,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真实处理。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1、正视会计的地位,积极改善会计履行职能的环境

从现代企业制度的构成来看。会计监督应该是企业内部控制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帮助企业管理者合法有效地完成受托责任,并利用真实公允的会计信息向社会有关职能部门及利益相关者证明企业的经营活动及成果分配的合法有效性。但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真正发挥会计监督职能,除了需要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还需要财政税务部门、政府审计部门、民间中介机构甚至司法监督部门对企业行为的监督与控制,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监督环境,促使会计监督职能的正常运转。

2、实现会计职业管理社会化

会计人员职业化管理指会计人员从业前必须通过财政部门组织的统一考试,并取得相应的任职资格证书。《会计法》已经作了明确规定,还对因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会计人员重申了处罚决定。由于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中的特殊从业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应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职业道德,受法规制度和职业纪律的约束。不具备条件的人员,不允许从事会计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会计工作从业人员的管理,并对每个会计人员的从业成绩、执业执行情况做出完整记录并定期进行考核。

3、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的监督检查。培养高素质的财务主管人员

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包括:爱岗敬业、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秘密等内容。建立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的工作,在我国还刚刚开始,实践不多,经验也有待积累,因此,有必要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监督和检查,主要是监促和教育,帮助会计人员提高职业道德,同时通过正反典型案例的宣传,逐步树立会计人员遵守职业道德的良好风尚,这样才能维护好会计职业的社会形象,增加会计监督的力量,财务管理工作更需要有合格的总会计师、财务科长等财务主管人员,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财务主管人员积极性的发挥。应做好对财务主管人员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理论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的考核和培养,达到全方位的综合性素质,保证会计工作秩序不乱。

会计监督机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监督 利益相关者 分类治理

一、引言

长期以来,学者热烈探讨与会计监督及其改革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但始终不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根本性帮助,会计失真现象仍然存在,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一是相关研究的主流还建立在委托理论上,主要研究的是两个层次的会计监督问题。经理人对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及股东对经理层的会计监督,又以后者为研究重点。事实上由于会计信息具有经济后果,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都具有操纵会计信息和监督会计信息的动机,一个有效的会计监督系统要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出发,围绕会计信息的博弈思考如何构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会计监督体制。二是学者对会计监督机制的认识局限于追求一种适合所有企业的通用模式,没能认识到不同企业的不同特点。只有在对企业进行正确分类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企业类型构建不同的会计监督机制,才能更好地克服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利益相关者与会计监督

(一)利益相关者界定 20世纪70年代,弗里曼(Freeman)、多纳德逊(Donaldson)、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共同提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模式,认为企业的目标应该是满足多方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公司的治理应该由各个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那些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

(二)会计监督层次 会计监督作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系统,其主体包括企业的所有利益相关者,可以分解为三个层次:公司管理层面的总经理对会计人员的监督行为(狭义的会计监督);公司治理层面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企业的政府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行为。三个层次构成一个有机的会计监督系统见(图1)。经理层出于经营管理的需要,对会计人员提交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以做出合理的决策,防止会计人员的舞弊行为,会计人员对其提交给经理层的会计数据真实性负责。企业的经理层向企业所有者提交反映其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以解释委托关系,其对提交给董事会的会计数据真实性负责。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对经理层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并对向企业外部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负责。企业外部的会计监督包括两个方面:作为管理的政府包括财政、审计、证券监管等部门,出于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监督;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虽然在所有权转让过程中转移了大部分风险,但仍存在一些风险同样具有监督的动机。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会计监督包括后两层,其中第二个层次的会计监督置于公司治理结构之中,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会汁监督机制设计直根据不同的企业类型而有所不同。

三、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结构特征的企业分类

(一)单方主导型 企业的公司治理由企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类利益相关者所主导,即企业所有权被一类利益相关者独占。主要的类型有“投资人企业”、“经理人企业”、“债权人企业”等,这些企业的特点是企业的目标只体现一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形成的是单一的委托关系。委托人内部关系比较单一,主要矛盾来自占控制地位的个体与占小份额的个体之间冲突,体现为占控制地位的个体滥用控制优势侵占小份额个体的经济利益。

(二)全体参与型 全体参与治理结构出现在一些战略联盟和网络型企业中,其特点是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所有权,共同参与企业治理,企业目标体现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这类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关系复杂,内部利益制衡达到最大程度。

(三)多方共享型 企业的所有权安排扣除两种极端的状态,更多的是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多方共享的状态,这里的多方可能是两方、三方或更多,而多方的构成也是不同的,所以组合的方式有很多种,如“股东――职工型”、“股东――债权人型”、“股东――职工――政府型”等,典型的案例为德国的“股东――债权人――职工型”、日本的“股东――债权人型”。这一类型的企业其内部利益相关者由不同的类别构成,内部存在一定的利益制衡性,在现实中比较多见。

四、基于企业分类治理模式的会计监督机制

(一)单方主导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内部利益相关者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组织实施会计监督行为,要保证有效的监督行为必须使治理结构中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力量均衡,这样所有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才能得到体现。由于单方主导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仅为一类利益相关者,其治理结构中不均衡只能来自大小分额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体现为占控制地位的个体利用控制优势侵占小份额个体的经济利益。单方主导型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会计监督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占控制地位的个体与占小份额的个体之间的冲突,在安排会计机制时要关注内部利益相关者的份额构成情况,做到最大程度的制衡。此外,在这种类型企业中,要发挥监事会的作用,使监事会代表小份额内部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单方主导型企业的外部会计监督非常重要,因为该类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仅为同一类群体,这类群体的经济利益在某种程度是一致的,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由于缺乏其它类别利益相关者的制衡容易产生侵蚀其它类别利益相关者利益的会汁造假行为。这类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要重点解决集体行动的困境,一种途径是成立一个组织代表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会计报表的审计,监督的重点是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有没有虚增利润进行不应该的分配,有没有转移资产进而掏空企业的行为。对虚假会计信息的防范不仅可以通过企业的会计监督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进行控制。单方主导型企业具有建立合理的追究责任机制的优势,对内部利益相关者通过会计信息造假侵害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行为,可以直接追究该类利益相关者的责任,而不会像另两类企业需要在几类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分担。单方主导型企业中如果获得企业所有权的那类利益相关者是企业的经理人,将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经理人企业”要特别关注,这类企业的会计信息很容易被企业经理人操纵,尤其当这些经理人是短期内部利益相关者时,会计失真现象极其严重。这样的企业,一方面要着重发挥外部会计监督的作用,政府应对这类企业应进行重点稽查。另一方面,探索在董事会中引入独立董事,制衡经理人的方法。

(二)全体参与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这类企业会计监督难点在于制度上如何设计和分配董事会的席位才能使制衡的效果最大化而又不影响治理的效率。为了达到有效的制衡效果,需要保证所有类别的利益相关者都有代表进入董事会,才能确保所有类别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如果有一类利益相关者分享剩余又不参与治理的话,其经济利益很容易受到其它类别利益相关者的侵蚀,如作为征税者的政府,其税收利益就常不能得到保证。所有类别利益相关者都应有代表列席董事会,但并不意味权力平均化,不同类别利益相关者董事会席位不同,席位分配可通过新一轮的集体选择决定或基于各类利益相关者剩余分享比例来确定。全体参与型企业的内部制衡作用很大,但也带来了决策效率的问题,过于分散的董事会会导致决策效率的损失,需要设计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合作的基础,使各类利益相关者行为统一到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上来。

(三)多方共享型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 多方共享型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由几类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构成,其内部存在一定的利益制衡性。内部利益相关者构成群体之间的制衡作用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短期利益相关者与长期利益相关者的组合,物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组合等。如果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构成不包括长期利益相关者,企业有可能产生一些短视行为侵害到部分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如果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中没有包括物力资本提供者,那么物力资本的特性可能会导致其持有者受到侵害。此外,经理人是否为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是该类型企业会计监督机制设计的关键,会计造假需要经营者的合作才能完成,如果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中包括经理人,董事会的会计造假行为就变得容易,企业的会计监督力度应放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上,如果经理层不包括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企业会计监督的重点就是董事会监督经理层提供的会计报表。对经理人的关注始终是会计监督的重点,目前经理人的报酬形式越来越多样化,那么怎样的报酬形式应将经理人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怎样的报酬形式应将企业的经理人视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根据会计监督的需要,我们认为只要经理人的报酬与利润挂钩,即使可能设计了上限和下限,这样的经理^就应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