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自动化的出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技术 区域经济 专业服务能力
[作者简介]刘昌亮(1980- ),男,广西柳州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技术教育;凌艺春(1964- ),男,广西百色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杨铨(1981- ),男,广西来宾人,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电气自动化技术。(广西 南宁 53000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12-02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实用型技术人才,与经济发展的契合度很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高等教育类型。随着国家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和区域提出了振兴产业的计划,产业振兴对高职专业的需求逐渐成为焦点。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调整和扩大与区域经济如何协调发展逐渐成为整个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加强专业建设,提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增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区域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的对应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是实现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的关键。
一、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提供高质量技术应用型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扩大高等教育消费等多种方式,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而区域经济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决定性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经费投入和就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同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从而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德国“双元制”是目前世界上比较成功的职教办学模式之一,被誉为德国二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所谓“双元制”,就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培养人才全过程的一种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根据麦可思—中国2007~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国家新近制定的产业振兴规划中12个重点发展产业中有9个产业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对应,国家振兴产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等高职专业需求排名第一,需求最为旺盛。
以广西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为例,该专业在广西“十二五”时期重点打造的轻工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14个千亿产业中关联紧密的产业有14个,需求旺盛的产业有10个。大量新兴产业的建设快速推动地方经济增长,也为本专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而专业建设为企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技术人员,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支持,所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要加强与区域内企业的分工合作,服务地方经济,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
二、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1.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明确,不能很好地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传统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微机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础知识,熟悉常用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应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电气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动控制系统运行、维护、系统集成及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和企业管理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样就导致专业缺乏就业竞争力,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区域内企业行业脱节,不能很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专业设置与区域行业、企业对接不紧密。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以学科本位设置课程,开设相应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程内容与区域行业企业所需的知识技能有距离,没有对接,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对应企业的岗位需求。2010年9月,分管职业教育的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首届中国职业教育与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对话中指出:“职业教育只有学会了与行业、企业对话、对接,按照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培养的应用型人才才有出路。”鲁昕副部长的话表明,现在的专业还是没能够很好地对接企业,需要改进和加强。
3.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面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专业建设必须在课程改革、师资团队、实训条件建设、学生技能竞赛等方面加大投入进行建设,没有投入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硬件、软件条件,也就不能培养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现实中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在具备了基本的办学条件后,没有保障措施、专业建设资金投入不足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4.专业的评价体系单一化。传统的专业评价是以政府、教育部门等行政管理机构为主体、学生及家长参与的教学评价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评价体系仅限于教学单位的主管部门,社会参与少,评价体系单一。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BIM实施;要点
正文:电气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存在问题,不仅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甚至还会造成严重的电气安全事故,严重的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重要性。通过BIM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中的应用,为建筑工程复杂的电气设计找到了有效的出路,对提高电气设计的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BIM在建筑专业上的逐渐成熟。现阶段,BIM在建筑电气专业上的运用究竟是怎样一种发展水平,值得认真分析和研究。
一、BIM在电气设计中的主要内容
BIM在电气设计中的主要内容:执行全面的设计分析,在进行电气设计的过程中,不仅仅对电气设计进行分析,同时还对建筑的整体结构可靠性以及建筑的其他性能(例如气候、视线、人流、气流、热、光、声、环保、节能、绿色等方面)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多专业协同,通过利用BIM的信息共享功能,能够有效的改善传统设计流程,多专业、多人在同一模型中进行设计,便于设计人员进行交流。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电气设计,能够更加快捷的创建建筑电气设计的三维制图,同时采用参数化设计,能够自动更新设计人员新添加的内容,进而自动生成图纸所需要的电气元件的明细表,便于电气施工人员理解,为建筑工程的电气施工带来很大的便利。与2D的CAD 技术相比,BIM 技术具有以下优点:BIM是数字化数据库的设计模式,更强调绘图前的基础设置过程;BIM提供项目参与方3D的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多种专业设计人员更有效的互动;BIM可实现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的信息构建;BIM能够为建设项目全寿命期各参与方提供相应的分布式模型。
二、以实例概括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实施要点
工程概况:该建筑工程的总建筑面积:10213.3O。地上5层,总建筑高度为21.2m。该建筑工程的建筑面积相对较大,建筑的电气设计也相对复杂,主要包括消防、弱电、电气、照明等,尤其是公共区域的电气管线分布非常复杂。
实施要点分析:(1)电气族库的创建应该根据电气专业的工作流程,以及上游、下游数据的实际需求来确定每一个电气族库的属性。创建电气族库之前,应该先制定族库的相关标准,三维模型外观的编制应该为通用尺寸与象形; 二维模型外观编制应该根据《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50786 -2012 进行,参考图集为《电气常用图形符号与技术资料》09BD1、《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和文字符号》09DX001 等。此外,不同的生产厂家、不同的规格型号,尺寸存在一定的差异,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族库。
(2)该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采用Revit2013 软件进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雷接地保护系统、动力系统以及照明系统的电气平面设计,通过上一步骤创建的电气族库,能够将相应的族按照相关的设计规范录入到 Revit2013 软件中,进行建筑工程电气平面的设计工作。利用专业的软件对 CAD 设计中的电气设备进行布置,布置的方式包括阵列、靠墙设计等,因为 Revit2013 软件不是专业的电气绘图软件,在进行电气设备布置的过程中可能存在许多缺陷,为了能够更加精确的进行电气设备定位,在Revit2013 软件绘图布置完成之后,还应该由专业的电气施工人员进行手动调整,然后再进行电气线路的连接。该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采用的电缆桥架、穿线管、导线都是参数化的,因此在 Revit2013 软件中电缆桥架、穿线管、导线等应该根据相应的族库分别进行绘制,其中导线属于逻辑系统族,在创建的三维制图中是不可见的,通常采用电缆桥架和线管的物理连接方式表示导线及其行走的方式。因此,在绘制电气平面设计图时,应该对电缆桥架的各种连接架,例如垂直下弯通、水平四通、水平弯通等的尺寸以及连接方式进行熟悉,否则在绘制电气平面的过程中不能够有效的将相关的电缆桥架族连接起来。同时,在电气平面设计时,还应该明确的标出灯具型号、导线数量、回路标号等,制成相应的标记族,这样在进行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清楚的辨识,如果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的进行修改。当完成了电气平面设计之后,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的质量,还应该利用 BIM 技术进行管线碰撞检测。
(3)管线碰撞检测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与暖通专业管道、给排水管道的碰撞检测,通过对暖通专业管道、给排水管道等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管道与那些部分发生了碰撞,当检测出碰撞之后,各个专业应该进行沟通和交流,进行协同设计,采取避让的原则,例如有压管避让无压管、单管避让排管、小管避让大管等原则,对管线进行重新调整与设计,在满足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解决管线的碰撞问题;②与结构梁的碰撞检测,由于结构梁的电气支路都采用板内暗敷设的方式,导致管线与结构梁发生冲突,通过采用 Autodesk Navisworks软件对结构梁进行碰撞检测,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管线的冲突位置,然后进行调整。
三、BIM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Revit MEP 作为未来的主流设计工具,通过参数化建模,实现设计可视化的三维图形,有许多先进的理念。不过,现阶段由于软件的成熟度还不够,目前在电气专业仅能够实现桥架、箱体等体积较大的设备的建模与管线综合碰撞检测,而末端细节的表现仍较为困难,且效率仍然较低,无法满足当前繁重的工程设计任务。Revit MEP 现在尚无法实现作为唯一的工具进行电气专业施工图设计,仍然需要使用 CAD 作为辅助。当前Revit MEP 软件的一些不足,如: 族库小、绘图辅助工具少、专业间配合兼容性还不够等问题,是因为目前在 Re-vit MEP 平台基础上的专业辅助软件,如 CAD 平台上的天正、鸿业、博超等软件目前仍然较少,且不完善。相信随着 RevitMEP 平台的成熟和推广,各种专业辅助软件也会逐渐丰富起来,这些问题也会迎刃而解。建议现阶段,电气专业可以先从管线综合、变电所、消防安防控制中心等主干线路入手,实现电气专业主干部分BIM化。随着软件应用的逐渐成熟,再逐步实现建筑电气专业各个部分 BIM化。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电气设计中充分的利用BIM技术协同设计、参数化设计、可视化设计、三维设计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电气设计的质量,为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重要的保障,进而使建筑电气工程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在建筑领域实现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参考文献:
[1]毛菊英.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风,2012
[2]孔嵩.建筑信息模型 BIM 研究[J]. 建筑电气,2013,(4):27-31.
【关键词】脉冲除尘器;工作原理;电路的设计方案
1.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含尘气体净化应用的领域十分广泛,比如金属切屑、玻璃陶瓷工业等的高温烟气净化,水泥回转窑的尾气处理等。当前市场主要采用与过滤气体流动方向相反的高压脉冲气体,从过滤管内向外脉冲反吹,过滤介质上吸附的滤尘被反吹抖落,确保滤尘的性能,使得吸尘器能够持续稳定的工作。本文设计的脉冲反吹除尘控制仪是以ST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可以根据实时测量除尘器内部和除尘罩口的压力差大小来决定脉冲反吹的动作过程,克服了单纯按照定时来动作的状态,能够可靠、精确、快速地控制反吹脉冲的宽度和间隔。该控制仪结构简单、实时性强、智能化高、能耗降低,在工业生产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2.脉冲除尘控制仪的工作原理
脉冲除尘器在风机动力的作用下,除尘器内部和除尘罩口形成负压环境,含尘气流在压差的驱动下进入除尘器,在流经除尘介质时,粉尘会粘附在过滤网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严重影响除尘的性能。现在通过控制仪智能地向脉冲阀输入脉冲信号,高压脉冲气流反吹滤尘介质,将粘附的粉尘喷吹下来,从而达到回收粉尘,滤清气体的目的。
3.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该控制仪以STC10F04XE单片机为核心,采用软硬件结合方式,实现控制要求。它由单片机、电源模块、压差测量模块、输出驱动模块、显示模块和键盘指示模块等组成。采用宏晶科技设计生产的单时钟/机器周期(1T)的STC10F04XE单片机,具有高速/低功耗/超强抗干扰能力的特点。该单片机有40个I/O,512个字节RAM,5K字节EEPROM,4K字节可编程Flash,2个定时计数器等资源。
图1为其系统结构,脉冲反吹除尘控制仪是在单片机控制下工作,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按键输入设定脉冲宽度、脉冲间隔时间和控制脉冲阀的路数。当单片机接受到压差信号后,就可以通过继电器对外部设备进行控制,同时输入信息可以通过显示系统反馈给操作人员。
3.1 CPU主控模块
主控模块见图2,STC10F04XE单片机的P0、P1和P2口接24路输出,通过24V DC继电器直接驱动脉冲阀;P3.5,P3.6,P3.7接三个键盘输入,P4口接显示数码管。
3.2 键盘和显示模块
设置了3个按钮,分别是“设定”,“+”和“-”键。两个数码管可以分时显示“脉宽”、“脉冲间隔”、“输出路数”。脉冲宽度设定范围0.01~0.99秒,脉冲宽度设定范围1~99秒,输出路数1~24可选。键盘和显示模块见图3。
3.3 信号输入和输出模块
当系统测量到除尘器内部和除尘罩口的压力差超过设定值时,3路控制信号经压差模块转换后,再通过光耦817的隔离和施密特触发器74HC14的波形整形,送入到P3口。单片机产生控制信号在P0、P1和P2口以继电器输出的方式去驱动24路脉冲阀,产生反吹动作。同一时间只能有一路动作。
本系统输出时,可以实时检测压力差,与预先的设定值相比较,确定是否产生反吹脉冲;也可以手动设定开启脉冲阀的路数,在根据设定的脉宽和间隔,进行循环顺序输出。在脉冲阀产生输出的同时,相应通道有指示反馈信号,告知用户哪路在动作。输入和输出模块见图4。
3.4 远程传送模块
本控制仪带有远程输入端、4-20mA输出端和RS232标准串行接口。远程输入端可通过接口界面远程控制系统的启停,4~20mA输出端用于将压差值转换成对应的电信号后远传,RS232串口用于痛上位机通信:上传运行状态参数,接受上位机控制命令。
4.软件实现
单片机通过定时器、计数器对发出的脉冲进行控制,通过键盘扫描程序来扫描按键情况,通过有选择性循环显示来对数码管进行控制。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有主功能模块和四个子功能模块组成,子功能模块包括AD转换及处理模块、输出控制模块、定时器中断模块和远程监控模块。
主功能模块:上电完成初始化,完成寄存器、定时器的参数设置。进入主程序循环后设置喂狗标志,查询按键状态,控制系统运行。
AD转换及处理模块:根据测量值求出对应差值,根据预置的导通和间隔时间参数计算脉冲阀导通和间隔时间,与预置压差比较,设定运行状态及状态标识。
输出控制模块:输出模块根据AD处理子程序计算的脉冲阀导通和间隔时间定时完成设定路数的脉冲阀的导通与关断,采用T1定时中断形式。
远程监控模块:这是本系统的拓展功能,采用串口中断方式实现痛上位机的通信。
5.结束语
基于负压差控制的脉冲除尘仪,是可以根据实时测量除尘器内和除尘罩口的压力差大小来决定脉冲反吹的动作过程,克服了传统按照定时来动作的状态。当压力差小于设定值时,说明除尘器吸尘通道的气体流动通畅,可以不进行反吹;当压力差大于设定值时,说明除尘器的滤尘介质对气流有明显阻碍,需要进行反向喷吹,这样就可以对带有脉冲除尘装置的吸尘动作采取有效地控制,既保证了除尘装置的工作效率,又节约了电磁阀、压缩机等的能耗。该脉冲除尘仪是节能环保产品中的一个重要的配套装置,在目前国内工业除尘器行业中有广泛的需求,既创新改进了袋式除尘器脉冲反吹的定时设计,又体现了除尘器装置在节能减排上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华,袁仲雪.塑料用袋式除尘器的清灰及控制[J].塑料技术与设备,2003,29(4):47-49.
所谓一体化教学体系,就是整理融会教学环节,把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为一体,在一个课堂上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讲解。单独制订教学计划与大纲,构建职业能力整体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各个教学环节的落实来保证整体目标的实现。
一体化教学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在技能知识教学环节和教学能力上的一体化;二是理论知识与实习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一体化教学强调学生在完成理论知识基础的学习下,再有机地结合实践操作的认知和训练。这种模式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相脱节的矛盾,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一体化教学模式,有利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技术发展的速度已经超过了职业教育的发展速度,职业院校不能及时、快速地培养适应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技能型人才。
二、实行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传统的职业课程教学
传统的职业课程教学,以知识为目标,以学科为导向,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以应试教育为基础,这种状况严重地束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模式。老一套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让理论与实际相互脱节,造成学生不感兴趣应付公事学习不主动等观察的出现。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教与学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教也只是为了教,学也有时为了应付公事。这两种模式都有些被动,阻碍了教学的发展。
2.改革和创新是不变的节奏
随着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行业竞争日益明显,要提升产品的质量,就需要在基础上做文章,让广大一线技术工人的技术水平和能力得到大幅提高。这就要求我们职业院校要必须探索和学习各种新的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改革原有的旧的教育教学体制和模式,打破原有的旧的不符合发展的理念,采取多种措施,大力推进一体化教学进程改革。改革才有出路,故步自封是不行的,改革和创新都是新时代的节奏,也符合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3.培养一体化教师
首先职业院校的发展和教学改革迫切需要一体化教师。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如果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是不能满足社会用人方面需求的,因此,教学改革离不开实施的主体,那就是一体化教师。而且这几年国家也正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各行各业也涌现出一批领军人物和带头人。大力提倡工匠精神而这些发展的基础就是技工院校所培养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另外社会企业的发展以及中小型企业的转型也需要相关人才和一体化人员的技术指导。一体化教师可以兼职企业的技术顾问,为企业的技术革新和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技术指导和技术保障。这样企业和院校一体化人才的强强联合既可以带动企业的发展,也可以为一体化人才的提高和锻炼提供平台,一举多得。
4.实施一体化教学也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一体化教学的主要实施者和承担者。教师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下有机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和衔接,将理论融入实践指导实践,实践中又同时强化理论知识,相辅相成。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也不感到枯燥,同时有兴趣自发地学习研究,不会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其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也促进一体化教学的发展和创新。其实双师型教师培养学生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水平。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全面的一体化多技能的人才。
三、提高一体化教学和培养一体化教师的相关举措
1.从硬件条件抓起
应大力投入相关设施设备,完善实习教学条件,改善实习教学场所,先确保硬件设施得到满足。比如在机械数控、电子设备维修、电气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网络等相关专业领域投入相关的场地设备,为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2.软件要跟上
笔者认为,教育要发展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就是要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和奉献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教育。实施一体化教学首先确定的条件就是教师。一体化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将直接决定着一体化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素质。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师资队伍与技工教育的发展不相适应。实习指导教师特别是一体化双师型教师更少。培养一体化教师和双师型教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培养途径包括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学习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在这一方面应该加大教师的学习力度,定期出去学习参观高水平的一体化教学环境。同时从地位和薪资待遇方面确实提高和落实一体化教师的地位和能力,从思想上解决后顾之忧,形成一种人人争先恐后地抢着去学习发展一体化相关知识和能力的环境。从各个方面各种机制保障一体化教师的地位,才能真正地推动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发展。
3.定期组织和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比赛
设置教学能手和实习能手评比活动,经常保持一种竞争态势,才能保持一体化教学的鲜活性和竞争力。在理论方面的技能评比中主要展示课堂教学过程中教案的规范、教学方法的运用、语言表达能力、板书的能力、记忆与学生沟通和交流的能力等。在实习方面,可以展示实习操作过程的演示、教案和板书能力、指导学生完成任务的引导能力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比赛和评比,表彰优秀先进的一体化教学人才,在一体化进程中树立榜样。这样也能积极地推动一体化教师的不断进步和学习。
4.加大一体化教学的课程改革
在院校的课程设计和安排上,要尽量往一体化上靠拢。比如课程安排上,不能简单一味地将理论和实习分开来,理论课就是简单地在教室传授理论知识。这样久而久之,就会让学生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就很被动。实习课也不是总是干活,没有相应的理论跟进和辅导讲解。建议不要分开来上课,应设置统一的一体化课程。这样理论和实习一起讲理论实习相结合。该需要理论指导时就集中学习理论,然后趁热打铁就在实习场地展开实习操作,马上将学到的知识立刻变为实践。这样同学们会更加直观地学习,印象才会深刻。
5.开展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相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笔者认为这种模式比较好,一方面,教师可以带着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到企业工厂里面去请教生产一线工人师傅,利用现有的生产条件,现场提高一体化素质。另一方面,企业也把教师请到工厂接受一些理论和其他方面的技术培养和交流,这样利用企业的生产管理模式激励着一体化教师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