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校合作的案例

家校合作的案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家校合作的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家校合作的案例

家校合作的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基建档案 培训 提升质量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4-177-02

1 引言

学校基建档案是学校项目建设与发展的真实写照。努力做好学校基建档案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彰显其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中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专学校办学层次不断提升,很多学校都由原来单纯的中专教育向高职高专方向转型,形成了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基建工程项目建设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基建工程档案管理增加了很大的挑战。如何加强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是提高基建工程质量和今后维护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加强基建档案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基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做好基建档案管理工作,为海西发展,社会和谐和经济建设提供优质服务,提升学校基建工程管理水平有着重大的意义。这就对新时期的中专学校档案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学校基建项目竣工文件材料真实的反映了学校基建工程的实施动态,基建档案是学校建设工程、项目改建、扩建和技术更新的重要依据。而建设项目竣工文件材料的收集、立卷、归档在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要,由于项目建设在施工中环节较多涉及的人员也多,施工单位技术力量和技术人员的责任心良莠不齐,使得基建工程文件材料的完整率、准确率和立卷归档率达不到档案管理部门规定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一是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部门只注重抓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忽视了工程文件材料形成过程的管理工作;二是施工单位不重视,使得责任、制度、人员不落实,工程文件材料收集不齐全甚至遗漏现象严重;三是档案管理部门守株待兔不深入现场,与工程管理部门和施工单位脱节:四是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变动频繁,新手较多,业务不熟,责任心不强,不能及时将资料收集齐全并整理立卷归档。

在工作中如何确保基建资料的真实完整、立卷归档及时,是档案管理人员长期困扰、忧心的一个问题。但是,只要我们用心管理,踏实做事、真心做人,加强责任心就能取得好的成效。基建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许多单位没有建立基建档案管理部门,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不健全,没有档案管理专职人员,没有专门的档案室和工作场所,档案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学校基建档案管理不达标,如没有专门的库房,档案保管达不到“八防”要求,不能适应学校和工程建设快速发展的需要,影响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和利用价值。怎样才能做好中专学校档案管理工作呢?下面剖析几点建议:

2 用法律管理档案,加强培训引导

采用依法治档,依法管档,法律与经济相结合,合同约束,档案管理人员应提前介入施工单位。在学校基建项目建设中,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就应主动与工程管理部门联系,档案管理人员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工程管理人员和参建单位的技术人员进行档案业务培训,讲解《档案法》、《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条例等》,以及基建项目资料收集整理的规范要求,并向施工单位讲解有关材料收集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档案的使用价值无限,重视基建资料收集、整理、立卷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指出不按规定收集文件材料是违法的,不按时移交档案资料也是违法的。

应遵循发展规律,利用合同制约,确保资料的成套性和及时性。学校领导应重视和支持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业务知识,重视档案室软件和硬件的添置,促进制度落到实处,资料收集立卷归档列入工程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责任到人。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与工程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协调,建议在每个工程建设项目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基建项目资料的重要性,施工资料的收集、归档、质量、时间要求。工程结束后,财务部门依据档案管理人员提供的工程竣工材料移交清单为准,方可给予支付工程款。

3 提升服务质量。明确目标

学校建设项目工程竣工文件材料的收集应与工程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等同步进行。基建档案是指从建设工程项目立项、酝酿、施工到竣工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必须进行收集、整理、立卷保存,具有价值的文字、图像、图纸、等各种文件材料,包括工程项目前期资料、设计图纸、勘测资料、监理资料、设备材料、施工日志、竣工验收资料、结算资料、审计资料等,都反映了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真实过程。工程建设是施工不断进展的主要过程,对提高学校基建发展,加强学校基建建设,增强学校整体档案管理工作合理化、规范化,发挥应有的作用。

4 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各级领导应提高对基建档案重要性的认识,齐抓共管,在新形势下完善和加强学校基建档案管理。国家重视中职学校发展,校舍基建快速发展,工程项目不断增多,基建工程档案是基建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原始记录,是基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基建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是提高基建工程质量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基建档案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全过程,真实反映了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和工程实体的现实面貌,基建档案具有永久保存的价值,能更规范、更准确的为工程进行检修、管理、改建作依据,工程改建时要参照以前的竣工图纸。提供基建档案为工程人员规范工程技术管理,对工程质量分析、责任认定、改进提供技术依据,通过基建档案质量管理,提高工程项目质量。

5 观念更新、档案管理人员深入施工现场

应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消除对基建档案重要性消极因素,档案管理人员应提高基建资料完整的意识,加强对施工单位宣传基建档案工作重要,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守株待兔的思想,做到、腿快、手勤口勤,要具备适应加快经济建设条件下做好档案管理工作的能力,提高业务水平,经常深入各施工现场并对各施工单位负责的工程进行了解,向施工单位说明对施工项目资料的重要性,对资料收集提供业务指导服务。防止施工单位为抢时间、抢进度、抓质量,无暇顾及基建资料的收集整理,对项目施工资料收集敷衍了事。针对这些问题,学校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做到,深入施工现场,不只是督促施工人员平时要做好收集基建档案资料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到现场提供业务指导服务。因基建施工人员流动性大,人员不稳定,到施工现场的新手较多,业务不熟,对收集整理资料带来一定的困难。为确保资料齐全规范,档案工作人员要到现场进行业务指导。施工单位没有专人负责资料收集,使基建资料管理工作严重脱节,资料流向不清,各部门缺乏相互沟通,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互相不了解专业和技术知识、工作程序,使基建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不及时、不规范。应加强对基建档案管理观念的更新,才是管好学校基建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

证。

6 加强档案管理意识、树立科学发展理念

随着中专学校基建的发展,在适应基建档案管理新要求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加强档案管理意识,改变传统观念,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使基建工程档案管理水平逐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积极宣传《档案法》,正确认识学校基建档案的重要性,提高学校基建工程管理和档案管理水平,以质量为本,贯彻科学发展观,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做好档案管理各项工作,由被动为主动,有为才有位,提高基建档案管理上新水平。基建档案工作涉及勘测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档案管理部门等众多环节,单靠档案管理人员是无法完成工作,努力争取领导和各部门的重视和配合,通过档案利用事例,加强档案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档案作用。

7 完善管理体系、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学校基建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基建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根据基建工程项目特点和基建档案管理要求,各参建部门应指定配备专职档案人员,明确各自管理职责,建立基建档案管理网络体系,深化职能,加强各工程人员和档案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和工作沟通。应根据基建工程进度情况,实行基建档案现代化管理模式,制定基建档案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档,按照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管理,基建档案工作涵盖了工程项目的立项、勘察、测绘、初步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结算、审核阶段,学校基建档案业务工作包括收集、鉴定、分类、整理立卷、保管、防虫、防潮、防火等,细化各项制度并落实到人员工作中,保证基建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归档及时、保管安全。

(1)帮助施工单位编制基建资料归档内容及范围。根据建设项目基建资料归档及范围和保管期限进行分类,结合施工单位负责的工程项目,确定应归档的资料内容及分类,以此为依据收集所有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立卷、归档。

(2)在施工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要与工程管理部门、工程设计部门联系,收集整个工程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土建、安装等所有有关的图纸资料,在此基础上编制项目竣工文件材料移交清单,在工程竣工文件材料收集中,根据移交清单逐一核对,确保该工程项目竣工文件材料全部按时立卷归档。

8 参与检查审核、参与竣工验收

加强与工程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合作,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参与竣工材料的检查审核工作,以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竣工文件资料的系统完整、准确。

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负责对每项工程项目竣工的完整性、准确性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1)工程管理人员、监理工程师负责确定归档范围和归档材料的质量保证,对竣工文件资料的内容进行检查审核,以确定有无漏项和内容的真实性。

(2)档案管理人员根据国家行业标准《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及档案整理规范》,对竣工文件资料进行综合评定,提出对建设项目竣工文件验收意见。

(3)对在验收中不能提供完整竣工文件的施工单位,竣工验收小组应限其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竣工文件资料的整理、立卷、归档。

家校合作的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农业院校 科研档案 管理工作

科研档案是农业院校档案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学校科研活动的真实记载,是保护学校知识产权的重要依据,因此,搞好科研档案工作对农业院校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农业院校科研档案工作的现状

1.1 立卷单位多而分散

根据档案材料形成单位立卷的原则,一所学校,每年都有上百个课题结题,也就有上百个立卷单位。要对这众多的课题组进行具体的档案业务指导,这对于面向全校、统管门类众多而只有少数人员编制的学校档案部门来说,其有效指导难免会顾此失彼,从而影响课题的及时归档和立卷的质量。

1.2 课题组成员的临时性与档案工作的专业技术性产生矛盾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工作,即使是一个专业档案员,也需要经过专业基础的学习,再加上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积累,才能逐步熟练。由于课题组是随科研任务的需要而组合的单元组织,其成员的临时性和流动性使其难以熟练掌握立卷的原则、方法和技能,加上科研人员大多数是双肩挑的,工作繁忙,确实很难有时间按档案工作的要求做专门的资料收集。保管,整理、加工等归档立卷工作,从而影响了课题立卷的质量和落实。

1.3 科研档案形成的渠道多

一项科研任务从选题申报,评议审批、组织实施到验收鉴定,涉及到项目主管部门,学校管理部门以及课题组三个系统,其档案原始材料产生于这三个系统,归档时需要人为地将它们有机组合在一起,否则就有可能造成档案被分离而欠准确、完整和系统。这也增加了科研档案工作操作上的困难,例如从立题到实施过程中,课题组处于被管理的位置,项目和成果报批、评审的材料不可能到达他们的手中,因而课题组就无法按基层单位立卷的要求独立完成科研档案的全部立卷任务。

1.4 科研档案材料形成的周期长,集合材料需要跨年度进行

一项科研任务往往需要一年,有的甚至跨年之久,所涉及的范围广、参与的人员多,档案内容复杂,极易产生分割和疏漏现象。由于学校档案管理部门不直接参与科研管理工作,不掌握全校科研活动的状况,因此难以做到及时督促归档或清楚地知道是否该归档的都已全部归档了。由于不了解科研的全过程,对各个案卷的内在有机联系也就不大了解,不易发现遗漏、分割或重复的现象。如课题的研究材料和成果材料,可能会因时间的差别而被分割为两个档案。

1.5 科研档案材料的定级具有滞后性

就单项研究课题而言,其预研期和立项后的前期、后期各阶段重要程度可能发生变化,也就是在不同阶段,其级别可能发生变化。例如,某个课题在启动时可能是校级自选,随着进展,可能升级为省部级项目以至国家级项目,其形成的档案材料的重要程度和级别也随着发生了变化。但从档案材料的系统性,完整性来说,这个课题各阶段的档案材料是不可分割的,这就为确定进馆档案的级别内容和数量造成困难。特别是不掌握科研的动态变化过程,就难以做好立卷工作。

1.6 科研档案归档工作尚未建立统一的约束机制

虽然《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中规定凡申报成果奖必须要有档案部门出具的归档证明方可受理。但由于目前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上还存在缺陷,我国有些科研主管部门还未统一制定这一规定,致使有些项目可以不经过归档审查便被授予奖励。此外,申报奖励的毕竟只是少数,许多已结题而不报奖或暂缓报奖的项目更没有归档的约束,从而有可能造成大量档案材料长期游离在外,甚至流失。

2 加强学校科研档案管理的办法

为解决科研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思考

2.1 坚持依法治档,强化规范管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高等学校档案工作规范》明确规定:“科研档案必须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便于开发和利用。”学校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结合本校的实际,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和措施,规范科研档案归档的质量、数量,时间要求等细则,明确相应的奖惩措施,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科研项目档案的完整性和科技含量。具体措施有在科研项目课题立项之初,项目课题组应指定专人全程负责科研材料和管理,档案部门应对科研材料的收集,积累。整理进行专业指导:科研项目完成后,由项目负责人将平时积累的科研文件材料整理归档,在上报成果、申报奖励时,由学校档案部门加盖档案验收专用章,同时审查归档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归档材料不完整的不予验收、鉴定、申报奖励;项目获奖后,获奖材料也应归档,学校对达到规定级别的获奖项目进行表彰奖励时。必须由学校档案部门出具归档材料合格证明,否则,学校不予奖励。

在日常管理中,要坚持“三纳入”、“四同步”。“三纳入”即科研档案工作必须纳入科研管理制度,纳入科研工作计划、纳入科研人员的工作职责范围。同时做到“四同步”,即下达计划任务与提出归档要求同步,检查计划进度与检查科研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同步,验收,鉴定科技成果与验收、鉴定科研档案材料同步,上报登记、评审科技成果与档案部门出具科研课题归档情况的证明材料同步。此外,档案部门不能“守株待兔”,消极等待科研档案的自动归档,应主动深入到各科研课题组,协助、指导做好科研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工作,使科研文件材料从形成之日起便进入有序的控制状态,并将这种有序控制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

2.2 加强宣传力度,增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

采取多渠道与多种形式广泛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和《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类档案工作规范》,进一步提高学校各级领导,科研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科研人员对科研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使广大科研人员了解、熟知档案法规,增强科研人员的档案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在科研活动中,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是科研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是科研人员不可推卸的职责。

有的科研人员认为自己的科研成果、材料应归自己所有,这是错误的。《档案法》第十条规定“对国家规定的应当立卷归档的材料,必须按照规定,定期向本单位档案机构或者档案工作人员移交,集中管理,任何个人不得据为己有”,明确科研人员在科研档案方面的法定权利与义务,设法消除他们利用档案不便的后顾之忧,从而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从思想上重视科研档案工作,并在日常的管理中自觉积累科研档案资料,推动学校科研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2.3 加大开发利用力度,提高对科研档案价值的认识

做好科研项目档案工作,不仅是国家“依法治档”的要求,也是学校科研工作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是科研人员纵深研究的需要。学校科研档案工作的生命力在于为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发展服务。切实做好科研档案的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效益,以此取信于广大师生员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将科研档案工作化难为易。为此,应做到打破“只藏不用、重藏轻用”的老观念,树立“藏用并举、藏以致用、以用带藏、以用促藏”的新观念,热情为利用者服务,主动提供方便积极开发利用科研档案,充分发挥其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在查阅和开发利用过程中,应依法办事,保护集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不受侵害;积极开展编研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提炼加工科研档案信息。及时为利用者提供服务。

家校合作的案例范文第3篇

周国平 是的。高中学生都是在特定的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的,同时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其成长与置身的家庭教育小环境密不可分。而今,在教育得到了家长、学校与社会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如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促进、协调运作,实现家校教育资源的整合,这在物质资源相对丰富而精神需求相对滞后的社会背景下,尤为迫切。2012年6月25日,教育部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学校管理活动的自主性、复杂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多样性要得到显著增强,要求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让家长承担参与教育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可以说,加强家校合作,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重要体现。

然而,对于这个并不算新的话题,虽然大家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但在实践中还缺少真正的法律和科学研究的支撑。现代化的学校应该具有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特点,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学生在学校的话语权、参与权太少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也太少。我们看不到家长在孩子教育中同行的身影,他们甚至没办法了解教育的真实情况。可以说,当前高中的家校共建,还面临着不少困境。

记者 请您谈谈具体有哪些困境。

周国平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家校合作的一个固定模式家长会的流程:先由校长(或年级分管校长)讲话,大体是教导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然后是各班主任教师讲话,主要是介绍全班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并指点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最后任课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毫不讳言,在我校,此类家长会的模式仍被利用,但我们在反省,显然,这样的家长会,家长只是被动的接收器,没有发言的机会,因而认真听取的寥寥,效果可想而知。或许这类家长会的实际目的,是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基本要求、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在班级中的位次,以此达到分解学校责任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家长对孩子以及班集体的其他状况,包括道德品质、性格发展等所知甚少,因而缺乏真正的知情权,更遑论参与权了。

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孩子到了高中,父母们往往认为孩子大了,心智上不会出现大偏差,而自己在对孩子的学业协助上已经无能为力了,因而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会热心参与学校对其孩子的教育。另外,还有部分家长只在智育上能与学校配合,即能督促孩子做功课等,但在其他方面则或苛责、或顺从。也有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或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这些都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意识上的偏差,导致他们放弃了自己应该承担的教育权利和义务。

二是学校缺少可资借鉴的家校合作的有效机制和案例,更缺少像欧美国家那样的家校合作模式及实践研究,以及在行政法律上的推动。如美国的学校发展项目SDP模式,由学校董事会负责制订计划,学校发展团队肩负起代表家长、教师、管理者和学校支持者的责任来推进家校合作,家长被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设立专门的家校协调者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相比较而言,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

三是学校教师对家校合作共建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成长的传统土壤。我们民族的特性是权威取向的,崇拜并依赖权威,而传统赋予教师的权威与崇高的地位,在家长心目中十分牢固,也往往为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所认同。另外,强调中庸、折中,避免冲突;强调和谐,避免失衡;强调集体高于个人;强调顺从和顾及他人,避免得罪他人……这种相对稳妥和缺少改革的精神面貌,造成了相对惰性和抵制变革的心理,如在本就很难的高中专业化学科教学上,如果引入家长对教学的评价,会造成教师团队本不该有的“自尊受损”的心理压力。

记者 基于这样的现实,您觉得要实现真正的家校合作,学校应该具有怎样的工作思路?

周国平 首要解决的便是学校和家长平等地位的问题,即协调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平等地位和作用,改变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的认识,平衡家校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可能调动家庭对其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其次,要拓宽家校合作的研究空间和实践领域。学校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但多层面的合作还是可能的,如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上,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文化环境的营造上,在学校管理行为的促进上,甚至在课程建设和教育科研等领域,都有合作的空间。

总之,作为这项工程的主导,学校(无论是管理者和教师)要改变观念,不能将家长引入学校视为不懂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不能抱着仅仅将责任分解的意识来通报学生的种种不足,不能让家校合作停留在学校对家长这一单向的交流模式之下,不能只有阶段性考试节点的家校合作而缺少合作的连续性。

记者 根据这样的思路,贵校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周国平 我们着力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力求通过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科学规范地推进家校共建工作。

一是抓好节点,丰富家长会的形式,如我校高三年级共要召开三次家长会,分别是起初家长会、临界生家长会、文科优秀学生和理科进步学生家长会。

二是落实常规,引家长进校园、进课堂,如在校办公会、行政会、教职工大会等不同会议上要求学校上下统一认识,引导家长进校园、进课堂,打破过去单向交流式的家校合作模式。

三是广开言路,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如学校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这一家校共建组织,目前已经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三个梯度的家长委员会体系。

四是搭建平台,丰富家校合作的手段和方式,如在拓宽与家长直面交流的平台工作中,邀请家长进行国旗下讲话、百日誓师讲话、班级教师会交流等,在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食堂安全工作开放日等活动中,都邀请家长参加。

记者 通过这些措施,贵校希望在家校共建工作上达成怎样的发展愿景?

周国平 建立家校合作的有效机制,探索提高家校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家校合作的科学、有效推进,并非朝夕可成,但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们希望能达成如下的发展愿景:

一是真正实践家校共建下的教育共同体,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看客,而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如果能让共建达到一定层次,使得家长具有教育话语权,成为学校教育的评判者、宣传者、服务者,甚至管理者,并以优秀家长的示范来带动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那么我们的教育队伍将多一支同盟军,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也不会成为空话。我们的这一愿景将具体到家长对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教师评价、课程开发、教育科研等广泛领域的参与。

家校合作的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校企合作 校企共同体

1问题的提出

近些年,我们的校企合作流于形式,水平较低的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如何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职教界积极探索,出现了校中厂、厂中校、职教集团、办学共同体等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体化办学形式。我校针对这种状况,经过三年多的尝试,深刻的感觉到校企一体化是一种行之有效有效的深度合作的手段,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研究。

在校企一体化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的是高职院校的培养人才的目标定位,以及企业在人才培养中起到什么作用。学校和企业通过什么途径有机结合在一起?学校和企业结合的利益点是否一致?通过什么形式让学校和企业达到双赢?采取什么策略?采取什么措施让校企两家成为一家,在校企一体化过程中,校企通过股份制合作经营模式达到什么效果?等等这些问题,通过我的分析和研究都能很好的得到解决。

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的关键点在于对学校和企业的现状尽可能的全面掌握和深入分析,寻求校企利益的双赢,从而避开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方式,让校企双体向校企一体转变,使得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得以有效的开展,真正让校企合作走向更远的前方,为我国的产业化建设提供优质的人才。

目前,我国的校企一体化初见雏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在开展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进程中,十分注重寻找合适的的对口的企业。并有针对性的对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的项目逐一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研究,破解校企深度合作的难题,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实现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的良性互动,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校企一体化是近些年来兴起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学校和企业合力为一体,在合作上力求做到无缝对接,形成了一种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模式。所谓的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就是将学校中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与企业的产品开发、生产、推广、员工培训等校企活动空间进行有机组合,校企共同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助互益的股份制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整体。校企合作是时代的召唤,而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是双方共赢的最佳选择,建立校企间良好的有效的一体化合作机制,即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破解我国高校教学不足之处的一剂良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就要求高校要积极主动地服务政府,服务经济,服务社会。同样,企业也把高校纳入视野。共同服务于产业经济。因而,校企一体化合作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必然趋势。

目前,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在业界上已经被广泛关注,但是落实到具体应用,却还有一段距离,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因此我认为校企一体化股份制经营绝对不只是号召,而在于实实在在的有效的执行和实施。校企都应该根据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积极有效的服务于社会,回馈于社会,为国家培养切实有用的与社会需求“零距离“的人才。每所高校或企业对校企一体化合作的具体应用本身就是一个应该值得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的理论课题。

在校企合作办学领域,德国的“双元制“在具体实施上成功运用了这一理念,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壮大。

国内接受这一先进理念,也仅仅是四五年的时间,很多企业也纷纷效仿尝试,大多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在于:

1)政府支持和监管力度不够;

2)传统的校企合作思想观念没有彻底扭转;

3)实施和执行层面不够;

4)合作方法不尽完善。

3运营模式

“万声通讯模式”不是一般传统的校企合作,“万声通讯模式”能够成功也并不是偶然的,它之所以能够从众多校企合作中脱颖而出,自然有它独到之处。

我们通常所说一般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从这个定义上,我们不难看出,我们的“校企一体化“和”校企合作“是一脉相承的。校企一体化是对校企合作的进一步高层次,高水平的升华。围绕人才培养方式进行研究,切实做到工学结合,使“单一的教学方式”向“教学生产型”转变。

立足于目前国内高职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这一个背景,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二级学院--高等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与行业内大企业合作之路,学校从行业中选择了吸纳岗位人群比较多的一个大型企业---山东万声通讯实业有限公司,双方共同实施基于大型企业的“校企一体化”的“万声通讯模式”。通过合作,双方共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解决了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发展的瓶颈问题。

4合作的成功给校企合作提供了参照,具有深远意义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成立校企共同体——校企一体化的前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企业、学生多方受益;学校收益,双师型教师培训;企业获取学校教育资源,继续教育;人才储备;员工稳定性提高,降低培训成本;学生,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掌握;清晰的职业生涯规划;真实的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兰.高职股份制专业合作的探索与实践[C].见:戴勇.中国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16-19

家校合作的案例范文第5篇

【摘 要】学困生一直是困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农村正逐渐成为学困生的重灾区,如何做好农村学困生的工作,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合作,成为农村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案例分析,试图寻找农村学困生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家校合作

一、研究目的

我校是典型的农村小学,四周群山环抱,交通闭塞。除外出打工者外,村民多以种植玉米及蘑菇为生,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教育意识薄弱。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与自己完全没有关系;当孩子在学习或者其他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则将责任完全推到教师身上,一副兴师问罪的模样。这为学困生家校合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我做了本次课题研究。

二、个案分析与对策

本此研究以我校学生为对象,以个案分析法为主,综合运用观察法、谈话法、对比法、跟踪调查法等研究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

案例1:小明(化名)是一(2)班的一位学生,他在课堂上不能够集中注意力,散漫、自控力差,在其他学生认真听课的时候,常常看其他地方发呆或者低头玩手。下课时,则在教室内大声喧哗,疯打闹,个性蛮横,不遵守纪律。放学回家,从不完成家庭作业,老师批评也不思悔改。如此一来,导致学习成绩较差。

经过调查研究,我认为该生属于自由散漫型的学困生,原因主要是祖母的过分溺爱以及家庭教育监督能力差。但是,该生智力水平较高,反应迅速,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和向师性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在家校合作方面,我采取积极主动的沟通策略。

(1)在家长接送孩子的时候,介绍当日学生的学习、纪律、思想品德、作业及团结同学等情况。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与家长分享,每一次错误也与家长共同分析。让家长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总体状况。

(2)经常进行家访。尽管通讯便捷,但是作为农村教师,如果只凭语音或视频通话是不可能完全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的。只有真正的到学生家里去家访,才能知道学生和家长面临的具体问题,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3)针对不同情况,向家长介绍不同的教育方法。如小明回家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提醒家长应在课后抽出时间陪伴小明学习。要让家长明白,即使地里的活计再辛苦,也不能忽略孩子的教育问题。即使文化水平再低,也有能力辅导一年级小学生。多关注小明的思想和情绪状况,饭后和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学校的情况等。创设有利于学习的家庭环境。规定做家庭作业时间和地点,并且制定完整的学习计划,每天严格执行。

针对小明不遵守纪律,行为散漫等特点,提醒家长在平时教育的时候,要松弛有度,赏罚分明。不可以非打即骂,进行简单粗暴的教育。而应该多与孩子沟通,了解问题的具体原因,多多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另外,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既培B了孩子勤劳的个性又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责任心。

案例2:小亮(化名)是一(2)班的一位学生,他是班里年纪最大,但是成绩最低的学生。该生知识接受度、反应速度、记忆力、知识运用能力与变通能力均较为低下,多数学生学习几次就可以熟练掌握的知识,他用更多的时间学习也无法完全掌握。

通过分析对比等研究,我认为该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智力、学习方法以及家庭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曾试图与其家长进行交流,但其家长态度恶劣,认为孩子成绩低就是老师没有教好孩子,于是,我只好通过家长会上其他家长的分享让该生家长明白家校合作的重要性,理解我的良苦用心。这样,我们逐步建立的友好的关系。并进行了相应的家校合作策略。

(1)让该生家长明白孩子的能力及特点,不要对孩子有过高的期望,更不能采取粗暴的方式揠苗助长。否则,不但会降低孩子的学习兴趣,打击学习积极性,还会对性格的产生消极影响。

(2)通过微信群,发送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让家长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状况如何往往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的言行与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不是学校、社会所能够代替的”这样的道理。向家长介绍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比如美国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等等。

(3)注意家校沟通的方式和方法。先介绍学生的积极一面,再介绍有待改进的部分,这样家长的心理接受度会较高,家校合作的效果也会较好。

(4)理解和尊重家长。特别是农村学困生的家长,往往因为自身工作及能力等问题,无暇照顾孩子。教师在家校合作中,不应指责和训斥家长,而应该体谅这些家长的难处,并且给予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经验总结

总之,实践表明,有效的家校合作能够提高农村学困生的成绩及整体素质。但是创设良好的农村家校合作机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的努力和付出。就让我们广大的乡村教师多给学困生一些关怀和期待,让陶行知先生口中的瓦特、牛顿,爱迪生,在我们的教育下熠熠生辉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