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美术的基本常识

美术的基本常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美术的基本常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美术的基本常识

美术的基本常识范文第1篇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色彩的基本常识;了解简单的色彩与心理知识;掌握色彩冷暖与情绪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色彩构成练习和上色练习,提高色彩表现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色彩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色彩的基本常识。

难点:运用色彩表达感情。

教学用具

多媒体计算机、PPT、应用软件、电子绘画板。

教学过程

1.回顾学过的色彩基本知识

(1)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色调的概念:画面整体的颜色倾向。

(3)色调的分类:高低、鲜灰、冷暖。

2.色彩的明度与纯度

(1)明度高的颜色变暗会比明度本身低的颜色更灰暗(出示6组不同深浅度的颜色,比较他们变暗后的效果)。

(2)在调节颜色的明暗时,还要考虑颜色本身的明度,这样我们才能按照需要来调色。

3.色彩与情感

不同的色彩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情,色彩具有象征意义。

例如:白色象征——纯洁、光明、单纯。

蓝色象征——理性、冷静、平静、忧伤。

绿色象征——和平。

橙色象征——热情。

利用色彩的象征意义能够更好地表现感情。

4.色彩实践练习1—色彩构成(四季)

在调色区,调出5~7种色彩,表现四季中的一个季节。

(1)学生实践,教师辅导巡视,帮助学生分析。

(2)交流与评价。教师随机挑选学生,上台讲解自己表现的季节和所使用的颜色由来。

教师点评学生作品。

5.色彩实践练习2——色彩创意练习

教师布置任务:对画稿进行调色,同时展示成品范例(如右图)。

要求:使用有个性的颜色进行填色练习,结合不同的笔触和机理进行。

教学反思

其实本课设计的最初灵感来自于我大学时候色彩学的一节课。这种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抛开固有的色彩认识和观念,抛开固有的色彩与形态的联系,引领学生从新角度认识色彩。而信息技术在颜色的计算和表达上与传统美术颜料相比,更全面、更理性、更科学。所以在色彩认识的这个点上完全可以将信息技术与艺术知识结合。

美术的基本常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美术价值 鉴赏评价 绘画语言

一、引导学生认识到美术的价值

美术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美术教师为学生描绘出灿烂的人生美景,向学生展示出人生的美好未来,把真善美经过艺术的加工,呈现在学生面前。对美好人生带来渴望,拨动着欣赏者的心弦,抚慰着理解者的情怀,让人们获得智慧,带来美的享受;美术让世界变得多姿多彩,让作者和欣赏者产生共鸣,一幅美术作品就是一种倾诉,一幅美术作品就是一种沟通,它能够跨越国界、感染和振奋精神,对于人生不可或缺。作为美术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美术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激发对美术的兴趣,进行有质量的美术实践活动,完美地完成美术教育活动。

二、提升对美术的认识

美术如此重要,可是很多人认为美术没有考试任务,教得好不好都无所谓,根本不考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爱好,有没有美术的天赋都不加重视不予挖掘。上美术课的时候,教师只是让学生对其中的一些图画做一般性的欣赏,从而忽略了美术的重要性,将学生引入歧途。这样的结果扼杀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学生的审美情趣不加培养,其结果是贻害无穷。

三、学会鉴赏评价,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赏画、评画活动。让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通过教师点评引导、师生讨论、小组讨论,达到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效果,从而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利用不同的季节、特定的节日或特定的主题等题材,通过写生、设计、创作等课程,运用美学法则,开展创作实践活动。如春季采风,使学生在创作活动中主动参与,动脑动手,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当中,用实践去检验、去证明,将风格多样、富于艺术气息的创作成果,在校园、展厅以及互联网等场所加以展示,使学生的个性和智慧得到充分的展现。

四、谙熟绘画语言

艺术家的身份不同,居住环境各异,表现手法独具匠心,因此,画家们的作品千姿百态、精彩纷呈、风格各异。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绘画史,认真地研究以后,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异,真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一方面,达・芬奇写实主义继往开来,采用直线透视法,通过光线,采用娴熟的技法描绘,每一幅作品都具有全新的现实主义感,令人耳目一新,这些驰骋于画坛的伟大的艺术家弘扬了“人文主义”绘画风格,华贵清新,高雅绚丽,宏伟气派,演绎了和谐和脱俗的艺术,形成了卓绝超伦的“古典主义”画风。另一方面,印象派画家们“畅所欲言”,光色交融,用他们的画笔歌颂着温暖的阳光和鲜亮的色彩,光色变换万千,瞬息万变,他们精心捕捉,表现卓异,运用分色技术,将色彩打乱,之后艺术的组合,使画面变得绚丽多彩,醒人双目。印象派画家大胆创新,一改传统的画法,他们注重心理表现,抒情意味浓浓,绘画语言清新暖人,外表美表现丰富。综观西方绘画,其造型基本上使用形体与色彩语言,即便没有线的使用,其造型行为不会受到重大影响,其绘画形态的构架照旧可以成立。即便用线界定轮廓,如在轮廓之外辅上调子,立刻成为很立体的画面,由此知之,西画中线依然作为表现形体的一种特殊手段。引领学生谙熟绘画语言,了解了画家的风格,增进学生欣赏的水平。

美术的基本常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 美术 想象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才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事实上,只要有人想到的东西终有人做到,这已经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常识,今天的异想天开或许就是明天的发明创造,可见想象对人类是多么重要。幼儿比成人感想,他们是很有创造天赋的,在他们的头脑里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没有太多的定势,他们的想像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大胆离奇的,想到星际去旅行,想到海底去探宝……“儿童画”则是幼儿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即绘画是发展幼儿想象的一种有效手段。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其想象力,发展其想象潜能,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当前,我们的幼教同行已经在不断更新幼教理念,我们已经逐渐把幼儿的主体地位、幼儿的年龄特点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们懂得了要把幼儿的需要放在首位,知道了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还存在着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发展的现象。那么,如何通过美术活动这一幼儿感兴趣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呢?

 1.引导幼儿关心周围事物

 丰富感知经验丰富的感知经验是进行艺术创造的前提,只有见多识广,才能在综合表象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和创造,才可能进行想象。我们要让幼儿多看,多扣,多感受,不断丰富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才能在创作时想别人之未想,画别人所未画,做别人之未做的。在日常生活中,要让孩子接近生活,走进大自然,一些在成人看来再平常不过的东西,如一片云,一棵树,一只鸟,在孩子们的眼里,是朋友,是伙伴,是经过孩子们稚嫩情感和心灵浸润过的灵物,有情感,有思想,甚至有表情,充满生命力,美好而富有趣味。除了丰富生活经验以外,还应让孩子领略优秀作品的魅力。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平时看到的色彩鲜艳的、不同风格的图书上的作品,还要经常选取一些形象夸张、色彩明快、充满想象的优秀作品让幼儿欣赏,如米罗的《人投鸟一石子》、毕加索的《戴渔帽的女人》、《脸》等,那种大胆的富有创意的联想变形给视觉、心灵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促进孩子们的艺术迁移。

 2.营造宽松的心理环境

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一些研究也表明,在心情良好的状态下工作时,人的思路更开阔,思维更敏捷。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 2.1 给予幼儿充分地信任

 教师要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发明家,他们总能激发出对他们来讲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想法和做法,虽然其中有些在成人看来显得幼稚、可笑、不合逻辑,但就他个人发展来说,这是非常可贵、重要和必须的。

 2.2 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

 我们在读幼师时,有关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现在再来看看,实际工作中,我们又顾及了多少呢?场景一:孩子们边操作边自言自语,教师马上走过去说:“不要讲话,你会影响到别的小朋友的。”场景二:教师出示了一幅幼儿感兴趣的图片,马上幼儿开始“交头接耳”,教师说:“安静、安静,下面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片,看看图上有什么。”……是的,在教师的提醒下,纪律很好,活动天按计划井然有序地实施着,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是孩子们的活动,这是为促进孩子的发展而设计开展的活动,我们只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非主体,我们是否该蹲下身,低下头,发现和理解孩子的声音:我们是孩子,我们在操作进自言自语不是故意捣乱,是因为我们的手部肌肉发育不成熟,手眼协调能力差,手的动作不足以表达我的思想,我要借助嘴巴来帮助表达;我们看到图片时,精彩的画面让我们有不同的想法,我们都急于告诉别的小朋友……

 2.3 尊重孩子间的能力差异

 《纲要》中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我们都知道,幼儿的能力水平存在很大差异,他们在各领域的发展速度也是参差不齐的,我们必须理解并帮助他们以适合自己的速度向前发展。在每次的活动中,我们都会发现,总有一些幼儿“跟不上趟”,有的胆小,不肯参加活动:有的内向,不愿言语;有的我行我素,不按你预设的方式操作投放材料……这时,你会怎么办呢?按计划实施,活动会顺利完成,看上去会很“圆满”:你的每一样准备材料都按计划用上了,小朋友的操作材料整洁美观,每个人都有成绩展示,整个活动井然有序。但是,细细想来,孩子们更像是你课堂的点缀和材料之一,能力较弱的幼儿看着你为大家准备的统一材料无从下手,能力较强的则很快完成了操作后,无所事事;胆怯的依然不敢动手,内向的一句话没说,不按计划操作的也被你制止了,我们的活动目标制订得也许很到位,但真正达到了多少,孩子们到底在活动中有了哪些收获呢?这是我们不常反思的,但恰恰体现了我们真正的教育观念,我们的理论和实际脱节的关键所在。

 2.4 引导幼儿尊重不同想法

 幼儿间的相互影响也是个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孩子们经常会关注同伴的作品,有些新奇的想法可能会让别的幼儿意外,甚至反对和排斥。如一幼儿画了一个大大的蓝太阳,旁边的小朋友看致函立即大声说:“错了错了,太阳是红色的,老师,他画的什么呀,难看死了!”那个孩子立即将画纸藏到桌下,再也不愿给别人看。这样的现象对于那些内向而敏感的幼儿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他们可能今后再也不敢大胆表现自己的意愿,可能一直循规蹈矩地制作,而非创作了。此时,教师轻轻走过去,用好奇而欣赏的语气说:“很美啊,我觉得你的画好特别,是别人想不到的,你肯定有非常有趣的想法,对吗?小朋友,你们想听吗?”小朋友齐声说:“想!”于是那个孩子说:“我画的是夏天,我觉得太阳太红太烫,照得我们不敢出去玩了,我想要是太阳是蓝色,照在身上一定就凉爽多了。”教师用自己的言,行,肯定了该幼儿独到的想到,帮助他建立了自信,并不知不觉教会了别的孩子,什么是想象创新。同时,潜移默化地让他们懂得尊重别人的作品,接纳欣赏别人与众不同的构思。

美术的基本常识范文第4篇

Zhang Weiyi

(Art School of Weinan Teachers University,Weinan 714000,China)

摘要: 美术课程的基础教育是教学的根本,是提高学生基本技能的有效途径。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学改革的展开,美术教育观念意识需要改变;教师综合素质需优化和培养;基础课教学应建立导师制度。本文通过以上几点分析从高校美术基础发展教育观念等方面提出有效实用的对策。

Abstract: The art basic education is fundamental of teaching, and the effective way to improve students' basic skills.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form, the concept of art education need chang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eachers and training need optimizing, the mentor system of basic course teaching should be established. Through analyzing the above points, this paper proposed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concept of the development education about the university art.

关键词: 美术教育 基础课 改革 导师制 观念意识 素质优化

Key words: art education;basic course;reform;mentor system;the concept of consciousness;quality optimization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9-0204-01

0引言

现今我国艺术文化与经济快速发展为美术人才早就了巨大的就业市场和创业机会。现在社会需要着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美术人才。从各个美术高校情况来分析来:学生入学数量逐年增多,但具备高水平美术能力的学生却逐年萎缩;他们在意识上往往轻基础课程素描和色彩。重专业油画或国画;从学习美术到进入大学,基础课的训练时间相对集中,基本常识和专业知识面接触相对狭隘、针对以上情况,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便成为一个关键点。

1美术基础教学中观念需要转变

现在高等院校在美术专业设置里基础课的训练中还都没有固定的模式方向,在教学内容上都要求能够体现写实、具象、发散的相关训练内容。在加强创造性思维与形象思维训练的同时也不能放弃前期实践证明有效的训练方法。我们必须清楚的明白和认识作为基础训练,不单单是美术初学者跨入大学的敲门砖,更是一名成功美术工作者提高艺术表现力和不断精炼艺术语言的重要积淀。现在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成为现今的大众性教育,作为高校工作者我们都应有新的思维方式换个方式分析现象与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教师首先要和学生建立互动关系,学生不能被动的“听”有主动的“学”使学生重新能够认识到基础课训练的目的,是培养优秀艺术家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是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及客观对象的认识,让学生从一开始的观察到理解和运用,最终能系统的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要素与构成要素,使基础课的训练和创造力的培养能够为融为一体,综合全面地分析素描和色彩给人的视觉效应、心理感受和情结反应。

因为历史与社会原因,前苏联美术对中国的美术教育有着重大影响,直到今日我国的美术基础教育模式基本还都继续沿用前苏俄的契斯恰可夫基础素描教学体系,具象、再现,完整呈现成了美术绘画唯一标准,大众好像更容易接受传统的美术表现形式,对一张美术作品的评价只从简单的外形上看以画的像与不像为标准,精神内涵所具备的的神似往往都被忽略不提,虽然在改革开放时期西欧国家的现代艺术对我国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冲击,国内某些艺术团体也有一定成就,但对于西欧国家的各种艺术观念与艺术形式。在学术界、教育界里还有争议,不能影响和渗透到美术教学中去。这种现代艺术在我国发展了一段时间和折腾后慢慢重归平静,具象写实仍然还是占有一定重要地位,基于美术教学的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在基础课教学中贯彻“宽专业、厚基础”的方针,在基础课的教学里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至关相关重要,教师高水平的美术能力是保证优良教学的重要因素,学生知识的掌握有赖于教师的静心传授。

2教师综合素质需优化和培养。

“教育大业,以教师为本”。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美术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和培养美术教师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三方面: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首要的。教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有良好的师德。美术专业过硬,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教学艺术和技巧,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良好的人际关系,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培养和优化美术教师素质,就要改革美术教育,培养具备综合优良素质的的新型美术教师;要加强在职美术教师的继续教育,使教师不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适应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本世纪把全面开发自身创新潜能作为教育的主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释放独有的潜能,首先要有大批具有创新开拓精神的教师队伍。面对未来的教师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开拓研究者、教师要不断地吸纳更多相关学科知识以适应课程综合发展的需要。在学生的眼里,教师似乎无事不知,学生也喜欢知识渊博的教师。教师平时要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各种知识,这样我们的知识结构才会迅速向纵深发展,从而在教学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资助和鼓励教师搞美术创作,提高专业绘画能力,调整减轻教师的工作量。在引进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人才的同时加强对专业教师队伍的培养训练,比如去国外高校进修相关美术专业,我们还要推进网络信息技术在教学当中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尽可能尝试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趣味性与直观性丰富课堂内容。

3基础课教学应建立导师制度

在基础课素描色彩的训练上建立导师组,使学生从观察到感受,从想象到创造,都有导师实施引导从而在训练塑造握物体造型时候有着良好的正确方向发展。所谓导师组也称为工作室制,让由高职称的教授或副教授带队,带领若干名讲师或教学教育骨干组成具有特点的学术教学实体,对本导师组在编的学生实施教学,改变过去以班级为单位的教学实体。这种改革给教师带来了挑战,也给教师的发展提供机遇。改革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过分强调“学”从属于“教”的僵化模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需求,多方面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树立具有现代意识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需求,多方面启发学生的积极性;要树立具有现代意识教学观念。当然,任何一种新的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的观念的抛弃,改变多年来已经习惯的教学模式和思路是对自己教学观念的重组及“格式化”。综上所属,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提高并加强基础教育实施以上三点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而现今的高等师范类美术基础教育观念的改革与建立导师制的是美术发展也已成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孙威.高校美术素描基础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调整[J].美术向导,2007.1.

美术的基本常识范文第5篇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开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完善,每一位教师都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无尽的机遇。新《美术课程标准》强调,美术教学“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因此,在美术这一基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如果不能走出学科知识内容的局限,把大部分时间、精力用在辅导学生的技能练习上,学生仅仅通过练习来掌握美术技能技巧,对学生的考核也是以掌握技能的程度来衡量,那么,这种教学方式存在明显的片面性,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不利于促进学生智力、能力的全面发展。

美术新课程教学改革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内容进一步划分成“造型 表现”“设计 应用”“欣赏 评述”“综合 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对学习领域的划分,为学生提供了清晰的学习内容和明确的学习方向。以下是本人在美术练习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学、基础理论教学和示范性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加强练习课中美育教学,提高审美素养、陶冶情操

美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对美术学科的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术教学应重视学生对艺术的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内容美与形式美的了解与认识以及能力的形成,所以美术教育应把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作为一个未来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这有利于培养未来教师的良好素质。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美育教学不仅局限于美术欣赏课教学,在基础练习课中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比如在临摹练习中,选择那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自然美、生活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一个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都能通过后天的培养以及持之以恒的努力获得,但审美趣味则是人的思想和情感的高度升华。严格地说,美术训练的过程,实际上是人格的塑造过程。基础学科美术教学不是以培养小学专职美术教师为目标,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在练习课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挖掘,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从细微处观察的能力,如写生课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形体外部特征、色彩的变化,认识事物的外在美,更要善于发现事物内部美的本质。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总是要反映一定的内容。形式美固然是构成艺术美的基本因素,但内容若不能反映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再好的形式最终也会失去其存在意义。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技能技巧的训练时,要引导学生吸收和借鉴艺术形式的精华,积极反映社会生活中的真、善、美,通过表现美,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使美术知识能够反映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美术练习教学中,应渗透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培养成那种“不食人间烟火”、自命清高的出世画家和颓废的艺术家,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使学生具备合格的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加强练习课中基础理论教学,提高基础理论教学质量,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美术技能知识

美术是一门技能性较强的学科,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一定的技能技巧,而美术又与其他学科一样,基础理论也是它的基本组成部分。学生对美术技能知识的学习掌握是教学的关键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尝试各种表现形式和造型方法,所以在掌握技能技巧之前,掌握好理论知识是不可少的环节。如形体比例、透视、构图、图案中色彩等,这些基础理论,不但要用来指导学生的实践练习,而且要让学生在练习中理解并掌握它们。

目前使用的美术教材,是在小学、初中的美术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拓展,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而目前大多数师范学生由于许多客观原因,入校前基本没有经过美术学习,他们的美术基础知识相当薄弱,有的甚至是空白。因此,在练习课教学中,要加强基础理论教学,而且要考虑如何抓住内容的实质性,特别是对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术语,要把掌握知识点所需的基本概念和常识,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教授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并应用。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一种重要措施,是取得画面形式美的重要手段,可以这样实施构图教学:

(1)通过作品欣赏,在画面中让学生形成构图意识。

(2)使用活动教具,让学生认识掌握构图的基本常识。

a. 在黑板上画一个具体形状——苹果。

b. 用大小不用的取景框作出几种不同的构图选择。

(3)总结构图的一般规律。如大小适当,左右匀称,上下凸显空间层次感,突出表现画面主题思想。

利用直观教具教学,避免了过多的术语解释,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

三、加强练习课中的示范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照《中等师范学校美术教学大纲》实用性、实践性原则:“……根据小学教师的职前教育的特点,选择教育内容……使学生能将所学到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生活。”基础教育专业的美术学科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掌握某种技能;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理论中所提出的问题的方法和内涵。让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美术基础知识应用于小学其他学科教学,培养他们的教学能力。

有人认为,学生一旦学会技能,自然就提高了能力,这只是对能力的片面理解。美术课练习中主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和造型能力。美术教学应根据专业的针对性而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实践性就是通过练习,掌握技能知识的同时应用于实际。美术的技能、技巧可以在教师的安排下得到训练,但教育、教学所需的能力只能靠平时的培养。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但要掌握美术技能技巧,同时还要学会一定的教学方法。

教师在讲解基础理论时对于学生就是一堂直观的示范课。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特别是基础理论教学时应着重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法,同时也要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注意语言的严密和准确,并且联系小学美术教材有关内容,结合小学教学进行讲解示范。

如写意花鸟画中,结合小学美术教材中墨葡萄的内容,分别把笔、墨的用法结构组织和画面组合的基本方法,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掌握绘画的基本技能,也能了解小学教学的课堂环节和组织方法。这样,能使学生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中掌握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方法,达到小学兼职美术教学的要求;同时,也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并为社会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