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工艺美术的魅力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黄南藏族自治州东北部的同仁,是饮誉中外的热贡艺术之乡,又是青海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世界吉尼斯之最――《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的诞生地。
热贡艺术是雪域文化和中原佛教艺术完美结合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源起于十五世纪藏传佛教在该地区的传播与兴盛,是藏传佛教艺术的一个重要流派,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在技法上既继承了藏传佛教传统创作手法,又融汇了汉族绘画和其它地方的民间艺术,成为独树一帜的民族艺术奇葩,在我国西南、西北地区及国外东南亚地区享有盛誉。
热贡艺术主要集中在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吾屯上庄及下庄一带。主要包括唐卡(卷轴画)、彩塑、堆绣、木刻等,题材以佛祖、金刚、度母、菩萨、宗咯巴等人物像为主,选料考究、色彩丰富、工艺精细,多见于寺院建筑,所绘画面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清晰、人物千姿百态、活灵活现。热贡艺术品位高,极具观赏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被称为“中国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瑰丽明珠”、“青藏高原上的一朵鲜花”。1999年12月3日被列入大世界吉尼斯之最的《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是热贡艺术的精典之作,长618米,宽2.5米,重1000公斤。
热贡艺术最有特点的是,热贡的艺人并非专业艺术家,而是藏族、土族农民以及寺院里的僧人。艺人最初的创作是为满足大量兴建的寺院之需求,表现了对宗教的一种真诚和狂热。随着工艺不断完善,其美誉逐渐传遍了整个藏区以及蒙古、尼泊尔、印度等地。18世纪以后,大批热贡艺人携艺出游,足迹遍及四川、甘肃、内蒙、印度和尼泊尔等地,给这些地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绘画和雕塑作品,艺人在游访中又博采众长,吸收各家精华,所以最终形成了热贡艺术的工艺细腻、色彩浓艳、富于装饰性的独特风格。
热贡艺术经过“”劫难,几近灭绝,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经过一些老艺人的传授及发掘整理,从艺之风勃然兴起。这里不仅有信仰的精神力量支配,还有一种商业利益的影响,唐卡已经受到了一些腰包富有的游客、特别是外国旅游者的青睐。
刺绣是同仁各族人民历来的一种习俗。他们用刺绣品装饰自己,美化生活环境。主要绣品有荷包、针扎、裹肚、鞋袜、枕头。宗教绣品有顶棚上的横幔、柱子上的垂幛、供桌上的苫布以及佛衣、法器、幢幡等无不展示出刺绣的功能,其绣件色彩艳丽,构图完整,针法多样。针脚细密完整,边缘清晰均匀,线条排列紧凑,不露针迹。在用料上多选用绸缎、真丝和较粗的金色丝线压边,使绣件更显华丽。
剪纸是将纸剪成鸟兽花草之样、山水人物之形的民间工艺艺术,而今以刀代剪镂成的“刻纸”也称之为“剪纸”。主要分布在同仁县隆务镇、保安镇,在其它民族农户中也有以剪纸工艺品用于装饰的。剪纸艺术品形式多样,依其用途,大致可分为窗花、礼花、灯花、挂钱、祭礼冥花。剪纸构思精巧、注重对比,富有韵味,粗犷中见清秀,稚拙中藏精巧。作品多用红色,线条布局有笔墨情趣。1985年12月,黄南州举办《全州民间剪纸、刺绣、绘画展》,共展出230件作品,其中剪纸艺术品48件,选送保安乡郝润月花的《双狮》剪纸获优秀作品奖,并由省群艺馆收藏。
多年来,为使同仁的民族艺术得以继承、挖掘和发展,县委、县政府自1981年起对剪纸、刺绣等热贡艺术进行省级、县级的组织展览,获得了学术界、艺术界人士的高度评价。其中热贡艺术在北京、上海及香港等地进行展览,震惊了中国民俗界和文化界。1997年建成的风格独特的热贡艺术馆,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参观者。近年来,同仁县加大了对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保护和发展力度,成立了同仁县热贡艺术协会,热贡艺术品公司等也相继成立,开展热贡艺术品的做、产、销,使热贡艺术市场领域不断扩大。在2004年首届上海民间艺术博览会上,热贡艺术品获得“正大杯”金奖3枚,银奖2枚,铜奖1枚,在整个博览会中取得了奖牌总数第一,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到目前同仁地区从事热贡艺术的有1000余人,热贡艺术年总收入为677万元。同时同仁县准备以热贡文化艺术村、热贡艺术绘制展销中心、热贡艺术博物馆等为主要招商引资项目,对热贡艺术进行深度挖掘,使之得到有效保护、开发和利用,使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
热贡歌舞
最有代表性的是热贡六月会上的歌舞。歌以“鲁”为主,有赞颂曲、婚礼歌、敬酒曲等;舞蹈类型有无神的“拉什则”、祭祀龙神的“鲁什则”、放映古代战争场面的“莫合则”,以及各种戴面具的巫舞等。
热贡藏戏
以佛教和民间故事为基本内容,结合宗教舞蹈和藏族歌舞,吸收民俗民风和民间艺术营养,富有艺术特色,为藏戏的重要流派。
民俗文化
年都乎村於菟表演为祭山神活动之一,以虎纹为饰、风格独特;各村的祭俄搏、二郎神等活动各具特色,浪加村甚至保留有性崇拜习俗。这些祭祀仪式反映了当地古老的文化遗存。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公共管理 传媒效应
一、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与传媒效应概述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 资助和支持的、 免费为社会公众提供书刊借阅、报告讲座、读书活动、参考咨询等服务的图书馆,其服务对象可以针对儿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代表的政府组织以及以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为导向的非政府组织为实现公共利益,将社会公共事务作为管理对象,而进行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活动;公共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性机构,其公共管理就是为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社会公众提供有关社会文化传播和培训服务的活动。
传媒即传播信息资讯的载体,是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一切形式的物质工具。一般而言,传媒具有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和提供娱乐等社会功能与效应。公共图书馆作为提供书刊借阅、报告讲座、读书活动、参考咨询服务的专门机构,其本身与传媒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进入科学化管理的今天,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也与传媒有着一定的联系。本文就从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和传媒的关系出发,进一步分析与之相关的优化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并进一步分析传媒效应对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的重要意义。
二、运用传媒效应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探讨
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不断进步,融合现代管理理念所吸收的公众因素的基础上,我们试图将传媒效应运用到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水平,保障公共图书馆的有效运行。对于运用传媒效应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和技巧的探讨应该从两者的关系出发,并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现状进行具体分析。
2.1发挥媒体舆论导向效应,促进公共图书馆公共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我国在公共图书馆法制化建设方面,国家层面无法可依,地方立法又过于粗浅,成效不明显。法律的欠缺和法制化进程的滞缓,必然导致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无法可依,甚至混乱欠缺规则的约束。要有效促进公共图书馆中公共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应当进一步调动公众积极性、提高公众关注度、发挥公众舆论监督作用,进而需要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如此,通过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效应,促进公共图书馆中的公共管理的法制化进程,从而有效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水平。
2.2吸纳公众参与和影响决策,缓解“秩序有余,活力不足”的现状
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呈现“秩序有余,活力不足”的现状。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增强公共图书馆的活力,就应当吸纳更广泛的公众参与和影响决策,而这一过程就必须充分利用传媒的宣传和传播的作用。通过媒体的有效宣传,从而吸纳公众参与决策,进一步有效缓解公共图书馆管理所面临的现状,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水平。
三、传媒效应对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的意义探讨
在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传媒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两者之间又存在怎么样的联系呢?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点。
3.1传媒效应能够有效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的优化
美籍奥地利著名社会学家和传播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认为媒体具有强化社会规范的作用,即通过对舆论的引导和传播以促使公共管理部门改进社会规范。基于传媒对大众舆论的引导和传播,促使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者不得不对大众的态度和要求予以考虑,从而制定出更为合理更能体现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平的规则。因此,对大众媒体和传媒效应的有效利用,有助于进一步优化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
3.2借助传媒效应能够增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的效果
现代管理交流中心学派认为管理人员是交流中心,而管理人员的作用就是接受信息、储存信息、处理信息、传播信息,并将计算机运用于管理之中。依照此理论思考,在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过程中,公共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就是收集公众对公共图书馆的看法、根据信息及时制定具体规则、将规则反馈给公众以检验规则的有效性的过程。而在规则反馈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现代化的传媒技术和运用传媒效应,从而使得管理规则被更广泛的人群所关注与遵守。如此,通过传媒技术与传媒效应的合理运用以增强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效果,从而使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得到有效的推行。
3.3 应用传媒效应能够保障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决策中公众参与和影响
现代公共管理决策理论认为管理的过程中应给予公众以更多的关注,从公民中搜寻政策制定的来源,讲求主动吸纳公民参与决策。在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决策中也应当吸纳公众参与决策或提出意见,这也是保障公共管理决策的正确性的必要选择。在信息社会的今天,吸纳公众参与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决策的过程在简单传递信息的同时,还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包装以达到让公众关注、讨论并提出意见,也就是需要用到传媒渲染的效应。如此,则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需要传媒效应的应用。
四、结束语
本文在界定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对运用传媒效应提高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水平的对策以及传媒效应对公共图书馆的公共管理的意义进行了分析与探究。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这一问题更深层次的探究还要我们继续探寻。
参考文献:
[1] 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及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兼议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系统《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年02期
[2] 我国公共图书馆组织结构改革新视角《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09年02期
[3] 浅析公共图书馆的和谐服务《贵图学刊》2009年02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艺术素养培养;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当今社会的教育逐步的实施素质教育,美术教育也属于素质教育的一种,这已是大家普遍认可的,美术素质也逐渐成为了学生必要的文化素质。主要是由于美术修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的教育现实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美术教学上,严重的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演变成了教师讲,学生听,重知识,轻能力这样的教学模式。这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更不能够满足大众的工艺美术需求,最重要的是不能给学生想要学习的工艺美术知识。
一、培养学生艺术思维,让工艺美术成为一种艺术形式
1.让学生的想象力高飞。著名作家高尔基曾经说过想象力是可以充分的补充事实中不足环节的,使科学家得以在创造中能或多或少地正确而又成功地引导理性的探索各种理论。我们的意志和理性就是创造第二自然的重要文化。我们众所周知的优美散文《荷塘月色》,就是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够抓住文中大量的形象比喻,如“的裙”、“零星地点缀的白花”等,这样优美而又具体的描述,是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脑海中呈现出一幅美丽动人的荷塘月色图,只要是在调动了学生的想象力之后,再指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对文章进行了深入的体会,细细的品味,就能够体会作者在创作中的艺术感受。
2.丰富学生的情感活动。在艺术创作中,情感活动可以说对于艺术思维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唐朝诗人白居易指出,艺术的根就是人们的情,“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还有就是忧国忧民的杜甫,追求真理的屈原,以及新文化时代的将笔杆子作为枪一样让敌人惧怕的鲁迅,都是有着丰富的爱国情感,用忧民思想来进行艺术的创作的,工艺美术也是一样,在教学中也必须重视这种情感丰富的学生。
3.增强学生的移情训练。学生的移情训练最重要的就是运用艺术感觉来丰富艺术思维,而艺术感觉的最高境界就是移情。在工艺美术教学中的移情主要就是指人们在仔细的观察外界事物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要设身处地的感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能够将原来没有生命的东西想象成有生命,就感觉这些事物是有感觉的,有思想的,有情感的,有意志的,让事物与人能够产生共鸣,争取达到一种物我交融一样的境地。著名的德国哲学家以及心理学家利普斯认为移情就是主体将情感外射给了客观的事物,从客观事物中感受到了一些情感经验,进入到了陶冶愉悦境界的情境。这对于工艺美术教学来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而且要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的坚持。
二、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促进个性化教育发展
1.从改革传统工艺美术课内容入手,突出学科特点。结合现代工艺美术教学的特点以及工艺美术自身的特点,在工艺美术中主要就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相结合,当然这也决定了工艺美术教学学科的新特点。比如说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直到现在也没有能够摆脱美术教学,就算是近些年来对学科的很多方面做出了一些调整,但是大部分的职业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一直是采用着高等学校美术院校式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学生的培养的。而且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就是包括着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这几大部分。整体的教学中又是缺少弹性,理论与实践又不能一体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发展以及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没能及时的起到作用的,甚至是反面的作用。还有的教学工作者主要就是以写实能力来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处于较为被动的强硬的接受地位,可能会造成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存在重技法轻创意的现象,这样的做法是不能及时的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创造思维的。
2.培养思维,突出理性。目前的工艺美术的设计,主要就是在于认识与表现上的科学性,就比如说在平面上,运用透视的原理,集中注意力来研究物象的内部结构,这样就不仅能够表现物体的三维空间情况,而且还可以通过理性地分析,来及时的表现出思维空间的认识,这样学生在写生时就不会是只是凭感觉。还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进一步更加生动的了解物象内部结构规律,对写生中很多方面运用理性思维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是可以强调科学性和本质规律性,还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生动性和完整性这一方面。
三、实践是创造力的最终产品,也是激发创造力的动力
实践在工艺美术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在整体的工艺美术的教学中要大量的运用,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实践与社会生活的练习,逐渐的形成了学生艺术创作的来源,也是设计艺术产品的直接载体,是设计艺术产品的基本属性。可以说,工艺美术的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在教学中的实践性。在工艺美术的教学中应划分不同的层次,一般来讲普通的教育就是应该比较注重专业理论以及专业表现和专业实践这样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工艺美术教育更应注重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在目前的工艺美术的教学中要及时的灌输学生以实践为主的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有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的工艺美术人才才能适应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对高等教育的要求,是以培养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标准来进行衡量的。
参考文献:
[1]高尔基.谈谈我怎样学习写作.论文学,第158-159页.
关键词:煤矿协安;负面情绪;心理疏导;正能量
一、实施心理疏导的背景分析
当前,随着社会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利益结构的调整等因素,一些人表现出了浮躁、焦虑、抑郁、偏执等不良情绪和失衡心态。如果不良情绪和心态不能被及时疏导和化解,将会造成心理障碍和疾病,不仅危害个人身心健康,同时会影响到公共安全与社会的和谐。
二、煤矿安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煤矿而言安全是首要的,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更是最大的和谐,但是只要有“三违人员”的存在(也就是人的不安全因素存在),就会严重危害矿井安全生产,给矿井生产效益和职工个人及家庭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违章作业,轻则受伤,重则丧命,后果不堪设想,给企业造成的直接损失,少则几千、几万,多则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而事故所带来的间接损失,更是难以估算。然而有些职工由于抱有侥幸心理或麻痹大意的思想,而做出违章作业的行为,不仅危及自身的安全还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因此为了严防安全隐患,在对违章人员的处罚上也是多措并举。仅管煤矿对“三违”人员有着严厉的处罚措施,但是仍有小部分“三违”职工,对于自己的“三违”行为认识不到位,观念转变不过来。他们认为是“安检员”找他麻烦,小题大做;还有职工对所受处罚不服气,总觉得被冤枉,而认识不到自身行为的危害性。这样长期积累的怨气,会使心理失衡,再加上有些采区领导管理方式简单、粗暴,更容易使矛盾激化、扩大,不利于安全生产及矿区的安定。对于这部分三违人员,即使常规的帮教对解决问题很难发挥作用,但也不能对他们置之不理、放任不管。这部分人的思想问题未解决,便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协安活动中适当引入心理疏导是很有必要的,既可以帮助“三违”人员转变思想观念,又可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消除负面情绪,使他们心平气顺的投入工作。
三、心理疏导的具体实施方法
针对如何让心理疏导发挥出更加积极效果,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归纳。
第一,给被帮教人员提供轻松的环境。
选择合适的帮教场所,有助于缓解三违职工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在对“三违”人员进行帮教时,应把休闲活动室视为首选场所,这样会让违章职工心情放松,没有抵触情绪,进而敞开心扉的谈话。协管员们通过与“三违”职工的沟通交流,在切实摸清违章蛮干的思想根源后,才能因人施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疏导和关爱“三违”人员,做好对他们的说服教育工作。说服教育中应既有严厉的批评,又有亲情的关爱,在和风细雨中,唤醒“三违”人员的麻痹心灵,担负起对自己、对家庭、对企业的责任;以诚恳的态度,诚心实意为“三违”职工着想的话语,帮助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改掉不良工作习惯。通过这种面对面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使违章职工认清违章蛮干的严重危害,心无怨言的走向工作岗位。
第二,使“三违”人员的心理压抑得以宣泄。
工作中不如意事情常会被遇到。对于违章人员来说,由于对安全重要性认识的不到位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违章行为所给予的处理心怀不满,就可能有牢骚、有怨言,无人倾诉导致心理压抑。心理学家们发现,压抑的东西不会自动消失,压抑的情绪,如 悲伤、喜悦、愤怒、思念等,附着心理能量,压抑日久,蓄积的能量就会愈多,若得不到疏泄,就会使人心绪不宁,甚至引起躯体疾病。心理有负面情绪,发泄不出来,心里难受,工作效率自然不高。
从安全生产的角度出发,可尝试让三违人员宣泄解压,从而达到平衡心理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为有牢骚的违章人员的寻找一个情绪发泄出口,以此对抗“牢骚效应”。所谓出口,就是“倾听”。在帮教中,我们改变以往灌输式的说教形式,给违章员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以供他们叙说工作经过,违章过程,甚至可以诉说他们对所受处理的不满意见,对本区队的安全管理的建议等。然后协管员再根据违章人员谈话的重点和有偏颇的地方,进行有条有理、耐心细致的疏导。通过这种谈话形式,首先让他们宣泄了怨气,平缓了情绪;其次认真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感到被尊重和认可,自己在团队中也能发挥积极作用,进而平和了心态。以上两点能有效改变他们压抑的心情,消除浮躁情绪,从而容易接受协管员的疏导和劝解。
由此可见,有牢骚未必是坏事,关键是如何对待牢骚、转化牢骚、把牢骚转化变成工作动力。对待牢骚,宜疏不宜堵。堵则气滞,牢骚升级。疏则气顺,心平气和,情绪高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从家庭的角度,进行劝解。
关键词:配型煤 炼焦 粘结剂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未来煤炭的需求量会继续增多,这就需要生产更多的可利用煤炭进行源源不断的供应,其中配型煤的炼焦也会相应增加,为了缓解煤炭的需求压力,本人对配型煤炼焦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型煤,对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能源支柱,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一、关于配型煤炼焦技术的生产工艺研究
1.型煤的工艺流程
1.1关于新日铁成型煤炼焦步骤程序
首先煤料输送线上挑选三分之一左右的煤料粉碎到小于3厘米装进混合机厘米,放入7%左右的沥青质粘结剂后搅拌,经过蒸汽加热的这一道工序后送到对琨成型机中。待产出的梨煤冷却后送到焦炉煤塔,最后经过各自的带式给料机按照严格规定经过装煤车送入炉内。
1.2关于住友成型煤炼焦步骤程序
将三种物质,即装炉煤、非粘结煤和粘结剂加工后混合装入可以进行蒸汽加热的混合机中混合,大约可以产出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成型煤,之后同三分之二左右的装炉煤一同炼焦。
1.3德国的RBS法炼焦步骤程序
热气体发生器产生的废弃将未超过10mm的煤料在直立管里面加热到90~100℃,得到结果是水分要不超过5%。取出煤粒之后得到的粗颗粒经过粉碎工序后和分离器出来的煤粒混同70℃的粗焦油一同混合,之后经过压球机的作用成型,温度在70~90℃之间。热型煤在装入贮槽之后和细型煤混合装入装煤车,由此装炉。
2.关于型煤炼焦使用的粘结剂探究
2.1粘结剂的使用原理
粘结剂是作用于煤粒间的,方式多种多样:首先当粘结剂和表面粗糙不平的煤粒相接触的时候,由于煤粒表面多孔,因此两者可以呈犬齿溶合在一起,此为机械作用;其次是物理化学方面的作用,其中的吸附作用主要体现在煤粒和粘结剂仅仅吸附在一起,这是在范德华力的推动之下,而扩散作用主要就是分子间的相互扩撒,煤粒表面和粘结剂分子间的扩散产生了互溶的效果,形成过渡区;化学作用就是煤粒表面和粘结剂的化学键连,从而可以减少裂缝扩展的发生,抵御各种损坏性环境的破坏和侵蚀,效果显著。
2.2粘结剂的选择与应用
可利用的粘结剂资源很多,有煤焦油沥青、发生炉焦油、纸浆废液等等,来源十分丰富,利用这些资源除了可以利于生产之外,还可以废物再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维持生态平衡,以下对其中三种粘结剂进行具体说明:
2.2.1煤焦油沥青粘结剂
它是一种热熔性较高的粘结剂,粘度和温度成反比,特点是流动性强,吸附在煤粒表面的性能良好,只是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混合物放置在混合机里面进行蒸汽加热8分钟左右即可。
2.2.2发生炉焦油
它也是一种热熔性较高的粘结剂,属于重质焦油,游离碳高但灰分低,和煤焦油有相近的软化点,其中高沸点馏分中的酌含量占总酚量二分之一以上,重质吡啶在高沸点馏分的含量比也是如此。
2.2.3纸浆废液
纸浆经过热煤的作用浓缩之后粘附在煤粒表面,并且出现膜层,运用这种方法可以防止恶性粘膜,由此成型的型煤韧度较强,可以满足工艺需求。
二、关于配型煤炼焦技术生产原理概述
配型煤炼焦技术首次投入生产在是1971年新日铁八蟠焦化厂,焦炭的质量和性能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证,而且多以不粘性或弱粘结煤替代,因而减少了对优质炼焦煤的使用量,这一先进工艺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使用,究其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以下是各个研究院校和机构对其原理的归纳总结:
1.装入炉煤料的堆密度的改善。型煤的堆密度是最低是1.1t/ m3,最高是1.2t/ m3,而实际应用中常规的入炉煤料的堆密度却只有0.7t/ m3,在其中装入一定质量型煤之后进行炼焦,在堆密度同样的情形下,炼焦之后的焦炭强度结果要高出压实装炉煤炼焦的焦炭强度结果一些,由此可以推断,装炉煤的堆密度的改善只是配型煤炼焦结果和质量的改善其中一个原因,还有其他多方面因素影响。
2.型煤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升温迅速、快速升至软化温度、能够长时间的保持软化熔融状态等特点,从而令热传递效果更佳,同时作用于四周的粉煤,使其颗粒有效结合,塑化炼焦更彻底。
3.型煤内部的致密性高决定了其煤气压力远远高于粉煤的,在加热过程中可以高度膨胀,周围的粉煤会因此受到挤压而与型煤互相溶合,结构一致裂纹较少的块焦由此形成。
4.具有良好的改质作用的粘结剂是型煤的一大优势,它的属性促使了煤粒表面熔融成分的生成和增加,焦炭的显微结构由此得到了改良。
三、总结
配型煤炼焦技术的工艺原理十分简单易懂,而且生产过程也并非十分复杂,但其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很多,包括流程的细化以及粘结剂的正确选择等待,相信在未来,通过配型煤的炼焦生产可以解决更多的能源问题,促进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姚激. 配型煤炼焦工艺的实效性[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