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

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现状;策略;应用;趋势

电气自动化是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先进科学的核心技术,是使产品的操作、控制和监视,能够在无人(或少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按预定的计划或程序自动地进行的技术。其具有提高工作的可靠性、运行的经济性、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等作用。

一、电气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

1.1设备自动控制

当系统中某个设备出现故障,开关可以自动断开线路。

1.2自动保护措施

当系统中的设备在正在运行时出现故障时,有可能导致电流电压瞬间大过允许的电流电压值,为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对故障信号进行识别,并在识别到故障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1.3监控系统变化

对于系统中变量电的监控,应采用传感器实时感知并回馈结果。

1.4实时测量

除了以上数据,还需要其他的一些信号、参数值才有助于对系统的监测及科学方案的提出,而对于这些需求值应该采用专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2.1电子信息技术水平。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是确保电气自动化具有较高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基础,可以说电子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对电气自动化的影响是支配性和决定性的,它是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工具基础;

2.2物理科学技术水平。电气自动化应用过程属于物理科学的范畴,所以物理科学技术水平势必会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2.3其他现代科技的发展水平。其他现代科技发展水平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这些现代科技对电子信息技术水平和物理科学技术水平的带动方面,同时现代技术中日新月异的设计方法、分析方法等也会为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带来变革。

三、电气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分析

3.1 自动控制系统选用

自动控制设备是电气工程中自动控制技术的重要基础,对整个自动控制技术的效率和安全科学性产生重大影响。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是我国使用做多的,包括作业类设备、信息搜集传递设备、控制处理类设备。其中作业设备是指通过作业类设备可以实现开关、换闸、变压、稳压等一系列的电气工程操作,这种功能增加了机器操作,减少了人工直接操作带来的危险,节省了人力和物力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的准确性,现远程控制和精确动作。这就要求先进的作业设备,例如磁型开关、自动控制变压装置等高端的产品。所谓的信息搜集传递设备是指,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完成对系统的实时动态时时刻刻的了解,其主要的设备有电子信号转换器、系统运行监控设备和网络传输设备等。第三类是控制处理类设备,控制中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控制中心完成对系统的有效调控,主要的作用是避免了危险的活动,及时的消除隐患。在国际上,比较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有无人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这将是未来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其发展趋势

3.2建立自动控制的系统结构

确定自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处理的问题,根据这些内容,建立针对性的功能和管理阶层,是每个电气自动系统的重中之重,也是首先要明确的任务。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建立详细的模块式管理,包括机械的模式会和人员管理的模式化。例如,建立数据管理、电气工程管理、电力设施养护、运行监控、人员管理、外部环境、帮助等。只有将工作中的各种针对性的任务分配的详细妥当,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最大化的经济效益。

3.3电气自动化的系统处理

系统在电气方面主要要通过设备接地信号处理、传输信号屏蔽、选择合适的抗干扰措施,经过这些系统化的处理,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故障,保证系统中的恒定误差与随机误差最小。而且在恶劣环境作业时,适应能力特别强,不必担心由于外界的条件,耽误作业的连续性。但是,在软件的管理上,需要加强技术水平,加强软件的循环队列和流量交叉时间的统计分析,直接进行流量的波形分析。

3.4电气工程管理的数字化

世界已经进入网络时代,数字化的发展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工业的数量越来越多,导致电气工程运行和检测管理的数字化发展已经成为管理的重要公共项目之一。数字化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人工的使用数量,并且减少工作过程中,对人身的直接危害,同时,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只要人工进行合理的操作即可,减少了很多复杂的环节。所以说,要想快速的发展电气自动化管理,必须坚强数字化的广泛应用。

四、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4.1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统一化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于产品的安装、调试、维护等功能的实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减少了从设计到产品之间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发展趋势就是能够把电气自动化系统通用化,电气自动化网络结构应该保障现场的设施、计算机的监管体系、企业工程的管理体系之间数据交流的畅通。

4.2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生产将更加的安全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一个发展方向就是安全防范技术的集成化,重点就是如何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即人、机、环境三者的安全实现。在非安全状态时,用户要如何选择利用最低费用实现安全方案制定的问题。从硬件设备到软件设备,从公共设施层到网络层,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安全与防范设计进行全面的研究。

4.3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技术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正在从单一设备转变成为向集成化多元化系统化的发展。电气自动化工业企业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加大科研的投入,为电气自动化的研究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而政府同样应该意识到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经济发展当中的主导力量,加强政策上的扶持,建立和完善机制体系。企业应该打开自主创新的新局面,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提高自主创新的实践能力。

4.4电力系统中人工智能的应用

电力系统及其元件的故障诊断、运行分析、规划设计等方面将模糊逻辑、专家系统以及进化理论应用到实际研究,并且结合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了电力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了在上述实用软件研究的基础上以提高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智能化水平。

结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力系统这一环节很复杂,含有很多环节。对于电气控制系统的发展已经完全离不开自动化技术。也就是说,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革新带来了电气控制系统的迅速发展和进步。因此,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探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全面监控;现场快速分析技术

一、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与环境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环境污染呈现出进一步加剧的形式,生态污染变得更加严重,整个环境风险越来越大。环境监测技术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它可以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对环境保护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环境监测的概念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的重要手段,也是进行环境执法的重要依据。以前,环境监测仅限于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随着工业的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此后,环境监测的范围逐渐扩大,包括对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等的监测。环境监测的一般流程是现场调查、布点、收集样品、处理与保存样品、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之后,往往还需要进行评价,并写出相关的报告,为以后进行相关的工作提供合理的依据。

三、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

环境监测技术的运用是多方面的,它们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环境监测,并在监测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1、3S技术。3S技术是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为基础,将这三种技术进行有机的融合而形成技术,它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运用能力强大,具有速度快、精确度高、可以量化处理等特点。将3S技术运用到水资源管理中,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调查、评价以及对水环境的监测。包括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评价、生态环境变迁分析、生态耗水变迁分析、监测水体沼泽、监测水体富营养化等等。此外,3S技术还可以运用于湿地的研究,监测湿地的环境状况。

2、生物技术。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生物技术在环境科学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分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等等,与化学、计算机、环境工程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大的丰富了各学科的内涵,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目前,在环境监测领域,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和PCR技术,前者具有预警性和广泛实用性的特点,可以阐述分析相关的生态问题,从而更好的揭示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为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后者具有快速、准确、简便等特点,具有其他方法无可比拟的优势,能够在环境监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

3、信息技术。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不断的深入到各个领域,也逐渐的被运用到环境监测中。比如,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通过该技术能够将监测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监护人员则可以访问数据中心,或者向基站发出命令。又如,PLC技术,它具有耐热、防尘、抗震的性能,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户外和施工现场。还可以用于对雨水的远程监控,有利于农作物的防洪和抗旱。此外,PLC技术还可以实现对河水水位、流速、水质的监测,以便更加全面的掌握河流的水文状况。

4、物理化学科学。近年来,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物理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物理化学科学在环境监测中有了较为广泛的运用,比如,利用动态膜压法监测技术,可以实现对受污染水体以及其他未知的天然水系微表层进行研究,利用DOAS技术能够监测大气中多种气体成分的浓度。

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环境监测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监测技术也在进一步的发展,从目前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来看,主要表现以下几个趋势。

1、以监测有机污染物为主。调查研究显示,目前我国有机污染物的危害已经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况且,这些有机污染物都有毒有害。因此,对有机污染物进行监测已经成了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今后在实际工作中,需要适时的、全面的、系统的开展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

2、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全面监控。这是从监控介质的角度来说的。不管是大气、水,还是悬浮物、沉积物,在他们之中都存在着很多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会造成很大的损害,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这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全面的监控。

3、监测分析精度将向痕量发展。在现实中,很多的有毒有害物质,尽管其浓度很低,但是他们会对人体造成巨大的伤害。因此,要想对这些物质进行更为细致、全面的监测,并采取措施有效的控制这类污染物质,有必要发展和使用痕量和超痕量分析技术,进一步提高监测的精确度,全面的掌握受污染的现状,以便积极采取,预防和控制污染。

4、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将得到广泛的运用。在环境管理的实践中,往往需要对一些污染事故的现场进行监测,包括污染物排放源和现场污染情况等,这就要求能够及时的分析出某种污染物的浓度,并分析出是什么类别的污染物,因此,有必要发展和使用现场分析技术,以便能够更加有效的对现场污染进行监测。

5、实验室管理系统将得到广泛运用。实践证明,使用实验室管理系统,能够进一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提高实验室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自动化程度,尽量的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以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原始性和准确性。从而达到降低成本,规范数据分析的目的,促进数据分析工作的流程化。实验室管理系统还能够促进每个实验人员更加熟练的掌握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及时发现不符合规定的管理行为,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改进,从而规范实验流程,提高数据的可靠性,降低实验室运作的成本,提高数据检测的工作效率。

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LIMS是英文单词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的缩写,意为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它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构成,将以数据为核心的信息化技术与现代实验室管理需求相结合,针对实验室整体环境设计的信息化管理工具。实验室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结合现代实验室管理思想组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系,以实验室为中心,将实验室的业务流程、人员、环境、设备、管理等因素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实现了实验室科学、高效的管理,是未来实验室的发展方向。

二、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

1.提高了样品测试的效率。

实验样品的测试需要很多相关资料和信息的辅助,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和可靠。以往人工查询所需信息的方式不仅耗时费力,而且容易出现一些偏差和失误。现在采用了基于相关实验信息库而建立的信息管理系统,使检测人员可以随时、很方便地来查询自己所需的信息,大大提高了获取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并且避免了一些可能出现的人工失误,使实验可以较快地得到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输入LIMS后,系统可以自动对分析结果进行汇总,生成分析报告。

2.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对实验样品的测试和分析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其结果的偏差必须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LIMS的自检报错功能有效地降低了出错的概率,实现了智能化分析。此外,LIMS还可以自动上传各种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计算和自检,避免了很多人为因素可能造成的错误,使分析结果更具可靠性。

3.提高了实验室各类资源的利用率。

以往的实验室管理中,由于缺少对实验室各类资源和待检样品类型、数量以及各岗位工作情况等信息详细、有效的了解,致使管理缺乏协调性,造成了实验室中很多人员、设备的闲置和一些资源的浪费。现在通过LIMS平台,可以使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内所有设备和人员的工作状态以及待检样品信息等有一个全面、清晰的把握,使管理人员可以科学、有效地分配和利用各种资源,合理安排检测顺序,从而缩短了样品检测周期、提高了检测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实现了实验室协调、高效的管理。

4.实现了实验室的量化管理。

LIMS可以对实验室中各种抽象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将其量化,比如设备的使用率、维修率、各岗位工作量、各环节工人操作的出错率、检测项目信息分布情况、实验室试剂和经费的消耗情况等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将这些信息以数字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实验室信息的量化,对比相应的考核标准,可以对实验室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相关的量化考核和评价,有利于管理人员了解和评估实验室各环节的工作状态,从而对实验室各方面进行有效地、针对性地管理。

5.提高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的试验工作以及很多新的检测项目中都会遇到一些新的、复杂的问题,如果仅凭操作人员的经验去处理遇到的复杂问题会觉得比较吃力,并且容易出现错误。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实验中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它可以将实验室内各类信息和资源进行存储,并进行有机的结合,通过系统存储的实验数据可以对相关问题进行检索,利用系统对实验室曾做过的试验项目的样品和结果进行查询,可以得到很多对解决问题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帮助分析。

6.提高了实验信息的保密性。

保密工作一直是实验室工作的重要内容,很多重要的实验信息和结果都需要进行相当程度的保密,过于单一的保密方式除了保密性差以外,还给工作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实验信息的分级别保密,通过系统可以设置不同的保密权限和不同的密码,不同级别和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只可以查看自己权限范围内的实验信息,在提高了实验信息保密性的同时,实现了保密的合理性。

三、如何发挥好LIMS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

再先进的系统都是由人来操作的,人都是需要制度去约束的,因此,要在实验室的管理中利用好信息管理系统,必须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和落实,才能使其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例如广东某兽药企业为了解决产品检测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高企业检测效率和服务质量,早在2003年就建立了与企业相适应的兽药与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管理系统,但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员工又懒于把检验数据输入系统,系统一直没有得到全面应用,企业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得到解决。2008年,企业领导下决心,狠抓LIMS的建设与实施,在系统中重新对检验流程和检验任务进行了分解、梳理,并融入考核评估标准,重新启动了LIMS的使用。为了配合系统的使用,企业加强了制度管理并采用了薪酬激励,LIMS终于在该企业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四、结语

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随着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的增加,传统的仪器设备管理模式无论是从有效性上还是效率上,都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简便、高效、实时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基于网络化的设备仪器管理解决方案,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了多部门、多人员的协同办公。

关键词

网络化;设备仪器管理

1引言

高校的资产是高校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而实验室是高校办学的必要条件。随着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地加大实验室建设的投入。目前,大多数高校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主要停留在设备仪器帐与财务资产账结合的一体式传统管理模式上。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实验室设备管理涉及设备申购、验收、入库、变更、调动、维修、报废等多个环节,现有的财务资产信息已经无法满足实验室内设备仪器的信息化管理需求。故很多高校均采取了一个学校两本账的状况,即全校资产账和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账。同时也是由于数据归口单位不同,两本账也是非常必要的。那如何做好实验室的这本设备账,如何做好教育部要求的信息统计工作是各个高校都在摸索和探索的问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拟希望通过网络化形式实现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拟实现多部门、多人员的协同办公,“物物责任到人”,同时实现数据共享,实时更新,即时查询。据实地调研,武汉地区已经有多所高校陆续实现了实验室教学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系统。而且该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普遍。

2网络版仪器设备系统的构建

因每所高校实验室仪器管理部门的职责有所不同,本文是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一个符合本校实际的仪器设备管理系统。

2.1系统的构成该系统分为三个部分:设备仪器管理平台、服务器、无线网络以及条码打印机设备仪器管理平台是主要是用于各子部门登记仪器设备信息,也是全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据库,信息全部存储在服务器上。无线网络保证了各子部门能够实时远程访问服务器以获取所需的设备信息。对于验收合格的仪器设备,我们将通过条码打印机打出标签贴在仪器设备上。

2.2系统的功能教学仪器设备的申购,实现网上报批。根据工作实际规范和业务操作自定义电子化的工作流,各二级学院可根据实验室建设需求直接在系统中提交需求清单,系统将按照预定的规则实时传递给下一个部门,实现无纸化办公。实现教学仪器设备录入、学校内部调剂以及报废。该功能在实施时需要相关职能部门在线审核,同时还要求可实现退回操作。其中仪器设备入账单需根据学校教学仪器管理特色设计,该入账单可用于教学仪器设备、实验室建设项目的验收环节,验收合格后,这些数据才能被审核通过进入数据库。一键上报功能。为掌握高校学院实验室状况和发展趋势,教育部每年都会开展上一年度的高校实验室信息统计及上报工作。该系统需按照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规定的数据结构和文件格式,一键生成需要上报的数据文件,且支持对上报数据检验、管理和维护。实现设备维护维修管理。根据预定的工作流程,各二级学院可在数据库中直接调出教学仪器设备信息,在线申报维护维修。该模块便于管理者掌握各设备的运行状况等。

3网络化的高校实验室设备仪器管理系统的优势

网络化实验室仪器设备资产管理平台的构建对于高校教学资源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该系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保证了数据的更加完整性。参与实验室设备仪器管理的人员不在仅仅局限于某一固定的职能部门,涉及到该环节的成员均加入到管理中来,实现了“物物责任到人”。通过系统的流程控制在仪器设备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之间形成了权力制约关系,增强资产管理透明度,加大对资产的监管力度,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仪器设备管理流程的各个环节中数据更新都需要经过审核确认,数据无法随意的变动,更具有真实性。

3.2实现了高效实时性网络化管理实现多部门、多人员的协同办公。数据不再集中一个部门一个人员管理,充分利用校园网与资产管理系统配套使用,实现多人同时录入、同时操作,即使出差外地、下班回家只要能够上网就可以处理数据,不会因为人为因素导致管理工作停顿。网络化管理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数据网络化的处理可以减少人员往返多个部门来完成资产数据的入账、财务报账、资产调拨、报修、报废等工作,网络化管理大大简化流程,只需要网上登录系统提交数据,相关部门在网上审核,即可轻松完成所有操作;动态的工作流设置,可让审批工作完全实现无纸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彻底解决学校学院多、地域广、资产分散、管理人员复杂等等不利于日常管理工作的问题。数据共享,实时更新,即时查询。数据网络化处理,实时更新,随时上网都可以查询到最新的仪器设备数据,而无需在多个部门收集整理才能得到最新资料,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增加了资产管理的透明度,校领导随时上网查询到整个学校教学仪器的状况,真正意义上做到领导‘知家底’,有效地控制、营私舞弊的行为导致的资产流失。

3.3规范严谨性全面贯穿整个资产管理生命周期,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实验室教学仪器网络化管理贯穿各项流程,如资产申购、验收、入账、调拨、变更、维修、报废等等,并可即时分析资产数据,为管理部门对资产合理分配提供有力依据,建立规范、合理、科学、具有个性化思想的管理流程。完善了权限管理制度。根据用户的工作职责范围定义不同的功能权限、数据管理权限、管理部门权限、归口管理权限等多种类型的权限管理,对操作人员、系统管理人员以及各管理部门的操作权限和管理范围都可以作具体细致的控制,以满足单位内部的管理岗位分工、实施内部控制的需要。可以有效地控制、营私舞弊的行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4结语

湖北省“十二五”规划中反复提到了要依托现有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结合数据库技术大力发展信息化建设,以及现在提倡的“智慧校园”等思路,都鼓励管理应该与时俱进,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网络化管理,实现人性化管理。我校近几年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的建设,近三年的国家高职骨干校建设,国家、武汉市以及学校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实验室建设,教学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可有效提升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也是高校资产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补充。

参考文献:

[1]邱灼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8)

实验室管理系统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电子商务专业;发展;探讨

一、完善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确保实验教学质量

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是电子商务研究的专业知识的重复、深化和应用,在实践的形式来巩固知识、理解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研究在专业理论知识的形成具有明显的实践经验知识系统的特点,业务活动和流程,并应用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完成认知、验证和应用知识和创新活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是学生对电子商务理论的简单理解,是进一步掌握电子商务方法和技能的重要渠道。因此,构建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对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有必要。

1、加强实验课程管理。在建立合适的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加强电子商务实验课程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电子商务课程管理体系是保证课程质量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日常管理、学生管理、实验教师管理、实验设备设施管理等方面应逐步建立规范化、规范化的规章制度。

2、在电子商务实验教学体系中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建立现代、适宜的子商务实验室是保证电子商务实验教学质量的前提。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只对电子商务教学模拟软件的选择,如德国和意大利的电子商务实验室、浙江大学电子商务实验室、等电子商务实验平台的硬件和软件设施的建设是高质量的电子商务实验课程的载体和工具。

二、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趋势分析

同时电子商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利润不落入李;在发展中国家,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完善和发展;在发展中,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内在调整形状;通道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是发展和完善一站式。在中国电子商务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在未来十年的发展中,热的发展不会下降。基于市场的发展趋势,电子商务是最缺乏技术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技术、市场营销、组织行为等复杂电子商务专业学习成为热门话题。电子商务专业建设与教学计划,是根据个人需求与企业需求的结合。当前企业对信息需求的增加,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成为商业链之间的竞争。未来电子商务的发展不再是搜索商机,信息如此简单的事情,而是培养专门的专业管理管理客户的人员。

三、电子商务课程建设现状和改革

目前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高职院校学生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渴望在进一步延伸。电子商务人才的社会诉求,使得电子商务课程被纳入企业管理和电子商务等专业基础和前提课程。按照市场规律不断节约操作方法,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和技能,使课程建设必须从市场化的角度出发,得到综合效果。电子商务课程改革是在教学改革和实践研究项目的基础上进行的,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开放式教学体系的构建。具体方式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从市场经济管理专业人士到从事电子商务能力的需求,以电子商务专业能力为核心,强调基本技能培养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在教学模式上,解放思想,面向现代化,在教学内容优化的同时,实践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系列,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形成有特色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理念。无论是课程内外,内容与体系,框架的选择,实施形式的完善,课程的适用性的增强,当然知识的巩固。

四、基于市场发展趋势开展电子商务教学

立足于市场的发展,开展电子教学的电子化办公,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解决了时空的局限性,实现了随时随地的信息交流。对世界经济前沿领域的进一步改进。山水文化环境,不仅使教学内容得以深化。对电子商务教学的发展,必须有一个开放的环境,以弥补他们心爱的吐血经验比其他类成熟。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其技术性和实用性。在经济管理等方面,要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要求教师经常对项目进行深入研究,相互讨论,共同提高。在教学研究上,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理论与教学项目相对成功。基于市场趋势的电子商务教学,必须对电子商务教材、课程建设进行修订,以进一步提高质量到新的历史阶段。特别是对教育部门的帮助,因此,在电子商务教学,进一步深化对新思想、新策略的改革,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的教学效果,促进中国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和成长。

五、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业务流程、产品和服务等的复杂组合,因此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应围绕主题展开。电子商务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到计算机、通信、网络、经济、商务、数据库管理系统、现代管理和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电子商务系统建设与管理、网络营销、电子支付与结算,企业的电子商务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电子商务安全结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法,最后,按照专业方向每个学校不同的特点,可以根据金融、证券、金融、政府事务、国际贸易、制造业企业、流通企业,在不同行业领域的服务企业,如开放一些专业相关课程的需求。电子商务课程体系改革后应将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课程分为三个部分。

六、结语

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平台,必须依靠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运作和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渴求,使得电子商务产业成为中国政府的战略性发展产业之一。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从培养的基本途径入手。电子商务行业作为一个潜在的市场,它的覆盖面、前景和发展趋势,以及给我国电子商务领域的专家培训,是基于信息时代无形资产的测度。本文全面论述了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对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力度,并对电子商务课程的核心和必要的准备工作的建设,从整合的方向,根据市场发展趋势进行教学的具体措施。随着市场发展趋势的新理念,新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杨霄彩.课堂小组职能及应用策略初探[J].职业时空,2009,(1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