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加强内部监督管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财务管理 会计监督 财务监督
财务管理大到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发展,中到影响一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而小到一个家庭的和谐发展,所以我们不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都应当重视财务管理,作为一个企业,只有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内部会计监督,才能使得企业进行可持续发展。虽然目前许多企业随着管理的发展,在财务管理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技术,进而有效地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强化内部会计监督。
一、我们来分析目前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管理内部工作人员分工不明确。现在的中小企业一般都是采取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高度统一形式,企业的投资者同时兼具经营者身份。这样就容易造成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职责不分,出现越权行事,财务管理混乱的现象,财务管理的不当不仅会让企业资金运转不灵,而且更严重的还会造成企业内部会计信息失真等行为的发生。现在许多企业仍然不能或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这就会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2.企业资金周转不顺畅,集资困难。目前我国企业的科技水平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发展得不太理想,导致在银行的信誉度不高,国有商业银行对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审批权限过于集中,国家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制方面尚未健全等现象,使得我国的企业总是面临着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这样就严重地束缚了企业的发展速度。
3.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跟不上时展的步伐。我国的企业在财务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上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业时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没有发生根本转变,首先,在财务管理制度上还不完善,由于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都是属于一个人,所以在财务管理上没有建立起一个明确的制度,这样很不利于财务的管理和监督,造成财务使用混乱的现象。其次,在管理手段上没有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人员大部门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员工,他们的管理知识和管理手段停留在旧工业时代,而且他们的工作思想就是找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安稳地生活下去,他们没有及时更新管理知识,也没有学习新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操作技术,这就使得企业财务管理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管理水平,这当然就不能让企业顺利地发展下去。
二、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不断建立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一个严格而规范的管理体系,让企业管理人员在规范的准则内进行财务管理,才能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做好本职工作。很多企业之所以会出现财务管理人员行为不当或贪赃现象,很大程度上是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体制来约束工作人员。所以企业要想提高财务管理效益,首先得有一个规范、合理、科学的管理体制。
2.加强企业资金管理。首先,关注现金周转。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是资金管理。由于一直以来企业都是采用会计使用权责发生制的记账原则,凡是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是否收付款项,都把它们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而且采用待摊、预提等方式来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财务状况的收入与支出、收益与损失。其实这些只是企业账面上的收入和效益,而并没有涉及到现金。如果管理者仅仅是从资产负债和利润表来分析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那么将会陷入现金流动不顺畅困境,更严重的还会出现由于缺乏现金流而导致企业的财政危机现象,因此,企业资金管理者必须用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企业现金流动表,了解企业的现场流动状况,特别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和流动状况,定时分析企业现金流动表,掌握企业的现金来源和使用去向,对可能出现的财务风险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其次,合理配置企业资金,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其关键在于有效地使用资金。企业要准确预测资金的收支,保证企业内部资金收支平衡。合理配置资金占用,合理、科学地分配好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对于每一个要投资的项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都要进行严格的分析,从收益和风险两方面来评估,把资金放在刀刃上,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和提高企业效益。最后,加强企业各项资产管理。企业要按时和及时处理不良资产和费用,对于已经严重损失了企业资产的负责人要给予严肃的责任追究,强化资产管理,从而确保企业内部各项资产安全和完整。
3.强化应收账款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为了在市场上占得一席发展之地,不断地采用赊销或延长信用的方式来争取客户,由此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和应收账款不足现象,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所以,企业要定期对应收账款的发生进行审核分析,不断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回款责任制度,不断强化产品销售和回款制度,尽量降低资金占用,防止企业经营风险。
4.运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手段,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来统一财务管理,计算机软件是集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的载体,也是实施财务资金管理和监督的有效载体。采用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不仅可以从技术上克服财务管理和监督脱节的缺陷,而且还可以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其次,加强企业财务队伍建设,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益,因此,企业定期对财务人员做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能力和具备先进的财务管理知识。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总之,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内部会计监督,是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的有效方式和手段。企业的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企业资金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只有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运用现代的财务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他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操作技术,不断更新他们的管理知识,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上谋得一席之地,可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Behtel,J. and Liebeskind,J(1993). The effects of ownershipstructure on corporate restructuring.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医院财务管理是指对医院的资产增减变化、资本运动进行分析和决策,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控制则是为了遵守国家有关医院的法律法规,在完成财务目标过程中,对财务会计信息处理过程进行控制,包括信息的输入、加工分析及输出等环节,通过主动控制和调整,使得偏离的财务目标的行为得到纠正,最终保障医院财务目标得以实现的控制过程。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财务管理创新发展的保证。
二、目前我国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环境基础薄弱
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医院内部控制的执行和贯彻,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其他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效果的好坏。目前医院在组织机构设置中,比较重视纵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而对横向的协调重视不够,导致同级各职能部门间各自为阵,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沟通不灵敏,协调性差,进而影响医院内控的成效。
2.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
有些医院财务管理部门与会计核算部门未明确划分,将两项工作合并一处,财会部门的主管人员既管理财务收支又处理会计信息,如此极易导致基于需要而捏造会计信息,同时医院又对他们缺乏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导致责、权、利严重背离。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却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或束之高阁,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内部控制系统的相关制度没有适时做出应有的补充和调整,墨守成规,缺乏科学的管理控制方法,也给实施内控带来了不良影响。
三、加强完善医院内部控制,提高财务会计管理水平
1. 建立健全医院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健全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应涵盖医院管理的各方面,新业务的不断发生,需要制定相应新的制度,经济业务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漏洞要及时修改、补充、完善,不适应的制度要废止,使内控制度覆盖各个角落和环节,不留漏洞,形成一个相对独立和完整、科学的控制系统。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应该全面、系统,要涵盖预算控制、收入、支出控制、货币资金控制、资产控制、工程项目控制、对外投资控制以及信息系统控制。遵循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的原则,做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确保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成效。
2.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为加强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必须提高会计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医院负责人应鼓励和支持会计人员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使其知识和技能得到不断更新、补充、拓展,进一步掌握内部财务管理控制制度和财政政策,从而跟上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医院还应实行人员素质控制制度对人员的素质进行控制,通常包括对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的控制,政治素质控制就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加强对会计人员道德品质、思想操守等的考核并加大业绩考评力度,对不胜任者坚决更换,以确保会计人员政治上过硬、业务上合格。
四、现阶段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构想
客观现实迫切要求我们早日建立和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提高医院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要建立健全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可着眼于对医院的关键控制点,从以下几点着手:
1.建立财产物资安全控制制度
所采取的控制措施主要有:(1)限制接近,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接近资产,以严格控制对实物资产及与实物资产有关的文件的接触,如限制接近现金、存货等,以保护资产的安全。(2)定期及不定期进行财产清查,保证财产物资“账实相符”。
2.建立健全预算管理
(1)按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运用零基预算法,编制医院年度财务收支预算,在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进一步增强收支管理责任。(2)效仿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从产权制度上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只有在进一步明确医疗卫生机构产权关系,健全法人治理结构的前提下,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现阶段单位管理中客观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从而使医院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要建立和完善评价内部控制制度需遵循以下原则:
1.兼顾防错防弊与经营效果的原则。
2.做到事前预防和事中、事后堵漏的原则。
3.做到精细化管理,避免繁琐、操作性不强的原则。
4.相互监督、相互制约,运行有效、重点控制的原则。
论文摘要: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是商业银行的一种自律行为,它以商业银行全部的经营活动或业务运作为客体,以规范并有效控制各类业务活动为基本特征。从商业银行成立时起,陆续出台了一些管理措施和文件,内控制度建设迈出可喜的一步,对化解风险、确保依法合规经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银行内部引发的案件屡见不鲜,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被提到新的高度。文章指出,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如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银行内控的理论依据
1.国际金融界对内部控制问题的重视。《巴塞尔协议》以银行业风险监管为核心,包含银行业内控思想。1999年10月,巴塞尔委员会发表“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共25条,其中专门有两条谈及内部控制,指出“稽核应具有适当的独立性,在行内有一定地位”,“应有合格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全面的内部稽查”,“内部稽核应形成直接向银行董事会或银行稽核委员会报告的机制”。世界银行金融市场发展局对金融监管及稽核机构的能力有一个评价。它们认为:“稽查机构的能力包括两部分:一是权力,二是能力。权力包括稽查制度的先进性、独立性,查账权力范围,对有问题的金融部门采取法律行为的权力,关闭和重组机构的权力。能力包括稽查机构人员的奖励机制、内部管理制度,人员数目和素质,稽查机构与被稽查机构的关系。”
2.人行监管的现实需要与商业银行的现行稽查制度。中国人民银行1997年5月16日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中第22条指出:内部稽查部门要实行综合性内部监督职责,实行对一级法人负责,以保证其独立地履行监督检查职能。建立制度规章,保证内部稽查部门独立性和权威性,按“下查一级”要求实行“派驻制”。在各商业银行都普遍设立一个副行级的“总稽核”职位,保证稽核工作相对的权威性与独立性。
二、如何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重新构建金融机构约组织管理体系,搞好整体协作,发挥整体功能。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既是内部控制有效运作的组织保障,又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的组织机构通常应遵循相对独立,强化内部监督职能,实行由行长领导、总稽核负责,各个部门具体操作执行的机制,并成立决策领导小组,对经营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从而使经营风险最小化。
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员工管理方式。一要树立员工的权责意识,从而使他们能坚守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负责,从而避免内控机制中的违规操作,避免风险;二要普遍推行岗位轮换制,它不但使有关人员发展成为业务多面手和综合管理人才,也可以避免因长期负责一个部门或一个岗位而产生的各种弊端;三要建立优胜劣汰的人才使用机制,充分提高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人才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具体措施如下:
1.梳理工作流程,建立岗位责任制。银行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可以分解为不同的环节,分设不同岗位,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办理。合理有效的岗位分工是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岗位分工是根据劳动组织形式来确定,对于一些不相容的岗位,必须实行岗位分离,以达到相互制约,预防风险的目的。岗位责任制就是明确每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和权限,实现定岗、定人、定责,使他们各司其责,各负其责,分工协作,互相监督,人员的安排不能发生责任冲突。要识别和尽力缩小有潜在利益冲突的地方,并遵从谨慎的和独立的监督评审。
2.突出重点岗位,实施重点监控。选择对在一个业务流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控制环节,进行重点监控。
3.实行授权授信控制。授权授信是指各部门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授信批准,以便进行控制。其中包括:(1)授权批准的范围,即经营活动范围;(2)授权批准的层次,应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从而保证各个管理层有权又有责;(3)授权批准的责任,应当明确被授权者在履行权力时应对哪些方面负责,应避免授权责任不清,一旦出现问题又难究其责的情况发生;(4)授权批准的程序,应规定每一类业务的审批程序,以便按程序办理审批,避免越级或违规审批的情况发生。
4.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为了能够对前台业务出现差错及时发现和纠正,建立事前、事中、事后监督体系。事中、事后监督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选择、有重点对重点岗位进行补偿性控制,以保证内部控制机制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5.文件记录控制。对要求进行内部控制的各个环节和措施,要形成文字材料,有章可查。其主要内容有:(1)建立全员岗位说明书,对每个岗位都应有相应的书面材料,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岗位上下关系和岗位任职条件等等;(2)业务操作规程手册,每位员工必须了解本人在处理业务时所处的位置,前后作业环节;(3)建立授权审批权限文件。
6.建立内控监督机构,加强内控队伍建设。内控监督机构对每个岗位、每个部门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监督反馈制度,实现与行政管理交叉控制。
(1)内控监督机构必须在形式上和实质上保持独立。形式上独立是指稽核人员应独立于本行业务和管理人员,不能自己监督自己;实质上监督是指站在党的政策和全行利益上实施稽核。
(2)稽核工作要制定科学、合理、统一的监督审计程序,要有一定的稽核覆盖率和稽核频率,涵盖主要业务和重要风险点。
(3)内控监督机构人员应由熟悉业务、有责任心、作风正派的人员构成。
7.建立违规必究的处罚机制。建立对事不对人的处罚标准,在同一支行内实行统一标准。防止重检查轻整改,必须树立规章制度的权威,对于违反规定的要坚决按标准处罚,对屡查屡犯的应从重处罚,同时给予通报批评。
8.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内控技术含量。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在银行业务中应用的不断深入,为我们进行内部控制提供了新的武器。通过软件开发,将内部控制的一些规定编入程序,由软件程序进行控制,可以起到人控、物控控不了的作用。人控、物控只能解决不想违和不敢违问题,但解决不了个别人想违而不能违问题,要真正解决不能违问题则需要程序控制。
三、国外商业银行经验借鉴
1.强调高级领导层的控制责任。首先,董事会充分理解公司的主要风险,正确设定风险的可接受水平;并定期督导高级管理层识别、估量、监督和控制这些风险;确保内控系统的有效性;建立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帮助董事会行使这方面的职责。其次,高级管理层负责制定识别、估量、监督和控制风险的程序,通过维护某种组织结构去明确职责、权限和报告关系;确保职责的有效执行;制定有效的内控政策;并监督评审内控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2.大力提倡和营造一种“控制文化”。一方面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负责促进在道德和完整性方面的高标准,并在机构中建立一种文化,向各级人员强调和说明内控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需要理解他们在内控程序中的作用,并在程序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有效的内控系统的一项实质性内容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控制文化。
3.企业要充分关注对全部风险的评估。特别是明确银行是承担风险的机构,生产企业也需要不时调整内控,以便恰当地处理任何新的或过去不加控制的风险,并对企业不能够控制的风险采取正确的防范措施。
4.控制活动已被当作企业日常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不是对经营管理的额外补充。有效的内控系统能够迅速采取应变措施,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建立适当的控制结构,明确定义各经营级别的控制活动。特别强调适当分离职责,识别和尽力缩小有潜在利益冲突的地方,并遵从谨慎的和独立的监督评审。
5.发达国家非常强调企业的信息与交流。首先是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获性,并且信息应能够前后连贯一致。其次是信息系统应受到安全保护和独立的监督评审,防止突发事件,特别注意有效地控制电子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使用。另外,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确保相关信息的正确传达。
6.企业应当注意加强监督评审活动,并强调缺陷的纠正。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应不断地而不是间断性地在日常工作中监督评审企业内控的总体效果和主要风险;对内控制度定期进行独立、有效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并将结果向高级领导层直接报告;及时报告并果断处理所发现的内控缺陷。
7.对内控制度的评价已成为企业内审监督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和现场检查监督的一部分。内审监督部门和外部审计机构应要求企业具有有效的内控制度,充分和有效地化解企业的风险(特别是主要风险);监督部门应检查高级领导层的内控态度、内部审计部门的有关工作等等,对不合要求的企业采取措施。
1.1建立的账册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目前,大多数企业不建立自己的账册,就算建立了账册也基本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而设立账本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并不是考虑到自身管理的需要。在设置会计科目时也没有按照国家会计制度的规定使用会计科目,更不会遵循企业核算的一般原则。同时,收入和费用也存在许多的问题,经常发生实际情况与账本不符的现象,使得账本形同虚设,加大了会计核算的难度。1.2从业人员和会计机构不按规定配置企业在经营管理时,为了减少经营成本,大多数企业采取不建立专门的会计机构的措施。在招聘会计从业人员时,有些小型企业并不按照统一的招聘方法面向社会招聘,而是将自己的亲戚朋友或是亲戚的一些亲戚朋友安排在会计的工作岗位上,不仅使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得不到保障,还影响了会计核算的质量。因此,无论是会计人员还是会计机构都没有按照会计制度的相关规定进行配置。1.3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由于在定额管理、财务清查、成本核算、计量验收等方面存在问题,导致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会计核算监督和反映的职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管理者利用自己的地位或权利非正常干预企业的会计工作,或者对企业的会计人员施以经济利益方面的诱惑,使得会计职能的作用下降,更使得会计核算失去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监督的效果。
二、对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2.1加强财会人员的管理及教育培训首先,企业应该按照相关的会计制度,根据自身业务的多少建立相应大小的会计机构,再为其配置具有较高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优秀会计人员。其次,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名职工,企业的管理者应对其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进行关系和帮助,做到不对其工作进行非正常干预。对兼职的会计提出基本的会计核算要求,从而保证会计质量的提高。此外,对会计从业人员要进行定期的教育培训和考核,保证会计学习并掌握新的会计和税法方面的知识。只有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并熟练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才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才能满足会计核算的需要。2.2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内部监督室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拥有健全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至关重要。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对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财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提供保障,对企业的日常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不仅能为企业的会计核算提供便利,更能保障会计核算的实施。3.3发挥外部监管的作用影响企业会计监督职能发挥的主要原因是内部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因此,企业可利用中介机构等外部监管部门对企业的会计和税务事项进行监管,从而起到帮助企业实现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同时,很多企业都有违规、违法进行会计管理操作的现象,而税务机关并不能对这些情况进行完全查处。因此,可以结合多个部门对违法行为进行检查并处罚,加强企业的管理,杜绝违规、违法行为的出现,达到企业会计核算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三、总结
关键词:会计监管;会计信息;问题;对策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计信息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企业的管理者要使用会计信息来进行企业决策,但是在一些企业中,也是存在着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因此,一定要加强会计监管工作,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企业管理者指定的经营决策是有意义的。针对会计信息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找到解决的措施。
1 我国会计监管现状
会计监管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在进行监管的时候通常主体是政府或者是非政府机构,在监管的过程中,要依据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同时要通过这些手段对企事业单位的会计行为进行引导和干预。会计监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同时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在法律法规方面不断的进行完善。对会计监管情况进行了解,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进行分析。
1.1 内部监督
在单位内部进行会计监督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单位的财产安全和完整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符合国家法律和法规要求,因此,单位内部会计监督能够更好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避免出现舞弊的情况。在内部会计监督方面要对出现的风险情况进行控制,因此要采取一系列的制度和方法对其进行制约。会计内部监督的主体是单位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在进行监督的时候,主要是对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
1.2 社会监督
社会监督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些社会中介机构对相关的委托单位进行经济活动审计的一种行为,同时在进行监督完成以后要据实做出客观的评价,社会监督要保证依法进行。社会监督是一种中介性和公证性的形式,因此,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同时在进行监督时,能够将社会公众的力量和社会中介机构的力量进行结合,这样就使得会计社会监督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现在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会计事务所。
1.3 国家监督
国家监督是一种政府监督行为,是一种外部监督形式,在进行监督的时候,政府的一些部门要依据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对企业的会计行为和会计资料进行监督和检查。财政部门是进行会计国家监督的主体,在进行监督时主要对企业的会计账簿是否依法设置进行检查,同时要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进行检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资格进行检查。
2 我国会计监管的主要问题
2.1 会计机构监管职能弱
企事业是会计监督的基层机构,同时也是会计监督检查的执行者。在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现在,企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独立性越来越强的情况,同时在内部监督管理体系方面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一些管理者和经营者还是存在着独断专行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一些违法乱纪的情况出现,同时也会导致一些经济案件的出现。一些经济案件的发生和会计造假是有很大关系的,为此,会计人员一定要保证集体的利益不会受到威胁,对出现的企业管理者不依法进行办事的情况,要进行解决,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会计监督的作用。
2.2 社会监督不力
新的会计法在会计监督管理方面建立了新的模式,将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国家监督管理和社会监督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国家监督和单位的内部监督出现了管理下降的情况,同时在社会监督方面也出现了监督不力的情况。为了更好的实现监督管理单位的财务活动交给社会,一定要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很好的管理。不仅要从人员素质方面进行管理,在职业标准和职业环境等方面都要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社会监督的作用得到体现。
2.3 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现代制度下,为了更好的维护单位的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很多企事业单位在规章制度方面都是不健全的,因此,在各种监督管理制度方面是非常缺乏的,同时在内部根本就没有设置审计机构和人员,这样就使得内部控制制度非常不健全。即使有些单位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是比较健全的,但是在落实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非常容易导致会计秩序出现混乱的情况,或者是出现的情况。
3 解决我国会计监管问题的对策
3.1 加快法律体系建设,为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
会计监督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要加强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和完善统一的会计制度,满足单位多元化经营的需要;明确会计监督、审计监督的执法职责和权限,以实施清晰明了的监督职能使会计监督真正做到有法可依。
3.2 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加强外部监督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建设
企事业在进行会计监督的时候更多的只是强调内部监督的作用,这样做是无法取得效果的,因此,在会计监督方面也要加强外部监督的力度,这样能够更好的实现社会审计监督、政府监督和内部会计监督相结合。在加强外部监督方面提高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措施。在单位内部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同时将专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这样此案更好的实现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同时也能为会计人员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确保会计内部监督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3.3 明确会计责任主体,加强单位负责人在会计监督中的责任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要明确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主体地位,因此,单位的负责人要对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真实性以及完整性负责。单位的负责人对会计工作进行重视能够更好的保证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职责得到实现,同时能够更好保证会计机构在工作中不会受到其他部门的指使,因此,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依法处理相关的会计事项,同时要加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这样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明确会计监督的职能。
3.4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监督管理,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
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反映出来的会计信息是对单位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的总结,因此,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是有很大的影响。会计人员在工作中要有非常明确的法制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会计人员在工作中履行其职责,同时会计人员也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样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约束,同时也能更好的保证会计工作的信誉。
4 结束语
会计信息监管是为了更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企事业单位获得更好的发展,在会计监管方面可以加强企业内部监管力度、社会监管力度和国家监管力度,这样能够更好地便于企业管理者制定相应的经济决策。
参考文献
[1]商敏.我国会计监督体制的弊端和完善[J].有色矿冶,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