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神经科学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情绪调控,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
分类号 B845;C91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Social cognitive neuro.science,SCN)是一门采用认知神经科学技术研究社会认知现象的交叉学科。通过整合认知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从社会、认知和神经三个水平研究纷繁复杂的社会情绪现象。认知神经科学技术主要指功能性脑成像(fMRI,EEG/ERP,MEG,PET)、神经心理学病人的临床分析;社会认知现象包括情绪调控、态度改变、刻板印象、决策、道德、自我意识,以及情感障碍和各种社会认知障碍等。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越来越受各国研究者的重视。2006年初创刊了Social Cognitive and Affective Neuroscience杂志;2007年10月在美国召开的心理生理学年会的17个专题研讨中,就有10个是社会认知的内容;在美国MIT、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NIMH、芝加哥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伦敦大学学院(ULC)等国际知名院校都相继成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所、系、实验室或研究中心。
国内也在近年开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并出现了一些良好的势头:①开展研究的单位越来越多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情绪与认知、情绪调控及其情绪障碍干预、人格、社会认知与行为的发展、青少年的异常社会行为等研究,建立了中国情感材料库,近3年来发表了20多篇相关国际论文;北京大学心理系在自我意识、共情、归因也产生了一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在经济决策行为、国民心理和谐指数的构建等方面也在进行研究:其他,例如西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以及一些医学院校也开始进行此类研究。②国家投入增加目前,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在863项目、国家支撑项目、重点项目方面,针对情绪疾病、社会认知开始安排了一些项目。③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目前,在一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已经建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向,开设了相应的课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组织了10余位教授和研究人员,建立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中科院心理所也有社会与经济行为研究室;西南大学建立了以认知与人格为研究核心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近年来,在Science,Nature,Nature Neurosci,Neuron,PNAS等最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发表了有关情绪、情绪障碍、自我意识、经济决策、道德等方面的脑机制研究报告以及部分综述,反映了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
1 情绪与情绪调控的神经基础
恐惧、厌恶、愤怒、惊讶、快乐、悲伤等六种基本情绪在表达和识别上具有普遍性,近年来研究不同情绪识别的神经基础及其部分分离的临床研究和脑成像研究逐渐增多。恐惧:当个体产生恐惧体验时,海马(外显记忆功能区),杏仁核(情绪唤醒区),前额皮层(工作记忆区)这三个脑区在起作用;很可能是即时呈现的恐惧刺激,激活了海马和杏仁核,然后在前额皮层中同时表征、相互整合后而产生的,其中杏仁核是恐惧情绪体验中一个相当关键的结构。厌恶:通过脑损毁和fMRI等手段发现,厌恶情绪激活的脑区有脑岛,基底神经节,纹状体。惊奇:惊奇根据刺激的不同,其激活的脑区有所区别:如果刺激物是负性的,那么激活的脑区为杏仁核右腹侧;如果刺激物是正性的,那么激活的脑区为腹内侧前额叶皮质。悲伤:被试在悲伤的情绪中,前额叶皮层中部,额下回,颞上回,楔前叶(precuneus),杏仁核,丘脑等活动都有所增强。愉快:在愉快的情绪下参与活动的脑区有:下丘脑(hypothalamus)前额叶皮层(PFC),杏仁核,腹侧纹状体(ventral striatum)。额前回,前额叶背外侧,后扣带回,颞叶,海马,丘脑,尾状核(caudate)。愤怒:对于愤怒的研究表明愤怒与杏仁核有密切的关系,但是目前更多的是把愤怒和恐惧联系在一起研究,单纯研究愤怒脑机制的很少,也不成熟,有人认为与额叶、扣带前回有关。
2 情绪障碍
2.1 有关孤独症的研究
孤独症患者最突出的特征是存在人际交往的巨大障碍,他们往往存在语言问题,不会撒谎,语言单调:言行举止像低龄化,60%智力落后、20%的智商低于35,能感知细节和理解事实,但不能感知整体和理解概念,不能知觉面部表情。Hans Asperger在半个世纪前就提出了关于孤独症的一个理论――极端男性脑(Extreme Male Brain,EMB)理论,认为孤独症患者的脑是典型的男性脑。fMRI研究证实,孤独症儿童的大脑皮层较正常儿童大,而且其扩张部分是由于灰质、而不是灰质的增多,他们的杏仁核也增长较快,提供了支持EMB的证据。出生前如置于雄激素的环境,女性脑也会呈现男性化的倾向,而男性和女性在脑结构上的区别和出生前雄激素的多少有关。EMB是否和出生前的雄激素异常有关?目前还在研究中。孤独症患者的脑区中,支持高级认知功能的连接较少;在尸检和脑扫描中发现,孤独症患者脑部的杏仁核、海马区域较小,但研究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双生子研究已经证实孤独症与遗传明显有关,估计有5到20个基因与孤独症有关,现已重复得到的结果是第7对染色体上的基因与孤独症相连(有趣的是,这个区域已经被公认和语言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还在进行之中。
2.2 有关抑郁症的研究
Couzin通过个案探讨了抗抑郁药百忧解(Pazoc)对抑郁症儿童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抗抑郁药通常仅能帮助70%的服用者,这些药物是通过增加神经递质5-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的量来实现其疗效的。这些年对抑郁症的病因依然还处于探索中,临床上只能通过各种不同的药物来进行尝试。
2.3 脑损伤的性别差异
两性之间在精神障碍上存在不争的差异:女性
易患抑郁症,男性易患精神分裂症;女性有更多的焦虑,男性表现出更多的行为;男性易成嗜酒和吸毒,女性有更多的进食障碍;甚至在自杀上也存在差异,女性更多地尝试,男性的自杀成功率高。这些差异和两性脑的差异有关。女性更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研究表明,应激反应和性激素有关,其中,一定水平的素对于应激反应有重要的作用,用动物和人所做的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脑成像研究发现,当呈现恐惧面孔时,女性比男性激活了更多的杏仁核:在处于应激状态时,女性的前额叶皮层区有更强烈的反应,而该区域是产生焦虑、抑郁的一个关键。此外,性激素和攻击性有关,在认知方面两性脑也存在着差别。脑的性别差异所导致的两性情绪障碍的差异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点,这对于了解不同情绪障碍的脑区域定位、神经递质等有重要的帮助。
3 自我意识
在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self-concept)”指的是个人认知中与自己本身有关的内容,是自我知觉的组织系统和个人看待自身的方式。一般认为,自我概念包括了自我体验、自我评价、自我意象、自我效能感等心理内容。近年的热点包括以下几个方向:自我概念产生的脑区定位;灵长类的自我意象;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概念变化。
Lou等使用PET与TMS技术,在与自我评价有关的脑区研究中,呈现一系列形容词,要求被试判断这些词是否适于形容被试自己、被试好友或公众人物。结果发现,做出的判断与被试自身密切程度越高,在回忆时,顶叶皮层内侧的激活程度就越高。类似的fMRI实验发现与自我评价相关的主要脑区是内侧额回或腹内侧前额叶。Friedefich等人向年轻女性被试呈现杂志上的模特儿照片,要求被试比较自己与照片人物的体形。fMRJ扫描发现,被试在作体形比较时,显著激活了梭状回外侧、右顶叶内侧、内侧额回以及扣带前回。
2岁以上的人类或猿类(包括黑猩猩和大猩猩)在面对镜子时,未经训练就能意识到镜中的是自己,即具有自我意象(self-image)。在一项动物实验中,要求猴必须通过实时视频观察自己的动作,以取得食物(图1)。他们在狐猴脑部植入电极,监测到了顶叶内侧脑区的体觉和视觉神经元的激活。这些神经元对应于特定感受野,与狐猴直接观察自己的手时激活的神经元是一致的。
对精神病患者调查发现,病人的自我概念与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印象间存在着明显的负相关:病人的自我评价越高,医护人员对他的合作性和情绪稳定性的评价越差,表明精神病患者的自我概念是扭曲的。让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评价。结果发现,其中40%的病人高估了自己,24%低估自己。低估者的抑郁程度普遍较高,而他们的认知能力受损程度反比高估者小。
4 经济决策的脑成像研究
近年来,经济决策的脑成像研究成为大家关注的亮点,主要集中在强互惠合作、风险决策、跨期选择以及品牌决策等方面。常用实验范式包括信任游戏、最后通牒游戏、讨价还价、赌博游戏、公共产品、免费搭便车等。
在“强互惠合作”研究中,在信任游戏中,King-Casas等发现尾状核活动的峰值时间会随着游戏的进程发生改变,当决策双方在游戏初期彼此没有任何了解时,尾核活动的峰值出现于当对家做出信任决策时;而当对家逐渐建立声望,尾核活动的峰值提前到预期对家会给出信任决策时;实验结果拓展了社会偏好理论。
在风险决策研究中,决策者在概率型决策和不定型决策情境下的神经元活动结果的研究结果支持了在风险条件和模糊条件下的决策,其神经机制不同。Hsu等的研究对经典的决策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在“模糊”条件下,不确定程度与杏仁核和眶额叶皮层正相关,与纹体系统呈负相关:且纹状体活动与期望的奖赏正相关。多个实验证明ERP的FN(Frontal Negativity)成分与评价、预期有关。Adolphs等用深度电极记录前额的EEG的仪节律,反映了在评价决策中,期望的结果和实际的结果不一致。Coricelli对决策结果所引发的情绪进行研究,发现后悔情绪与内侧眶额、扣带前回、海马的活动有关;对后悔的厌恶情绪与内侧眶额、杏仁核的活动有关。而且从时间上来看,与对后悔的厌恶情绪有关的神经活动发生在决策前,表明这种厌恶情绪会影响决策后的后悔体验和对结果的预期。在“框架效应”研究中,研究结果发现被试的决策会受框架解释的影响,损失更激活杏仁核;收益与ACC有关。Tom等人发现当可能的收益值增加时,大部分的脑区活动会增强;而当可能的损失值增加时,部分脑区的活动会下降,例如纹体、腹内侧前额叶、扣带前回腹侧。而且神经信号的强弱可以预测对损失回避的个体行为差异。对备择方案做出风险选择,Kulmen的研究中划分了不确定条件下的两种非理性投资策略――风险选择错误和风险规避错误,并发现阿肯伯氏核(nucleus accumbens)的活动伴随在风险选择之后,前脑岛的活动伴随在无风险选择之后。这说明与情感有关的脑区活动会影响投资方式,而且这些脑区的过量活动会导致投资失误。Kermerley的实验中发现ACC损伤的猴子,错误后的即时表现没有问题,但是在强化指引的选择任务中不能维持能获得奖赏的反应,不能整合风险和赔偿,进一步证明了ACC在理性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在跨期选择的研究中,Kalenscher用新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验证了跨期选择的理论模型。Rudebeck的贡献在于发现ACC损伤影响为奖赏投资的努力程度,OFC损伤影响对奖赏的等待,证明延迟和努力会对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品牌决策研究中,Schacfer等发现内侧前额叶在品牌识别中起重要作用;Deppe等人模拟消费者选择产品的情境,发现只有被试偏好的品牌才能激发明显的决策模式。当目标刺激为被试喜欢的品牌时,腹内侧前额的活动增强;Knutson等人采用fMRI扫描被试在模拟购买实验中做决策时的神经活动,发现当被试面对喜欢的商品时激活了ACC)当商品价格太贵时脑岛激活,同时腹内侧前额叶的活动水平下降。
5 道德的脑机制
道德判断究竟是一个理性过程还是一个情感性的直觉过程?一直存在争议。有个例研究发现幼年时期前额叶损伤的被试在社会行为和道德行为上表现异常,并且他们对社会信息的情绪反应也受到损害,提示情绪信息的加工过程可能会对道德判断过程产生影响。但这只是一个脑损伤研究,只有两个病人,所以说服力尚嫌不够。在另外的研究中以正常人为被试,利用道德两难任务,在道德判断的过程中激活了腹内侧前额叶这个主要负责情绪加工的区域,说明理性的道德判断很有可能依赖相应的情绪加工过程。最近一个研究发现腹内侧前额叶损伤被试在一个道德两难任务中倾向于选择具有功利主义倾向的决策。这个研究有力地证明了腹内侧前额叶的情绪信息加工过程可以影响具体的道德判断过程。
利他主义就是某个体在特定时空条件下,以牺牲自己的适应性来增加、促进和提高另一个个体适应性的表现。Tankersley考察了利他主义的神经机制,发现右半球颞上回后部的激活程度可以预测被试的利他主义倾向。先前的研究表明这个区域也负责对他人意图的认知和推理。因此研究结果表明对他人心理状态的推理过程对利他主义的产生非常关键。de Quervain等发现尾核在利他惩罚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尾核的激活强度与惩罚意愿呈正相关,激活的程度反映了惩罚背叛者的预期满意程度;尾核也参与了在预期收益激励下的决策和行为。捐赠是一种利他行为。也有研究考察了捐赠行为的神经机制,发现捐赠行为与人类的奖赏系统有密切关系。捐赠行为与人们对社会的依恋程度有关,而拒绝捐赠行为则与对捐赠对象的社会排斥和厌恶有关。产生利他主义的原因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6 结语与展望
音乐可以对情绪产生影响的问题是不争的事实,但是音乐如何对情绪产生影响,却需要用神经科学的原理、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科学而系统的研究。这是由于音乐与其它艺术形式不同,其功能和作用远不止是对情绪产生的影响。根据神经科学的理论: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生命存在的基础④。而音乐可以通过对情绪的影响,调节和改善机体的稳态,增进人类的生存和生殖机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特别是音乐在神经性医学治疗干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成立了音乐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力求推进神经音乐治疗学中帕金森病的研究;2012年8月4日—6日在新墨西哥召开的“音乐、大脑、医学和健康科学研讨会”⑤中一项重要学术内容就是“音乐怎样可以被用于神经性医疗干预”;2011年12月9日在纽约召开的“神经科学在音乐治疗和康复潜力方面的研究”研讨会等⑥,其目的正在于此。尽管过去科学家在情绪理论的更迭、纷争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难于达成共识,但是随着近年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对脑科学及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研究方法和实验技术也日新月异,科学家们终于殊途同归,认识到要解决情绪理论之争,最终需要研究并了解情绪的神经生物学基础⑦。
值得我国音乐界关注的是,神经科学领域对音乐情绪进行的研究,已经大大超越了以往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成果。心理学和音乐心理学的认识成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对音乐影响情绪认识的需要,而必须在音乐情绪研究中引入神经科学的认识成果,对音乐情绪进行科学的研究。之所以如此,是因为音乐是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之一,而思维和行为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作用下才能得以实现。音乐对情绪的影响在本质上受神经生物过程的制约,而神经生物过程的产生,受到内、外环境变化刺激信息的影响,尽管在外环境音乐信息刺激相同的情况下,个体对音乐信息进行的神经生物加工、处理过程也会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歌曲《忐忑》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案例。其既没有歌词,也没有完整优美的旋律,更不具有动人的曲调。这样一首歌曲如果用神经科学的理论加以分析,它缺乏形成悦耳、动听“音感觉”的神经科学基础,因而会对许多听者带来负性生理唤醒,形成负性音乐情绪。但是,一些听者在对歌曲《忐忑》听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时,导入新颖、刺激、有趣等信息内容,形成特有音乐神经认知评价体系,于是产生了正性生理唤醒,形成了正性音乐情绪。歌曲《忐忑》为什么会带给听者褒贬不一的评价,及截然相反的情绪反应?如果要对这一现象加以科学地解释,就需要运用神经科学的原理及理论进行研究。下面就以歌曲《忐忑》为案例,简要阐述神经科学视野中音乐情绪的形成原因,及神经生物过程。
⒈歌曲作用于听觉系统的神经科学基础
音乐音响发出的声波作用于内耳基底膜引起振动,其振动的位置与听神经纤维的最佳响应频率之间构成音调拓扑图(tonotopic map)⑧,而音调拓扑形式是听神经纤维向脑干、丘脑、大脑皮质的听皮层进行投射,形成“音感觉”的基本方式之一。也就是说,一首歌曲有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曲调、和谐的节奏,在听觉神经系统中,所构成的音调拓扑图就优美、丰满、圆润。因此,悦耳、动听的“音感觉”依赖于音乐音响所引发的音调拓扑投射形式,以及利用这种形式构成音调拓扑图的优美图形。事实上,耳蜗基底膜上整齐排列着3行外毛细胞,就如同3排调在不同音高的电子琴“琴键”,每侧数量约12000个。当音乐音响的不同频率作用于基底膜引起其不同位置振动时,机械刺激“弹动”在这个位置上的“琴键”(毛细胞)产生动作电位,通过听神经纤维传入听觉中枢的特定部位,从而引起某一音调的感觉⑨。这一听觉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与电子琴的工作原理十分相似,尤其是二者的机械-电转换(cochlear transduction)原理如出一辙。藉此可见,音乐是通过声波有组织、有规律的频率(音调);错落有致、跌宕起伏的振幅(响度);优美、瑰丽的波形(与音色有关),使毛细胞翩翩起舞,带来“音感觉”美妙、悦耳、动听的感受,产生喜悦、愉悦、欣快的情绪。与其说是优美动听的音乐打动了人,不如说代表不同声波频率的听神经纤维勾画出美妙的图形,通过神经脉冲电信号的方式刺激人的听觉神经系统,在生物电的放电活动作用下,诱发悦耳、愉悦、舒服的感受。
然而,歌曲《忐忑》发出的声波频率忽高忽低,振幅落差忽涨忽跌,声波发放速率变化急促,致使基底膜受到声波振动的位置,与听神经纤维的最佳响应频率之间构成的音调拓扑图杂乱无章,混乱而繁杂,导致听神经纤维发放的生物电电流和电压的骤然改变,就如同一根可以变频的“电棒”刺激肌肤,时而发麻,时而颤抖,最终形成刺耳、局促、紧张的“音感觉”。由于“音感觉”表现为性质上相似的感觉印象,或好、坏和不清楚三种感觉模态(modality),而某种印象或模态将被中枢神经系统编码成神经脉冲信号,经听神经纤维通过与之对应的神经通路投射至不同脑功能区,因不同脑功能区司职不同的情绪反应控制,所以对歌曲《忐忑》形成不好“音感觉”的听者,将会在司职负性情绪控制的脑功能区神经生物加工过程的作用下,产生负性情绪。从听觉神经纤维的发放原理视角看,此歌曲缺乏形成悦耳、动听“音感觉”的神经科学基础。
⒉歌曲作用于听觉系统的基本方式是神经生物电的电活动
神经活动以生物电的产生、变化和传播为特征⑩。音乐声波振动频率作用于高、中、低频毛细胞群,可使其产生多种交流电位或直流电位。由于电位是电能的强度因素,所以,音乐声波振动频率将直接影响毛细胞所产生的电能,电能也将直接影响毛细胞的放电活动,从而影响听神经纤维发放的电峰电位。音乐声波振动的机械刺激,就如同“电开关”,控制着听觉感受毛细胞生物电活动的开或关。也就是说,音乐声波振动频率由低频到高频和谐、协调,逐级有序、规律性地升高,具有神经科学的普遍意义,至少不会被音乐声吓到。但是,歌曲《忐忑》发出的瞬间高频刺激,致使代表高频的毛细胞通过听神经纤维突然性放电,导致生物电的电流和电压瞬间升高而增强,表现为对神经系统电刺激的骤然“爆发”,致使强直电刺激所致的心肌节律性收缩活动的瞬间改变,从而引起心电峰电位的变化,诱发耳鸣、颤抖、心悸等生理不适感,带来自主神经系统的暂时紊乱,最终使许多听者形成“一惊一乍”的感受,于是产生了负性音乐情绪。这是由生理唤醒诱发音乐情绪反应的典型案例,它证明生理唤醒可以对音乐情绪产生影响。
⒊歌曲《忐忑》作用于听觉系统,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影响情绪反应
“神经递质是指由神经末梢所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完成信息传递功能”{11}。音乐音响的声音振动刺激,引发“听觉毛细胞的膜电位发生变化并释放神经递质,最后使得支配毛细胞的听觉神经产生兴奋和冲动,将声音信息传到听觉中枢”{12}。机体内神经递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自成系统,可引起生理功能效应。我们通常所说的情绪,就与这类化学物质制造的化学反应,带来的化学效应有关,因此神经递质在情绪反应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歌曲《忐忑》为什么会带给听赏者褒贬不一的感受,带来不同听者的情绪反应,这与神经递质扮演的重要角色有关。听者在聆听歌曲《忐忑》时,根据不同听者的生理反应和认知评价,中枢神经系统会释放不同种类的神经递质,从而影响不同听者的情绪反应,而且神经系统通过控制释放的神经递质,以及内分泌系统分泌的激素,在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保持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歌曲《忐忑》在对听觉神经系统产生刺激时,由于其声波振动的频率、振幅和速率,缺乏有规律、有秩序、和谐的运动,致使听者的听觉神经系统在对其信息分析、加工、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电电活动也无法正常、有序地进行,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控制释放儿茶酚胺和分泌肾上腺素等的功能活动,朝着不利于机体稳态的方向发展,无法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重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将会对免疫系统产生重要影响。然而,“人类之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灵,就是因为人类有根本区别于动物、高度发达的脑”{13}。这种具有思维功能的脑可以改变上述结果,产生可逆神经性生理和情绪反应。不少听者由于对歌曲《忐忑》带给自己的强烈刺激有较强的期待意识,神经系统会释放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它一旦进入大脑的眶额皮质,就会产生愉悦感,并在其他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参与下影响精神活动,从而产生正性情绪反应。因此,音乐除了自身的神经基础可对情绪产生影响外,音乐以外的思维、意识、认知等,神经生物加工过程也可对音乐情绪产生影响。
⒋歌曲作用于听觉系统,大脑皮质神经通路介导意识的听知觉对音乐情绪的影响
任何音乐音响信息都必须经神经通路,通过大脑皮质与丘脑进行折返交互活动{14},以及皮质自身与皮质下结构进行的交互活动,才能形成音乐听知觉。在这个过程中大脑皮质神经通路需要介导意识的听知觉{15},完成对音乐音响信息的加工、处理和整合,最终形成音乐感知觉,而此过程对音乐情绪的形成至关重要。一些听者,在通过大脑皮质神经通路介导思维、意识及认知,对歌曲《忐忑》听知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整合时,导入新颖、刺激、有趣等信息内容,形成特有音乐神经认知评价体系,由于“认知评价总是发生在情绪反应之前”{16},因此,产生了对其惊喜、愉悦、喜爱等情绪。以人在不同场合下看见黑熊产生不同情绪反应为例加以说明:当人在野外看见黑熊,如果认为黑熊会对自己安全构成威胁,就会将自身的生理唤醒解释为恐惧和害怕;当人在动物园中看见黑熊,如果认为不存在安全问题,就会将同样生理唤醒解释为高兴或惊讶{17}。从这一情绪反应过程看,人脑在对音乐音响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个体所选择的音乐神经认知评价,以及采用的神经通路对情绪反应起关键作用。
⒌歌曲《忐忑》成功之处的神经科学基础
歌曲《忐忑》作为音乐作品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的“新、奇、特”,即样式新颖、结构奇妙、方式独特,而这正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神经元兴奋的源泉。神经系统对“新异刺激”响应最为敏感、强烈,这是由于行为神经可塑性极易带来“习惯化”{18},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多而逐渐降低反射反应。歌曲《忐忑》对神经系统的“新异刺激”,致使许多听者在神经生物电的放电活动影响下兴奋不已,成为“中枢兴奋剂”,除茶余饭后作为谈资,调剂生活外,更为重要的是成为许多人宣泄情绪、解除忧愁、减轻压力、舒缓紧张的“催化剂”。从这一点看,歌曲《忐忑》的确体现了其音乐的功能性,发挥了神经性干预作用。当然也不可否认歌曲《忐忑》对神经性干预方面的负面影响,但毕竟大众群体中,相当一部分人群需要这样的歌曲对神经系统进行干预,以调节情绪,调剂生活。歌曲《忐忑》带来的社会影响,源自于其对人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强烈刺激,及个体不同的神经生物加工过程。就神经系统而言,刺激强度越大感受就越深,由此带来的生理反应和情绪反应也就越强烈,情绪的体验可直接影响行为的表达,最终因群体行为的改变产生对社会的影响。一首歌曲不可能满足整个社会群体的需要,关键是音乐多元化发展可以满足部分人群的需求,同时也可对部分人群的生活起到改善和调节作用。因此,对歌曲《忐忑》的认识,不应拘泥于简单的评判形式上,而应关注这样一首歌曲是怎样通过神经性干预,发挥其音乐的功能性作用,特别是人脑的功能活动在神经系统协调下,是如何改变相同音乐刺激,结果却不同的神经生物过程,这一点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为重要,也可能将为音乐多元化发展提供神经科学的依据。
1、公正。以公正的立场观察事物。
2、简单入手多元思考。选择简单对象开始研究,建立理想模型,尽量应用数学,完整的考虑各要素,建立理论,并通过修改和扩展,扩大应用范围。
3、证实加证伪。科学是严格的,它强调理论与实践的一致。
4、理性怀疑。
5、争论与激励。科学需要讨论的环境和维护人们对科学的热情。
6、耐得住寂寞。要求科学家要耐住寂寞,忍受孤独,专注于自己的事业。
7、耐得住不解。要求科学家能坚持以事实说话,顶住干扰,用事实说明自己是正确的。
由于自然科学在探究自然规律方面获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对传统的思辨与抽象式的教育研究的不满,20世纪以来,许多教育研究者都以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作为标准,追求所谓普遍、客观的教育规律,采用实验、测量等自然科学的实证研究范式,从而导致了一种唯科学主义式的研究思维取向,这种科学主义“是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应该应用于一切研究领域(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主张……相信只有自然科学的方法才能有效地用来追求知识的信念。”它以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为榜样,以精确、定量、客观为目标,而不顾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不加任何限定和区别地把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全盘引入教育研究。这种科学主义式的研究思维在教育研究中具体表现为:
第一,坚持追求外显化、可表征的教育规律,要求结论的普遍性、可移植性,排斥特殊性、偶然性等。这样的取向是合理的,但也存在过度分析、拆解的倾向,例如,把教育分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并且分别研究其规律;在教学活动中,把整体的知识分隔成一个个条块并写出各种“小规律”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学习的整体性、建构性和不可拆分性。
第二,存在把教育物化的现象,忘记了人之生命的复杂、独特,把学生当成可以用规律支配的机器。“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对象视作物,就满足了科学以物为对象(即使对人进行研究也是对人的物质自然方面进行研究)和可以以理想化的方法加以处理的要求。”这样,学生就可以工业化生产的模式被大批量生产,无须考虑其个性、复杂性。把他们当成统一的原材料,从而在教育的大工厂里面制成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
另外,科学主义的研究思维取向主要以实证主义为哲学基础,推崇教育实验等,认为只有通过实证性的研究才能使教育学走上科学化的道路。最后,坚持科学主义研究思维的学者大多坚持价值中立说,认为教育规律研究的结果对任何学者都是普适的,不存在所谓地域和时代的差别。
科学主义式的研究思维之所以可以在教育研究中形成风气,原因在于教育现象确实具有某些客观性、确定性、普遍性和可量化性。自然科学采用的研究方法有巨大的优越性,可以满足人们对规律的追求,提升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另外也在于这样的研究思维确实对教育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如教育统计学、教育测量学和教育经济学等学科的建立。在这种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到了20世纪中后期,可以认定以科学为核心追求的实证主义的教育研究大获全胜。”“尽管实证主义在20世纪中叶以后遭遇了猛烈的批判,如存在主义、批判理论、后现代主义等都欲彻底摧毁实证主义,但实证主义思维方式至今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教育学领域。”
从客观角度分析,教育研究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必然有许多与自然科学研究相通的地方,可以借鉴自然科学的许多研究方法。而且,应该说方法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不可能存在完全只对某种学科适用的方法。总的来看,教育研究在这种追求自然科学化的过程中,确实获得了巨大发展,促进了许多教育问题的解决和教育理论的建构。
但是,这种过度追求自然科学的研究思维取向,在实践中就会产生一些偏差,“这种科学主义的研究思维使教育研究在目的上试图按照自然科学的规范去追求教育内部的必然因果关系、追求客观性、确定性,在研究方法上表现出对自然科学的方法的崇拜和迷信,由此产生了科学教育学这种客观的追求。”这种模式的广泛应用,理所当然在现实中就有许多的表征:“重微观轻宏观,重应用轻积累,重技术轻原理,重定量轻定性,重现实轻历史,重事实轻价值。”而恰恰正是这样的科学主义式的教育研究思维取向在我们的教育研究领域非常普遍,影响深远。它“造成教育教化功能的削弱和人文内涵的流失,从而影响教育宗旨和教育功能的全面实现。”在此基础上,很多学者开始认真反思科学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思维的弊端,在对教育的复杂性有了明确认识后尝试作出改变。
应该说,教育研究不可能摆脱研究者的哲学观、人性观、价值观的影响而保持完全的客观性、必然性和普遍性。对自然科学而言,因为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外在于人的,研究者的价值中立比较容易做到,实验实证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然而,一旦涉及人文、社会方面的问题,这种方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因而体现了科学主义思维取向的局限。这些局限具体表现在:
首先,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而不是人类自身的问题,人类自身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包括教育科学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来完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自然科学成就的滥用,已经引起了许多失误,在某些方面受到了大自然的报复,例如人类集体智慧的成果――核武器的发明对人类安全产生的威胁、医学上抗生素的滥用造成病毒的变异加速等。在教育领域,由于这种唯自然科学研究思维取向的深刻影响,要求教育教学的完全客观化、精细化,期望教师在掌握了所谓教育规律后能够实现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这个愿望离实现还有很大距离,反而催生了学生厌学、逃离学校、高分低能等现象。
其次,自然科学在研究时要求与研究对象保持距离,要求保持价值无涉,完全客观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说明并建构普遍适用的自然规律,这在教育中显然难以获得广泛应用,因为“没有一个纯粹的抽象世界,所谓的抽象的客观世界,只能是人类智力活动参与后的一种建设性结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社会中的个人,有主观能动性,都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动态地发生着各种变化,每次教育教学活动都因为各种原因有着明显特性,是教师和学生对现有知识主动进行智力活动的结果。因此,需要思考教育活动有没有普遍适用、价值无涉的规律,即使有,这种规律应该以什么方式表征,如何与教育的特性相吻合。
最后,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过度追求客观标准规律的结果,使得我们对课程呈现出的知识进行过度拆分、细化,存在把整体的知识“剁”成一个个知识碎块,然后一点点地“喂”给学生的现象。例如,把所谓认字、组词、造句的规律都以一个个清晰的条文呈现给学生,把“五位数比四位数大”都形成条文化的规律等,认为只有这样,学生才可能学到科学文化知识,从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整体性、感悟性。
二、教育研究思维科学精神取向的意蕴
面对以科学主义思维为代表的当前各种思维取向在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种种滥觞,我们需要对引导教育研究的思维取向进行转化,即抛弃科学主义,倡导科学精神,这就需要给出本文界定的科学精神取向的意蕴。所谓教育研究思维的科学精神取向,是指在对教育的复杂性有了充分而理性的认识后,一切以人之整体生命发
展为思考和探索教育问题的立场和出发点,以复杂性思维、理性批判和自主思维等为手段,以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为旨归,努力建构美好教育生态的一种取向。它既吸收现有各种研究思维取向的合理性,又能够辩证地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对它们进行合理的转换和整合,从而促进人的整体生命和谐发展。
教育生态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一种学生发展的条件系统或环境系统”。建构美好教育生态的内在逻辑需要从两方面探析。首先,从教育的内部角度讲,所有教育研究活动的目的,都是在建构教育科学的理论体系或提升现有的教育实践水平,都是为了使师生从繁重的教育事务中解脱出来,过上美好和谐的教育生活。在这种生活中,学生想学乐学,教师善教乐教,教和学获得了完美的交融,成为一个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这样,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教育生活就会成为完整生活历程中愉悦的构成部分,也获得了美好的教育生态。这时,整个教育都会出现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欣喜局面,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宰者,从而由“要我学、逼我学”变为“我要学、我乐学”,由刻苦勤奋的外在努力转变为喜学乐学的内在努力。
关键词:政治课堂 研究性学习 渗透途径
一、以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问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然而在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许多学生要么提不出课题,要么课题太大而无法实施。其实,政治学科及其延伸的问题,本身就是一个取之不尽的“课题库”。
现行教材内容可读性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我解读,自主学习。当然,自主学习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加以必要的引导。如引导学生打破书本教材编写的限制,以一节或一课内容为背景材料,从宏观上梳理出教材的线索,领悟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框架;从微观上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挖掘反思,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可以是对书本知识理解的困惑;可以是原有认知与书本知识的冲突;可以是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而产生的矛盾……例如,学生在学习《生产与消费》时,提出了许多问题:国家鼓励人们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怎么还提倡勤俭节约?为什么对一些高档消费通过征税来控制?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发展,国家为什么在一些行业通过一定措施来限制消费(提高购房贷款的利息)?
二、以探究式学习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就是要让学生以自主能动的方式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习得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一般通过学生提出问题、综合提升探究问题、讨论探究解决问题的思路而进行。其中,开展讨论探究是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也是课堂教学渗透研究性学习的有效方式。进行讨论探究必须注重以下三方面。
1.充分准备。
所确定的讨论问题,要有典型性和层次性,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最好把讨论题目事先告诉学生,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并围绕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处理相关资料(如教师提供资料来源、介绍收集方法等),同时把所获得的资料融入到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加以内化、活化,不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
2.深入讨论。
课堂讨论既可以以功能性学习小组为单位,一般4至6人为宜,采取就近原则进行交流,然后融入全班性讨论,也可以直接进入全班性讨论、交流或辩论:教师要注重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和谐的学习情境中。例如在复习高一经济生活时,结合热点提出这样的问题:入世五年来,中国企业面临的竞争不断的加大,那么中国企业如何在世界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呢?学生从经营战略、科技进步、产品质量、自主品牌、信誉、服务、市场战略和资源战略、贸易规则等方面进行了讨论,自然在讨论过程中全面掌握了《经济生活》中过关企业经营和对外开放的知识。把枯燥的理论融入到学生生活实际之中,他们感到人人可以畅所欲言,在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获得比较完整、深刻的认识。当然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也要阐述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但不要把自己的主观意志和“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但对学生讨论时出现的常识性知识错误,教师要明确而恰当地给予指正。
3.适时总结。
课堂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讨论内容及时加以总结,写成书面材料。撰写成文的过程是思维训练过程、知识升华、认识深化过程,讨论结果转化提升过程,不容忽视。关键是把学生讨论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讨论“中国企业如何在竞争中获胜”后,我们可以让他们分析本地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同时为本地的企业发展出谋划策。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把知识理解,我们的三维目标也就达到了。
三、审视教材,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精神
政治学科时代性强与教材相对滞后的矛盾,是课堂教学始终要认真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法可以是选用时代感强的事例来印证书本理论的正确性和指导性,但这种方法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课堂教学的创新不可能要求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有所发明创造,而是学生个人不断超越自我,进行积极意义的改变。这种改变更多表现在对所学知识理解性的丰富与完善,对同一问题求异思维,对一个问题答案不确定性的争议等。
学生质疑书本,可以感到一种思想交锋的酣畅淋漓与精神交流的兴奋与愉悦。例如,学习哲学时,学生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两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1.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旧教材意识的概念),还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新课标教材意识的概念)?2.物质是一种客观实在,那么我们所说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这里的物质到底是物质还是物质的具体形态?能够提出这样的两个问题,对教材的表述进行质疑,我们应该为学生高兴!同时这样的问题也得到我们的肯定,那么它对学生的激励是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