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内外市场分析

国内外市场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内外市场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内外市场分析

国内外市场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产品期货 联动性分析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全球大豆现货和期货市场的发展

大豆起源于中国,是最古老的农产品之一。多年来大豆油都作为世界油料之首,而对大豆提炼油之后所剩的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因此全球对于大豆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中国、巴西、阿根廷和美国是大豆的主要生产国,大豆主要生产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

(一)全球大豆现货市场的发展

全球大豆的种植面积约为9212万公顷,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中国和印度的种植面积占全世界的85%-90%,总产量也达到全世界的85%-90%。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的播种面积最大,占到了全球总收获的50%左右,中国排名第四。近几年来世界大豆产量也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大豆在国际上的贸易量达到8000万吨,是世界第三大贸易农产品,其中美国、巴西、阿根廷是主要的出口国,这三大国的出口总量占世界出口总量的92.3%,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国。美国仍然是向我国出口最多的国家,在2010年达到了2000万吨左右占到了美国总出口的54.5%。

(二)大豆期货市场的现状

目前全球最有名的三大期货交易所分别是: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和日本东京谷物交易所(TGE)。1848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作为世界第一个农产品期交所诞生了,大豆期货合约是其最早交易的合约之一;作为中国三大商品期交所之一的大连商品交易所于1993年成立,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和全球第二大大豆期货市场,现在的日成交量一般稳定在30万手左右,历史上出现过成交量在100万手以上;东京谷物交易所(TGE)成立于1952年,现为亚洲第二大大豆期货交易市场。

(三) 文章研究的意义

三农问题之所以顽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农产品的种植受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因此农产品比一般的商品面临更大的风险。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存在为规避这种风险提供了很好的手段,然而近几年以来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也遭遇了剧烈的波动,例如2004年的中国大豆贸易危机,由于5月份进口大豆价格的剧烈波动,造成九成大豆加工业企业亏损以及半数以上的企业面临倒闭的局面。因此农产品期货市场价格波动的成因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文章旨在研究其外部因素即国外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变动对国内的影响,以及在国际农产品价格形成中,中国期货市场是否掌握了定价权或者是价格制定的参与者,又或者仅仅是价格的接受者。

二、国内外大豆期货价格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的选取与处理

由于期货具有到期日,因此期货价格具有不连续性。本文选取的是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DCE)和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上的1205号合约,用临近交割月份的每日收盘价作为代表,国内外的样本区间为2011年11月21日到2012年4月27日,剔除掉工作日以及两市场非配对数据,一共得到100对有效样本数据。由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和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报价单位不一致,理论上应该根据汇率因素,把两市场的单位统一起来进行比较,1美分/蒲式耳=0.367美元/吨,1美元=6.2804人民币,因此:

1美分/蒲式耳=(0.3676.2804)元/吨=2.3049元/吨

(2.1)

通过使用Eviews6.0分析,得出两市场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163,说明两市场大豆期货价格的正相关程度较高。

(二) 协整分析

为进一步研究大连商品交易所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之间的关系,在此引入市场整合理论,并在此理论基础上使用协整检验的方法,来分析两市场的价格是否存在市场整合。

1.价格序列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数理模型为:

(2.2)

使用Eviews6.0,在假设DLJG(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和ZJG(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存在单位根的前提下,下表为ADF检验结果:

由表可知,原序列均是非平稳序列。而两序列的一阶差分单位根检验结果均小于1%、5%、10%置信水平下的t统计量,因此d(DLJG)和d(ZJG)均不存在单位根,即一阶差分序列均是平稳的。

2.组合残差的平稳性检验

选取DLJG为因变量,ZJG为自变量,可得Eviews6.0结果为:

残差的检验结果-3.795939小于1%、5%、10%置信水平的t统计量,且残差存在单位根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有0.0041,因此可以得出: (2.4)

因此我们得出,序列DLJG和ZJG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大连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存在着长期均衡。

(四)误差修正模型

设协整方程(2.4)的残差项为误差修正项(ECM),由于误差修正模型要求变量具有平稳性,因此将和分别作为因变量和自变量,再将误差修正项 ECM 的一期滞后项作为新的自变量放在等号右侧,建立误差修正模型:

为了检验模型设立的合理性,需要对误差修正模型的残差进行平稳性检验。

根据模型参数的估计值分析,短期内芝加哥期货市场的大豆价格对国内大连商品市场的影响达到了9.5%,而滞后一期的芝加哥价格对本国大豆期货的影响也较为明显,达到了16.5%,ECM(-1)的系数为负数,符合反向修正机制,说明当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价格的波动受到前一日非均衡误差的反响影响,如果前一天的期货价格增长率超过或者低于均衡的价格增长率,则当天的价格会以-0.225的调整力度下降或上升,最后趋近均衡水平,这也就表明大连的大豆期货价格在短期内虽然会受到国际新信息的干扰,但长期会由ECM项以反方向的速度调整回归到均衡状态。

(五)格兰杰因果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是由Granger(1969)提出的如何检验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Granger的解决方法是看当期的Y值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前期的Y值所解释,加入X的滞后变量的值是否能加强这种解释能力,如果加入X的滞后项有助于预测Y,则说明X对Y具有Granger因果性,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具有因果性并不是意味着Y是X的结果。

应用Eviews6.0,选取滞后期为2,其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格兰杰检验中我们可以得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影响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的作用,而大连大豆期货却不足以影响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大豆期货价格,足见中国在大豆期货市场上的没有掌握足够的定价权。

(六)基于VAR模型下的脉冲响应函数

1. 建立VAR模型

首先,我们需要准确判断VAR模型的阶数,通过Eviews6.0分析得出:

通过各个准则确定出最优的滞后阶数为2,通过Eviews6.0得出

2. VAR稳定性检验

由上述协整分析可知,d(lnDLJG)和d(lnZJG)是平稳序列,因此将d(lndljg)和d(lnzjg)作为内生变量进行VAR的估计,如下图所示:

全部根的倒数指均小于1即在单位圆之内,因此VAR模型是稳定的。

3.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误差项上加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在VAR模型中,当某一变量t期的扰动项变动时,会通过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对t期以后各变量产生一连串的连锁作用。

从整体上看,内生变量在序列冲击时随时间的推移影响越来越小,最终都趋于零,因此对应的VAR模型是一个稳定的系统。从左上角的图可以看出,中国DCE大豆期货价格对自身的一个标准差新信息在当期就有较强的反应,价格变动0.58%;右上角的图表明,在当期美国CBOT的价格对DCE造成不了冲击,而在第二期DCE的价格就开始受CBOT信息的影响,价格变化靠近0.39%;左下角的图表明CBOT基本上不受DCE市场信息的冲击;从右下角的图可以看出美国CBOT对自身一个标准差的新信息在当期就有明显的反应,价格变动达到1.2%。从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来看,美国CBOT期货市场仍然是价格形成的主导者,中国DCE期货市场价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国际因素的影响。

三、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期货市场上各具代表性的大豆期货的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国内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国外农产品期货市场具有很高的相关关系,并且具有长期均衡性。基于误差修正模型,我们发现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在短期内会受到国际期货市场上新信息的影响,但长期以来会由误差修正项以反方向的速度调整恢复到均衡状态。同时,国外的农产品期货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内的农产品期货价格,而国内的农产品期货价格却对国外的期货市场构成不了影响。因此从一定的角度来讲,当今的农产品市场仍然由美国市场主导,我国虽然是农产品的最大需求国、最大贸易国,但仍然还是农产品价格的接受者。通过VAR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们进一步了解到国内外农产品期货市场之间的影响强弱,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受其自身的新信息冲击能够灵敏的做出反应,并且对我国的期货市场也会产生较明显的滞后冲击;然而我国的期货市场的灵敏度就稍微弱了一些,对于自身信息的冲击也有较强的反应但弱于美国市场,而且目前尚无力影响美国的期货市场价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我国的市场经济有效性明显低于美国的市场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世界粮农组织数据库.http://

[2] 连莲,魏婷.中美棉花期货价格波动特征的比较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 2008,(5):6-8.

[3] 高辉.大连商品期货价格协整关系与引导关系的实证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2003, (1):40-43.

[4] 许涛.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效率问题研究[M].2005,(12):2-3.

[5] 庞新波. 我国大豆期货市场功能效率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1,(4):3-4.

[6] 王慧平.国内外粮食期货价格波动的关联与传递分析[J].金融经济,2011,(5):4-5.

[7] Xiao Qing Eleanor Xu, Hung-Gay Fung: Gross-Market Linkages Between and Japanese Precious Metals Futures Trading,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 15,2005.

[8] 陈雯. 国内外棉花期货价格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11,(6):31-31.

[9] 蒋序标,周志明. LME与SHFE期铜价格引导关系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4,(9)

国内外市场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婴幼儿米粉;市场现状;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TS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5-0155-02

引言

稻谷是中国第一大粮食品种,年产量约1.85亿吨左右,约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42%。米糠是稻谷脱壳后精碾糙米的副产物,占整个稻谷产量的5%~8%,即我国年产米糠1 000多万吨,资源非常丰富[1]。米糠包括糙米的果皮层、种皮层、外胚乳层、糊粉层及部分胚乳细胞、大部分胚芽和少量碎米等。它含有稻米中64%的重要营养成分以及90%以上的人体必需元素。世界各国对米糠的开发利用程度有较大的差异,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米糠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米糠开发的潜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米糠的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我国米糠开发利用状况

我国年产米糠约1 000万吨,尽管我国米糠产量居世界之首,但米糠的深度开发应用及相应理论的研究尚处于较低水平。就我国米糠的利用而言,大部分都被用作畜禽饲料,只有10%~15%的米糠用来榨油或进一步提取植酸钙、肌醇、谷维素等价值较高的产品,虽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与发达国家对米糠的综合利用深度和技术难度以及因此而获得的经济效益相比差距很大。为了赶上米糠基础理论及开发利用的世界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研究和生产米糠健康食品的空白,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米糠的稳定技术、米糠健康食品的研究与开发,自1993年起,不断研制出了米糠脂多糖、米糠营养素和米糠营养纤维、米糠蛋白等产品,这些产品可使米糠的附加值提高10~20倍,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社会价值[2]。另外,利用米糖蛋白的衍生物(乙酰化多肽钾盐)制备具有生理活性的功能肽,已成为食品、医药领域研究的热点。

国内也有不少企业已将米糠开发成功能性保健食品,如上海莱仕生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利脂灵”和“润畅舒”保健品,莱仕牌天然“利脂灵”是利用高质量的稳定米糠通过物理方法和生物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提取工艺,经分离浓缩干燥获得的可溶性萃取物,其中保留并富集了米糠中的γ-谷维醇标志成分,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通便、减肥、防止结肠癌等多种功能。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部分食品企业都相继开展了米糠深加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米糠的开发及综合利用已经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课题。

二、国外米糠开发利用状况

美国和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研究开发米糠资源最发达的国家。美国利普曼公司、美国稻谷创新公司在米糠稳定化技术、米糠营养素、米糠营养纤维、米糠蛋白、米糠多糖方面的提取、分离、纯化等技术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以全脂米糠或脱脂米糠为原料生产的各种米糠健康食品,如可溶性米糠营养素、米糠纤维、米糠蛋白、米糠多糖等产品具有明确功能因子和确切保健作用,以它们为原料生产的降血脂、降血糖及具有明显免疫功能的健康食品已经上市,并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目前,美国利普曼公司的米糠稳定化技术及米糠健康产品已有进军中国市场的意向。美国利普曼米糠营养素的出口价格为2 800美元/吨,至少相当于中国米糠价格的20倍[3]。日本筑野辅美食品工业公司的RICEO产品RICEO米糠功能制品是以脱脂米糠为原料,经萃取、浓缩、干燥而成的水溶性粉末。该制品最明显特点是植酸含量高,将近30%。米糠中含有较丰富的植酸,加之在萃取过程中采用植酸水溶液萃取,使制品植酸含量增高。植酸因具有螯合作用,会阻碍小肠对无机质的吸收,故在营养学上被视为抗营养因子。但近年研究表明,植酸具有抗氧化、抗癌症、抗脂肪肝、抗炎症、降血脂、防肾结石等诸多生理活性作用。而且,在食品添加剂目录中已列为可作“酸味剂”、“制造用剂”等。因此可以认为,若不极端大量摄取,植酸对人体有一定有益生理作用。除了植酸,日本还将米糠中其他的功效成分如IP6、肌醇、γ谷维素等种种功效作为卖点,开始进行商品的销售。

总之,国外对米糠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水平较高,特别是在功能性成分提取及分离纯化,以及米糠保健食品开发等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并相继开发出了系列米糠食品,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三、米糠潜在的市场经济价值分析

米糠原料丰富廉价,其潜在经济价值很高。鉴于米糠用途和产品的多样性,无法详细分析各种产品的经济效益,本文仅以米糠粉中间产品为评价对象,进行基于成本会计的简单经济评价[4]。

按目前米糠市售最高价格1 500元/吨,而改性加工的米糠粉按面粉价格计算3 500元/吨(由于改性米糠粉的营养及保健功能,其价格将高于面粉价格),扣除加工过程中人工费、水电费、设备使用维修及折旧费、物流费、管理费等各项费用,以单位产品最高成本1 000元/吨算,则可获纯利润1 000元/吨。如企业年加工米糠粉10 000吨,即可为企业带来1 000万元的巨大经济效益。如果以米糠粉为原料加工米糠保健食品,由于采用了相对廉价的米糠原料,成本会相应降低;同时,由于米糠保健食品的特殊营养和保健效果,其经济效益必然会高于普通的同类食品,也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其社会效益是对人体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能预防和控制多种疾病,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这种潜在的社会效益是经济效益无法替代的。

基于上述米糠及米糠产品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可见,米糠的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前景。

结语

尽管我国米糠资源丰富,产量居世界之首,但我国对米糠的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还相对较为落后。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米糠开发利用现状的介绍,分析了米糠开发的潜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结果表明,米糠的深度开发及综合利用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参考文献:

[1] 梁少华,赵西周,胡前.米糠深加工技术的分析与评价[J].中国油脂,2005,30(10):41-44.

[2] 吕莹果,季慧,张晖,等.米糠资源的综合利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9,(4):19-22.

[3] 王仲礼.国外对米糠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应用[J].中国稻米,2005,(3):49-51.

[4] 王志红.成本会计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Analysis of domestic and abroad rice bra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status

and potential market economy value

XU Jia-wen 1a,XU Shu-lai 1b,WANG Li 1c,CHEN Dong-ming 2

(1a. Accountancy college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1b.College of food engineering,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1c.Logistics management head office,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Harbin 150076;

2.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Xijie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Harbin 150060,China)

国内外市场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丁辛醇;生产现状;进口;波动

中图分类号:F7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8-0-01

一、丁辛醇国内外生产现状

1.国外市场。国外市场丁辛醇的生产分布区域相对较为分散,生产能力也同样,其中以欧洲的生产份额占据首位,其次是美国与日本地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也稍有分布。从市场占据份额来看,欧洲生产总量约占据全球总量的31%左右,美国和日本生产能力相近,分别为13%和11%,其余为其他国家和地区。从产量来看,全球除去中国的生产能力约为530万t/a。近几年国外丁辛醇生产能力变化情况见表1。从表中数据变化情况可看出,近几年国外丁辛醇产量一直处于上升阶段,生产走势较好。

根据国外丁辛醇的消费情况来看,其消费市场的分布上过于分散,其中欧洲、美国和日本的消费量常年占据榜首前三,消费量多在20%、12%和10%左右波动。在世界其他地区中,其中我国是世界消费量最大的市场。相对于消费过剩的欧洲和日本来看,我国是主要的进口国、欧洲是主要的出口地区。在消费构成方面,美国、欧洲与日本主要以增塑剂和丙烯酸辛酯为主。国外消费比例之前一直呈现逐渐增长趋势,但是随着欧美日市场构成的逐渐成熟,消费结构基本趋向于稳定,在消费比例和消费量上近年来基本保持稳定,变化不大。

表1 近几年国外丁辛醇生产能力变化情况(万t/a)

2.国内市场。“十一五”期间国内正丁醇和辛醇产品自给率仅有50%~60%,产品利润较高,激发了国内投资热情。“十二五”期间我国丁辛醇产能增长主要来自大乙烯项目下游配套装置,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丁辛醇装置产能将集中释放,新增丁醇和辛醇产能分别为82.0万t/a和80.0万t/a,部分缓解国内丁辛醇供不应求的局面。“十二五”期间我国正丁醇消费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丙烯酸丁酯,辛醇的消费领域仍将主要集中于增塑剂的生产。在国际油价持续高涨的能源背景下,受我国DMTO技术成功应用的推动,煤经甲醇制烯烃项目成为众多投资者的关注热点。由于我国煤经甲醇制烯烃装置多建在煤炭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距离东南沿海消费市场较远,与固体聚烯烃产品方案相比,液体丁辛醇方案不具有运输的优势,市场容量也小于聚烯烃产品。考虑到项目审批和建设周期等因素,沿海在(拟)建甲醇制烯烃下游丁辛醇项目产能在未来3-5年暂不会投放市场。伴随着国内外化工市场融合与交流的加强,众多国外厂家与国内企业的联合,多种新型生产装置的应用,使得国内的生产能力再一次得到提升。国内丁辛醇生产的主要厂家和生产能力见表2。

国内丁辛醇消费结构中用于生产酯类产品消费量最高,主要以增塑剂的生产为主,近年来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丙烯酸辛酯等产品的消费方面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其中异丁醇主要用于生产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正丁醇主要用于生产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辛醇主要用生产DOP(邻苯二甲酸二辛醇酯)和DOTP等增剂系列产品。增塑剂产品主要用于塑料PVC的后期加工,加工后的产品应用遍布于各行各业。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丁辛醇的国内生产一直处在不断发展阶段,且由于需求过大,对国外市场依赖程度一直也不低,差不多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过百万的PVC等材料。

表2 国内丁辛醇生产的主要厂家和生产能力(万t/a)

二、丁辛醇进口情况

我国一直是丁辛醇的主要进口市场之一,进口量之大已经占据了国内消费总量的50%以上,根据相关机构的海关资料情况来看,近年来韩国、德国与沙特阿拉伯、日本、俄罗斯等也在进口量上出现逐年增长的情况。2012年丁辛醇的进量为:辛醇进口总量36 2929吨,较2011年进口总量35 9073吨同比增加1.07%。正丁醇进口总量48 8760吨,较2011年进口总量49 1246吨同比减少0.51%。异丁醇进口总量15 6258吨,较2011年进口总量15 4329吨同比增加1.25%。其中南京海关、黄埔海关、宁波海关、上海海关和拱北海关进口总量占据了全国进口总量的80%以上。从分布情况来看,华东地区是主要消费市场。影响国内丁辛醇价格情况的因素较多,如原油价格走势、国内和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供求关系等等。近些年来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具体来看,其主要是受全球经济市场波动和下游产品随季节变化等原因发生变化。比如春秋季节是以PVC为原料的产品如人造革、鞋料的生产旺季,因而需求量高,夏冬季节开工率低,因而价格受到影响,会出现下降情况。总体来说,正丁醇、异丁醇和异辛醇的价格趋势不会是一成不变,它会随着影响价格主要因素的改变而发生变化,随着国内丁辛醇装置的陆续上马生产和不断的扩产、增产。丁辛醇的供应将会充足供求会达一个新的平衡。丁辛醇的价格将趋于合理利润也将大大缩减或进入微利时代。

根据国内外生产现状和进口变化情况来看,随着未来市场对下游增塑剂和丙烯酸酯类需求的增加,市场未来发展空间仍旧较大,今后在价格上估计也不会出现太大波动,随着国内丁辛醇装置产能的释放,国产丁辛醇随着质量的不断提高部分将取代进口量,未来几年里进口量将会逐渐减少。

参考文献:

[1]李玉芳.聚乙烯醇的生产技术进展及市场分析[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1(07).

[2]邢洁.国内丁醇市场价格连续下跌[J].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2011(06).

国内外市场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销研;一体化;协同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钛及其合金作为一种新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造船、汽车、化工、石油、海水淡化等领域有着与不锈钢一样的广泛用途。我国的钛工业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现在我国不仅是一个钛资源大国,而且又是世界上继美、俄、日之后第四个具有完整钛工业体系的国家。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钛及钛合金的需求强劲增加,经过国家“九五”、“十五”攻关,目前我国已具备从采选矿、冶金、加工、应用到科研的完整钛工业体系。

B公司拥有40多年专业研发和制造钛合金产品的骄人业绩,其钛产品从90年代开始逐渐向民用发展,目前民用钛产量已占年产量的80%以上,产品主要有锭、厚板、棒材、无缝管等。

1民用钛产品产销研一体化协同管理的基本内涵

以实现用户满意为宗旨的产销研一体化协同管理是B公司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逐步发展并确立起来的一种卓有成效的运行机制。它是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在现有生产、技术、营销、科研、财务等部门之间加强横向沟通形成的一种虚拟组织形式,从而实现从市场到现场的一贯制管理,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和协调能力。它坚持以产品开发为龙头,围绕市场需求热点,集中技术力量,加大新品研发,成为赢得市场竞争主动权的有效手段。

一体化团队是以特定任务为中心的非行政组织,团队成员作为各相关部门的代表,代表部门协调、推进和完成分公司确定和分配的重要任务。通过活动,加强公司各相关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提高公司整体对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贯彻公司的营销策略、解决或协助解决公司生产经营和科研开发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引导公司产品开发、市场销售及用户服务,并实现快速的信息沟通。

目前跨部门协同团队已成为B公司推进产销研一体化协同管理工作中的一大亮点。多支跨部门协同团队活跃在公司生产、技术、能源、财务、技改等各个条线,通过对标竞赛、学习交流、课题攻关、优势互补等方式,为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实现资源共享搭建了有效平台。

2民用钛产品产销研一体化协同管理的具体实践

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发现国内外民用钛的市场巨大,多为石油化工、能源等生产单位。目前B公司生产民用钛产品存在的劣势主要表现为:(1)产品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使公司的钛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分额很小。(2)公司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情况、竞争对手的产品质量、价格情况缺乏了解和研究,主动出击不够。(3)生产安排、协调能力和快速反映能力不强。(4)生产工艺缺乏精确到位、管理缺乏精细,影响了产品的成材率,造成成本过高。

经过现状调查,B公司专门成立了民用钛产品产销研一体化协同团队,经过了制订目标、要因分析、制订对策、实施对策、效果检查的工作过程。

2.1系统思考、整体策划,掌握竞争优劣势

策划运作过程经历了:(1)进行国内外市场调研,掌握市场需求;同期进行了国内外主要下游行业民用钛近几年详细的供需分析;(2)与对手进行竞争力分析,逐项对比寻找薄弱环节;(3)分析调研结论:该市场领域需求大,B公司具备拓展渗透,提高占有率的可能性;应充分发挥B公司在钛合金市场传统的质量和品牌优势、用户基础,充分发挥其装备工艺优势,坚持稳步推进原则;要充分发挥一体化协同优势,特别是统一采购优势和技术、销售一体化优势。

2.2从需求出发,强化内部协同,创新操作模式

根据系统分析和对标的结论,在整体拓展方案中进一步创新操作模式,明确主要内容:(1)从市场需求、竞争对标入手弥补自身不足。加强内部精益化生产,提高材料收得率,降低生产成本,以对标结果指导提升和优化产品技术经济指标;改变原来原材料单一供应商的局面,注重战略采购与策略采购的结合,与原料采购中心协同,稳步开发原材料新的供应商,降低原料采购成本;(2)建立协同管理体系,提高民用钛产品竞争力。建立公司内部跨部门的一体化协同团队,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制定相应的策略。销售部门对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技术部门与销售部、生产厂沟通,将现有生产计划与现场实际紧密衔接;财务部门及时提供相应的盈利情况分析,为产品快速响应市场要求,指导生产、营销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支撑和服务。紧密联系用户、竞争对手,以及协会、网站等社会资源为平台,强化市场协同;会同原料采购中心,强化原料市场分析,降低成本;跨部门协同团队实现科研资源共享,解决了共性难题,充分发挥出人员培训、交流合作,技术成果共享等协同效应。

3民用钛产品产销研一体化协同管理取得的效果

通过跨部门的一体化协同管理,民品钛产品的生产、销售取得了效益逐年递增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加工技术攻关、资源优化、协同供料等工作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B公司民用钛产品一体化协同团队通过强化四大支撑保障体系的建设,使营销模式的创新成为可能:(1)建立协同管理体系。明确各自小组的目标和具体计划进度、建立高效的团队沟通协调机制、实现协同技术管理;(2)精益化制造过程保障体系。通过围绕产品全流程、全系统的优化冶炼、标准成本、最优控制等实施,确保产品的成本、质量竞争力;(3)销售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及时向用户资源信息,推出人性化销售服务举措,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方便用户,满足用户的需求;(4)完善及时的信息沟通机制。市场—用户—现场三者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反馈保持畅通和高效,实施重点用户定期走访制度,使供需双方的信息交流充分及时。

参考文献

国内外市场分析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开拓东北亚市场;发展战略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市场风险大。因此,我国要把绿色食品营销战略重点转移到东北亚地区,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在东北亚地区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和针对不同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以此不断扩大市场的占有率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一、本土化、区域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市场营销在相当长时期内要加强本土化的建设和发展。本土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在本国范围内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二是在出口国实现本土化,取得本土化成功后再向区域化发展,区域化是若干本土化的集合,是向国际化发展的前期准备,也是更大范围的本土化。

(一)本土化和国际化营销要突出加强的工作

1.扩大基地规模和发展产业集群。已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条件,在黑龙江和吉林发展绿色大米产业和山特产品产业集群;在内蒙、黑龙江发展绿色乳制品产业集群;在山东发展绿色果菜产业集群;在浙江、江苏、福建发展绿色茶叶产业集群等。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本土化营销的重点,也是向跨国本土化发展的基础[2]。在扩大基地规模和产业集群发展中要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参与,内蒙的蒙牛成功的吸引了2600万美元的外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加强龙头企业建设,发展与跨国本土化相适应的营销组合。从市场需求、产品质量和特色、价格、渠道与促销活动诸方面考虑本土化营销组合及其重点,特别要适应出口国绿色壁垒和新的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在这方面国家级和省级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作用。

3.建立与出口国优秀经销商的合作关系。用国际化的营销渠道出口我国绿色食品,使国内的本土化与跨国本土化更好结合和融合。如进一步加强与世界著名的零售连锁公司沃尔玛和家乐福的合作,可通过这些渠道将我国的产品更大范围的销售出去,这是实现由本土化到区域化和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新棉精米加工有限公司成功地与日本企业合作,将绿色大米打进日本市场,就是一个极好的尝试。

(二)做好跨国本土化市场定位国际市场不同于国内市场,由于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市场营销环境也大不相同,因此,开拓国际市场要求减少盲目性、增强主动性和科学性。首先应全面了解国际市场的特点。目前世界市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第二个层次是以韩国、新加坡、俄罗斯等为代表的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第三个层次是以中国、印度、越南等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市场。

我国绿色食品出口主要是初级产品。但随着质量和标准的与国际化接轨,特别是市场定位(出口国、消费群体、消费习惯、产品需求等)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目标的逐步实现,从本土化到国际化营销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有把握的。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开拓国外市场应采取从本土化到国际化的发展战略;搞好市场定位,提高营销的针对性,这是成功进入出口国市场,并能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三)国际化的营销策略首先,分步国际化的营销策略。这是一种逐步到位的国际化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刚进入陌生的国外市场时对市场需求的产品、消费习惯、文化差异的实际情况知之不多,对这些产品的市场前景没有把握,要求营销人员自己动手或请专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比较确切地了解现有产品是否可以满足当地的本土化需要,接着将国外市场信息反馈给产品研发人员,以便开发出能在国外市场受欢迎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国际化营销策略是逐步实现的。其次,一步到位的国际化营销策略。企业和营销人员自始至终以一种整合的全球观点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它又对营销人员的责任心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策略下,企业和营销人员努力挖掘国外市场上与本公司生产能力吻合的最新需求,对顾客的类型和行为模式也更多注重研究。此外,企业和营销人员还应尽职尽责地做好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定位,使其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合作竞争,实现双赢

(一)通过合作竞争开拓国内外市场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多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市场覆盖率和市场占有率比较小,回旋余地小,市场风险大。要积极开发新市场,分散贸易风险,扩大市场的互补性和降低进入壁垒,就要在产品出口国中寻求合作伙伴,并通过与之开展的多种形式合作,加强开拓市场的能力。要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的合作伙伴,制定不同的营销战略和策略,不断扩大市场的覆盖率、市场占有率,进而提高利润率。

(二)通过合作竞争,不断优化产品结构要加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跟踪调研,不断创新产品,同时大力开发有中国资源特色和融入出口国文化特色的绿色产品;在保持传统绿色产品出口优势同时,提高深加工产品出口的比重,特别是AA级产品的比重在上述过程中,要借鉴外国企业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做法和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一要着眼于做大做强和提高效益,即通过不同形式的合作发展“航空母舰”;二要着眼于特色经营,尤其是中小企业要搞好市场定位,扬长避短,大部分绿色食品企业应在这一战略指导下,找到各自的角色和发展的空间。

(三)要为投资者提供好的项目和好的合作伙伴外来资本和投资者到中国投资是来寻求好的投资回报,使其资本增值的。所以好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好的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处产业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的项目更能吸引投资者,而处于研发期和导入期的项目,由于市场前景不清晰投资者更多的是观望、等待,择机行动);项目的规模、投资回报、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前景预测和分析。目前大多数招商引资项目的规模不大,很难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企业规模不够大,还意味着需要进一步重组和整合,对重组与整合的考虑会使投资者举目观望。因此,要加强对投资者对投资项目和合作伙伴选择的具体分析,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

三、根据目标市场特点战略

(一)锁定重点出口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绿色食品出口要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到周边国家,实施从本土化到区域化的营销战略。美国、欧洲、日本是重要的潜在市场,是我国绿色食品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出口增长的目标市场。欧盟东扩后,为我们开拓这一市场提供了条件,欧盟的新成员在经济发展和收入消费水平上与老欧盟成员有一定差距,在对食品消费需求方面更适合绿色食品,这为我国绿色食品出口提供了机遇。

1.发达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这一市场的商业设施完备、市场环境良好、消费意识和环保意识超前,具有巨大的出口潜力。实力较强的企业(特别是AA级食品),可将此作为重点出口市场。

2.我国周边的国家和地区是适宜进入的区域市场,如港澳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这一市场交通便利、信息畅通、成本相对较低,一些成长中的绿色食品企业和A级产品可先选择这一地区出口。

3.容易进入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这些国家的市场条件、国民收入、消费水平、产品质量技术标准与我国相当,一些中小绿色食品企业可将A级绿色食品定位于这一市场,逐步扩大出口。

4.扶持重点企业和产品的出口。在选择重点企业和产品扶植时,主要应考虑以下因素:

(1)企业的产品是否有国际市场竞争优势。不仅要研究国内市场,还要研究国际市场;既要着眼现实需求,也要着眼潜在需求,重点发展有特色的或市场前景广阔的有市场竞争优势的产品。

(2)产业基础。主要是强调要立足现有基础,并进一步挖掘出潜力。尽快形成产业规模优势。比如,我国的优质专用小麦,尽管专用品种没有美国那么多,但近年来在品种开发和生产工艺方面有了显著进步,单产水平高于美国、加拿大,特别是在我国黄淮海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大兴安岭沿麓等地区,专用小麦进一步发展的产业基础很好。把这些比较优势发挥出来,转变为竞争优势,能够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3)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在选择重点企业时应考虑该企业的实力及产品特色,与出口国的同类产品比是否有比较竞争优势,以及企业持续的创新和综合实力的持久性,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及其业绩;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该企业实力是否有满足出口国需求的潜力,以防止市场开拓后,因供给不足,使他国竞争者趁虚而入。

(4)合作伙伴及进入策略。中国企业要善于利用外国企业在全世界建立的销售网络,向更多的第三国市场渗透和开拓。这种合作有两个方面,一是参加外企的大企业集团在海外的承包项目;二是与外国的企业合作,利用外企的营销网络,共同开发产品,合作开拓更多、更大的市场。特别是在中国企业尚未涉足的第三国市场,更适合采取此办法打开市场。

(二)企业要抓住机遇、做强做大、不断创新

1.市场定位与目标市场的选择。

(1)以实力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进行市场定位,经济实力雄厚、技术先进的企业可加大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的开发,扩大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规模小、生产能力低的企业,可进行A级绿色产品生产,首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逐渐向生产开发AA级绿色食品的方向发展。

(2)以模式为基础的市场定位。企业可以发掘地方产品的传统优势和特殊的生态条件优势,将企业定位于绿色+特色模式、绿色+优质模式、绿色+低成本模式、绿色+品牌模式。

2。持质量和信誉取胜的发展方向。“以质取胜”是产品战略的核心内容,也是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为此,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和质量第一、信誉第一”的观念,并从思想上对产品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培育“拳头”产品,和优质名牌产品的力度,增加研发投入以要适应国际市场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应按着“从土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要求,对产地环境、原料生产、加工流程、产品包装、储运销售等每个环节都强化监管措施,不断完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靠质量和信誉的不断提高,实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提高效益的目标。

3.作好品牌整合,加强品牌的竞争优势。品牌在开拓市场和提高企业效益中的作用。品牌整合是近十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品牌管理办法,是指为了维持和提高长期竞争优势,企业把品牌管理的重点放在建立企业旗帜品牌上;明确企业品牌或旗帜品牌与其他品牌的关系,使品牌家族成员能够相互支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品牌的价值和影响力,进行品牌扩张。

我国绿色食品要在国内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快速发展,就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培育和发展驰名品牌,靠质量和信誉开拓国内外市场,赢得社会经济效益。但市场品牌杂乱就难免盲目竞争和过度竞争,企业和地区的整体竞争优势难以发挥。如黑龙江省大米市场上出售的品牌过多(现在有30个以上),不利于发挥黑龙江省“北大仓”综合竞争力的优势,品牌过多说明企业规模偏小,在采用高科技及市场研发方面的投入受到限制,品牌多还为假冒企业和产品提供了藏身之地和以假乱真的机会。如能从现有的30几个品牌整合到l0个左右品牌,则可大大提高竞争力。即集中30个品牌的产品研发和促销费用,使品牌的无形资产价值的上升都会起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从地区和企业的角度,统筹考虑绿色食品品牌整合,以市场导向为基础,辅以适当的行政推动,为培育和发展著名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1.好的市场、法律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指投资及产品的产销要体现公平、公正、公开,市场信息畅通及交易条件良好;法律环境是指对投资人的财产和投资行为的合法保护及对其正常经营的合法保护。以国家级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大学科技园区、海归人员创业园区等为载体,实现相关产业的高度集聚,从而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