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第1篇

【关键词】广播电视台 人事管理 激励机制

一、人事激励机制有效发挥的影响因素

广播电视台人事激励机制有效发挥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激励目标设置缺乏科学性,首先是目标的主次权重失衡,通常情况下,广播电视台的管理目标分为项目建设、栏目建设、团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等,目标提出来之后,基本都以同等重要的高度执行,而没有区别性对待;其次是目标由电视台领导制定,下级单位没有参与、讨论和反馈,执行起来将会脱离工作实际,行动也会缺乏自主性;再次是目标制定并落实到人之后,疏于定期检查的管理,没有目标调控的机制,譬如某电视台根据总目标制定各部门的发展目标,再将部门目标细化,落实到人,要求个人制定目标,目标基本要靠自觉、自主的原则予以实现,难以排除造成目标执行困难的障碍因素。

(二)薪酬激励机制方面,存在个人价值与职位薪酬失衡的问题,大部分广播电视台薪酬的高低,是根据个人所在职位的等级进行确定的,也就是说,薪酬可能与工作内容、工作量、工作形式脱离关系,譬如某电视台由于栏目编排时人手不足,通过栏目聘模式招聘员工,与台聘的员工相比,虽然工作性质类似,但体现在个人身上的薪酬幅度却存在差别性,也就是说,不同等级招聘的员工,很难以业绩说话,影响电视台人事管理的公平性。

(三)绩效考核方面,体系尚不完善,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岗位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标准不明确,譬如某电视台副处级以上的工作人员可以进行述职式考核,而其他人员是根据上级领导印象考核;二是人员的配置没有建立在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工作职责不明确,造成绩效考核缺乏科学性,考核、晋升和培训等机制的评价标准不够细化,难以客观地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的结果也缺乏可比性;三是绩效考核的周期设置不够合理,一般情况下,电视台绩效考核的时间为年末,但笔者认为考核的周期长短要根据工作任务的时间长短确定,工作任务时间较长的,考核周期较长,而工作任务时间较短的,可以适时作出考核,以便及时改进绩效考核体现的工作不足之处。

二、建立人事激励机制的方案

(一)设置符合电视台发展的激励目标

激励目标需要全体员工参与设置,将个人的需求和电视台的目标结合起来,形成上下统一的目标体系,达到电视台与个人的双赢。那么,应该如何设置激励目标,才能够符合广播电视台的发展呢?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考虑个人需求的差异性,建立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价值观,尽量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譬如在日常教育培训的过程中,为了与员工达成电视台目标取向的共识,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其与总价值观协调一致。

2.合理分级广播电视台的员工激励目标,通过对员工工作态度、工作量和工作成效的调查,进行标准分级。

3.将激励目标融入员工考核当中,一方面是考核目标要科学合理,并且具有挑战性和可行性,另一方面要公开考核的等级标准,确保激励目标具有绝对的透明度,再者就是将个人的工作内容、工作成效和激励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激励目标的实现,完善工作内容和提高工作成效。

(二)薪酬激励体系的构建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薪酬激励机制,是目前人事激励机制中最有效的手段,广播电视台薪酬激励体系的构建,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考虑:

1.薪酬的设计,一是明确人事激励的现状和目标,制定薪酬策略,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岗位价值进行评估,并以岗位分类为前提,确定薪酬的标准以及分配比例;二是进行岗位设置,根据电视台内部的人力资源实际需求,确定岗位的名称、数量和等级,保证各岗位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和协调发展;三是对岗位的价值进行比较和评价,比较和评价的内容包括工作的复杂程度、工作的难易程度、工作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以及工作所需承担的责任等;四是设计薪酬结构,根据员工岗位价值的比较和评价结果,制定薪酬比例,使得员工的劳动价值在薪酬结构中得以全面体现,让员工在公平合理的工作待遇中,获取强大的工作激情和动力。

2.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员工设计福利套餐,广播电视台通常有三种年龄阶段的员工,一种是青年员工,要通过住房、交通补贴等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种是中青年员工,通过住房补贴、进修培训、带薪假期、出差补助等,减少员工的流动性,一种是中老年员工,通过休闲旅游方式降低离职率,一种是老年员工,通过慰问金和文化性旅游增强其工作的幸福感。

(三)建立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的目的是通过对员工能力和工作情况的了解,通过绩效考核,将员工工作与薪酬、奖惩、福利、培训、辞退和晋升等挂钩,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具体的制定方法如下:

1.进行岗位分级,每个级别的岗位都设置相应的基础分,以新闻部门为例,设置一至四级的岗位,一级岗位由制片人、编辑组组长和副组长组成,二级岗位由播音员组成,三级岗位由记者和摄像组成,四级岗位由文字编辑组成,这四个岗位的基础分各不相同,岗位级数越高的,基础分相对应绩效奖金就越高。

2.根据工作人员的职责对应绩效考核内容,进行考核。

3.对考核结果进行应用,一是根据分值区分员工的水平,二是根据分级的结果对员工进行奖惩,三是历史的绩效分数作为职员晋升的参考依据,对于绩效考核优秀的员工,要进行重点培养。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台在媒体国际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人事管理方面的重要内容,激励机制的建立要从激励目标、薪酬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体系三方面出发,方可提高人事工作效率,促进广播电视台人事事业发展,乃至整个电视台发展。

参考文献

[1].激励机制引导:人力资源优化的创新策略[J].学术交流,2007(07):187-189.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第2篇

从资本的本性来看,也有着进军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动。资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而广播电视媒体恰恰是能够带来丰厚利润的领域。电视广告收入是我国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990~2010年间,我国电视产业广告投放保持了平稳发展的态势,广告额不断增长。据中国广告协会统计,1990年,我国电视广告投放总额仅为5.1亿元,之后逐年增长。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包括1997年、2002年、2005年、2006年和2007年。这些年份的广告投放额分别达到114.1亿元、231.3亿元、355.9亿元、404亿元和600.6亿元,不断突破新的百亿大关,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2008年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电视业广告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仍保持增长态势。2011年中央电视台黄金资源广告招标额超过126亿元,比上年增加17亿元,增长15.2%,2010年增幅为18.7%,创17年来的新高。收入如此可观的产业,受到资本的青睐应该是很自然的事。可见,从产业发展和资本属性的一般规律来看,无论是广播电视媒体还是资本,相互都有着内在的需求,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具有客观必要性。那么,为什么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发展如此滞后呢?这就要从广播电视媒体特殊属性的个性角度来思考了。

二、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个性思考

我国的新闻媒体都兼具双重属性。一方面,作为宣传机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为了保证舆论安全,要保证“血统”的纯正性,要远离资本;另一方面,又具有企业的属性,要自负盈亏,自筹资金,这又要求其接近资本。这种双重性在广播电视媒体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中国的广播电视媒体从产生到发展,始终带着行政化的烙印。1983年,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提出并落实“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决定,即在中央、省、大中城市和县级市开办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保证广播电视传播的覆盖面。在此背景下,各地开始了电视台开办热潮。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无线电视台已经超过900家;到1995年全国有线电视台发展到1200家,其中城市电视台占据了绝大部分。截至2013年底,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79%和98.42%。全国共设播出机构2568座,包括电台153座,电视台166座,教育电视台42座,广播电视台2207座(其中含县级广播电视台1996座)。上述播出机构共开办4199套节目,其中广播节目2863套(不含中国国际广播电台65种语言的对外广播),电视节目1336套。从上述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广播电视媒体与资本有着先天性的隔阂,从广播电视媒体的上级部门到广播电视媒体人,都缺乏融资的意识,体制上也存在着比其他媒体更多的限制。这种限制出于对舆论安全的考虑。广播电视媒体具有更强的“喉舌”属性,又是拥有最多受众的大众媒体,媒体中的“天之骄子”。如果广播电视媒体与资本联姻,就有可能被资本左右,“喉舌”的作用就可能被削弱。因此,我国的所谓“四级办电视”,其实就是每一级地方政府出资建立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再靠它们的积累,复制了一个又一个“小台”。在这样的投资体制下,广播电视媒体数量众多但普遍规模较小,台与台之间同质化严重,资金不足,竞争力弱。抛开产业和资本的一般属性,从广播电视媒体自身的个性角度思考,就会发现,广播电视媒体融资面临着更多的特殊问题。除了上面说的双重属性这一特殊之处以外,广播电视媒体还有一些与融资有关的特点:

1.广播电视业是内容产业。与一般产业不同,广播电视业是内容产业,要靠精彩的节目来吸引人的眼球,才能换来收视率进而得到广告收入。内容,是决定广播电视媒体成败的关键因素。所以,资本要进入广播电视媒体,除了要了解一般的经营规律,还要对广播电视媒体的运作、节目策划制作有相当的了解。

2.广播电视媒体竞争激烈。随着数字广播、数字电视、卫星电视的普及,人们能够收听到的广播节目、收看到的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电视观众面对的往往是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数十甚至上百个频道。所以,不管是哪一级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广播电视台,其实它所面对的竞争对手都是“国家级”的。这就使得广播电视媒体的竞争异常残酷。

3.广播电视媒体成本高,投资周期长。电视节目制作是综合的艺术,需要多个部门、多种技术、多种设备的配合,因此成本很高。美国学者布雷德利测算得出:同一个新闻选题,报纸、广播、电视记者的前期采访成本比例大约是1:1.8:3.5。广播媒体虽然制作成本较低,但前期投入较多,而其广告收费标准也比电视低得多。所以,从总体上看,广播电视媒体投资需要较长的回收期,这是资本进入这一领域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4.广播电视媒体属于传统媒体,已经开始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媒体,相对于网络媒体来说,属于传统媒体。尽管到目前为止,广播电视媒体仍然有着庞大的忠实受众群体,但是已经越来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的《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调查统计,受个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北京地区电视机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传统广播电视收听收视群体向老年人集中,40岁以上的消费者成为收看电视的主流人群,电视观看人群的年龄结构呈现“老龄化”趋势。对于同时收看网络视频和电视的“双屏用户”,网络已经成为收看热播电视剧的主要渠道。

三、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关系

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但却不是不可协调的。我们要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产业,就必须改革现行的投融资体制,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尊重资本的本质属性,遵从融资的一般规律。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广播电视媒体是可以按照资本运作的一般规律来吸收社会资本的,这是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一个产业所必须享有的共性的要求。广播电视媒体要获得社会资本,就要多从共性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要给资本以相应的权利和回报。这与其他领域的投融资行为没有本质的区别。同时,我们也必须尊重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个性化要求。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媒体承担着党和政府“喉舌”的职能,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舆论安全是必须要保证的。同时,广播电视媒体长期的发展历程及其特殊的运作规律都决定了它不能像普通企业那样,自由地吸收社会资本,而必须有一定的限制。这些特殊的个性化要求,是投资方必须要考虑和尊重的。尊重资本、尊重融资的一般规律,这是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尊重广播电视媒体的“喉舌”作用,尊重广播电视媒体的特殊运作规律,是在共性要求基础上的个性要求,是对基本要求的修正。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就是要在尊重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强调个性要求,达到共性要求与个性要求的统一。

四、基于共性思考与个性思考的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策略

从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认识和把握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特殊规律,构成了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策略的理论基础。从政策的层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法规,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广电领域。比如在2004年2月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就明确提出“逐步加大广播影视市场的开放力度,逐步放宽市场准入,吸引、鼓励国内外各类资本广泛参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广播影视产业的社会化程度”。2004年11月28日,《中外合资、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管理暂行规定》(广电总局44号令)正式实施,外资媒体公司不仅可以入股国内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企业,对外资进入大型国有媒体集团的要求也大为降低。这些改革举措主要集中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领域,其实还没有进入到真正意义上的广播电视媒体。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广播电视媒体融资的共性要求,从政策层面上允许资本直接进入广播电视媒体。可以仿照出版界的做法,将广播电视媒体也分为时政类与非时政类两大类。时政类广播电视媒体完全由国家独资经营,非时政类广播电视媒体则可进行转企改制,引入社会资本。除了政策层面以外,从共性和个性两方面思考,广播电视媒体融资还要注意以下策略:

1.加强广播电视媒体内部重组。如上所述,由于“四级办广播电视”的体制,我国广播电视媒体数量众多,但规模偏小,同质化严重。我国的电视台数量比英国、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11个国家电视台总和还多,这显然是不正常的。所以,应鼓励广播电视媒体内部的兼并重组,通过优势广播电视媒体的重组活动,精简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数量,提高竞争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一些“小台”资金不足、生存艰难的问题。对于优势广播电视媒体,则可以通过这种行业内的“重新洗牌”,实现扩张,提高竞争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施蒂格勒指出:“纵观世界上著名的大企业集团,几乎没有哪一家不是在某种程度上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兼并收购等资本运营手段而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哪家是完全通过内部积累发展起来的”。有条件的广播电视媒体,甚至可以跨行业组成传媒集团,参与国际竞争。

2.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媒体资源融资。广播电视媒体拥有一些特有的资源,如知名频道、名栏目、名主持人等。这些资源,可以作为融资的重要依托。2011年湖南卫视《天天向上》栏目以全年1.3333亿元冠名费名列湖南卫视之首。这就充分说明,广播电视媒体虽然存在着一些其他行业所没有的关于融资的限制,同时也存在着其他行业所没有的优势,广播电视媒体经营者应该善于挖掘资源,充分地利用资源。

3.争取实现广播电视媒体直接或间接上市。早在2002年,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就将“传播与文化产业”确定为上市公司的13个基本门类之一。2003~2010年间,国家陆续颁布了一批有助于传媒企业上市融资的文件。截至2013年底,传媒板块总市值达到5876亿元。截至2014年2月28日,在国内上市的传媒类上市公司达到46家。在这些传媒企业中,有的虽间接与广播电视媒体有关,但目前还没有广播电视媒体上市的先例。囿于目前政策的限制,电视媒体可以通过注资等方式,借助上市的传媒企业实现间接上市,创造条件争取直接上市,通过股市来获得资金。

4.结合新媒体形态,引入风险资金。传统广播电视媒体融资发展滞后,而网络新媒体在融资方面却得天独厚,究其原因,就在于新媒体得到了风险资金的光顾。风险资金的注入,使得新媒体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在保留原有的传播属性、保住忠实的老受众的前提下,完全可以与新媒体融合,并在融合过程中将传统的传播方式与新媒体形态有机结合起来,让投资者看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所带来的勃勃生机,从而吸引资本的目光,引入风险资金,实现快速发展。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第3篇

2003年可谓是中国数字电视发展元年。2003年,国家广电总局开始全面推进有线电视数字化,5月了《我国有线电视向数字化过渡时间表》;7月,召开了全国有线数字广播影视业务试点工作动员会,提出要大力开发有线付费广播影视频道,通过内容开发带动有线网络整合,促进有线电视产业升级。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吉林电视台于2003年10月成立了专门负责数字电视新业务开发的内设部门——数字电视发展中心,并成为最早申请开办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的6家省级电视台之一。由此,吉林电视台开启了向传统模拟电视之外的数字新媒体领域进发的序幕。

一、立足长远,抢抓新媒体发展机遇

(一)发展思路

在数字电视发展中心成立之初,吉林省广电局党组就提出要以数字电视发展中心为广电产业发展的对外开放平台,全面开发传统电视产业之外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吉林电视台明确了整合全台资源、统一运营、归口管理的发展策略,积极鼓励、支持和推进数字新媒体业务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以产业化为指针,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主线,突出发展主题,以整合资源和统一运营为手段,以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坚持自我发展和对外合作相结合原则,利用无线、有线、互联网等多种新技术,大力发展付费电视、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新业态,形成涵盖多种技术方式、多媒体形态、多终端覆盖、多样化内容的新媒体业务格局。

如果借用2005年美国哈佛商学院出版的“全球畅销书”《蓝海战略》中的观点,把传统电视血腥竞争的已知市场比作“红海”,那么“新媒体”就好比一片“蓝海”,即蕴含庞大需求的新市场空间。数字电视发展中心在8年多的时间里,始终立足长远,用未来眼光去捕捉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媒体发展机遇,一直在不遗余力地向传统电视之外的“蓝海”空间开疆拓土,期待通过跨越现有竞争边界以及整合不同市场的价值元素来重建新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发展边界,从而摆脱“红海”,走上新的经济增长之路。

(二)发展进程

多年来,数字电视发展中心一直做着描绘未来的事业,克服着人手少、队伍年轻,业务新、边缘化,投入小、资金严重不足等重大困难,以务实进取的态度来应对扑面而来的新媒体挑战,用淡泊名利的心态看待昨日的艰辛和他业的辉煌。

2004年4月,吉林电视台整合全台各频道节目资源,由数字中心统一运营全台节目短信互动增值(SP)业务,并成立吉视公众资讯有限公司,以公司化方式进行短信业务的合作经营。

2005年8月,吉林电视网(jilintv.cn)正式上线,并获得国家广电总局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吉林卫视实现网络同步直播,各频道重点节目实现互动点播。

2006年1月,吉林电视台与深圳华视传媒合作,成立吉林移动电视有限公司,通过长春公交集团合作,开展移动电视业务,公交车载移动电视频道试开播运营,这也是全省第一项无线数字电视业务。

2007年5月,吉林电视网获得国务院新闻办颁发的国家一类新闻网站资质,成为真正的网络新闻媒体。

2008年6月,CMMB省内第一个发射点正式开通,成为全国首批通过“手机实现看奥运”的26个城市之一。

2009年2月,吉林电视网获省通信管理局核发的经营性网站许可,完成从非经营性网站向经营性网站的转型。同年5月,吉林电视台及省内8家广电机构与国家中广传播集团签署省级运营公司组建协议,共同出资5000万成立吉林省中广传播有限公司及9个地市分公司,负责开展CMMB手机电视业务。

2010年6月,吉林电视台与优酷网合作开办“睛彩爱酷”全线栏目,通过CMMB手机电视睛彩系列频道播出,开创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通过手机媒体进行合作的先河。同月,吉林省中广传播与一汽集团及启明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达成CMMB车载电视合作,为全国CMMB创立车载应用的全新商业模式。

2011年12月,jlntv.cn/jilintv.cn吉林网络广播电视台获国家广电总局批准。

(三)现有业务框图

二、面向三网,谋划全媒体发展布局

(一)以三网融合为契机,放大媒体内容优势,助推新媒体跨界发展

2010年开始,国家加快了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步伐。“三网融合”对于广电来说是“双刃剑”,即有机遇又有挑战。从电视台的角度,应该是机遇大于挑战,这不仅仅在于三网融合实施方案中广电掌控了IPTV的内容集成播控权,而且更重要的在于“三网”都要承载和运行的是内容。电视台作为广电的内容生产单位,比照电信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最大优势就是内容。

吉林电视台在新媒体业务格局中,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发展重点也是内容。数字中心依托吉林电视台七大传统电视频道的内容优势,利用数字化对频道资源的释放,把有线数字电视频道资源开发作为重点,把发展专业细分的内容产业放在突出位置。在内容发展规划上,通过开办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提高我省在节目内容上的优势,为未来占据足够的内容发展空间。从2003年起,我台先后经省局向国家广电总局上报申请开办各类窄众细分的数字频道近20套,得到批准开办的频道只有目前的两套:东北戏曲频道和篮球频道。

1.以东北戏曲频道为代表的文化系列频道

东北戏曲频道是我台2007年获得批准开办的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四省区为覆盖范围的有线付费电视频道,内容设置上以东北区域范围内的戏曲和曲艺等为特色定位,可以充分发掘和利用东北底蕴丰厚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树立我省在东北区域文化中的地位。

2.以篮球频道为代表的体育系列频道

2008年4月我台获得批准开办覆盖全国的数字付费电视频道——篮球频道。篮球作为体育类中的大众项目,收视群体广泛,NBA、CBA以及欧洲联盟等世界顶级赛事的关注度高,与之相关的体育类节目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以电视购物频道为代表的信息服务系列频道

自吉祥购物频道停播后,我台一直没有放弃继续开办电视购物频道的努力。由于国家严格对电视购物频道的管理和资质申批,2010年我台选择与贵州电视台合作,共同经营家有购物吉林频道,为我台打开了进入电视购物及相关领域的出口,对带动吉林省经济、社会、就业不无裨益。

(二)以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为切入点,反向融合传统媒体,谋划全媒体发展战略布局

2011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正式批复同意,吉林电视台作为直接责任主体,在吉林电视网(jilintv.cn)的基础上,与吉林人民广播电合开办吉林网络广播电视台(jlntv.cn),并明确吉林网络广播电视台是吉林省委省政府在新媒体领域的喉舌,是以宽带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新兴信息网络为节目传播载体的新形态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国家明确提出要加大资金投入,充实队伍,整合所有新媒体资源,积极利用新技术,开发互动、时移、多媒体等各类新型视听节目服务业态,打造集各种视听新媒体功能于一身的网络广播电视台。

开办吉林网络广播电视台,可以说是我省广电在三网融合背景下构建新媒体传播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跨网络、跨终端、跨媒体的全媒体发展战略的切入点。网络广播电视台集广播、电视、网络为一体,以新媒体形态反向融合传统媒体。从平台建设可分三类:(1)内容平台,融合视频、音频、图文、论坛、微博等多种内容形态,来源主要有三部分:自创节目、对接传统广播和电视、集成全省区域内的视听节目;(2)技术平台,具有适应新媒体特点的内容采集、分级制作、多网传输、多屏分发和内容管控等多种功能;(3)运营平台,支持“三网融合”、双向互动,可实现互联网、电信网(IPTV)、广电网、NGB(下一代广播电视)等多渠道传播和电脑、手机、电视等多终端,兼具新闻宣传与社会服务双重属性。

从业务规划上可分四大类:(1)视音频网站业务,保留并极大优化了原有广播和电视网站,是省内重点网络新闻媒体;(2)IPTV业务,以电视机加IP机顶盒为媒体终端、以宽带互联网局域网为传输渠道,提供直播、点播、时移等视听节目及生活资讯类服务,是省级IPTV集成播控平台和运营服务商;(3)互联网电视业务,以互联网电视一体机为媒体终端、以宽带互联网广域网为传输渠道,提供点播、时移等视听节目及生活资讯类服务;(4)手机电视业务,以手机、PAD等为媒体终端、以移动互联网为传输渠道(区别于CMMB),提供直播、点播、时移等视听节目及生活资讯类服务。

三、创新价值,做强做大新媒体产业

回看吉林电视台数字新媒体业务发展的历程,可以说8年多时间一直处于向新媒体“蓝海”进军的开疆拓土阶段(2003年10月~2011年底),并基本确立了多项新媒体业务共融的格局。以吉林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和我省进入“三网融合”第二批试点为标志,2012年,将开启融媒时代。在以“融合”为主要特点的全媒体环境下,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借力政策支持,创新价值,提升新媒体发展步伐,做强做大新媒体产业,既是新媒体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也是我们的发展目标。

(一)重新认识新媒体的价值,加大对新媒体建设的投入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极度地挑战传统媒体并快速地瓜分媒体市场份额和终端用户。传统媒体的危机意识表现为对新媒体开发的重视。各传统媒体在力保主业的同时,都开始互联网化,或是力图向主业周边及上下游业务渗透,拓展生存空间,也才催生出“新媒体业务”。但在新媒体建设上也还存在两个误区,一是新媒体是非主流的业务,应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够;二是为控制成本、降低风险,有观望等待态度。

党的十七届六中会已把加快新媒体建设提升到要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发展新媒体,提出要切实增强统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发展能力,使新媒体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十二五”时期,国家广电总局已把“加快以传统媒体为主向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排在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六大转变之首。随着三网融合进程的加快和电信企业的进入,新媒体的竞争已然激烈,因此,加大对新媒体建设的投入(包括资金、人才、政策等),加快新媒体发展,已不是超前行为或冒险之举;也只有这样选择,才能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我们的新媒体业务不会出局。

(二)整合发展,打造新媒体产业集团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第4篇

据湖北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广告部主任何晨介绍,“频道成立之初,专业性频道覆盖相对较差,在武汉市仅可以收到本市市台,但接收不到省台,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尴尬的局面”。但教育频道经历多年的发展和努力,始终利用好有限的资源,从仅仅覆盖湖北省政府所在局域地区,到覆盖湖北全省的时间里,湖北广播电视台电视教育频道收视率节节攀升,逐渐深入百姓人心,得到社会业界同仁以及电视观众的肯定。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截止2011年1月份,湖北广播电视台教育频道正式覆盖全省,与各个地区的其他专业性频道并立存在,对于频道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拓宽市场,发挥优势实现频道多元化增值

湖北广播电视台下设的8个频道里,教育频道以“开启阳光生活”为口号,面向社会提倡“大教育”的全新定位,包含了“教育”和“公益”两部分内容。

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里湖北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地域。而今湖北省也是我国首屈一指的教育大省,全省有各类高校数百所。作为教育频道,从2002年成立以来,以“关注教育”为立频道之本,在成立当年的6月就推出《高校面对面》大型直播节目。尤其在高考期间,教育类栏目收视率平均达到2个多点,这在区域媒体里,是非常少见的。

在自制公益栏目方面,教育频道多年的播放,积累了丰厚的经验。例如《阳光行动》已有12年的历史,该栏目依托于湖北省慈善总会之下。除此之外,教育频道每年会举办慈善晚宴,宴会盛情邀请慈善机构、基金会领导以及社会各界企业家,通过较强的互动性栏目,充分发挥媒体宣传机构的职能,倡导、宣传社会各界共同帮助、关心有困难的弱势人群。由此可以看出,这也是线上栏目与线下活动相结合的一种方式。

何晨主任提到,“教育频道的定位让受众变得更加广泛。无论是在栏目上,还是在主持人塑造上,我们都在全力打道品牌效应,提升栏目影响力,利用优势资源,实现频道多元化增值”。目前,教育频道还有《高校面对面》、《健康百分百》、《高校达人秀》、《我到财神到》、《点亮真像》等自制特色栏目。

或许大多数观众都会认为教育频道的广告品牌会集中在教育类产品上,但事实并非如此。据何晨观察,包括很多专业频道在内,很少有与频道相关的专业性品牌广告,导致了专业性频道还是要依托自身去广撒网地收揽客户。

提到频道经营策略,何晨谦逊地讲到,“相对卫视而言,频道虽然小,但我们对于每个客户:第一,必备诚意,也就是说对待客户的诚恳度;第二,针对产品制定个模式,打造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既然客户选择专业频道,我们一定会拿出比主流频道更细致的服务;第三,灵活的广告投放方式。专业频道的最大优势是性价比较高,在媒体形式上,植入、切片等丰富的广告模式,让客户尽可能获得更多利益”。

在提高频道经营策略的同时,教育频道非常重视受众的情感需求,从广告专题的数量上入手,大大地缩减专题播放时间,避免出现与类似其他区域性频道重复播出5到10分钟“长广告”、在电视剧片尾切播广告专题等现象。鼓励品牌以硬广形式出现,这就避免了观众对频道广告的反感心里。

所做到的这一切,都离不开教育频道广告部的优良团队精神和运营机制激励下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加强合作,打响频道知名度实现媒体间共赢

“区域性专业频道区别于主流强势媒体,相对卫视,很多专业性频道,与其相差甚远。”从事广告经营多年的何晨说,“在频道价值推广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应对多元化发展的市场,拓宽市场面。广范围‘撒网’,传播频道价值信息,吸引更多合作伙伴”。与此同时,还需要与各个媒体间相互交流、合作。以资源互换等形式达到品牌的影响力,让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共同成长!

目前,教育频道已与本土媒体腾讯大楚网建立了战略协议,以资源互换的形式尝试,从而建立了长期合作。未来,教育频道会增加与全国的新媒体合作,合作方式主要是宣传频道栏目以及线下活动。

今年举办的“湖北首届高校达人秀”,在高校的学生中影响非常大,当地大学生在微博上疯狂转发。让何晨印象比较深刻的一次是,“记得在高校举办活动的时候,现场爆满,座无虚席,有一位男生找不到位子,就坐在了操场的篮筐上看得入神,被观众拍下来上传到微博,粉丝互相转发,甚至最后被网友传称为‘篮筐哥’”。

“当我们看到这种趋势之后,我们每个栏目都会借助新浪等全国性媒体进行宣传,做好线下活动的同时,通过全国性的报道辐射到湖北当地来。希望在辐射的过程中,能引起更多的品牌和企业的关注。”何晨讲到,“所以无论是活动还是栏目,都会适时开通官方微博,与网易、搜狐、新浪等门户网站建立合作”。

新媒体的瓜分和传统媒体的变革,教育频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选择新媒体定位时,希望快速与兄弟媒体合作,共同发展。全方位打开门路,把这块美味的“蛋糕”市场做大,做活!在未来的规划上,何晨提到所有本土区域媒体“点睛”之处,“第一,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间的合作;第二,要求专业频道的广告部走出去。不要过度依赖‘包盘’广告公司,以交朋友的目的实现共赢,当有一天提到湖北广播电视台的时候能够马上想到有一个教育频道”!

广播电视台和电视台区别范文第5篇

【关键词】网络电视台 传统电视台 网络视频

对许多球迷来说,苦守体育频道观看赛事转播已成为历史,电脑已然成为他们观看世界杯的更好选择。2010年南非世界杯时,通过享有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新媒体转播权的中国网络电视台,观看世界杯赛事直播的累计人数已超3.5亿人次,日均观看为2000万人次;2010年6月27日德国与英格兰比赛同时在线观赛人数达420万人,创造互联网界全球最高纪录。更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09年底,在中国网络视频用户中,近七成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明显减少。有近4000万用户为只在网上看视频,成为网络视频独占用户。

种种迹象表明,虽然电视在媒体中的地位暂时难以撼动,但是从近期的表现来看,发展空间和增长速度趋于减缓,甚至有些专家已经预言,传统电视媒体会有着如纸媒一样逐步衰落的未来。因为,网络视频网站在不断涌现,网络视频用户在迅速壮大,打造以视频为中心的网络生活已成为众多网络媒体的口号。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仅2011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就达到3.01亿,这与2010年12月的统计数据2.84亿相比,半年内用户增长率达到6.1%。可见,网络视频行业经过2008年的高速发展后,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的时期。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广电媒体认识到要以最快的速度抓住新媒体发展机遇,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席之地,开办网络电视台势在必行。

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正式开播,这是我国最早成立的一个网络电视台。依托中央电视台,以视听互动为核心、融网络特色与电视特色于一体的全球化、多语种、多终端的网络视频公共服务平台。2010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安徽网络电视台成立,成为了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一家省级网络电视台,延续安徽卫视强项,坚持“剧行天下、爱传万家”理念主打电视剧的网络播放,力争成为中国热剧第一门户网站。随后,江苏、湖南、浙江等省纷纷成立网络电视台。山东网络电视台选择侧重民生新闻,着力打造成为山东新闻视频第一门户,开办齐鲁博客、齐鲁社区、齐鲁民生、视频中心等多个新闻特色频道。截至2011年4月,已经有11个省级网络电视台成立。其它电视台则选择联纵抗衡,25家电视台共同筹备开办“城市联合网络电视台”,只需要登录一个网站就可以快速浏览到25个城市的新闻节目。可见,各大电视台都在积极寻找出路,将发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网络电视台作为目标,充满热情地付诸实践。

但在视频网站层出不穷的今天,网络电视台的开办是否真的是各大传统电视台的救命稻草?在互联网时代的大潮涌动的当下,各大网络电视台又如何做到独树一帜呢?

政策引导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2010年5月制定下发了《广电总局关于开办网络广播电视台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了网络广播电视台的性质定位、开办条件及申报要求等,积极鼓励具备条件的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开展网络广播电视业务。网络电视台比起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有着多年的报道累积、制作平台、权威话语权;比起土豆网、优酷网等影响力大的视频网站来说,有着自己传统电视台强大的“媒资制造商”,犹如混战中家底殷实的正规军。准入的高门槛设置,使得网络电视台面对的不是鱼目混杂、遭遇恶性竞争的网络环境,能全心全意发挥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安徽网络电视台从上线伊始就动作不断,在试播阶段推出的《媳妇的全盛时代》成功试水后,又推出《天师钟馗之美丽传说》、《利剑》、《公主小妹》等热播剧,虽然很多剧集在网上有下载或是翻录的“盗版”传播,但是安徽网络电视台坚持购买版权“正版”播出。

资源优化整合

有些网络电视台大多是自身电视台内容的网络翻版和罗列,同质化非常严重,所以除非是想重温在电视上错过的节目,网络电视台从根本上起不到吸引更多观众注意的作用。传播学者麦奎尔提出的大众传播的整合理论认为“大众传媒的特殊作用就是向社会提供一种凝聚力、一种经验的综合,以及一种整体意识。”因此,网络电视台应该在占有原创优势,整合本身的节目资源同时,发挥网络的互动性、连接扩展性等特性。在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派出大批的记者队伍深入基层,以贴近民生的视角,播出了一系列反映生产生活第一线最鲜活的新闻报道,每天在中央电视台各个新闻节目择机播出。但是在中国网络电视台“走基层、听民声”的专页中,我们除了可以随意选择观看已经在多个频道播出的,分好类别的“走基层系列”视频,还有走基层话民心、记者归来等板块,补充着节目背后的故事和心得体会,让观众能够深入了解。

发挥互动优势

我们知道,传统媒体的受众是传播过程中信息到达的终点,被动地接收着传者传播来的信息内容,而网络是具有交互性的新媒体。同时,网络电视的观众会经历三个阶段,心理期待期、心理浮动期和心理平衡期。也就是对信息从单纯的接受,到有选择的接收,再到最后的参与。因此,网络电视台就要凸显自己的交互性和个性化特征。安徽网络电视台除了以播放电视剧为特色,还在2011年4 月13 日正式启动“2011 中国海豚TV新锐剧本征集大赛”。旨在发掘、扶持中国电视剧剧本新人新作,特等奖获得者成为安徽网络电视台的独家签约剧本作者,进行合作。

升级用户体验

网络电视台除了满足用户“看”的基本需要、注重节目与用户的交互之外,更要在用户的使用感受方面下功夫,也就是用户界面的友好化。高清、流畅是最基本的要求。有些网站的视频上方还设有“关灯/开灯”的按钮,“关灯”模式使得视频播放的页面背景变为模拟影院,给网络用户带来种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

用户界面可以反映出网络电视台的理念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会直接影响到网站的商业运营。并随着时间演进和用户的反馈不断更新完善。中国网络电视台既有着中央电视台45万小时的优秀历史影像资料,有可以收纳全国电视机构每天播出的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节目,而如何将这些丰富的资源优化、整合、链接在用户界面上,是必须要解决和不断优化的问题。以后网络电视能做到的还有很多,观众可以自主选择想看的节目,或者网站会根据平时的收看习惯自动播放用户可能喜欢看的节目,现有的频道体系将会被打破,还会提供与视频相关的各种资料和背景材料的增值服务,在观看节目的时候,可以与其它用户高谈阔论;看到节目中有心意的东西,能够直接连接到网店购买。

抢占未来战略

网络媒体涉及到的动漫频道可以与当地的动漫基地合作,优秀的卫视节目可以与同网络游戏相结合。其实,电脑也不是接受网络视频的唯一终端,未来的电视、电脑、手机的功能将趋于融合,界限将变得更加模糊,最终呈现在用户面前也就只是“大屏”和“小屏”的区别。2011年7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手机网民已经达到3.18亿,而利用手机观看网络视频的人数占其中的21.3%。所以网络电视台开发多种客户端也成为必然趋势。由中国网络电视台负责开发的视频手机报客户端产品已登陆全球各大主流移动互联网应用商店。内容包括时政、经济、军事、体育、娱乐等多个分类,在依托《新闻联播》、《新闻30分》、《焦点访谈》等知名新闻栏目的同时,整合中央电视台遍布全球的记者通过手机和微博发回的现场第一手资讯。前置于电视的特点,加强中央电视台在移动互联网新闻传播的力度,充分体现了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网络电视台在视频资源方面的绝对优势。这一举措也发出了传统媒体抢占移动互联网时代门户地位的信号。

参考文献

①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62

②张仪,《网络电视台进军互联网》[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1(12)

③吴双,《从未来电视走势看网络电视台的发展方向》[J].《新闻窗》,2011(4)

④《3.5亿人次通过中国网络电视台观看世界杯》[J].《电视工程》,2010(3)

⑤张智华、解春,《中国网络电视台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电视》,2011(7)

⑥汪文斌,《中国网络电视台的战略构想与实践》[J].《新闻战线》,2010(2)

⑦《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7月19日

⑧《2009年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0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