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资源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资源 区划 农业持续发展
一、综合性与协调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综合性,就是从生态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农业经济等几方面的综合利用着眼,采取综合措施,实行综合投入,进行综合开发,提高综合效益。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形成良性循环。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是把农业作为呈多因子的集成系统,整体综合效益大于各因子的简单相加。农业持续发展的协调性,一是指资源利用能力与资源条件的关系,二者的不协调引致资源利用低效,或者引致资源利用能力的浪费。二是指农业生产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农业生产与环境的不协调,将引致土地、水污染严重。三是农业生产水平与生产条件之间的不协调,将引致生产条件的恶化、农业投入的低效。农业持续发展就是要求排除这些不协调性,使农业生产进入良性循环。
农业区划的综合性与农业持续发展的协调性,是同一个圆心的两个圆,一个是实的、技术性的,另一个是虚的、政策性的,其共同的核心内容有五方面:一是资源高效型农业,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行高效农业;二是资源节约型农业,着眼于资源数量利用的形式;三是资源投入型农业,更少地掠夺或消耗自然资源,更多地以物质投入代替自然资源,而不减少农业产出量;四是资源再生型农业,更广泛地利用再生资源替代非再生资源;五是资源改良型农业,即提高资源质量,增加资源可利用量。这种共轭关系,使农业持续发展的研究,成为90年代以后农业区划研究的主旋律。
二、区域性与可行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区域性,就是要求农业生产从各地区特点、优势、生产潜力、地域差异出发,对农业生产的方向、重点进行调整,其调整的依据一般有四条:其一,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其二,农业生产基本特征与进一步发展方向的相对一致性;其三,农业生产关键问题与建设途径的相对一致性;其四,保持行政区域(我国以县级为单位)界线的基本完整。1981年由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编写的《中国综合农业区划》揭示了中国地域分异规律,将我国陆地分为9个1级区,共分38个二级农业区,海洋分为黄海、渤海、东海、南海四大海区,根据沿海滩涂利用又分为10个利用区。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没有区域化,不尊重各区域的特点,“一刀切”行政化大统一的农业是不可能有农业持续发展的。
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涵盖三层意思:一是技术和应用适当,即并不主要依靠最优、最先进的技术,而是以最为适用、合理的技术为导向;二是经济上能够维持,即控制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避免财政难以维持的局面;三是社会上可以接受,即生态环境变化、技术变革所引起的社会震荡应当控制在可以忍受的范围内。美国LISA计划的最终目标是“以对人类和环境无害且以持久性的方式提供丰富的食物和纤维”。丹波斯宣言提出,为过度到更加持久的农业生产系统,农业和农村发展必须努力实现三个基本目标:(1)确保自给自足,保证食物安全;(2)增加农村的就业人数和收入,特别是根除贫困;(3)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
对比分析区域性与可行性的内涵不难看出,区域性和可行性都是对单系统内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区域性是对农业单系统自然条件、生产条件、政策条件的研究和表述;可行性是对农业单系统技术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的研究和表述。农业持续发展的可行性依赖于农业资源区划的区域分异规律,只有从区域特点出发,实现了区域化的农业,才能保证持续发展。
三、超前性与持续性
农业资源区划的超前性,是由农业资源区划工作的前瞻作用决定的。农业资源区划是从大系统,全方位研究农业的形成过程、区域特征、分异规律、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侧重于为农业的发展做前期科学论证、提供依据和规划。具体的工作内容大致为块:(1)农业资源的分析评价;(2)农业资源的动态监测;(3)农业资源的立法和管理;(4)农业区域的规划制订;(5)农业区域的开发实验;(6)农业生产的布局和调整;(7)农村发展的战略研究;(8)农业信息的咨询服务。这些工作内容决定了农业资源区划是农业发展的超前研究,有很强的超前性,这正是农业资源区划具有生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农业资源区划的超前性,将更科学更突出。在遥感信息方面,我国九个一级农业区分别设置了资源经济信息监测中心,按30个省(市、自治区)级行政单位分别设置了农业经济信息监测工作站。在地面监测网络方面,以我国38个二级农业区为主,结合考虑省一级综合农业区及有关自然条件区划、种植业区划和社会经济分区状况,在全国范围内设置250个以上地面信息采集网点县,用于支持空间信息的提取。以计算机为手段,建立的方法库、模型库、图形库,使农业资源区划研究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农业资源区划研究的超前性,提高了农业发展的科学预见性。
关键词:农业综合开发;意义;生态环境
中图分类号:DF4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我国是世界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传统和基础产业。随着我国农业的基础条件、投入程度、科技程度等的不断改良和进步,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使农民各方面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良。但是,我国在农业发展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与挑战。因此,增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实行符合我国国情的生态农业是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根据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5]29号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方向和重点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要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出发点,大力开展基本农田整理,促进补充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者统一;要落实《全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国土资发[2003]69号),积极实施重大工程,促进项目布局的相对集中”。
2 农业综合开发的概念及其意义
农业综合开发是指中央政府为保护、支持农业发展,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效益,设立专项资金对农业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的活动。农业综合开发的任务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一般说来, 大范围的生态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农业资源的开发活动所造成的。因而, 探讨农业资源合理开发的标准及其所引起的生态问题, 建立可操作的环境评价体系和基本方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 我国这方面工作多集中在单项资源的开发, 或者依托于具体的建设项目, 评价范围一般较小, 缺少战略性环境评价, 不能满足宏观生态治理和自然保护的需要 。国家环保局开发司编著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原则与方法和评价导则独缺生态专章 , 而且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也是有些学者呼吁的累积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方法。
农业资源综合开发涉及到水、土、生、气等自然要素和人口等社会经济要素, 需从更高的整体角度去分析问题, 因而具有综合性特点; 人类对资源开发所引起的生态问题不是立即显现出来, 而是存在着时间滞后效应, 并且农业资源开发涉及范围特别大,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一种自然发展状态, 很少有具体的建设项目作为依托, 因此, 具有宏观性和长期隐蔽性的特点;农业资源开发与自然要素密切相关, 不同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强烈影响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强度, 因而, 地域性特点又非常明显。综合性、宏观性、隐蔽性和地域性是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特点, 也决定了这种生态环境评价考虑内容需要全面, 技术相对复杂, 服务对象层次较高, 提出的措施具有战略性而不是具体性。
3 农业综合开发的生态环境分析
区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与单项资源开发评价不同, 应该侧重于区域资源要素及其组合特征, 同时要重点诊断人类综合开发活动是否合理以及引起的生态问题。这种评价范围一般宜大不宜小, 所选的评价指标既要全面, 又要突出区域的特殊问题。
3.1农业综合开发环境评价基本步骤
农业综合开发环境评价基本步骤为: 区域前期研究; 提出评价指标及其标准;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区域前期研究是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任务是了解区域自然条件、区域资源数量质量及组合特征, 概略分析资源开发方式及所存在的生态问题和发展历史, 在此基础上划分资源生态功能区, 并对各分区进行综合研究。
虽然不同地区评价指标有所不同, 但还是可以归纳出评价指标的一般框架。我们从区域的生态脆弱度、人为胁迫和系统响应几个方面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的一般框架, 具体应用到实际区域时, 在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加上特殊的区域指标, 就可以得到全部的指标体系。
3.2农业综合开发的评价方法
对研究区域进行评价时, 我认为应分别对指标体系的自然生态脆弱度, 人为协迫指标、系统响应指标三部分进行评价。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对未来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预测。一般的小区域单项资源开发建设项目开发前后变化很大, 具有强烈的波动性, 而农业资源开发的“惯性”作用大, 很难改变现有的资源开发方式, 具有强烈的稳定性, 其生态环境预测难以用数字定量表达。
依据世行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解,环评是管理项目过程的工具,而不仅仅是项目评估中的一个辅助技术工具。因此,管理环评过程需要科学判断和管理技能的结合。环评不是科学研究,相反,它使用科学研究的成果和基于科学原理的技术,以提供可信的结论,成为项目决策的一部分。项目环评有两个关键目的,一是实施有效的环评过程,二是产生一本有用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两者同样重要。环评过程与项目概念形成、项目准备和实施等项目阶段密切相关,并能影响项目的环境友好程度。环境影响报告书则是在综合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正式文本,向决策者、非政府组织(NGO)和公众正式表明拟议项目已按较好的专业水平做了环评。根据笔者多年的环评实践,通过实施有效环评过程提高项目环境友好程度的作用在大多项目环评中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或没得到很好的发挥。
3.3加强农药环境管理
建立、健全我国农药环境管理体系, 加强农药环境管理是当前有效控制农药环境污染与危害的重要手段。从而由被动的应付污染事件转为主动使用法规、加以控制, 作为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农药对环境进一步造成危害的有效措施。
农药环境管理的内容包括: 建立农药环境跟踪监测体系, 对现有农药进入环境后对人类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实际危害进行调查研究;建立农药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优先控制农药筛选体系。通过环境风险评价进一步追踪与预测农药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以及对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潜在影响, 筛选出那些对环境及人体危害优先级较高的农药品种, 将其作为环境管理与控制的重点对象。制定管理及控制的方法( 如对重点控制对象制定禁用、限用或撤销登记的管理法规等) , 使其在生产、流通与使用过程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降低到允许或可接受的水平。
4 结语
农业资源开发生态环境评价与目前的环境评价相比, 其考虑的因素更多, 相互关系更为复杂, 而且评价标准难以确定, 评价方法也较为独特。这种评价不但在微观上要重视传统的化学采样分析, 更要在宏观上把握自然系统的整体状况; 评价中既要考虑社会经济要素, 还要注意到在不同的时空状态下,其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也是不同的。因此, 区域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评价需要引入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学、化学、数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特别是适合于宏观地域分析的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谦.农业环境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3:29.
[2] 路明.建设生态农业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动[J].农村能源,2000(1):1-2.
[3] 高春雨,李宝玉,邱建军.中国生态农业组织管理研究[J].中国农业通报,2009,25(24):392-397.
[4] 赵永博.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9.
关键词:休闲农业 资源分析 河南
一、休闲农业的涵义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景观资源和农业生产条件,发展观光、休闲、旅游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休闲农业的主体在于对该地区的农业结构进行调整,对农业环境进行整体改善,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农业收入。休闲农业是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在进行休闲农业的过程中,休闲农业区为一种高度综合的场所,在该地区游客不仅可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土情趣,而且可住宿、度假、游乐,具有非常好的农业发展前景。
二、休闲农业资源分析
(一)经济资源分析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常见的休闲产业,对社会经济具有非常高的要求。经济资源是休闲农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直接决定着河南休闲农业发展的好坏,对当前的休闲农业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经济资源充足在很大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休闲农业的发展速度,提高了休闲农业的整体效益。
自2011年以来,河南全省上下坚持“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抢抓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战略机遇,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开拓进取,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7232.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5.6%,年末从业人员6090万人。全年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2851.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3%。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721.56亿元,增长24.6%。全省108个县(市)中,有9个县(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5亿元,有18个县(市)超10亿元。
(二)农业资源分析
农业资源作为休闲农业的基本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休闲农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农业资源的多样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当前的休闲农业发展效益,建立多样化休闲农业形势,增强休闲农业的吸引力。
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省政府关于林业生态建设情况的专项工作报告,2012年,河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2.98%,到2017年,河南省计划将森林覆盖率提升到24.5%,绿化面积进一步扩大。河南省森林覆盖率从1980年的9.97%提高到2012年的22.98%。截至去年,全省森林面积达到了5756.5万亩,森林蓄积量14227万立方米。全省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521.6万亩,全省林业总产值达到1088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9860.00千公顷。
(三)交通旅游资源
当前河南省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95.81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年末铁路通车里程4203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196公里。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19.0%,旅客运输量增长15.5%,旅客周转量增长10.4%。全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07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9.0%。其中入境游客168.29万人次,增长14.6%。旅游总收入2802.06亿元,增长22.1%。年末共有A级旅游景区253处。其中,4A级以上景区84处;星级酒店503个,出境游组团社和国内旅行社1101家。
(四)工业资源
在休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工业资源已经成为当前的新亮点。通过高科技工业资源实现休闲农业的发展,实现休闲农业的多元化,确保新型农业符合当前的工业发展潮流,增强高科技技术在休闲农业中的作用与价值。
河南省目前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4401.70亿元,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比上年增长25.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9.6%。高技术产业增长53.3%,整体高科技技术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和改进。
三、休闲农业对策
在进行休闲农业建设的过程中,我省建设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社会地位、生态效益等,对整体的建设进行全面分析和管理,从本质上提高休闲农业的发展效益。
(一)完善农家体验型
要制定科学的整体发展规划,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结合当前的河南农家体验型特点,制定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河南农业特色。在进行农家体验的过程中,要重视乡村文化资源的开发,突出乡村特色,增强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
在进行河南地区休闲农业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根据河南当地农业资源特点和农业资源优势,对农家体验进行完善,将农家体验落实到休闲农业的方方面面。要侧重游客的亲身体验参与,对整体农家体验形式进行完善,将整体农家体验形式多样化。在进行农家体验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丰富整体的农家菜、农家房、农家景观等,将农家体验形式由单纯的农家拓展到景区、农场等,从而丰富农业体验和农业休闲形式。
(二)坚持农业有序发展
在进行河南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要对整体的休闲农业进行管理,实现农业有序发展。相关人员要坚持《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贯彻河南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相关人员要结合河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式对休闲农业进行规划,实现对休闲农业的基础状况管理。
要对整体的休闲农业进行层次化管理,对农业区域、经济区域等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确保休闲农业整体管理和建设的有序化。在坚持有序发展的过程中,要确保形成结构更加合理、建设特点更加鲜明、服务水平更加高级,从本质上实现对河南省休闲农业资源的充分利用。
(三)合理分配资源
在进行休闲农业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加强对河南省休闲农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发展休闲农业,政府首先要加大投资力度,要对当地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增强休闲农业的经济效益。通过对本地区农业资源、交通旅游资源、经济资源等进行合理分配,保证休闲农业结构。
政府要加大休闲农业建设的专项资金投入,充分调动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从本质上提高该地区的资本投资发展休闲农业的积极性。在本省休闲农业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加强高科技资金投入,加强休闲农业的科技建设,提高本地区的休闲农业建设特点。
(四)加强体系管理
为引导休闲农业的规范化健康发展,该省建设人员要加强对休闲农业的体系管理。要根据当前《全国休闲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整体管理方针,对休闲农业企业管理中的规划建设、产业培训、安全生产等进行整体规定,建立统一的管理方针。
要完善对自身管理体系的建设,对内部管理制定严格的标准,确保当前的休闲农业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发展。政府加紧制定资源、环境、服务、市场等方面规范管理条例,建立各种规章制度,增强体系的整体管理效益。从项目审批、人员上岗、价格制定到经营管理各方面督促企业加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休闲农业服务意识、业务能力、服务水平。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休闲农业是在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加强对休闲农业的重视程度,将其效益进行拓展,确保休闲农业带动本省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对本省农村经济建设规划和落实。
四、总结
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建设的一种趋势,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要完善农家体验型、坚持农业有序发展、合理分配资源、加强体系管理,从多方面实现对休闲农业的强化建设。要坚持休闲农业特色化建设,将休闲农业向多元化发展,对河南省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确保本省休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庆文,邱先强.广西玉林市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资源与前景[J]. 中国热带农业,2012(8):6—7
[2]单福彬. 高端休闲农业的发展规律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12(5):29—30
关键词 农民增收;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8)04-0090-04
都市农业(Urban Agriculture)是位于城镇、城市、或大都市边缘,对城市或城市周边的自 然资源加以循环利用、同时充分利用城市内或城市周边的人力资源、产品和服务,为城市生 产、加工或销售各种食物、非食物产品或服务的产业[1]。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 展是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基础;以良好的环境为保障;充裕的 资源为支撑;以生产的持续性、经济的持续性和生态的持续性来凸现其积极性的[2] 。农村经济综合发展与生态平衡彼此协调,农业经济功能与农业的生态、文化、社会等功 能的协调,是现代都市可持续农业的基本内涵[3]。可见,都市农业的社会、环境 功能与经济功能有着密切联系,但社会、环境功能有赖于都市农业经济功能的充分发挥 [4]。发展都市农业是从发挥其经济功能开始的,尤其是要将农业生产主体的利益给 予充分的考虑,因为农民收入不增加,就不可能注重农业社会与生态功能的开发,不会形成 对发展都市农业尤其是对都市农业的社会与生态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为过程。如果从系统 论的观点出发,机制可以看作是一个系统范畴,互动就是二者在互动机制的作用 下按一定方式有规律运行着的动态过程。我们将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系统用语言 描述为: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将都市农业资源、农村社会、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在内 的诸多子系统看成一个整体,以都市农业资源为约束条件、以人为本的主体以实现都市农业 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复合系统。
1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要素分析
1.1 农业资源因素
从广义角度来看,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都市农业资源与传统农业资源相比 较有其自身的特点。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都市农业最为主要而又极为稀缺的资源。社会 资源中,劳动力素质上,都市农业必须拥有大批文化和技术素质高的劳动者,技术人员在劳 动者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生产技术上,现代都市农业应能用现代化的生产工具和设备武装都 市农业的各个生产部门和生产环节,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半自 动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以便显著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能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 业,尤其是要通过以良种、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的“绿色革命”来实现现代都市农业的良种 化以及与之配套的科学化。此外,都市农业还包含对人们参与农业或农业旅游具有强烈吸引 力的人文或社会文化资源,包括城市特性、历史特点和乡土特色等诸多方面。
1.2 制度因素
实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良性互动必须受制于制度因素的作用。一是国家宏观调 控下市场机制,国家宏观调控下市场机制对都市农业资源配置发挥基础性作用,是适应市场 竞争机制、价格机制等调节资源供求变化,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二是产权因素,合理有效 的产权制度是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都市农业资源产权可以定义为附着在都市农业 资源上的一切权利;都市农业资源产权制度即社会对都市农业资源内含的种种权利的设置以 及关于这些权利的分配,收益和转让的规则。三是法律因素,建立与都市农业发展相适应的 都市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来保障都市农业的顺利发展和农民增收。对我国都市农业的发展 而言,法制保障关键要通过行政体制改革和微观制度创新,以法律法规形式,建立与都市农 业发展相适应的微观基础与宏观管理体制,包括培育多元化微观经营主体、多元社会化服务 组织、都市农业的宏观管理机构及相关的经济政策体系,为都市农业产业化提供体制依托。
刘?颖等: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探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年 第4期1.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农业服务体系要素、农业经济组织与农业产业化因素。社会化服务(主要 包括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与信息等服务)是都市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农业 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降低农民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有利于突破单个农民在技 术、资金与信息搜寻方面的能力限制,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农业科研成果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传 播和实践中的应用,有利于农业的技术进步。都市农业“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状况决定了 农户经营组织是我国农业的微观基础,这一点即使在经济发达的大部分地区也仍然是基本的 抉择,而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农业经营组织创新的主导形式必定是建立在农户经营的微观 基础上。因此,契约一体化的农业经营组织形式的出现恰好可以认为是对分散独户的农户经 营组织走向专业化、社会化以及一体化的强烈内在需求冲动的一种有效的反应和适应性的调 整。 农业产业化既是一个要素、生产、加工、销售、服务、风险及其利润的整合过程,也是一个 相关经济组织的整合过程。农业产业化不仅可以克服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增强农民经济 预期的稳定性,从而促进农户经济行为的优化,而且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 农民的收入,从而增加农民对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和经济实力。同时,农业产业化还有利于工 商企业直接投资农业,是实现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1.4 技术因素
都市农业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的投入,然而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水平却不完全取决于当地的资 源条件,这主要是技术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某些稀缺资源。使传统农业向现代都市农 业转变的一个必要条件是新的有利的技术供给,以协调资源禀赋条件的失衡。可见,在都 市 农业发展过程中,技术因素可以达成要素之间的合理配置利用,促进要素生产率提高。
2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2.1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的静态机制
2.1.1 农民增收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动力
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农业持续发展最强大的动力。调动农民积极性,一个重要的条件是农民 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都市农业的建设是一个资本积累的过程,而资本积累和投入的主体归根 到底也是农民。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农业资金的积累和投入才有可靠的保证;反之停滞或下 降,不仅挫伤农民的积极性,而且也使积累与投入的资金失去来源。
2.1.2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的协同与竞争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在追求经济持续性上的协同;都市农业的基本功能是经济功 能。都市农业是农业产业活动的一种类型,只有具备生产性、经济性(或盈利性)才能存在和 发展。因此,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农业和农村可持续性经济增长。农业和农村可持 续性经济增长是被抽象化而宽泛化了的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由此可见,农业持续发 展的主导就是要追求经济的持续性,这一目标与农民增收具有内在一致性,二者是统一的。
农民短期收益最大化与都市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竞争:都市农业生态持续性目标要求农户 将一部分资源用于对生态持续性的维持,这符合农民的长远利益,但在农民所拥有资源一定 情况下,必然会减少农民投入到追求短期经济收益最大化目标的经济活动中的资源总量,在 技术、生产效率等条件不变前提下,农民所能获得的短期收益必然会引起下降,这不符合追 求短期收益最大化的农户的目标。农民作为利益主体,其主要是通过对拥有资源的配置与 利 用,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这样农民的微观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及农业资源持续利用之 间可能不一致,尤其当农户追求短期内的经济目标时,这种矛盾性会更突出。
2.2 农民增收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机制
本文研究假定 在保持都市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其所提供 服务的前提下,农业资源如何组合以实现都市农业产业产出效益最大化和都市农民收入最大 化这一经济学命题。
2.2.1 都市农业资源与农民增收
经济利益是农户利用与配置资源的最根本原因,实现效益最大化是农民 改变资源利用方式的基本动力。根据经济理性化原则选取经济核算的方法,资源利用时当 边 际成本与边际收入相等时,边际利润为零,也就是资源利用所能产生的总效益达到最大 [5]。在现实的情况下,农民一般进行多种经营,要权衡、考虑食物保障、收入、休闲 和 长远资源体系的再生等等相互矛盾的目标,因此需要根据农民自身的各种条件进行优化配置 。假设农民的经营成果是农民多重性经营目标的函数,用公式表述即为:
U=U(G1G2…Gn)
其中U表示最大化效用,G为农民经营目标。组成上列函数的因素G(农户的目标)很多,大致 可分为收入导向型和资源再生导向型[6]。
农民在都市农业资源利用与配置的过程中,要想实现新的突破,大致有三种途径实现:微调 、转产或转业。按照微调这种方式农民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并不准备进行大的调整,是 一种渐进式的方式。采用微调方式的农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该农民在资源利用与配置过程 中已经实现了相当优化的方式,进一步调整的潜力不大,但又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希望取得 更好效果的探索。另一类是该类农民经济基础较差,抗风险能力弱,受资源、资金、技术和 经验的约束和保守思想的考虑而不愿意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做出大的变动。微调方式考 虑的是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转产是农民对资源的利用与配置方式的重大调整,使农 民户采取转产方式的因素主要有价格、技术和政策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的生产决 策受价格的诱导,当某一农产品出现有利价格时,农民会改变原先农业资源在各农产品上的 分配,大规模应用到该农产品上去;当农户掌握了某项新技术,该技术能够带来农户效益的 提高,必然会促使农民减少其他项目的生产,转向多使用该技术扩大生产;政策环境的改变 也会促使农户进行转产,如“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政策的实施,就是这种方式的体现 。农民转业也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动转业,农民因农业比较效益低下,有从事非农产业的 资本,从而放弃农业生产,将自己的土地转包给其他农户或者彻底放弃;二是被动转业 ,主 要原因是国家基本建设征用或非农业建设占地,一部分农民丧失了原来承包的土地,在获得 一定的补偿后成为无地农民[5]。
2.2.2 都市农业资源与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是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基础,既要达到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又 要保护农业资源环境,就必须采取资源消耗少而使用效率高的方式,也就是都市农业资源的 优化配置,只有走优化配置都市农业资源的道路,才能达到都市农业资源的永续利用,也才 能实现都市农业的持续发展。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以农村城市化为依托,以高科技农业为基础,以知识经济为支柱,以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和现代化设施,以及先进管理科学技术为手段,以规模化的集约农业, 设施化的高科技农业,产加销一体化的市场农业和高度开放的外向型农业实现都市生态、经 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实质就是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利用[2 ]。
3 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民增收互动的实践模式
3.1 都市农业资源循环型家庭模式
目前我国都市农业仍以小规模分散化的家庭经营为主体,家庭型循环都市农业模式把生态学 ,生态经济学等基本原理应用在村镇庭院的种植、养殖、加工、住宅建筑、园林化等多种产 业,有机结合成不同循环类型的都市农业生态系统,因此倡导家庭型循环都市农业,对提高 家庭经济的运行效率不失为一种长效机制。
3.2 都市农业资源循环型企业模式
根据农业生态产业链建立农业资源循环型企业,以产业经营带动企业经营。农业生态产业链 (体系)是在生态种植业、生态林业、生态渔业、生态牧业及其延伸的生态型农产品生产加工 业、农产品贸易与服务业、农产品消费领域之间,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要素耦合和 产业生态链等方式形成网状的相互依存、密切联系、协同作用的生态产业体系(链网)。各产 业部门之间,在质上为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在量上是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有机体,相 互间构成横向耦合的关系,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网状结构。
3.3 都市生态农业园区模式
生态农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和农业生态学原理设计的一种新型农业组织形态。其目标 应是尽量减少废弃物,将园区内某种农业或企业产生的副产品用作另一种农业或企业的投入 或硬指标料,通过废弃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清洁无污染。 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必须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和农业生态的原理探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深 层次矛盾,因地制宜,强化区域内农业之间的内在联系,补充和完善现有区域生态功能。
3.4 特色生态农业经营模式
所谓特色生态农业,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借助科技创新和资源异质化,在推动 主导产业标新立异和品牌产品系列化的过程中实现高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运作模式。这种模 式可以说是农业市场化的必然选择。这就要求以科技进步和强化管理为手段,以综合开发、 基地建设为措施,以集约化、基地化和规模经营为方向,以发展“特色”为突破口,面向 工业、面向外贸、面向城乡市场,结合发挥城市生态农业双层经营的机制优势,发展高产、 优 质、特色、高效农业。
3.5 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这种模式是较为常用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北方,已经形成 了以地膜覆盖为重要内容的“旱作农业和塑料大棚+养猪+厕所+沼气”四位一体的生态农 业模式,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一块土地上实现了产气、积肥同步,种植、养殖并举, 建 立起了生物种群多、食物链结构较长、物质能量循环较快的生态系统,达到了农业清洁 生 产、农产品无害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非常可观。南方“猪―沼―果”模式,以养殖业 为 龙头,以沼气建设为中心,带动粮食、甘蔗、烟叶、果业、渔业等产业,广泛开展农业生物 综合利用,利用人畜粪便入池产生的沼气做燃料和照明用能源,利用沼渣和沼液种果、养鱼 、喂猪、种菜,多层次利用和开发自然资源,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 民收入[8]。(编辑:温武军)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Luc J A Mougeot. Urban Agriculture: Concept And Definition[J].
Urban Agriculture Magazine, 2000, (1):5~7.
[2] 顾海英,周小伟.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 1,(1), 23. [Gu Haiyong, Zhou Xiaowei. Significance and Implication of Sustain 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Agriculture[J].Research
of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2001, (1):23.]
[3] 蔡意中.上海现代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20~2 7.[Cai Yizhong.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Countrysi de[D].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01, 20~30]
[4]杨振山,蔡建明.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 06,(5):31. [Yang Zhenshan, Cai Jianming. Positioning Role and Function of Urban
Agriculture[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6,(5) :31.]
[5]邹礼红.经济安全保障下的农户资源利用与配置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 06 ,29~31. [Zhou Lihong. Study on Farmer Households’ Utilization
and
All oca tion
of Resources under the Guarantee of Economic Security:[D], Huazhong Agri cultural University, 2006, 29~31 .]
[6]赵登辉,丁振国.农户经济行为的分析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1998,(4) : 51. [Zhao Denghui, Ding Zhenguo.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 ures in the Peasant Household’s
Economic
Behavior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 n
of Land[J].
China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1998,(4) : 51.]
[7]Jac Smit, Annu Ratta and Joe Nasr. Urban Agriculture: Food, Jobs, and Susta inable Cities[R].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 (UNDP),New York,NY,1 996,3~10.
九江全境东西长270km,南北宽140km,总面积1.88万km2,占江西省总面积的11.3%。九江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区,年平均气温16~17℃,年降雨量1300~1600mm。境内有京九铁路、合九铁路、铜九铁路等铁路线贯通,左邻鄱阳湖,右连洞庭水,京九铁路与长江黄金水道在该地构成了我国南北、东西交流的轴心,是我国历史悠久的著名旅游城市。由于历史上便利的交通,九江曾是我国古代文化交流中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米市”、“三大茶市”之一。九江农业资源丰富,2006年末,九江市各类土地规模为:农用地1368196hm2(其中耕地296008hm2,园地26528hm2,林地963067hm2,牧草地597hm2,其他农用地815329hm2)。森林面积达85.7万hm2,森林覆盖率46.3%。现有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4个。有候鸟类115种,两栖类11种,哺乳类20种。鄱阳湖侯鸟自然保护区有越冬候鸟126种,其中白鹤840只,天鹅3000余只,占世界首位,被外国专家誉为中国的“第2长城”。鱼类109种,名贵鱼类有中华鲟、鲥鱼、银鱼、虾虎鱼、彭泽鲫等[1]。地表水136.5亿m3,水资源总量141.8亿m3。鄱阳湖有53%的水域在九江境内,面积近20万hm2。作为旅游强市的九江,2006年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为827.84万人次,增长22.90%。其中,境外游客8.02万人次,增长32.70%;国内游客819.82万人次,增长22.80%。全年旅游总收入为54.38亿元,增长24.40%。其中,外汇收入2357.45万美元,增长41.80%。
2研究方法
2.1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设置评价目标层、中间层、评价因子3层,构建成一个3层次的指标体系,建立如下评价体系。
2.2构建判断矩阵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根据调查结果,分别可得到以下4个判断矩阵。
3评价结果与分析
根据评价结果(表5),分析各权重值得出,资源条件、开发条件、管理条件分别为0.6250、0.1365、0.2385,不难看出,资源条件的权重值远远大于另外2项。这表明在农业观光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资源因素不容忽视,也说明在充分挖掘农业观光旅游资源潜力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好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评价因子层(C层)中,农业景观权重值最大,这说明观光农业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开发具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享受而开辟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而农业景观正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其余因子(如基础设施、人员素质、食宿条件等)也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对九江观光农业旅游的发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4开发管理措施
4.1农业景观保护建议观光农业是以农业为重点和核心,具有明显的农业产业特点[2]。其景观展示,着重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兼具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农业景观是观光农业旅游的核心竞争力量,在有序的旅游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农业景观的美学功能,使之成为旅游吸引物,实现农业景观的经济功能。但同时,农业景观存在多功能性,因此在观光农业开发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护和发挥农业景观的生产生活功能和生态功能,保障农村生态安全,加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景观内各生态系统总体生产力,发挥景观的综合价值[3]。
4.2旅游规划及开发建议农业生态资源、农村人文资源发展旅游的产品特点,决定了观光农业旅游开发必须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之路。一个良好的、个性鲜明的主题,才能保证观光农业富有生命力。在对观光农业旅游进行规划和引导发展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农业旅游资源特点,并结合九江特色农业区域布局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对观光旅游景点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
4.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观光农业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长期对乡村居民进行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彩的民族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基[4]。不少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对观光农业旅游景观的保护上更是缺少科学观念。加强生态保护教育,可以使村民获得景观及景观生态保护的知识,使其认识到景观规划建设是改善居住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措,且与自身的经济利益息息相关,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生态保护活动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