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高危新生儿的护理措施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由于新生儿的机体发育以及各脏器代偿功能尚不完善,使得患儿一旦出现病况,病情就会迅速发展至不可逆阶段,因此应对高危新生儿加强临床监护,并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以保证医疗安全。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10年6月共收治高危新生儿30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儿中,男婴20例,女婴10例,出生体重1例大于4000g,4例在2501g~4000g之间,25例在1501g~2501g之间;早产儿有22例,足月小样儿2例,足月巨大儿1例;入院时24例伴有窒息症状,30例存在肺炎症状。
1.2 并发症 本组新生儿中有26例并发缺氧缺血性脑病;10例伴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16例并发颅内出血;3例并发低血糖;1例并发肺出血;24例早产儿中有23例并发高胆红素血症。
1.3 结果 30例高危新生中无一例发生意外死亡;有2例先天发育不良及1例出生体重偏低的患儿因监护人放弃治疗而死亡。
2 护理
2.1 抢救准备工作 针对高危新生儿病情紧急的特点,我科指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监护操作熟练的高年资护士专门负责高危新生儿的抢救与护理工作。在接到高危新生儿的入院通知后,值班护士会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抢救车、辐射抢救台、新生儿保暖箱、供氧设备、心电监护仪、被服、尿布等,以便于患儿在入院第一时间即可获得及时并且规范的救治。
2.2 保暖 由于高危新生儿体内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早产儿尤其如此,且体表面积较大、皮下脂肪较少,导致患儿机体散热较快,往往出现体温偏低的情况,低体温可进一步引起硬肿症,甚至低血糖,因此需要对患儿采取保暖措施,并维持22℃~24℃的室温以及55%~65%的相对湿度,将早产儿置于保暖箱内,根据患儿体重和日龄给予相应的环境温度,使其维持36.5℃~37.4℃的体温,降低患儿能量消耗;若体温变化不明显则1℃/h加温,加温期间每小时测患儿体温一次,稳定后改为每4h测一次。各种护理操作尽量在箱内展开,随意观察箱内温度的变化,避免箱温波动。
2.3 呼吸监测 高危新生儿中,早产儿和窒息儿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换气或通气功能障碍,因此应随时对患儿呼吸的频率、节奏和血氧饱和度进行监测。对已经出现紫绀的高危患儿,须立即进行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随时根据血氧饱和度的监测情况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调整供氧的浓度,同时每隔2h给予患儿翻身、拍背和吸痰一次,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2.4 血糖监测 新生儿由于体内血糖调节机制尚未发育成熟,糖元储备较少,加之耗能较多,容易引发低血糖现象,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脑损伤,因此在高危新生出生后24h内应对其进行血糖的常规监测,将血糖含量维持在2.2mmol/L~5.9mmol/L,同时避免低体温、缺氧;由于低血糖症状不具有特异性表现,因此当患儿出现嗜睡、青紫、哭声异常、惊厥或者呼吸暂停等症状时,应仔细观察以免遗漏。
2.5合理喂养 由于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生长发育迅速,因此应尽早进行喂养。若患儿具有良好的吸吮及吞咽反射,则可以直接给予配方奶喂养,从少量逐渐增加到每日所需热量;若患儿吸吮及吞咽发射较差,则通过鼻饲进行喂养,每次鼻饲喂养前应抽取胃内容物监测胃内残留奶量,若残留奶量大于上次所喂量的三成以上,则应减量或暂停喂养1次,若残留奶量持续较多,则可改为静脉营养。
2.6病情观察 高危新生儿病情变化较快,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包括:对刺激的反应,哭声的强弱,是否呕吐、皮肤是否有紫绀、发灰或者黄染,肢体是否硬肿等。出现呕吐者,应观察呕吐物的性质、多少、气味并予以记录,检查是否有前卤塌陷、皮肤弹性减弱等脱水表现,记录大小便的次数、量、颜色、气味等;还要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颅内高压等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等,如有异常情况,须及时报告医师采取对症处理。
2.7基础护理 对患儿进行保护性隔离,医师及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均须洗手,早产儿的衣物、被服均应做到无菌,尿布以及护脐用品均使用一次性产品,新生儿病室每日采用湿式清扫、定时消毒,治疗间与配奶间须每日定时进行紫外线消毒,早产儿培养箱和抢救台也应做到定期的清洁与消毒;每日对患儿进行皮肤、口腔以及脐部的清洁护理,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2.8 康复指导 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讲清高危患儿疾病的危险性、可能的预后以及治疗效果,使其对救治予以理解和配合;同时讲解儿童保健知识以及康复训练方法,确保患儿生长发育的定期检测。监测时间:1月龄时开始,每月一次,两周岁时结束;监测项目:头围、体重、身长、坐高等。指导患儿家长进行婴儿操、正确报姿、抚摸方式以及早期康复训练的学习等等,以促进高危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3 讨论
由于起病原因、起病缓急以及发病症状各不相同,因此在针对高危新生儿的保健处理上应以全面监测、及时发现、尽早处理为原则,救治工作必须做到完善的抢救和严密的监护相结合,同时要求护理人员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高度的责任感和爱心,最大限度的降低高危新生儿的死亡率并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新生儿2 798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82例,窒息发生率6.50%,其中轻度窒息120例,占65.93%,重度窒息62例,占34.07%。本文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①生后1 min 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②脐血化验pH值
根据处理与护理方法不同,将2 798例患儿分为两个时期进行分析:2004年 1月至2005年12月共分娩新生儿1 336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09例,窒息发生率8.16%,其中轻度窒息74例,占67.89%,重度窒息35例,占32.11%,死亡2例。这一时期我们主要以严密观察产程,积极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新生儿窒息时则给予积极抢救等措施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窒息。
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分娩新生儿1 46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70例,窒息发生率4.79%。其中,轻度窒息54例,占77.14%,重度窒息16例,占22.86%,死亡率为0。这一时期我们采取:①完善保健网络系统,加强产前及孕期保健,提高孕妇及家属保健意识,使其掌握孕产期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②加强孕产期监护,积极处理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③临产后给予“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保证产程观察及处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④规范正确运用ABCDE复苏操作技术,确保有效抢救效果;⑤注重复苏后生命体征及脏器损伤等监测,做好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
通过两个时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本文后一时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6.63,P
1 讨论
1.1 加强孕期保健 ①完善保健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孕妇学校及高危门诊的作用,定期讲解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孕产期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尤其要让孕产妇及家属掌握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转归、预防以及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与预后的关系等相关知识,使其能够积极参加围产期保健,提高自我监测能力,及早识别与治疗妊娠并发症,以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②建立与完善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制度,加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产前检查≤6次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达8.3%,产前检查次数≥10次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仅为2.3%[2]。因此,系统的产前检查及正确的技术指导是孕产妇顺利渡过孕产期的重要保证。对于高危孕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前出血、妊娠合并ICP、糖尿病等)除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还应不断提高高危妊娠管理三率(高危妊娠检出率、高危妊娠随诊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3]。以利于加强胎儿宫内监护,防止胎盘功能减退,从而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及改善新生儿窒息预后。
1.2 复苏及产时护理 ①临产后给予“一对一”陪伴分娩,由1人观察产程全程并完成全程陪伴,保证产程观察及处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做到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表现,并及时处理;②做好心理护理,给予产妇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持,指导正确的饮食及补充能量的方法,指导正确的呼吸及放松技巧,减少因产程延长产妇过度换气、脱水、体力过度消耗或衰竭等原因导致的酸碱平衡失调,发生缺氧性酸中毒及新生儿窒息;③采取措施加强产、儿科及手术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一旦发生窒息,做到及时正确规范运用ABCDE复苏方案:迅速做到A(畅通呼吸道),应用正确方法达到B(有效呼吸)和C(正常循环),同时进行D(药物治疗)E(评价监护),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中。其中A是根本,争分夺秒清理呼吸道是其他后续步骤的重要前提;B是关键,有效呼吸的建立与否在复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做到步骤不能颠倒,每个步骤要达到有效目的,并注意摒弃复苏中旧的不良习惯与做法,以确保有效抢救效果;④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保暖,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入暖箱中或用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的正常体温;⑤做好抢救复苏的准备工作,以保证每次抢救时设备、仪器、药品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每个分娩都有复苏的技术人员在场,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救和复苏。
复苏后护理:重视并加强复苏后T、P、R、BP、尿量、肤色及脏器损伤等监测,必要时转送专科治疗并做好转运过程中的监护和护理。
心理护理:孕产期各阶段均应注重心理护理,耐心细致解答病情,介绍有关医学知识。尤其在发生新生儿窒息后,要安慰家长,加强有效沟通,以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并注意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最佳配合。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
【关键词】 围生期;低出生体重儿;因素;对策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73
临床上, 低出生体重儿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并且一些新生儿还有可能出现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障碍, 对其后续的成长产生严重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因生活与生存能力弱, 对外界适应能力差, 在围生儿死亡方面占主要因素, 所以低出生体重儿是围生期保健工作的重点。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可以为围生期保健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以提高工作质量[1]。本文将对本院2007~2012年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及相关处理对策予以简单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7~2012年的新生儿3565例, 对其中出现的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予以简单分析。
1. 2 方法 统一的围生期保健手册中孕产期情况资料, 内容包括母亲年龄、流产次数、新生儿的性别、分娩孕周、是否双胎, 统计低出生体重儿的例数, 计算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分析低出生体重儿与母亲年龄、流产次数、妊娠高危因素, 与新生儿的性别、分娩孕周、是否双胎相关因素的关系。对本次研究中的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保健措施予以统计分析, 并对孕妇的产前检查次数、体重增大幅度等予以统计分析。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对本院2007~2012年新生儿数量予以统计, 共有活产新生儿3565例, 并依据《实用新生儿学》中的相关标准, 发现这3565例新生儿中一共有126例低出生体重儿, 总的低新生儿体重的发生率为3.53%, 将其与本市其他地区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相一致。
2. 2 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危险因素 本次研究中的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产妇中, 有24例都是高危孕妇, 对其相关危险因素予以简单分析,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早产双胎11例, 生殖道感染51例, 胎膜早破26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 胎儿生长受限21例, 胎盘因素6例, 低出生体重儿的原因较多且复杂。孕周与低出生体重儿3565例活产中, 早产儿80例, 低出生体重儿51例, 发生率63.75%;足月产和过期产儿46例, 低出生体重儿17例, 发生率36.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早期新生儿死亡与低出生体重儿 2007~2012年本区活产新生儿为17310例, 其中有128例围生儿死亡, 有53例早期新生儿死亡, 总的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0.31%, 和本市其他地区的新生儿死亡率相一致。其中低出生体重儿的数量为408例, 早期新生儿死亡26例, 占6.3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来西方国家的研究显示 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 脑瘫患儿中有47%都是低出生体重儿, 由此推断低出生体重可能是脑瘫患儿的重要危险因素。低出生体重儿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发生率为4%~5%, 国内资料为6%~9%。本文为5.36%, 低于国内水平, 据统计表明影响低出生体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2]。
3. 1 产前检查 做好产前检查工作对于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在实施产前检查的过程中, 能够及时的发现孕妇孕期的异常情况, 并能够及时予以处理, 对于胎儿的正常宫内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2 妊娠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除分娩孕周与双胎因素外的高危因素, 研究证实直接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所以, 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 从孕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开始, 加强孕早中晚期健康管理积极执行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可有效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3. 3 营养因素 胎儿快速生长的重要阶段就是妊娠的中晚期, 该时期保证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在该阶段中孕妇存在营养不良, 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胎儿生长过程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热量等, 如果各方面供应不足, 很容易导致胎儿出现低出生体重。
在孕妇产检过程中,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胎儿的大小小于正常孕周范围, 需要对其实施进一步的检查。尤其是营养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 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防止由于胎儿的生长受限, 导致出现低出生体重儿。另一方面导致出现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产, 这与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等有关, 对于有生殖道感染的孕产妇, 应该及时实施正规治疗[3]。
3. 4 性别因素 通过对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结果予以简单分析研究发现, 低出生体重儿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23%;女性所占比例为5.49%, 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这和国外一些研究中的数据相一致。
3. 5 干预措施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 导致低出生体重儿出现的因素多种多样。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可以采取下列的干预措施:①强化围生保健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积极开展孕期健康教育, 使孕产妇认识到围生期保健的重要性。使其自觉的参与到围生期检查中积极做好孕妇的产前管理工作;②医护人员在实施产前检查的过程中, 应该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围生期的高危孕妇;③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胎盘位置异常、妊高症、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的孕妇, 应该对其实施严密的监护, 并实施相关的治疗措施, 尽可能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④对于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 做好其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好其喂养护理, 保证其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尽量的降低其死亡率;⑤加大提高基层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 加强高危妊娠系统化管理, 防止早产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危因素, 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志诚.临床产科学.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2012, 11(4):31-33.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4(5):28-30.
[关键词] 高危儿;初产妇;社会支持;焦虑;抑郁;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71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2(c)-0117-03
高危儿是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近年来,由于高危儿潜在或已经发生危重病情而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监护治疗,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母婴分离的产妇不断增加。据国外报道,大约10% 的新生儿在出生后需要进入新生儿科进行监护治疗,住院时间由几小时到几个月[1]。母婴分离后产妇失去了正常母亲的角色,同时因担心高危儿的病情、治疗和预后等,使产妇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常表现为睡眠差、食欲下降、抵抗力下降、易并发感染等。产妇不良的情绪和产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吸吮,不但影响下丘脑及垂体功能,减少或抑制催乳素的分泌致使泌乳始动时间延长、泌乳量不足,而且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等,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2-3]。因此,对高危儿初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因病情需要转入NICU,导致母婴分离88例初产妇的社会支持与焦虑、抑郁进行调查,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自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88例初产妇,均为自然分娩,因新生儿属于高危儿需要转入NICU。纳入标准:①产妇年龄≥ 20岁,无产后合并症及无语言沟通障碍;②新生儿转入NICU 1~2 d;③愿意参加调查。排出标准:①有神经系统疾病或精神障碍;②有妊娠合并症;③有慢性疾病;④高危儿在NICU死亡的产妇。初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年龄27. 3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46例,初中文化程度42例。其中早产儿32例,新生儿黄疸23例,新生儿窒息15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4例,颅内出血4例。
1.2 研究工具和方法
母婴分离1~2 d内向调查对象发放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4]。SSRS包括客观支持(3项)、主观支持(4项)、及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项)等三个维度,评分越高则得到社会支持越多。SAS、SDS均包含 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SAS:每个选项分别计分为1、2、3、4分,其中第5,9,13,17,19条目为反向计分,其余为顺向计分,20个条目得分相加得粗分,标准分=粗分×1.25;41分以下者为无焦虑,41~49 分为轻度焦虑,50~59分为中度焦虑,6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SDS:每个选项分别计分为1、2、3、4分,第2、5、6、11、12、14、16~18、20为反序计分,其余为顺序评分,20个条目得分相加得总分,SDS 评分标准: 50 分以下为无抑郁,50~59 分为轻度抑郁,60~69 分为中度抑郁,70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5]。上述量表已在国内广泛应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4]。实施护理干预后1周再次发放问卷调查表。由调查者负责发放问卷调查表,发放调查表前,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意义,填表方法、注意事项等,在征得同意后,采用匿名的形式填写问卷,发放88份,收回88份,有效率为100%。
1.3 护理干预方法
与调查对象进行交谈,以进一步了解她们的心理需求、引起焦虑和抑郁的原因,并结合调查结果实施护理干预:①每天了解产妇心理动态及需求,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解决。②每天送产妇到新生儿病房探视婴儿,及时将高危儿的病情及预后告诉产妇,让其了解高危儿的病情,以减轻焦虑心理;③医护人员动员其家人、亲朋好友、同事等给予产妇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如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心理上的安慰,提供富含蛋白质、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给产妇服用猪蹄木瓜汤,以促进乳汁分泌[6];④向产妇讲解该高危儿所患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方法,示范婴儿沐浴法、更换尿布方法等;⑤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让母亲参与照顾婴儿,如更换尿片、沐浴等,哺乳婴儿;⑥向产妇说明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情绪的重要性,帮助产妇调整心态;⑦指导护理方法,热湿敷后按摩、挤乳,不但促进乳汁分泌,同时促进了内血液循环,防止乳痈的发生[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数据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护理干预前,中度焦虑57例(64.77%),重度焦虑31例(35.23%);轻度抑郁21例(23.86%),中度抑郁66例(75.00%),重度抑郁1例(1.14%),实施护理干预后,中度焦虑12例(13.64%),轻度焦虑42例(47.73%);轻度抑郁27例(30.68%)。实施护理干预前后高危儿母婴分离初产妇社会支持、焦虑和抑郁比较见表1。从表1可以看出,实施护理干预后,高危儿初产妇的社会支持明显提高,焦虑和抑郁明显下降,与实施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3 讨论
社会支持是患者应对疾病和治疗过程中最有潜力的资源之一[8]。良好的社会支持对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提供保护作用,同时对维持一般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调查结果显示,高危儿母婴分离初产妇在分娩后能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38.63±9.61)分,得分高于常模(34.56±3.73)分(t = 4.34,P < 0.01)。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把一对城市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优生和优育定为一项基本国策后,年青夫妇们都对自己未来的宝宝充满希望和憧憬,可是刚生下的宝宝,因病情需要转入NICU进行监护治疗时,幸福期待中的母亲面对这一沉重事件的打击,产妇的家人、亲朋好友等都会给予更多的关心、照顾和支持,但她们还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经调查分析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产妇对高危儿所患疾病相关知识缺乏,担心疾病预后;②母婴分离,母亲不能亲自照顾孩子、哺乳而感到不安;③产生自责心理;④担心治疗费用问题有关;与国内研究结果相符[9-10]。有研究表明[11],母婴分离产妇的需求依次为:获得支持需求、接近患者需求、获得信息需求、病情保证需求、自身舒适需求。针对以上原因,结合不同调查对象的需求情况,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高危儿母婴分离初产妇社会支持进一步提高,焦虑、抑郁明显下降,与实施护理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 < 0.01)。由此可见,医护人员是高危儿母婴分离初产妇社会支持源之一,在护理过程中,不仅同情、理解、关心产妇,同时还应积极主动动员其社会支持网给予产妇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动员产妇充分利用社会支持源,将其心理感受向他人倾诉,使她们感受到来自家庭、亲友、同事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支持和理解;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送产妇到NICU探视高危儿,及时向产妇提供高危儿的病情,并指导护理患儿方法及护理方法等,使产妇在母婴分离期间得到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获得连续的信息支持,增加她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从而有效降低和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心理状况,促进产妇身心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Helena W,Marie B.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experiences of parental presence and participation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Qualitative Studies on Health and Well being,2007,2(3):45-54.
[2] 张红茹,张洁,刘志杰,等.信息支持对减轻母婴分离早产儿母亲产后焦虑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4):299.
[3] Helena W,Rene'e J,Marie B. Mothers'experiences of having theirnewborn child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J]. Scand J Caring Sci,2006,20(11):35-41.
[4]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增订版):127-238.
[5] 李二妮,赵辉,侯志勇,等.痉挛型脑瘫患儿母亲抑郁、焦虑状况调查及心理护理对策[J].山东医药,2012,52(9):983.
[6] 罗琳雪,韦桂源,黄凤形,等.定时服用猪蹄木瓜汤调节术后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3):5144-5146.
[7] 高超,莫丽霞.母婴分离产妇早期护理干预现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1):42-43.
[8] 丁小萍,王晓航.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焦虑、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护理杂,2010,27(4B):575-577.
[9] 尹志勤,吴艳华,蔡彩萍,等.NICU患儿母亲的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状况[J].护理杂志,2010,27(3A):337-339.
[10] 马琳,郭丽.产后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2):28-31.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3-0601-02
新生儿窒息是围生期胎儿和新生儿最常见的症状和死亡原因之一。发生窒息后,因缺氧对小儿神经系统和各器官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窒息可导致不可逆的缺血、缺氧性脑病,以致造成小儿智力低下、脑瘫、癫痫等后遗症,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前的准备、复苏时的护理配合和复苏后的护理,是减少窒息儿并发症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和伤残率的关键措施之一。近年国外报道发生率和伤残率为5%~6%,国内报道为4.7%~8.9%,窒息及并发症占新生儿死亡原因的33.5%。我科通过积极做好新生儿窒息复苏前的护理配合前准备,加强复苏中护理配合和复苏后新生儿护理等措施,将新生儿病死率降至2.4%,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于2005年1月至2006年10月共收住产妇2364例,有468例产妇在产程中相继出现了胎儿宫内窘迫,经积极治疗后,其中130例新生儿在出生后出现不同程度窒息,其中剖宫产50例,臀位助产18例,正常产37例,胎吸助产22例,肩难产3例。经复苏抢救后死亡3例,治愈127例,复苏抢救成功率97.6%,病死率2.4%。
2 护理体会
2.1复苏的原则
分秒必争,迅速有效地实施A、B、C、D、E方案,因为窒息后的病理生理改变在一定时间内是可逆的,复苏越早,可逆越快。如急性窒息超过8min就开始脑损伤,16min以上再复苏,成功的机会极少,慢性不完全缺氧超过25min脑损伤就开始。许多缺氧发生始于宫内(统计80%~90%始于宫内),出生时难以精确估计已发生缺氧的时间,所以必须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复苏的成败与是否及时实施复苏密切相关,每延迟复苏1min,喘息开始时间约晚2rain,呼吸恢复时间则要晚4min。要坚持摒弃旧法复苏中不良做法,积极采取各种措施达到A(通畅呼吸道)、应用正确方法建立B(有效呼吸)、C(t常循环)、必要时D(药物治疗)、及时做好E(评估、监护)。
2.2复苏前护理配合
2.2.1加强产前、产时观察及高危妊娠管理,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时处理,严密监测胎心率变化,可用胎心监护仪,遵医嘱给予静脉注射三联、输液、氧气吸入等。有手术指征予做好术前准备,送入手术室行剖宫产术,若已经进入第二产程,应尽快结束产程,如胎吸等,避免由于胎儿长时间缺氧,导致娩出后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的发生。
2.2.2 医护人员的准备:①医生是掌握完整复苏技术的人员:掌握面罩气囊给氧、气管插管、胸外心脏按压及药物的使用技能。②护士作为助手应掌握插管以外的复苏技能。
2.2.3复苏器械及药物的准备:①吸球、吸引器、吸痰管、吸氧设备、氧气、8号鼻饲管、大小注射器若干、输液器、婴儿复苏气囊、面罩、喉镜、气管插管、金属芯、剪刀、手套、听诊器、预热的辐射保暖抢救台,温度调至30~34℃等。②1:10000肾上腺素,纳洛酮、扩容剂(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人血白蛋白等)。
2.2.4估计胎儿娩出后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者,分娩前应做好复苏前准备,抢救须要及时、迅速、轻巧,避免损伤。
2.3复苏时的护理配合
2.3.1 清理呼吸道胎头娩出时,用吸球或吸痰管、手挤压法清除鼻咽部粘液,若重度窒息,立即摆好,使新生儿处于仰卧位,颈部后伸,在肩下垫2~3cm软垫,有助于维持,应注意颈部过度后伸或后伸不足都会妨碍气道通畅,协助医生在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吸净羊水及粘液。
2.3.2 保暖 断脐后将新生儿侧卧于预热的辐射保暖抢救台上,温度调至30~34"(3,并立即用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面部及全身体表羊水,减少散热,严密观察新生儿的肤色、呼吸、心率等情况。
2.3.3氧气吸入和人工呼吸在呼吸道通畅的基础上,予氧气吸入及进行人工呼吸,轻度可接氧气导管或面罩给氧,重度窒息者,应在喉镜直视下进行气管插管,吸净粘液后,复苏囊加压给氧,30次/min氧气压力不宜过大,自主呼吸建立后,即拔出气管插管,改一般给氧,紧急情况下可采用人工呼吸,30次/min,直至呼吸恢复。
2. 3.4胸外心脏按摩适应证:i00%浓度正压给氧30s,心率仍
手法:①双拇指法:两拇指并置或叠压在一起,按压胸骨下l/3位置,用双手环抱婴儿躯干,其余手指支撑在婴儿背后。②食指和中指法:用一只手的中指和食指(或中指和无名指)指尖按压胸骨下1/3位置。
方法:与正压呼吸配合,按摩3次,捏球1次,不能同时按压和捏球,两人配合按3:1的比例进行,当胸外心脏按压有效时心率增快,股动脉搏动可及,心率超过80~100次/min,可停止。体外按摩30s无好转者,则遵医嘱给1:10000肾上腺素0.1~0.2mg/kg,脐静脉推注,或直接气管滴入。
2.3.5 药物使用 严格掌握用药的适应证,及时、准确地遵医嘱给新生儿用药,如强心药治疗、纠正酸中毒、纳洛酮的使用、扩容、升压等。
2.4复苏后的护理
2.4.1复苏后的新生儿属高危儿,应收入观察室或重症监护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因素分析室,注意保暖,严密监测体温、皮肤颜色、心跳、呼吸情况,以及尿量、大小便,注意意识、反应、肌张力、姿势、瞳孔、前囟紧张等。
2.4.2给氧吸入,待呼吸平稳,肤色转红,心率恢复正常半小时后停止给氧,用氧过久要防止氧中毒。
2.4.3及时遵医嘱建立静脉通道,以便输液维持和静脉给药。
2.4.4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对有下列高危因素之一者,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48~72h:胎膜早破大于24h;母亲发热或有其他羊膜炎征象;滞产或难产,伴有产程中吸入;重度窒息,在产程中多次插管;肺透明膜病或胎粪吸入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