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1篇

关键字:研究方法、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中国钢琴艺术

中国教学论的十二种研究方法

一、哲学的研究方法

哲学的研究方法是对钢琴教学论的总体把握,即运用哲学的方法、观点去研究钢琴教学的目的、方式方法、内容等一些基础的问题。

二、美学的研究方法

在钢琴教学中,审美教育贯穿整个过程。我们可以认为:审美经验直接影响了演奏者的艺术水平。

三、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学研究教育的内容、方法、目的和本质等,钢琴教育与教育学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的。

四、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在受教育时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为教育提供了准确、充足的心理学依据。因此,教育心理学是钢琴教学论的研究基础。

五、运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其主要研究在教学与训练中动作技能的形成与发展,对钢琴演奏者的心理训练有很大启示作用。

六、运动医学的研究方法

运动医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对一些在钢琴训练中出现的疲劳性损伤如何的避免,如何预防有一定指导作用。

七、音乐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学中的许多学科对钢琴作品的背景了解、许多作曲家各具特色的风格创作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八、音乐声学的研究方法

音乐声学是钢琴教学论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是研究音乐音响问题并从不同角度阐述人类对乐音感受的学科。

九、钢琴教学法的研究方法

钢琴教学法是对钢琴演奏方法的一些基本原理的概括与总结,钢琴教学法与钢琴教学论二者也是互不分离、相辅相成。

十、教育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教育方法论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是钢琴教学论的主要实现手段。

十一、思维学的研究方法

任何教学方法都要尊重人的思维特点来设计,研究在教学中的规律、方法离不开研究者在不同时期不同的思维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

十二、系统论的研究方法

系统论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许多要素组成,是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探讨、研究钢琴教学中最抽象、最科学、最复杂、最全面问题的解决方法。

钢琴教学论的八个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首先必须坚持的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钢琴教学论中始终贯彻的原则。

三、系统性原则:它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研究方法,具有正确认识一个完整教学系统的运转机制和部分教学措施的功能。

四、动态性原则:用发展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来观察和研究问题。

五、全面性原则:贯穿在钢琴教学论整个过程中。

六、协调性原则:是钢琴教学论中的重要原则。

七、创造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一定要突破传统钢琴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断挖掘、启发创造性的思维,是钢琴教学论具有开拓创新和独有的特点。

八、效应性原则:为了追求最佳、最良好的教学效果,在钢琴教学论的研究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效应原则,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钢琴教学的基本任务

怎样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和训练是钢琴教学中最基本的任务。

一、培养读谱能力

学习钢琴的最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能够正确的读谱。比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调性感知力、对节奏的正确理解,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谱习惯。

二、培养听觉能力

良好的、优秀的演奏,需要敏锐的听觉来反馈。那么,良好的听觉要靠大量的聆听现场演奏和欣赏大量的音响材料、视唱练耳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

三、培养双手弹奏能力

在学习弹奏钢琴时,缺少对手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的训练,钢琴教学与钢琴演奏就是纸上谈兵了。在掌握手指基本能力之后,应把整个手臂和全身一起运用到演奏中,使演奏的声音更加饱满、音色更有色彩、力度更有层次感。

四、训练双脚协调性

如何正确的使用踏板,关系到钢琴演奏的灵魂。钢琴演奏中要加强训练脚踩踏板和手弹钢琴两者的统一,在这个基础上不破坏旋律线条的连贯性并可以干净地切换和声。

五、训练判断分析能力

对作品的判断和分析音乐作品的基本逻辑与发展方向是至关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演奏者独立处理音乐作品的能力和视奏水平。

六、培养音乐感悟能力

人们通常认为音乐感觉是与生俱来的,但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能力却可以通过一定的培养和训练来提高人的鉴赏水平和审美情趣,进而改善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感悟能力。

中国钢琴艺术

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历史悠久,钢琴作为一种西方的艺术品种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华民族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并融合自身文化与外来文化于一体,经过中国艺术家的学习、吸取,形成了大量的独具特色的中国钢琴作品。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2篇

摘要: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它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理念。任何一个理念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是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理论。

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作为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它注重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依据生命的特征来开展教育,来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以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为旨趣,重视对学生心灵的培植、完整精神的构建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是一种和谐丰满、蕴含人生大智慧的教育。

任何一个理论体系的提出,必然有其背后的理论基础。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理论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理论基础。

一、生命哲学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对其进行整体的、系统的研究,以期获得生命问题的根本解决的学说。

它是更直接的存在主义哲学。该哲学的主要观点是:生命不是一种实体,而是一种活力。这种活力又来自精神面,因此,人的生命是从精神层面、文化层面去考察的。从这个角度看,生命哲学与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生命哲学进而用生命的发生、演变来解释世界、文化、历史。例如,古代人留下的古籍、文献、民俗(更广的文化)等,那就是他们的生命,那也就是文化,也写就了历史。故而,生命是世界的内在本质,最终根源。生命作为一种活力,又被从不同侧重面去理解,意志、冲动、渴求、期待、体验,不同的生命哲学家选择了不同的侧重面来建立自己的哲学。生命哲学,在认识论上,认为直觉高于理性(或直觉高于分析);在心理学上,认为情意高于认知,这使得生命哲学具有非理性倾向。直觉可获得理性之外的体验,同时,直觉又超过一般感性。生命哲学认为,只有用生命去理解生命。而当体验与直觉被认为是生命的基本存在形式的时候,进而也就认为,生命只有通过内心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通过自己的体验和直觉去把握自己。体验是人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基本方法,体验也是对他人的存在加以理解的基础。由此,生命之间才得以联络,生命之间才得以沟通,对生命的研究也才成为可能。生命是自身运动、生成发展的过程,生命是生命流、意识流,故此,生命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现象先于本质,人通过自己的活动过程而获得自己,获得本质,这是视生命为活力的观念延伸。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分析,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教学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种对话、和谐的关系;教学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生命价值的过程;是一种唤醒教育。即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不断更新自我的过程,生命的意义也就在于这种体验性和创造性。从生命哲学的角度,生命化教育价值观念主张改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与主动性,不存在至高无上或权威的知识,强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建构;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习就是经验的建构,学习就是体验和创造相结合的过程。

因此,如果说生命哲学的基本功能是确立人的自我形象,那么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以生命哲学所确立的自我形象为蓝图,以实现自我为目标的教育管理理念。其基本功能是尊重个体的生命意识,塑造自我的整全人格,塑造自我形象。在二者的关系上,生命哲学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基础和前提,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所要实现的终极目标;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是生命哲学在教育实践中的落实,是生命哲学的实现。二者密切相关。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是:人性本质是善的,人生而具有善根,只要后天环境适当,就会自然地成长;心理学家研究人,必须以整个人为对象,不能采用分解组合的方法去了解人;人所表现的任何行为,既不是外在刺激引起或决定的,也不是鼓励或片面的,而是发自内在、出于当事人自己的情感与意愿所作出的自主性与综合性的选择。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中心理念有二:一是人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想了解人、研究人,必须从整个人着眼;二是每个人都有它自己的需求和意愿,有它自己的能力和经验,有它自己的痛苦与快乐。人本主义观点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健康人";成长与发展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倾向,其中,自我的充分发挥和实现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人并不是被动地受到环境的制约,人具有创造性、主动性以及对自己的未来作出能动的选择;人的本性由经验、无意识和情感所滋育,但不为这些因素所决定;人的潜能的发挥是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潜能和人格发展的驱动力。所谓自我实现的需要,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正是由于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才使得有机体的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人和人格的形成就是源于人性的这种自我的压力。人最终不是被浇铸和塑造、教育而成的,环境的作用最终只是允许或帮助,使他潜能现实化,而不是实现环境的潜能。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呼吁教师不应该以主宰者的身份自居,不应该“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告诉学生做什么和怎么做,而是应该成为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促进者”。

二、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也必然是借鉴了人本主义积极思想。人本主义观点主张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及自我实现。

该观点坚持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坚持以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等等,实质上体现为对人及人的生命价值的高度重视。从人本主义观点出发,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主张以“人”为本,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与尊严,追求人的个性、人性、潜能的发展;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发展其的个体性,帮助学生探讨和理解隐含在他们所有经验中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潜能和创造力,最终实现自身的价值;强调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适应学生的各种需要,发挥他们的各种潜能,使他们能够愉快地、创造性地发展,并成为心理健康的人;强调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的基本任务不是“判断”和“说教”,而是“发现”和“促进”。即要“目中有人”,即目中有学生,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展学生的个性,要使学生的价值在教育中得以实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先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建构主义对教育教学理论提出了一整套新的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客观世界的解释及其意义的赋予是由主体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建构起来的。因而,知识不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客观存在,而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认知结构通过“同化”和“顺应”两个基本过程来实现知识建构。并在“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无限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第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合作学习,注重让学习者参与探究学习活动。并且指出个体对新的现象和观念必须建构自己的意义,但建构意义的过程总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进行的。

第二,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主动的建构,即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进行的能动的知识建构活动。根据这个原则,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完整地转移(transfer)到学生头脑中去,相反,是学生自己从他们所听见的话语或所见到的形象中建构了他们自己的意义。在此建构过程中,学习者已经知道的东西(不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极为重要。因为有效的学习“只能由个体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

第三,认知的功能在于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对经验建构可行的解释。因此外在世界的知识被看成是人的尝试性建构。建构主义并不否认客观世界的实在,但却认为人们只能以个人的和主观的方式认识这一实在。有时人们对这条原则产生误解,以为它主张“什么都行”(anythinggoes)的相对主义,以为人的每一个建构结果都是允许的。其实绝对不是这样。建构的结果必须是“可行的”,只有那些对建构者有用的建构才是“可行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构想,但其以学生为中心以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思想,正体现了对学生生命的极大关照,是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精神所在。

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三大理论体系,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人类的生命与本性,给人类的教育活动以极大的启迪。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的提出,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在笔者看来,随着生命哲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生命化教育管理理念将在教育实践中日益彰显出独特的魅力,使人类的教育活动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方展画.当代西方人本主义教育理论评述.河北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1期。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汪潮.人本心理学的教育思想述评.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1期。

4.杨丽霞.人本主义人格理论中的"自我"观.社会心理科学.1999年1期.

5.郑信军.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当前教改实验若干问题的启示.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9期.

6.杨韶刚.人本与科学精神在当代教育中的整合.教育科学.1999年3期

7.胡纬华.论素质教育中蕴涵的"以人为本"思想.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5期。

8.王铁军.现代教育思潮.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3篇

学习中的兴趣又叫求知欲,它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占有特殊地位。幼儿对学习内容越感兴趣,注意力越集中,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就越深刻。

【关键词】语言 幼儿教育 兴趣 语言活动

绪 论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对发展其语言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现象,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幼儿社会化、个性发展的重要标志。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社会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通过语言获取信息,幼儿的学习逐步超越个体的直接感知。

《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应通过多种活动扩展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语言的内容,增强理解和表达能力。

一、 什么是学习的兴趣

1、兴趣的含义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所以,拥有浓厚的兴趣就可以推动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它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内在动力。它能调动、激发幼儿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提倡兴趣教学的原因

俗话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语言教育中提倡趣味教学。《幼儿语言标准》也指出:语言是以“激发和培养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基本任务的课程;是以“使幼儿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交往的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总目标的课程。

3、培养学习兴趣的意义

兴趣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克服困难的一种内在的心理因素,是学习知识的动力。幼儿一旦对他学习的东西有了兴趣,就会不知不倦,越学越爱学。因此,在语言教学中,通过丰富多彩、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进行兴趣教学,可使幼儿在语言活动中,既可获得知识、技能和能力,又可获得学习的乐趣,在愉快的气氛中建立信心,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兴趣的产生和强化都离不开我们教师的培养和激发,教师不仅是传教授业解惑者,也是幼儿学习中的好帮手。

二、 培养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哪些

1、营造一个宽松的活动氛围和心理环境:

要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首先应该营造一个宽松的活动氛围和心理环境,所谓的宽松氛围并不是让幼儿随意自由发言,而是让孩子们感到没有压力、不强调对与错好与坏,教师应该要坚持“理解接纳,支持和鼓励”。例如:有时幼儿的语言表达的意思不一定准确或恰当,在讲述时小班幼儿往往有些词还不会用,有的孩子就会用方言来表达。尽管这样,这时我除了引导幼儿准确地表达,还极力地鼓励与表扬幼儿,因为他们能使用语言解决问题比正确地造句更为重要。

2、 利用直观教具,引发幼儿的兴趣:

如:中班幼儿的的思维处于推理简单,以自我为中心,以感知动作为主,以具体形象为主,表面而不深入,以直观思维为主。他们对于抽象的语言需要老师直观讲述以及实物的对比才能具体的掌握。例如:《三只想生病的小猪》,拿出直观的图片和教具实物进行直观的演示,这样孩子们们看到漂亮的图片和精美的教具实物,就会一目了然,兴致勃勃,活动现场就会表现就会十分积极。这种直观呈现的方法,一方面使幼儿能在一定语境中学习新语言,有助于准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另一方面也使教师的讲解变得生动活泼形象,给幼儿留下深刻印象,对知识点掌握就会更牢固。

3、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在语言活动中,故事是必不可少的。幼儿的心理学特征告诉我们,故事能使幼儿身临其境的去感受故事的情节,能产生愉快和兴奋情绪。不仅能提高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孩子们想象和思维的空间。运用多媒体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并且帮助孩子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这个故事的过程,提高了孩子的倾听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发展。然而这些都是应该建立在合理使用多媒体的基础之上的。

4、 通过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从而引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通过和幼儿进行有主题的“话题”,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选择主题可以从以这样考虑:据幼儿的已知经验来确定谈话的主题,幼儿的知识经验越多,谈话的内容便越丰富。比如进行关于“风筝特征”的谈话,就必须在春天放风筝时特征明显的时候,在幼儿对放风筝特征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充分了解后才能进行。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概括力、记忆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 语言教育中我们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基于其语言发展水平设计活动,并能促进其语言的提高。

2、 教师应尽可能让幼儿在自由的。宽松的、舒服的环境中欣赏作品,注重生动逼真的情境在活动中的重要价值。

3、 强调活动的操作性和游戏性。

4、 应创造机会,让幼儿大胆的表达。

结束语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说过:“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皮亚杰也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的需要支配。”孔子曰:“知之者,不如不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许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有过这样的感慨。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愿意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只有对所学内容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调动起来。当然这就比被动的学习效果更佳。

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是一个人对一定事物所抱的积极态度。它是学习的动力,是发展动力的契机,只有对所学内容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调动起来。因此,我们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提倡趣味教学。兴趣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各种各样、灵活多变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将枯燥的语言转变为幼儿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内容,使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学中玩。将枯燥的知识形象生动化。

参考文献

[1]富维岳、唱印余.《教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邓小斐《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信息技术

[3]马红梅.多渠道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J].教师

[4]马昊骋.幼儿语言教育的几点做法[J].小学时代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4篇

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能力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一项基本任务。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教育心理学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恰当的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巧妙地把问题贯穿于教学服务于教学,做到恰倒好处地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值得我们探究的课题。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我有几点意见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

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下面从两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从语文的特点看。语文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语文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语文语句来表达的。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语文这门科学。小学语文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其次,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二、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

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行为,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提问是语文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语文教学上来。

2.提问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语文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人际活动。

3.提问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的愿望。

总之,我们老师们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转变以往提问过于偏重认知效益,忽视情感和行为效益的行动方式,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语文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语文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全过程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语文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提高课堂有效提问的做法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十分有益的。

(三)提问要抓住关键,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析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掌握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一年级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甚至可以从更多方面来发挥想象力。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范文第5篇

一、幼儿创新教育的内涵及其必要性

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的教育。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幼儿创新教育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幼儿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为主要目的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重在使幼儿掌握初浅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首先,创造性教育应该尽早进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创造性与所拥有的知识量之间并不是成正比的关系,知识多的人创造性不一定就强,知识少的人创造性也不一定就弱,知识的多少、智力的高低可以决定的只是一个人在创造中可能达到的层次与深度。而幼儿正处于形成科学兴趣的最佳时期,这也正是培养创新意识可以从小抓起的理论依据,因此,应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个时期的教育。

其次,知识更新速度快,对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今世界知识量急剧增长的直接后果就是知识老化且更新速度快。同时,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应用,给幼儿教育内容、方法带来了巨大变革,幼儿教师若不及时更新知识、改进方法,就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培养出具有独立见解和开拓能力的人才。

二、幼儿科技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实施策略

1.转变幼教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意识

开展幼儿科技活动和幼儿创新教育,教师是关键,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因此,当务之急就是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首先,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转变为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要认知、要发现、要创新,必须通过具体的活动来实现。要开展创新教育,就必须树立以幼儿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

其次,把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转变为以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要求我们把幼儿教育目标定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上,实现由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向以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教育质量观的转变。

第三,把“教学生学会”的教学方法观转变为“教学生会学”的教学方法观。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幼儿园的基本任务一直定位于让幼儿掌握知识的层面,对“怎样让幼儿学会学习”的“学法”研究不够。知识爆炸式的增长、迅速的更新,要求青年一代必须从小学会学习,学习创造,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2.营造有利于幼儿创造的宽松氛围,培养幼儿探究事物的兴趣

要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精神与操作技能,充分调动幼儿参加科学活动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科学教育活动真正成为引发、支持幼儿主动探究和发现的过程。

首先,从物质环境来看,教师要给孩子一个能自主活动空间,激起他们去发现、去探索的兴趣和欲望。兴趣是幼儿自觉学习和发展的动机力量,它能使幼儿敢于冒险,并使活动得以维持。幼儿没有兴趣,就缺乏真正的动机。使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是引导幼儿主动探究的前提。

其次,从精神环境来看,营造创造意识和创造行动的氛围,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幼关系。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幼儿被充分地尊重和信任,得到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机会,无拘无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这样幼儿就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就能积极探索、积极思考,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逐步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来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

3.选择以“幼儿生活周围的事物为实践基础”的教学内容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于儿童科学教育活动来说,他们的生活实践更应是他们第一性的学习内容。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必须注意以幼儿的生活实践为基础,即:要使选择和设计的内容是在儿童生活的周围,是他们能够看得见、听得见、摸得着的;是能使他们感兴趣,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是能够使他们提出问题、产生想象的,是他们乐意做的。例如蚯蚓是幼儿生活中最常见的动物,平时它并不能引起幼儿多大的兴趣,但是我在引导幼儿观察蚯蚓时问孩子:蚯蚓有没有眼睛?蚯蚓需不需要空气?蚯蚓爱吃什么?怎样将一条蚯蚓变成两条蚯蚓?从而又重新提起了幼儿对蚯蚓的探索兴趣和欲望,孩子们便带着各种疑问和好奇去进行各自的观察和实验。因此,通过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性要从儿童的身边开始,遵循其认知规律,进行适当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