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管理和教学管理的区别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互联网+”;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改革
一、引言
网络信息时代之下,教育领域获得了深入的发展,“互联网+”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在各个领域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全面改变了社会的发展形态。同时,在“互联网+”技术的全面渗透中,高中教育教学同样迎来了重大机遇,如何依赖网络信息技术创新教学管理,已然成为教育领域重点探讨与关注的课题。“互联网+”模式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将有效突破传统教育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更高效地实施学科教育与理念渗透。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日臻完善的背景下,更能够促进高中教育教学的深度发展,逐步实现教育教学的现代化,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创造和铺设出康庄大道。
二、“互联网+”于高中教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如今,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高中教育教学理念的持续创新发展,对“互联网+”的需求与契合点日益增加,逐步产生了推动“互联网+教育”的强烈呼声。为适应网络信息时代的特点,应当致力于两者之间的契合,赋予“互联网+”技术更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互联网+”有助于改善教学管理效果,从传统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看,存在着机制不健全、体系混乱、流程复杂及脱离实际等现象,这些问题导致各类教育管理改革收效甚微。而在“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则能够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挖掘管理空间,实现教学管理模型的重构和优化,使教学管理的内容和层次更加清晰,为良好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创设提供保证;另一方面,“互联网+”有助于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通过与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融合,将大幅改变高中生对传统教学的认知,更能够与学生的信息化追求相适应,以实现更高质量的教学管理效果,这也是网络信息时代教育管理的必然趋势。
三、目前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相对封闭
高中阶段是塑造学生价值观及知识储备的关键时期,因此具备依赖优质的教育教学管理环境,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展与学生成长的需求。但从目前的结构而言,大部分高中学校的传统教育管理观念根深蒂固,并受到自身管理经验的局限,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观念难以发挥作用。并且,由于高中学校一般为独立办学,导致教育教学管理体系趋于封闭,虽然其核心仍然是以国家教育规范为办学依据,但在教育教学管理的细化方面具有显著的自主性,而这种墨守成规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严重削弱了网络信息时代下的竞争力,更成为阻滞教育教学管理发展的因素之一。
(二)教育教学管理方法比较单一
自新课改提出并实践以来,在教育领域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创新浪潮,高中学校同样参与到教学改革之中。但在普遍的认知范围中,高中生面临着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高考”,因此高中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于应对高考,一切工作均为高考服务,并且历经多年的教育管理实践,以及自身的经验教训总结,已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管理体系。尤其是对于部分重点高中而言,其优异的高考成绩单使其更加坚定了自身的教育管理方法,他们尝试新教学模式的兴趣不高,如此“以不变应万变”的思维,将成为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重要阻碍。
(三)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明显滞后
众所周知,高中教育属于系统性、长期性、循环性工程,每个环节都将关乎高中生的命运,因此需要高中学校持续完善,为高中学子创造更优质的环境。教育教学管理作为核心工作之一,其长期有效的运行均是需要制度来推动的,这也是高中教育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力量。然而,面对新课改的持续推进,传统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已然产生了一系列的不适应性,尤其是在面对全新的教学任务、目标和要求时,若仍然按照传统的管理制度,势必难以适应全新的管理特点,从而导致教育管理目标和成果的弱化。
四、“互联网+”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建议
(一)革新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深刻改变着教育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加持,为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了丰富的渠道。因此,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教育导向,改变传统教育教学管理思维,不断将互联网技术引入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持续推动教育管理与改革的深化。第一,更新教育管理系统。如将正文教学管理系统引入高中教育管理之中,即拓展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信息共享能力,包括学生管理、教育信息、成绩管理、毕业生管理、公共信息维护及选课管理等诸多管理模块,通过信息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使教育教学管理更加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和个性化,逐步形成“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同时,在教育教学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建立综合保障体系,包括财务体系、一卡通、成绩自助打印等功能,加强各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加强教育管理信息的资源共享,大幅提升高中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使教务工作趋向专业化、高效化、便捷化和智能化,真正将“互联网+”应用于各个方面,为学生创造出优势的教育学习环境。第二,加强信息技术开发,“互联网+”技术具有诸多的现代化功能,在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日益复杂的背景下,要求完成多维度的发展与创新,即学校可以开发微信公众号等开放型平台,将校园信息融合于该平台之中,让师生接触更丰富的教学资源,享受“互联网+”模式所带来的乐趣,从而进一步体现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性、互动性与实效性。第三,推动教学管理系统化发展,结合高中教育教学管理课程要求,将各类信息与管理系统相互衔接,可包括学时统计、课表锁定、课程对调申请及教学材料管理等,充分发挥出智慧化管理的优势。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中,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模式是主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整体上而言其教学体验较差,并不能有效地提升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的品质,对学生的高质量发展存在较大的阻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高中学校应当正视教育发展方向,认清教学创新格局,尤其要重视对信息技术领域的拓展和深耕,积极引入更先进、更有效、更科学的创新发展路径,使高中教育教学管理能够与时代相契合,达到最佳的教育管理与改革的平衡。第一,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与教师均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以生为本”作为教育教学管理的核心,特别是要强调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则更多地扮演好“领头人”的角色,在实践教学中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更生动地传递教学内容,使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成为一种知识共享。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合作思维与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一视同仁,鼓励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互动,通过交互意见与小组合作等方式,达成“教学相长”的教育目标。“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需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在教法与学法上下功夫,给予学生必要且深入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从自身实际出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应突出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寻求答案,特别是突出其针对性和科学性,让学生能够针对自身问题进行学习,这样既减轻了指导压力,又能够留下更多的时间给予学生引导,创造双赢课堂教学。第二,完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其核心在于信息技术平台的应用,通过教育资源的拓展彰显教育公平,不断促进教育改革目标的实现。尤其是依托“互联网+”技术的加持,可以帮助教师及学生获取海量的教育学习资源,使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得到共享,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空间。从范围上来看,基于“互联网+”模式下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具备极为丰富的元素,使教学资源与领域拓宽和延展,包括在线教学课程系统、MOOC、微课等,通过各类共享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大幅提升教育教学的整体质量,并对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精神与创新思维培育大有裨益。由此可见,通过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必为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提供丰富渠道,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根本目标,推动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持续发展。
(三)转变高中人才培养方法
在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的需求下,要根据现代教育管理的特点,科学实践“互联网+”创新模式,逐步将高中教育教学管理由传统模式向创新模式过渡,特别是要理顺传统教学资源与创新教学资源之间的关系,实现优势互补,资源互通。比如,建立互动学习指导制度,即在“互联网+”的创新模式下,教师在完成课堂集中教学之后,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平台优势,为学生创设线上学习场景,引导学生进行微课学习、自主学习、在线测验等,以更精准、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为后续的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任务规划提供依据。同时,教师也可以按照课程教学的进度,适时进行针对性、阶段性的任务布置,让课堂教学内容向课前、课中和课后延伸,使学生始终能够围绕教学目标开展预习、学习和训练,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除此以外,在传统的高中教育教学管理中,其主要侧重于学校的整体发展,而对于学生群体或个体的关注不足,缺乏个性化的教育培养。这种“唯考试论”面对当前的“互联网+”模式时,将呈现出极大的滞后性,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初衷,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全面、均衡的发展。为此,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改革中,必须重新规范管理制度,重视学生的个体发展与天赋挖掘,鼓励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成长,正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竭力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缓解学生由学习所产生的压力。对教师而言,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直接参与者,更要拥有一双“慧眼”,发现学生身上的巨大潜力和闪光点,给予每个学生公平的展示平台,彰显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教育管理的魅力。最后,要结合“互联网+”模式优化考核评价方法,转变传统简单地以成绩为核心的评价,开发更丰富的定性指标,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自主性、学习习惯等,真正使学生全方位发展,实现教育与育人之间的协调统一。
(四)推动高效课堂模式创建
“互联网+”模式无疑是对教育领域的重大机遇,要面向于未来办好教育,则必须要借助信息技术实际优势做好改革,通过教育与技术之间的高效融合,满足日益变化的教育需求。在“互联网+”模式的支持之下,高中教育教学管理必须深化高效课堂模式的创建,加紧推动课堂教学模式的革新,使高中课程教学质量得到质的飞跃,完成全面育人的教育教学任务。具体而言,高效课堂模式的创建需要做好三个方面的筹划:第一,课堂知识回顾。高效课堂与传统课堂有本质区别,传统课堂侧重于知识的传递,而高效课堂则更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利用一步一步地衔接形成知识体系,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在此条件下,教师和学生均需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构建创新的网络化课堂,使各类知识即生动呈现,又便于学生的回顾和记忆,如利用课程视频与共享网络的连接,将知识内容分发给学生,为其提供统一规范的复习资料,并通过在线反馈掌握学情。第二,课前导学。教师可以围绕相关的课程内容,注重利用微课将知识点进行串联,使其更加直观化、微缩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并利用完善的课堂设计分步骤地进行细化,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避免学生学习的盲目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问题进行疑难问题的设疑、引导,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第三,课后训练。在网络教学平台下,可以将训练转化为线上的实时化,并通过将知识学习、内容分解与课后测验相结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建立学生成长个性化档案,为后续教学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新课改的持续推进,高中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必须找准差距,及时调整相关的教育教学管理内容。事实上,“互联网+教育”的创新模式,能够大幅提升高中教育教学管理水平,使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思维得到根本转变,借助网络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能为新课改的推行及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极为科学、系统和丰富的保证。由此可见,在后续的教育教学管理与改革中,仍然需要加强改革与创新,全面适应时展所带来的变化,逐步为推动高中教育教学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真正实现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竞男.浅谈如何实现高中教育管理的新突破[J].中华传奇,2020(4):184.
[2]张正中.基于智慧管理理念的高中教育管理路径思考[J].学周刊,2020(15):153-154.
[3]常桂梅,田鹏远.“互联网+”模式下高中教育教学的管理与改革[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10):73.
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管理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教育围绕着要为人民服务、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方针,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现代社会,教育管理现代化是为适应其发展所产生的必然产物,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教育管理的经验为基础创新的。现代教育管理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之中。笔者认为,创建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现代化有以下几个改革创新模式。
一、要从重视学校的功能管理转到效能管理的模式
在早期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学校管理者通常主要是从学校功能的角度研究管理。顾名思义,就是指学校应该做什么。从学校功能划分,可分为学校的教育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学校管理者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学校招生、实现功能的教学计划、教学方法、考试、各种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学校管理等各个方面。一个大学质量评估和管理往往取决于学校的主要功能的完成。随着社会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的功能目标已不能满足于人们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而学校的效能目标成为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必然产物。
这就是说,学校教育管理的作用是要明白怎样做才能更好、更有效,而不是只知道应做些什么。招到学生,并不能证明学院存在的价值,有实验实训楼、教学楼,教师能够按时上课,而且教师能上好课,学生学到知识、掌握好技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办校资源的效能,减少各方面的消耗是最为重要的。现在学校中,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中,流行的目标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教育评价等都以其效能的好坏大小为学校管理行为的基础,充分证明了学校效能管理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二、要从重视各职能部门管理转到整体优化管理的模式
高职院校早期的教育管理常常以分工制为基础作为各个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的重点。学校管理者要针对出现问题的职能部门,及时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法。这种管理思维方式被称为“哪疼医哪”。因为这是学校组织的,所以内部分工比较细致,每个部门都相应有自己的责任与职务,各自有拥有不同的职责。例如,学校的教学主管部门,需要拥有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组织的权力,但是对于财务和人事部门,他们没有管辖权力。
对人员的培训、任免、招聘、考核以及晋升等的管理都统一归属于学校的人事部门,而学校财务部门只是依照财务制度对其管理的财务事宜进行管理,三个部门只是各司其职,对其之外的事务不过问。虽然这样,分管的管理模式有着专业性强和职责分明的优势,但是一旦各部门之间发生了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或利益上的冲突时,各部门通常为了自身利益,部门之间往往出现扯皮现象,就可能容易导致出现严重“内耗”现象。基于早期的教育管理存在着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弊端,学校管理者应当从重视各职能部门管理转到整体优化管理的模式上来,而现代的管理是以整体目标为依据的。
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要从整体利益和需求的基础上出发,如果某个部门和整体的利益产生矛盾和冲突,要以整体利益为大局,防止避免出现本位主义和小团体思想的现象。学校的各个部门都是实现整体目标的重要环节,不可或缺的,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各个部门在学校中担任着不同地位和作用的角色。学校领导者在决策论证时,对重点单位或关键性部门就要实行优惠政策,提供较好的条件。为了从大局出发,考虑整体利益的需要,有些部门就得让步,甚至做出必要的牺牲,相关部门不能计较,服从领导。教育管理中的规划理论与方法、特色管理、对策理论与方法都是立足于整体优化的,这种教育管理理念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结果。
三、要从重视对教育管理过程的行政干涉转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在早期的高职院校,教职工的定位都是在单纯劳动者的基础上。校领导是管理者,而教职工则是被管理者。两者之间的关系,前者指主体,后者只能是被动的。所以,管理中的指挥、控制、检查及监督作用是十分受到学校重视的,也正因此,教职工意见大,常常抵触,从而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校的发展。而现代教育管理中的治学策略是“以人为本”,教职工就是学校的主人,这样教职工们才能有责任感和主体意识。学校的不断成长和壮大都是全校人员共同努力实现的,尤其是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更是如此。一个学校的成长和质量不是靠检查和控制就能实现的。
学校管理应明确重点,应将重点放在怎样才能挖掘和发挥教职工的工作动机、主动精神、团队精神以及创造才能的发挥上。教职工要不断自我完善,学校管理中可以通过心理引导的方法来实现,由外部激励转化成内部自我激励。学校要从重视对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为主转到以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为主的管理模式,这种变化,实质上反映了管理主体观的变化,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是现代教育管理的必然产物。
四、要从重视对教育管理以制度管人为主转到因地制宜与灵活多变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在教育管理当中,往往认为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就必定可以达到预想当中的效果。但是,这种线条型的思维模式和刻板的管理方式只适合用在常规的、无变化的管理当中,而不适合用在非常规管理当中。现代教育管理认为,教育是在变化着的环境中存在着的,其已经形成的秩序、稳定的状态,均会不断地被变化着的不稳定因素颠覆、破坏。作为学校中的教育管理者,他们应当能够感受到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机应变,调节管理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管理者在常规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不应被原有标准模式所束缚,而是应该准备多种方案,从固有的制度化管理中脱离出来,转变为灵活多变、因地制宜的管理模式。
五、要从重视教育以行政管理方法为主转到行政方式与科学手段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高职院校的早期教育管理,除了实证的方法,主要采用行政的方法,即通过将政府文件的重要文件和上级的指令及会议后的相关决定,作为一种管理行为的重要依据。职务的地位、权利的大小及各个组织间的利益关系是他们较为看重的。现当代,一些教育管理者的观点是,要坚持法制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结合,这也是他们认为非常有必要的。但是,任何事物并非是完美无缺的,行政手段也是有其局限性的。
为此,管理者要将教育现象和行政手段有机的结合,把管理方面的重点转移到以行政管理方法为主上;要把教育现象和管理行为视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管理行为进行预测、评价、测量、诊断,为教育管理的决策认证和可行性分析提供科学根据。
六、要从重视教育为工业社会服务转到信息社会服务的管理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不约而至,由此,教育服务必须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未来的世界是信息化世界。信息社会打破了工业社会的发展模式,引起了权力和财富分配的变化。信息社会改变了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信息社会还将对人的发展,引发出学习上的革命。
在信息时代,信息就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生命线,谁缺乏信息谁就会丧失机遇,没有信息就是贫困。由于高职院校教育上的失败,使一些人被社会所排斥(指由于学生素质低,在就业时被一些新兴的职业所排斥);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束缚了学生的发展;教育的专业化和片面性是心理失常的征兆;学生学业负责过重和学生的厌学情绪都已成为国际教育界共同的问题。
在未来社会里,每个人不仅能够受到教育,而且要受到最好的教育。因此,教育必须改革。高职院校教育和教育管理如何适应新时代的需要,当今社会是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时代。信息时代以“数字化”形式改变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育在“数字化生存”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网络信息化,它能够把智力的“触角”伸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迅速地反映各方面的变化,进而剖析自我、调整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学习对学生来说,不再是苦恼的事情,而是一种乐趣。每个人不仅能够受到教育,而且能够受到最好的教育。信息网络和多媒体扩大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来源,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个性化的集体教学、虚拟教学和交互式教科书也将不是幻想。只有这样的教师才真正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七、要从重视教育“单主模式”转到“双主模式”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
以“教”为中心,针对其设计并进行的教学活动。此教学活动所具有的优点是方便教师组织、管理以及控制课堂教学活动的进程,有助于教师发挥其主导作用;缺点是容易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无法体现出来。针对学生这种表现,我们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来指定相应的教学设计。投其所好的结果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效提高,成绩明显改善。
当然,现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力还不是很好,要求老师要注意学生的动态,做到及时监督与指导。老师要分清楚主导与指导的区别,切记不要“越权”。学生与老师都是教学的主体,不可失去平衡。这种双主模式要求我们老师明确自己的位置,平时要多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
虽然他们的认知能力不是很全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一些问题。老师不要用自己的思维模式来考虑学生。特别当今大学生的思维活跃,有些有非主流思想。老师要注意处理方式,不可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压制学生。老师与学生不能分离,但是也不能相提并论。如何将积极向上的方面扩大,将消极影响缩小也成为当今高职院校衡量双师型老师的评判标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教育的实质是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尚道德精神的人才,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改革模式则对这两方面的教育目标(培养创新能力与高尚道德)的实现均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其中,尤其是高职院校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人文关怀”,是哲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论述,它与人的理想,生活和命运的意义密切相关,代表着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它的基本含义是:以人为关心的主体和中心,充分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尽可能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高校教学管理中,“人文关怀”的实施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给予教师和学生以人性化的关怀,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平台。通过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内在潜能,激发教师和学生自觉,自愿为实现的目标而努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
二、高校教育管理中人文关怀的现状
1.教育管理的人文观念缺失
高校教育管理片面强调社会属性,忽视了自身的特点、模式和相对独立性,片面强调统一管理为重点的教育;忽视了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发展、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的主动性;忽视教育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适应性,强调宽松的管理;忽视了特殊阶段的年轻人和不成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2.高校管理过程中的诸多制度尚不完善
高校要人性化的关怀真正落实的精神和理念是好的,要想将这种制度落到实处,就有必要制定,并有相应的、完善的制度,加以保护,如奖惩制度、权益保障制度等。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现象。最典型的就是不公平的奖励制度,不系统的考核管理体系,不合理的职称晋升制度。这些不利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文关怀在教育实践中的工作的实施。
3.高校教育管理实际操作中的民主参与程度不高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其民主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学校教育管理的健康发展。这里谈论民主化,主要是指要扩大教师在管理教育和研究工作的民主参与程度。教师有更多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有办法、有机会、有渠道反映个人的合理要求。然而,事实上是许多高校在管理过程中的行政化现象较为严重。具体体现在很多高校在工作制度,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无视专业人士的需求和发展,很少或根本没有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教师的意愿不能得到满足。
4.高校教育管理操作中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教师人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当下,一些大学谁不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轻视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的培训,使其很少有机会学习和提高,从而导致其职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得不到改善。
三、高校教育管理人文性缺失的原因
1.场经济负面效应作用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基础设施,就建立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传统的计划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一种新的经济制度,这无疑会带来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一重大变革,会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显著影响,从而使整个社会,包括高等教育管理发生改变。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体现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表现为高等教育呈现功利化、工具化的倾向。
2.现行教育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一是存在缺陷的教育管理机构。教育管理组织是教育管理机制的载体。如果教育管理机构不健全或不合理,势必会影响该组织结构的效率。我国教育行政机构设置重叠,执行机构臃肿,缺乏监督、反馈机制的作用,严重影响了教育管理机构发挥效率和效益。二是教育管理体系标准存在缺陷。教育本身具有滞后的特点,制度规范又具有抽象性的特征。相比于制度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存在,这些先天性的缺陷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设置了障碍。第三个存在缺陷的教育行政机制与高校教务管理机制。教育行政与教务管理机制都存在着行政高水平,民主低水平;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不全面,不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本文来自于《管理世界》杂志。《管理世界》杂志简介详见.)
四、人文关怀视域下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对策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
受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政治和官方文化集中,教育管理理念存在偏差。改变教学思想和理念是教学管理制度的先导,是教学管理制度焕发青春力量的动力。首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地位。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教育的工具作用,片面强调教育的社会化属性,忽略了个人的积极性和个性发展的价值。其次,对院系部门放权。具体的教育活动是由各个院系组织实施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实现,满足其个性化学习需求,需要所在院系有一定的自。最后,加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服务功能。教育管理体制本身是为教师和学生服务,要以他们发展的需要为依据,要想他们之所想,真正让需要者受益。
2.提高高校管理的行政效能和执行力
人文关怀,要想真正落到实处,除了制定实用的人性化制度外,也把它放到实际工作中去,健全的制度也必须通过有效的执行才能发挥其作用。目前,高校管理中存在执行力较弱,制度落不到实处的问题,实施过程中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实际问题。因此,大学管理者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首先使制度本身必须符合科学、合理、人性化的关怀精神。学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制度的执行情况,并完善相关行政人员的专业素质,制定合理有效的实施程序和监督机制。教师有表达合理诉求的部门,高校实施的管理体系应该是公开、公平、透明和公开。
3.高校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民主管理
教师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和重点大学,不仅对高校学科建设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校园文化的建设的发展上也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高校必须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建立以教师为中心的管理政策,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想方设法地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和知识提升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使之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总之,高校在开展各项管教育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运用人文关怀精神指导全面提高人才,挖掘人才的知识潜能和效率,切实为人文视域下的高校教育管理的提高做出有效的努力。
4.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关键词: 工学结合 高职生 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方法
工学结合既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2005年底,国务院下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各地大力推动并支持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也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学结合对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影响
工学结合,就是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实习工作,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教育培养模式。①它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这种培养模式不仅要求在教学、实训等环节上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也同样需要双方共同参与。改变一贯的学院式的教育形式,学生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接受教育、影响,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企业实习后,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工艺参数、施工技术以及生产管理模式,特别是对生产过程有了亲身体验和明确认识,有利于激发他们对学习和训练的积极性。这种教育模式为高职生思想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研究、把握、利用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必将极大地提升工作水平。
二、工学结合和高职学生工作管理的相互关系
工学结合的过程就是教与学不断实现在真实情境下实施的过程,只要教与学的环节仍然存在,学生工作管理就存在。工学结合中的“工”和“学”都需要学生工作管理,只是在真实情境下的学生工作管理和以往有所区别,主要区别在于场所的改变、管理文化的改变、人员的改变、考核制度的改变。学生工作管理是紧贴着教学管理的,前者侧重素质管理,后者侧重学习管理,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教学管理模式改变了,学生的管理模式就要随之改变,不然就会出现相互抵触的现象。如学生下工厂实践,对于系主任来讲这是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体现,是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必须贯彻实施。但如果学生管理模式没有跟着改变,对于系书记来讲,学生下工厂实践就存在安全危机,万一出事故,责任谁来负责呢?因而干脆不让学生下企业实践,图一个安心。这就造成了教学和学生管理发生冲突的现象,不利于工学结合的实施。但如果学生工作管理也跟着教学模式一起工学结合起来,就可以解决冲突和扯皮的问题。工学结合体现在“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两者的结合,主要包括师资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质量管理等,所谓“要素”是指与“学”和“工”相关的各种资源和活动,如双方的人员、场地、信息、标准等。②“与学习相关的要素”和“与工作相关的要素”组成的工学结合,也应该体现“与管理相关的要素”,尤其要注重学生工作管理这一核心要素,否则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将付出很高的不可预测的安全隐患代价。因此学生工作管理是工学结合顺利实施的保障,工学结合是学生工作管理文化升级的源泉,是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管理模式的载体。
三、工学结合引领下的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对策思考
(一)不断创新教育内容,营造工学结合良好的校企环境。
1.学校教育应重点突出职业素养的教育。职业性是工学结合的一个显著特征。职业素养的养成和培育,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职业素养是高职生胜任岗位需要,完成特定职责所必备的一切内在素质的综合。学生进入企业,在生产一线参加劳动,接触社会,可以进一步培养其劳动观念、思辨的能力、实践创新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社会活动的能力,为其增加一定的社会生活与工作经历,促使他们不断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调整。如向工人师傅谦虚主动学习,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请教;在生产中一律站立进行操作,给工人师傅主动让座等。在教育过程中,可以让企业技术人员结合具体工作和亲身经历,用真实的事件教育学生,把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专业和岗位紧密联系起来,与学生的职业素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进行与职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操守等方面的自我教育。与单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这更易被学生接受和印象深刻。
学校和企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机构,各自的运行规律和追求的目标不同。企业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繁重的生产劳动以及严格的企业管理都是身处校园中的学生需要慢慢适应的。企业里的条例、准则、守则和规章制度等能够直接规范和约束实习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比如严格的上下班时间、苛刻的产品工艺标准;对于全勤者和业绩突出者每月月底进行奖励,而对于偷懒和不认真工作的则适当进行物质惩罚与通报批评等。将实习学生与企业员工同等对待、同样要求,都会真实地影响学生对自我认识和行为的调整。工学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顶岗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2.企业培训应重点突出企业文化的教育。企业文化是企业内部形成的一系列为企业员工接受和认可的基本价值观、思想认识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等。这是用一种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温馨和谐的文化氛围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舞员工的士气,培育员工的技能,凝聚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具有导向激励感化约束凝聚功能,是企业发展之魂。作为一个组织中所有成员共享并作为精神层面的一种东西,企业文化对学生思想品德具有积极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学校要把企业文化的教育纳入到班级日常的工作管理之中。比如,用企业名给班级冠名,就是一种对企业形象和企业文化的认同和宣传。其次,企业聘用员工的要求和标准,企业优秀员工的表现,都反馈出大量的企业文化气息。企业对员工诚信品质、敬业精神、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考核,都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积极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使学生在社会现实与理想之中找到一个契合点,在学生与工人之间较为自由地转换自身的角色,为培养其较高的职业素质、制定切合个人实际的职业目标与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今后顺利就业或创业夯实了基础。
(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企业双方的教育主体功能。
高职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渗透性,就是要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拓展到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方面,在教学管理、服务和文化活动等各个环节,形成宽泛而多层次的教育主体。因此,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结构中,既有专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师,也有从事学生教育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同时,专业课的教师也承担着育人的功能。
工学结合的模式要求把工厂里的师傅(即实习指导师傅)也列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中。与传统教育模式下单纯由学校教师担任教育者相比,实习指导师傅在教育时间、培训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因为他们身兼两职,不仅仅是学生工作业务上的指导老师,还要与学校教师保持联系,在实训任务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另一方面,利用他们在企业多年的工作经历和丰富的经验,定期开展企业文化、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又学会做人。一般来说,担任高职实习指导师傅的人,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在业务技能和人品都算得上过硬。这样的师傅往往能给学生以很大的敬畏感和敬佩感,由此带来人格魅力上的吸引,更易产生较好的教育效果。校企双方共同承担全社会育人的责任,将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切实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效性。
(三)高职院校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学生管理模式。
1.与专业教学过程相结合。实践性是工学结合的又一重要特征。在专业课的教学中,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出课堂,走向工厂。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如课堂见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等。进入企业以后的学习,可以有更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具体课程的要求,教师可以在讲授式的基础上增加启发式、讨论式、分析式、辩论式和答疑式等教学形式,运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工学结合模式彻底改变了学院式封闭的教育形式,让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得到了训练,所受的影响、教育和启发是学院式教育无法比拟的。
2.与学生管理工作相渗透。辅导员可以与学生一起参加实训,定期走访实训单位,通过网络QQ等方式实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实习情况、思想动态,解决学生生理和心理上的问题。同时,可以结合工作岗位的职责要求、劳动纪律以及工作现场的实际,适时开展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活动时,也要根据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而学生的时间安排则以灵活的形式展开。
注释:
①甘慕仪,徐刚.把握工学结合特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②冯伟国,徐静,姜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23).
参考文献:
[1]周济.在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J].教育部通报,2005,(4).
[2]甘慕仪,徐刚.把握工学结合特点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2).
[3]冯伟国,徐静,姜红.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06,(23).
论文摘要:从地方一般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现状出发,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剖析了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本质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创新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途径。
大众化高等教育给地方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机遇,但同时也使得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变得越来越严峻。如:教学质量保障主体单一,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不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等,这些问题最终可归结为缺乏科学的质量观,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改革滞后…。地方高校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立稳脚跟,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是地方高等院校共同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教育生态学与高校教学质量管理
教育生态是指教育应按生态学原理,致力于解决教育过程中“本体自然”、“体外自然”以及两者之间的矛盾,并通过两者的调适和超越,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和良性循环,从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现代生态哲学的广泛影响,必将导致大学教育的思想变革。教育生态化是以生态学的生态观念为价值取向形成的一种教育新理念,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系统自身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J。早在1966年,英国教育学家阿什比(Ashby,E.)就已经提出“高等教育生态学(ecologyofhighereducation)”概念,他运用生物学“遗传”的内涵通过对中世纪大学的世界主义的理想、19世纪欧洲大学的主要区别以及欧洲大学向外早期移植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认为“大学构造必须继续使它们自身适应变化的大学环境”L3J,并得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的著名论断,为高等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从1999年开始,中国高校招生规模逐步扩大,使得高等学校存在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是师资紧缺,生师比迅速提高;二是教学资源日益紧张,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生均设备值达不到办学要求。这使高等教育生态系统负载加大,同时引发与教育质量的冲突。高等教育大幅度超常规的扩展,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还未来得及提供足够的容纳能力,也没有足够的资源从外界输入,使发展规模与系统的生态承载力不协调,最后必然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失衡。因此,从生态角度来探讨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成为一种有益的探索。
二、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现状的生态分析
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生态学分析,其核心就是着眼于高教管理的可持续发展与不断创新。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分析可以开拓管理的新空间,挖掘形成新的活力,推动管理选择最适宜本校改革发展的办学思路,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并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使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档次及服务社会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发展有潜力的优势和特色。
(一)生态管理问题分析
生态管理问题分析就是用生态管理方法对地方高校管理现状进行剖析。如:把地方高校质量管理对象模拟为生命体和生态系统,然后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地方高校质量管理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功能结构、动态演进、协同进化等。目前,教学质量标准的单一性与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之间矛盾凸显,表现为人才质量的多样化、异质化需求与人才培养单一化模式之间的冲突与挑战。地方高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还呈现出自身突出特点,重视行政管理而忽视学术管理,全员参与管理的机制不畅、积极性不高,管理的刚性太强、柔性不足,从而导致教师教学自由空间少,教学创新积极性不高,教学任务重,知识更新与科技创新时间不足;学生弹性学习选择范围不大,不利于自主学习与个性发展。而且,教学管理队伍尚存在着数量过于庞大,结构不够合理,总体素质不高等问题。地方高校领导者仅凭个人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来管理学校显然已经远远不够,他们在学校的管理和领导方面的“有限能力”和“有限理性”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机械管理观的体现。生态管理观则强调把高校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科学生态世界观要求进行教学质量管理时,必须树立“大管理”的管理观,彻底抛弃那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机械论世界观。就是要抛弃只见个别现象,不见质量管理各个要素之间联系的、僵化的、机械的管理观。现在,以还原分析为根本特征的思维方式已经让位于整体性的生态思维方式。生态方法既给出了从整体上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新模式,从而实现从机械论的还原性世界现向有机论的整体性世界现的转变。
(二)生态环境分析
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生态系统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与其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当高等教育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循环断裂时,为了重新建立平衡,一方面,需要引进能量和资源,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内部的环境改造和组织变革,以此进行自我调节,建立新的平衡。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本科院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模的快速扩张,造成了优质资源的稀缺,加之地方一般本科院校的发展历史不长,所处地域、经费来源、生源和就业面向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其师资、教学条件等均呈弱势。主要表现在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需求与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冲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输出结构与社会就业岗位和产业结构冲突、高等教育的人才输出流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冲突、高等教育的传统文化观与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及文化导向的冲突、高等教育的功利主义与理性精神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将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生态平衡的失调。地方高校只有根据社会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及时调节和完善自身内部结构,才可能与社会形成和谐共生关系。
(三)生态发展分析
地方高校作为高教发展的急先锋,其突出表现为教育质量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失衡,表现在有限的教育教学水平、教学条件与不断发展的办学规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从而教育教学质量问题随着招生数量的膨胀而成为关注的焦点。短时间内,地方高校在规模上急剧发展,教育投人明显不足,可能会使自身的教育系统超越其生态承载力而破坏系统的生态平衡,最终导致教育危机的发生。目前有调查表明,地方高校发展所需的生态承载力已接近甚至部分超出系统生态承载力的阈值,这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地方高校只有在进行校情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和世界教育发展趋势,寻找和开拓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确定高校管理的生存策略和发展策略,使得人一教育一环境这一复合生态系统更加合理、高效地运行。
三、创新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新思维
地方高校立足于自己的生态环境,着眼于生态适应与生态改造,创新管理思维,实现高校管理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和谐共生。
(一)从统一到分类指导,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的追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平衡能力主要决定于系统成分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复杂性。因此,多样而异质有利于高教管理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具有发展生机和潜力,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基础。为此,必须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大统一”观念,鼓励分类指导,追求高等教育的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共生与竞争的生态环境中,由重统一管理向重多样化管理转变,在管理中努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大化,鼓励共生基础上的错位竞争、特色竞争。
(二)从盲从到理性,在开放中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平衡是高教管理生态系统的核心和灵魂。在动态平衡下,该系统内容的整体性以及功能上的整合性,生态环境的层次性、相互影响性要求高等教育教管理必须国际化视野、全球化思维,形成一种开放的、整体的、更具哲学涵盖性的全方位观照,注意分析环境因素的复杂性、矛盾性和不同环境因素的关联性,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优化资源配置,增强高等教育生存发展与竞争能力,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合而不同,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探寻大学理念,回归大学本然,实现高等教育管理的适应与超越学术和市场力量的上升,形成高等教育管理中政府、市场、学术之问的三角力关系,如何平衡这三种力量,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管理文化是一个重大问题。高校其任务来自社会需求,所需条件与资源来自社会供给,高校管理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要充分在政府行为,以及市场力量的背景下界定和捍卫学术自主,彰显大学内在逻辑,营造一个有利于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
四、地方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生态方法
(一)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生态环境“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生态教育环境,这是由高等教育的职能——担负着培养人才、知识创新、服务社会的历史责任,以及人在大学教学管理中的地位决定的。人既是高教管理的主体,也是高教管理的客体,大学教学管理是通过管理人员与教师、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进行的。
“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确立,不仅是观念上的转变与更新,更重要的是贯彻落实在具体管理工作中;高校领导要率先垂范,各级管理人员模范执行,广大教师也要认真履行。体现在人才培养上,就是要以育人为本,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体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体现在办学上,就是要以人才为本,坚持学校工作的学术本位,充分发挥教代会、学术委员会等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作用,促使教师在管理他人和接受被管理这二者上实现内化为自主行为的双赢。
在教育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汲取生态学的运行法则,利用有限的资源,协调好内部各方面以及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有序和谐地运转,使各子系统与诸因素互利共生,不仅要有竞争而且要有合作、互相促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与经济社会以及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根本目的。
(二)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生态价值链
教学管理人员作为管理实践活动中的主体,首先,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及时收集、加工、处理、利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了解一线的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为其作好相应的服务;根据教学管理中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调查、研究并及时处理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善于利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实践,强调对人的激励和引导来实现管理目标和效果,注重在管理工作中开发教师及学生的聪明才智,实行制度管理与人心管理相结合,谋求量化管理与模糊管理相统一。与此同时,还要在教学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教学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之应用到教学管理实践中去,从而提高管理质量与效益。高校教学管理是全员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每个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提高教学质量不懈努力。
(三)构建生态管理工作运行体系
在管理机制上,加强学术管理、层次管理与制度管理,引入创新、激励和竞争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加强引导型服务,如:政策引导、信息引导等。在管理程序上,公开透明,职能部门的责任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制度公开以及办事结果公开等。在管理功能上,寓管理于服务中,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竞争环境,为学生、教师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全方位实现为一线教学服务的职能。在管理技术手段上,建设好教学网络管理平台;通过管理信息化,不仅建立职能部门、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双向互动的咨询与决策机制;而且还可以为学生、教师提供更广泛、便捷的信息和服务,减少滋生腐败现象产生的温床,提高管理效率。
(四)积极推进教学管理制度创新
在制度上要切实保障服务理念贯穿于教学管理权力运作的全过程,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强监管、弱审批,并明确界定各级管理的职责范围,进一步下放权力。进行教学管理制度创新,一方面积极推进学分制,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和发展的空间;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生学习评价制度的创新,树立多元质量观,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成长与发展,由运用统一标准过渡到多元的质量评价。还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绩效评估制度,如:设立绩效目标、进行绩效考评、建立绩效诱因机制等,扬长避短,激发教学管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学管理绩效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