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自然经济瓦解

自然经济瓦解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自然经济瓦解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自然经济瓦解

自然经济瓦解范文第1篇

基于高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本文以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两个概念的解读为例,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一、在比较中鉴别相关概念

例1 (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A错。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由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错。宋代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自耕农失去土地的现象增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选D。

【名师点津】此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三者的异同,有助于准确掌握小农经济这一概念。如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但不等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区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比较

例2 (2014年江苏卷第4题改编题)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官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C选项颇具迷惑性,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一度开放海禁不等于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可知政府允许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为B。

【名师点津】题中涉及的重农抑商、海禁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体现,闭关锁国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异同参见表二:

表二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异同

二、在多维分析中理解概念

运用新材料,多角度考查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复习备考应从多维视角来分析理解概念。这里的多维视角,包括三层含义:①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视角;②将经济概念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视角;③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视角。

历史概念的类型包括人物、事件、法律、制度、政策、会议、思想等,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史制度、政策、现象类概念居多,如井田制、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官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等。构成制度、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目的、内容、影响等。构成现象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产生原因、历程、影响发展的因素、影响等。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全面分析概念,如表三、表四所示。

分析中国古代经济史近三年各地高考题,以下特点清晰可见:①题型以选择题为主;②小农经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等概念一直是考查的重点,而重中之重,非小农经济、重农抑商莫属;③试题以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呈现,注重运用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史学方法考查对概念进行理解和运用。

基于高考命题的这些特点,本文以小农经济、重农抑商两个概念的解读为例,对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学们高三复习备考有所启发。

一、在比较中鉴别相关概念

例1 (2013年新课标Ⅱ卷第25题)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A错。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由于北宋政府“不抑兼并”,土地兼并日益严重,C错。宋代土地兼并日益激烈,自耕农失去土地的现象增多,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故选D。

【名师点津】此题涉及一个重要概念:自耕农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自然经济吗?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这三者的异同,有助于准确掌握小农经济这一概念。如图所示,我们不难看出,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是三个不相同的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是自然经济,但不等于自然经济,自耕农经济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区别如表一所示:

表一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的比较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自耕农经济

产生 原始社会 春秋战国时期

消亡 后开始解体,但至今仍有些地方的农业经济带有一定的自然经济性质 到1956年,随着的完成,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完全消失。但的实行,使小农经济一定程度上又有所恢复,但已不等同于古代的小农经济

内涵 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自己生产自己消费 家庭经营,经营规模狭小 拥有耕种土地所有权的小农经济

对立面 商品经济 机械化生产 租佃经济

例2 (2014年江苏卷第4题改编题)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官府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解析】C选项颇具迷惑性,重农抑商一直是中国封建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一度开放海禁不等于废止了重农抑商政策。根据材料“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奉旨允行”等信息可知政府允许有条件地开放“海禁”,答案为B。

【名师点津】题中涉及的重农抑商、海禁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是重农抑商政策在对外关系方面的体现,闭关锁国是海禁政策的延续。两者异同参见表二:

表二 重农抑商、海禁政策的异同

重农抑商 海禁

点 时间 最早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整个封建社会 实施于明清时期

目的 征收赋税和巩固统治,压制商业发展,实质是维护封建经济的基础 防范人民的反抗和外来殖民势力的侵犯,维护封建体制

内容 对国内市场进行严格规定和控制,采取重征商税、限制商业活动和歧视商人的政策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和外商来华贸易

影响 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但后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曾起到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但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相同点 ①为了维护封建统治;②由自然经济所决定;③有限制和压制商品经济发展的特点;④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影响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二、在多维分析中理解概念

运用新材料,多角度考查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复习备考应从多维视角来分析理解概念。这里的多维视角,包括三层含义:①构成概念的基本要素视角;②将经济概念与政治、文化相联系的视角;③运用唯物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视角。

历史概念的类型包括人物、事件、法律、制度、政策、会议、思想等,构成概念的要素根据类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中国古代经济史制度、政策、现象类概念居多,如井田制、均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工官制度、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经济重心南移、资本主义萌芽等。构成制度、政策概念的基本要素有:原因、时间、目的、内容、影响等。构成现象概念的基本要素有:产生原因、历程、影响发展的因素、影响等。我们可根据构成要素全面分析概念,如表三、表四所示。

表三 多维视角看小农经济

形成原因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②封闭性: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③落后性:农民占有少量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④脆弱性:规模小、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

发展

因素 有利 ①生产力: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提高;②生产关系:农民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一定的生产自,能支配部分劳动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③自身发展动力: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④政策: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大都采取重农政策

不利 ①分散性、脆弱性、封闭性、落后性;②封建剥削严重(沉重的徭役和赋税);③土地兼并;④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⑤自然灾害

地位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

影响 积极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积极作用是主要的,提高了农民积极性

消极 在封建社会后期,阻碍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成长,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并长期延续

表四 重农抑商政策

含义 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

原因 ①根本原因: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②直接原因: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统治;③其他因素:富商大贾操纵市场物价

目的 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②政治文化方面:安定人心,加强对农民控制;③根本目的:维护封建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自然经济),巩固封建统治

主要表现 ①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②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③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④多方面限制工商业活动,如组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压制民营手工业发展;⑤通过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

影响 积极 ①经济:有利于稳定农业人口,推动农业发展,巩固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②政治:有利于安定人心和对农民的控制,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 ①妨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使之迟迟难以瓦解,违背历史发展潮流;②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③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三、在突破思维定式中深化概念

例3 (2012年全国大纲卷第13题)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解析】答案为B。唐太宗不但把工商业者归入“杂色之流”,而且杜绝了他们入仕的途径,强调工商业者不能与官员“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可见目的是维持社会等级。材料体现了统治者对工商业者的歧视,但没有反映对农业的重视,排除D。

例4 (2013年全国大纲卷第16题)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这一措施有利于( )

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

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

【解析】材料说明户籍在古代是身份职业的象征,政府严禁更改户别,以加强对民众的控制,减少人口流动的可能性,答案为C。A与材料无关,严格的户籍制度并不利于社会的分化,也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B、D。

【名师点津】重农抑商政策推行的目的是维护小农经济,确保赋税的征收,加强对农民的控制,从而巩固封建统治,例3答案却是“维持社会等级”。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但例4并没有从经济方面考查户籍制度对农业、工商业发展的影响,而是从“强化社会控制”这一政治角度着眼。这些别出新意的试题大大深化了概念的内涵。

面对高考试题的新材料、新情境、新视角,一些同学往往难以克服思维定式,对概念的理解固化、僵化,从而影响了考试成绩。怎么办?提高材料处理能力是关键。分析材料,要做好两点:

1. 抓住材料主旨

试题所提供的史料,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成、解释作用的,真正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抓住主旨可以从材料出处(或说话者的立场、对象)、关键词、转折词(或语气词)、高频率词等入手。

例5 (2014年天津卷第12题改编题)(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材料表明( )

A.宋太宗重视商业,适当减免商税

B.宋代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C.宋代依然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

D.抑商政策不利于商业的发展

【解析】“当从宽简”“参酌裁减”“不得收其算”,这些含义相近的信息(可以看成高频率词)一再出现,答案为A。其他各选项材料均没有体现。

自然经济瓦解范文第2篇

第三节、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1、掌握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

2、了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情况

3、掌握中国资本主义的特点及的两面性

4、理解的产生及其特点

思想教育:1、到19世纪90年代初,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具有两面性,而则是近代中国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

2、通过中国产生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因素,不可能在近代中国实现自己“实业救国”的愿望。

能力培养:通过讲述和分析和的特点,培养学生辩证地、历史地、全面地做阶级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面性、的产生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的两面性

课前准备:教师:制作Powpoint课件

学生:复习、的影响

教学设计:

导入: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传统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封建主义的生产方式也已经支离破碎。上节课我们讲了,出身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并不希望封建制度瓦解,但他们引进了同封建生产关系不相容的新的生产力——西方科学技术,这在客观上加速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瓦解,从而刺激了中国的产生。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讲一下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讲授新课:

首先明确概念:什么是资本主义?(以资本剥削和雇佣劳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制度及其上层建筑。)

资本主义产生的标志则是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一、中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

1、兴起的社会条件

讨论:中国资本主义是不是“欧风美雨”的产物?

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不是,认为中国在明朝末年就有了资本主义萌芽,并且正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发展,只是由于外国的侵入切断了其独立发展的道路。另一种观点认为,不是封建社会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继续,而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下产生的。

总结书上的观点:

(1)、商品经济发达:在之前,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资本主义萌芽已经产生。

(2)、外商企业的刺激:中国的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与近代企业

(3)、的诱导——技术、人才

2、近代工业的出现: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概况

资产阶级的来源官僚、地主、商人

产生的年代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的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为什么出现在沿海地区)

著名的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器磨坊等

3、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

组织同学看教材40页的材料,分析材料总结特点(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

社会性质民族工业的特征民族资产阶级的特征

半殖民地(1)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革命性

半封建社会(2)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妥协性

自然经济瓦解范文第3篇

一、课前抓好教材与学情的研究

1.研究《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是高考大纲,每一位高三教师都应该在复习课之前认真研究,以便更好地把握高考方向,确定重难点,联系热点。如对于中国近代的问题,通过研究《考试说明》我们可以准确地确立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阶段背景、特征及其历史影响为本专题的重难点,以便于在复习过程中讲深讲透相关内容,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现象和历史规律。

2.研究教材。高考试题是以教材为依据的。复习课前要充分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复习过程中讲究条理性,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把握知识的整体性。所以,我在结合《考试说明》研究教材过程中,注重通览教材,把握好教材中的知识哪些是主要和较为重要的;哪些是属于一般过程;哪些又是属于辅的;哪些知识有前后联系,怎样处理,如何整合等都做到心中有数。如这部分内容与必修一的、,与必修三的维新思想、,与选修一的维新变法运动等都是相关联的内容。

为了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有一个整体把握,通过整合教材及知识点,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复习。并重点探究中国近代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的历史背景、特点及其历史作用,而不同时期的表现则相对简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以便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重点知识。

3.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本部分内容是学生高一所学内容,现在高三复习这些内容,这中间有一年多的时间,学生对这些知识接触不多,其中大多数学生已经遗忘了很多知识。为了更好地复习,先了解有多少学生在课前进行了复习预习,掌握了多少,疑难点在哪里?这些我们要通过课前和部分学生进行交流,然后对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以便于确定课堂知识讲解的深度和广度。

4.诚心求教于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是从事多年高三历史教学的老教师。他们对高考的研究,教材前后知识的迁移整合,以及高考重点、热点的把握上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向他们求教,和他们探讨,让我对许多知识点有了更好的理解升华。在复习中的许多重点、热点知识,讲解得更透彻,分析更到位,联系更广泛,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得到这些有经验教师的帮助,我对自己的高三复习课充满信心。

二、课堂注重讲与练的结合

高三复习课的时间相对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实现既要巩固掌握大量信息,又要发展学科能力的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素质?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讲与练的结合,讲中有练,练中有讲。

1.讲。课堂中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教师在复习课上所讲内容是为学生服务的,那应该是前后知识的联系深化,有关知识的规律和认识,以此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做更深入的探讨、理解和掌握运用。例如,在探讨中国产生发展和之间的联系时,首先,让学生分析产生的历史条件;然后,教师分析中国于19世纪60、70年代产生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导致了其“先天不足,后天畸形”的特点;那么,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具有革命性和妥协性的双重性特点。当然,这都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其次,组织学生讨论:19世纪末随着的初步发展,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领导中国民主革命,但无论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都失败了,都没有完成中国民主革命任务,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为什么?通过前面的分析,以及学生的讨论,很快得出资产阶级没有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由于其自身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的这一结论。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农民阶级领导的运动和洋务派主持的也没有成功的原因。依据刚才的结论,学生很快总结出这也是由于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通过这样的讲练结合,讨论评价以及分析归纳,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把握以及运用规律的能力,引导学生从宏观角度把握历史知识结构。

2.练。高三复习课中的练非常重要。练,不仅要有量,更要有质。所以,在练习的设置选择上要针对重点、热点知识;同时关注理论方法、思想教育、能力培养等教学目标,以便在练习过程中,围绕目标进行实践操作,教师再作精讲分析。例如,授课过程中讲到中国最早产生于广州、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时,提问:为什么最早产生于沿海地区?学生可以回答:是因为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都集中于沿海地区,最早使这些地区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为中国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我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分析,因为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为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市场、劳动力以及科学技术等要素。同时,提醒学生这也是中国产生的一大特点,扩充学生的信息量。此外,针对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学生课后思考:1840年至1919年,中国近代工业在中国发展的历程及其历史地位。从思维角度提示学生:(1)历程可以从外商企业、洋务企业、企业的顺序解决;(2)历史地位要侧重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角度。有了这些提示学生可以更准确地思考,及时巩固重点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动手,勤于动脑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后加强对教与学的反思

复习课的课前备课和课堂操作固然很重要。但课后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及时总结反思,才能及时对课堂教学的不足进行有效的补救。而且,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我们还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例如,通过这节复习课的反思,我进一步认识到年轻教师要上好高三历史复习课,还应多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结合《考试说明》研究教材,整合教材相关知识,处理相关知识之间的迁移和联系;

2.如何处理课堂容量和知识深化程度;

3.如何解决教材基础知识,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4.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

自然经济瓦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 近现代 报刊广告 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 0206 文献标识码 A

在风云变幻的近现代中国,近现代报刊广告作为通俗文化的一个细流并不引人关注,然而正是这不起眼的细流,却道尽了老中国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从日益普及的西学、近代教育的普及到民族实业的发展,无一不有近现代报刊广告的鼎立相助。

一、近代报刊广告的兴起

之前,中国的自然经济体制尚未遭到西方列强的破坏,市场中只有叫卖、幌子、招牌等原始的广告形式,并不具备完全意义上的近代广告功能,更谈不上是行业。中国广告由原始到近现代的转型是在整个中国近现代的贸易、市场的畸形繁荣、新兴媒体的日渐普及和新式消费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的。

1.贸易和市场的畸形繁荣催生了近现代广告

以前,中国以小农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经济模式有力的排斥了外国商品的“入侵”。战后,当时的清政府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开放了五个对外通商口岸,还丧失了关税自治权,所有这一切使得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日渐瓦解,外国廉价的商品源源不断地涌人中国,从此中国日益成为外国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给地。在屈辱的实体外却包裹着一层进出口畸形繁荣的虚假外衣。在市场中,这种畸形繁荣首先体现在进口商品数量和种类的急遽上升。统计资料显示,1842年仅英国一国输入中国的商品总值就达到96.9万英镑,第二年增加了55%,第三年又增加了58%。输入的商品有棉纺织品、烟草、西药、火柴、煤油、食品,囊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了快速销售这些泊来品,外商还带来了一件东西即真正近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中国最早的近代广告就是出现在外国人创办的中文报刊上。1853年,英国人在香港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报刊《遐迩贯珍》,增出附刊“布告篇”,专门登载船期、商情和广告并开始收费,这是我国最早的收费广告。1861年,英商在上海创办了当时唯一的一家中文报纸《上海新报》。发刊词云:“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国政军情,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一份报纸将商业贸易信息置于国政军情之前,可见其商业气息了。《上海新报》每周出刊一期,主要就是广告栏目,有土地房产的买卖租赁,商品的运输和拍卖,洋行的设置和经营,船期表和银洋鸦片比值表,也有为洋场淑女寻找宠物之类的广告。

2.报刊的日益普及为近现代广告的出觋、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

早在以前,就有外籍人士创办中文报纸,后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中文报刊数量急剧增加。此后,中国人也开始创办报刊。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人在国内创办的报刊就达到247种之多,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天津、汉口这样一些大城市。这些报刊大多都刊登广告,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国近代广告形成于这些报刊之中。报刊广告也成为了近现代最具特色的广告形式。

3.新式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了广告的繁荣

新式消费观念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近代城市的出现而形成的。近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始于之后。战后,中国出现城乡分离的趋势,表现在随着口岸的开放、租借的划定、工商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近代城市从行为到观念都呈现出了与乡村迥异的局面。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国内外因素合力作用之下,中国出现了若干近代化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如南方的上海和北方的天津。伴随城市化进程产生的一个巨大群体就是市民阶层,他们有着与旧式截然不同的消费观念。广告一方面迎合了人们的这种新式消费观念,及时提供多样的消费信息,诸如何处新开了歌舞厅,哪里的咖啡馆价廉物美,电影院新近放映的是什么片子,百货公司里又到了什么新货等等;另一方面广告中琳琅满目的消费信息又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刺激了经济的运行。

二、中国近现代报刊广告的社会功能

1.搭建西学东渐的桥梁

19世纪中后期东西方文化的接触是呈对立的姿态,在一系列与西方列强耻辱的败仗之后,国人产生了最直接的判断即东西方文化之间不仅有差异,更为致命的是两种文化之间有差距。于是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路径成为国人的当务之急。对“西学”的引进是循着从技术到到科学,从日常习惯到文化,从批判旧有制度到公民意识觉醒的顺序进行的。这一过程中,报刊广告作为信息的特殊形式也在历史的当口戏剧性的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它的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广而告知西方科学技术。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机器广告了。机器的运用及发展程度是中国建立实业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王儒年博士曾对《申报》刊发的广告做过细致的研究,王儒年博士的统计结果表明机器广告是早期《申报》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除了《申报》,当时上海的其它中文报纸如《上海新报》也刊登了大量的外国机器广告。这些机器使用范围很广从日常使用的灶机、缝纫机、灭火水龙到工业运用的织布机、挖泥机、汽机等,涉及了当时的所有实业部门。

其次,传播西式审美观念、生活习惯。随着文化落后观念的日渐稳固,已有的审美取向和生活习惯也开始被批判。从此,日常衣食住行的每个细节都开始了西化之旅。而这趟旅程的列车行启就有部分来自广告的推动。如中国传统的对于男性审美就遭到了来自西化的挑战,文质彬彬的书生形象已不再走俏,此时的男子应像报刊广告中所描绘的那般健硕、阳刚,否则“疾病缠身、精神疲弱、虚弱无力,虽有高尚的学问不能求,以至于失业;虽有伟大的事业不能兴,以至于失败;虽有发财的机会不能就,以至于失利”。此外,近代中国卫生习惯的倡导也有广告的功劳。众多有关卫生用品的报刊广告庄重的向国人传达了一种观念:在现今时代,人人应注重卫生,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此事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关乎国家形象。广告时刻警醒人们“讲究卫生。时时洁齿,中外人士,天天如此”,不能“乱发蓬松,皮屑纷纷”、要“不生痰不吐痰”。

第三,批判旧有社会制度。无论是北方重镇天津的《大公报》还是南方重要商埠上海的《申报》都刊登过大量的社会广告。这些社会广告从内容来看,应归属于时下报刊所常见的“热点话题”、“社会广角镜”之类栏目。如《大公报》刊登一则名位“有冤难伸”的广告,具体内容如下:“沧州南乡有冯幼泉者身实微贱,然稍通洋文,与余相识有年。去冬伊父因殴毙邻庄崔姓被控,洲主将其杖责,罚钱百串。伊弟倩余作保回家措款,至期未交。余为洲主所比,将钱代伊垫出,延至今春。伊弟给余送一骡以抵此帐。孰料冯幼泉人面兽心,恩将仇报,见洲主自称系督署委员,控称余诓伊骡头,洲主被其蒙混,遂将余传案,一言未容分诉,辄摘去顶帽,杖责数百余。因冤极诉府道各宪亦未蒙伸理……”。从字字血泪的控诉中可以看到,广告主控诉的已不仅仅是与此案相关的官员而

是将控诉指向了整个官僚体系的腐败。这种批判性很强的社会广告在《申报》中也屡见不鲜。报刊中的社会广告作为新兴事物实际上给中国老百姓提供了一个呼吁、控诉旧制度的平台,在控诉中老百姓的公民意识也在不断觉醒。

2.辅助近代教育的普及

中国的近代教育始于。本身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根本不适应对新式人才的需求,于是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陆续开办了一批学习“洋文”和“西艺”的新式学堂。在传统社会里,不少知识分子居住乡村,因此整个社会的知识资源和教育资源在城乡的分布是均匀的。学生毋须离开乡村接受教育,学堂也毋须广而告知开学信息。但新式教育则另立了一套以城镇为中心的学校管理体制和知识传授体制,没有有效的信息传播,生源就岌岌可危。于是新式学堂的招生广告开始出现在一些有影响力的报刊上,新式教育必须配备新式教材,不久介绍教材的广告也随之出现。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我国新式学堂实行的是自主招生制度,考试的时间、内容由各校自行安排,没有统一规定,如果没有广告将招生和考试信息传达至考生处,招生工作即难以完成,从这个角度来看教育广告还弥补了我国近代教育管理体制的缺陷。

教育广告在传播招生信息的同时也宣传了新式的教育观念。一则名日《黄氏女子学社招生》的广告中说:“近世女子教育专务虚化不切实用,顽固者视为畏途,喜新者日趋浮泛,有心女子教育者每引以为深忧,倩仪等出自欧美归来。有鉴于此,奚发本学社,用最新式之教育法灌输,能切实用之学术而于女子人格及立身行性尤为注意,庶几学成之后,在社会能有立身之学术,在家庭不失为贤母良妻。”‘这一则广告先指出了当时众多女子教育的弊病所在,其后话语一转宣传既注重实用又关切素质的新式教育观念。

3.助推近代民族实业的发展

后,洋货的大量涌入一方面瓦解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另一方面也推动了我国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近代报刊广告在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资本的市场竞争中起到重大的作用。

自然经济瓦解范文第5篇

一、应排除说法错误的选项

历史选择题中说法错误的选项一般有以下三种类型:

1.选项的说法与书本知识不符或相违背,这样的情况在题目中屡见不鲜,主要目的是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如“近代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一战期间,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两句话都与书本知识不符,也就是说法本身都是错误的。近代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应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虽在近代一直处瓦解之中,但应该说始终占“主导地位”。而“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不在“一战期间”,应在“19世纪末”,这属于故意混淆阶段,偷换概念,看学生能否根据基础知识分辨是非。又如“明清统治者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个说法与书本知识相违背,书上讲到的是“明清时期,工商业空前兴盛,但封建政府依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与书本知识相违背的选项,肯定也是错误的,应坚决排除。

2.选项说法太绝对化,如选项的句子里出现“完全”、“彻底”、“毫无”、“始终”等绝对化的说法,一般都判错误。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全建立”、“彻底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近代中国人民毫无参政能力”、“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始终占正统地位”等都属于说法绝对化,因此要排除。还有如“《红楼梦》这本小说没有史料价值”这样的说法也属绝对化,因此也是错的。这种说法绝对化的选项一般不用读题目,就可直接排除。

3.选项有关于“开始”与“最早”的判断,也就是材料介绍某一事件,下面就有一选项是这个事件开始或最早出现,一般这样的说法也是错的。比如2013年江苏历史高考卷中第一道选择题就属于这种情况,题目的材料是“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大意是讲“河南辉县发掘出了铁农具”,而其中一个选项就断定“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这里明显混淆了“出现”与“最早出现”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河南地区出土了铁农具”肯定不能等同于“河南地区最早出现铁农具”。这种情况较多出现,2015年江苏历史高考卷中的第11题中又出现类似的情况,其中有一个选项是“中国社会萌生着反差强烈的富裕与贫穷”,从材料的两幅图片中虽可看出富裕与贫穷,但不能用“萌生”这个词,“萌生”的含义即“开始出现”,“富裕与贫穷”显然不是从这两幅图片开始出现的。

二、应排除与材料不符的选项

与材料不符的选项一般有三种类型:

1.选项时间与题目材料时间不符,这样的选项一般应排除。其实现在很多选择题可以用时间来判断,甚至仅凭题目材料的时间与选项的时间就可排除一些不符合的选项,从而选对正确答案。因此,我在上课时常让学生反复地记熟时间,以能在做选择题时能作出正确判断。比如题目给的材料是1978年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而其中两个选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与“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初步形成”,这两个选项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的时间应是“21世纪初”,“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初步形成”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从时间上就可断定这两个选项肯定不符,要排除。

2.选项内容与材料内容不符,即材料未涉及选项内容。一般选择题中总有那么一两个选项与该题目的材料没丝毫联系,甚至“风马牛不相及”,只要学生好好阅读题目所给的材料,然后仔细斟酌,就一定能排除。如有关宋朝战船的一道图片选择题,题目提供了两幅宋朝的战船图片,下面有两个选项是“宋科技水平全面领先于世界”“宋在军事中普遍使用火药武器”,应该说题目所提供的这两幅宋朝战船图均不能反映这两个选项描述的内容,也就是这两个选项内容材料均未反映或未提及,而材料未反映或未提及的选项肯定是错误的,必须排除。

3.选项与材料有关联,即选项里的关键词在材料中出现,但仍需视之为与材料不符,因为该选项仅属表面现象,而非实质内容。如我布置给学生的作业中有道题描述的是有关“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都没有决策权”的内容,最后问“以上材料反映了什么”,其中下面有这样两个选项,A是“内阁与军机处都无决策权”,B是“君主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很多学生都选A,其实A是错误的,因为它只是表面现象,而应选B,B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内容。一般“以上材料表达了或反映了或说明了”什么的时候,都需要选深层次的本质与实质内容,而非表面现象。

三、比较抉择出最合适的选项

一般在排除了说法错误的与材料不相符的选项后,所剩选项就不多了,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得到答案。若还剩下两项,那么必须再回过去仔细读题目材料,然后比较这余下的两个选项,看究竟哪一个更符合题目材料的意思。在比较抉择最合适选项时一般需遵循以下三大原则:

1.所选选项得符合材料的时间与内容。有时候只要根据题目材料所给的时间就可得到答案,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看材料的具体内容,一般材料内容的重点都在后半部分,甚至是最后一句,因此我常告诉学生能体现题目材料“后半部分意思”甚至“是最后一句”的那个选项就有可能是正确的。

2.所选选项不能只符合材料一部分意思,而要符合整个材料的全部意思。如果是多张图片题,那么所选的选项要符合所有图片的内容,而不能只符合一张或两张图片的意思。

3.所选选项得符合题目最后要求。比如要注意“正确”、“不正确”、“主要”、“最佳”、“相似”、“接近”等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