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闻传播领域研究热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改变采编流程,建立信息大平台
传统媒体新闻采编模式通常是某位记者或编辑负责某事件的采写和报道,记者通常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采写新闻。但热点事件的发生多有持续性,且涉及不同专业领域,受众关注点较多,事件发展不同阶段关注的焦点不同。这一背景下,必须改变原有新闻的采编流程,多方位整合新闻资源。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例,其做法是突破单一媒体限制,从更广阔的范围内进行信息整合。其中,对信息资源的整合采用纵向一体化整合的模式,对人力资源的整合采用水平一体化整合的模式。
信息资源的纵向一体化整合
信息资源是新闻采编的根本,在新闻的表现方面,广播虽然具有很好的时效性,可即时插播和播出新闻事件,但持续性不够,广播新闻和网站联动成为弥补这个缺陷的有效之举。中国广播网和中国之声台网联动成为信息资源整合的有效机制,大大扩展了传播效果。台网联动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是播出新闻稿件在网站的二次呈现,其次是网站在现有播出新闻的基础上,拓展和延伸新闻事件的宽度和深度,整合相关互联网资源,如新华网、人民网等网络资源,集中持续对当下热点事件进行扩展和延续,弥补广播的不足。再次是整合传统媒体资源,包括报刊资源、音频资源和视频资源。如对社会热点的报道中,对其他媒体的报道,新华社的音频资料等都及时整合。对媒体资源的整合放弃了传统的“独家小院”模式,采取大信息平台的模式,纵向一体化整合内外部的媒体资源,从而扩大了视野,拓展了领域,建立了信息大平台。
人力资源的水平一体化整合
对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中国之声首先突破原有采编模式,建立策划部,策划部统一部署整个热点事件的报道,从源头上把握热点事件的报道力度和报道节奏。在统一安排和部署下,整合单位内部的记者和编辑资源,让不同专业记者从不同角度对热点事件进行报道和解读,丰富了热点事件的报道视角。一旦有热点事件发生,策划部通常都是派出多位记者,对事件各相关方进行采访报道。内部人力资源的整合模式从源头上保证了新闻报道中的有序性和延续性,多头并进,给受众提供多角度报道。
在社会热点事件的报道中,某些事件的报道可能超出现有记者和主持人的专业范围,这样的情况下,需要整合外部资源来填补人力的不足。
如在日本地震报道中,中国之声除国际组编辑在直播间对国外媒体最新的报道进行翻译,另外还邀请国际广播电台的日语节目主持人在直播间同步播报NHK新闻。在社会热点事件频发的当下,应当充分整合外部相关资源,为我所用。整合人力资源,适当“外包”热点新闻事件中的某些环节或者模块,可增加对热点事件的报道效率,适当增加受众新鲜感。
寻找热点事件的“新闻眼”
新闻报道讲求独家,独家新闻容易引发公众关注,吸引受众注意力。但在信息传播的时空局限都已被新媒体打破之后,独家新闻尤其是热点新闻要成为“独家”已不可能。在现有媒体格局中,解构原有“独家”模式,从竞争激烈的媒体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热点新闻报道中不得不面对的选择。
从线索中寻找潜在热点,进而推动热点事件“独家新闻”的形成
独家新闻首要因素是时效性,在微博和社交网站已经成为热点事件重要来源时,传统媒体要想在时效性上抢先已非常困难。而近期发生的重大热点事件如地铁四号线扶梯事件、“7・23”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等,都是首先通过微博,进而形成全国性热点事件。同时,也有一些热点事件是由传统媒体的报道直接引发。
如达芬奇家具事件。2011年7月10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达芬奇天价家具‘洋品牌’身份被指造假”后全国媒体纷纷跟进,形成全国性的热点事件。可见,传统媒体可借助自身优势,寻找潜在热点事件,通过自身的影响力,将其推动并最终形成社会热点。因此,线索“独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中国之声就建立了自己的线索收集队伍,包括400电话呼叫系统,通过有效的线索体系提高可以追踪到“独家新闻”的可能性。
重构时效性与准确・陛的“独家”模式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CNN对伊拉克战争的电视直播,使新闻时效性演变成为正在发生。此后,新媒体不断冲击和刷新着新闻的定义,微博的产生更是让新闻时效性有了新的诠释。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第一现场,第一时间报道固然重要,然而最重要的是实现第一时间的准确报道。即第一时间客观准确公正的报道,第一时间辟谣性报道。
对热点保持跟进。根据事件发展变化充实
及时跟进,及时插播,随时更新对热点事件报道来说极其重要。中国之声的新闻报道每天分为早间、午间、晚高峰和夜间几档。每当有重大热点事件发生,都会在每个板块中给予不同角度的重点关注,形成点、线、面的报道格局。如果遇到特别重大的热点事件,可以打通所有板块,在一天内连续跟进事件发展。通常的热点事件会在各个新闻单元和板块滚动播出。
当热点事件有新进展,就及时插播这一最新进展。及时插播事件的最新进展可及时满足受众对事件的关注。一旦记者在现场了解到最新信息,就可随时在节目中更新和插播记者对事件最新进展的报道。热点事件通常都会持续一段时间,针对热点事件的进展,协调不同记者对热点事件保持跟进,根据事件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补充报道和充实,为受众提供全面而翔实的实时报道。
“独家”的重构不是某单个元素的创新,而是原有元素的重新聚合,原有元素重新聚合之后产生的裂变就是新形态的成体系的“独家”模式。
新闻报道的“人本”原则
本着客观原则,新闻应当是记录正在发生的事情。但对新闻报道中的人文关怀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在最近频发的热点事件报道中,简单客观的报道已经鲜见,新闻媒体更多地承担了社会道义的角色,进而成为社会热点事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日本地震报道中,中国之声通过微博联系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并直接将他们的电话接进直播间,通过他们真实、翔实的口述传播他们安全的信息,从而让国内的家人放心。
另外,针对国内公众对我国核电站的种种疑惑和担心,快速请权威的核电专家在直播间进行详细解答。电台利用自己特有的同步直播优势,将微博、短信平台里听众的问题可以第一时间交给专家来解答,为受众在参与中答疑解惑,无形中提升了节目的关注度和影响力。
在热点事件报道中,体现的不仅仅是媒体本身对于新闻事件报道方式的变化,而在于热点事件报道中对“人”的关怀,媒体人作为事件记录者和传播者在整个报道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人文关怀,如在地震报道中,无论是央视主持人的落泪,还是各大报纸的评论,都能体现出在热点事件报道中从“以新闻为本”向“以人为本”的模式转变。
“甩掉”几个“包袱”
举办新闻传播专业刊物的主体,是中央和省市新闻媒体。但这些刊物在举办过程中,也逐渐背上一些不应该有的“包袱”。新华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周正荣,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它们是“官样文章包袱”、“人情稿包袱”、“评职称论文包袱”,由于这些“包袱稿”的存在甚至充斥,新闻传播专业刊物的质量无疑要大受影响。也正因此,周正荣明确要求《传媒观察》借更名改版之机,“甩掉这几个包袱”,办一份“能够与时代合拍,代表新华报业水平,为新闻业提供和传播新思想、新观念、新做法的高质量新闻学刊”。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传媒观察》的更名改版,方向明、力度大,效果也就比较明显。
一本优秀的新闻传播专业期刊,要想发挥其指导新闻传播实践和促进新闻传播研究的积极作用,首先须进行自身科学、合理的定位,从新闻传播实践和学术发展的宏观态势、合乎目标受众的客观需求方面找到自己恰当的位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新闻传播业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总之,无论是新闻传播理论还是实践,无论是业界还是学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出现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以及新问题,需要新闻传播专业期刊与时俱进,创新办刊的模式和思路,进行同步的探索。
较之更名改版以前,《传媒观察》对自身定位作了大幅度的改变:一方面,刊物所要吸引和锁定的目标受众,水准提升,范围拓展;另一方面,刊物不再满足于新闻业务操作层面的经验总结和心得交流,而旨在将新闻传播业置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放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以新观念、新视角进行全新“观察”,力图丰富和创新新闻传播思想,引领新闻业探索和发展的潮流。
跟踪发展透视热点
甩掉几个“包袱”的《传媒观察》,在其扉页即道明办刊宗旨:“关注新闻前沿,追踪新闻发展,透视新闻热点”。这其实也就是改版后该刊的三大追求:一是追求办刊的前瞻性,注重研究新闻传播业界和学界的前沿性课题;二是追求办刊的针对性,强烈关注新闻传播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三是追求办刊的深刻性,试图对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焦点话题作出透视和解读。具体来说,该刊在如下几个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
1.优化组合的栏目板块
《传媒观察》根据自身的新定位,对原有刊物栏目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在较低层面上探讨新闻业务的文章,一般性的知识介绍和经验总结,数量和篇幅大大压缩。与此相对应的是:拓展观察视野,加强理论探讨。为此,专门开辟了“名家论坛”、“传媒视点”、“学术园地”、“观察与思考”等固定栏目,注意刊载有见解、有分析、质量较高的学理性文章。
2.颇具匠心的专题策划
《传媒观察》以其独特的选题和内容编排实现其在学术研究、业务探讨领域的议程设置。其中,专题策划是议程设置的重要手段之一。选定的专题,往往都是理论研究或新闻实践中重要的现实问题,经编辑部的策划而形成先发之势(体现前瞻性)、聚集之态(体现侧重点)。其次,编辑部成员发挥自己的聪明睿智,就专题进行策划,整合各家言论、各方意见,形成了互补效应。2003年春,发生在广州地区的非典疫情,使广州乃至中国的新闻媒体在应对突发性灾难事件方面的严重弊端在短时间内暴露无遗。《传媒观察》敏锐地意识到这一事件所涉及的紧迫而沉重的话题,迅速作出反应,立即在第4期上推出极具价值的专题策划,特约刊发了《危机干预与媒体失语》、《透视危机事件传播链的断裂》、《突发事件中报道机制的科学调控》等一组文章,对关涉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一些主要方面进行聚集式的透视,不仅阐述了大众传媒在监测环境、干预社会生活方面应有的作为,而且提请政府有关部门在突发性事件过后对相应机制加以改进。
2002年12月,《新华日报》正式实施了继1995年、1999年两次大规模改版之后的新一轮改版。《传媒观察》以此为契机,策划组织了一系列评论文章,就党报改革问题展开了持续深入的讨论。从2003年第3期起,这些文章以每期一至两篇的节奏在刊物上发表,并以“本刊特稿”、“特别报道”等形式推出,引起了各界对《新华日报》连续改版的广泛关注和对于党报改革经验启示的日益深入的研讨。分散于连续不断的各期中的专题专划,突破了一期容量的局限,空间更为广阔。虽然每一期的章篇文章并不构成专题,但连续的编排实现了时间顺序上的累计效应,“形散而神不散”。
3.引人注目的新鲜见解
《传媒观察》能在纷繁复杂的新闻传播业发展态势中,抓住前沿问题,刊发具有新鲜见解的文章。在这一方面,有三点值得称道――
一是开拓新视野。《传媒观察》的“域外传真”、“海外传媒”等栏目,对全球新闻传播发展态势进行研究。无论是引进别人的经验,还是分析他国的教训,始终结合我国国情。如“他山之石”板块曾刊载的《讲故事创造36年辉煌》、《观察德国集团的成功运作》等,都力图将国外管理中的先进经验与技术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剥离出来,进行创造性的改造与借鉴吸收。
二是研究新态势。例如,在新闻传播业走上市场化道路之后,《传媒观察》敏锐地抓住了媒体资本运营等前沿课题,设置了“传媒资本运作”、“媒介经营与管理”等专栏进行讨论,所刊载的文章既有对传媒产业化之路的研究也有对传媒市场化运作后诸多矛盾与困难的探讨所刊发的论文,观点新、分量重,富于启迪性。
三是传播新观念。《传媒观察》提倡新观念、新思维,第9期刊出了《给媒体品牌延伸降降温》,2004年第10期刊出了《研究中国报刊发行量认证制度》。这些文章大胆触及了全新的、敏感的、尚无定论的话题,并展开了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实际的讨论。
4.自由活跃的观念碰撞
《传媒观察》所体现的学术精神,其核心是学术自由。《传媒观察》努力为研究者们提供思想观点争碰撞的场所,“一家之言”、“说说议议”、“学术争鸣”等栏目的设置与文章的选择,都旨在营造学术争鸣的氛围。
近年来新闻界流行“读图时代”这一新概念。2003年第1期“一家之言”栏目所刊发的《报纸的读图时代真的到来了吗?》一文,对此提出了质疑。紧接着,第5期的“学术争鸣”栏目又刊登《“读图时代”:从粗放走向集约》一文,与前文进行商榷,重新界定“读图时代”的内涵。
彰显专刊各种功能
具有生命活力和社会影响的刊物,应当是预设的功能都能得到全面彰显和成功实现的刊物。《传媒观察》对此进行了积极探索。
1.彰显和实现学术积累与学术交流功能。
学术积累是学术创新、发展的基础。经过选择、加工和规范,新闻传播学研究者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大量地凝聚在《传媒观察》上,得以发表并保存,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学术积累。同时,通过构建“名家论坛”、“学术园地”、“业务探讨”等三大板块,学界的理性思辨和业界的实践经验得以汇总、交流、碰撞,从而更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彰显和实现理论导向与决策咨询功能。
《传媒观察》充分发挥其所在报业集团办刊的优势,敏锐地发现来自新闻一线的前沿动态、发展趋势的信息,及时地对新闻事业改革中出现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剖析、追踪、评价和解答,用科学的、发展的理论引导实践健康发展。如,《研究传媒产业区域发展战略》(2004年第3期),以当时影响较大的媒介运作个案作为切入点,对区域传媒业战略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传媒产业区域发展的三大战略构想,体现了刊物较强的前瞻性和指导性。
3.彰显和实现队伍培养和力量凝聚功能。
《新闻通讯》孜孜不倦地给予读者以切实有用的新闻业务指导,提升读者理论素养,它汇集了一批富于实践经验和理论思考的业界和学界人士,给读者奉献学理性和应用性兼备的思想成果;与此同时,刊物也为思想敏锐的新秀们(高校新闻院系的学生及其他初涉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者)提供了发表学术见解的广阔空间。从某种角度说,它已成为“大学之外的一个课堂”,除了业界人士之外,还很受新闻传播院校师生、专业研究机构人员的亲睐。
【摘要】2014 年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的研究涵盖广泛,包括新闻传播理论更新、传统媒体转型、新闻形态变革等诸多话题,但研究深度仍有欠缺。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为主,个案研究法出现较多。
关键词 大数据新闻传播综述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全球的数据存储能力不断在数量级上增长,海量数据带来“大数据”的时代。2014 年,大数据的相关话题已经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内容涵盖了新闻传播理论更新、传统媒体转型、新闻形态变革等诸多话题。
一、大数据与新闻传播理论更新
2014 年,众多学者从宏观角度把握大数据对新闻传播理论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新闻传播理论研究在大数据环境下为什么会不可避免地进行更新、应该向哪些方向进行更新,以及如何进行更新。这一类的研究数量较多,在研究方法上以定性研究为主。喻国明的研究在其中较为典型,他指出,大数据带来的是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范式革新。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的转变:大数据环境下,“因果”关系及由“果”到“因”的推理都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对“关联”的呈现本身、而无需知道“关联”背后的原因;同时,由于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的增强,新闻传播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从“随机抽样”走向“总体”、“全部”;由于大数据分析在对研究结果的把握上更适合进行整体分析和把握,新闻传播领域现有的、追求精确和具体结论的“小问题”研究趋势将会发生扭转,走向“宏观叙事”;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的重要性将会下降,而算法、规则会变得更受关注。①
也有学者将目光投向大数据环境下新闻传播理论在哪些具体领域有创新可能。如骆正林提出,在政治传播领域如何处理各个传播主体的关系成为新的突破点;互联网日益成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部分、蕴藏着大量的人类活动数据,而为社会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空间;怎样解决大数据环境下新媒体对利润的追逐引发一系列问题,带来媒体经济领域研究的新空间;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新闻传播研究,成为在研究方法和技术方面的创新可能。②
学者们的研究内容也包括大数据下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毛德胜将大数据时代的人际交往称为“半虚拟化”的人际交往。他提出,大数据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人际交往与互联网产生紧密联系、催生新的人际交往模式:海量信息满足人际交往的需求;多样信息造就了成员高度异质性、更具创新潜力的交往圈子;信息高速传递保障虚拟人际交往的质量;以分享为目的的价值取向巩固了交往的原动力。这种虚拟人际交往又往往可以向现实人际交往转化,或者稳固现实中的交往圈子。③
二、大数据与传统媒体转型
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何种挑战与机遇,应当怎样进行转型,这是新闻传播领域的热点话题,相关研究数量最多。此类话题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常见个案分析法。
有学者关注报纸、电视等特定种类的传统媒体的转型问题。如史安斌、刘滢认为在大数据技术影响下,电视业在收视测量上将从抽样分析变为全采样分析,并将社交媒体的关注度也列为考察收视情况的重要指标;在内容生产上,大数据环境下可以进行实时的收视数据收集和分析,再根据收视情况实时地进行内容生产和播出的调整,实现“制播同步”;电视的功能得到进一步拓展,观众从被动地“看电视”走向主动地“用电视”;在传播模式上,借助对观众喜好的精确分析,实现有的放矢的“智能化”传播。④也有学者主要研究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的转型问题。如陈曦提出,传统报业转型的典型路径。其中数据资产中介主要指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产生新的价值,主要适合通讯社和财经类媒体;数据资产管理是传统的舆论监督和危机公关的延伸;数据驱动解决方案则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根据用户兴趣定制推送内容、利用大数据进行舆情分析和预测、通过数据分析和过滤产生新闻报道的新形态等。⑤
除了关注特定种类的传统媒体的转型问题,也有部分学者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研究大数据环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和转型的路径。如王俊荣、崔爽爽指出,在大数据技术兴起之前,新媒体行业的崛起已经给传统媒体带来强烈冲击,传统媒体面临“内容薄弱”和“受众减少”等困境。大数据技术给传统媒体带来机遇:与专业数据机构合作、提供更符合受众需求的传播内容;通过动态的大数据分析,进行新型的议程设置;从既有议题的数据分析中发掘新议题;基于海量数据分析提出预测性报道,完善新闻媒体社会瞭望的功能。⑥
在针对大数据与媒体转型的研究中,还有相当数量的研究采用个案分析法,通过对具体案例的深入研究来分析大数据环境下各种传媒主体应当如何进行转型。这类研究往往选取国外的成功案例进行剖析。如高山冰在对美国传媒公司Netflix的研究中分析指出,Netflix 的成功是一种立足于传统、维护原有用户而不断探索新业务、寻找新用户的转型。其转型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通过搜集用户数据分析和预测用户喜好、进行产品推荐和新产品的策划生产;二、注重用户体验,维护传统产品的用户服务;三、在新媒体的竞争中,注重原创和独播,吸引新增用户;四、设计针对性的软件系统,提高整体运营效率。⑦又如刘超的研究,以加拿大汤姆森公司收购英国路透集团之后合并而成的汤森路透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具体手段:整合原有金融信息资源推出综合平台Eikon,加入社交网络的实时信息分析,并提供相关报告和预测、进行可视化呈现;通过分析来源广泛的公共数据源提供舆情监控和分析服务;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不同领域的行业发展报告;预测分析科学发展动向、特定公司的盈利前景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汤森路透的成功转型要点归纳为注重技术创新、将上市公司的业绩压力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力、注重维护原有的核心业务、有效整合内部外部资源等多个方面。⑧
三、新闻形态变革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新闻形态,其中学者们最集中关注的对象是数据新闻,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数据新闻”的基本概念、特点、发展现状、生产过程,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许多学者从总体上把握数据新闻。如刘义坤的研究,描述了数据新闻的概念,并从表现形式、生产流程、理念变革等方面对数据新闻展开了分析,提出了对数据新闻局限的反思。除了这些典型的研究内容,刘义坤还分析了中外数据新闻生产的差异:首先,国内主要兴起于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网络媒体,而国外最早进行数据新闻实践的却是传统媒体;在数据来源上,国外数据新闻生产的信源涵盖了从用户自主生产数据到政府、企业开放数据等来源,而国内的数据来源相对单一;在呈现形式上,国外的数据新闻包括了动态交互和静态图表、地图等多种形式,而国内的数据新闻仅以图解新闻为主;在从业人员方面,国外的数据新闻操作者多是计算机和新闻领域的复合人才,因而更能从整体上把握生产过程。国内一般是记者、视觉设计师分工进行数据新闻生产,内容与风格的统一度较低。⑨
也有学者以具体的新形态新闻报道为例,用归纳的方式说明大数据下新的新闻形态的特征。如徐琦、宋祺灵,以中央电视台“据说”系列、“两会大数据”、“大数据看出行”等报道为例,分析了央视系列数据新闻实践的特点,将其总结为:与优势互联网企业和专业数据分析机构合作、优势互补;以总体用户为样本,实现高精确度、更具代表性的新闻报道;集中于对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结合主持人阐释进行报道;叙事角度转向宏观;数据成为报道的主线和报道对象本身,而不再仅仅是辅助报道的工具。⑩
除了新闻传播理论更新、传统媒体转型、新闻形态变革这三个主流话题,2014年国内新闻传播领域的大数据相关研究也涉及其他内容,例如大数据下新闻传播实践与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大数据环境下新闻教育的革新问题等。但针对这些话题的研究数量较少。总体来看,2014 年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定性研究为主,个案研究法出现较多。研究涵盖的范围广泛,但仍集中于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在研究深度上亦有较大的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①喻国明,《大数据方法: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的范式创新》[J].《新闻与写作》,2014(12)
②骆正林,《大数据时代新闻传播理论的创新》[J].《青年记者》,2014(6)
③毛德胜,《半虚拟化生存——大数据时代的人际交往模式探析》[J].《新闻知识》,2014(9)
④史安斌、刘滢,《颠覆与重构:大数据对电视业的影响》[J].《新闻记者》,2014(3)
⑤陈曦,《大数据时代传统报业如何占位?》[J].《中国记者》,2014(8)
⑥王俊荣、崔爽爽,《大数据时代传统媒体的转型与突围》[J].《当代传播》,2014(4)
⑦高山冰,《大数据背景下Netflix 的创新与发展研究》[J].《新闻界》,2014(8)
⑧刘超,《数字化转型中的“大数据应用”——以汤森路透为例》[J].《新闻与写作》,2014(10)
⑨刘义坤,《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新闻生产:现状、影响与反思》[J].《现代传播》,2014(11)
⑩徐琦、宋祺灵,《国内电视媒体大数据新闻实践探析——以央视新闻为例》[J].《新闻界》,2014(14)
民意调查在报业中的使用由来已久。据记载,世界新闻史上最早的一次民意调查发生在1810年,《北卡罗莱纳州明星报》为了解民众对农产品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意见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在新媒体快速崛起,电视深度干预公众生活的背景下,报纸承受了巨大的生存压力。而民意调查则通过反映民意,充分发挥了纸媒记录数据的优势,强化了报纸的影响力,使报纸在媒体竞争中有了一个锐利的武器。
主动介入社会热点问题,增强了报纸的话语能力
受消息来源的限制,报纸在多数时候处于被动地位,通常扮演的是被动记录新闻的角色。民意调查在报纸中的运用,赋予了报纸更多的主动权,对现实社会中的热点事件、问题,可以通过民意调查获得独家的消息源,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阐发报社的见解,掌握话语权;而对于外部调查机构提供的民调结果,亦可彰显出自身对热点事件的独特观点及话语力量。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民意调查的采用,使得报纸由被动记录新闻向主动设置议题转变。这一转变为报纸赢得了更多的生存空间,增强了报纸的向心力和感召力。民调新闻报道不仅仅是对新闻事件的被动报道与解释,更包含了对新闻事实的主动采访与分析。透过具体的数据和图表,传达的是对社会现象、热点问题的剖析和观察,代表了传媒的立场和观点。建立在民调基础上的新闻报道使报纸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赢得了生机和活力,同时亦凸显了自身望者的功能价值。
客观表达数据,提高了报纸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中,记者采访当事人或目击者,新闻来源都是第二手的。受消息来源的影响,新闻报道无法保证完全客观、准确,采访对象的主观性决定了报道的倾向性,采写的新闻因此可能会出现失误,进而影响到公众对报纸的信任度。
民意调查在报纸中的运用,提高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准确性。民调新闻报道建立在调查、访问所获得的客观数据和基本事实之上,赋予了新闻精确、理性的特征,更具说服力和公信力。民意调查能够使消息来源的权威性得到增强,量化的数据也给受众提供了判断的准绳,受众可以据此验证新闻报道及分析的准确性。民调获得的客观数据给记者提供了分析、判断的基本依据,将记者可能由于信源偏差而导致的失误降至最低。民意新闻提高了报纸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增强了报纸的公信力。
在调查基础上的深度报道,丰富了报纸的竞争手段
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方式,民调新闻正越来越多地被国内的报纸所采用;作为独具特色的一种新闻体裁,民调新闻也是以报纸为主的印刷媒介同电子媒介抗衡的一种竞争手段。民调新闻中,统计数据在标题中的运用可以有效地抓住受众的注意力,吸引受众的阅读兴趣,原因正在于直观的数据可以帮助受众更清晰、明白地了解事实。
针对现实中的问题,报纸可以通过民意调查来还原公众的态度,并进行分析和阐释,作出自己的解读,同时亦可访问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请他们就这些问题发表权威性的意见,从而向问题的深度挖掘,做成深度报道。在中国青年报近期的《青年调查》专版中,用“年终专稿”的形式对有关教育公平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围绕调查数据进行了深入分析,并邀请教育领域的专家发表了看法和观点,使受众能有更深入的了解。
民调新闻报道以对受众的访问和调查为基础,这种报道方式使报纸走进了大众、走进了社会,赋予了报纸更强的生命力。民调新闻报道也提高了报纸新闻的客观性、准确性,增强了报纸的竞争力。不过,报社自身组织民意调查时,应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运用科学的抽样技术,以避免调查数据的片面性,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及报道的说服力。
要想有效创新新闻传播学术,首先得转换研究角度,认真反思迄今为止的学术研究套路,为创新奠定基础。迄今为止仍在应用的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套路主要有七种:一是政策解释式。主要是解释党和国家政府所谈及的关于新闻传播学术工作的指导性政策和精神,进而引领当下新闻传播工作。二是经验总结式。总结经验的对象是新闻传播业的务实工作者,他们自身根据对当下各式学术工作进行总结,然后互相交流经验增长工作经验。三是建构体系式。是理论工作者依据与新闻传播学术相关的各项理论研究,总结新闻传播学术发展的规律。四是历史阐述式。此处的历史指的就是新闻传播学术的发展史,学术研究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和阐释传播学术的历史进程。五是问题研讨式。主要是针对各类理论研究成果提出问题,实现边探讨、边发现的目的。六是对策建议式。这是一种为“业界营运和管理问题出谋献策的实用性行政研究”,从而得出具有详尽理论分析的对策建议报告。七是媒介批评式。主要是对各种媒介行为及现象进行评估,主要是批评媒介上的评论文章。总的来说,以上几种新闻传播研究套路或多或少均挟有一定的滞后性,这需要研究者的更正与革新。
二、探析问题意识与科学问题
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套路主要有七种,上文已简要分条列举,但从研究套路实际发挥的价值来看,建构体系式、历史阐述式、问题研讨式、媒介批评式这四种研究套路更具理论创新和知识增长价值,仔细观察这四种研究套路可以发现,这四种套路能够归纳出两种不同学术倾向:一是学科体系倾向。二是问题研究倾向。然而,创新新闻传播学术十分需要问题意识和科学问题两方面内容。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家在特定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知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问题,但处于新闻传播学术领域,科学问题的概念更加深化。其指的是认识主体在了解一定的新闻传播科学知识与理论背景的前提下,为了解决学术实践中的疑难问题、矛盾冲突所提出的疑难解答任务。对待科学问题的态度,研究者们不应轻信、盲从所要认识的学术对象,而是应该秉持一种质疑、批评、探索求真知的态度,进而便形成了问题意识,既然问题意识已经真正形成,那么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后续新闻传播学术创新做好准备工作。但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任务完成得并不好,一些研究者在提出问题这一学术训练阶段不够成熟,甚至有些人还不了解提出问题的基本功,那就更无法很好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新闻传播学术不但要创新,而且要督促研究者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随即加大对某些价值问题的研究力度,才有可能突破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瓶颈。
三、基于传统研究的新闻传播学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