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公路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5年12月31日国务院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着力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必将对某市的农村公路建设产生影响深远的推动作用。
作为某市公路网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三年建设,全市农村公路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尽管发展迅速,但是从农村公路整体建设和管理的角度看,确实还需要在各方面付出更多的努力。现在进行新农村、新郊区村镇公路规划与建设研讨,非常有必要。
某某地区区根据某市市市政局、公路处的总体部署,也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开展了三年农村公路建设。在某市市市政局、某市市公路处的关心和领导下,某某地区对公路建设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连续出台了《某某地区区农村公路新改建及危桥改造实施细则》等系列文件,全区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大幅增加,三年中,农村公路总里程迅速增长,三年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310.9公里,桥梁改建20座,累计投资额达到4.3亿元,建设质量明显提升。在管理方面,我们逐步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公路工作政绩考核,建立养护工作队伍,养护管理逐步规范,乡镇公路路政队伍也得到了建立,使某某地区农村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农民出行条件大有改观,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获得了新的动力。
下面,结合某某地区农村公路工作的经验和实际情况,就本次会议的讨论内容浅谈一些思路,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规划理念
1、农村公路的概念需要明确。
农村公路、乡镇公路、乡村公路、村镇公路、乡村道路,这些工作概念在各级各类文件中均有频繁出现,使用混杂。概念的不清晰,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管理工作范畴的界定。例如,大量的开发区、工业区新建道路都在农村地区,原本都是村级道路或者没有路,建成以后的技术等级可能并不低,这些道路很难说是解决农村出行问题的,从使用功能和所处环境上,是否还是农村公路。有的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建设的农村公路可能比区管甚至某些市管公路情况还要好,也不像是农村公路。我们感觉到,这么多的农村公路的概念,需要一个准确而清晰的定义,需要一个规范而具体的划分。多少等级、什么指标可称之为农村公路,其他概念和农村公路是什么样的从属关系,应该予以明确。对于一些技术等级高,路况和环境好的道路,应该制定一个全市基本规范的接管标准,建成后接管到区管和市管公路范畴中去。
2、从通达到提升的理念转换。
经过三年建设,某市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增加,已经解决了农民出行的基本需要。三年建设中,主要是增加和改建了等级公路,大多数新改建农村公路都是3.5米宽度的,7米以上的比例还不高,农村公路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善。建设新农村的村镇公路,不仅要彻底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农村地区到城市中心地区交通不够快捷畅通的问题,这就需要建设更多技术等级高,环境面貌好的村镇公路。
3、通达的深度和广度需要从农民生产生活出发,进一步深化。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在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扩展到自然村“村村通公路”的层面。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路”,并不等于所有的农村居民交通条件都得到了根本改善。在从基本通达到提升等级的规划理念转变的过程中,特别要注意,不能搞纯理念的规划,农民是否实际得益,是根本的出发点,只要还有自然村没有通等级公路,规划就不能割舍掉这一块,还是要考虑进去,并且在政策上要继续支持,要力争达到自然村可以通达公交的规划目标。
4、农村公路规划要融入到整体路网结构的布局体系中。
农村公路建设规划,要行政村“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将村镇主要公路纳入市区级公路网,以“1966”城镇体系规划为指导,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畅通”。要规划界定出从村公路到区级干线公路和高速公路的车程目标。对于农村地区,如何改善外环线周边的农村交通,加强环内环外的交通联系,使农村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衔接更加紧凑,尤其重要。
5、农村公路环境建设应该提上规划议程。
以往的农村公路建设,重在解决基本出行困难,对公路建设的综合环境因素没有更多地考虑。某某地区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制定了鼓励种植绿化和安置路灯的政策,对附属设施的设立也给予数额不低的补贴,很受当地村镇政府和农民的欢迎,对改善农村公路环境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我们感到,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地区也要建设生态公路,要使建设好的农村公路设施完备,环境优美,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种植绿化和安置路灯,路名牌等附属设施的设置率也要达到相对较高的比例。
二、投融资思路
1、三级出资,重点建设的投资思路。
现在的建设投资结构以是村镇为投资主体,区县适当补贴,市少量补贴。目前,某某地区区已经开始了新一轮为期三年的农村公路建设,并且提高了补贴的力度,对于财力薄弱的村镇,区级财政补贴接近了投资的40%。由于新农村建设期间的村镇公路提高等级等更多目标已经形成共识,因此仅仅靠村镇本身,力量肯能仍显薄弱。我们在工作中看到,有的地方主要是靠村里出资建路,家底薄的乡镇也没有能力解决全部各村的道路建设问题,而村里的财力实在是有限的很。我们虽然制定了补贴政策,补贴比例也不低,但是要开展更大规模、更高标准、更好环境的新农村建设,资金的困难还是很大,需要市区两级拿出更大的决心,帮助农村地区实现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的目标。
2、“工业反哺”应该成为投资核心。
以往的农村公路补贴,是从养路费中划拨的。按照中央的有关精神,应该从“工业收入”中拿出足够的经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投资。以后我们研究的课题,可能是这个“反哺”比例多少合适的问题,就目前政策而言,还没有进入“工业反哺”的阶段。某某地区现在也是这个情况,我们的补贴占到了养路费的8%,但是除了养路费之外,区财政其他方面就一分也不出了。因此从总量上看,高质量的搞好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还存在很大的投资缺口,市里面是否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把“工业反哺”的思想真正的落实下去。我想市里面有了政策,有了动作,各区的动作也就跟上了,工作也就好开展了。
3、修路不忘建桥,消灭和控制危桥的任务不可放松。
随着农村公路的建设,不少地方出现了宽路窄桥的现象,而且部分地区消灭危桥的任务也还存在。与此同时,随着桥梁使用寿命的临近,每年还有新的危桥产生。希望在实施规划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农民出行的安全因素,把危桥改建和公路建设结合起来。
三、建设和管理模式
1、村镇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机构急需完善。
目前的管理模式一般是市、区县、镇三级管理。
先说基层,具体实施建设和管理的单位是村镇,而村镇在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机构上还很不完善,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专职的管理人员,新农村村镇公路建设一定存在管理难度。
再看区县,我们前几年也按照市政局、公路处的要求设立了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至今还没有落实人员的编制。而且从养护的角度看,农村公路改造办公室的职能设施也不完善。现在的情况是,目标提出来了,规划也要制定了,新一轮的大建设要开展了,但是机构还很落后,这就迫切需要上级有关门进行协调,解决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的问题。
实际上,公路处也需要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开展新农村公路建设工作,现在是由设施科在兼任这块工作,职能确实不是很顺。只有从机构上予以健全,从编制上予以保证,真正设立三级管理部门,才能促使农村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
2、“重建轻养”的状况急需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根本改善。
(1)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也要制度化。
以往农村公路的养护基本上是各自为政,有的村镇或许从来就没有还要养护的概念,重建轻养的情况相当普遍。目前,大量的农村公路因为乡镇资金、人力、物力的匮乏,有的区还有重型车辆密集等因素,缺乏有效养护,出现路况快速下降甚至严重损坏等问题。必须要要在乡镇建立养护管理专业队,制定年度养护计划,落实养护责任,才能使农村公路养护有制度、有步骤、有保障。
要做到这些,就需要有农村公路的养护管理规范。我们从去年开始,已经在各镇制定了养护管理的制度,明确了各镇养护经费的保障,明确了养护人员的数量,也在着手研究养护补贴的办法。但是这些规定和要求都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撑。在农村公路的掘路修复工作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我们今年制定了《某某地区区农村公路掘路修复办法》,由于没有势力的具体政策依据,显得底气不足,工作开展也有一定的阻力。
我们觉得,很需要市政局、公路处为我们制定一个统一规范的养护管理标准和管理办法,使各区县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市区两级也要加强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的资金投入。
农村公路也应该是养路费的使用范围,但是目前只有文件要求各区将不少于一定百分比的养路费支出用于农村公路建设,而养护则尚未顾及到。针对农村地区养护资金匮乏,养护管理薄弱的局面,这个投入结构需要改善。从实际情况看,“十一五”计划的前三年,建设任务还不少,但是后两年,基本上就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养护方面来了,我们希望市级财政也能制定一个关于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补贴办法,支持各区县农村公路的长效管理和道路养护工作。
关键字:公路 交通运输 管理 国民经济
一、我国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国民经济研究
农村公路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命脉,近几年农村公路建设成果显著:截止2010年底,全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350.66万公里,比2009年末增长13.75万公里,通公路乡镇比例达到99.97%,基本实现农村公路全面通达。目前农村公路已经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户户连”的发展规模,农村经济也随之发展迅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01年的2366元,增加到2010年的5919元,平均增长率高达10.73%。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公路通过长期发展,已经具备为国民经济提供交通运输服务的能力,发展农村公路对提升农村经济乃至整个经济全面协调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我国农村公路交通运输服务管理内容研究
(一)我国农村公路交通运输服务管理的内容
农村公路服务是服务理论应用于农村公路运输领域的特殊概念。根据服务的定义和农村公路运输的特点确定农村公路服务:在人、车、物空间位移过程中,农村公路部门通过农村公路系统提供条件、环境和活动以满足用户行车需求的过程和结果。农村公路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农村公路服务的主体
农村公路服务的主体是生产、提供及管理农村公路的单位和企业的统称。在我国现有的农村公路管理体制下,农村公路部门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各级政府的交通主管部门及派出机构,如交通部(厅、局),公共性较强的农村公路主要由这类公路部门提供。另一种为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公路建设,政府实行特许经营政策,允许农户及当地政府集资修路,方便自身出行。
2、农村公路服务的客体
农村公路服务的客体(又称为用户)是接受农村公路服务的消费者的统称。农村公路用户指通过农村公路系统实现运输服务的组织的统称,包括车辆、驾驶员、乘客、货物,其中车辆和驾驶员是农村公路服务的直接消费者,乘客和货物是农村公路服务的间接消费者。
3、农村公路服务内容
农村公路服务的内容包括车辆行驶服务和附属服务。车辆行驶服务是指农村公路系统提供车辆行驶的空间和承载力,满足车辆顺畅行驶,实现车辆、人员和货物空间位移的活动。
4、农村公路服务的构成
从农村公路服务生产和消费过程看,农村公路服务由服务条件、服务环境和服务活动三个要素构成。农村公路服务条件指满足农村用户行车需求的农村公路系统的主体设施以及隐含要素构成的行车条件,比如农村公路的线形要素、视距状况、路面状况、桥涵状况等都属于农村公路服务条件。
(二)我国农村公路交通运输服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村物流、客运等运输业的发展,由于农村公路养护不力及相关配套服务低下等因素,造成了农村公路交通状况远不能适应其社会经济发展,服务质量较差的弊端日益显现出来。目前,我国农村公路在综合管理服务方面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养护管理资金匮乏,没有足够的养护资金
公路建设完成以后,养护是关键,但目前养护资金短缺一直是制约县乡村三级公路养护的关键问题。虽然国家对县乡公路养护每年给予一定的养路费切块补助,但县区交通部门基本将其用于县道的养护,而且地方配套资金太少。另外,地方政府重建轻养现象也比较突出,以致于乡道、村道公路养护资金投入长期严重不足,大部分村道因此处于失养、失管状态。
2、科技主导作用不足,养护无标准,养护水平不高
养护工程技术力量薄弱,质量不高,从事农村公路养护的工人对公路知识了解不多,不懂技术规范和养护技术需求,一般的农村公路养护还仅仅停留在路面保洁的程度,由于人才、设备的制约,往往是“小害等成大病”,由于养护质量不到位,既浪费了现有的资源,又妨碍了公路功能的正常发挥。
3、路政管理薄弱,路产路权得不到应有保障
农村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执法人员配备不够,路政巡查的范围小、时效性差,无法及时发现路政案件,更谈不上处罚和纠正;另一方面执法难度大,各种侵占、损坏路面的行为难以制止。再加上治超以后,大量的超限超载车辆绕行农村公路,加剧了农村公路损坏的程度。
4、农村道路的服务管理水平较低
通过对某省农村公路的实地考察,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地成效,但是在农村公路服务管理水平上仍存在一些不足,缺乏相应的服务设施,如路标、安全标志,给外地来客带来很大的不便;急弯、危险路段缺少相应的警告标志,以致交通事故频发。同时乡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爱路护路意识淡薄,常在路上堆放杂物,一些靠路而居的百姓,建筑房屋时经常以路为场堆放沙、石、水泥、预制板等建筑材料,把公路当成施工工地或者为图方面在公路上晒东西,既阻碍了交通,又极易酿成事故。
5、政府为政绩最大化影响了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效率
地方政府在政治目标最大化和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激励下,对于能增加政府社会福利的一些公共物品的供给上呈现出一种较高的热情,即使是在这些公共物品超出了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也在积极供给。 另外,政府介入也可能引起寻租的问题。通过寻租,少数人可以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获得可观的私人利益,从而使得该基础设施的建设不符合公共利益。
三、我国农村公路交通运输服务管理发展合理化建议
农村公路交通运输服务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的良好发展,而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则直接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农村在发展交通运输时,应结合本文所研究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服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政策和建设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的投入,为农村经济提供坚实的公路交通运输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忠英.中国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分析与对策[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产业发展;吸附效应;投弹效应
Abstract: Rural highway construction possesses the adsorption effect and bombing effect for rur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definition of rural highway,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construction scale of the rural highway in Hangzhou, and futher analyzes that the accomplishment of rural highways in Hangzhou has the contribution to promote the local and overseas resources, element gathered to the highway along and intersection, change the production, life layout, and then integrate, evoked the creative demands to pull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long;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 furthe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industries, and directly promoting the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upgrade of the local industry.
Key words: rural highway; industry development; adsorption effect; bomb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U4-9] 文献标识码:A
交通运输产业与农村经济的关系,是近期引人注目的课题。如何直接利用对经济影响巨大的“交通产业”,尤其是同广大农村发展联系紧密的“公路产业”与农民、农村、农业发展的关系,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研究其长效的、根本的、稳定的机制,是一个崭新的交叉研究领域。在扶持发展经济顾问迈克尔•M•塞尼(1998)在对农村公路项目的研究中,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公路对农村社会结构的影响,但尚未对其经济影响和关系进行分析。
2003年开始实施“乡村康庄工程”以来,杭州农村公路建设得到快速发展,为促进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交通运输基础。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农村公路产业对启动当地经济所产生的多重效应,进而解释公路与产业发展的关联机制。
1 农村公路定义
农村公路的概念是随农村的发展而发展的,在交通部2000年底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说明及编制方法指南》中指出,农村公路主要分两个层次县道系统和乡道系统,具体包括县道、乡道、村道(乡通行政村)。因此我们可将农村公路定义为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按照国家规定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修建,经县级以上交通主管部门验收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旗、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联结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道、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
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内部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与乡之间及乡与外部联络的公路。
村道是指经县交通主管部门批准,直接为一个或几个行政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并且与乡道以上公路相连接的公路。
2 杭州农村公路基本概况
目前,杭州基本形成了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体系。截至201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为15417.793公里,其中农村公路里程为 13893.087公里(县道3961.348公里、乡道2259.526公里、专用道60.173公里、村道7612.04公里),农村公路里程占公路总里程比例为90%。乡镇公路通畅率为100%,行政村公路通达率为100%。
2011年全市农村公路技术等级分布
3杭州农村公路建设规模
2003年~2011年,杭州市共建成农村康庄工程路基3246.9公里,路面3982.5公里。农村联网公路1430公里。总投资达30多亿元,覆盖4340个行政村,等级公路通村率从2002年的62%提高到100%,通村公路硬化率从2002年的53%提高到100% ,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厅提出的“村村通公路”目标,被农民们喻为“农村脱贫路、农业致富路、农民小康路”的农村公路,惠及全市400多万农民群众,为杭州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升全市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做出了应有贡献,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被农民亲切的称为农村的“第四次革命”。
4 农村公路建设规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
根据研究资料,农村公路建设规模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继而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随着时间推移呈“鱼嘴型”变化趋势,在一定时期内公路建设规模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保持超前发展特征(如图1所示),公路里程曲线上凸,增长速度递减,GDP曲线下凹,增长速度递增,这说明在一定时期内,农村公路建设应该先行,在发展速度上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由此可见,杭州市农村公路发展规模对国民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显著的。
图1农村公路建设里程与国内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图
5 农村公路建设对产业经济发展的吸附和投弹效应
5.1吸附效应:诱导经济单元的空间集聚,创造需求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管理问题;探讨;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的发展步伐也随之加快,但在多数城乡的公路建设由于缺乏管理力度,公路的建设和养护问题较为严重。目前,我国最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即为公路运输,但由于车流量的增加加之公路质量不达标,常常出现公路断裂等公路破损的现象;在农村由于多数农民在公路上晾晒粮食或公路上的垃圾过度堆积而不清理,也会导致公路破损的加剧。
一、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养护管理机制不健全,不规范
当前农村公路养护还处于单纯以路面养护为中心的粗放型养护状态,距离“养护转型、管理升级、改革加速、服务提高”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养护管理主体和职责不明确,农村经济落后,村道仅通过“一事一议”很难形成稳定的养护资金来源,且现行《公路法》对村道养护管理的责任主体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不少村道处于失养状态。而县、乡公路多种管养模式的并存,造成了养护管理主体和职责不明确,政府与交通主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划分不清,管养缺位等方面的问题。(二)养护管理人员技术不达标
对于农村来说,公路的管理人员和养护人员的专业性较差,没有组成一支专业性较强的管理团队,并且大多数农村没有管理和养护公路的意识。对于农村来说,居民关心的仅仅是道路是否已经开通,对道路后期的养护和管理则任其发展,没有做到真正的预防性的对公路进行养护和管理。在农村,养护队伍主要是由偏向老年群体的人群组成,这些人的专业性较差并且工资较低,一般无法胜任公路的养护工作。一定程度来说,养护人员并不能保证公路的质量,这样更加不能有效提高公路的养护水平,从而,公路的管理和养护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公路管理和养护人员也不具有专业性,最终导致管理和养护的不足。
(三)政府对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政府对其农村公路的养护认识不足有以下原因:1.一直以来政府都很明显的重视农村公路的建设,并且如今在地区较偏远的很多乡镇府都存在一种误区,领导认为只要修好了道路方便的百姓就完成了任务、就造福了百姓。2.农村公路的养护与管理需要不断的资金投入,长期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让政府难以承受。3.大家片面的认为现在的路面都是水泥混凝土的,无需进行养护。4.农村地区对超载车辆、外来车辆随意行驶,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的现象的宣传力度不够,最终导致对农村公路的养护没有明确的概念。
(四)农村公路总体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受土地限制,往往过多的考虑了农田、村庄的限制,我县农村公路绝大多数顺着原有沙石路或土路修建,因此,在项目建设方案的选择上,一些技术指标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部分线路线型较差,“丁字”路口、急弯、陡坡到处可见。同时,道路上还存在一些危桥险涵未能得到同步改造,宽路窄桥或者桥头变线等情况,直接影响建设标准。
(五)公路环境差,马路市场严重
群众爱路、护路意识差,安全意识淡薄,道路上堆放着粪堆、渣土、柴草堆、建筑材料;厕所、猪圈、大棚等违法建筑物侵占路面。集镇段摆摊、设点占道经营,影响车辆通行。
二、农村公路养护实施对策的分析
(一)理顺管理体制,创新养护机制
1.明确养护管理责任主体。明确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权限,落实村道养护管理责任主体,实行“户籍式”管理模式,有效杜绝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责任主体缺位现象。此外,认真研究并建立以自治区人民政府、内地援疆省市人民政府、驻疆央企、内地入疆大型资源开发企业等也作为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的体制机制,共同分担新疆农村公路养护责任;2.推进养护市场化进程。积极推行农村公路招标养护试点,实行管养分离。选取试点地区对公路养护实行内部招标和向社会公开招标,根据各线路的自身条件,合理确定各项养护指标,并以合同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而农村公路主管部门则严格按照合同验收养护质量,进行奖惩;三是大力推行养护承包制。
(二)提高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要解决农村公路管理和养护的问题,还应加强对农村公路施工和养护队伍的建设。随着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车流量的增多使公路养护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公路养护队伍应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工作,提高公路养护和管理人员的工资待遇,尽量使公路管理和养护人员固定。应组建一支专业的公路养护团队,是农村道路管理和养护逐渐走上专业化的道路,可在农村选拔合适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合理组织和管理队伍对公路进行专业性的养护,提升人员的专业素养以适应农村公路发展的需要。
(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筹集养护资金
1.是调整养路费的投入比例。不符合农村公路发展的客观规律,严重制约了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必须适时进行调整,提高农村公路养护专项资金在燃油税中的比例;2.是设立农村公路养护基金,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确定补助标准,重点扶持财政困难地区;3.是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纳入自治区财政年度预算安排,专项列支,用于化解农村公路养护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四是依照现有农业补贴政策,采取以实物换服务的方式,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农村公路养护,既能拉动农村消费,还可部分弥补养护资金不足的现状。
(四)明确划分管理职责
乡村公路实行区(县)、乡镇分级负责,以乡镇为主体的建设养护管理体制。各乡镇政府负责具体落实乡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组织实施乡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工作,负责本乡镇乡村公路建设工程的招投标、质量、安全的全面管理,负责本乡镇乡村公路的养护管理,保证乡村公路畅通;负责乡村公路各项数据的统计及上报,并对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负责。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规定,具体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本行政区域内乡道、村道的建设、养护、管理工作;负责乡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支付前的确认和支付凭证的制作。区财政局负责按照上报公路分局备案的年度乡村公路养护计划落实资金,保障本辖区内乡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负责对申报的预算进行审核批复,负责对划转事项的资金进行监督管理。
(五)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全民养护公路
政府应通过当地媒体,加强道路养护的宣传教育,让农民真正意识到修建养护道路是惠及自身的民生工程,并让农民认清自己的“主体”地位,取得他们的支持并号召他们主动加入修路养路的队伍。同时,政府应意识到,道路养护只有在农民参与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做到路为民所用、路为民所有、路为民所爱,才能在修路、养路、护路、集资、出力等全过程中得到广大农村居民的拥护。在决策过程中,只有保证信息公开,真正做到让农民参与,才能尽可能多的实现农民的利益诉求,才能使不利于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农村公路行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对于公路的管理和养护应很据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管理,从多重方面进行管理,保证农村公路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减少公路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大力推广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好经验、好做法,就一定能解开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难这把“锁”,促进农村公路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生瑞.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系统分析与评价[D].长安大学,2002.
[2]喻翔.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决策优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5.
[3]蒋红妍.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管理系统研究[D].长安大学,2006.
关键词:农村公路;养护技术;措施
1前言
沥青路面是我国公路的“主力”。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占铺面公里的41.8%。实际上,由于养护经费不足、交通状况复杂以及养护技术欠缺科学性,导致公路养护压力很重,在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过程中,由于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与城市公路存在差别,并不能够笼统地使用干线的养护方法,因此,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应该充分考虑当地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养护措施,进行预防性公路养护的技术研究。
2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概念
2.1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的必要性
我县沥青路面现状及损坏原因分析:2008年我县县道实现了沥青路面,总里程达285公里,担负着各乡镇和连接外县域的交通干道作用,曾给人们带来了很大方便,但多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如:公路历史、养护资金、技术、社会车辆、环境条件等,使得现有沥青路面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据统计,我县2008年社会车辆拥有量仅4万辆,而2016年已突破10万辆!加上严重的车辆超载路面损坏率达50%!因此,在“十三•五”期间路面尚未提级改造前,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当务之急。预防性养护技术区别于传统的损坏后再维修,该技术是在公路出现问题且未被破坏之前,对公路进行维护和修整,能起到对道路安全的预防作用,能够极大的降低传统修路对交通的影响,从而节省养护经费。还能增强公路的性能、提高路面的质量。农村公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经济效益,方便人民的生活。
2.2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的技术标准
(1)对策选择: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技术的标准在国内没有具体的定义标准。通过工作总结,我认为养护技术的实施标准必须满足三个条件,首先要掌握最佳养护时间,时间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省养护经费,其次是在技术上要满足养护的需求,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案,最后要在性能上满足工程的要求和特点,比如农村公路养护和高级干线公路养护应该予以区分。这也是预养护对策的选择。(2)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理念:通俗来讲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选择恰当的路面,采取正确的措施。预养护路面的评价指标应该从路面状况指数(PCI)、路面强度指数(SSI)以及行驶质量指数(RQI)做具体的判断和评价。标准大致可分为宏观标准和微观标准两种。下表是预养护路况的宏观标准:微观标准主要通过查验公路是否出现轻微或者中等程度的横、纵向裂缝以及细小裂缝。或者是深度小于25MM的车辙。微观标准还可以是检验公路是否出现松散、老化以及泛油的情况。还有路面是否抗滑、是否渗水以及路面的平整程度。这些都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微观标准。(3)养护工作的分类,按规模可分为日常巡视检查、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以及专项养护工程。实际养护工作中,针对不同的路面情况,工作人员会选择不同的工作方式。
3公路沥青路面预防养护技术的实施分析
3.1预防性养护技术对策选择
预养护措施的对策选择要保证经济效益和技术功能并重,也就是说技术方案的选择要考虑工程的单位成本和使用寿命,而且还要重视技术的性能和使用条件,满足这些才能够更好地做到养护公路。建立预养护对策库,使用决策矩阵法进行分析。首先要重道路影响因素做出数据分析,其因素导致分为道路损坏状况、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公路等级因素。其中路面损坏因素主要有主导损坏类型和损坏程度两组数据,交通状况因素可分为大中小三个类型,进行分类。下表是对策库的具体数据参考。我们可以根据对策库选择最适合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方案对策。
3.2预防性养护措施
3.2.1现场热再生简单来说这种技术就是通过对路面上原有的材料再利用,使用机械将路面进行热再生修复,能够快速地完成路面铺设,减少对路面的干扰。热再生技术可以分为耙松整形再生、重铺再生和复拌再生这三种方式。沥青路面的热再生技术将路面先加热软化,随后将耙松的沥青路面进行拌匀,使用热再生机进行摊铺碾压。由于原沥青路面会产生老化现象,其轻质组分和石料数量都有所减少,在进行热再生时要将混合料和在生剂按照一定的比例投入,重新回复沥青路面的性能。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沥青混合料控制在再生混合料质量的30%以内。3.2.2碎石封层技术碎石封层是在路面撒铺一层碎石,利用碎石修复路面功能,能够有效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路面渗水的问题。其施工工艺简单,投资成本小,是比较常见的道路养护技术。施工要准备铺洒沥青粘结料和碎石,沥青洒布量要按照农村的路面状况和碎石规格等情况确定,普通道路石油沥青洒布量一般为为1.0~1.6kg/m2;乳化沥青洒布量为0.8~1.2kg/m2;热改性沥青洒布量为1.2~2.0kg/m2。废旧橡胶粉改性沥青洒布量为1.5~2.5kg/m2。其施工顺序首先要处理路面的病害并清扫路面,其次铺洒沥青和碎石石料,之后用机械进行铺压。在施工中应该注意,碎石的覆盖率必须要达到百分之百,并且要避免碎石重叠等现象。而且要在沥青铺完之后,立即进行碎石的铺设。施工时压路机要跟着碎石铺设的顺序一致,并紧跟着碾压,压时应保持时速2到3千米匀速行驶,碾压次数数要达到5遍以上。以保证养护工作能够达到较高的水准,从而减轻公路养护压力。3.2.3稀浆封层技术该技术使用适当的石屑或砂与乳化沥青、水以及外掺剂相互搅匀,进而形成沥青混合料,将其在路面上进行封层处理,对公路进行维护。该技术所使用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渗透力,渗透裂缝中能够将路面裂缝进行封层,能够使农村公路的路面上形成薄层罩面,保证公路的耐磨性和抗滑性。施工时首先要划引导线,根据路面宽度,调整铺箱的宽度,并摊铺次数为整数。施工时要按照标记的宽度,划出引向导线,保证摊铺时能够笔直的进行。在摊铺时要注意摊铺箱的厚度,根据情况,将各种物料的流量控制器打开,再进行拌合和摊铺。3.2.4微表处养护技术该技术将石屑水泥石灰等填料与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水以及外掺进行混合,并通过专门的施工机械将混合料摊铺在路面上,这种技术能够增加路面性能,提高耐磨性和抗滑性,能够更好地防止下渗水,保护路面结构,工程较为迅速,能够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其施工方式按摊铺车可分为间断式作业和连续式作业两种,一般间断式作业的摊铺车,不能将转料和摊铺同时进行,需要分开作业,连续式作业的摊铺车能够和装料卡车同时前进。在进行摊铺时,当材料即将耗尽,要把装料的出口阀关闭,重新加料才可以继续施工。
4结语
总之,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不能照搬高级干线公路的方式,应该根据具体的交通状况、环境因素、路面性能等诸多原因入手,形成一套独立的、适用于农村道路的预养护对策。我国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部门应该要加强学习和探讨,努力提高我国农村公路的运行和建设的水平,做好公路预防性养护工作。以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统一。
参考文献:
[1]吉增晖.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综述与探讨[J].公路,2015(12):56~63.
[2]黄兆祥.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