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0~6岁 非户籍儿童母亲 儿童保健知识 探讨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246-01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实现,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快乐。儿童由于其生理发育不完全,免疫防护能力较弱,抵抗外界环境能力较差,极易受到一些疾病的侵害,且其患病后病情发展较快,死亡率较高[1]。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加,目前我国非户籍儿童的比例较高,如何对非户籍儿童卫生保健情况进行分析,确有一定的困难,我们对非户籍儿童保健的现实状况的了解主要还是从非户籍儿童母亲对于儿童保健知识的认知现状进行探讨,基于此,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选择仁怀市城区三个办事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两年期间的180例0~6岁非户籍儿童母亲育儿保健资料,对这些母亲的儿童保健知识了解和需要程度进行探讨,观察其认知结构。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城区三个办事处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两年期间的180例0~6岁非户籍儿童母亲育儿保健资料,这些儿童都在0到6周岁之间,为非户籍儿童。儿童母亲的年龄分布在21—34岁之间,平均年龄27.6岁;儿童母亲的文化程度中有初中109例,高中41例,高中以上的30例,包括了高职、大专和大学本科等,儿童的家庭条件中年收入在一万到五万的有123人,年收入在五万到十万的有47人,年收入十万以上的有10人,在一般资料进行统计以后,对这些非户籍儿童的家长进行儿童保健的调查研究。

1.2 方法。对该组非户籍儿童的母亲用的是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统一用0-6岁的非户籍儿童的卫生服务现在所处的状况及问卷调查,现场对目标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含有儿童出生发育情况、儿童的自然情况、儿童接受保健教育的状况以及儿童母亲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和需求。

1.3 数据处理。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抽样中的母亲对儿童的生理发育知识、儿童教育知识、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儿童心理发育知识的了解程度很差,每项的了解程度都不超过20%,母亲表示不知道这些上述儿童保健项目占40%。

3 讨论

儿童保健主要是在儿科医生和公共卫生医师/预防保健医生与社区护士的指导下,对儿童常见疾病的诊疗情况进行开展和具体管理的。其包括新生儿保健、婴幼儿保健、学龄前期保健及学龄期保健。新生儿保健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28天内实施的保健,这个时期的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保健工作以喂养、保温及清洁卫生为主。婴幼儿保健是指1周岁至3周岁过程中实施的保健,在这一时期的儿童智能发育比较突出,语言思维能力明显增强,但缺乏对危险识别的能力,保健工作以防止意外创伤、中毒、传染病为主。学龄前期保健是指3~7岁儿童的保健,此时期儿童发育减慢,求知欲强,保健工作以防止意外事故和传染病为主。学龄期保健是指7岁到13岁(青春期前)的保健,此时儿童发育已基本接近成人,是长知识、接受文化科学教育的重要时期,保健工作以防止龋齿、近视和慢性疾病为主[2]。其中对7岁以下儿童的保健工作是重点。

调查结果显示,非户籍儿童的母亲对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有着强烈的需求,这就给在非户籍的人群中展开儿童各种保健知识的健康教育这一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非户籍儿童的母亲对于儿童接种疫苗以及定期的健康检查的需要性相对较高,但受计划生育政策限制的影响,对育儿的咨询以及对新生儿进行访视的要求却比较低,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该人群的非户籍性很大及母亲儿童的保健知识十分贫乏、宣传教育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因大多数非户籍儿童的父母亲是来自于偏远的农村[3,4],她们不愿意到妇幼保健机构和医院去咨询,就是医务人员上门提供服务,她们也不太乐意接受保健服务。针对非户籍人口大多数来自于农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保健的意识相对淡薄等特点,相关的各个部门应该加强并且利用这类人群较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对其进行儿童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程度,对其进行积极的配合或是采用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指导,以便更好的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由于流动人口的增加,针对非户籍人口多来自农村、文化水平低、保健意识淡薄等特点,卫生部门应加强并协调相关部门采取易于接受和理解的方式进行儿童保健知识宣教,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的认识,积极配合或接受主动的儿童保健行为。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儿童,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

基层儿童保健问题的了解,对其实施有效的解决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更是有着积极的意义和长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陈刚,吕军,张德英,刘英涛,张立.管理者与提供者对非户籍人口妇幼保健服务的意向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6,12(09):716-717

[2] 史晓浩,杰.非户籍儿童城市社会交往的逻辑——指向一种质量互释的混合研究[J].南方人口,2010,14(02):528-529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范文第2篇

关键词:儿童 保健 预防

引言 儿童保健是一门新兴专业学科,内容丰富。不同的年龄阶段,保健的内容也不一样。孩子发育有其关键阶段,某些疾病也有高发期,了解这些规律和预防某些疾病的最佳年龄,有助于养育出健康聪明的宝宝。

一、儿童保健的重要性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是成人的基础,不少成人的躯体疾病、心理异常、性格行为等问题,都与小儿时期身心健康有关,然而儿童时期缺乏自卫能力,其健康易受营养、疾病、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是最易受伤害的人群,因此,为保证儿童身心健康,防治各种疾病,进行早期教育等,是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婴儿期保健重点为合理喂养、早期教育、体格锻炼、疾病的预防。幼儿期保健重点为合理安排膳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早期教育、预防发生意外伤害等。

二、儿童定期健康检查的时间

1、一岁内每三个月检查一次(即42天、3个月、6个月、9个月、1岁)。

2、一至三岁每六个月检查一次,三岁以上的儿童每年体检一次。

三、体格检查内容

1、生长发育检测,查前闭合情况,测量头围,头围的大小与脑和颅骨的发育,是评价脑和颅骨发育的指标。

2、 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测。

3、新生儿听力筛查。

4、婴儿发育筛查DST,测量身长、体重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最易获得的指标。

5、儿童气质评估。

6、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微量元素检查。

7、口腔保健,视力保健:了解牙齿萌出情况及有无龋齿,口腔疾病等

8、早期教育,入托能力评估。

四、家长观察自己的孩子健康状况的内容

1、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2、孩子的身高是否达标,体重是否正常?未来的身高怎样?

3、孩子的各种行为正常与否?

4、孩子的血常规是否正常,是否贫血?是否有微量元素缺乏?

5、如何更好的做到科学喂养。

五、儿童保健方法

1、婴儿添加辅食的原则和顺序:

1.1、从少到多,从稀到稠,从细到粗,增加食物种类要习惯一样再加一样。

1.2、年龄在4个月以内的婴儿要纯母乳喂养。

1.3、4~6个月要添加菜汁、米糊、营养米粉、烂粥等。蛋黄、鱼泥、菜泥、果汁、水果泥、动物血、豆腐,用匙喂养。

1.4、7~9个月添加蒸蛋、烂面、烤馒头片、饼干、碎菜、血末、肝泥,以训练咀嚼。

1.5、10~12月厚、软饭、挂面、馍头、面包、碎肉、豆制品。

2、小儿各时期神经精神发育和动作发育

1个月,伏卧会抬头,铃声使全身活动减少。

2个月,能微笑,眼随物转动,直立位及俯卧位时能抬头。

3个月,听声头转向声源,握住拨浪鼓,两臂会撑起。

4个月,抓面前物体,自己弄手玩,较有意识的哭和笑,扶着髋能坐。

5个月,伸手取物,扶腋下能站得直,会翻身,咿呀学语。

6个月,能独坐一会,用手摇玩具,能认陌生。

7个月,能听懂自己名字,会独坐。

8个月,认识物体,会爬,会自己会起来躺下去,扶栏杆站起来,会拍手。

9个月,说“再见”会挥手,说“谢谢”会点头,会扶站。

10~11个月,能摹仿成人的动作,能独站片刻,扶椅或推车走几步,拇食指对指拿东西。

12~15个月,会主动叫“爸爸”“妈妈”,独走稳。

15~16个月,能指出身体的部位,能叠。

3、儿童心理卫生直接影响其成长

一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除了体格发育,神经心理方面的发育同样重要,从新生儿期到学龄期儿童的感知、运动、语言、心理等功能的发育。一般包括技能发育和智力发育,技能发育即是运动的发育,分为精细运动和大运动两部分,技能的发育是大脑技能逐渐成熟的结果。儿童如有出生前后的异常导致大脑受损,常会出现运动发育障碍,而机能发育增强儿童认识世界的能力,对促进智力的发育意义重大,因此对问题的早发现、早干预对孩子的预后非常重要。智力发育包括认知发育、感情发育、语言发育等,这些功能逐渐发育的同时,人的心理功能、心理素质也在逐渐发展、形成。目前,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业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精神心理的问题及疾病越来越多,儿童时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减少此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作为家长,在为孩子输送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完善的人格。

六、总结语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希望,做好儿童保健工作是每个儿童保健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儿童保健是一项重要的,琐细的工作,需要儿童医疗保健工作人员,家长,幼儿园教职工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保证儿童健康茁壮成长,为以后的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春昌,儿科保健与儿科常见健康问题[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第4期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范文第3篇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上海市普陀区随机抽取了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科≤3岁的健康体检婴幼儿,12个幼儿园的学龄前期儿童,以及3所小学(78个班级)、8所中学(共26个班级)的学龄期和青春期儿童,共11835名。

1.2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首先对抽取样本的学生及家长发放统一的初筛调查表,进行初筛,对可疑对象再进行详细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按2003年我国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的诊断标准[4],进一步确诊哮喘儿童。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对计数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喘息或哮喘的发病率以百分比表示,不同年龄组间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儿童喘息或哮喘史及喘息或哮喘现患情况

本次调查获得有效问卷11771份,其中男5832名,女5939名;失访和无效问卷共64份,男29名,女35名,总失访率为0.54%。在11771份有效调查问卷中,有喘息或哮喘史者917名,占调查总人数的7.79%,其中男545名(占男性儿童的9.34%),女372名(占女性儿童的6.26%),男:女约为1.5∶1.0。在过去12个月内仍有喘息或哮喘发作者共有496名(占调查总人数的4.21%),其中男288名(4.94%),女202名(3.40%),男:女为1.4∶1.0。无论是喘息或哮喘发作史率,还是喘息或哮喘现患率,男性均显著高于女性(χ2=38.46、14.68,P<0.001)。各年龄段儿童喘息或哮喘情况见表1。2000年上海市调查中,儿童有喘息或哮喘发作史率为4.52%,喘息和哮喘的现患率为3.34%[3]。本次调查数据均高于2000年的调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2.52、13.763,P均<0.001)。

2.2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

在917名曾有喘息或哮喘史的儿童中,513名(占55.94%)的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3岁,其中男性312名(占男性儿童57.72%),女性201名(占女性儿童54.03%);295名(32.17%)的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3~7岁,其中男性176名(32.29%),女性119名(31.99%);109名(11.89%)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7岁,男性57名(10.46%),女性52名(11.89%)。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3岁的比例高于3~7岁和>7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82、262.61,P<0.001);而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3~7岁的比例也高于>7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63,P<0.001)。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的男女性别比则均无差异(χ2=2.72,P=0.257)。在574名>7岁曾有喘息或哮喘史的儿童中,有305名(53.14%)近12个月以上不再发作,其中男性181名(占相应男性喘息或哮喘史者的52.31%),女性124名(占相应女性喘息或哮喘史者的54.39%),男性和女性无发作比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P>0.05)。其中,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3岁的242名中,133名(54.96%)在过去12个月不再发作;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3~7岁的223人中,121(54.36%)无发作;而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7岁的109名中,51名(46.79%)无发作。第一次喘息发作年龄>7岁儿童在过去12个月中无发作的比例低于≤3岁和3~7岁发作的儿童(χ2=33.52,P<0.001),而第一次喘息发作≤3岁与3~7岁发作的儿童在过去12个月中无发作的比例无差异(χ2=0.58,P=0.451)。

2.3喘息或哮喘发作和缓解期的治疗情况

在917名有喘息或哮喘史的儿童中,几乎都曾静脉点滴或口服抗生素;726名(占79.17%)在喘息或哮喘发作时到医院吸入过药物治疗(具体药名不详),回家后不再吸入药物;208名(占22.68%)服用过2周以上的孟鲁斯特钠咀嚼片;均无静脉注射或口服氨茶碱。在496名现仍有喘息或哮喘的儿童中,有67名(13.51%)在规范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中。其中,>5岁(共336名)者中,有23名(6.84%)长期正规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粉雾剂;<5岁(共160名)者中,有44名(27.50%)长期正规吸入氟替卡松气雾剂,均处于哮喘完全控制中。

3讨论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范文第4篇

出生情况分类标准:以我国15城市不同胎龄新生儿出生体重值为标准,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以下定义为SGA,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平均体重第90百分位以上定义为LGA,出生体重位于同胎龄平均体重第10~90百分位之间为AGA[8]。

体格情况定义:身材矮小定义参考第2版《儿童保健学》,即身高低于本民族、本地区、同龄、同性别健康儿童的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2SD)或第三百分位以下[9]。超重和肥胖定义参考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10]。

统计学分析:用EpiData3.0建立数据库。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一般情况

共发放出生情况调查表10000份,回收7291份,回收率为72.91%,其中有效调查表为7194份,有效率为98.67%。本研究中男女生在各年龄段人数基本平衡(男∶女=3494∶3700)。其中SGA比例为6.23%,LGA比例为18.06%。身材矮小比例为1.89%,其中5.13%的SGA身高未能追赶至-2SD,AGA身高低于-2SD的为1.78%。男童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18.9%和6.5%,女童分别为6.0%和1.2%;LGA超重的发生率为13.78%,肥胖发生率为4.39%。见表1~3。

2各年龄段身高情况分析

被调查儿童的身高在10~15岁年龄段SGA、AGA、LG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童中,10岁~和11岁~组的SGA儿童身高低于AGA,且10~15岁各组的SGA儿童身高均低于LGA儿童;10~15岁组LGA儿童身高高于AGA儿童。女童组中,SGA儿童13~15岁的身高均低于AGA和LGA儿童;10岁~组、12岁~组、13岁~组LGA儿童身高高于AGA儿童。见表4,图1。2.3各年龄段体重情况分析男童在各年龄段SGA、AGA、LG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来说LGA儿童体重均值大于AGA和SGA儿童,9岁~至13岁~组的LGA儿童比AGA体重明显增加(P<0.05);11岁~和14~15岁组SGA儿童体重低于AGA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童在10岁~至12岁~组和14~15岁组SGA、AGA、LGA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GA儿童体重大于AGA和SGA儿童,其中10岁~至12岁~组的LGA儿童体重与AGA儿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15岁组SGA儿童体重小于AGA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图2。

讨论

1998年我国11个省44个市、县调查显示我国SGA的发生率为5.87%,其中城市为4.20%,农村为6.30%[11],本次调查显示成都市区SGA比例为6.23%,与我国平均水平接近。虽然导致SGA的原因多样,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SGA与孕期不良宫内环境、母亲基础疾病、胎儿染色体异常、胎盘功能异常等相关。大多数学者认为SGA的发生与上述原因导致的生长激素(GH)分泌低下,部分SGA儿童的下丘脑-垂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轴受损密切相关[12-13]。1963年,Prader等[14]提出“追赶生长”这一概念,用来描述因病理因素导致生长迟缓的儿童在去除这些因素后出现的生长加速现象。长期随访的研究显示SGA在出生以后多数能在2年内获得明显的追赶生长,但仍有10%~15%未能有追赶生长[12],SGA身材矮小者可持续整个儿童期甚至到青春期、成人期,未实现两年内追赶生长者18岁时身高仍低于同年龄两个标准差者的相对危险是纯低体重的5.2倍,是低体重标准身长者的7.1倍[15],50%未发生追赶生长的儿童发展为成年矮身材,以致最终身高低于其基因所决定的高度[16]。本次调查数据显示9~14岁SGA儿童总体体格发育平均水平多个年龄段低于AGA和LGA儿童,尤其是身高的差异更为明显,低于同年龄同性别身高两个标准差的儿童约占SGA儿童的5.13%。其中10岁~至11~岁组的SGA男童身高低于AGA组;女童组中,SGA儿童13~15岁的身高均低于AGA和LGA儿童。SGA追赶速度过快可导致代谢综合征,健康的饮食结构控制有利于避免SGA追赶期的身高及体重追赶过速。获得良好自然追赶的患儿,要监测其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等指标以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未达到满意追赶的患儿需进行GH治疗[17]。因此,应充分重视出生情况和体格发育状况,速度增长过慢的孩子应加强管理并提早干预,尤其是2岁内未出现“追赶生长”的儿童,其成年身高较矮的风险明显增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配合,改善其成年身高。

学龄期儿童保健重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医疗保险;全科医生

中图分类号:R19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1-0253-02

一、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基本情况

(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情况

社区卫生服务建设是城镇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是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根本方法,是实现“保小病,以预防为主”医保原则的根本,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的保障。

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一般以街道办事处所管辖范围设置,服务人口约3~5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设多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站覆盖1.5万人左右。在引进竞争机制,根据公平择优的原则为前提的情况下,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选择具备提供社区卫生服务基本条件,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或自然人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社区卫生服务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初级诊疗服务。具体服务内容有:

1 预防服务。包括:(1)个人、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预防;(2)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的社区防治,病例发现及报告;(3)精神卫生的咨询,采取有效措施如转诊和康复等,以减轻社区居民的精神紧张问题,缓解压力,及时矫正心理行为问题;(4)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

2 保健服务。包括:(1)妇女保健:如围产期、产前、产后、更年期保健和妇女病筛查;(2)儿童保健:新生儿、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等各个不同发育阶段常见健康问题的防治与筛查;(3)老年保健:了解社区老年人生活和健康状态,发现问题,指导预防,指导自救。

3 健康教育和健康自救。(1)针对主要健康问题;(2)纠正不利于健康的行为;(3)特定健康教育。

4 全科医疗服务。(1)实施首诊负责制,进行多发病、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和护理等综合性医疗服务;(2)疑难病症、急诊的转诊、会诊;(3)家庭医疗服务以及开展有针对性的病人教育;(4)上级医院诊断明确或恢复期病人回到社区后的继续治疗。

5 社区康复。

6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7 社区卫生诊断。

二、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投入不足,缺乏医疗设备

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财政投入严重不足,以2004年为例,我国医疗支出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与国际上其他国家(美国把GNP的16%花在卫生保健上,英国的花费为GDP的7%)相比,差距甚远。医疗卫生投资的不足,直接导致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不足,社区卫生服务的覆盖面远没有达到要求。而且基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缺乏基本的医疗设备和先进的工作管理设备,致使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条件受限,诊治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下。基本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缺失,导致社区居民小病也去大医院,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有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形同虚设,既占用了医疗资源,又丧失了卫生服务能力。

(二)人员经费难到位,缺少长效保证机制   目前存在财政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经费补助标准过低,拨款迟迟不到位,社区卫生服务站内医务人员编制受限等情况,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缺钱、缺人”的问题普遍存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不仅基础建设不足,而且卫生机构的经办人员没有盈利,缺乏激励机制,致使基层服务站缺少全科医生,难以吸引及留住优秀人才,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长效保证机制的缺失,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发展。

(三)初诊层次低,就医信任度不足

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疗设备和优秀全科医生的缺乏,又直接导致了其初诊层次的低下,社区服务的初诊仅停留在头疼感冒等小病上,很多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都不能得以实现。居民就医信任度的不足,使社区居民大病小病都去大医院,大医院人满为患,社区卫生服务站却“门可罗雀”。

(四)监管力度不足,具体措施落实不到位

社区卫生服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足,上级部门进行检查时,只做表面文章,下级部门也是应付了事,致使很多具体实际的医疗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虽然政策出台了,可是实际问题得不到解决,社区居民感受不到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提高。

三、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议

(一)增加财政投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高收入国家医疗费用的支出一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左右,中等收入国家的医疗费用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也能达到6%,而我国医疗费用的支出所占GDP的百分比太低,加大财政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势在必行。依据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医疗费用占GDP的百分比提高到6%还是实际可行的,那么我国医疗卫生的财政投入将会增加2 000亿元以上。而且即将出台的新医改方案提出,将在2009―2011年,即3年间,各级政府预计投入8 500亿元用于五项医改,可见,增加财政投入的力度之大。如果拿出此增加的财政收入的相当一部分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用于新增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建设,原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环境的改善,必要医疗设备的购置,那么基层卫生服务条件将会大大得到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也将会得到切切实实的保障。

(二)整合资源,高效配置

医疗保健具有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属性,由于其信息技术上的复杂性、专业性,加之消费者感情方面的原因,消费者不可能花费时间仔细对比不同医生的诊治,而且也不清楚某种疾病的治疗“应该”花费多少钱。由于产品信息的不完全和价格信息的不完全,导致消费者错误选择的机率较大,错误选择的成本很高,目前,我国存在社区卫生服务覆盖面不足的同时,市场上还有很多不规范的个人诊所,没有卫生服务站的社区居民,为省去大医院的看病效率低问题,只能选择个人诊所,而又由于前面所述医疗卫生产品的信息不对称性,消费者只能“昕之任之”。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把一部分有条件的个人诊所纳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切实做到为居民服务。

另外,一些二级医院存在“看病少”等问题,造成了医疗设备和优秀医务人员的浪费,因此可考虑把一些二级医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全科医生的培训,做好社区卫生服务与大型医院的转诊、会诊等衔接工作,和社区卫生服务的管理及监管等工作。做到现有医疗资源的充分整合,高效配置。

(三)提高初诊层次,分流大医院病员

先进医疗设备的购置,二级医院的介入,全科医生的增加可以部分解决社区卫生服务“缺钱、缺人”的问题,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初诊层次,使社区卫生服务的诊治不再只停留在感冒等小病上,不仅使其预防、保健、教育、上级医院诊治病人的后续康复等功能得以完成和实现,而且对于大型医院看病人员的分流还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这样,一些原本可去也可不去大医院看的疾病,可以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得到诊治,既省去了看病者去大医院排队看病的时间,又对大医院的工作量进行了缓释,还使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忙碌起来,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四)归属大型医院,设置激励机制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医务人员的激励机制的缺乏,一直是比较严重和敏感的问题。由于没有激励机制,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很难吸引并留住优秀的医务人员,而且现有的医务人员也存在责任心不强、服务态度不佳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可适当考虑社区卫生服务的归口问题,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归属上级大医院,一切行医标准遵从大医院,而经济进行独立核算,当地财政部门给与一定的财政补贴。这样可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医务人员起到激励作用,吸引优秀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自觉维护其医务环境。同时,还可以组织医生去上级医院学习,提高医务水平。也可以让上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社区坐诊,扩展社区卫生的诊治面,增加社区居民就医的信任度,实现良性循环。

(五)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提高行医效率

为社区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以网络为平台,统筹层次逐步由区提高到市,做到定时信息更新。能够及时发现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预防疾病,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统一安排定时检查,以防止综合性并发症的产生,对老年人可进行上门体检服务等。电子健康档案具有操作便捷,存取方便,输出方式灵活,可多用户共享,辅助决策,随访提醒等功能。

但目前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还存在很多实际问题,比如网络建设问题,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异地就医难问题。有些省市已经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比如。用城镇居民的医保卡号作为电子健康档案的用户账号,这样就解决了病人ID号唯一的问题。病人去医院就医时,可向医生提供自己的电子健康档案,有利于医生对病人疾病的诊治,极大地方便了患者的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