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范文第1篇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日常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与学科相关的专题进行研究,使学生在主动探索、思考、实践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吸收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教与学互动的实践活动[1]。

研究性教学的特点:①学生学习具有自主性。研究性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学生掌握着学习的主动权;②教师教学具有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兴趣等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③研究性教学具有探究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问题,确立课题,引导学生提出不同观点,鼓励学生通过查资料、做实验或开展讨论来验证书本知识,得出不同结论。

二、研究性教学在普通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及成效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在心理学专业开设的20~30门学科中,它处在“基础”和“入门”的地位[2]。我们以2014级心理学两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课改实验。

1.精选教材

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我们给学生所选教材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该教材经过多次修订,成为国内使用最广泛、最受欢迎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新版教材既保留了该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又增加了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内容,特别是吸收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某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并且重点介绍国内心理学研究工作,兼具中国特色。

2.全面归纳分析教学内容

在深入钻研教材及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我们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归纳,将内容划分为五大模块:概论、人的信息加工过程、行为调节与控制、人的心理特性、活动与发展。为充分调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研究性教学方法的优越性,我们根据每个模块的理论特征及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成套的教学方案,提前告知学生,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进度在课下认真准备,将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下学习过程结合起来。

3.提高学生的研究意识

当下大学生缺乏研究意识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我们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①鼓励学生有质疑教材知识的精神。我们要求学生对教材中的错误进行理性批判。他们发现权威也会犯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这种方式激活了他们研究问题的动机;②将学术研究引入课堂。对有争议的问题,我们会归纳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并组织学生讨论,并阐述理由;③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如“人格”一章内容作为学生自学的具体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划分为10个研究小组,每个小组承担其中部分内容的学习任务,要求小组同学在研读教材查找资料的基础上,制作教学课件,然后进行课堂分享与交流。最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对整个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从学生的学习评价结果来看,研究性教学比传统教学的效果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思维方式有了比较明显的转变,提高了学习质量。

三、存在问题

在普通心理学课程中推行研究性教学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过于注重教学方法和技术改革,则很易造成对课程本身特征的忽视,这是一个关键问题。刚入学的学生专业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知识都是很缺乏的,因此在大学最初阶段进行研究性教学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需要教师多探究,以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小鸿,黄亚平.关于高校研究性教学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

[2]施铁如.对普通心理学概念体系的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83-89.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范文第2篇

“我想学心理学。”

“为啥?”“文科生学心理咨询,还是很适合的吧!”

“我也想学心理学,我偶像最近因为抑郁症去世了,我好想帮助抑郁症人群……”

不少同学对心理学专业都存在类似上述的误解。那么心理学专业具体学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心理学专业本科阶段有哪些必修的基础课程:

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学统计、人体解剖生物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心理咨询概论。

除了以上课程,如果你是师范类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么你可能会接触教育类方向的学习;如果你是综合类院校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那么你可能会接触认知神经科学、社会类、人力管理类方向的学习。

听完以上内容,有的小伙伴就要惊呼了:“心理学还要学统计、生物?我可是文科生啊。”“普通心理学是什么?实验心理学又是什么?我只对变态心理学感兴趣!”

关于心理学还有哪些误区,今天小编就来一一解开吧!

1.心理学专业不是文科类专业

在很多人的眼中,心理学是与哲学、教育学一样的文科类专业,然而事实上,心理学是一个理科类专业。心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能得到的学位只能是理学学士学位或教育学学士学位。

在中国,有一些高校的心理学专业是文理科兼收,但是有的学校则只招收理科生。如果你要报读心理学专业,一定要弄清楚这一点,并且做好学习数学、统计、生物等相关课程的心理准备。

心理学不是文科,因为现在心理学家们都努力做着一件事情――让心理学成为一门名正言顺的科学,希望能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理解和研究人类内心活动和外部行为,努力甩掉心理学头上的“伪科学”名号。如果你打算成为一名心理学专业的学习者,那么现在你需要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来重新审视这门学科了!

2.学心理学≠学习心理咨询

从课程你就会发现,大多数人熟悉的心理咨询、变态心理学等都只是心理学专业学习的一部分内容。如果你以为学心理学专业就只学这些东西,可就大错特错了。

本科阶段心理专业学习基本不会涉及很系统的心理咨询的学习。有一些高校会在学生完成基础课学习之后开设一些选修课,其中每年爆满的专业选修课就是“心理咨询与技术”。然而不得不很遗憾地告诉大家,本科阶段心理咨询的学习只是一个最基础的入门,你只能了解一下心理学的概念,如果你希望凭借一学期一门课程的基础学习就能帮助别人解决问题,那真的是不明智的。想成为心理咨询师还需要更深入地学习。

但也不要灰心,虽然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你还没有心理咨询师的能力给别人提供专业的帮助,但是你拥有了科学、专业的心理知识(你知道咨询不是算命),你会知道心理咨询的效果以及它的局限性(你知道有的人遇到的问题可能是需要服药而不是仅仅做咨询),你会知道心理咨询的界限与范畴(你不会再轻易对熟人说“来找我咨询吧”),更重要的是你拥有了关爱和保护自己、家人和友人的心理健康意识,你能够在家人或者朋友遇到发展性问题的时候,推荐给他们更好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求学大课堂:

心理学专业的大家庭

心理学专业一般分为4个专业方向: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其中应用心理学是考生们比较热衷学习的专业方向,小编就简单介绍一些应用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工业心理学

主要研究工程、技术设计和管理工作中人的因素。内容包括:为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实现高效、安全、健康工作的要求,人所必须具备的感知觉、思维、决策和操作特点;组织管理工作中的个体特征、群体心理、领导行为和组织心理;有关人员选拔、训练、评价、激励的方法和“人―机”系统设计的心理学依据等。

2.社会心理学

主要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一般规律,着重阐明人的心理受社会文化制约的基本原理以及社会心理学原理在各类实际部门的应用。内容包括:个体社会化过程,以及,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与沟通、大众心理现象等。

3.医学心理学

主要研究和探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心理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内容包括:医学心理诊断和评估、行为异常的发生、发展咨询和防治、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心理―行为―社会”医学模式,以及心理关护和康复等。

4.运动心理学

主要研究体育运动中的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与应用。内容包括:运动领域的认知过程、情感、意志、技能学习、心理训练、运动员选材,以及心理测试与训练方法等。

5.军事心理学

主要研究军事领域的应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应用,内容包括:军事人员的选拔、评估、作业过程、训练、咨询和作战心理等。

心理学就业方向

1.高校:心理学教师,大多数学校是要求老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高校心理学公共课教师,高校心理咨询中心教师。

2.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机构的公务员。

3.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调研的工作。

4.中小学:心理咨询部门。

5.心理咨询室:从事心理咨询工作。

6.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

心理学专业院校推荐

一本院校: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浙江大学(应用心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华中师范大学、中南大学(应用心理学为全国一流)、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二本院校: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佳木斯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江西师范大学、湛江师范学院、鲁东大学等。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空间想象力变式教学迁移现象

在学习平面几何的基础上学习立体几何,和许多数学知识的延伸一样,含有迁移现象的发生,迁移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指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能力对学习新知识、形成新能力的影响,这种影响一般分为两类,影响为积极的称为正迁移,影响为消极的称为负迁移。

为防止负迁移的产生,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适时恰当地运用直观教学,灵活多样的模式教学,不断地变繁难这简易,可有效地搞好立体几何入门教学。

这种方法作为一块敲门砖是可以很好运用的,也存在约束思维发展的消极性,即开始多采用,学生熟练后应减弱。如果这种负迁移表现出顽固性一面时,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就一定能使学生过好立体几何的入门关进而比较顺利地学习本质性的知识。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学生初次接触立体几何,是从知觉得来的,以记忆中保存的表象为材料在分析与综合加工的过程中,形成未曾知觉过的事物形象,是以形象性和直觉性为特征的。利用实物、模型、图形并结合语言,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实际上是为学生头脑建立空间概念提供感性材料,可以帮助学生直接抓住概念、定理的实质,不仅能增加理解程度,还能增加大脑印迹的深度。随着学生空间能力的不断提高,可有意地减少实物模型的应用。例如,讲异面直线定义时,利用教具,先把两根细铁丝a和b放在平板(a)上,引导学生观察、联想。教师提问:“在平面几何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这时,学生的大脑中会呈现出在同一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表现,它们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如图(I)(II)并作回答,教师接着问:“在空间不重合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此刻学生能凭借生活经验和平时所得的感性材料,头脑中又呈现出空间既不相交又不重合的特征,并回答。然后,教师把其中一根铁丝a插入平面孔O(O不在直线b上)内(如图III)以帮助学生验证回忆的表象正确与否,并直观地理解(III)中的a、b位置关系是空间不重合的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第三种,它们不在同一平面内,因而得出异面直线的定义。

在这里平面几何同一平面内不重合两直线位置关系的知识,相对于学习异面直线的概念不但未起阻碍作用,而是起到了促进作用,即变负迁移为正迁移。仔细分析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教学中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能唤起表象,既可为记忆现象,也可是再造现象,当然空间中两条不重合直线的第三种关系的表象可利用的感性材料是广泛的,只需加以选择即可利用。由于表象不同于感性形象,还带有概括性,有利于向抽象概括过渡,所以语言直观本身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由于复杂的几何图形中点、线、面互相交错,遇到具体图形,尤其是相对于学生比较生疏的图形,大多数学生常常不能把所观察的和分析的部分从复杂背景中分离出来,这时,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帮助学生注意方向和观察角度,把对象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注意一般解题方法的训练,强化变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国际化 日语 教学法 改善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1.061

Improve International Japanese Teaching Methods

CHENG Zhiyan

Abstract In the post-war Japanese education, Japan has been constantly learning and exploring all kinds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heory, improve the Japanese teaching method.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teaching method, and according to the learners' learning ability, the circumstance such as national differences,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teaching method, pay attention to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learners, effort to play their principal role in the study.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ts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review of the post-war Japanese educ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of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alysis of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Japanese teaching improvement.

Key words internationalization; Japanese; pedagogy; improve

0 引言

在20世纪之前,学习日语的人还很少,除了西方传教士、贸易商等之外,日语教育主要是在汉字圈国家开展,采用的教授法以翻译教授法为主。翻译教授法重视口语会话,轻视文字意思表达,不重视读写。

20世纪20年代,日本开始重视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并引进英国语言学家帕玛(Harold-E.Palmer1877-1949)创造的口头教授法(Oral Method)用于日语教育。口头教授法以培养会话能力为目标,通过口头练习,记住基本句型,对语法基本不做深入解释。

战后,随着日语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日语学习者的增多,为提高日语教学效果,日本不断从欧美引进新的外语教授法,进一步改善日语教学方法。

1 声音・语言・入门教授法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日语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声音・语言・入门教授法①(Audio・Lingual・Approach)。该教授法是以构造语言学与行动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特点是通过口头练习使学习者掌握语言材料。美国语言学家Charles C.Fries②认为,学习者应该“首先理解该语言的母语使用者的口语,辨析声音特征,努力接近发音,其次才是学习文法结构、语言形态和辨析,将其无意识地自动地反射性使用”。③声音・语言・入门教授法正是以学习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作为培养重点,以自如表达作为学习目的。根据这一理论,该教授法认为为了培养发话能力而首先形成能迅速且无意识自主地使用必须掌握的基本惯用表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通过正确表现的模仿、应答等反复练习而掌握也是很重要的。

1956年,山家保在《Pattem Practice and Contrast(句型的练习与对比)》一书中首次将该教授法介绍到日本。1963年,E. H. Jorden编写了《Beginning Japanese(日语初阶)》,这是基于该教授法的第一部日语初级教材,在日本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

声音・语言・入门教授法在战后日语教育中被广泛使用,并发挥了重要影响,并应用于各国外语教学中。但是不久就开始遭到各个教育领域的批判和理论性的反驳,并开始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审视。相关批判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机械性的口头练习虽然可以养成语言运用的能力,但是未必能养成使用此语言的交际能力。换言之,即使口头练习能熟练使用,但是在实际的交流中仍然有不能很好掌握的学习者,所以对口头练习的有效性持有怀疑。

(2)因为以语言的构造习得为重点,所以存在轻视练习文中的意思传达和有关其使用情况说明的倾向。例如在机械性的口头练习中,由于是以语法学习为中心而经常忽略了所造句子的意思和实际使用场合的情况也普遍存在。请示传达内容的练习不能养成真正的交流能力。

(3)因为从初级阶段就要求与本语言母语话者相同的发音正确性和流畅性,所以除了一部分语言学习能力强的学习者,大部分的学习者都会感觉到困难和学习兴趣低下。

(4)因为以口头学习为中心,将目标语言的文字教育置后,所以学习者会无视对文字的关心,某些类型的学习者会感到不安。

虽然后来声音・语言・入门教授法被认知学习理论所批判,但是该教授法至今依然是外语教育领域中具有指导地位的教授法理论。基于对声音・语言・入门教授法缺点的批判,此后产生了各种新的教学法。

2 综合・自然・反应教授法

1965年,J.B.Carroll在《Modern Language JournaI(现代语言期刊)》上发表《The Contributions of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 to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心理与教育理论研究对外语教学的贡献)》,从认知记号学习理论的立场,对声音・语言・入门教授法进行批判。1969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夏(James.J.Asher)在《Modern Language JournaI(现代语言杂志)》上发表《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Approach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外语教育的肢体应答方法)》,提出综合・自然・反应教授法。④该教授法以幼儿第一语言学习过程和大脑生理学的理论为基础,为了优先培养听力,与口头练习相比更为重视听力训练,依据“听”与“动作”的一体化进行归纳性学习,可提高学习效果。詹姆斯・阿夏认为大量听力信息的接收与肢体动作反应的结合,能使学习的印象更深刻持久,教师通过自身的身体语言将教学中的单词、句型及儿歌、游戏等表达出来,使学生不通过母语翻译便能够理解教师的语言。从而完全实施了母语教学法。该教授法从1984年开始首先在东京都江东区的“中国归国者日语学级会”被使用。

3 沉默教学法

沉默教学法是基于结构主义的基本理论于上世纪 60 年代产生在美国的现代教学法。这种教学法由美国数学家、心理学家加蒂格诺 (Caleb Gattegno)提出。这种教学法和其他多数教学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教师本身尽量不说话,而使用教具给予指示,学习者按照指示进行会话练习。

加蒂格诺将语言学习理论归纳为以下五点:(1)教授必须从属于学习;(2)学习不是模仿和反复练习;(3)在学习时知性发挥由于知性自身的作用,进行试行错误和深重的尝试,保留判断,修正结论;(4)知性发挥作用的时候,能发动旧知识;(5)教师既不妨碍学习者活动,也不应该无视。沉默教学法主张在教育中最重要的不是教而是学。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占主体地位,教师起到的是辅助作用。而且要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欲望,使学习活性化。另外,在学习中学习者发挥其知性的效果性作用,教师要信任学习者的自律性知性作用,将学习活动交给学习者。这样做可以形成学习者可以有自行评价自身学习活动的评价标准,教师即使不进行指导,学生也可以进行自律性学习。在这样的学习方法中教师不需要订正学生的错误,随着学习的进步,学生会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所以这种教学法会限制教师对学生错误的订正。

由于此教学法的特殊性,教师在实施此教学法之前必须接受特殊的教学法训练,在充分掌握其原理的同时也熟练掌握各种教具的使用方法。有关于沉默教学法的教师研讨会和研修会并不少见,但是在当下还没有真正使用该教学法实施日语教学的机关组织,但是该教学法至今仍作为重要课题而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少见。

4 自然教学法

自然教学法是由1977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西班牙语教师特瑞尔(Tracy)提出,产生于西班牙语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后来在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应用语言学者克拉申(Krashen)参与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化,并在克拉申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其共同编著的《自然路径》(The Natural Approach)于1983年出版,书中克拉申承担理论部分,特瑞尔承担教室实践部分,它标志着自然教学法的正式确立。他们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教师有在目标语言中为理解而进行的输入作用。授课时间是提供为了习得的输入的第一个工作,只有教师才是最重要的输入提供者,另一方面,为提高对输入语言信息的理解,教师也是肢体语言的提供者。第二,教师应活跃课堂的气氛,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授课内容可以根据学习者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快乐教学。第三,教师应发挥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情况而准备适当的课堂活动。收集教材,思考适合学习者的使用方式是教师的责任,但是不能依靠教师的直觉,而是应该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自然教学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强调足够的理解性输入,并能培养口头交际能力,主张在此时此地情境中交际,使其注意力集中在交流信息上。缺点在于所习得知识不能转化为学习知识,两者无相互作用的说法不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另外,学习对获得流利的交际能力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说法,相对绝对化。但由于此教学法无需使用特殊教材和教学计划,所以无论使用何种教材和教学法都能部分地应用此教学法。在今后的日语教育中该教学法也被认为是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法之一。

5 交际教学法

1976年,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Wilkins)出版《Notional Syllabuses(意念大纲)》。1984年,该书由岛冈丘翻译介绍到日本。同年,J.van Ek出版《The Threshold Level for Modem Language Learning in Schools(学校现代语言教学水平)》。这两部书都提出注重学习传达能力的交际教学法教材开发以及课程设计的基础理论。交际教学法是以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其特征是“以培养表达能力的功能和概念为中心的教学大纲”、“重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按照学习者的要求的课程设计”、“根据不同目的进行教育”、“重视表达与谈话”、“与正确性相比更为重视流畅度”等等。⑤该教授法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归国者生活日语I》中被引入使用。

除了上述主要教授法之外,随着各种语言教学理论的出现,还涌现出许多其他教学方法。例如:社团语言学习教学法(CL/CLL)、暗示教学法(Suggestopedia)和模拟实践教学法。其中模拟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6 结语

在战后日语教育中,日本一直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各种外语教学理论,改善日语教授方法。重视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并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国别等情况差异,选择最适合的教授法,注重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努力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注释

① 亦译作“听说教学法”。

心理学基础入门知识范文第5篇

一、新课伊始,激发学生兴趣,有利于引导学生入门

学生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愉快地力求获得新知识而努力学习的一种良好的心理倾向。它是学习的动力,是提高能力的基础。同时,学生具有一定能力以后,还可以促进学习兴趣的提高。由此可见,兴趣与能力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因此,开始阶段的教学,教师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有利于引导学生入门。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适当地布置悬念,适时幽默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调节学生的情绪,可以使学生长时间对物理保持兴趣。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每节课的导入,力求形式新颖,采用多种的导入方式,如实验导入、故事导入、激趣导入、情境导入等等,力求抓住学生的心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兴趣逐渐上升为爱好,学好物理的自信心也会增强,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顺利地把学生带入物理领域的大门。

二、注意强调基础知识,使学生保持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中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弱和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差的特点,而高中物理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等内容抽象性强,比较零散。这就造成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掌握起来感到力不从心。为了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素质。在教学策略上,面向全体,注重基础;在教学方法上,要采用分段提高,分层研究,依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循序渐进地理解概念,并逐步给予加深。在教学形式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及时对比易混概念,使学生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去认识理解这部分内容。在运用概念解题时,要注意习题的合理性,不要盲目地求难、求多。要先学会知识的简单应用,再把知识转化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经验证明:抓住基础,突破重点、难点,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有利于学生对物理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重视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做好这些实验,是培养中学生物理兴趣,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及思维能力的关键。教学大纲中也指出:“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获得物理知识和实验技能。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不做或少做实验,对于学生接受起知识来,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物理实验,特别是学生的探究实验。因为探究实验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来,从而提高他们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态度和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掌握物理基本原理,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体验科学家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和成功喜悦。

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学生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

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是学生能力提高的表现。学生对此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实际,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又发展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学好物理“大有作为”,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物理知识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从而激发出学生对物理的向往和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