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民族教育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作为一种新的研究取向,宏观文化心理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都坚持既要从文化的视角研究人的心理,又要从心理的视角反观文化,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同质性和相互建构性,奉行“心理是文化的心理,文化是心理的文化”等主张,认为文化是心理产生的基础、形成的机制,心理具有文化的特征、功能和成分。如前文所述,宏观文化心理学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心理学在基本思想上相差无几,但是宏观文化心理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观。宏观文化心理学家主张从更为宏观的视角去看待文化,他们认为文化是由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构成的,这些元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宏观文化心理学家将这个文化体系称作“宏观文化”。那么什么是宏观文化呢,它包括哪些要素呢?这一切还要从宏观文化的源起及其理论谈起。宏观文化的思想并不是文化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而是来源于前苏联以维果茨基(L.S.Vygotsky)为代表的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的文化观和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U.Bronfenbrenner)的生态学模型。
维果茨基等人在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中详尽地阐述了存在于社会中的符号。他们指出,符号是指某一特定时空条件下具体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包括精神层面的符号,也包括物质层面的符号。这些符号存在于人们生活中,会对人们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它会使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个体都打着符号的“烙印”。有学者进一步指出“符号是客观的,因为它所表示意义的客观性,同时它又是主观的,因为是主体赋予它一定的涵义;符号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是自然的,而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它又是文化的;符号具有外在的物质外壳,因而是外在的,同时符号又在儿童的心理中反映出来,因而它又是内在的。”[1]无论是从维果茨基等人对符号界定,还是从我国学者郑发祥、叶浩生等人对符号性质的说明,我们都可以将“符号”视为广义的文化。布朗芬布伦纳根据发展的生态学理论提出了个体发展的生态学模型。在该模型中,生态指的是个体正在经历的,或者与个体有某种关联的环境。他将个体置于五个生态系统中来进行考察,这五个生态系统分别为:微观系统(microsystem),是指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社区、游戏场所等;中介系统(mesosystem),指的是在微观系统和外部系统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环境;外部系统(exosystem),指那些个体并未直接参与但却对个人有影响的环境,如伙伴、邻居、传播媒介、各种社会制度等;宏观系统(macrosystem),指的是社会中的意识形态、社会习俗、道德观念和价值观等;时序系统(chronosystem),个体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这五种生态系统在时间和空间上并存,而且相互影响。其中宏观系统变化会影响外部系统,并进而影响到个体的微观系统和中介系统。因而,布朗芬布伦纳主张,对个体发展的考察,不应仅停留在微观系统上,而应在各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来考察。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在借鉴维果茨基等人的社会文化历史理论和布朗芬布伦纳生态学模型的基础上,按照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把布朗芬布伦纳的五个生态系统进行改造和重组,提出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宏观文化理论。在其宏观文化理论中,他指出,“宏观文化包含社会制度、人工制品、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三个层面的要素。其中,社会制度主要包括政府、宗教组织、家庭结构、教育系统、经济企业和家庭结构等;人工制品主要指的是广告、服饰、商场、教堂和从其他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的学校以及房屋的建筑风格等;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则是关于时间、隐私、儿童、财富等方面的概念或思想。这些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系统的文化体系,即宏观文化。”[2]从宏观文化的源起及其理论来看,宏观文化不仅颠覆了微观文化心理学对文化的认识,而且为一般意义的文化心理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最主要的是它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或方向。为了进一步理解和体验宏观文化,笔者以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的种族心理研究为案例来进一步展示宏观文化。
二、卡尔•雷特纳的种族心理研究
许多学者都曾研究过美国白人种族心理的产生机制,他们的研究视角、研究思路甚至研究结论不尽一致。美国著名的文化心理学家卡尔•雷特纳独辟蹊径,以宏观文化为指导,以宏观文化心理学为取向探讨了白人种族心理的源起、特征及其运行机制。在其著作《文化心理学》中,他为我们提供了两个生动而形象的案例,并以此来揭示白人心理的产生机制。案例一:一个美国南部的白人妇女讲述了她童年时期亲身经历的一件往事。当时她大约8岁。一天,她和她的伙伴正走在人行道上。这时,一个年龄相仿的黑人女孩迎面走来,黑人女孩并没有给她们让路。当时,她和她的伙伴很气愤,她说“我们抢占了她的路,因为我们是白人!”而当黑人女孩的胳膊碰着她时,她打开黑人女孩的手并愤怒地说,“滚到那边去,你这个又脏又黑的黑鬼”[3]14-15。案例二:一个十岁大的白人男孩在人行道上遇到了一个比他大的黑人女孩,黑人女孩没有给他让路,白人男孩就狠狠地踢在她的肚子上。在白人男孩的回忆录中,他说到“我不以为耻。”[3]15我们可以发现,以上两个案例的主人公虽然不同,但是案例发生的场景、案例发生的脉络,尤其是案例中白人对黑人的态度和行为却惊人的相似。对此,卡尔•雷特纳认为,案例一中的白人女孩之所以认为黑人应该在人行道上给他们让路,是因为他们“给人行道(一种人工制品)赋予了文化上的(即种族的和社会的)意义”[3]15,他们认为“人行道是白人的权威和优势的象征”,“即使黑人走在阴沟里,他们也应该为白人让路”[3]15。如果黑人不主动让路,就是对白人的权威及其优势的挑战,可以看作是“违背种族礼仪”,也可以视为对社会文化的反叛,此时白人就可以采取措施来维护“社会文化”的稳定。“这些文化事实产生了:a)白人女孩的认知,即黑人女孩的行为是错误的、不道德的、无礼的,b)她的推理,即她有权更正此问题,和c)她愤怒和敌对的情绪。如果没有人行道的象征意义和白人的特权意识,就不会产生上述的推理、认知和情绪。”[3]15卡尔•雷特纳认为,案例二中的白人男孩之所以打人,是“因为他的种族身份让他有资格打黑人,他的种族身份也鼓励他这样做以保持其种族地位”[3]15。“他这种(‘我不以为耻’的)无羞耻感是以文化为基础的,并在文化中形成的。”[3]15在卡尔•雷特纳看来,白人在人行道上与黑人相遇,而黑人没有让路。在这种特定的情形下,白人所产生的推理、认知以及包括愤怒、敌对、无羞耻感等在内的情绪都可以看做是种族心理。产生这种种族心理的则是案例中提及的种族礼仪、白人特权和优越感以及赋予文化意义的人行道等一系列因素。这一系列因素都可以归属于宏观文化。卡尔•雷特纳正是以这些文化要素为基础解释了白人心理产生的基础和形成的机制。实际上,许多学者都对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做过探讨,有的学者认为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生活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学者认为种族心理产生的根源是美国民众的偏见,还有学者认为是美国政府制定的“歧视性”政策,卡尔•雷特纳以宏观文化为指导,以宏观文化心理学为研究取向却得出了与前人大不相同的研究结论。由此,我们体会到宏观文化心理学独特的文化观即宏观文化为该学科的研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四、宏观文化对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价值在我国,民族教育研究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从广义上看,民族教育研究是通过研究包括汉族在内的我国各民族的教育现象,解决各民族教育发展中的问题,进而揭示各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以及跨文化教育的一般规律。从狭义上看,民族教育研究主要是探讨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教育现象,解决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进而揭示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规律。为了把广义的和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区别开来,也有学者将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称为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一般来说,学者们倾向运用狭义的民族教育研究,本文所提及的民族教育研究亦属于后者。
第一,我国民族教育研究的视角相对零散、杂乱,宏观文化可以确保其研究视角更具系统性。从民族教育已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大都依据自身的学术背景、兴趣爱好以及时代热点进行民族教育研究,选择的研究视角也各有其别,有的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有的则从语言的视角开展民族教育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以文化为视角进行民族教育研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从不同视角研究民族教育,不仅为我们呈现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民族教育,还可以让我们以开放的态度借鉴其他研究的方法、成果,为我所用。但与之相随的问题是,从不同视角研究民族教育,有时会出现重复,有时会出现矛盾甚至冲突,这不仅会耗费大量的时间,浪费过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主要的是无法实现民族教育研究的目标。笔者认为,之所以出现研究重复的现象,是因为各个视角会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如语言和文化,历史和政治。之所以出现矛盾甚至冲突的研究,则是因为各个视角关注的焦点大不同,甚至相左。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使民族教育研究有效地服务于民族教育实践,就需要一个“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研究视角来统整目前相对零散、杂乱的研究视角。通过宏观文化理论,我们可以看出,具体的文化元素构成了相应的文化要素,而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又组成了更为庞大的宏观文化。从这一点来看,宏观文化是一个有机的逻辑体系,不仅涵盖了人类社会的文化元素,而且按照系统的原理将其整合为有机的整体。这也正是前文所提及的“兼容并包”、“多元一体”的研究视角。如果以宏观文化作为民族教育研究的视角,既可以避免以往研究视角零散、杂乱的现象,又可以避免具体研究的重复、矛盾和冲突,还可以实现研究的互补和交叉,最主要的是可以确实提高民族教育研究的实效性。
第二,我国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相对单一、粗浅,宏观文化可以确保其研究领域更加多元化。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一直有学者对民族教育研究的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滕星教授在1988年撰文指出,“民族教育研究的范围极其广泛,有广阔发展前景。从学科横向划分,可以分为民族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民族心理研究、民族教育管理研究、民族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民族教育史研究、民族比较教育研究、民族宗教教育研究等方面。从民族教育体制纵的方面,可以划分为民族学前教育研究、民族普通教育研究、民族中等教育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民族师范教育研究、民族职业教育研究、民族成人教育研究等方面。无论是从学科的横向划分,还是从学制的纵向划分,每个研究领域又有许多分支。”[4]除此之外,滕星教授还指出少数民族成人教育和少数民族语文教学也应该属于民族教育研究的范畴。十余年后,常永才教授在其文章中指出,“较全面的民族教育研究主要应当包括以下领域:横向研究领域,诸如民族教育基础理论、民族教育教学与课程、民族教育史、民族教育管理、民族教育心理、民族教育评价、民族教育师资、外国民族教育等方面;纵向研究领域则包括各层次民族教育研究,诸如民族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成人继续教育等;类型研究领域,诸如民族普通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专业教育等方面;独特问题研究领域,是指和一般教育相比,民族教育研究特有或民族教育中显得更突出的问题,诸如双语教学、民族教育与宗教、牧区教育、民族认同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具体民族教育专门研究领域,诸如‘藏族教育史研究’、‘回族女童教育’、‘维族的汉语教育’等课题;元研究领域,即对民族教育研究和民族教育学科建设的研究。”[5]2011年,许亚锋等人以《民族教育研究》为个案,分析了该刊2005年到2009年之间发表的672篇论文。通过分析发现,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涵盖该学科横纵两大类,其中,学科横向上“分为民族教育总论、民族教育理论、民族教育心理等12类”;学科纵向上“分为民族高等教育、民族基础教育、民族职业教育、民族成人教育、综合类5个方面”[6]。无论是滕星教授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对民族教育研究范围的划分,还是常永才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民族教育研究领域的梳理,抑或是许亚锋等人在21世纪初对《民族教育研究》载文的统计分析,都几乎囊括了当时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但是,如果从宏观文化的视角来看,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还可以在已有的基础上再延展、再细化。在此,笔者从宏观文化三个层面的文化要素出发阐述民族教育研究中应该延展或细化的领域。首先,少数民族社会制度与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少数民族社会制度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与案例中种族礼仪相似的民族礼仪、风俗习惯、禁忌行为等,这些文化因素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对民族教育产生影响。目前与此相似的研究领域是民族宗教教育,但是民族宗教教育无法涵盖少数民族社会制度与民族教育之间关系的全部内容,这个领域仍存有较大的空间。其次,人工制品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可以成为民族教育研究的领域。人工制品是指非天然的实物,例如案例中提及的人行道,民居建筑、服装服饰等。这些文化因素以实在的形式存在于生活中,与民族教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东北狩猎和游牧民族的房屋“撮罗子”为例,既可以通过其构造学习几何,通过其选址学习地理知识,还可以通过其内部布局学习文明礼仪等生活常识。虽然目前在民族教育研究中已出现相关研究,但是在系统性、深刻性上,还存在可以挖掘的空间。再次,文化性质的概念或文化思潮与民族教育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纳入民族教育研究中。
关键词:澳大利亚;多元文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中国
作者简介:旷群(1974-),女,湖南涟源人,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讲师。(上海 200108)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11-02
少数民族的教育作为影响多民族国家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一直以来都是民族问题的重中之重。政府通过教育提高少数民族的整体素质,促进其提高自力更生的能力,使之主动适应社会的发展。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澳大利亚政府的少数民族政策在经历了具有较强歧视性的白澳政策、同化政策之后,逐步演进到多元化政策。其完善的教育政策保证了非白人移民的受教育权力,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教育的公平性。政策实施之后效果凸显,各州和区的各阶层在校土著学生数量大增,土著民族大学生的数量则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
当前,国内有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教育进行了研究,如有学者对澳大利亚政府有关土著人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以此为依据对内蒙古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提出了一些建议。[1]也有研究将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教育与其他两个移民国家——美国和加拿大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少数民族相关法律对一个国家推进少数民族教育的重要性。[2]此外,陈立鹏和张靖慧基于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立法的历史背景重点研究了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相关立法情况,归纳总结了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立法的主要经验。[3]以往的研究表明,在多元化的教育政策下,澳大利亚少数民族在融入到澳大利亚主流教育体系学习的同时也可以接受本民族的传统教育,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同时也有学者提出在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倾斜力度的状况下,就高等教育的普及程度及培养出的人才质量而言,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与汉族仍有一定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不够灵活,不能满足民族多元化的需求。[4]然而,甚少有人对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与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
本文期望能通过对澳大利亚政府针对土著民族和移民的教育政策进行系统分析,发掘宝贵经验,从而提出对改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现状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澳大利亚多元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
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澳大利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和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特征:最初,澳大利亚政府对土著民及非英语少数族裔实行歧视政策,将其排除于正常的教育系统之外;此后,试图通过同化教育,使其放弃自身的文化身份,融入白人社会;同化政策的失败促使澳政府实行了灵活的多元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为了更好地贯彻实施多元化的民族教育政策,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首先,政府建立了各个层次的相关国家机构,设置专人专岗负责少数民族教育的实施和监督工作,如:总理直接领导下的多元文化事务办公室和土著人事务办公室、移民与多元化事务部、土著人与托雷斯海峡岛屿办公室。这些机构在一些民间团体的配合下进行工作。其次,政府在少数族裔的语言教育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财力,如:为确保非英语背景的澳大利亚人有机会学习英语,创办了适合成人和儿童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项目,同时还实施LOTE(Language Other than English)项目,给移民提供在澳大利亚学习本族语言的机会。[5]此外,政府为各州各地区开展民族教育活动提供了充足的经费。不仅出资赞助为当地外来族裔提供相关培训,为其争取教育机会和权利、增强其归属感和身份认同,[6]同时也在本地族裔中展开系列活动教育人们尊重容忍外来文化。
澳大利亚政府在少数族裔的语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基础教育方面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以确保少数民族教育质量。
高等教育对少数民族有很多照顾。首先通过《全民享有的公平机会》的声明保证来自不同国家和群体的澳大利亚人都有参与高等教育的机会。同时,提供专项拨款给学校或其他高等教育社会公共机构开展相关课程和跨文化的专业培训。[7]联邦政府设立土著民资助金,致力于提高土著人的高等教育入学率和成果机会的各种活动。[8]
充分考虑移民多元化的背景与语言情况后,政府还采取了诸多职业教育政策措施保证外来移民的就业。如:工作培训、桥梁培训等。工业关系部更是针对移民,通过奖励改革的项目为调研非英语工作者的需求、编写培训材料和翻译改革材料提供经费。此外,成立于1989年的海外技能认可国家办公室负责制订标准进行职业认证,以确保海外移民的技能和职称能在澳洲劳动市场受到和当地居民同样的认可、对待。
为了让更多的儿童接受教育,政府要求不仅在普通公立与私立学校招收土著儿童,而且在土著民社区成立专门学校。该类学校的基础设施、教学内容和方法尽量适应原住民的传统文化与风俗习惯;教学模式上采用“土著教学辅助员制”,即聘用土著民作为教学辅导员,与有经验的非土著民教师同时任教,促进师生、生生交流;在教学语言和内容上,采用“双语与双文化”的方式,让学生在逐步掌握英语的同时能保留自己本族的文化和语言,从而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提高民族荣誉感。
此外,为了解决居住于偏远的中西部地区原住民的教育问题,澳政府建立了以网络为基础的远程教学系统和虚拟校区,将人员、信息和资料通过信息技术吸纳入远程教学平台。通过该平台,位处偏远地区的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生活场所完成进行过独特设计的较为弹性的课程。[9]
二、少数民族教育立法
在多元化政策实行的数十年间,澳大利亚政府逐步意识到少数民族教育对于整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性,在加大对少数民族的教育投入后,政府也逐渐意识到仅仅靠多投入资金很难全面解决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问题。由此,政府制订了很多法律条文,把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的目标、方法、策略、途径、责任制等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相关法律的制订以多元化民族政策为基础,以保证少数民族的受教育权力为前提。实施多年的情况证明,多元化的教育政策不仅有效解决了澳大利亚少数民族的教育问题,还积极促进了民族团结,有力促进了澳大利亚经济、文化的发展。
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立法中以促进土著人教育的法律法规尤为突出。如:影响未来教育的《21世纪澳大利亚学校教育国家目标》中有数条与土著民族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强调包括种族、宗教、性别、文化、语言、残疾以及学生的经济和地理位置背景在内的因素都不应该影响教育结果;所有的学生应理解并认可多元文化和语言多样性的价值。另外,《澳大利亚土著民族教育法案2000》更加具体地规定了方法和问责制度,同时,该法案将土著民族的学前教育入学率、职业教育培训人数等纳入部长年度绩效考核指标。除此以外,澳洲政府还通过《高等教育资助法案》来保证联邦政府设立的土著基金可以安全有效地用在土著居民教育上。2000年设立的《土著民教育法案》也规定要为土著民教育战略行动规划提供经费资助。
州和地方也制订了一些法律法规提高土著居民在教育决策中的参与程度。其中有很多是为了增加雇佣参与教育的土著民人数,其中包括教师(助教、研究人员)、课程咨询人员、社区联络人员、文化历史、社会、原住民语言的教育人员等等。让少数民族的毕业生能够参与到少数民族教育的过程中不仅有利于解决土著人就业,而且土著人参与土著人的教育能够结合民族特征更好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
三、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的少数民族教育曾被认为是几大发达多民族国家中进行得最为成功的,它既抵御了同化力量,拓宽了对本民族的了解,又延续了自己的民族遗产、培养了人们在多元文化社会中生活的能力,超越了各自的民族文化。我国在今后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方面可以借鉴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教育中适合我国的政策和措施,推动具有我国特色的和谐的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首先,避免民族极端主义,发展多元文化教育。从澳大利亚初期对待少数民族尤其是土著人的政策可以看到民族极端主义的可怕,事实证明一味追求主要民族的单一发展,扼杀少数民族受教育的权力将导致社会的动荡,也同样遏制了社会的发展。以多元文化为核心建立教育政策,尊重所有民族的传统文化,根据民族特点进行多元化的教育不仅提高了少数民族的整体受教育程度,而且在促进整个国家的和谐与进步上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汲取澳大利亚早期的教训,极力避免走上民族极端主义的道路。
其次,加快民族教育立法进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澳大利亚少数民族教育的经验说明了健全法制的重要性。我国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采取了多种的措施,出台了多项政策,然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一直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其中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民族教育没有完善的法律保障。我国应尽早确立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民族教育发展,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
第三,继续加大投入,保证资金落实到位。澳大利亚政府为了能使少数民族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不惜投入重金。事实也证明,经费的保证是澳大利亚少数民族尤其是土著民教育发展的坚实基础。我国少数民族较为集中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比东部发达地区落后很多,随着世界一体化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平均教育水平不高的少数民族地区竞争劣势更加明显。有必要加大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费投入,从而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需要更好地保证专款专用。
第四,针对实际情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是世界有名的,在少数民族教育中职业教育也占了相当的比例,这不仅使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标准有所降低,而且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当前我国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层次比较单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展得很不充分。因此,大力促进少数民族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很关键的。
最后,加强少数民族的学前和基础教育。澳政府非常关注土著民的学前教育,并且把学前教育列为优先发展的领域。在少数民族的儿童辍学率明显高于汉族的中国,有必要把少数民族教育从头抓起,把优惠政策拓展到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领域,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基础教育水平。
参考文献:
[1]苏立维.澳大利亚政府对土著居民的教育政策及对我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启示[D].兰州:兰州大学,2008:30-35.
[2]贺素华.美、澳、加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7,(6).
[3]陈立鹏,张靖慧.澳大利亚民族教育立法及启示[J].民族教育研究,2011,(3).
[4]杨洪贵.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探析[J].学术论坛,2007,(2).
[5]吕华.澳大利亚双语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6]刘天骄.澳大利亚多元化政策与华人华侨文化适应的互动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1.
王建新,男,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将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文献分为七类,并分别概括了各类研究文献的研究现状,发现从微观上分析新疆具体地区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少,指出需从微观入手,在科学的田野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疆;双语教育;教师;政策;模式;评价
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新疆开始实行双语教育,而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研究也逐渐增多,研究文献大致可以分为七类: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双语教育个案研究,双语教育教师研究,双语教育课程教材研究,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双语教育模式研究,双语教育评价研究。
1.关于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近年论文包括:张莉的《浅析新疆双语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张洁、张梅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发展历程综述》,嵇宇科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教育问题观察与思考》,张梅的《新疆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双语教育关系研究》,方晓华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现状、特点及其反思》,刘姣、蔡文伯的《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三十年回溯与反思》等。
近年专著包括:陈世明的《新疆民汉双语现象与社会发展之关系》,廖冬梅的《新疆民族双语发展历史现状与成就》,木哈白提・哈斯木等著的《新疆少数民族中学汉语授课试验研究》等。
这些研究文献阐述了新疆双语教育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双语教育的现状,并发现了一些问题:双语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且不稳定、数量不足、教学能力不足、待遇较差、培训体系不完善;教材缺乏地方特色;课程设置不合理;双语教育发展不平衡;双语教育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少数民族学生缺乏汉语环境等,并从教师、教材、课程、评价等角度提出了对策。
2.双语教育个案研究
近年研究文献包括:李中耀、海峰和夏迪娅・伊布拉音的《新疆叶城县双语教学调查研究》,吐孙阿依・库尔班的《新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问题研究―以库尔勒市H县为例》,李文涛的《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新疆疏勒县为例》等。
该类文献针对具体地区,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双语教育的模式、教师、教材、课程、学生等角度深入分析了目标地区双语教育的现状,指出目标地区双语教育存在的具体问题,包括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缺乏合理教材、缺乏汉语环境等,并提出了对策。由于实地调查并选取合理的调查对象做了大量调查问卷,因此该类文献研究结果更能反映出目标地区的实际情况,更能服务于目标地区的双语教育发展。
3.双语教育教师研究
近年研究文献包括:王阿舒,苏生艳、汤允凤的《南疆三地州双语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刘旭的《新疆少数民族小学双语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喀什地区为例》,方晓华的《试论双语教师培养模式》,杨淑芹、吴敏的《新疆中小学双语教学推进中少数民族教师的态度研究》等。
该类文献分析了双语教师的基本情况、教学能力、教学态度、语言使用情况、培训现状等,并指出双语教师汉语水平较低、师资队伍不稳、教学能力不高、培训体系较差、教师待遇较差等问题,认为要提高双语教师地位和待遇,开展多元化培训,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等。
4.双语教育课程教材研究
张兴、崔静对双语教育课程设置做了研究,指出当前的课程知识体系单一,难以培养合格的民汉兼通人才,指出要设计合理的双语教育课程知识体系,并提出了双语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1]。杨德明对哈密市鲁能小学做了个案分析,认为该小学双语教学开展较为成功的一个原因是开设了学科课程、隐性课程、活动课程“三位一体”的双语课程体系,而问题之一是缺乏适合的教材[2]。
5.双语教育政策研究
赵鸿锴、张迎治从语言政策角度梳理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3]。王阿舒回顾了新疆50多年来的双语教育政策,分析了政策的演进轨迹[4]。陈旭、陈进分析了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对于新疆民族教育发展的作用。王阿舒、孟凡丽阐述了50多年来新疆的双语教育政策[5]。上述文献表明新疆自治区政府认真贯彻了中央的双语教育政策,为双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6.双语教育模式研究
陈得军、刘琴和方晓华对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的现状做了分析[6]。赵建梅针对乌鲁木齐市T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该区的双语教育模式。李儒忠阐述了新疆双语教育模式的性质、特征及目的,认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是新疆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主要双语教学模式[7]。魏炜认为部分课程使用汉语教学利于实现民汉兼通的目标[8]。张梅分析了新疆的双语教育模式,认为模式应体现双语教育的目标[9]。结合上述文献可以发现,双语教育模式要因地制宜,对于多数地区部分地区使用汉语教学将是今后较长时期内的主要双语教育模式。
7.双语教育评价研究
方晓华认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评价系统应包括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双语教育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10]。马小玲认为要以教学及其主客体作为新疆双语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以影响教学的客观因素与社会因素为辅助内容,并以历史和现状为根据提出了新疆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11]。
通过分析上述文献,发现研究者以新疆高校师生为主,研究文献以期刊论文为主,大多发表在新疆本地期刊上,研究内容从宏观上分析新疆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多,而从微观上分析新疆具体地区双语教育的文献较少。对于新疆双语教育而言,各地区少数民族分布情况不同、汉语影响程度不同、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即各地区开展双语教育的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各地区难以相互照搬经验,应采取符合各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策略,而这就需要从微观入手,对各地区的双语教育开展个案研究,在科学的田野调查的研究基础上制定适合具体地区实际情况的双语教育发展策略。(作者单位:1.武汉大学文学院;2.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张兴,崔静.论新疆双语教学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J].双语教育研究,2014(3):35-39.
[2] 杨德明.在双语课程教学改革中探索双语人才培养模式―对新疆哈密市鲁能小学的个案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8(2):50-55.
[3] 赵鸿锴,张迎治.新疆双语教育语言政策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9):17.
[4] 王阿舒.新疆双语教育政策的当代演进[J].新疆社会科学,2012(3):119-122.
[5] 王阿舒,孟凡丽.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政策发展综述[J].民族教育研究,2006(2):22-26.
[6] 陈得军,刘琴,方晓华.文化生态语境下的新疆双语教育模式[J].民族论坛,2014(1):63-67.
[7] 李儒忠.论双语教育的模式[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25-34.
[8] 魏炜.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的几点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11(1):42-48.
[9] 张梅.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模式及其语言使用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9,(4):96-101.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民族文化职能
一、研究缘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有创世神话、图腾巫术、佛道宗教、祭祀乐舞,也有民族曲戏、寺岩雕画、星历占卜、语言文字,还有包括远古铜器、花灯服饰、蜡染刺绣等在内的民族工艺品等等。这些各民族特有的自然形态和文化符号,在时光浸染、岁月积淀下逐渐形成了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多元化格局。各民族文化的精华要不断进步与更新,就必须传承,不管是子承父业,还是艺徒学校,都离不开教育活动。从发展特点或方式上讲,少数民族文化或民族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都是需要职业教育(官方或私立)的。如果没有持续的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很多民族文化技艺将面临灭种的危险。鉴于此,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有个亟需重视的战略问题———正确的文化价值判断、选择、传播以及文化发展创新。充分挖掘并利用民族文化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形成“民族文化———经济增长、社会发展———职业教育———弘扬民族文化”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1]本文拟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进行一些探讨。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分析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概述
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除了具有教育的一般属性外,还有一些新特点,比如职业性、经济性、实践性、终身性等。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和思想观念上的保守封闭性,以及粗放的生产方式和薄弱的经济基础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具有特殊性:即在培养学生工作中所需的专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还需要担负着传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任。职业学校在教学实施时需要考虑职业教育如何适应本民族文化环境以及本民族的经济发展需要。要让学生了解历史传统,将民族精神教育融入人文课程中,深人到专业课程中去,形成具有国际化与民族化双重特色的新模式。[2]
(二)教育的文化职能概述
教育的文化职能概括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来看教育的文化传递功能。人类文化薪火相传是人类进化的前提,否则就永远只能停留在原始蒙昧时代。通过教育,我们不仅可以继承、保存文化,亦可使受教育者掌握继承和保存文化的工具和手段。其次,教育的社会文化选择功能。教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它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学生发展的需要,同时还需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现实文化状况进行分析、选择与评价,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学生选择科学、有价值的文化内容。再次,教育的社会文化交流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过程本身对文化进行内在的选择、整合、丰富和发展。二是外在交流活动,如互派留学生、内外部学术交流和合作等。最后,教育的社会文化创造功能。这既包括教育对文化内容本身的批判、融合、更新等功能,比如新思想、新作品和新技术等,又包括为进一步从事文化创造活动而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分析
1、人力资源视角: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程来看,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首要价值取向就是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进步,这反映了与人力资源相关的重要理论:人力资本理论与人力规划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始人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主要指凝集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与物质资本的投资方式不同,人力资本的投资途径是教育和培训,并且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能带来高额的利润。”[3]以此看来,职业教育的投入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一部分。由于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等服务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最终培养出符合现实和市场需求的专业技能型人才。2、民族文化视角:服务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而职业教育学校或部门就是培养这种文化传承人的孵化器。“心理学和人类学的观点认为,不同的人格特征来源于不同文化环境的塑型,人类先天的心理和性情定型倾向于依附所属的文化模式和环境,成为普遍的文化心理机制和文化性格,带有强烈的族群性。”[4]因此,除了培养学生发展外,职业教育也需要关照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背景、传承民族文化性格、服务具有独特文化心理结构的族人。而多民族并存、多元文化共生的少数民族地区背景也必然要求其职业教育从招生方式、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方法到课堂文化等方面都必须与其“民族性”所投射的民族文化与心理结构相契合,这既是其族群的文化价值取向,更是其民族文化传承的内在动力机制。3、公平性视角:推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在缩小社会阶层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方面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这与西方民主主义教育者杜威、涂尔干等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受经济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比较稀缺,在这种条件下,面对升学困境,同时也为了教育公平,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必然的价值选择。近几年里,为鼓励、支持和引导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各地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的制度政策和措施,明显反映了其力图以职业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价值取向的意图。这反映的便是教育公平理论里教育资源配置的补偿原则,即在教育资源配置上给予一些自身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不太好的受教育者以一定的补偿。4、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文化补偿的终极价值:促进社会公正和谐教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孵化器,也是促进社会公正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阀。民族地区职教的文化职能,既关系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关系到社会的公正与和谐。亚里士多德曾说,在各种德性中,公正是最重要的。公正是社会存在的思想基础,也是社会制度有序运行的理论基础。[5]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对增进各族人民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实现各族人民共同繁荣,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职能的实践
1、凭借文化区位优势,创新民族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灵魂。我国少数民族独特的地理位置蕴育了独特的区域文化。因此,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好文章:一是要创新民族文化内容,提高民族文化活力。把民族特色文化打造成人民群众乐享、乐用、乐学的精神产品,让其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建设服务。二是要加强民族文化推广,创新推广机制,让民族文化更有活力、四季常青。一些民族地区由于经费不足、设施落后、缺乏有效宣传手段等因素的制约,使一些独特民族村寨文化隐谧于山野之间,不免可惜。因此,民族特色职业学校或相关机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争取多部门联动支持,以新时期“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研究和创新民族文化推广机制,在制度上使民族特色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与推广。2、发挥民族优势,弘扬民族特色民族地区文化的多元性、稀缺性以及不可替代性是其重要资源。那么,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要借助于其文化的独特优势,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努力:首先是相关文化工作者要深入一些特色地区,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开发出既通俗易懂,又能凸显民族文化特色、符合民族实际的文化产品;其次是要充分发挥培养安置民族乡土文化人才的职能,解除他们的一些现实顾虑,让他们全身心致力于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工作,从根本上解决好民族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再次是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民族工匠与文化大师的精湛技艺,做好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最后是大力向外界宣传和介绍地方民族特色文化。民族职业教育者既是文化的培育者,又是文化传播者。只有加强宣传、通过创新经营方式来使这些特色文化资源产生经济效益,从而使特色民族文化更有人气、有市场。3、资源搭台,文化唱戏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丰富、底蕴厚重,我们可以重点发掘和利用许多文化品牌的价值与潜力。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部门或机构要紧紧依托当地资源优势,为民族文化的可持续繁荣搭建文化平台:一是搭建民族文化服务平台,丰富本地居民的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外来游客提供更广阔的舞台;二是搭建民族文化展示平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机构要集思广益,积极规划,如结合民族地区传统节日,建立节会展示平台,如广西壮族地区的三月三“鬼节”;三是搭建民族文化营销平台。不与市场结合的文化,很难有其持续的生命力。除了市场的重要营销作用外,市场经济背景下也更有利于民族文化的进一步裂变与创新,可以给民族文化带来更高的人气和发展的机遇。部分职业教育机构可以引导协助具有特色文化的村寨进行市场化包装以及合理的市场运作,让村寨文化走出去,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4、完善民族职业教育立法和政策民族教育立法是推进民族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在职业教育立法工作上面,欧美国家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国家要积极参考完善。1972年,美国颁布《民族传统法》,要求为民族课程设计研究和民族社团文化研究提供开发资金,培训教师,收编相关教学内容和历史文化资料等。2001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法案明确规定:加强对民族地区、民族学院的职业教育的经费资助,支持各州民族贫困地区要建立“社区技术中心”,同时联邦政府也计划加强对印第安学校的建设签助。[6]此外,我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可从世界各国多元文化教育政策中汲取诸多教训与经验。
三、总结与反思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时代科技现代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冲击下,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传承开始出现了一些危机: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化浪潮的冲击以及年轻人口的迁移与流失,民族地区的传统节日和民俗习惯逐渐流失;民族地区的年轻人开始更多学习通识课程而不再去过多关注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此外,当前只追逐短期利益,、牺牲民族文化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活动等等都阻碍了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的传统工艺是中华文化瑰宝,为避免失传,可通过开设相关的文化艺术工艺专业,进行相应的职业教育,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年轻人重视文化传统工艺,学习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豪感的意识与观念。合理的职业教育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反过来促进当地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总之,文化的生命不仅在于它的保存和积累,还在于它的更新和创造,有道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时时更新的文化才能源远流长。而教育就是实现这一切的最好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马连龙.发展西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思考[J].青海民族研究,1995(1).
[2]马树超.对中国职教改革与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5(21).
[3]侯宁,沙秋琳,郭会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的高等职业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5):5-7.
[4]常军胜,刘远杰.论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的文化使命[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5):138-143.
[5]苗力田.亚里士多德全集:第八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96.
创新教育是全面开发学生智慧品质和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实施创新教育,造就大批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构建符合创新教育的师生关系,它的实施途径、方式、渠道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则是主渠道。由于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许多不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现象,特别是民族地区文化落后,这种现象大为严重,存在更大的问题,忽视学生情感、意志等,对学生心理要求研究不够,不相信学生学习潜力,40分钟讲完后还要压堂,作业采用题海战术,一个字抄几十遍,满足于老师详细讲解,满堂灌,而没给学生留时间和思维空间,使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
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
首先,老师必须了解、信任、尊重学生,这样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每个学生具有巨大的创造性,有时会提出一些出乎教师意料的假设和想象。这正是他们创造性的积极性表现,教师要信任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近百年的传统教育,认为教师具有一种至高无上的特权,凌驾在学生之上,遇到什么事都是老师说了算,不管是正确与否。师生关系产生不平等,学生做错事,不做作业,或迟到、旷课……都会遭到老师的批评甚至惩罚,导致学生对教师只是单方面的尊重服从。我刚接一个新班,有一位叫周宏的学生,学习成绩差,又非常调皮,上课也不专心听讲。有一天上数学课,抽他回答问题,一问三不知,我非常生气,狠狠地骂了他几句,结果情况更糟,后来几天就不做作业了。我了解情况后,认为这位同学很聪明,就把他叫到办公室,对他说:"你很聪明,只要认认真读书,将来一定有出息,那天上课老师不应该骂你,老师向你道歉"。这位同学听完后居然哭起来,问他为什么哭,他说,因为他成绩不好,老师不喜欢他,还经常骂他,所以也不想读书,从今后一定听老师的话,认真读书。果然,期末考试时,他竟然从原来的不及格考了八十五分。通过这个例子,我更加确信,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的育人环境,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要尊重、了解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成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教师每一个关爱的眼神,每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才能更好的实施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