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行业研究

能源行业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能源行业研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能源行业研究

能源行业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 单位能耗启示

一 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前景

中国十分重视新能源的发展,现正在制定出台《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由此可以看出国家对新能源项目的支持。

(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战略目标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占15%:全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亿千瓦,其中大中型水电2.25亿千瓦,小水电7500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000万千瓦;风力发电30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180万千瓦。《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十二五”期间核电投产1244万千瓦,到2020年投产4000万千瓦。这两个规划目前已经明显不符合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需要。国家能源局正在制定《新能源产业振兴发展规划》,其中将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等发展规模都进行了大幅度调高。

(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份额目标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定了市场份额目标:2010年和2020年,控股发电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的投资者,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控股装机容量占其总控股装机容量的3%和8%以上。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给发电企业规定这一强制性指标,但这一趋势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三)我国所实施政策激励

200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及其配套法规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在已经进入意见征求阶段的《能源法》中更进一步确立了发展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我国能源的基本战略方向之一。

二 单位能耗描述性统计研究

(一)单位能耗概念

单位GDP能耗是反映能源消费水平和节能降耗状况的主要指标,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率,是一个能源利用效率指标。该指标说明一个国家经济活动中对能源的利用程度,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

每单位GDP(国内生产总值)所消耗掉的能源:

(1)增加值综合能耗=企业每万元工业增加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增加值(万元)。

(2)单位产值综合能耗=企业每万元工业产值所消耗的能源量(吨标准煤)=能源消耗总量(吨标准煤)/工业产值(万元)。

(二)一篮子目标规范

2004年,国家开展了有关促进循环经济的政策研究和探讨,随后国务院提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明确了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

三 国外单位GDP能耗演变历史及启示

单位GDP能耗已经作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目标,降低单位GDP能耗已成为我们奋斗的目标。国际经验表明,发达国家同样经历过单位GDP能耗的上升阶段,之后出现显著的下降。

(一)发展规律

工业化初期转向机械化大生产和家园建设必然带来单位GDP原材料需求的显著增加。在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化进程进入“大众消费”阶段,原材料消耗强度仍维持在与GDP增速基本相同的水平。进入工业后期,人们对基本原材料的需求已接近饱和,经济发展从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需求更多转向文化娱乐、知识教育等更非物质层次,因此单位经济总量的物质需求才明显减少。

经济只有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第三产业才能成为单位GDP能耗下降的长期途径。调整一、二、三产的产业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单位GDP能耗,但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人均收入有着因果关系,第三产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第一、第二产业而孤军奋战。那种认为在人均收入尚低之时就可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推动经济高速发展、实现单位GDP能耗下降的想法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一定困难。

(二)对我国的启示

能源行业研究范文第2篇

【关键词】自动化设备技术;新能源行业;应用发展

近几年,随着我国新能源行业的不断发展,新能源自动化设备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加大,新能源自动化设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产品产出持续扩张。对此,站在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角度,国家积极引导并促进我国新能源自动化设备产业的发展,采取政策鼓励的方式,促使其朝着高技术产品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国内一些企业开始着眼于新能源自动化设备产业的发展,逐渐增设投资项目。而相应的,企业投资者也密切关注着新能源自动化设备的市场发展趋势以及市场需求,以便针对自身的发展设定科学合理的市场推广策略,拓展新能源自动化设备的营销渠道,促进自动化设备技术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及发展。鉴于此,笔者站在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发展角度,探索其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及发展则有了一定的必要性。

1.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浅析

新能源的发展种类有很多,具体涵盖的内容有: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核能、地热能等。其中,海洋能主要指的是:潮汐能、洋流能、温差能等。除此之外,新能源还包括“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如果对新能源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的话,那就是“各种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针对新能源的发展和建设,有着一定的利用形式,如发电,而利用较为广泛的电源是水电、风电、核电和太阳能发电等。其中,风电是我国近年来发展较快的电源;水力发电这种新能源发电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技术最成熟、成本最低、规模最大;最近几年,太阳能光伏发电也有了较为显著的发展和进步,其年装机容量增长的速度不断得以更新;[1]此外,近些年受到高度关注的新能源还有:太阳能光热发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发电,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的话,这些还都是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2. 自动化设备技术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及发展

处于信息化的发展时代,各种利于信息传播和发展的技术也得到广泛利用,例如计算机,而受此影响,自动化设备技术也有了强大而有力的发展支撑,并凭借其自身的发展优势在新能源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的推动着新能源行业技术的进步。对此,笔者将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例,对自动化设备技术在新能源行业的应用及发展进行简要分析。

2.1风力发电

风力发电机组是由多个功能系统部分组织而成,主要包括:发电机子系统、变流子系统等。其中,各个功能系统又被进一步分为多个控制系统,并且各自发挥着自身的功能。例如变桨控制系统,它是自控子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本低,在机组安全保护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就我国风力发电的形式而言,最主要的是并网风电。不过,这种发电形式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风电并网比重的上升会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的产生,如供电质量下降。对此,我国积极开发多功能的风电调度自动化系统,进一步实现风电短期及超短期功率预测、风电运行数据分析等目的。此外,在风电发展方面仍然存在一些技术性的问题,如风电大规模并网威胁电网的稳定。受一些因素的制约,一些大型风电场的局部消纳能力不足,进而出现弃风现象,再加上风电机组的检测和维护,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应用与革新尤为迫切。为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未来大型风电场的运行模式将会改变,如大型风电场与抽水蓄能电站的联合调度运行。并且,相关人员会加大对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的研究力度,分布式电网中的小型风电场的发展前景较为广阔,除此之外,相关的蓄热装置的联合运行系统也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

2.2太阳能光伏发电

以光伏系统与电网的关系为依据,可以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为两种: 孤网系统和并网系统。从我国目前太阳能发电的发展状况来看,我国光伏发电发展的主导形式是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这种发电系统有着自身的发展优势和基本功能,如低电压穿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等。因此,结合这种发电系统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则是: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原则,进一步实现并网逆变器高频化、高度智能化、高效率。此外,针对大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而言,在常规的发电运行过程中,若遇到一些复杂的故障,这种发电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会演变为对“系统智能决策的自动化设备技术”的需求。并且,针对“光伏发电大规模并网和消纳”问题,这种发电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将是“实现与其他发电系统协调运行”,而与此相适应,与此具有关联的自动化设备技术的研制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3太阳能光热发电

与前面所述的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相同,这种形式的发电系统也是由众多的子系统组合而成的,如聚光、集热、储热、汽轮发电等。结合目前国内对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研究情况来看,大型太阳能光热发电自动控制系统的研究处于不成熟阶段。其中,就聚光子系统、集热和储热子系统、汽轮发电子系统而言,它们各自有着自己的运行模式和运行特点,但是,在对某个运行环节的控制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如集热和储热子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集热子系统在不同工况下,控制工质流量、温度等内容,其中仍显示出一定的滞后性。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我国大型太阳能光热发电系统的发展还没有达到很完善的程度,但是在相关研究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这种形式的发电系统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期,与之相关的自动化设备以及控制技术也会有新的发展机遇。

3.结语

总的来说,近几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我国的新能源行业也不断取得新成就,有效改善了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受此影响,与此相关的新能源自动化设备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市场,不断影响着我国新能源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此外,结合我国新能源行业对自动化设备技术的利用情况来看,依然处于不成熟阶段,但是,基于新能源行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与新能源相关的自动化技术将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促使新能源行业走向发展新常态。

能源行业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绿色保险;绿色金融;新能源企业融资

绿色保险通常被国内学界和业界视作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被保险人遵照保险合同向保险公司缴纳保费,当污染发生时,由保险公司承担赔偿和治理责任并对受害人进行理赔(严湘桃,2009)。绿色保险也与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并列,被广大学者纳入绿色金融框架(天大研究员课题组,201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2016;周兴云、刘金石,2016)。但有学者指出现有的绿色保险定义和范畴过于狭窄,限制了保险公司的潜力和积极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2016)。本文认为此定义下的绿色保险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正如现有研究已经指出的,单纯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主要针对突发、重大、人力往往无法控制的环境污染事故(李雪松、孙博文,2014),并不能真正为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其次,传统绿色保险的定义范畴太过局限,只涉及到环境责任险,其范畴不能涵盖近年来新兴的新能源行业保险工具,不能体现保险公司作为重要金融机构的作用。

结合国内出现的新型保险产品,本文将新型绿色保险定义为以平滑企业收益为目的,通过稳定企业经营业绩或现金流来增强投资人信心、协助企业融资的保险产品。与传统的绿色保险不同,新型绿色保险能够起到协助企业融资的重要作用,可以真正纳入绿色金融框架下来。本文将以我国光伏行业出现的几种新型绿色保险为例进行介绍,并且结合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建议。

一、 我国新型绿色保险的类型与特点

光伏行业近几年兴起的绿色保险主要是:光伏辐照指数保险、光伏组建效能保证保险和光伏电站综合运营保险三个险种。

1. 光伏辐照指数保险。光伏辐照指数保险是一种在太阳辐射不足导致光伏电站发电量减少、电费收入降低后,由保险公司对损失来进行赔偿的险种。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与太阳辐射量直接相关,在太阳电池组转换效率一定的情况下,太阳辐照越强发电量越高。然而由于太阳的辐照强度、光谱特性等不确定,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经营绩效也不稳定。光伏辐照指数保险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当保险期间出现太阳辐照不足预定指标时,保险公司来承担损失。这样可以避免企业因太阳辐照不足导致的发电收益减少的情况,保障了企业收入的稳定。2014年由瑞士再保险与永诚财产保险公司率先在国内为协鑫新能源公司设计了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险,之后该险种陆续在我国其他光伏企业中推广开来。

2. 光伏组件效能保险。光伏组件效能保险是光伏电站运营过程中对产品质量保证的一类险种,当光伏组件在承保年限中没有达到厂商承诺的输出功率并且造成发电损失时,保险公司进行赔偿。该险种的兴起源于两个原因:第一,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行业生产国,70%以上组件要出口欧美、日本等国家,而这些出口国对于产品质量的要求很高,国外电站投资人要求国内出口厂商为组件购买效能保证保险,光伏组件效能保险由此推广开来。第二,我国光伏行业上游组件生产企业曾连续出现倒闭潮,导致下游光伏电站使用的组件损坏需要更换维修时,生产企业已破产,组件更换困难、更换周期长,下游企业正常运营受到影响。因此近年来我国光伏电站尤其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发展过程中,国内电站投资人也开始要求组件厂商投保此类险种。该险种可以为上游生产厂商因自身产品质量问题带来的赔偿风险进行转嫁,同时也保证了下游企业的运营质量。

3. 光伏电站综合运营保险。光伏电站综合运营保险是一种维护电站运营绩效的综合性险种。当固定资产遭到损坏等原因导致无法正常发电、或太阳光照幅度低于往年平均值导致发电量减少时,保险公司对发电企业的损失进行理赔。该产品险种涵盖面广,相当于为光伏电站企业同时提供了包括太阳辐射发电指数保险和营业中断电费收入损失险在内的多个险种。光伏电站综合运营保险不仅使得电站运营稳定,还可以增强投资人的信心,实现项目融资的顺利进行。该险种在国外已经比较成熟,国内随着分布式电站的推广而得到发展,于2015年由安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

结合光伏行业的几个险种,可以看出新型绿色保险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从绿色保险设立的出发点来看,新型绿色保险以平滑收益为目的,更侧重于对企业的收益进行保障。传统的新能源保险以资产为标的,只针对投保的特定资产本身,重点在对非正常事件造成的企业资产的意外损失进行补偿;而新型绿色保险属于风险平滑类产品,通过对企业资产遭到破坏或气象条件不稳定引起的利润下降来补偿,进而平滑企业收益。

第二,从绿色保险的功能来看,新型绿色保险与企业相融资相匹配,更有利于改善企业融资条件。新能源行业融资人、出资人对项目的诉求是不同的,因而在行业发展中往往面临着各方诉求无法满足的情况。新型绿色保险的出现恰恰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介入,满足了融资人与出资人的不同诉求,进而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来参与到新能源行业中来。以新能源行业最为常见的信贷融资为例,银行往往要求企业的收入状况、经营现金流状况清晰稳定并且可预测,以便于核定融资额度、期限与规模。对于分布式光伏项目,银行最关注的便是光伏项目能否安全且有保障地还款。而新型的几个险种通过保险公司的担保为项目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提供了更多筹码,对出资人银行而言,企业经营绩效更清晰稳定,不可控因素更少,贷款意愿更强;对企业而言,融资资金的进入可以进一步满足发展的需要。因此,新型绿色保险通过保险公司发挥风险分摊职能,实现了新能源行业中融资人、出资人对项目不同需求的满足,为新能源企业融资提供便利。

第三,从行业覆盖面来看,新型绿色保险深入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各个方面,覆盖面广,对新能源行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以光伏行业为例,绿色保险始于下游光伏电站稳定经营绩效的需求,率先引入光伏辐照指数保险;之后将光伏电站的需求逐步细化,依靠产业链向上发展,扩大到对电站上游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保证上来,进而推出了光伏组件效能险。这样自下而上地开拓更多新型保险产品,满足上下游企业的不同需求,实现了下游行业对上游行业的逆向促进,有利于光伏行业的整合。

第四,从发展来看,新型绿色保险的推广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大力扶持,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近年来通过政府的增信与政策支持不断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新能源行业,以实现开发主体的多元化。而保险公司通过提供项目建设、运营风险的分摊,可以将合作方要承担的风险最小化。随着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分布式发电在国内的进一步推广,多方合作的风险分摊会越来越离不开保险的配合。

二、 我国新型绿色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绿色保险产品近年来得到了发展,产品逐渐丰富,然而新型绿色保险的发展依然面临一些客观问题,本文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虽然国内光伏行业绿色保险产品已经走在前列,但是其他新能源行业的绿色保险产品相对滞后。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气象风险已经在风电水电等行业得到了重视,部分相应绿色保险产品已经出现:2012年国内出现了降水发电指数保险产品;2013年出现了风力发电指数保险产品。但是其他新能源行业的新型绿色保险产品仍有空白,种类较少,同时发电企业在收益平滑的需求仍然没有得到满足,缺乏相应的保险产品。因此,新型绿色保险产品应在其他新能源行业进行推广,以满足其他企业规避风险的需要。

第二,与国外产品相比,我国新型绿色保险产品依然品种较少,类型简单。Zona等(2014)对国外绿色保险产品进行了梳理,将产品分为对公、对私两类。对私产品包括可再生能源财产补偿险、低排放工具折扣、绿色财产重建保险、财产减振设施折扣等方面。对公产品则包括可再生能源项目保险、设备损失险,绿色建筑保险、能源节约保险、全球气候保险、环境污染保险等多个方面。总体来看,首先,国外险种覆盖了个人消费者、企业消费者以及其他特殊事项,可以满足多方需求,进而更全面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与之相反,国内产品目前仅涉及企业客户。其次,国外产品形式更为多样,比如对于个人消费者采取了给予折扣的形式来引导绿色出行方式,而国内只有保险产品一种形式。再次,国外绿色保险产品涉及的行业更为细分,比如针对航空行业有绿色民航飞机升级保险、里程折扣,针对碳交易有碳捕获与存储保险及政治风险保险,而国内产品仅涉及部分新能源行业,且产品类型仅类似于国外的全球天气保险与环境污染保险,结构过于单一。

第三,国内大部分保险公司依然尚未开始对新能源绿色保险产品的探索。2012年英大泰和财险联合中怡保险曾联合研发了光伏组件效能保险,然而此后的三年时间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并没有大量跟随,大部分保险公司包括行业龙头人保财险也都对该险种态度谨慎。平安财险曾于2014年签下了当时新能源保险业内的第一大单--无锡尚德太阳能公司的组件效能保证保险业务之后,国内也再未开展过其它同类业务。保险公司的谨慎态度,主要源于对光伏行业本身经营风险的不确定。国内新能源行业竞争激烈,市场格局混乱,低价竞争引起亏损频发,不稳定的行业格局不利于保险公司的介入。尤其在欧美双反出口困难而国内又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国内外光伏组件企业频繁出现破产,银行和投资人很难有信心进入该行业,保险公司更无法承担风险。

第四,新能源行业的大数据积累不足阻碍新能源行业绿色保险产品的发展。与国外的保险公司相比,国内保险公司在新能源行业发展依然较为缓慢,导致国内新能源行业大数据积累不足,限制了绿色保险的发展。以光伏行业为例,尽管部分国内保险公司进入光伏行业的时间已超过十年,但是大部分进入时间都在2006年之后。这直接导致了国内保险公司由于缺乏长时间的设备运行数据、报修数据和故障数据,很难确定光伏项目保险的费率等具体细节,因此在开发保险产品时存在困难,阻碍了绿色保险的大规模发展。同时国内的大部分保险产品依然参照国外同类型产品或相似产品在其他行业的经验数据来设计,并不能完全覆盖国内新能源企业面临的风险类型不能切实满足国内企业的需要。

三、 我国发展新型绿色保险的建议

上述绿色保险存在的问题单独依靠保险公司是无法得到全面解决的,需要政府与保险公司、新能源企业多方的共同配合。针对新型绿色保险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光伏行业新型绿色保险的经验应当在其他新能源行业大力推广,以帮助企业融资实现新能源行业的共同发展。由于新能源企业运营有多方面相似之处,推广绿色保险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必要性。首先,新能源企业在运营中或多或少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需要保险产品来规避气象条件引起的损失。与光伏发电受太阳辐照影响相同,风电行业也会受到到风能波动的影响,比如2011年和2014年都是少风之年,导致我国北方许多风电企业无法正常运营;水电企业会受到旱灾的影响,严重时一些企业甚至因无法发电而亏损倒闭。因此,风电、水电等企业也面临上游产品质量需要保障、发电站业绩需要稳定以吸引投资的问题。其次,新能源企业融资需求现状相似,都普遍存在融资期限长、资金需求量大并且融资方式单一的特点。一般大中型电站的建设周期很长,在5年~20年不等,而在资金缺口方面,国家发改委预计2005年~2020年之间,我国新能源各行业总投资需求约7万亿元。同时作为优化结构主力的新能源行业,一直面临着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严重依赖银行信贷等问题,存在着资金缺口巨大、企业融资困难的现象(王遥、刘倩,2012;周亚虹等,2015)。因此L远来看,只有不断吸引更多资金进入新能源行业才能满足资金需求,才能替代信贷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为企业服务。再次,目前国内光伏、风电、水电等分布式电站的发展多采用项目融资形式,在该模式下,投资的回报与项目收益直接挂钩,项目投资方对电站经营稳定非常重视,往往积极寻求必要的风险分散和控制措施,偏好已投保的光伏项目甚至会主动要求购买保险。因此,分布式电站的推广为这些绿色保险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第二,政府与保险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作用,为绿色保险产品的发展铺平道路。一方面,为了确保绿色保险大数据的积累、吸引保险公司的长期参与绿色保险,政府与保险行业协会应当起到宣传、引导与鼓励的作用。政府应积极向保险机构宣传新能源企业的保险需求与广阔市场,并且将现有的光伏行业新型绿色保险在其他新能源行业进行推广,建立联合企业与保险公司的信息平台,实现对新能源行业基础信息的共享,以吸引更多的保险公司进入新能源行业,完成新型绿色保险大数据的积累。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展开对新能源行业市场的引导,倡导合理有序发展,规避恶性竞争,以确保新能源行业对保险公司的吸引力。具体而言,政府应当通过各项规划以明确新能源行业的发展目标和方向,切实保证行业的平稳、持续发展,给市场和投资人建立良好的发展预期,从而加大对保险尤其是绿色保险的引导;同时尽可能建立和完善新能源行业的标准体系,规范行业的发展状况,使保险公司更为便捷地界定保障责任和范围,提供种类更多、更优质的保险服务;最后,由政府积极牵头,联合多家保险公司建立新能源行业的风险数据库,进而引导保险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我国保险公司应当发掘新型绿色保险投资功能,积极探索新的绿色保险品种,为新能源企业融资提供更多资金。一方面如今保险产品不再是单纯的风险保障产品,已经兼具了理财功能,比如万能险、分红险和投资连结险等。理财型保险产品在具备风险分摊功能外,可以由客户和保险公司共同分享投资收益,在市场利率普遍较低时,其收益率相比于普通的银行理财产品更有吸引力。然而目前理财型产品主要在寿险领域,而在财产险方面很少涉及,新能源行业的绿色保险涉及更加稀少。安邦保险曾与光伏组件企业合作,以实物融资租赁模式设计出理财投资产品,然而其他保险公司并未更随,市场同类产品屈指可数。因此,保险的投资理财功能在财产险方面的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另一方面,优质的新能源企业具有投资周期长,现金流较为稳定的特点,具备理财产品的性能;并且随着分布式电站项目融资模式的推广,新能源行业绿色保险品种会更加丰富,这些都为新能源企业通过绿色保险工具来进行融资提供可能。

参考文献:

[1] Zona R.,Roll K.,Law Z.,Sustainable/Green Insurance Products, Casualty Actuarial Society E-Forum,2014:1-8.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绿化中国金融体系”课题组.发展中国绿色金融的逻辑与框架[J].金融论坛,2016,(2):17-28.

[3] 李雪松,孙博文.生态补偿是脚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与路径选择[J].保险研究,2014,(5),13-20.

[4] 天大研究员课题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构建与发展战略[J].财贸经济,2011,(10):38-46.

[5] 王遥,刘倩.气候融资:全球形势及中国问题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9):34-42.

[6] 严湘桃.对构建我国“绿色保险”制度的探讨[J].保险研究,2009,(10):51-55.

[7] 周兴云,刘金石.我国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举措、问题与对策――基于省级政策分析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6,(1):103-107.

能源行业研究范文第4篇

跨国并购渐趋冷

上半年,海外并购和外资并购在第一季度的突出表现带来了较为优秀的半年度数据。其中,海外并购共完成34起,并购总额达178.9亿美元,虽然活跃度不及2012年同期的一半,但是其交易总额在半年度的数据中处于历史第二的高位;外资并购共完成13起,活跃度同样下滑,但是其半年97.12亿美元的并购总额仍高居历史首位。

然而单纯从第二季度的数据来看,海外并购和外资并购的表现却并不令人乐观。海外并购第二季度共完成16起,虽然活跃度并未显著下滑,但是整体的交易规模明显下降,交易总额仅为12.4亿美元,金额占比由第一季度的53.3%大幅下滑至13.7%;外资并购的情况更差,第二季度完成的交易数量仅为4起,2起披露金额的并购仅涉及2622万美元的交易额,不管在活跃度还是并购总额都跌至近年的最低点。

自2009年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迎来了火爆的四年。朱毅捷表示,企业的国际化需求、对海外资产的抄底心理、资源能源的战略性并购以及充裕的流动性是近年海外并购的四大推动要素。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国内的流动性有所趋紧;大宗商品的持续弱市令资源型并购的热情下降;美欧资产价格的回升令抄底机遇逐渐消失;目前只有国内企业“走出去”的需求仍然较强。但是仅凭企业的国际化需求难以令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行为持续火爆,因此朱毅捷认为,今年中国并购市场的重心将由前两年的海外并购向国内并购转移。

外资并购方面,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非常重要。然而,国际上不断出现唱衰中国的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国际资本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有所下降,并反映外资并购的趋冷。朱毅捷认为短期来看这种情况难以得到显著的改善。

新能源并购火爆

新能源行业也未落俗套。截至今年10月底,中国新能源行业无一起成功IPO事件,而并购事件却高达33起,并购金额超过58亿美元。

IPO三关持续缩紧,新能源企业上市前景日趋艰难。从IPO市场的事件数量统计看,2010年是新能源领域史上上市案例数量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有17笔案例。2012年,随着IPO步入史上最严审核过程,新能源领域IPO数量步调急剧放缓,降幅达50%,全年仅有IPO案例5笔。目前,各行业IPO项目都因此受阻,今年至今,新能源行业也无一起成功IPO事件,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瑄预计未来还将持续减少。

在融资金额统计方面,2011年新能源领域IPO数量虽降幅巨大,但融资金额与2010年相距不远,紧随其后的2012年全年的融资金额随上市数量一起出现骤降,恢复到全年仅9.04亿美元的低谷,降幅接近80%。连续两年的融资金额递减,显示了IPO退出愈发艰难和出资人更加谨慎的态度。

并购市场热度持续高烧,行业需加快整合发展。根据私募通的统计,以被并购方的行业作为界定方式。2006至今年10月,中国新能源领域并购市场表现整体呈上升趋势,披露并购事件共96起。其中今年前10月的总案例数,已占据2006年至今全行业数量的1/3强。从2011年开始,新能源行业的并购事件出现大幅增长,全年并购事件数量达17起,涨幅超过100%。2012年,虽然整个资本市场态势低迷,但新能源领域的并购行为却可圈可点,共发生并购事件24起。今年前10个月的并购事件也已轻松超过去年全年数量,且随着新能源行业退出渠道持续受阻,未来两个月的并购热潮还将继续上演。

从并购金额看,2006至今年10月,中国新能源领域披露的并购金额达80.59亿美元。其中,2007年仅发生了1起并购事件,且未披露并购金额。2008年和2009年,中国新能源领域并购金额出现小幅上涨。2010年,国家推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对新能源行业的再次关注使当年行业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投资方面,并购热度虽连带上涨,但并购金额却出现下滑。今年,新能源行业并购金额再次激增,全年并购金额占2006年至今全部金额超过7成,占比巨大。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瑄认为,虽然IPO退出有很高的回报率,但新能源行业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产能过剩现象严重,许多企业的财务发展都不具备上市条件,而且即使上市后以目前的发展情况也很难获得价值增长。因此,随着IPO审查的日益严格和越来越有限的上市机会,新能源行业的投资者们开始积极调整思路以转向更加灵活的并购为主要退出方式。瑄表示,并购重组有利于企业整合,相信随着今年大量并购事件的发生,到今年底,新能源行业的产业格局将重新洗牌。

房地产并购走强

能源行业研究范文第5篇

我于2006年7月10日加入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担任信息调研部助理研究员,试用期三个月。踏着紧张而欢快的工作节奏,我已走过三个月。回顾这三个月来的点滴,我惊奇得发现我的工作能力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现在将试用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我在信息调研部负责协助本部门主任处理部门的日常工作,具体的讲可以分为以下五部分:

一、负责编辑《中华新能源周刊》的初稿及定稿的打印发送。

在商会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中华新能源周刊》版式日臻完善,内容日渐丰富,赢得读者的一致好评,同时也为周刊争取到更多的读者。

二、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新闻媒体信息库等。

新能源商会刚成立不久,有大量的基础工作要做,基本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也常为我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三、研究国内外新能源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及趋势等。

信息研究是我们部门的主要职责,研究新能源行业的信息是我们的核心工作,研究的方式主要是研究网页信息及书面资料,辅助以外出调研。此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华新能源周刊》及《2006中国新能源产业报告》上部分信息已经为我们原创知识。

四、参与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筹备工作,负责协会联络后勤服务工作。

五、商会局域网的网络安全及日常的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