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幼儿心理健康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离异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一、我国社会婚姻离异现状
85后是我国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不管家庭经济情况如何,都是在家人的宠爱之中长大的,养成了85后较为自我的性格。而且随着我国80年代的经济、社会发展腾飞,对外开放吸引了众多的新思想进军我国,85后青年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成长也养成了较为开放、自由的思想性格。自我、开放、自由,从某种意义来说就是注重自我的感受,缺少照顾别人的意识,这也使得85后新青年在婚姻生活中缺少包容、耐心、忍让,在处理夫妻矛盾、婆媳关系的时候常会过于冲动,使得婚姻走向终结的道路。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离婚率已经持续7年递增,近5年来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2015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但有196万多对夫妇离婚,离婚人数远远高于结婚的人数。而且,报告显示,离婚夫妻的年龄大部分在22—35岁之间。作为新一代的85后青年,由于自我意识较强,对事物欠缺细致的考虑与计划,导致闪婚、闪离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婚姻的前两年,是夫妻双方的磨合期,双方对于生活习惯、思想素质、价值观等方面都要有一个契合基点。而在这个过程中,夫妻双方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儿产生矛盾婚姻,这时如果矛盾未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就会因为冲动而做出离婚的选择。婚姻的结束,产生了一个极为弱势的受害群体——幼儿。父母的分开,使得他们被迫跟随其中的一方,或者和祖(外)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们从小就失去了完整的家庭关爱,其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地凸显出来。而作为幼儿人生受教育的第一站,幼儿教师对于从早期干预幼儿心理成长,引导健康的心理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父母离异对幼儿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
(一)父母长期感情不和对幼儿的影响
一对夫妻,从温馨和睦,到产生矛盾,再到最后的离婚,这个过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的争吵、冷战,甚至家庭暴力的情况。在成人的战争中,常会因为“怒火冲天”说出一些伤害性的语言,甚至发生肢体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作为一个没有行为能力的弱者,只能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切。那是自己最亲最爱的爸爸妈妈,此刻却在互相地伤害,争吵声、哭闹声、紧张的气氛会令幼儿陷入无助、迷茫,感到伤心、害怕、惊慌,对父母的印象也会有所改变。成人在幼儿在场的情况下发生争吵甚至肢体冲突的情况,常常会令幼儿产生无助、胆怯和抑郁的情绪。
(二)不完整的关爱对幼儿心理的影响
离异家庭的幼儿会跟随父母其中一方生活,甚至和祖(外)父母生活,由于与完整的家庭不同,离异家庭的幼儿因为父母分开,他们常会失去其中一方的照顾和关爱,而这种陪伴成长与关爱又是其他人不可代替和给予的。而且在父母离异后,周遭的人也会议论,甚至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中,同伴可能会嘲笑离异家庭的幼儿,虽然是童言无忌,但这对幼儿的心理还是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生活环境的突然改变,心理情感的缺失,人们的议论,会令幼儿产生孤独、自卑、胆小的情绪,而且会出现自我封闭,不与人沟通的情况发生。
(三)父母一方愤怒、怨恨的宣泄对幼儿的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夫妻双方在感情破裂后会将理由归结于对方,对对方产生怨恨的情绪。面对着幼儿,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提到爸爸(妈妈)的“不对”,将怨恨的情绪传递给幼儿。幼儿尚处于是非观念的形成阶段,对于最亲近的爸爸(妈妈)说的话都会深信不疑,在这样的情况下,爸爸(妈妈)将怨恨的情绪传递给幼儿,幼儿也会随之对爸爸(妈妈)产生怨恨的情绪。与正常的家庭相比,离异家庭的幼儿因为时常接触怨恨、愤怒的氛围,纯洁无瑕的内心也会被污染,儿童的纯真就会随之消失。而且父母离异,家庭破裂,父爱母爱的缺失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严重落差,他们会形成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这种自我保护意识体现到孩子的身上,往往变成对周围环境的敌意。他们会对身边的事物消极冷漠,对周围的人下意识地对抗。在这样的情况下,消极、仇恨、叛逆的情绪就会在幼儿的心里形成。
三、幼儿教师应对离异家庭幼儿心理教育的措施
(一)家、园无缝沟通,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关爱
家庭与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两个重要地方,离异家庭幼儿心理教育注重的是家、园沟通,在家、园统一为幼儿创造良好的环境的前提下,才能做好离异家庭幼儿心理教育。离异家庭的幼儿跟随父母其中一方生活,在成长中必然会缺失一方的关爱。幼儿教师作为联通家、园的纽带,要做好家访工作,将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如实地反映给父母双方,使他们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并意识到离异对幼儿心理的影响。在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给予幼儿完整关爱,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前提下尝试促成幼儿父母双方的沟通。作为幼儿父母,在孩子老师的关注之下会对离异给幼儿带来的影响更加地重视,从而尝试通过双方的沟通给予幼儿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虽然,幼儿教师不是“调解员”,但作为一名老师,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幼儿教师的关注,会给予离异双方一个沟通的好机会,让怒火过后的双方能静下心来好好考虑、商讨,给予幼儿完整的关爱。
(二)“特殊的爱献给你”补偿幼儿的心理缺失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133-01
幼儿是家庭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幼儿教育不仅关系着家庭的幸福,更影响着祖国未来的发展。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面临的各项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社会问题的关键一环。所以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幼儿时期着手,让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软实力”,让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开心的学习、快乐的成长。
一、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心理健康教育打好基础
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幼儿:此时正是他们认识周围世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幼儿园教育环境的好坏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是十分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
1、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幼儿时期孩子们天真烂漫,对于周围的世界都充满了好奇,学习欲望强烈,但是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完善,学习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的难题,加上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容易受到伤害,有时候教师无意间的一个眼神可能就会成为刺伤学生幼小心灵的毒刺。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创良好的人文生活环境:生活里学做孩子的母亲,游戏中学做孩子的伙伴,精神上学做孩子的朋友,困难前学做孩子的导师。这就需要教师能够随时进行情绪调适,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对幼儿人格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
2、创设良好的物质基础
幼儿学习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教师教学中要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拓宽幼儿的活动空间。例如在室内设置便于幼儿随时阅读的书架,便于幼儿自由取放的开放式玩具柜。在室内、走廊等地方,可以设置多种活动区域,在楼梯上可以张贴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或是启发性的图画,激发孩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能够在这里快乐的学习生活。
二、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平台
幼儿园的日常教学活动大多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除此之外,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善于借助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组织丰富的教学活动,为心理健康教育打造平台。
比如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意识的组织相关的心理健康课程,如:通过语言类活动《冬爷爷的帽子》、《小猫生病了》、《快乐的小花籽》、《萝卜回来了》来引导幼儿体验关心爱护他人所获得的幸福感和快乐感,学会关心他人,萌发互爱情感;通过社会活动《图书宝宝笑了》、《关心残疾人》、《我自己来》、《我不哭》等对幼儿进行相关的同情心和抗挫折教育;通过艺术活动《拉拉勾》、《我快乐》、《名画欣赏:各种各样的爱》等来引导幼儿感受体验乐曲的愉快情绪,以及各类美术作品中所表现的各种情感,让幼儿始终保持愉快,积极向上的情感。
另外教师也要善于借助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从幼儿身边的事件入手,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例如在每年的三八节、母亲节等节日的时候让幼儿给妈妈唱首歌、给妈妈画幅画、给妈妈表演一个自己新学的节目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加深幼儿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度,更好的提升他们对于亲情的认知,通过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促进他们对于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向往与认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素质。还有的幼儿园为孩子们设立了“心情屋”,为他们提供各种画纸、笔、小水桶等,供幼儿在不高兴时自由进入,乱涂乱画,借此发泄心中的闷气。还有的老师在“心情屋”里面放上一个布娃娃,每天早上孩子来园时,就可以去那和布娃娃说说自己的悄悄话。有的老师还在“心情屋”放上了录音机和磁带,供孩子们录音用。一方面孩子的情感有了一个宣泄和释放的地方,另一方面又提高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空间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培养 对策
前言
目前我国在幼儿心理健康研究方面起步较晚,和西方教育水平相比仍较为滞后,在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知上仍存在一定的不重视,严重遏制了我国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而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急剧膨胀,幼儿心理健康早已成为国民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以下笔者从幼儿心理健康的多个方面入手,对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办法提出粗浅的解决对策。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幼儿的身体健康
幼儿心理健康与幼儿身体健康是影响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二者存在密切的关联关系,在幼儿成长中相辅相成,幼儿身体健康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而幼儿心理健康则是幼儿身体健康的客观条件。由此可见,在幼儿成长发育中“心”与“身”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联系。
(二) 幼儿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幼儿智力发育
当幼儿心理感觉到压力时会表现出情绪紧张、心理抑郁、思维迟钝、感受力降低等等精神上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幼儿的智力发展。通过国家教育部门的实践调查证明,当幼儿处于愉快、放松的学习环境中,拥有良好的心理健康,不仅可以促进其体脑的快速发展,更能获取环境中人际交往的情商锻炼,直接影响到幼儿成年后事业、生活能力。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对幼儿的智力发育,情商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几点因素
(一)缺乏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目前在我国幼儿教育中,过多的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而往往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导致了目前我国幼儿教育观的缺失,给幼儿教育行为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例如在幼儿园的体育课程中,幼儿教师过多的重视幼儿体育动作的技能,而忽视了幼儿个体之间的差异,忽视了幼儿的心理特点,无法达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培养的教育目的。而不正确的教育观恰恰错过了培养幼儿心理承受能力,健全心理健康的重要时期。
(二)没有摆正幼儿教师的正确地位
在幼儿时期得到充分安全感的人,在成年以后仍会保持生活、工作上坚强的性格。而如果幼儿在成长期得不到成年人的关爱,势必会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对外界的变化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而目前我国幼儿园中有许多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中,没有摆正自己在教育中的地位,存在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任何事情都以个人的需要和兴趣出发,专制型的强迫幼儿进行教育,给幼儿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极易形成自卑,抑郁等不良心理问题。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对策
(一) 利用环境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性
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环境影响主要可以从两个大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幼儿园环境;另一方面是家庭环境。在幼儿园环境影响方面主要应该从幼儿园的安全、卫生环境入手,使幼儿在幼儿园感到安全感、舒适感。在满足幼儿身心发育的各方面需求的同时,加强对幼儿动手、动脑、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创造大量的幼儿活动空间。多重视幼儿的情感需求,特别是对性格内向、活动能力差、交往能力差得幼儿特殊照顾,个别个体个别对待,以满足在幼儿园环境中不同心理健康水平的发展。
在家庭环境影响方面,应该从对幼儿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家庭教育的深入了解入手。首先,应该通过幼师的家庭调查,针对一些专横、武断的父母,进行说教工作;其次,对过于溺爱幼儿的父母,进行教育方法指导。同时,定期积极主动的约谈幼儿父母,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情况信息交换,指导家长更为科学的教养幼儿,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已达到幼儿教育工作向健康的、稳定的、良好的积极心理健康方向发展,为幼儿的早期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二)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
对幼儿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式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既是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符合教育者预期的教育目标,而进行的肯定式鼓励和表扬奖励,以此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鼓励和表扬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方法,目前已经在幼儿教育中受到广泛的接纳和采用。同时,鼓励和表扬作为一把双刃剑,其在采用应该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的鼓励和表扬,切忌不追求实际的表扬致使幼儿产生娇气、矫作的习气。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不进可以强化幼儿优秀品质的形成,更能强化幼儿心理健康发展,避免一些不良品质的出现。
(三) 树立正确的早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特点
著名素质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指出,幼儿早期心理发展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汲取,具有自发吸收,自付模仿的本能。因此,针对幼儿早期心理健康发展的特点,幼儿教育应该按照其本身的发展的特性,衡量幼儿心理发展,巩固幼儿自身的内心世界。针对幼儿心理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重视幼儿教育的早期心理发展,自觉维护幼儿的主观意识,以此构建完善的幼儿心理健康。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幼儿教师想要真正走进幼儿的心理世界,只有心理装着幼儿,真实了解到幼儿的内心需求,真实了解到幼儿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的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实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目的。
【参考文献】
但是,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幼儿中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1)以自我为中心,什么都是自己说了算;(2)独立性差,依赖性很强;(3)自控能力差,稍不顺心,就大哭大闹,不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4)遇到困难不愿想办法解决,更不知道怎么解决,意志不够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弱。在行为意识中,幼儿多表现出多动症,好动,闲不住,总是自觉不自觉地说谎,喜欢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总是喜欢发脾气;在性格方面,表现为不听教师或家长的劝阻,自私自利,不爱动手,爱哭爱闹,任性等;不良习惯主要表现为咬手指、不讲卫生、眨眼睛等。有关研究表明,幼儿的这种心理健康问题多属于发育障碍和行为障碍,这些问题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多有发生。因此,我们幼儿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充分观察学生,了解每一名学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纠正。笔者在多年的幼儿教学中总结了一些经验,现阐述如下。
一、用爱心构筑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教师工作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爱。爱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基础,爱让幼儿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让幼儿在爱的氛围中健康快乐地成长。不管幼儿的状况怎样,我们幼儿教师都应全心全意地爱学生,真心地付出自己全部的爱,耐心地教育幼儿,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走进幼儿的内心世界,用自己的爱感染幼儿。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用爱心开展教育会使幼儿逐渐信任教师,从而对教师的教育引导有正确的认识。因此,有了爱,我们的幼儿教育才能得以正常开展。
二、注重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教育
幼儿教育中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是游戏。在游戏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渗透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健康的心理状态。
(一)利用音乐、绘画影响幼儿的心智发展
幼儿对音乐、绘画有天生的禀赋。艺术课堂的游戏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热情与兴趣,在唱歌、跳舞、绘画中调动他们的感情,满足审美需要,让他们在美妙的音乐中,有灵气的律动中,自觉地去感受生活中的美。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的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艺术修养,发掘幼儿的艺术天赋,还可以对幼儿的心智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创设有意图的小游戏,在游戏中,注重对个别幼儿的特殊化教育
为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因人而宜,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游戏,鼓励他们大胆地加入到同伴的游戏中,并在游戏过程中不断鼓励和表扬他们,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能力,改变不良习惯。
三、家园结合,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维护与增进幼儿的心理健康,仅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一定要争取家长的全力配合。首先,教师必须加强家长对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并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讲座,让家长知道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能够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知道如何配合教师、幼儿园共同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教育。幼儿在和睦温暖的家庭中成长,大人敬老爱幼,家庭成员互相关心,互相体谅,在这种和谐而又温暖的气氛中,幼儿学到的肯定是尊老爱幼,关心爱护家人。这对培养孩子良好的情绪和性格具有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意义,是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而且这对形成终生的道德情操都有意义。相反,有的父母今天吵嘴,明天打架,把孩子夹在中间,弄得孩子无所适从,恐惧不安。有人研究证明,这样的孩子不良习惯居多。尤其是破裂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即使教师在幼儿园中煞费苦心地进行再多的教育,也抵不过父母的一次争吵。
关键词:幼儿;心理健康;农村;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104-01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幼儿心理健康也是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然而,西部农村幼儿园普遍存在着重幼儿生理保健,轻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本文将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以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以及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等方面做初步探索。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1.各类资源具有整合性。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幼儿家庭、社区到课程、教师、幼儿这些教育资源中蕴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发挥这些资源的优势,能有效地丰富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形式、手段。
2.各种方法具有互补性。由于幼儿心理发展呈现的差异性,以及不同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因此,教育的方法也随之出现多渠道,多形式,且需要互为补充。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1.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知识和心理素质。幼儿的心理具有复杂性,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懂得心理知识,特别是幼儿心理知识,同时,幼儿教师本人也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如果老师心理失常或心理不健康,那么就会在有意无意中把一些不健康因素传染给幼儿,进而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2.用爱心呵护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无论幼儿聪明或愚钝,都要拥有热爱孩子的心,用爱给幼儿自信、安全感、信任感。同时,教师对幼儿的爱需要贯穿于各类活动的始终,切忌忽冷忽热、喜怒无常,让我们以自己的爱和真诚鼓励幼儿学习爱和真诚,用爱心呵护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3.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日常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幼儿园日常教育的有机体之中,以自然而然的方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乐园,幼儿的学习乃至整个发展都是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完成。因此,幼儿要健康成长,环境因素至关重要。
第一,要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幼儿园应有足够的空间满足幼儿正常的活动及起居的需要,应尽量保证幼儿园内及周围的空气清新、光线充足、无噪声污染。园内应有足够的绿化面积,室内外装饰和布置应烘托出一种促使儿童积极向上的气氛。
第二,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必须渗透在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心理氛围之中,幼儿期是情感体验迅速发展的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社会性要求开始增强,伙伴之间的情感交往、教师的和谐可亲都是他们渴望得到的心理环境,而只有在这种心理环境支配下,孩子才会安全、自信、大胆的进行游戏。
第三,建设良好的幼儿群体,培养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全面发展具有长期的、重大的影响,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幼儿有安全感,而被排斥的幼儿和被忽视的幼儿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当前,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更具有重要意义。
2.家庭因素。家庭是一个人最初的生活环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社会和时代的要求都通过家庭在儿童的心灵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在家庭因素中,父母对子女的教养与态度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有些父母过分迁就和袒护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满足他们的一切欲望,这往往使孩子形成唯我独尊、固执、依赖性强、缺乏独立性的不良品性。因此,家长在教育中,只有尊重孩子意愿,尊重的权利,对孩子适度地要求,孩子才会健康地发展.
家庭气氛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作为家长,要着力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气氛,要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消除不良情绪的干扰,保持良好的心境,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3.人文环境。良好的人文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幼儿园气氛和幼儿园的人际关系直接关系着幼儿的心理健康。
一方面,幼儿园的气氛事关幼儿心理健康,幼儿园的气氛与教师的道德修养、职业意识及教学水平等方面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幼儿教师应该对幼儿充满爱心与耐心,如果整天阴沉着脸,动不动就对幼儿大声呵斥,会导致幼儿心理扭曲,情绪不稳,甚至出现暴怒、焦虑、抑郁。教师的职业意识与教学水平也影响幼儿园的气氛。因此,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的、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的氛围,是允许失败,允许犯错误的氛围.
另一方面,幼儿园的人际关系是幼儿园人文环境中对幼儿心理健康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教师整日与幼儿在一起生活和活动,教师的言行和情绪状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这幼儿,教师稳定的情绪和完整的人格是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因此,教师要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人格,以便能给幼儿以健康的影响。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把幼儿培养成为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和挑战的一代新人,是我们幼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从幼儿细微的心理表现入手,引导幼儿行为,疏导幼儿心理,不断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为祖国培养出积极健康向上的新一代。
参考文献
[1]邹长缨.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中国西部科技,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