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业产业策划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农产品经纪与专业 课程体系 构建
[作者简介]徐丽(1965- ),女,吉林延吉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经济管理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经济法、法学教育。(吉林 长春 13002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2年度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商务经纪与专业建设实践与研究――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C12105,课题主持人:徐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6-0128-02
农产品经纪人,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于2001年9月提出申请,由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3年8月批准,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并正式向全社会颁布职业标准的一个新职业。加强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建设,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一、高职院校开设农产品经纪与专业的必要性
(一)农产品经纪人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产品经纪人在搞活农产品流通、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品供应、繁荣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快农产品商品化的速度。农产品推向市场,需要有良好的流通渠道。农产品经纪人通过把本地的农产品资源带到市场,把市场需求和本地生产活动紧密连接起来,使本地资源优势能快速转化为市场优势,加快农产品流通速度。
2.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产品经纪人可以发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顺应市场发展趋势,使农业的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作为交易的中介,农产品经纪人通过对农产品市场变化的信息传递,引导农业生产活动。农产品经纪人可以把零散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交易,从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
3.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更新农民生产经营观念。农产品经纪人的经纪活动,涵盖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及销售等各环节,农产品经纪人的市场观念、经济意识、新的信息通过经纪人的经纪活动带到农村,传递给农民,培养和增强了农民的市场意识,更新农民生产经营观念。
(二)农产品经纪与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我国实行的行业准入制度,要求所有从事农产品经营中介服务活动的人员都需要取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证书,持证上岗。据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调查统计,目前在全国已经形成一支600多万农产品经纪人的庞大队伍,他们常年活跃在流通领域,成为经销“菜篮子”“果盒子”“米袋子”的生力军。这些农产品经纪人中,经过长期或短期培训的达70%以上,取得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颁发的资格证书的只有40万人(主要为初级),其中拥有中高级资格证书的近2万人。以吉林延边为例,全州现有农村各类专业协会和新型经济组织630个,产业经纪人已发展到2600多人,这些协会和经纪人遍布农产品产供销服务、技术培训、加工储藏、提供信息等各个领域,为6.14万会员提供着不同类型的服务。
可是,从当前农产品经纪人的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文化程度为主,小学文化程度次之,也有少量的大专毕业生。目前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中缺乏农产品经纪与专业,全国仅有十几家职业技术学院培养该专业的高职学生。除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院校已在商务经纪与专业中开设农产品经纪方向外,青岛农业大学也开始探索设立农产品经纪专业,培养新型农产品经纪人。可见,高层次、复合型农产品经纪与的专业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二、农产品经纪与专业的建设构想
(一)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号)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应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教职成[2011]6号)强调“职业教育要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设立农产品经纪与专业,应充分体现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特性,致力于培养掌握农副产品经营及销售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业能力,能在各类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事农产品市场调研、市场开发、信息传递、收购、储运、销售及等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模式
教育部教职成[2011]6号文件中明确要求职业院校应“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和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建立和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农产品经纪与专业应以职业能力、技能为主线,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协调发展为目标,着重培养满足第一线所需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在践行人才培养计划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依靠行业,密切校企合作,强化实训环节,把理论教学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并根据《农产品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规定,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学生基本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同时鼓励学生为日后取得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的各级、各类证书做好准备。
三、农产品经纪与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一)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1.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结合的原则。根据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要求,农产品经纪人已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纳入了国家正规的职业范畴,制定了农产品经纪人职业资格制度,规定从事农产品业务的经纪人要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国家对经济活动主体的规制会愈加健全。在本专业课程设置上,与农产品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使学生在校完成课程学习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高职教育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在本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上,必然要求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农村产业发展实际,对照《农产品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规定构建满足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开发核心课程,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从而实现人才培养与农村产业的紧密对接。
(二)课程体系设计
农产品经纪与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中介公司,从事农产品收购、储运、销售以及销售、信息传递、服务等中介服务与经营管理工作,以及其他工商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从事商务经纪、商务职位。主要工作范围包括:市场调研、信息传递等市场咨询工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市场开发、管理、维护等营销管理工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储存、运输管理工作产;产品收购工作、销售与工作;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工作。因此,在知识结构方面,本专业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外,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农产品商品的基础知识、与农产品相关的基本技能、财务会计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经济地理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等基本业务知识。在能力结构方面,根据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定的《农产品经纪人国家职业标准(试行)》的相关规定,农产品经纪人的职业能力特征包括:具有一定的判断、推理、计算、语言表达能力,色、嗅、味、触感官灵敏,空间感、形体感强。为此,本专业学生除基本能力,即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营销策划能力、市场预测分析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外还应具备良好的事物观察、信息筛选能力;一定的社交和应变能力。
本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建立农产品经纪与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把教、学、练、做的效果置于这一框架之中予以衡量,从而形成一套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指标体系。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专业基础技能。构建本专业技能学习所需的基础性知识结构框架,即基础性的理论课程,包括“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商品学”“经济原理”“农产品基础知识”“农产品市场营销”“基础会计”“市场调查与预测”“创业学”等专业基础课程。该模块基础课程为学生以后的专业技能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核心技能。构建以学生掌握专业技能为核心的知识结构框架,即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商务经纪与实务”“供销合作经济理论与实务”“推销与谈判”“农产品品牌经营与管理”“农产品会展及品牌策划实务”“农产品物流管理与实务”“经纪人职业道德与法律法规”等专业核心课程。以上专业核心课程使学生能突出地掌握农产品市场的经纪与技能及相关知识,在就业时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
3.专业拓展技能。培养使学生能够成为真正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的综合能力,即校内和校外实训锻炼。具体实训项目安排如下:第一,农产品信息采集与分析实训。以具体的某一项任务为中心(如采用抽样调查法调查某农产品在吉林省各地的销售情况,并对其明年的市场销售情况做出预测)。从方案的制订到方案的实施,资料的整理、分析与预测,调查报告的撰写整个过程的实践训练。第二,农产品经纪与实务实训。通过带领学生去经纪公司或邀请经纪公司的专家来学校交流等方式,使同学们对经纪的理论知识有一个直观的认识,熟悉和掌握经纪业务的流程。第三,农产品推销与谈判实训。通过实际推销实训,使学生能将所学推销计划制订、谈判策略的运用、顾客异议的化解等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提高学生的实际推销与谈判能力。第四,农产品商品基础知识实训。通过带领学生进入农产品经纪人实训基地,实地参与农产品的检测、品级鉴定等工作,掌握与巩固农产品商品的基本知识。第五,农产品会展及品牌策划实训。通过举办商品展销会,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营销知识,写出基本的营销策划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第六,沙盘实训。通过引领学员进入一个高度竞争的模拟行业,分组成立若干“企业”, 要求学生将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综合运用到实践中,通过不同的角色定位,进行若干年度的模拟经营活动,在主导各自“企业”的系统经营管理活动中完成体验式学习,感知真实的企业经营管理。第七,电子商务实训。熟练掌握运用网络市场调查、网络推广的市场营销策划和市场运作,了解网络营销全过程,理论联系实际,增强营销策划的动手操作能力。第八,农产品市场营销实训。通过实训掌握农产品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树立农产品现代营销理念,增加市场营销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十二五”期间,民主茶业将以强化“高原情、盘州情”品牌为主线,拓展茶叶基地规模,提升茶叶品质。预计到2015年,民主镇茶叶种植面积将突破40000亩,逐步形成“公司+基地+专合组织+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着力建设具有民主特色的“乌蒙茶海”,成为盘县茶产业发展重镇,努力打造成为贵州优质绿茶生产区。
建设民主现代茶产业园区,加快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步伐,促进盘县茶业的转型升级,是做大做强盘县茶叶产业的重要途径。同时,建设现代茶产业园区,能促进茶产业与休闲、观光、旅游等其他产业的相互拉动,形成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产业链,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民主镇茶叶发展概况
民主镇位于盘县南部,总面积143km2,下辖20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34022人,其中农业人口32959人。平均海拔在1800米以上,终年日光放射,云雾缭绕,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7℃,一月最低温0.7℃,七月平均最低温25.7℃,全年稳定通过10℃的积温为3997.8℃,年均初霜日为11月12日,终霜日为3月3日,无霜期共253天,年均日照1660.1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7%,年均降雨量1515毫米,80%的雨量集中在每年5月至9月,雨热基本同季,属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早,秋寒迟,无霜期长”的特殊小气候。土壤以黄壤为主,平均土层深1米以上,土层深厚,多属于酸性,PH值4.5—5.5。同时,土壤富含锌、硒等矿物微量元素,据民主镇农推站对下糯寨、马家厂、尖山、下厂、石阶路、机密等村取样送省农委化验,含硒1.75—3.72mg/kg,含锌84.04—95.34mg/kg,而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生产的茶青和茶叶也同时富含锌、硒(含zn 43.2—95.34μg/g,se 1.38—3.72μg/g,),重金属含量和农药含量均不超标,特别适宜茶叶生长。
近年来,民主镇党委、政府坚持以高效生态农业为导向,按照“山顶油茶、山腰茶叶、平地烤烟、石山刺梨、茶药套种”的产业发展方向,在不同海拔,不同区域种植烤烟、茶叶、马铃薯、油茶、刺梨、中药材等农业产物,按照“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思路发展特色产业,逐渐形成了以茶叶、烤烟、酒用红高粱为“三主”、以中药材、刺梨、黑山羊为“三辅”的绿色支柱产业发展格局。
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民主镇已建成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9个,种植茶叶19912亩,示范基地2个;建成茶叶初加工厂2个,在建茶叶精加工厂1个;举办茶叶专业绿证培训3期630人次,与县农广校联办茶叶专业中专班2个,学员119人,与六盘水职业技术学院联办茶叶专业中职教育班1个,学员37人,正逐步实现“茶叶品种良种化,茶叶生产机械化,科技应用普及化、茶叶产品优质化”的目标。
二、盘县发展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茶叶基地建设与管理有待完善。一是基地太过分散,难见到连成片的茶区;二是相对的连片大户的茶树品种采摘期,没有早、中、晚错开与搭配;三是管理初放,重开发、轻培管;四是部分开发户后期投入出现资金断裂;五是部分开发户迷失、看不到前景,放失培管,甚至出现失茶、废茶现象。
(二)采摘与加工模式粗放。一是标准化与机械化采摘不足;二是初加工厂建设滞后,生产加工能力不强;三是只重视“明前茶”,夏秋茶利用率低,大众茶生产比率低,效益低;四是是龙头企业不强、带动力不足;五是精深加工生产谋划不到位。
(三)品牌意识不强,质量不高。一是盘县没有统一的品牌,对质量与品牌监管不到位,茶叶发展处于有质无量、有品无牌状态;二是产品初放、单一,新产品开发迟缓;三是宣传推广力度不大。
(四)市场占有和竞争力不强。一是县外、省外市场开发不够;二是注重礼品茶,不重大众茶市场品牌打造;三是营销思路不开、销售渠道和手段单一;四是整体意识不强,缺乏合作双赢理念。
(五)地方特色茶文化挖掘和培育不够,科技转化率低。一是科学种茶普及不够;二是文化挖掘与培育欠缺,茶产业发展缺乏文化支撑。
(六)产业引导有待加强。一是重基地轻市场与品牌;二是重种植轻管理;三是重政策扶持、轻市场推动;四是重大户开发、轻企业家培育;五是重小微加工扶持,缺欠集约化、园区化产业布局。
三、对民主茶叶产业 园区建设的思考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园区建设发展规划,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是指导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与发展的纲领,是使园区科学定位、高起点建设和稳健发展的有力武器。规划现代茶叶园区建设,必须根据盘县茶产业特色,找准区域优势,明确存在问题,确定重点突破口,避免园区的重复建设,逐步完善茶叶生产结构和区域发展格局,园区建设内容的选择应体现超前性和示范推广性。充分利用好民主镇作为盘县茶叶主产区,以及拥有悠久产茶史和丰富生态旅游资源的独特优势,找准园区建设的功能定位;充分发挥好园区在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特色茶叶产品生产方面的示范带动利用;充分谋划好园区观光项目、体验项目、休闲项目、食宿项目等的具体规划和定位,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
(二)引入现代茶叶科技和新模式,促进茶叶产业的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建设现代茶叶园区,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引进并举,根据自身优势选好技术创新和产业模式创新的突破点,着力改变当前农业粗放的发展方式,引进和应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同时,加快引进和应用生物技术、推广有机生产,探索推进茶园套种立体栽培的模式应用,加快种养结合、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开发与利用,促进茶叶产业的生态循环和可持续发展,统筹建设具有民主特色的“高产、优质、生态、高效”茶叶生产、加工基地,使园区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具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三)发挥园区建设主体作用,推动生产经营组织化
茶叶产业园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经营主体作用、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主体作用、种植和加工大户的生产主体作用,组织带动农户进行生产与经营,把零星的、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组织起来,实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规范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与市场无缝对接。
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快茶叶龙头企业、茶叶专业合作社的培育,更好的开展茶叶生产、农资配送、病虫害防治、茶叶品牌营销等社会化服务;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茶叶新品种示范、新技术应用和市场网络建设。通过园区建设,将企业、合作社和分散农户进行有机的、紧密的整合,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以集约、规模、标准化生产方式,推动园区建设发展。
(四)推进园区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增强市场竞争力
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是增强中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推进茶叶标准化,可逐步实现由家庭小作坊向社会化分工转变,由单一种植业向多元经营转变,由数量产值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按照现代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严格依据绿茶地方标准,制定《盘县茶园无公害管理技术标准规程》,对茶树种植、茶园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和鲜叶、采摘、装运、加工工艺、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以及检验规则、标识、标签、包装等内容做出明确的、具体的规定,细化盘县茶叶标准化生产的质量准则,建立健全茶叶生产标准化体系,实现茶叶从种植、培管、加工到贮运、流通销售全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控制,从而示范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园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盘县茶叶的优异品质和安全保障,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加强政策扶持,加大园区建设投入
积极争取省、市对现代茶叶园区建设的政策、资金扶持,增加园区建设投入。整合县、镇支农资金,加大财政投入,使更多的资金向园区建设倾斜,保障园区建设的可持续性,推动盘县茶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同时,按照“主体明确、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品牌响亮”的要求,并结合中心镇、特色村建设,培育建设现代茶叶产业园区。
(六)开发茶旅产业,拓展茶叶园区功能
茶文化旅游是农业和旅游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它既有茶叶生产功能,又有旅游活动的功能,具有观赏性、参与性、农游合一性、市场定向性和高效性的特点。规划建设茶叶产业园区,必须要超前开发以茶为原料或题材的旅游产品,针对旅客消费需求,在包装设计、产品制作等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开发。探索与盘县茶性质相适应的茶具冲泡程序;开发以茶树或茶叶副产品为原料的工艺品;研究以茶为原料的茶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特别是要充分挖掘盘县悠久的产茶史和深厚的茶文化积淀,着力推行茶叶溯源为主题的生态旅游形式,使现代茶叶园区的建设与世界古银杏之乡旅游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谋划好“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文章。
(七)以“乌蒙茶海、生态民主”为支撑,强塑茶叶品牌,助推园区发展
乱花迷人眼,不少原本思路清晰、经验丰富、资历很深的营销总裁、企划总监、市场部经理乃至专门为企业提供企划服务的专业策划公司也变得无所适从起来,即使是一些非常优秀、时间证明是正确的大企业高管也不能例外。
在市场变化加快的新形势下,企业如何对待品牌推广?如何保持旺盛的活力?如何优化营销方法和工具?如何处理好内脑和外脑的关系?如何管理营销企划团队?如何进行市场推广方法创新?笔者结合自己在大型企业企划部和专业策划公司的管理经验,现就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和业界人士探讨。
一、没有合理利润的品牌推广等于零
无论是联想集团倡导的“品牌=标志+信誉”,还是国内或国外人士提出的有关品牌管理的理论。实践总结也好,哗众取宠、纸上谈兵也罢,都有它的时效性、局限性和行业差异性。
没有人否定品牌的重要性,关键是,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在不同时期对品牌的需求和侧重点是不同的。品牌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需要品牌,品牌并非无所不能。
2004年3月26日,联想集团投资8000万美元成为第六期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将在未来4年内为2006年冬奥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奥委会及奥运代表团独家提供台式电脑、笔记本、服务器、打印机等计算技术设备以及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这是奥运历史上中国企业首次获此资格。联想集团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必将显著地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极大地拓展市场份额,为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开拓世界市场创造新的经验。联想此举,体现了一个国际化企业走向世界的胸怀和气度,它创造了中国企业品牌建设的一项新记录。这种大手笔的前提是,联想品牌国际化已经成熟,品牌的主人有足够的实力,已经具备了在全球操控这个品牌的能力,包括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反的是,四川某白酒品牌在本省省会市场还没有做透,尚未进入前3名的情况下,在广告公司的催动下,“酒后”盲目在央视巨资投放广告,试图靠广告建立全国性品牌,结果广告到位,渠道没到位,形成无效传播,劳而无功。事后,管理层进行了深刻的反省。这次错误的品牌推广行动,无可奈何的是买单的企业,偷着乐的是大讲“全国媒体打造全国品牌”的某广告商,如果把某位权威人士的观点反过来解释则是:地方媒体才能塑造地方强势品牌,行业媒体才能塑造行业强势品牌。没有一城一地的领先,哪能走向全国。欲速则不达。
更有甚者,中国市场轰轰烈烈的“价格战”中,最大的受害者恰恰是其发起者。“价格战”让信奉规则的外资企业感到不可思议,但外资企业并不是最大的输家。成本增加、平均利润下降、信任度下降、过度促销等,“价格战”岂能不亏。一时间,倒下多少豪杰。回头看看,“活力不再,旭日落山”,5年前风光无限大谈特谈国际化的饮料品牌、家电品牌、日化品牌,还剩几个?出局的出局,没落的没落,留下的是没有喝多、一直保持头脑清醒的品牌,这体现了企业对待品牌的一种态度。
我认为,品牌推广的前提是销量的对称和合理的利润空间,如果没有这个前提,不赚钱,品牌就是纸老虎,是纸老虎就不会长久。那么,小企业就不做品牌了?当然不是。要先做销量,再做品牌。可以拿出推广费用的合理比率,比如3%或者%5用于品牌推广。在销量的对称和合理的利润空间、市场占有率没有占优势之前,不要进行过度的品牌推广。
二、只有使命般的激情才能创造奇迹
被别人认为是疯子的人不一定是真疯。“疯”能麻痹同行,为自己赢得宝贵的时间。在别人把你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的时候,你可能轻舟已过万重山,让对手张口结舌。如果能够同时制造一点新闻,吸引大批媒体的目光,你更能省下上千万元的广告费。多少年创业艰辛,名成一瞬间。
现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能够体会到创业精神超越能力、跨越国界的重要性。顺弛集团是天津的一家民营企业,在2003年年中之前,他在外地还是鲜为人知。而到了下半年,顺驰集团董事长孙宏斌突然加快马力,临门一脚,很顺利的把顺驰这个已有10年的品牌之球一脚踢到了北京、香港乃至全国。十年面壁图破壁,一举成名天下知,顺弛完成了惊人的一跃。这一跃,来之不易,却有惊无险。
在外界特别是房地产业界对顺驰做出种种猜测之时,顺驰人只顾一路前行,继续耕耘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价值。成功来之不易,是高度的聚焦战略和使命般的激情激发着每一个顺驰人向前冲;是远离大企业病、始终如影随形的创业精神成就了早已是天津民营企业纳税和业绩均属001的顺驰。成功,没有捷径。作为顺驰的老朋友和旁观者,我是这样理解顺驰的全国化发展:它可能不是内部管理、人力资源、营销策划做得最好的企业,但顺弛人所具有的高度凝聚的火一般的激情是罕见和可贵的。这里有20多岁就身居要职的副总裁,这里有年轻人快速成长的土壤,却没有一些企业特有的功成名就后的优越感和学位证书、论资排辈之类的狗屁规则。
当你自以为自己的企业是行业老大且沾沾自喜,今天训张三、后天封李四的时候,你已经不是老大了,因为你已经不是你。过早过多的模式、制度封杀了员工的激情,阻碍了更多的创业精神。你的员工的激情在减退,平等、自觉的工作氛围已荡然无存,你丧失了在感性的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创业精神。在中国市场,海龟也好,EMBA也罢,一味强调不切实际、纸上论兵的管理模式,只会越走越远。
雅虎在巨资进入中国市场多年依然不能摆脱沦为二流门户网的背景下,先是巨资收购3721,接着是将雅虎中国高层全部免职,和3721合署办公,任命3721CEO周鸿祎为雅虎中国新任总裁,全面掌控雅虎中国。雅虎总部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市场需要创业者而不是管理者来领导,要培养一种创业、奋进的文化,要非常熟悉本土化的游戏规则和商业运作,才能把雅虎变成一个本土化飞速发展的创业公司,这是雅虎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次机会。
雅虎作为世界互联网市场的三甲之一,整体实力不能说不强大,管理模式不能说不先进,但它在中国市场还不是强者,最终还是选择了周鸿祎来完成业务模式和工作风格的转型。
这种玄妙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哈佛没有,剑桥也没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而宝洁、安利这些国际化和本土化都很高的企业已经做到了,在他们的高层中充斥着更多的中国人。
三、最适合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中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南北方市场的消费需求、消费心理、购买能力差异很大,这导致任何一种在别的地方证明有效的营销方法和工具在中国市场都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一个山东市场相当于两个韩国市场、六个新加坡市场,而广东一个发达小镇的购买能力要超过西部一个地级市。从这个角度讲,中国市场就是国际市场、世界市场,中国市场已经是事实上的国际市场。把中国市场搞透了,国际市场迎刃而解。
中国市场的巨大差异化,带来一个问题:在当前的中国市场用什么样的营销方法和工具才管用?金庸小说里有一种叫九阴真经的功夫,在功力不到家的时候,使出这种功夫,稀松平常,但是一旦炼到炉火纯青的忘我境界,其功力势不可当、天下无敌。什么是忘我的境界?我的理解是,把自己能够掌握的一种或几种带有原创性的营销方法发挥到极至,搞透用精,就不会受外来流行方法的影响,从而建立对手很难复制的营销竞争力。
珠海天年是中国功能纺织品行业的开创者。天年品牌诞生时,保健品行业已经是天下大乱,迷茫的天年人没有重复别人,而是探索新的营销方法。金锐董事长在一次走访市场时,在一家茶楼喝茶休息,受离退休的中老年人因为缺乏社交机会而通过喝早茶认识朋友的启发,他创立了尚不成熟的科普营销。天年通过在酒店、公园等场所举办科普活动,现场安排保健讲座、有奖问答、交友联谊、文艺表演、抽奖、免费测试微循环、产品热卖等小活动,进行情感式的市场推广,吸引了一大批中老年消费者的目光。后来,同行纷纷仿效,天年又深度挖掘出了以科普活动为基础的旅游营销、演讲营销、技术营销等,把科普营销做得很深很透,始终成为行业的一面旗帜。
大北农集团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由北京农学院的两名教师用借来的两万元钱于1993年在海淀万泉庄的两间小平房创业,靠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自创的贴近市场的科普服务营销方法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单一企业产销量最大的预混合饲料企业,年销售额达到10多个亿,成为中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博士务农”、“大北农的事业是我们大家的事业” 传为美谈。其创始人邵根伙博士当选为中国饲料工业协会副会长,被中关村科技园区评为“中关村优秀企业家”。
贪多嚼不烂。单纯一点,未必不好。没有最好的营销方法和工具,最适合的营销方法和工具就是最好的。
四、内脑比外脑更重要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策划大师”,“中国十大策划人”多得让你数不清,缺的是快速行动能力强的事业型企划人。策划人本应退居幕后,在客户的成功中寻找自己的成功。但是,中国本土策划公司却是频繁登上前台,未经客户书面授权许可的案例、擅自披露版权和所有权属于客户的商业机密,甚至以牺牲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为代价扮演跳梁小丑的角色,严重侵犯了客户的权益,给客户的品牌形象和内部管理带来了负面效应。
笔者曾长期担任大型企业的企划总监,深知企业创业、守业的艰辛和不易,每一分钱的广告费、策划费、招待费、红包都来之不易,那是每个业务员“踏遍千山万水,历尽千辛万苦,走进千家万户,道尽千言万语”后获得的,而不是策划人或者一两次具有轰动效应的活动创造出来的。品牌是百年基业,自己的企业自己最清楚,此种心情,非局外人所能体会。
在理论上也许是优秀的策划案,在市场推广中不一定是成功的,因为无论什么人对一个方案的评价如何,都是片面的,拿到市场上实施以后才能说明一切。实达集团、今日集团等企业耗资千万向外脑购买的咨询方案形同废纸,给企业的改革带来了巨大损失,主政人也被迫出局。这样的结局,等于为老外提供了一次免费的培训机会,同时还搭上了一大笔冤枉钱。还有不少所谓成功的事件行销活动,事前哗众取宠,事中众说纷纭,事后烟消云散,品牌被人淡忘,只有“策划大师”在角落里把钞票数得指头疼。
我曾和一位著名企业家探讨过这样几个问题:是以内脑为主,建设企业自己的企划部门重要,还是今天找策划公司、明天找公关公司重要?是花钱请“策划大师”来企业学习再去教别人有必要,还是培养自己的企划人才更有必要?是仅仅花钱让别人代劳炒新闻、做广告、搞活动,还是立即建立自己的核心方法、企划队伍和企业内刊?是系统策划,还是“一锤子”策划,大师拍屁股走人了你靠谁收拾残局?还不是自己企划部的弟兄。
海尔、联想、华为、万通等成功企业背后都有自己的核心方法和企划团队、企业媒体,甚至是策略调整好了让专业公司把活操作一下,品牌推广、产品促销靠的是自己操刀和自己的内部刊物深度互动。
那个大企业的企划部每天不能收到一两卷传真纸的形形的免费策划方案?这些大部分进了废纸篓的方案有多少是可行的?在市场变化加快的新形势下,国外管理咨询公司的纸上谈兵和中国本土策划公司的“三斧子半”已不能完成企业交付的咨询、策划目标。
企业支付策划费购买的不是方案本身,而是基于方案执行的系统培训和协同作战。方案实施后,策划目标没有完成,策划公司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所以,我认为,内脑比外脑更重要,培训比策划更重要。要以内脑为主、外脑为辅。只有把管理者的能力复制给部下,让每个业务员都具有做营销经理的信心和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营销执行力。
五、营销企划分六步
很多企业都设有企划部,但由于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和企划从业者并没有真正领会企划的核心,思路不清晰,企划部门定位模糊,用人不够专业,工作流程不完整,导致企划部或者成为一种摆设,或者成为事实上的公关部、广告部,没有起到品牌管控、营销企划、活动管理、对外宣传的应有作用。
根据传统的由调查、策划、实施、执行组成的营销企划四步工作法,我认为企业企划部的大部分工作可以分六步进行:
1、资源调配
我认为,资源调配的最高境界是制造资源、借力打力,而不是整合资源。整合不对称的资源难度大、成本高,弱势资源又没有使用价值。每做一件事情之前,不管是品牌推广、促销活动,还是参加展会、广告投放、新闻、内刊选题,一定要把企业内外有价值的、可以动用的资源进行分析并列表,根据对资源占有的数量和质量来决定项目的取舍和规模。而不是在项目进行了一半,做不下去的时候,突然刹车。
2、市场研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科学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技术同样适用于部门间的沟通和事务性的工作。企划部是企业量化数据、市场信息、重大活动、非官方消息的集散地和发源地,用好这些柔性资源,通过信息相互间的规律性和关联性,完全可以分析出企业内部新的营销、管理方法和工具及行业发展规律、竞争对手的相关策略。
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注意到乃至使用好企划部这些得天独厚、不为人关注的财富。通过深挖,不难发现能取得突破性的营销创意。好主意不是讨论出来的,也不是在办公室苦思冥想出来的,它来自对企业细节的把握和对行业点点滴滴的关注。
3、策略整合
策划环节是一项高难度动作,品牌管控、营销企划、活动管理、对外宣传都需要策略整合。品牌管控侧重于对品牌形象的整体把握和对VI的正确使用;营销企划侧重于销售目标和促销创意;活动策划侧重于策划的周全和组织的严密;对外宣传的侧重点在于四两搏千斤和制造美誉度较高的新闻事件。
企划部是整个集团或整个公司的企划部,是具体企划事务的归口管理和执行部门,但企划部单个人的水平并不代表公司企划的最高水平。各部门的员工都具有与生俱来的企划细胞和企划潜力,只是工作分工不同和企划效果因人而异。目前,营销企划正朝着系统化、原创化的方向发展,取得各部门员工的积极支持和主动参与,企划部才更具有生命力。我提倡树立全员企划意识,建立大企划机制,建立虚拟化的多级多层企划体系。
在对区域市场的把握方面,区域经理、业务员、经销商要远胜于企划部的人员,企划部如果发挥熟悉企业在全国市场的优势,把全国市场区域经理、业务员、经销商的营销工作建议汇总后,去除谎报军情、讨价还价的部分,再经过加工,基本上就形成了一份可操作性强的营销企划案的雏形。
4、快速实施
古人说“欲速则不达”,但营销企划却是越快越好,快速反应能力是成为合格企划经理的首要条件。专业的企划经理,能以不同的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拟定多套营销企划案,让高层有更多的选择空间。
一名合格的企划经理,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感觉,然后迅速行动。时间拖得越久,方案的可操作性越差、原创度越低、被模仿性越强,被束之高阁或否定掉的可能性也越大。所以,动作要快。对工作繁忙的人来说,一天二十四小时已不够使用,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调整工作重点,是企划经理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5、全面评估
一些企业在对营销工作进行评估时,评估不够全面,往往是侧重于评估销售与宣传效果。如能在评估结果外,全面评估营销目标设定是否科学、营销策略是否得当、营销工具是否先进、媒体组合是否到位、推广费用是否合理、投入与利润是否对称、客户服务是否全面、客户关系的巩固程度、品牌美誉度的提高比例等,则营销工作的整体效果才能体现出来。这种全方位量化评估有利于绩效考核、目标与责任到人,更能减少误差和无效费用的产生。
6、有效延伸
营销企划工作仅仅做到资源调配、市场研究、策略整合、快速实施、全面评估是不够的,还要形成习惯,储存好当前项目的全部资源、资料,作为下个项目的备用资源、资料,并把当前项目未尽的工作内容转移到下个项目。其实,我们寻找的大部分资源、资料,已经分散储存在企业每个岗位的职能中,关键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种资源储存、资源共享、项目延伸的机制,实现系统化的资源与策略延伸。
六、新产品上市四步曲
我通过对多家企业及策划公司、公关公司、广告公司操作的新产品上市案例的研究和总结,得出一个相似的结果,大家采用的多是“新闻+广告+活动”的打法,实质上是营销公关,也可以叫事件营销,但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以市场研究和数据管理为基础的整体营销策划。
新产品上市中,单一的新闻炒作、广告轰炸被经销商、大客户关注的程度很低,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有限。如过采取“新闻+广告+活动+内刊”的操作模式,把新闻造势定位为说服和引导消费者,把广告投放定位为招聘经销商,把专项活动定位为影响行业,把企业内刊定位为和大客户深度沟通,则能把营销的系统效能发挥到更大。
1、新闻造势
通过糖衣炮弹开路,和记者联合制造不牺牲美誉度和行业关联度的新闻事件,通过快速提高知名度的做法来达到建立品牌的目的,这种做法是可取的。但是要记住,牺牲美誉度的投机取巧只会助长品牌虚热之风,与销售无益,和品牌无关。品牌依赖于优质的产品、合理的价格、畅通的渠道、独特的创意、深度的沟通,通过量的积累、质的飞跃才能成功。而不是新闻造势的朝夕之功。当然,要做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对称是要下功夫的,张大旗先生策划的“白沙飞机送学子”、笔者策划的天年“老板托盘,顾客剪彩”等事件,就是两者结合得比较紧密的案例。
2、广告招商
经销商的区域市场运作水平在提高,营销企划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招商效果。现在,靠传统的价格让利、政策吸引、广告煽情已经打动不了经销商冷酷的心,经销商更关心企业的品牌强弱、营销策略、营销工具、培训机会、样板市场、广告投放、促销力度。所以,要在招商广告的创意和表现形式上下功夫,打破一切常规,出奇出新,才能确保招商效果。最近,在高人的指点下,北京仕奇职业装进行的“结婚证广告”+新闻炒作,就取得了较好的招商效果。据说,几部电话被打爆了。
3、活动发力
以往配合招商举办的品推、公关活动,由于缺少新闻价值、档次低、高度不够,媒体不感兴趣,即使发了也是半块豆腐。要提高活动的档次和质量,提升活动的概念,把企业利益点和行业发展点接合起来作为主题,通过行业论坛等形式,把目标经销商及形象代言人、业界有影响的官员、专家、企业家、媒体领导等一起请来,占领高端,借力打力,把招商会办成一次有行业影响的社会活动,靠企业的实力和美誉度吸引媒体主动报道。
4、内刊引导
企业内刊是免费提供给客户及员工阅读的企业自办媒体,是重要的宣传品、促销品,是企业品牌建设、客户服务的重要平台,是企业大客户营销、会员营销的必修课,也是品牌营销的另一个战场。
情感沟通永不过时,网络取代不了印刷品的传世功能。新产品上市前后,通过企业内刊进行招商说明、品牌与产品推介、销售技巧培训、客户服务、文化宣贯,高密度、大容量、低成本的全面传播本企业和客户互动的各种信息,能补充性提高招商效果。企业内刊,已成为大客户开发的“播种机、敲门砖、铺路石”。
七、重新定位和传媒的关系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媒体除传统的舆论监督、潮流导向、新闻传播、信息等功能外,还扮演了品牌推进、服务督导等新的角色。当今中国,没有哪一家企业能无视《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等主流媒体及新浪、搜狐等新兴网络媒体的存在,以往单纯的媒体围着企业转的时代已经结束。主流传媒对中国市场影响力加强的这一新变化,使企业应当比以往更加注重媒体关系的建立和维护,并重新定位和媒体的关系,建立一种全新的和媒体合作机制。
1、建立企媒互动关系
大部分企业只有在有重大活动或遇到负面报道时才主动出面和媒体沟通,一些比较大的企业,甚至于平时拒绝媒体正常和正面的采访,无形中,增加了彼此的误会。前些时,中关村某上市公司的股票停牌事件,因为企业相关部门和媒体的沟通不力,引发了大规模的负面甚至是虚假报道频频见诸报端,导致股价大迭。在危机时刻,该企业却束手无策。媒体关系危机已成为一些大企业的多发病。
其实,在平等沟通的基础上,企业如果和媒体建立了稳固的互动关系,大多数负面报道是可以避免的,起码报道的角度能更客观些。
危机管理的最佳策略是从源头上预防危机的发生,而不是救火。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是不行的。还是要积极主动,早日和相关媒体建立信息交换、合作互补式的新型互动关系,从根上杜绝负面报道,增加正面报道,巩固媒体关系。另外,根据笔者的经验,通过向媒体有效赠阅企业内刊作为切入点,也能显著改善媒体关系。
2、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不少企业的对外宣传、广告投放、品牌推广工作无章可依,随意性较强。比如,两个副总裁同时代表企业接受媒体采访时,两个人的宣传口径和评叛观点很可能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这就需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设立专门的兼职新闻发言人,赋予其职能,一个声言对外,全权代表企业制定外宣策略、协调媒体关系、主持新闻、推动效果检测。这项职能可以由企业的企划部或总裁办来履行,由分管领导或部门负责人来担任新闻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