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阅读理解教学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范文第1篇

一、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现状

当前虽然素质教育不断推进,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仍没有得到太多教师的关注和重视。教师在语文阅读理解教学中往往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依旧使用应试教育的方法,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死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参与程度也不高,语文阅读理解教学的重点依旧局限在考试的对错上,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没有得到改变和提升,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的抵触心理比较强烈。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比较小,认知能力还不到位,对于语文阅读理解的学习依赖性还比较强,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实际情况,语文阅读理解教学要么过于简单,要么过于繁杂,不能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就不理想。

二、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靠着自己的想象去感受文章,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一些学生根本没见过、听过的内容,学生头脑中很难浮现出相应的形象,容易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画面,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感受课文的意境,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内容。

例如,在学习《彩色的翅膀》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图片的旁边可以配备一些词语,让学生仔细认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蝴蝶与西瓜之间的授粉联系。通过情境创设,自然巧妙地引出学习的内容,通过语言与音乐作为阅读教学的辅助手段,实现了意境的交融,给学生身临其境之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文内容,领悟了其中所要讲解的核心理念。

2.强化阅读教学中的朗读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认识到朗读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指出,小学生在阅读时注意力的稳定性不强,大声朗读能够使他们的注意力保持稳定,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等也有着很好的作用。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是这个道理。大量的阅读能够使学生的视野进一步开阔,不管是口头和书面表达都需要学生的用词准确、连贯、句式灵活多变,内容具体、清楚。朗读能够使学生对文字的印象更加深刻,通过朗读,学生能够对语言材料进行积累,把握好各种句式,实现写作能力的提升。

在阅读理解教学中,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背景,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使学生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体会,让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中反复朗读课文,从而感悟出作者的情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教师也可以进行范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促进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3.科学设计问题,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十分重要的手段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这一手段,把握好整堂课的节奏与方向,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感悟文本。有疑问才会有思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学生设置各种问题,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学生认识制造一定的矛盾,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和研究。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范文第2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从下面几方面入手,逐渐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举办讲故事比赛。小学生都喜欢看故事,也有自己编故事的好奇心,教师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在阅读理解课上开展讲故事比赛,故事可以是小学生自己创作的,也可以是在故事书中看来的。小学生都有表现自己和好胜的心理,为了赢得比赛,让同学们对自己刮目相看,他们就会主动地去看书,这样,就激发起了小学生阅读的兴趣。

2.定期组织小学生交流阅读心得。教师可以定期地组织学生在阅读理解课上交流自己看过的文章的心得和体会,这样,学生就会主动地去阅读,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通过对心得的交流,还可以让学生交换阅读内容,增加阅读量。

二、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充分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所以,只要学生增加了阅读量,阅读理解问题就会变得很简单。教师在阅读课中可以对小学生做适当的引导,比如在进行某篇阅读理解的讲解时,或其他适当的时机给学生推荐一些好书,教师适当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增加阅读量。

不过在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时,要注意以下面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小学生还不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籍,如果胡乱阅读不仅不会提高阅读能力,还会起到反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有效地指导。二是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对于小学生的阅读来说,最适合的就是一些简短的小故事和童话,良好的阅读笔记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制订阅读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一个长期的阅读计划,并和家长一起监督学生的完成情况。阅读计划的制订不需要特别的详细,不要让学生把阅读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而是让学生把阅读变成兴趣去进行,从而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累积阅读量。

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掌握一个有效的阅读方法,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立一套适合他们自身的阅读方法,让小学生在有效地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

通过阅读策略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随着年级的增加,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所以,教师要抓住阅读教学策略这一有利的教学机会,全面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为日后更好地学习阅读理解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范文第3篇

一、立足于读者的角度,展开作品层面的阅读和体悟

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备课的过程是倒置的。不是先仔细解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书和各种资料,然后再阅读文本,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尤其是自己以为熟悉的课文)。有些教师把时间更多地花在资料搜集上、教法构思上、练习设计上,而花在阅读文本上的功夫却很少。这样的文本阅读,缺少真正的阅读过程,缺少直接的阅读体验作为教学决策的依据和资源,影响了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制约了教师自身教学潜能的发挥,对学生阅读中的问题很难有效处理和指导。因此,要改善阅读教学,必须从改善备课时的文本阅读做起。

我们可以对文本进行陌生化阅读。陌生化本是西方文艺理论的一个概念,现在常常被借用来表达阅读的一种状态,就是要求我们冲破惯性思维的束缚,努力用陌生的眼光去阅读文本(哪怕是读过多次的文本),不断从普通的文字中获得新鲜的感受,从熟悉的文本中获得原初的感觉,实现个性化、创造性的解读。备课时,我们可以首先撇开教参、各种资料,在第一时间与文本直接晤面,以平静的心态接触文本,以新鲜的阅读触觉感受文本,让感受和认识自然地在心里成长。这样,我们就可以摒弃干扰,轻松地阅读,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体验以及与学生相类似的阅读感受。如果一开始就立足于教师的立场进行阅读,可能会使阅读职业化、技术化、功利化,对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也应该对文本进行细读。文本细读作为欧美新批评的基本方法,其基本特征是立足言语确立文本的主体性。阅读教学中强调文本细读,是提倡备课时教师把自己当作普通读者,以陌生化的心态,对文本进行多次的、反复的、细致的、智慧的阅读。细读时要通过对语言的理解走进作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教师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既在细节处探查入微,同时还要对文本有一个整体宏观的把握。教师细读过文本再走进课堂,才能把自己的呼吸和心跳融入课堂,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具体说,可从语言、细节、结构、背景等方面对文本进行细读。

1.语言。文本细读的起点一定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作为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个耐心,当然更要有这个能力,用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文章字词句段、标点修辞上的亮点,这样才能将自己解读到的亮点变成课堂上学生学习的着眼点。

2.细节。在对文本进行细读时,除了对文章的语言进行玩味、推敲外,文本中的某些细节,比如插图、课后练习等,也是值得我们发掘的地方。

3.结构。要想使文本细读“既见树木,又见森林”,“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要点。注意文本的结构,我们就不会自以为是地抓住一句话、几个词、片言只语,断章取义,造成对文本的曲解或误读。

4.背景。作家的写作常常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特定的民族文化心理、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创作环境、特定的写作机缘、特定的心情等等,“得作者之用心”,这样的解读才会更为真实丰满而深刻。

二、立足于教者的角度,展开教材层面的解读和处理

教师以陌生化心态细读文本、准确把握文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因此,在作为普通读者反复阅读过文本以后,教师应立足于教者的角度,展开教材层面的解读和处理,合理地制定教学目标和要求,准确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恰当地选择教法和学法,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等等。我以为,可从三个方面来解读和处理教材文本。

1.把握文本的主导价值

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一千个“哈姆雷特”终究都应是“哈姆雷特”。虽然“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但是“多元有界”。教师应准确把握,深入挖掘,读出文本的主导价值,以便于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也免得当学生出现随意解读时,不置可否,使课堂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随意与敷衍。

如《江雪》教学片段:

师:读到这里,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

生1:这么冷的天,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谁能帮帮他?

生2:因为那老翁爱吃鱼。

生3:我认为是老翁家里穷,没什么吃的了。

生4:我想,那老翁钓的鱼是要拿去卖的。

师: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你明白了吗?

生1:(一脸茫然)。

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教师备课时要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柳宗元的生平简介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把握文本的主导价值,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进行理性反思,体悟到诗人的真正目的,是借写渔翁寒江雪天独钓,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表达诗人虽处境孤独,仍傲岸不屈的性格。教师如果连文本的主导价值都不能把握,教学的有效性怎么会提高呢?

2.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

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课文中都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或一词、一句、一段,或开篇、总结、承上启下。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课文,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的和要求,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从以下几方面去解读文本,不失为把握其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一是抓题眼。题目是课文的眼睛,是课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课文,抓住题目,步步深入,会事半功倍。如苏教版六年级的课文《山谷中的谜底》,紧扣题目,引导学生分以下步骤研读课文:

山谷中这个谜语的谜面是什么?

谜底是什么?

由谜面得出谜底的原因是什么?

学了课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这样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是抓中心句。小学的不少课文都有中心句,这些中心句或开门见山,或卒章显志,或承上启下。抓住这些中心句来组织教学,往往能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三是抓关键词。如果我们仔细地阅读和品味语言文字,就会发现课文中有许多高度概括、内涵丰富的词语。这些词语对表达文章的主要内容起着很大的作用,抓住这些关键词来进行教学,往往能很好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3.把握文本的艺术特色

细读文本,我们会发现每篇课文都有其艺术特色,或是结构方面的,或是修辞手法方面的,或是语言风格方面的,或是几方面兼而有之。教师应该遵循课标要求,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逐步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

三、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展开“学材”层面的审视和反思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无论是立足于读者的、还是立足于教者的文本解读,都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把教材当“学材”,把“教案”当“学案”,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针对当前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建议教师在审视教学预案时,对下列问题作一些思考:

1.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合理?从某种程度讲,教师对文本钻研得越深,与学生的距离就可能越远。确实,片面追求高、深、新的文本解读,可能会越来越脱离学生实际。目标是一堂课的统率,教学目标定位过高、过杂的现象是比较常见的,需要教师用理智的态度来审视和调整。另外,教学目标要突出重点,不必求多、求全,我们不能把自己细读文本时的体会和理解全都强加给学生。

2.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给学生留有足够大的学习空间和时间?我们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应该站在学生学的角度来审视“预案”,想一想我们有没有为学生个性化地、陌生化地细读文本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

3.文本作为“学材”的工具性价值有没有被恰当发掘?现行语文教学常常有人文性泛滥、工具性不足的倾向。教师应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根据文本内容的具体特点,选择恰当的训练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只要教师时时留心“学材”的工具性价值,学生的表达能力一定会大大增强。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范文第4篇

对于高三的学生而言,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就是全面复习各科知识,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高考。对于高三的教师而言,他们生活的主旋律就是系统的高考复习教学。然而,学校的重视,家长的期望都使得师生之间的这种主旋律渗透着与日俱增的紧张感。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未来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可小觑。但是,对于教师而言,考试的本身对其教学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考试的分析和评价是否只是领导和专家的职责和任务呢?带着这样的一些问题,笔者从高考中分值最高的阅读理解着手,试图探索高考阅读理解这一题型的设置给广大高三英语教师的教学所能产生的作用。

语言测试理论中的反拨效应(Washback Effect)其实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从最早的英国应用语言学家把这一概念从教育界引用到应用语言学领域之后,就特指语言测试,尤其是外语测试对教学和学习产生的影响。众多研究者对其产生兴趣并深入研究,提出个人对这一术语的定义和见解。

1.Hughes:反拨效应是指“测试对于教学和学习的影响”。这种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

2.Shohamy:反拨效应是指外部语言测试对影响和促进学校外语学习的效用,这种现象是考试及其对被测试者的巨大影响的权威性的结果。

3.Messick:反拨效应是测试不同程度地影响从事语言教学的教师和从事语言学习的学生去做他们本来没必要去做的事情。

从以上引用的部分语言学家的定义可见,反拨效应就是语言测试对语言教学和语言学习的影响。其影响的性质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是少数学者,如Messick就认为其产生的只是负面的影响。

反拨效应的影响范围是比较广的。1996年,Bailey提出了反拨效应的工作机制(如下图),指出测试对参与者、过程和结果之间具有不同的反拨效应。参与者包括学生、教师、教学管理者和教材设计和出版者。测试的内容对这些参与者都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中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最大,根据这一工作机制,本论文主要从教师这一层面来分析阅读测试对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二、阅读理解测试对教学的反拨效应

1.安徽省高考阅读理解测试的形式和要求

阅读理解是考查学生英语综合技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主要考查学生对英语的整体感知能力,对各种不同题材和文体文章的背景知识的储备,重视考查学生阅读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在语境中运用逻辑推理能力,对不同文体文章的语篇结构做出推断、归纳整理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也明确强调要特别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安徽省高考阅读理解考查主要以选择题的模式进行,题型主要包括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词义推测题和细节理解题。阅读材料体裁多样,涉及领域广泛。通过近几年高考阅读材料的分析,不难发现其选题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生活化;(2)体裁、题材多样化;(3)语言真实性和地道性;(4)载体的文化性和知识性;(5)语篇长度的增强,加大学生阅读量的考查,对学生的词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师对阅读理解教学目的的理解

为了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笔者对高中英语教师对阅读理解教学的目的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以下数据。

(该问卷形式为选择题,可以有多个选择)

根据问卷结果,可以发现,对于理想教学而言,在调查的教师中,只有13.8%的调查者认为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数,而高达80%的教师认为阅读教学的目的应该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词汇能力,77.5%的教师表明从阅读中获取文化知识和培养学生价值观极为重要。因此,可以看出,在理想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分数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的,相反的,教师认为,阅读的初衷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文化背景意识,提高其阅读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认为阅读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分数的教师高达90.8%,而对于能力的培养和文化教学的重视比例大幅下降,词汇的扩大仍然在阅读教学中占据较高的比例。

3.反拨效应的体现

安徽省高考阅读理解测试的题型特点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对英语阅读教学产生了正面和负面的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词汇教学的重视

阅读理解包括阅读和理解两个方面,其中阅读可以说是一个“破译文字符号编码程序”的过程,而破译的一个必备工具就是词汇。词汇量制约着阅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加上高考阅读量的增加对词汇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认为阅读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词汇教学,在这一教学目的上达成了共识之后,教师应该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词汇。通过讲解构词法,词根和词缀的内容,甚至是猜词技巧的介绍,让学生掌握更多记忆词汇的方式和技巧,扩大其词汇量,并能举一反三。

(2)阅读技巧的灌输和培养

选择类的客观题是安徽省高考阅读测试的唯一题型,按照前文所述,这一题型主要包括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词义推测题和细节理解题,考查方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教师通过对大量高考阅读理解题的研究,探索出针对这些题型的解题技巧,并积极贯彻到日常的阅读教学当中,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分数。所以,高考的阅读测试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手段和内容,促使其积极使用与测试形式相符的教学方法。不管是在日常教学当中还是在阅读公开课当中,笔者不难发现,尽管阅读材料不尽相同,教师课堂活动展开的形式却有很多相通之处。导入话题之后,基本是快速阅读和精读相结合,以问题、判断、填空或是选择的模式培养学生捕获信息的能力,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而带着题干有针对性地找寻相应信息也符合科学解答阅读理解题型的手段,减少了盲目性。随着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熟悉,教师会细致讲解阅读材料的语言点和句子结构,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句式识别能力,促进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捕捉句子的主干和关键词,并进行语义解码,提高了其阅读的速度和语义理解的正确性。可见,阅读测试的反拨效应贯穿于阅读教学的整体过程,几乎所有课堂活动的开展都符合测试的形式和方法。

教师虽然积极地探索阅读的应试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却忽视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没有挖掘阅读材料中的人文因素。实际上,语言教学是一种批文以入“情”的工作,“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阅读材料富含情感因素,教师应竭力发掘,给学生以真切的情感体验。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合理利用阅读材料,结合其文化底蕴深厚的特性展开教学,融洽倾注情感,让师生思想进行有力碰撞,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其人文素养。

三、研究启示

评估的主要功能是对教学改革起到杠杆的作用。虽然高考阅读理解测试在教学很多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反拨效应,促使教师不断地探索适合考试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但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使教师忽视了情感价值观和文化的教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高考英语,规避其产生负面效应,扩大其正面作用,让高考促进教学和学习,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并帮助广大师生认识高考的形势和趋势,在备考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和学习的策略,提升学生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小学阅读理解教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学 阅读

俗语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就是说明阅读的重要性,数学阅读有助于数学语言水平的提高及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既符合现代“终身学习”的要求,又有助于个别化学习,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数学阅读中,学生不仅学习知识、探索规律、锻炼思维,还通过数学图形、数学语言和数学规律,感知无穷的数学美;不仅提升了阅读能力,也培养了独立钻研的精神。那么在数学学习中怎样去阅读数学课本,才能提高解题能力呢?

一、在阅读中思考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在阅读中思考时,常常会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而局限于表面的东西,不善于分析、类比、转化、联想。常常因某一知识点未考虑到,而出现思维受阻,失去思考的兴趣,挫伤阅读思考的主动性,导致读而不思,严重制约着阅读能力的发展。阅读中思考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力求理解。阅读数学课本时,应当边读边思,力求理解,弄懂书中所说的每一个概念的含义和题中已知、未知及其相互关系。阅读时应当每一句话都进行推敲,看它想告诉什么?从中能得出什么?边读边画边思考。在题读完之后,再联起来看一看,想一想,找出相互间的联系,或通过类比、回忆、猜想以便问题解决。

2.理清思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意思是要教给学生学的方法。在阅读中将所谓分散、凌乱的各个知识点集合成一个问题板块,使之思路清晰,易于解决。

⒊找出问题。阅读中发现的问题一般有四类:一类是根据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认为书中的一些见解不正确或不完整,提出异议或补充;一类是因为自己具备的知识还不够,因而存在不懂的问题;一类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没有去认真思考或探究,而只是提出问题不去分析问题;一类是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可能(不存在)或无法解决,只是随便想想而已。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就会走向正确的学习轨道,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循环往复,学起来就不会枯燥乏味。

二、要不断改进阅读的基本条件

1.要掌握常用的名词和概念。阅读数学教科书就是通过阅读,在有关名词、俗语、定理、公式、性质等相关的问题中获取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找出其中有用的信息。如果不掌握这些相关的信息,那么阅读数学课本就变成了“走马观花”一无所获。有的学生之所以数学差,其原因多数是阅读能力差,没有掌握常见的数学名词、俗语、定理、公式、性质等,而这些概念又是组成数学问题的“细胞”,也是解决问题的阶梯。在阅读中,如果只读不思,那么其效等于零;如果只读不回忆,那么将糊涂一片。在阅读中不仅要掌握相关概念,还要掌握相关概念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读得进,探得明。

2.要理解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以及图形语言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阅读数学课本(读题)后,除了认真梳理有效信息、理解关键词语、分析题意外,还要重视题中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以及图形语言间的互译。在平时学习中要关注题中的文字语言与符号语言以及图形语言间的互译,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学会相互转换。要想提高阅读能力,就要养成向问题中找信息的习惯;在信息的处理中收集经验;在信息的探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的解决中充实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学习中事半功倍,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3.要重视概念的回收和利用。所谓的回收,就是对以前学过的概念进行回忆和收集,起到巩固所学,促进自觉应用的目的。在阅读时难免会有一些不理解或模糊不清的概念,其中有的是一时想不起来,这时对概念的回收就特别重要,收集和回忆时,可借助于数学课本或笔记本来查找,或借助于数学词典,或请教他人帮助解决。真正达到不会就找、不会就查、不会就问的自主学习精神状态。

三、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