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网络安全应急机制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应用
一、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现状
(一)计算机系统问题。目前,很多计算机系统网络都普遍存在控制性差的特点,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再加之缺乏相应控制的系统,很容易给电脑黑客提供可乘之机,电脑黑客会利用计算机系统存在的漏洞,来攻击和破坏计算机用户的系统,导致计算机系统瘫痪。
(二)计算机病毒传播。互联网技术的普遍运用,计算机病毒的类型也呈现出多种形式,这些计算机病毒严重的威胁着计算机信息安全,容易造成计算机用户的信息数据流失或者被破坏,威胁着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
(三)计算机存储传播。计算机信息在存储和传播的过程中,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可能导致计算机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任意修改,导致信息的失真。此外,计算机信息的保密技术不高,存在信息被偷看或者被偷盗的可能性,会给计算机用户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二、网络安全控制技术
(一)生物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主要根据计算机用户的人体特征来进行识别操作的。由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这种技术的运用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了安全保障,确保了网络信息的安全性。
(二)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目前被应用最广泛的一个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为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在计算机网络和外用网络之间设立一道屏障[1],确保计算机网络的内在信息不受外在网络信息和环境的影响和侵害,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内在的安全性。
(三)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技术就是将将计算机用户的一些明文数据进行加密,运用密码进行转化,一般不知道转化密码的人员就无法破解相关数据,这样来保证计算机用户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四)全审计技术。安全审计技术主要是定期对整个计算机系统进行扫描,一旦发现计算机系统存在漏洞,能及时对计算机漏洞进行处理,减少有害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
三、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一)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淘宝、唯品会、当当等网络购物网站的成立,人们的购物活动变得更加方便,人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多数都会选用信用卡作为付款的主要支付方式,这就会涉及到消费者的财产安全问题,也会存在消费者的信用卡账号被别人盗用的情况,造成消费者的经济损失。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财产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加密技术[2]的出现,极大的解决了消费者的信用卡支付安全问题,确保消费者的网络购物交易的安全性。
(二)局域网中的应用。一个单位区域内会设置多台互联网计算机组,被称之为局域网。目前,很多国际化的公司,会在其他很多的国家内设置一个或者多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都有属于自己的,可以方便分公司和总公司的办公,会利用专门的线路来连接各个分公司的,这时就会运用到虚拟的专用网,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公司信息的安全性,也能给用户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
(三)其他方面的应用。电子邮件的传递过程中,为了防止他人伪造客户的身份信息,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可以采用数字签名技术来保护客户的网络信息安全。在人们进行淘宝的网络购物支付时,可以运用电子交易协议和安全套接层协议,来确保消费者的信用卡信息安全,此外,为了确保消费者信用卡密码的安全性,专门研发出密码专用芯片,来保障消费者的网络信息安全。
结语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信息安全涉及到多个层面,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都开始将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运用于网络信息安全的相关工作中,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不断对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进行创新和改进,为不断变化的网络安全环境提供更好的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促进网络信息安全、健康的发展和传递。
参考文献
[1]任晓英,尹志浩.谈网络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及应用[J].广东科技,2013,18:55-56.
关键词: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性评价;BP神经网络;供应链
中图分类号:TP183;TS2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4-0740-05
2008年发生的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问题让国内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奶粉安全信心崩塌,国产奶粉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2013年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表明国外婴幼儿奶粉安全性也存在诸多问题[1,2]。保障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政府和众多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白世贞等[2]基于供应链视角对乳制品质量安全进行了研究,孙肖明等[3]针对影响乳制品质量因素和解决办法进行了研究,柳亦博等[4]利用危害分析临界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体系针对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理进行了研究。
研究表明,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很多。在乳制品中,婴幼儿奶粉食用对象为婴幼儿,其质量安全问题更需保证。婴幼儿奶粉最终到消费者手中时,经历从生产到销售的众多环节,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对婴幼儿奶粉质量产生影响,如何科学和有效评价婴幼儿奶粉质量是非常必要的。葛哲学等[5]基于监测数据和BP神经网络构建了食品安全预警模型;章德宾等[6]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乳制品质量安全评价研究。但已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①都是针对多种商品的食品安全建模,由此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相对宽泛,而针对婴幼儿配方奶粉质量安全评价时,商品以及其供应链更加具体、国家标准更加严格,HACCP关键点控制的不同,其评价指标必须更加具体和详细;②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是针对多种商品,针对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模型研究较少。
BP神经网结构简单,训练与调控参数丰富,在神经网络中应用最广泛,其不需要输入、输出值间存在严格的假设关系,同时能够以区间数、模糊数等方式处理定性信息[7],在模式识别[7,8]、危害分析和HACCP中关键点股市分析预测[9-12]、管理问题优化与决策等方面得到大量的实际应用[13]。本研究在分析湖南卓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监测数据基础上,基于婴幼儿奶粉供应链,从奶牛养殖、挤奶、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整个过程出发,参照HACCP和GB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要求[14],在每个环节中选取关键点作为评价指标,分析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模型,在MATLAB中编程实现,并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
1 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的筛选
婴幼儿奶粉供应链可分为奶牛养殖、挤奶、加工包装、仓储运输、销售5个环节。每个环节基于HACCP关键点控制方法和国家标准GB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筛选评价指标,筛选的主要原则是:
1)记录整个婴幼儿奶粉供应链所涉及企业的信息。
2)筛选出对婴幼儿奶粉安全有影响的信息。
3)所筛选的指标要符合国家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4)所筛指标准确可靠,指标集简单可行。
基于上述筛选原则和饲养规律把养殖环节分成养殖饲料科学性与安全性、养殖卫生环境、疾病防疫水平等3个主要评价指标。
基于上述筛选原则,结合工厂实际检测相关指标,把挤奶环节评价指标分为必需含有评价指标、污染物评价指标、真菌霉素评价指标、微生物评价指标。其中,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必需含有评价指标;污染物评价指标包括铅、汞、铬、砷、三聚氰胺、硒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真菌霉素评价指标包含黄霉素M1含量;微生物评价指标原奶中细菌总数、大肠菌落含量。
加工包装环节、仓储运输环节、销售环节的评价指标都是依据上述筛选原则,结合各自环节所存在问题确定,其具体原则如下:
婴幼儿奶粉供应链的5个环节具体27个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表1中限于空间只列举了6组用于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的原始数据。由表1可知,数据存在如下特点:
1)抽象性变量,如养殖信息中养殖饲料科学性和安全性难以用精确的指标反映出来,这些评价指标就需要依靠专家打分来反映相对客观、合理的结果。
2)具体测量种类较多,要将这些数据全部纳入到一个模型中,就需要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来处理这些不同类型数据。采用了归一化处理的方法。
2 神经网络建模
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与用途有很多种类,其中具有误差反向传播算法的BP神经网络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人工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除输入层和输出层外,还包括一个或多个隐含层,各个层神经元之间实现全连接,而同层内各神经元无连接。含有单个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可以任意逼近含有多个隐含层的BP神经网络,因此采用由输入层、隐含层、输出层构成的3层BP神经网络。
BP神经网络建模,首先确定输入层和输出层节点个数。隐含层节点个数的确定首先利用试凑法预估范围,然后利用MATLAB仿真_定最佳的隐含层节点个数。
2.1 输入层和输出层节点个数的确定
输入层个数的确定是以湖南卓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监测数据为样本,筛选并选择了与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最为相关的27种指标因素,以27种指标因素作为输入层个数,具体指标见表1中评价指标项。
输出层个数确定为1,质量安全评价模型输出结果应遵循原则为简单、直观、有效。所以采用评价等级数字作为输出层,来反映整个供应链下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分。评分为1~9分,1分表明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最差,9分表明质量安全最好,低于6分就表明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存在问题。
2.2 隐含层节点个数的确定
隐含层节点个数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理想的解析式可以准确确定隐含层节点个数,这也是BP神经网络的缺点之一[15]。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经验公式M=■估计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16]。其中,n表示输入层个数,这里是27;m表示输出层的个数,这里是1;a为1~10的常数,由试凑法可知,隐含层神经元的个数7~16,然后分别比较所构建的10个BP神经网络的性能,选取均方误差精度最小时隐含层个数作为本研究BP神经网络模型隐含层神经元个数。
BP神经网络要求传递函数全部可微,现有可微传递函数主要有Purelin、logsing、tansig 3种[7],因为输入变量p的维度27还是有点大,为了能够较快得到收敛,选择tansig()函数为隐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输出层神经元的传递函数也选择tansig()函数;训练BP神经网络选择基于数值优化的Trainlm()函数,因为Trainlm()函数与传统的梯度下降法相比,具有收敛速度快和精度高等特点。权值和阈值的初始化采用Newff()函数自动完成[14]。
使用MATLAB 7.10的神经网络工具箱,用300个样本来测试构建的10个BP神经网络的性能。由表2可知,隐含层神经元个数为12时,构建BP神经网络性能最佳。构建了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的BP神经网络模型,如图1所示。
3 MATLAB实现与验证
根据BP神经网络模型,开始训练BP神经网络。神经网络的训练首先要设定最大训练次数、目标精度、学习率等参数。图1模型在不设置训练次数的情况下,最优训练精度在训练8 000次左右即稳定于1e-16,但此时的测验样本平均绝对误差达到了0.952 3,出现了训练样本过度学习的过拟合现象。为防止过拟合现象的出现,目标精度应低于最优值的水平,经过测试将训练目标精度设为1e-8,训练次数设为2 000,BP神经网络性能较好。学习率设为0.01,因为学习率过大,会造成学习过程的不稳定,通过测试发现学习率设为0.01较为合理。
在以上训练参数下,选取300个样本来训练,10个测试样本作为验证,训练结果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在训练周期为51次时,该网络收敛于稳定,目标精度达到预设的1e-8。
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实际评分与预测评分散点图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预测评分与实际评分结果非常接近。
10个测试样本的预测评分与误差率见表3。由表3可知,10个测试样本误差率都在0~4%之内,平均误差率是1.10%,说明已构建的BP神经网络较为准确的,可以对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进行评价。
4 结论
通过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历史数据进行训练,能够在系统内部规律未知的情况下,对新的待测样本做出较为精确的预估。本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这种优点,结合婴幼儿奶粉供应链特点,以湖南卓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日常监测数据为样本,筛选并选择了与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最为相关的27种指标因素,以27种指标因素组成输入层,评价结果组成输出层。针对隐含层节点个数,首先利用试凑法预估范围,然后利用MATLAB仿真确定最佳的隐含层节点个数。最后利用10组数据对神经网络评价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模型能够在实际训练数据样本进行有效预测,是一种可行的婴幼儿奶粉质量安全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1] 郭利亚,王加启.当前我国奶业发展的五个特征[J].中畜牧杂志,2013,49(8):3-5.
[2] 白世贞,刘忠刚.基于供应链视角的乳制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35(12):105-108.
[3] 孙肖明,孟宪梅.影响乳制品质量安全的因素与解决措施[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3(8):9-10.
[4] 柳亦博,朴贞子.HACCP体系控制与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3):98-101.
[5] 葛哲学,孙志强.神经网络理论与MATLABR2007实现[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6] 章德宾,徐家鹏,许建军,等.基于监测数据和BP神经网络的食品安全预警模型[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221-226.
[7] 赵 杰,林 辉.基于BP神经网络模型的目标属性识别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2007,19(11):2571-2573.
[8] 陈 红,熊利荣,胡筱波,等.基于神经网络与图像处理的花生仁霉变识别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4):158-161.
[9] CHEN C R,RAMASWAMY H S. Analysis of critical control points in deviant thermal processes using artifical neural networks[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s,2003,57(3):225-235.
[10] 张绍秋,胡跃明.基于BP神经网络的税收预测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6):55-58.
[11] DUBUS I G,BEULKE S,BROWN C D.Calibration of pesticide leaching models:Critical review and guidance for reporting[J].PestManagementScience,2002,58(8):745-758.
[12] CAMPO I S,BEGHIN J C. Dairy food consumption,supply, and policy in Japan[J].Food Policy,2006,31(3):228-227.
[13] 禹建丽,孙增圻,VALERI KROUMOV,等.基于BP神经网络的股市建模与决策[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23(5):15-19.
[14] 孙红英.BP神经网络方法在用电量预测中的应用[D].广州:中山大学,2005.
仅供参考
为保证有效平稳处置互联网网络安全突发事件中,实现统一指挥、协调配合,及时发现、快速反应,严密防范、妥善处置,保障互联网网络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目的
为提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信息资产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公安部《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制定本预案。
(三)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是指本系统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发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性质、机理和发生过程,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故灾难。指电力中断、网络损坏或是软件、硬件设备故障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3)人为破坏。指人为破坏网络线路、通信设施,黑客攻击、病毒攻击、恐怖袭击等引起的网络与信息系统的损坏。
2、事件分级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县上分类情况。
(1)i级、ⅱ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局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控制能力,需要县级各部门协调解决,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2)ⅲ级。某一部分的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属县内控制之内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3)ⅳ级。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使用效率上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信息安全突发事件。
(四)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系统发生或可能导致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五)工作原则
1、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关系国家安全、经济命脉、社会稳定的重要信息系统,从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提高素质,快速反应。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采用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充分发挥专业人员的作用,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按照快速反应机制,及时获取充分而准确的信息,跟踪研判,果断决策,迅速处置,最大程度地减少危害和影响。
3、以人为本,减少损害。把保障公共利益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及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公共财产、信息资产遭受损失。
4、加强管理,分级负责。按照“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及联动工作机制。根据部门职能,各司其职,加强部门间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共同履行应急处置工作的管理职责。
5、定期演练,常备不懈。积极参与县上组织的演练,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确保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
二、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一)组织体系
成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局党委书记、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局分管领导,成员包括:信息全体人员、各通信公司相关负责人。
(二)工作职责
1、研究制订我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我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
2、发生i级、ⅱ级、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后,决定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如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属于i级、ⅱ级的,向县有关部门通报并协调县有关部门配合处理。
3、研究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和督促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4、指导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5、及时收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提出处置建议。对可能演变为i级、ⅱ级、ⅲ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及时向相关领导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
6、负责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支持,参与重要信息的研判、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调查和总结评估工作,进行应急处置工作。
三、监测、预警和先期处置
(一)信息监测与报告
1、要进一步完善各重要信息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和可能引发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在按规定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同时,按紧急信息报送的规定及时向领导汇报。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4小时,较大、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重要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应确立2个以上的即时联系方式,避免因信息网络突发事件发生后,必要的信息通报与指挥协调通信渠道中断。
3、及时上报相关网络不安全行为:
(1)恶意人士利用本系统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2)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3)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4)网络安全状况、安全形势分析预测等信息。
(5)其他影响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二)预警处理与预警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系统管理员应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协作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在2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并预警。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汇报。
2、领导小组接到汇报后应立即组织现场救援,查明事件状态及原因,技术人员应及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三)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及时请技术人员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必要时采用断网、关闭服务器等方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同时向上级信息安全领导小组通报。
2、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态势。对有可能演变为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技术人员处置工作提出建议方案,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信息安全领导小组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现场指导、组织设备厂商或者系统开发商应急支援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对有可能演变为ⅱ级或i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要根据县有关部门的要求,上报县政府有关部门,赶赴现场指挥、组织应急支援力量,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四、应急处置
(一)应急指挥
1、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要迅速建立与现场通讯联系。抓紧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调集和配置应急处置所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指挥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2、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的,立即在现场开设指挥部,并提供现场指挥运作的相关保障。现场指挥部要根据事件性质迅速组建各类应急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二)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领导小组可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申请增派专家小组和应急支援单位,调动必需的物资、设备,支援应急工作。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有关人员要在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协助开展处置行动。
(三)信息处理
现场信息收集、分析和上报。技术人员应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领导小组,不得隐瞒、缓报、谎报。符合紧急信息报送规定的,属于i级、ⅱ级信息安全事件的,同时报县委、县政府相关网络与信息安全部门。
(四)扩大应急
经应急处置后,事态难以控制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时,应实施扩大应急行动。要迅速召开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根据事态情况,研究采取有利于控制事态的非常措施,并向县政府有关部门请求支援。
(五)应急结束
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经应急处置后,得到有效控制,将各监测统计数据报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领导批准后实施。
五、相关网络安全处置流程
(一)攻击、篡改类故障
指网站系统遭到网络攻击不能正常运作,或出现非法信息、页面被篡改。现网站出现非法信息或页面被篡改,要第一时间请求相关职能部门取证并对其进行删除,恢复相关信息及页面,同时报告领导,必要时可请求对网站服务器进行关闭,待检测无故障后再开启服务。
(二)病毒木马类故障
指网站服务器感染病毒木马,存在安全隐患。
1)对服务器杀毒安全软件进行系统升级,并进行病毒木马扫描,封堵系统漏洞。
2)发现服务器感染病毒木马,要立即对其进行查杀,报告领导,根据具体情况,酌情上报。
3)由于病毒木马入侵服务器造成系统崩溃的,要第一时间报告领导,并联系相关单位进行数据恢复。
(三)突发性断网
指突然性的内部网络中某个网络段、节点或是整个网络业务中断。
1)查看网络中断现象,判定中断原因。若不能及时恢复,应当开通备用设备和线路。
2)若是设备物理故障,联系相关厂商进行处理。
(四)数据安全与恢复
1.发生业务数据损坏时,运维人员应及时报告领导,检查、备份系统当前数据。
2.强化数据备份,若备份数据损坏,则调用异地光盘备份数据。
3.数据损坏事件较严重无法保证正常工作的,经部门领导同意,及时通知各部门以手工方式开展工作。
4.中心应待数据系统恢复后,检查基础数据的完整性;重新备份数据,并写出故障分析报告。
(五)有害信息大范围传播
系统内发生对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电子邮件、短信息等网上服务中大量出现危害国家安全、影响社会稳定的有害、敏感信息等情况进行分析研判,报经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批准后启动预案;或根据上进部门要求对网上特定有害、敏感信息及时上报,由上级职能部门采取封堵控制措施,按照市上职能部门要求统一部署启动预案。
(六)恶意炒作社会热点、敏感问题
本系统互联网网站、电子公告服务中出现利用社会热点、敏感问题集中、连续、反复消息,制造舆论焦点,夸大、捏造、歪曲事实,煽动网民与政府对立、对党对社会主义制度不满情绪,形成网上热点问题恶意炒作事件时,启动预案。
(七)敏感时期和重要活动、会议期间本地互联网遭到网络攻击
敏感时期和重要活动、会议期间,本系统互联网遭受网络攻击时,启动预案。要加强值班备勤,提高警惕,密切注意本系统网上动态。收到信息后,及时报警,要迅速赶赴案(事)发网站,指导案(事)件单位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同时收集、固定网络攻击线索,请求县上技术力量,分析研判,提出技术解决方案,做好现场调查和处置工作记录,协助网站恢复正常运行并做好防范工作。
六、后期处置
(一)善后处置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迅速组织实施。
(二)调查和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信息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状况和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
七、应急保障
(一)通信与信息保障
领导小组各成员应保证电话24小时开机,以确保发生信息安全事故时能及时联系到位。
(二)应急装备保障
各重要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出一定的应急设备,做好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储备工作。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发生时,由领导小组负责统一调用。
(三)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保障队伍。选择若干经国家有关部门资质认可的,具有管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我县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社会应急支援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必要时能够有效调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保障力量,进行技术支援。
(四)交通运输保障
应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交通工具,确保应急期间人员、物资、信息传递的需要,并根据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由领导小组统一调配。
(五)经费保障
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资金,应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切实予以保障。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
互联网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事关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要切实增强政治责任感和敏感性,建立应急处置的快速反应机制。
(二)妥善处置。
正确区分和处理网上不同性质的矛盾,运用多种手段,依法开展工作,严厉打击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活动,严守工作秘密,严禁暴露相关专用技术侦查手段。
对于具有开发性、国际性和自由度的互联网在增加应用自由度的同时,也存在着太多太复杂的安全隐患,信息安全令人担扰。有人这样说:“如果上网,你所受到的安全威胁将增大几倍;而如果不上网,则你所得到的服务将减少几倍”。因此,可信网络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话题。网络应为科研服务,作为校园网在提高管理效率、促进教科研发展、方便校园生活的同时,网络中的各种安全问题也层出不穷,提高IT安全建设和管理水平已成为高校信息化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工作内容。
2 校园网安全面临的困难
现在大多数校园网以Windows作为系统平台,因为其功能太多,太复杂了(Windows操作系统就有上千万行程序),致使操作系统都不可能做到完全正确,所以其它系统的安全性能都是很难保证的。对于具有更复杂环境的校园网来说,不但面临着系统安全及其威胁,而且还具有自已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的好奇心强,一些学生社会责任感较轻,喜欢挑战;另一方面,校园网的网络条件普遍较好,计算机来源又较为复杂,隐蔽的IP地址使之更容易实施网络攻击。同时,教育信息化管理中长期形成的“重技术,轻管理”的思想,也使得校园网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病毒传播的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校园网管理人员而言,还不得不面对大面积的ARP欺骗病毒,这对于用户群庞大而导致可控性和有序性很差的校园网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构建校园网络应急响应机制迫在眉睫。
3 校园网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
2007年6-7月间,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办、中国教育网络杂志承办的“2007教育行业信息安全大会”在北京等地召开。会议对“高校建立应急响应机制”进行了专题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6%的高校未建立安全应急响应机制,33%的高校计划在年内建立学校的安全应急响应机制。由此可见还有大部分高校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还需加大力度,仅凭单纯的安全产品和简单的防御技术是无法抵挡攻击的,必须依靠应急响应等一套完整的服务管理机制,建立其相应的流程,通过加强学习努力提高队伍的技术水平及响应能力,从技术和管理两个维度保证网络安全。
校园网应急响应是指在校园网内行使CERT/CC(计算机紧急响应小组及其协调中心)的职能,对校园网内的各网络应用部门和用户提供网络安全事件的快速响应或技术支持服务,也对校园网内的各接入单位及用户提供安全事件响应相关的咨询服务。校园网应急响应组的主要职能是: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事件一是进行紧急反应,尽快恢复系统或网络的正常运转。二是要使系统和网络设施所遭受的破坏最小化。三是对影响系统和网络安全的漏洞及防治措施进行通报,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等。
比较完善的网络安全机制,应包括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管理和用户安全意识三方面。因此,校园网应急响应组依据其职责不同分为以下三个安全工作小组。
(1)事件处理工作小组及职能:主要负责安全事件的应急与救援、事件的分析、安全警报的等。主要职能是服务,制定和实施校园网安全策略及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响应预案;监测网络运行日常状态,及时安全公告、安全建议和安全警报,当发生了安全事件时及时向CERT热线响应;解答用户的安全方面的咨询;定期对网内用户进行风险评估等。
(2)技术研发工作小组及职能:主要通过研发,寻求安全漏洞的解决方案,应急处理的信息与技术支持平台。主要职能是安全研究,研究内容是校园网常用网络攻击技术及防范。
(3)教育培训工作小组及职能:建立应急处理服务队伍,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全校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加强师生行为安全。主要职能是宣传教育,对校园网用户进行安全知识的教育与网络安全技术培训,使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关注网络上最新的病毒和黑客攻击,自主解决网络安全问题。
应急响应是全方位的工作,再好的经验也是具有不可复制性,无论建立何种模式的机制,最重要的是要与高校网络自身特点相结合,建立有自身特色的应急响应机制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一个良好的响应机制要技术力量到位、部门责任明确、合作流程清晰,并遵循可行性、高效率、高效益和低风险的原则。因此我们应通过加强主动性,使安全故障的应急响应能力从报警向预警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为从容不迫应对网络突发安全事件打下基础。
电力企业的信息安全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网络信息的化建设进程,也关系着电力生产系统的安全、稳定、经济、优质运行。所以,强化信息网络安全管理,确保电力信息网络的安全性,保证业务操作平台能够稳定、可靠的运行是电力安全工作中的一项核心任务。
1.电力信息网络安全体系
信息网络安全指的是为数据处理系统建立和采用的技术和管理的安全保护,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不因偶然和恶意的原因遭到破坏、更改和泄露信息安全应该实行分层保护措施.有以下五个方面:①物理层面安全,环境安全,设备安全,介质安全;②网络层面安全,网络运行安全,网络传输安全,网络边界安全;③系统层面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④应用层面安全,办公系统安全,业务系统安全,服务系统安全;⑤管理层面安全,安全管理制度,部门与人员的组织规则。
2.电力信息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2.1 系统漏洞。电力企业使用的都是微软所开发的Windows操作系统。由于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过于庞大、复杂,所以它不可能第一次性地发现并解决所有存在的各种漏洞和安全问题,这需要在我们的使用当中不断地被完善。但是,据一些消息称,微软公司对于漏洞信息披露的反应时间为1~2周。但是在这段时间内,这些长久存在或是刚被披露的漏洞很可能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造成对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的威胁。
2.2 黑客的恶意攻击。如今,社会当中的部分人也拥有了较强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控制能力。他们有的出于兴趣爱好、有的出于金钱指使,而对其他网络系统发起恶意的攻击、破坏,以满足自身的各种成就感。在这些攻击行为当中,一部分是主动的进行系统破坏或是更改、删除重要的信息,另一部分是被动的进行监听,窃取电力企业内部网络交流信息,导致信息外泄。
2.3 网络硬件系统不牢固。网络硬件系统不牢固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尽管互联网的硬件系统已经具有了较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但其仍然存在的脆弱性也不可忽视,比如雷电所引发的硬件故障,各种传输过程当中受其他因素影响所出现的信息失真等。
2.4 员工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不健全。在如今的电力企业当中,许多员工多信息网络的安全意识还不健全。比如用户安全意识不强,系统登录口令过于简单,或是将账户及密码借给他人使用,盲目地进行资源信息共享,这些带全安全威胁性的操作都可能会对企业的信息网络安全带来隐患。还有的员工长时间占用网络,大量消耗了网络资源,增加了企业的网络通信负担,导致企业内部的通信与生产效率较低。更有甚者由于浏览网页或是使用U盘,导致了一些木马、病毒被下载到了计算机系统当中,造成各式各样的网络通信故障。
3.电力信息网络安全策略
3.1设备安全策略
3.1.1 建立配套的绩效管理机制,以促进信息安全运维人员树立良好意识,提高自身信息网络管理能力。
3.1.2 建立电网信息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例如“突况下某某大楼信息系统应急处理预案”,预案所要求的各项信息设备必须作为信息安全重要物资交由信息应急指挥人员保管,相关信息运维人员必须在信息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到岗到位、信息预案操作流程必须准确到位,各应急单位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保证在发生信息安全事故之时队伍能够拉得出、打得赢。
3.1.3 运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的标准化信息安全管理模式,规范日常网络处理流程,严格控制网络接入程序,对新进网络施行过程化管理,例如:申请入网人员必须填写“某公司入网申请单”,并对操作人员严格施行信息网络处理“两票三制”管理,即:操作票、工作票、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设备定期试验轮换制,从制度上保证信息网络安全管理。
3.1.4 成立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机构,例如:成立某公司信息安全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公司领导层人员、信息安全管理层人员、信息安全网络技术实施保障人员等,并对各人员工作职责提出具体要求,尤其是必须明确技术实施保障人员的工作要求。
3.2安全技术策略
3.2.1 使用VPN(虚拟隧道)技术。按业务分别建立对应的三层VPN,各VLAN段建立符合实际要求的网络访问控制列表,将网络按部门(楼层)进行分段,对各段网络配置对应的访问控制,设置高强度的网络登录密码,保证网络的安全性。
3.2.2 安全审计技术。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展与安全设施的完善,应该引入集中智能的安全审计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对网络设备日志、操作系统运行日志、数据库访问日志、业务应用系统运行日志、安全设施运行日志等进行统一安全审计。及时自动分析系统安全事件,实现系统安全运行管理。
3.2.3 病毒防护技术。为免受病毒造成的损失,要采用的多层防病毒体系。即在每台PC机上安装防病毒软件客户端,在服务器上安装基于服务器的防病毒软件,在网关上安装基于网父的防病毒软件,必须在信息系统的各个环节采用全网全面的防病毒策略,在计算机病毒预防、检测和病毒库的升级分发等环节统一管理。
3.2.4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是用于将信任网络与非信任网络隔离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单一集中的安全检查点,强制实操相应的安全策略进行检查,防止对重要信息资源进行非法存取和访问。电力系统的生产、计量、营销、调度管理等系统之间,信息的共享、整合与调用,都需要在不同网段之间对这些访问行为进行过滤和控制,阻断攻击破坏行为,分权限合理享用信息资源。
3.2.5 拟局域网技术(VLAN技术)。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相同的属性。由于它是逻辑而不是物理划分,所以同一个LAN内的各工作站无须放置在同一物理空LAN里,但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有助于控制流量、控制广播风暴、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4.结束语
电力企业网络安全包括系统结构本身的安全及桌面终端设备信息安全,所以利用结构化的观点和方法来看待电力企业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基于网络的特殊性,有关供电系统数据网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要保障其网络的安全可靠运行,不能仅仅依靠防火墙等单个的系统,而需要仔细考虑系统的安全需求,并将各种安全技术结合在一起,方能生成一个高效、通用、安全的网络系统。
参考文献
[1] 杨晶.论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1.
[2] 侯康.浅谈电力调度数据网及其维护[J].科技信息.2011.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