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街道设计导则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字:苏州 文化 街景 整治 导则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Key Words:SuzhouCultureStreetscapeRemediationGuideline
1、前言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刘易斯•芒福德
每一个城市由于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渊源等因素的不同,拥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质,呈现出不同的城市特色。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浪潮的快速推进,城市建设迅猛发展,高楼林立成为了象征城市进步的主要标杆。在这样近乎盲目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对于历史的遗弃和文化的忽视,直接导致城市失去个性,造就了一座座缺失特色、毫无差别、麻木而又机械的城市。在这样缺乏文化特质的城市里,人们没有归属感,城市没有亲和力,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与在其他城市生活毫无差别。如此,人们对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就没有信心,城市也不能更好的集聚人气,吸引财富,长此以往城市便无法更加持久有效的健康发展。
苏州,有着近2500年的历史,是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千百年来闻名中外的江南水乡城市,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古典园林名扬天下。水乡古镇以及遍布于老城区各处的古典园林是苏州旅游的重要景点,除此之外,苏州古城区的街巷及河道近年来也快速发展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越来越多的苏州街道成为大家耳熟能详极具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如平江路,桃花坞大街,十全街等,其中很多街道位于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保护及文化价值以及对于苏州古城区的历史文化影响极其重要。这些建筑、园林、街巷等等,无一不承载着这座古城浓郁的历史文化内涵,对于这一切的保护和传承,都紧密关系着苏州古城未来的发展。另一方面,苏州古城区风貌最直观的展现窗口是这些贯穿于古城区的大大小小的街道,这些街道或车行或步行,是人们前往各个目的地的途径,也同时成为游人或市民通过的风景线。来到苏州的游客,最先体会到的苏州特色,便是途经这些街道的过程中所感受到的。由此可见,最为直观的城市名片――街道景观,对于苏州这样蕴含传统风貌的城市极为重要,我们理应重视城市街景的历史文脉传承和特色保持,以及在当前城市迅速发展的状况下,如何完好的将现代与传统结合,完善和更新城市面貌。
本文以苏州市老城区街景整治导则为例,探讨在城市街景整治中融入城市的文化内涵,协调传统与现代元素,维系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质,保护历史与城市发展并行,综合整治最终达到提升城市形象、长久保持城市特色、塑造城市个性魅力的目的。
2、城市街景
2.1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是指在城市范围内,由各种物质形体环境构成的(包括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通过人的感知后获得的视觉形象。在城市物质形体环境中的生活方式与特定的文化活动也同样归属于城市景观的范畴,因此,城市景观具有物质和精神文化双重属性。在整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历史、文化的积淀和传承,影响着该地的政治、经济、民俗等方面,从而使得人们创造的城市文化环境也不同,导致城市景观的外在表现也都各具特色。
一般来说,城市景观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城市的实体与空间处理,城市的整体轮廓线,城市与自然因素的结合等等。从城市尺度的大规模区块,到小尺度的小品雕塑等,都属于城市景观的范畴。在城市景观的客体上涉及了城市的功能,艺术形象、技术水平等,主体上则涉及了人的视觉和生理、心理、知识结构等多方面的问题。
2.2 街道景观
城市是由道路、建筑、环境景观等元素组成,最能够直观向人们展示城市魅力的,除了各类特色景点之外,便是时时刻刻供人与车辆通行的街道了。道路是一种基本的城市线性开放空间,它既承担交通运输的任务,又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活动的场所。道路是城市的经脉,没有街道,就没有城市,它使巨大的城市变成了一个有机体,一个具有活力和生命的有机体。同时道路本身也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巨型建筑物,是一个没有封闭点和终结点的开放场所。它承载了城市的历史和未来,也熏陶了时代的气质和生活的气息。
道路两边的建筑、自然环境、开放空间、道路上及两边的绿化甚至街道小品、公共艺术等所有这些构成了街道的景观,它们都是组成街道景观的重要外在元素,是直接影响城市风貌的重要直观因素。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中最有活力和感染力的空间形态,它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容纳了丰富的城市生活气息,它最能反映城市的人文背景,最能体现城市的特色。城市的街景犹如人的面容,特别是有着不同的历史和风土人情的传统街道,是展示城市特有风采的风景线。本文中,我们研究的“城市街道景观”概念,是一座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集中体现,展现了城市的独特魅力。
研究街道景观,可以说是了解城市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切入点。因为街道,无论是商业区、居住区还是休闲区,都是人们参与最多的公共空间,在这些空间内我们可以看到建筑的兴衰、公共艺术的演变、公共设施的更新及地形地貌的变迁。这些人为或自然的变化可以反映一座城市的记忆,展现这个城市的气质、品位和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我们可以说,城市的街道景观记录着城市变化的足迹。在当前大规模进行城市更新建设的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元素的交融,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借鉴,对时尚与个性的追求等都在逐步地影响街道景观的建设,准确把握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与街景整治相互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指导城市更新建设,展示城市内涵、传承城市文化及保持城市特色具有深远意义。
2.3 苏州街景
苏州古城内道路很大程度上保持传统的江南水乡城市的道路格局及街道空间尺度,街道两旁的建筑基本延续了江南特有的“粉墙黛瓦”的建筑形式。由此可见,最能直观体现苏州古城风貌的重要元素之一,便是苏州古城的各式传统的街道景观。正因为街景对于整个古城形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在创造高质量的城市形体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及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的延续和保护过程中,传统街道的景观设计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课题,而街景整治则是改变城市面貌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途径,也是城市更新和保持城市特色的重要内容。
2.4 街景构成要素
城市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是街道两侧独特风格的建筑物、色彩各异的广告牌和指示标牌、特色的绿化、有趣的小品等等,这些往往都能成为这座城市中景观的代表。城市街道景观的构成元素,直接影响街道空间的氛围,可分为:建筑、道路铺装、街道绿化、城市街道派生的场地、街道照明、景观小品及沿街广告、招牌等,城市街道景观改造就是对其构成要素的进行改造。
2.3.1 建筑
从广义上来讲,建筑涵盖了一部分景观和园林。建筑应与景观、街道相协调,以突出地域风格。沿街建筑色彩和天际线的变化,都是表达不同街道氛围的重要因素。建筑与街道的整体环境形成相互统一的有机体,构成街道的整体形象。
2.3.2 路面与铺装
路面相当于街道空间的底面,起到连接构成元素的作用。在街道的人行道上,通过铺装的材质肌理、颜色和图案的变化,来引导人流和界定空间,它是街道文化气息的重要载体。可以说,硬质铺地是街道的外衣,是美化街道、活跃空间的重要手段。
2.3.3 街道绿化
在城市街道设计中,不同规模、功能的街道,都会影响植物景观的塑造。街道绿化是一种软质景观,其外形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季节变化,展示出不同的形态,创造出一个动态的街景。在城市街道设计时,应把绿化看作城市街道的一部分来综合考虑,注重植物种植的层次感,合理配置树种,在充分发挥植物净化功能的同时,形成优美的自然景观,从而提升城市的生态形象。
2.3.4 街道小品
街道小品如花坛、座椅、雕塑和喷泉等,它可以打破街道沉闷的气氛,使街道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地方。街道小品是文化、历史、宗教和民间艺术的载体。通常情况下,交通性街道的景观小品尺度较大、造型相对简单,并且数量较少,在快速行驶的途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生活性街道和商业步行街人流较多,可适当增加艺术品的展示。
2.3.5 附属设施要素
城市街道的附属设施包括建筑附属物、广告牌、店招、灯光照明及基础服务性设施等,它可以有效地营造街道环境氛围,展示街道的独特魅力。
(1)街道灯光照明:针对不同性质的街道,其灯光照明设计的侧重点也不相同。针对交通性街道,灯光设计应侧重导向性,要求简洁、醒目;针对生活性街道,灯光设计应将街道空间、建筑特点、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针对商业性街道,应侧重装饰性灯光设计,营造出商业街的夜景氛围;针对观光性质的街道,灯光设计应在符合基础照明之外,具有小氛围空间营造的特点。
(2)沿街广告牌、招牌:芦原义信提出将建筑物本来的外观形态所形成的街道立面称为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把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形态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沿街广告牌、店招的功能是通过符号语言生动的传递商品特征、经营及销售服务方式等商业信息来招揽顾客的,是影响建筑“第二次轮廓线”的主要因素。欧洲城市的街道立面多是由建筑的“第一次轮廓线”形成的,而亚洲国家多数是由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形成的。
(3)建筑附属构件:主要是包括空调、热水器、防盗窗等外挂设施。建筑附属构件随意安放在建筑外墙,与建筑外立面及街道整体风格未能协调统一,造成街道空间的“视觉污染”,因此也是影响街道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
3、案例研究
纵观国内外城市的街道,如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伦敦牛津街、纽约第五大道、北京长安街、哈尔滨中央大道、浦东世纪大道等等享誉世界的著名街道景点,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城市名片。
3.1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
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是公认的世界上最美丽的大街之一,被法国人自豪地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散步大道”,总长1800 米,最宽处约120 米,它是巴黎市区绿色网络的主轴。但从 20 世纪80 年代起,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现代的建筑侵人城市中的传统区域,香榭丽舍大街的容貌受到损坏,人车关系混杂,人行道一半以上的空间被车辆占用,致使交通严重阻塞;街景出现“视觉混乱”的现象,就连建筑物本身也贴满各色广告,遮去了它原本高贵典雅的形象。巴黎市政厅改造工程于1992 年推出,取消道路两侧的停车道,建设850 个车位的地下停车场,为人行道腾出大量的空间,并用浅灰色、蓝点花岗岩铺设,给人一种安静祥和之感;拓宽人行道,增种两排法国梧桐,绿树掩映;在景观长廊的基础上,重新安装公共设施,将有光泽的灰、黑色铸铁搭配,形成优雅、端庄的风格,忠实于香榭丽舍大街的传统形象。
3.2 纽约第五大道
纽约第五大道分区管制,其特定区为保持沿街百货公司及零售店铺的特色,对新建办公大楼作出以下规定:沿街地面层必须保留供零售业使用为加强橱窗的连续性,正面不得中断作为办公入口,街道两侧建筑物高度在85英尺以下的部分,应沿建筑红线兴建;街道东侧的建筑物应沿建筑红线兴建,以保持第五大道现有的“墙面” 景观;街道西侧的建筑物高度在85英尺以上的部分必须退缩50英尺,以保持大楼之间的适当间距;广场不得沿街布置,鼓励开发者用有顶的通廊代替广场,办公人口可设在廊内。这些严格的规定虽然对单幢建筑的设计创作带来了很多限制,但是从城市的角度来看它使第五大道不仅保持了主要购物区的风貌,而且增添了街道的活力。
3.3 上海浦东世纪大道
法国夏氏建筑师联合事务所和拉德方斯开发公司为浦东世纪大道所作城市设计,强调轴线大道两侧界面的统一。由于大道与浦东原有的棋盘式方格网街道斜交,在大道上形成了许多异形地块和多叉路口,这既给设计带来了很大难度,但另一方面又使大道的边界具有鲜明的特征。设计者的目标是让上海的世纪大道如同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成为高品质的公共生活空间,成为整个城市象征。
3.4 哈尔滨中央大街
始建于1898年被誉称“哈尔滨第一街”的中央大街步行街全长1450 米,现已发展成最繁华、最独特的哈尔滨商业街。在街道景观的改造处理上,非常注重对沿街空间环境、建筑细部和景观小品的设计。街道空间尺度宜人,利用与之相交的20 多条辅街的空间,设计成游客的休息区。丰富的建筑艺术景观区,使中央大街与人文活动有机的融为一体。中央大街的街道景观展现了它那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经历了百年的岁月,仍然绽放光彩。
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都进行了城市道路街景整治,大多结合重大事件进行“城市道路美化运动”,如北京因举办奥运会进行道路环境整治,上海结合世博会开展“迎世博500天行动计划”,广州结合亚运会开展城市道路环境整治规划,这些城市的实践,都为苏州老城区道路街景整治提供了宝贵经验。
4、苏州老城区街景现状问题
近年,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为苏州这座历史文化城市带来了诸多契机,但同时也引发一系列问题。苏州老城区基本完好保持了苏州传统江南水乡的城市风貌,但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的负担也越来越重,老城区逐渐由以居住为主导的功能向着更多元的功能转变。由旅游和借旅游契机发展起来的附属商业、服务业等功能在古城中逐步占据了更多分量,由此引入大量游客以及外来从业人员充斥着整个古城区,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着城市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大量流动人口引发了众多问题,如环境污染,城市拥挤,古城面貌的破坏等等。城市的负担日益加重,古城传统风貌的损害也日渐显露。单单对古城中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历史街区等的保护已经明显不足以完好保证古城区的整体风貌,因此,更加切实可行的方法亟待实施,以更好的保护老城区特色风貌。
经过现场调研,发现目前老城区内街景的现状大多存在建设标准低、道路设施设置混乱、维护不到位、街道公共空间环境欠佳等一系列的问题,老城区街景风貌的改善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系统性的提升。现状普遍存在的问题经总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建筑立面
街道两侧建筑设计、建造年代不一,建筑外观风格、色彩相差较大;建筑群体之间缺乏协调,一些重要路段建筑立面设计风格反差过大。虽然大部分建筑保持苏州传统的“粉墙黛瓦”风格,但处于商业区的建筑大多都采用了玻璃幕墙或者颇具现代风格的石材做外立面,且颜色选取也与城市整体色调反差大,而建筑高度又多为三层以上,这样就造成城市街景较杂乱,破坏了城市街景的传统风貌,同时也无法展现城市特色。
早期建筑设计中缺乏对建筑附属设施的统一考虑,空调外机乱挂,遮阳棚、防盗网样式杂乱、随意搭设,十分影响建筑的美观。还有很多建筑后期维护力度不够,许多老旧建筑外立面墙体涂料脱落,或破损较严重。
4.2 道路设施
老城区的道路红线较窄,两侧建筑密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困难,存在严重的路边停车现象;人行道铺装破碎或受到杆线、空调室外机的影响,部分道路盲道设施不健全,缺乏对残障人士的考虑;街道家具不健全,缺乏必要的休息设施;部分街道小品质量较低,缺乏苏州本地风貌,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环境设施布点欠合理,手法落后,没有对城市景观起到“点睛”的作用。一些市政公用设施数量偏少,且因缺乏适宜的管理和维护,道路两侧的架空电力、变电箱、电信线路也严重影响了道路景观,且存在安全隐患。
4.3 道路绿化
老城区道路绿化以行道树为主,主干道绿化树种主要为香樟、法桐、重阳木等,部分次干道和支路绿化衰败较为严重,需要补种或者整体更新。部分商业街如凤凰街树冠浓密,对沿街商铺店招有遮挡。整体来说树种、色调较为单一,仅有少数道路种植色叶树。很多街道的植物维护力度不够,多有残损、枯萎,影响城市形象。部分路段因道路狭窄,树池占据很大空间,使得本来就狭窄的道路更加拥挤。
4.4 店招广告
老城区沿街商住混合建筑较多,沿街商户部分广告店招比较凌乱,影响了街道立面的整体性。一些广告牌遮挡了建筑立面,屋顶广告改变了建筑原有的天际线,对街景立面有较大的干扰。尺度过大的广告牌影响了建筑物原有的采光通风功能;部分超大尺度的广告牌对行人的安全产生威胁。店招颜色、材质、尺寸各异且繁杂,选色鲜艳,使得整条街道街景顿时变得杂乱无序,严重的影响了建筑立面形象,造成原本极具传统风貌的街道特色全无。公益广告数量相对不足,现有的部分公益广告由于后期维护不到位,破损严重,还有部分信息缺乏后期更新,信息过期严重。这些也都是影响城市特色形象展示不容忽视的问题。
5、导则引导
5.1 研究范围
本次的老城区街景整治导则涉及范围是苏州市姑苏区辖区内,东环路、南环路、西环路、北环路所围合的区域内,各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不包括背街小巷,总长度120公里,共82条市管及区管道路。路面及道路两侧城市界面。
5.2 整治内容
主要对沿街建筑界面、道路设施、道路绿化、广告标识、夜景照明等城市街景环境五大系统进行整治。
5.3 技术路线
(1)总体梳理
在现状分析评价的基础上,确定老城区街景整治的内容、重点和策略,提出老城区街景体系总体构架,对组成街景的各环境要素进行指导。
(2)分类引导
根据老城区街景体系构架,按照不同的风貌要求和整治重点,对老城区道路进行分类引导,强化不同道路在街景总体格局中的角色与个性。
街景整治工作体系图
5.4 道路分类引导
5.4.1城市景观主轴线
干将路和人民路,纵横贯穿苏州老城区,连接苏州各个主要功能片区,已成为展示苏州风貌形象、人文历史底蕴的城市名片。在整治中,应强化中轴线功能,对于重要的文化设施和历史设施等城市节点,要有面向道路的开敞与展示。结合街道对景、出入口等关键节点设置一系列景观标志,展示苏州文脉。
这两条路沿线的建筑,主体以黑白灰系列为基本色,允许部分点缀色,展现浓重的苏州味道。绿化宜采用“园林外移”手法,运用“盆景化、精致化”的园林造景手法,提升绿化景观品质。主要路段的广告色彩以“淡、素、雅”为主,观前街区段、南门商圈段允许适当采用跳跃的色彩,保证整体色彩的协调。路面铺装鼓励采用历史故事、苏州传统图案等特色铺装。街道家具的设计应与苏州的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相协调。
5.4.2传统风貌强化型道路
此类型道路尺度人性化,不少道路都是机非混行的商业街,以特色的小型商业为主;还有部分作为旅游区的主要通道,两侧功能简单,交通目的性强。街道两边建筑大多是传统坡屋顶、采用较为素雅的色彩。围墙、景观小品等环境设施也大多为传统样式。这类道路是苏州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传统风貌保护区的必经途径,整治立足于提升道路的沿街传统风貌,强化旅游设施,提升服务水准。
将苏州建筑的传统元素运用现代的手法变形,取其神似,灵活运用以营造苏州风格。利用现代材料或者本土材料表达文脉。采用清水青砖、清水红砖、石材作为立面材质的,保留原材质、原色彩;其他建筑以青黑色的坡屋顶、白墙为街道主要色调。不符合地区特色的商业可逐步引导其向旅游相关业态转移。广告店招采用有苏州特色的颜色、图案及组合方式。鼓励采用传统形式的店招店牌,同时尊重和鼓励个性化店面装修和店招店牌设计,但要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表达特色。
5.4.3滨水风光营造型道路
护城河滨水风光带、山塘-上塘河滨水景观带是苏州两条重要滨水景观带,两条滨水景观带沿线的道路定位为滨水风光营造型道路。整治、修缮河道两侧的传统民居建筑,保持粉墙黛瓦的新苏式风貌;对于沿路色彩过于鲜艳、风貌与传统苏式建筑不协调的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涂料墙面的可以改变涂料色彩,非涂料的墙面可以逐步采取更换外立面材质等手段。户外广告根据护城河两侧岸线特点和空间类型,可结合路灯设置,宜采用飘旗或灯笼造型,允许设置墙体广告,宜垂直墙面布置。与护城河滨水绿化带紧密融合,以通透式乔木绿化为主,提供树下休憩空间。在水岸较宽敞的地方集中设置公共活动设施。
5.4.4古城风貌协调型道路
该类型道路有宽有窄,有次干道和支路,大多为机非混行的一块板或三块板断面设计,具有良好的空间尺度。这类型道路上车行速度较慢,临时停车较多,人流大。道路两侧界面连续,临街面大量分布有商业、零售、餐饮、服务等功能。提倡建筑集约化改造,即集中改造屋顶、顶层和底层,被树木遮挡的中间部分简约处理。对一些体量较大,风貌与古城整体风貌不协调的建筑,通过立面改造,使之与苏州古城粉墙黛瓦的整体格调统一。尊重目前已用树种,以不遮挡沿街商铺招牌为宜。规范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停车,经批准设立的非机动车停放站点设置色调规格统一的锁架及通透护栏。统一设置标识系统,不得占压盲道。
5.4.5现代风貌展示型道路
这类道路除个别支路外,主次干道交通功能突出,是城市交通的骨架。道路路幅较宽,多采用三快板形式,同时,由于车速较快,使用者对沿线景观的体验更注重整体印象。
通过立面改造、增植表皮的手法,使用穿孔板、木格栅等轻质镂空材料对部分建筑的墙面、空调外机进行整体性风貌改造,实现立面出新,风貌协调。户外广告需与建筑主体良好结合,户外广告设置密度可适当增大,每100米户外广告可设置4~10个商业性户外广告;结合商铺现状条件,设计简洁时尚个性的店招,采用统一底色与字体,构成整体感强的界面形象。设计色彩丰富的绿化种植,可种植色叶树,绿篱可改成花篱以体现主干道的热情开放。行道树及分车带的乔木和灌木以不遮挡沿路建筑招牌为宜。规范停车,经批准设立的非机动车停放站点设置色调规格统一的锁架及通透护栏,统一设置标识系统,不得占压盲道;逐步清理归顺架空线缆,实行入地埋设。城市小品和雕塑要体现苏州文化的历史与意向,不追求苏式元素的简单复制。
结语
街景改造的目标,是在尊重城市文化的基础上,展现城市特色,散发城市魅力。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骨架,是展现城市景观最直观的窗口。建筑界面、道路铺装、绿化、节点、照明、细部设施等则是构成街道景观的重要元素,这些元素历经时代的变迁,无一不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脉特质,城市的特色正是通过这一系列元素的有序组合而呈现出来的。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彰显城市魅力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城市特色保持及提升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日益凸显。而对于城市街景的改造不能教条式的一味生搬硬套,必须在深入了解地域历史及文化的前提下,运用设计的语言去演绎,并融入城市生活,达到城市形象提升与市民生活改善的“双赢”效果。
现代苏州城已处于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城市重要景观之一的街景,以保持和提升苏州古城特色为目标的改造整治是一个涵盖内容复杂,涉及相关部门繁多的重要发展内容,期望通过本次的街景整治导则的引导,能够在未来改造过程中更加彰显古城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俞孔坚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杜白操.城市街景设计.世界建筑,1981(6):38-41.
4、蔡健臣.城市街景与现代文明――兼论常州街景文化.新建筑,1993(2):51-54.
关键词:街道改造;城市设计;胜利大街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 沈阳市胜利大街简介
沈阳胜利大街位于沈阳市中心域区,南北连接沈阳皇姑区和浑南新区以及苏家屯区,东西紧靠太原商贸区和铁西新区。
胜利大街经过百年的历史已发展成总长4.4千米、宽280米的商贸物流产业带。内有五金机电城、塞隆眼镜市场、塞隆纺织市场、南二中国小食品城、沈阳温州城等市场。随着沈阳站改造、沈抚城际铁路、地铁工程、SK客运站等工程的实施,胜利大街沿线改造势在必行,而且要进行高目标高起点规划,在几年时间内将它打造成辐射东北地区的电子商贸物流产业带。
2.现存问题分析
通过多次现场调研,笔者发现该区域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 建筑风格差异较大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胜利大街两侧环境差别较大,有的地块高楼林立,更多的地块房屋低矮破旧,沿街立面混乱,严重损害了城市形象。
②市场类型单一、分散
市场分区不明显,商品的分类混杂在一起,没有明显的区分。
③ 交通系统混乱
由于人流、车流量较大,交通系统难以形成良性循环,出现交通堵塞、人车混行、马路货场等现象。
④ 街道绿化缺失
区域内建筑密度较大,没有考虑到空间层次,道路绿化。没有规模较大的城市开放式绿地,缺乏明显的场所感。
⑤ 夜间亮照明不佳
由于临近沈阳站,到了夜间还有较大的人流量,但区域内的照明不能满足要求,却街道整体亮化没有重点,呈现纷乱的效果。
对以上五点问题的解决将是本次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3.街道改造的目的与原则
3.1街道改造的目的
① 完善旧街道功能
通过对街道的改造,有针对性的完善原有功能性缺陷,以满足当前或今后的使用的需求,如:交通、游憩、绿化、市政、绿化、商贸等功能的完善。
② 改善人居环境
由于街道历史久远,很多城市基础设施都已陈旧,通过改造可以针对人居环境较差的制约因素予以重点改造。
③ 提升城市品质
街道改造既完善功能,也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提供更加舒适、美观的城市环境,增加人文内涵和城市特色,有效提升城市品质,从而成为沈阳市对外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3.2街道改造的原则
① 保护历史风貌
沈阳站地区是沈阳最重要的历史建筑和城市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之一。本次改造要充分体现沈阳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和沈阳的地方建筑特色。根据不同的条件、不同的空间环境采取保存、利用、创新等途径,承续城市历史文脉,塑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景观。
② 合理分区改造
笔者参与设计改造胜利大街的范围为从南五马路至北二马路之间的区段,鉴于本次进行改造的街道长度近1400多米,跨度较大,其中的建筑功能、风格不一,应该在考虑整体的同时分区进行设计。在空间上把胜利大街分为三个区,分别为:核心保护区、建筑控制区、环境协调区。核心保护区:主要包括沈阳站、沈阳铁路宾馆、沈阳饭店、沈阳医药大厦四幢历史优秀建筑。
建筑控制区:主要包括沈阳温州城、沈阳铁路物资交流中心、沈阳SK长途客运中心、沈阳和平宾馆等建筑风格和核心保护区较接近的建筑。
环境协调区:主要包括沈铁家园、东北礼品城、中铁九局总部大厦等新建建筑。
针对这三个区域的建筑,在改造中尝试在胜利大街发展成东北最大的电子商务中心的同时,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改造方式,对于核心保护区尽量保持原来街道的影子,保留沈阳人记忆中的“沈阳南站”;对于建筑控制区,努力让控制区和核心保护区在建筑形式和建筑色彩搭配上形成呼应,以防出现建筑风格“戛然而止”的现象,形成胜利大街对外的统一街道风貌。
4.改造中的城市设计实践
沈阳胜利大街的复杂性和丰富性使得在改造时要有针对性,改造强调旧城空间延续可更新的城市设计理念,主要基于城市街道整体风貌与空间,结合规划发展,进行重点改造。
4.1确定街道个性,保留街道风貌
沈阳胜利大街尤其是沈阳站对沈阳人来说有着独特的历史记忆。对于历史建筑,尽量恢复原样,在环境控制区的建筑应在色调上保持和核心区的建筑一致或者相近。新建建筑裙房部分可建骑楼和沈阳站的拱廊保持联系,高层和裙房的色调也应与沈阳站的砖红色有呼应,街道对外的整体风貌得到统一,城市的形象也会得到提升。
4.2合理分布市场,有效疏导交通
街道市场群的合理布置,对于聚集和疏导人流有重大意义,也为商业活动提供便利。胜利大街主要商业活动多种多样,在规划时根据同类商业活动合理分布。
胜利大街改造过程将经纬客运站的运输压力转移到新建的SK长途客运站,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样从沈阳南站下车的旅客不至于直接涌进本来就并不宽敞的经纬客运站,而是沿街道步行一小段路程到达SK长途客运站,这样对于三条街道交汇处的交通拥挤情况有很大的改善。(图5)
新建的温州小食品城对于站前人流的集散也起着作用,改变了以往人群沿街道一边行走一边购买商品的情况,并且提供了一个更为良好的购物环境。
4.3控制建筑高度,营造宜人气氛
胜利大街街道全长4400多米,交通流量大,由于城市发展速度迅猛,道路目前显得不堪重负,尤其是沈阳站正对面有中华路、中山路与民主路三条道路的车流汇集,因此对交通的重新疏导显得尤其重要,方案采取将中华路、民主路和中山路段建成完全的步行商业街,把车流分到邻近的其他支路,缓解沈阳站出战旅客和胜利大街交通的压力,同时增添了商业氛围。
对于街道空间的感受,根据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提出的理论,如果建筑的高度为H,人行道的宽度为D,D与H的壁纸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不同的空间感知。
当D/H
当D/H=1时,即人行道宽度于沿街建筑高度相等,场所空间就会给人以内聚,安定和不压抑的心理感受。这种空间尺度能够吸引并鼓舞人们进行良好的户外活动。
当D/H=2时,场所空间带来开阔和空旷的空间感受,围合界面的后侧建筑成为组织空间的一部分。
当D/H=4时,场所已经成为了一个相对单纯的物理空间,围合感消失,人们只是其中的过客而不会停留。
胜利大街核心保护区的建筑高度已定不变,因此对于不同空间感受的获得,关键在于限制新建建筑的退后或裙房高度,根据建筑的功能和性质相应的调整裙房高度H,与街道宽度D获得理想比值。街道改造要尽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打造有特点的空间风貌。在延续、保护、更新思路下的改造,重点整合空间形态,使街道景观质量
得以提升。对陈旧的外墙进行重新涂装,注重了建筑原有体量、风格、尺度,形成整洁美观的街道。注重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协调。
4.4加强节点建设,丰富绿化方式
街道改造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改造并提供人性化的活动空间,为市民丰富的活动提供空间载体,形成为城市中移动功能活动服务的集中场地,精心配制文化休闲,体育健身设施,为市民休闲健身等活动提供开放活动场地。
加强绿化建设是解决城市绿地少,人居环境质量低劣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城市中的绿地面积有限,为提高绿化质量,可多利用立体绿化,尽量“占天不占地”,留足街道的功能空间和活动场地,结合各建筑的入口广场进行植物搭配,获得良好的绿化效果。
4.6改善亮化工程,提升整体效果
亮化工程的原则也和街道分区相同,对于核心保护区,建筑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目标都是在保持街道统一风貌的前提下突出重点。
首先将核心保护区定位为高亮度区,建筑控制区次之,作为过渡连接环境协调区。对街道亮化制定统一规划,合而不同的原则。对三个区域再次进行细分,针对居住、商业、办公等分别制定具体的亮化原则和照明方式。分别彰显各个区域特色,突出重点。
5.结语
街道改造无疑是旧城更新中的重要内容,与建设新城相比,改造的投资省钱见效快,社会综合效益高。而且对街道功能调整与完善、历史的
继承与延续、人居环境的提高等有着重要意义,但对于旧城复杂与新的城市功能发展需要的设计应用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日本土木学会.道路景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Kevin Lynch.项秉仁,译.城市意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4]邹德慈.城市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
[5]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6]熊广忠.城市道路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齐康.城市建筑[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8]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关键字:残障人士;社区街道;包容性设计
残障人士已经是全球普遍存在的问题,各界人士都在关注。据有关部门统计,美国2005年残疾人数达到5440万,占总人数的18.7%[1], 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总量最大的国家,截止到2006年4月,全国共有各类残疾人8296万,占总人数的6.34%[2],由于现在街道的设计很少考虑到残障人士的需求,所以他们很少在街道上出现。但近些年由于残障人士进入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综合考虑他们的各个方面,设计出具有包容性的街道显得极其重要。
1 我国社区街道存在的问题
1.1 人行、车行道未分离
很多街道人行道和车行道没分开,给残障人士行走带来不便,使他们很怕被自行车或机动车辆碰到,完全没有安全感。街道的部分路面残破不平,也是残障人士在街道上行走感觉不安全的因素之一。
1.2 配套及服务设施欠缺
目前我国很多街道的配套设施和服务设施还很欠缺,而且存在公共座椅、遮荫所、卫生间和候车厅等的提供不足的状况。残障人士并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一次行走很远的距离,很多社区的设施设计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超市设计、医院等设置的离居民楼太远,致使残障人士不能顺利到达。
2 包容性街道设计方法及策略
2.1 包容性街道设计的方法
2.1.1 以安全为根本。马斯洛提出的5种需求中其中一种就是安全的需求,也是比较低级的需求。因此,在包容性社区街道的设计中,第一条设计原则就是安全性,只有让残障人士在社区街道中感到自己是安全的、不被侵犯的,才能增加他们参与街道活动的可能性。
2.1.2 以舒适为原则。克利夫·芒福汀曾经说:街道不但是道路,同时也是活动场所。作为残障人士的活动场所,必须要以舒适性为基本原则。首先应该有比较开阔、开放的空间,狭隘的空间容易使残障人士感到恐惧和担忧。其次在街道两边应该设计适合残障人士适用的座椅、电话亭等小品设计,2002年,Oxley提出公共空间的座椅应设置420mm和470~480mm之间的2种座椅,并且提出每隔110m左右就应设置一处有靠背并且带扶手的座椅,以方便社会上所有人休息的需要。
2.1.3 以可达为基本要求。这里的可达性是指能够满足残障人士到达并进入、使用等基本要求。通过可达性设计使街道之间互相连通,使残障人士自己或在有人陪同的情况下能顺利到达。理想状态是125m以内有公用电话亭,500m以内有商店、医疗等必要性的基础设施。
2.1.4 以易读为手段。易读性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街道设计时,首先街道路线应明确可行;其次街道路线的节点要有标示性和易读性;最后要在道路交叉口和选择性的地段给予明确的路标。1999年Barker和Fraser二者联合出版了《标志系统指南》一书,较详细地说明了怎么样设计适合所有人的标识性系统。
2.1.5 以熟悉为目的。熟悉性是指残障人士对该社区的整体环境、每个街道的熟悉程度,这种熟悉性可以通过设计残障人士所熟悉的植物种类、标识样式和铺地材料等方式来营建。美国对老年人及残障人士进行1次关于电话亭小品的设计调查发现,传统的封闭式的K6电话亭的受喜欢程度远远超过极具现代感的电话亭。
2.2 包容性街道设计的策略
2.2.1 对于新建居住社区的策略。新建小区内公交车站应尽量采用封闭式设计,另外里面要有适合残障人士的座椅。道路设计要宽敞,路面要平整同时具备防滑功能,不要把车行道和人行道设计在一起。存在高差的街道,应尽量设置坡道和扶手,同时对高差变化给予明确的指示。
2.2.2 对于已有社区街道改造的策略。在特别复杂的社区街道交叉口,增设电话亭、标志物等具有增强记忆力的标志小品。对大小不一、形状不一会造成视觉混乱的的广告牌或标示物应予以拆除,进行统一设计。
3 社区街道“包容性”设计的导控机制
3.1 相关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法律制度
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极其重视残障人士的需求,美国早在1961年就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无障碍设计规范,给残障人士进入街道活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我国对残障人士的重视度并不亚于世界其它国家,1989年我们颁布了《方便残疾人适用的城市街道和建筑物设计规范》,2001年对此又进行了修订。
3.2 对设计者及管理人员加强教育培训
包容性社区街道设计应根据残障人士的自身特点和自身需求为设计依据,充分考虑他们的自身能力,在满足一般功能的同时,也要考虑残障人士自我实现等的基本需要。在保证规范的基础上,注重科学性、艺术性和功能性的有机结合。创造出具有安全性、舒适性、可达性、独特性、易读性和熟悉性的社区街道。相关设计者、施工者及其后期的管理者都应该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美国的很多高校已设立了有关残障人士特殊需要的课程,这是值得我国有关设计学校和单位学习借鉴的。
4 结语
社区街道设计以健全人为目标,并不是合理的、人性化的设计,所谓“以人为本”、“和谐社会”就是要考虑社会所有人群的需要。为设计适合残障人士的包容性设计要考虑法律、管理和教育培训等多个方面,目前我国对残障人士的包容性街道设计的理论和实践都比较缺乏,笔者试着从安全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残障人士的包容性街道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收稿:2012-05-20)
参考文献:
[1]章品,赵媛.美国信息无障碍法律法规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 33(5): 116-119.
[2]许巧仙.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权益维护的保障[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9(3): 11-15
[3]孙祯祥,赵洋.澳大利亚信息无障碍法规政策研究[J].图书与情报,2010(3): 114-118
[4]克莱尔·库珀·马库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汁导则[M].俞孔坚,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关键字:深圳中心公园入口空间入口景观设计
1.深圳中心公园概况
1.1深圳中心公园
深圳市中心公园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总面积约为126万平方米,整个公园被四条主干道路划分为五个园区,分别为A、B、C、D、E区。公园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绿化面积,如同美国的中央公园一样,成为了深圳市的城市绿肺。
1.2 中心公园A区
中心公园A区位于深圳市振华路与益田路之间,总面积约为14.6万平方米。在中心公园的五个区中,是使用率最高,景观设施最完善的一个区。园区内设置有人工湖、健身场地、中心舞台、门球场等各种供周边小区住户活动的场地。使人们可以利用休息时间在此进行戏曲、健身、跳舞等各种活动。
但随着使用人数的逐渐增加,园区内的各种场地及设施均已达到饱和状态,部分设施已经破损,因此需要对此进行全面的改造。本文就针对A区入口空间的改造设计进行分析,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总结出公园入口设计中的一些规律性,使其更好的为市区内的人们服务。
2. A区入口空间的尺度分析
现状入口广场面积较小,空间显得拥挤,设计师通过合适的尺度,形成特殊的氛围,达到特定的精神和使用要求。
树池成扇形并较为密集的分布在广场最深处,形成一种半围合的布局,明确了入口广场的范围,中部由花池景墙构成,最前方利用置石的手法,突出入口标志。设计时充分把握了人得尺度,通过地面高低、设施设置等对A区入口适当进行划分,将尺度层层缩进到与人的尺度相符合,形成了亲切宜人的气氛,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A区入口广场最大宽度为45m,进深28m。总体设计上简洁明快,以景观轴线设置各级景观,突出了重点和序列的营造,以清洁的环境和和谐的秩序让人感觉到空间的扩大,缓解了人的心理压力。
3. A区入口空间的序列组织分析
3.1 入口节点分析
中心公园A区的主入口,采用了景墙与置石相搭配的设计手法,扩大入口广场的空间,成为空间入口序列的开始。花池景墙在入口广场中除景观上的作用外,还可给游人以浏览方向的引导,以及供游人出入园驻足、赏景、等候和摄影之需。这就在入口区营造了一个有活动可以发生的空间。故入口区利用景墙与花池的结合,兼有景观及实用功能的意义。
3.2 入口空间序列分析
在古典园林中,凡借欲露而先藏,欲显而先隐的手法求得含蓄、深沉的效果。相应地采取措施施加引导与暗示,使人们能够寻着一定的方向与途径发现景之所处。
A区入口设计上,采用了传统造园中先扬后抑的做法,使人难以远望园区内的风景。入口设置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入口标志的景石,第二层为花池景墙,最深层为树池构成的树阵,通过层层引导,将游人引入到园区道路,经过婉转通道逐渐放开,利用开阔的人工湖做为透景引人入胜,使游人到达一个开敞的园林空间。
4. A区入口功能设计分析
A区入口位于两条道路的交接处,车流量较大,存在一定的危险性。
A区的入口设计中,最深处扇形分布的树池确定了广场的范围,广场两侧边缘利用景墙和花池将广场与两侧行车道路分开,形成人车分流,通过景墙的引导,将车辆直接引入口到停车场内。使广场仅为游人驻足、休息而用。从公园进出的大量人群在集中泄入到城市街道之前,也会被广场的宽阔空间分散,人流可以自然的融入到城市街道中去。
5. A区入口视觉设计分析
5.1入口的色彩设计
A区入口的设计中,铺装材料采用黄色与深灰色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效果,景墙的设计上,采用黄色与褐色文化石的搭配,这种深浅的对比,使整个入口空间的风格统一,引导性强,整体空间附有一种时代的动感气息。
5.2材料肌理设计
肌理是通过材料自身的质感及材料之间的搭配形成的。不同的肌理可以烘托出不同的场所气氛。设计时应根据不同视距有意识地进行肌理多层质感的设计,使在不同视距都有丰富的肌理效果。材料纹理、色彩、光泽等质感的选择,要考虑到近距离的欣赏;相近材料的分割、搭配等处理,要考虑较远距离的视觉效果;面的大小、对比等则要考虑更远的景观印象。
A区入口广场均采用花岗岩烧面铺装,设计上简洁明快,使广场整体性强,再通过景石与景墙构筑物的纹理,营造一个在不同视距都有丰富肌理效果的空间。无论是近距离欣赏,还是远距离印象,都产生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5.3视距的分析
正常人清晰视距为25~30 m。明确看到景物细部的视野为30一50 m。按照人的视网膜鉴别率,最佳垂直视角小于30°,水平视角小于45°。对景物观赏的最佳视点有三个位置,垂直视角分别为18°、27°、45°。
A区入口广场的设计中,游人位于广场入口看景石及景墙,视距为22m,水平最大视角为44°,垂直最大视角为20°,总体视觉效果较佳。
5.4视觉焦点的控制
人们在行走过程中时刻要注意脚下的路。向下的视野就更广。对行人而言。视野内出现最多的是地面。地面的材质对人类知觉的影响非常大,人类通过触觉就能敏感的察觉到。如果要进行区域划分,地面是最便捷的途径。
A区入口地面上使用了不同颜色的材质,明确了高程上的变化以及入口层层递进关系,并注意到了视觉焦点的运用,景石成为整个广场景观的序幕和醒目的标志,形成了视觉焦点,增加了空间的凝聚力,消除了视觉的单调乏味。
6.结语
实践表明,凡是尺度得体、植物季相美观、色彩和谐的环境设计,即使没有强烈的感染力。也能使人感到舒适、和谐。这种感觉就是大众普遍接受的审美的一般标准。通过对中心公园A区入口设计的分析,笔者认为在公园入口设计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入口设计注意总体布局
入口是连接公园内外环境的桥梁。游人通过公路到达公园入口,应在此对游人的心理进行调适,使游人从喧嚣紧张的环境中逐渐进入休闲放松的气氛。通过安排好游线,使游人在入口空间里可以自由地活动。与城市的嘈杂环境隔离但不隔绝。通过空间大小的对比,空间开合、曲折的变化,方向的转折,明暗的交替,将入口空间层层展开,成为公园环境的前奏.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染力,恰当地表现出公园的主题和特性。
(2)入口设计结合公园
入口作为公园总体环境的一部分,它的设计理念必须与这个公园的大致环境相一致。作为公园整体空间的第一序列,入口是景区空间序列开始的标志和引导段的起始。在这一线性空间中,有选择地设置构筑物和自然物有助于强化内外空间的区别。
(3)入口设计结合城市环境
公园的入口空间是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经济环境、人文环境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公园入口空间的小环境,而入口小环境的场所精神也必须与城市的文化相协调。公园入口作为城市环境到公园环境的过渡,让城市的文脉在这一小环境中得以延续。
中心公园A区入口通过设置景石、花池景墙、台阶、树池完成了过渡空间的设计,通过掩映对比、若明若暗、相互兼容的手法使内外空间具有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的进深感,使人感到进入另外一个领域,增强了空间的归属感。
(4)入口空间利用区域文化
在公园入口的设计中,要注重空间场所精神的建立。场所的内涵要与公园特定的文化相协调,这表现在内涵要素的选择、立意上,以及要素的材料、色彩、质感、尺度等方面。无论要素本身具有多大的意义和价值,都要符合这一场所精神的要求。入口体现的精神还要与所处区域和城市的文脉、历史结合起来,利用区域文化融入设计,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增强人们的归属感。
总之,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公共的休闲场所,必须能够接受大量的人类“文化能量”,并把这些能量“贮存”、凝固”在公园的空间环境之中。
参考文献
《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 [美]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
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公园设计》 [加]艾伦・泰特 著 2005.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交往与空间》 [丹麦]扬・盖尔著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户外广告;快速路;设置;分区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3-0103-02
1.引言
户外广告作为信息的媒体的同时,也成为城市环境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城市市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了大批有关城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的理论、编制成果,城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在规划部门管理户外广告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户外广告设置规划的编制能有效促进城市户外广告设施的合理布局。城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控制体系包括法规规范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规划设计体系和管理实施体系四部分;其编制方法涉及规划层次与深度控制、导控分区划分体系和标准、导控要素选择、规划导则与技术通则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
2.快速路沿线户外广告规划编制方法
随着宁波北环西路的建成通车,沿线广告逐渐增多,很多广告设置不当、设计水平不高、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逐步凸显,直接影响沿线的城市景观,造成视觉污染,甚至对城市特色和形象造成破坏。面对户外广告对市容环境带来的巨大挑战,北环西路迫切需要专业规划控制和设计引导,并分阶段逐步开展户外广告整治和建设工作。
规划针对快速路沿线的空间特点,从户外广告的对象界定入手,运用城市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手法,从采用“面――线――点”的系统结构,即分为“分区――边界――节点”三个层次。
2.1 规划结构与内容
2.1.1 分区
规划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从功能性区域入手设置分区,导入区域形象识别系统(District Identity System,简称DIS)理念,对沿线各区段进行分析,确定DIS定位,在宏观层面上提出广告设置的总体指引。
2.1.2 边界
对户外广告的线性空间――街区边界进行分析、分类,更急特征的不同对边界进行归类,提出相应的户外广告控制措施,对广告的数量、体量、形式、色彩等进行规范。
2.1.3 节点
对沿线人流主要吸引点――城市节点进行归类分析,提出设计指引。
2.2 规划技术路线
2.2.1 分层次控制
分为分区、边界、节点三个层次进行控制。首先在分区层面完成沿线户外广告宏观控制,确定各区段广告的特色,划定引导分区,增强区域的可识别性。其次边界层面通过对沿线边界性质的分析归类,实现对沿线广告的总量控制。最后在重点区段、节点确定具体广告形式、尺寸等,将微量管理具体化,重在操作。
2.2.2 依据用地、结合场所
规划不免孤立地对单幅广告进行管理,依据不同用地性质和边界类型结合城市空间、界面制定广告设置通则,为广告设置技术规范提供必要补充,提高北环西路整体视觉感受。
2.2.3 公益平台
确定公益广告布点方案,为各公益宣传部门提供广告媒体可用资源,便于各部门协调宣传资源的调配与使用。
3.快速路沿线户外广告规划控制方式
3.1 分区设置
区域形象是指某区域内部与外部公众对该区域内在综合实力、活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情感和印象,是该区域内自然、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历史、生态诸方面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印象。户外广告作为城市空间中极重要的视觉元素,无疑是区域形象识别系统中的构成要素之一。规划将通过综合分析得出北环西路沿线各区段的DIS定位,作为指导北环西路沿线户外广告总体布局的指导依据。
规划以总体规划为依据,通过对沿线相关规划的解读,将北环西路沿线分为四个区段,分别是产业服务段、商贸综合段、居住生活段、综合市场段。以沿线各区段不同的功能定位为基础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各区段的DIS定位。
3.1.1 产业服务段
该区段是杭州湾大通道从高速通道进入城市快速路的节点区,是“宁波印象”第一站。该区段的DIS定位为宁波城市的北部门户,发展企业总部基地、工业产品博览交易中心、城市奥体中心等城市新兴功能,成为集商务办公、科技研发、工业制造、居住休闲、体育文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新区。定位关键词:绿色、城市形象、综合性、高质量。
该区段的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是:严格控制户外广告的数量、质量;形态上要有创新,可设置独立式具有艺术美感的户外广告设施,使之与周边的建筑相呼应;公益广告要占相当比例以反映城市精神面貌,体现城市形象和品味。
3.1.2 商贸综合段
该区段在功能上看是城市西北部主要的商贸文体中心,最容易体现城市文化特色。该区段的DIS定位为以文化为主题,以商贸综合服务为目的,发展城市商业购物中心、文化体育中心,成为以姚江为背景,具有商务办公、商业购物、居住休闲、娱乐健身、体育文化等复合功能的城市活力滨水区。定位关键词:文化、现代化、多样性、高品质。
该区段的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是:严格控制户外广告的数量、密度;应尽量以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广告设施为主,如LED广告、投影广告等;允许在建筑、公共设施上设置广告,并作为城市夜景的点缀;控制设置大型独立式户外广告设施。
3.1.3 居住生活段
该区段是与宁波三江口中心城最近的区段,区位条件优越,是城市重要的居住组团,道路沿线具有良好的生态要素,河网密布、绿地交错、环境优美。因此该区段的DIS定位为城市生活居住区段。定位关键词:居住、宜人、活力休闲。
该区段的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是:严格控制户外广告的密度,不宜设置醒目的户外广告,广告的色调应以体现安静、想和的色调为主;不允许设置独立式户外广告设施。
3.1.4 综合市场段
该区段作为宁波中心城商业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汽配、物资等市场的综合市场园区。园区北面为城市绿化隔离带。因此该区段的DIS定位为城市综合市场区段。定位关键词:综合性、现代、绿色、高品质。
该区段的户外广告设置指引是:严格控制户外广告设置的数量和密度;可采用霓虹灯等效果好的材料,允许在建筑上设置广告,广告形式不宜过多;允许设置独立式户外广告设施。
依据规划分区设置,规划区内广告分布密度呈中―低―高的分布特点。
3.2 边界控制
城市街道作为线性的广告空间载体,是广告规划控制的主要对象。本规划作为城市快速路户外广告专项规划,如何引导好边界的户外广告设置是本次规划的重点。
3.2.1 边界分类
北环西路近期作为城市交通型主干道,远期作为城市快速路,结合沿线不同的用地性质其户外广告设置特点有所不同。规划以北环西路两侧边界的用地性质为基础,依据道路沿线近远期各类用地性质特点把沿线用地重新分为五大类。
1)居住生活类,包括各类居住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教育科研用地,文物古迹用地。
2)行政特殊类,包括行政办公用地,军事用地,保安用地,殡葬设施用地,水域,耕地。
3)工业公共类,体育用地,工业用地,对外交通用地、T5,仓储用地,社会停车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4)商业娱乐类,商业金融用地,文化娱乐金融用地。
5)广场绿地类,广场用地,公园绿地。
3.2.2 边界户外广告控制分类
规划边界控制分类为:鼓励设置路段、适量设置路段、严控设置路段、禁止设置路段。
规划依据北环西路近远期的不同道路性质,依据沿线的规划用地分类界定两侧边界的控制分类。
1)鼓励设置路段
主要指商业服务业较为集中、人流量较大的路段。由于广告潜在价值比较高,为营造商业气氛,鼓励设置各种形式的户外广告,设置位置是规划图示范围内的建筑物墙面、楼顶或不影响道路交通、绿化的人行道或独立用地。广告形式可使用喷绘、灯箱、霓虹灯、立体造型及其它新材料。
本区段主要是城市干道、次干道及支路沿线的商业、娱乐业用地。
鼓励设置区段户外广告设置应尽量以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广告设施为主,如LED广告、三面翻广告牌、投影广告等。此外要兼顾广告设施夜间景观,结合夜间照明,充分烘托商业地区繁华氛围
2)适量设置路段
商住路段或一般城市道路界面,为营造气氛可适量设置户外广告,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鼓励使用体量较小但造型美观新颖的户外媒体。
本区段主要是城市快速路、城市干道、次干道及支路沿线的商住、工业、市政设施等公共用地及城市快速路沿线的商业娱乐业用地。
适量设置区段户外广告设置要注意控制户外广告的密度,允许采取霓虹灯等效果较好的材料,允许在建筑、公共设施上设置广告。
3)严控设置路段
城市重要景观路段或景观敏感区域、住宅区或厂区的区段应视具置环境,严格控制户外广告,一般不得在建筑物屋顶设置广告牌。
本区段主要是城市快速路、城市干道、次干道及支路沿线的纯居住(不包括商业的居住用地)、教育、医疗等生活用地及城市快速路、城市干道沿线的广场绿地。
严控设置区段户外广告设置宜严格控制户外广告的密度,不宜设置过于醒目的户外广告,广告的色调应以体现安静、祥和的色调为主。
4)禁止设置路段
即禁止在政府行政办公、城市公园绿地、河道两侧、中小学设施等区段和建筑物立面或顶部设置户外广告。(控制指引详见分区广告设置指引表)
本区段主要是城市快速路、城市干道、次干道及支路沿线的行政办公用地及支路沿线的纯居住、教育、医疗等生活用地,以及人民政府、文物保扩单位、军事、宗教活动场所、风景名胜区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禁止设置的路段等。
禁止设置区段户外广告设置不允许设置纯商业的户外广告,但允许设置店招、店牌以及企业标识,一个店面设置一个招牌,在色彩和形态上要严格控制。
3.3 节点控制
城市节点作为城市人流的吸引点,是城市户外广告设置的重要区域。这一类地区的广告设置设置的重要区域。这一类地区的户外广告设置要根据节点的功能特点合理布局,要体现城市景观的他点,做到景观性与可操作性并重。
根据沿线的城市设计和空间类型,规划重点对交叉口、桥梁、道路沿线、开敞空间、公共设施五大类十二小类空间的广告设置进行分类引导。其中,交叉口类型包括有跨线桥路口、互通立交和高速公路出入口三类;桥梁包括跨河桥梁和跨铁路桥梁;道路沿线包括高架路沿线、轨道沿线两类;开敞空间包括公园绿地、广场、滨水空间三类;公共设施包括体育、教育、商务办公区与大型商业零售设施空间三类节点。
规划针对不同的空间类型,对允许设置的广告类型提出广告设置导则。
4.规划实践体会
4.1 快速路沿线户外广告规划设计必须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4.1.1 沿线户外广告设置需动静结合
快速路沿线的户外广告设置需动静结合相辅相成。在道路沿线以静态广告为主,在沿线路口节点以动态的广告为主。单体建筑裙房以动态广告为主,主体高层以静态广告为主。
4.1.2 与整体景观环境相结合
户外广告设置注重与城市区域功能、建筑实体、公共空间、景观环境等相衔接,严格控制户外广告设置,使之布局合理设置规范,提档升级,促进并维护整体城市景观环境。
4.1.3 市场导向与公共利益相结合
户外广告设置应符合城市安全、卫生和景观的要求,保证公共利益;结合广告设施、阵位使用权出让管理,协调好个体经济与公众社会的关系。
4.1.4 刚性与弹性控制相结合
明确户外广告设置和管理要求,保证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同时加强对详细规划和广告设置的引导,鼓励广告设计和技术的创新。
4.1.5 因地制宜、体现特色
从分析北环西路沿线户外广告现状问题出发,确定具有针对性的规划思路和管制内容,例如对近远期不同的道路性质提出不同的控制原则;凸显沿线各区段功能的特色,提升沿线城市市容景观品味。
4.2 户外广告城市管理研究
目前我国城市户外广告设施设置规划管理体系包括法规规范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规划设计体系和管理实施体系四部分,其构架基本为“法规十规划”,或“规范+规划+规程”。户外广告管理最直接的依据是由当地政府或规划管理部门制定的技术标准和户外广告设施设置专项规划。
目前宁波户外广告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宁波市户外广告管理办法》(宁波市人民政府令(1995)第34号)和《宁波市户外广告设置导则》(甬规字(2008)29号),前者主要对户外广告的经营管理方面进行规范,后者主要是对户外广告设置的技术要求。依据《宁波市户外广告设置导则》编制城市快速路沿线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并依据慈专项规划进行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进行监督检查时实施本规划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伟明.城市广告环境与专项规划研究:中国广告.2009年第2期.
[2] 节连青.陈福涛.东营市户外广告规划方法探索:山西建筑.2009年6月.第35卷第18期.
[3] 高轩.论我国户外广告行政立法的缺陷及其完善:时代法学.1008年10月.第6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