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古希腊城市设计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缩板以载,作庙翼翼。”这出自《诗经・大雅》中《》一诗,描述周代的人们建造宗庙的盛况,可见在当年,传统的中国式建筑已经颇具规模。无论是故宫、颐和园那样雄伟的皇家建筑群,还是老北京恬静的四合院,抑或深山中的寺庙宫观和江南婉约的私家园林,都有着从3000多年前一路传承下来,让人一眼便可认出的“中国风”。它们往往有曲线优美的屋顶,像鸟翼一般舒展,呈现出木结构独有的魅力。晚唐文学大家杜牧在其代表作《阿房宫赋》里,对中国建筑风格极尽溢美之词:“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阿房宫的壮美跃然纸上。 南京江宁织造府,中国传统的官府和园林建筑
事实上,中国传统建筑最鲜明的风格之一,或许就是兼顾实用和礼数的屋顶体系。根据不同的屋顶式样,人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房屋的大体用途,或者说它们(及其主人)在城市中的“等级”。而在屋顶内部,精致的榫卯结构,让木制构件彼此结合,无需钉子或粘合剂,也同样坚固耐用。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中国式大屋顶也是科学的设计。以木材构造房屋主体结构的建筑模式,意味着防腐是建筑者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中国古代建筑拥有了独特的大屋顶设计,这样的屋顶不仅笼盖了屋身,挑出较远的屋檐,也会对墙体、(木制)门窗和夯土台基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消除了大屋顶给人们的压抑感。屋顶四面的屋檐,配合交错相扣摆放的圆弧状瓦片,可以让雨水由拱起的瓦片流到下凹的瓦中,从而被导到屋檐的边缘流到地下,保证了房屋本身的干燥。因此,尽管中国传统建筑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分成了多个“流派”,但大屋顶仍然标示着它们“出自同门”的“血统”。
四合院背后的管理科学
除了标志性的大屋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瑰宝,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北京四合院,它充分反映出元明两代建筑管理科学的成就。
元灭金战争之后,位于今天北京城南部的原金中都迅速衰败,新建的元大都因而成了“白纸上画出来”的城市,拥有先规划再建设的优势。当年的城市设计者选择了《周礼・考工记》中给出的“棋盘式”建城方案,先规划贯通城市的主干道,再规划与它们平行或垂直的不同等级的道路,最后根据基本一样的图纸,用一个个院落迅速“填充”被道路分割而成的地块,打造一座模块化的城市。明初营建北京城时,也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将整座城市当成巨型四合院来设计。紫禁城是北京城里最大的四合院,也相当于北京城这座四合院的内院。而在城市的其他区域,不同等级的四合院成为贵族、各级官员和平民等不同级别的人员的居所,城市结构同样是模块化的。 标题 四合院为一家人创造了更多的交流机会
“棋盘式”的建城方案,让人们不易迷路,而这种安全感又被四合院本身的规制所强化。四合院分为内院和外院,只要关闭大门,路人就不可能看到院内的情况;即使有宾客来访,大多也只能停留在外院。于是,四合院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居住者的私密空间。
但对于居住在四合院里的人来说,他们的居所又为他们提供了颇为宜居的环境。在几乎没有公园,只有皇家园林的古代北京,四合院就如同一个个自给自足的“生活单元”,不仅满足了人们居住和饮食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观看绿色植物和鸟、鱼等宠物放松心情的精神需求。更重要的是,四合院内院的四面房门都开向院落,这就为居住在院内的一家人创造了大量交流的机会,使几代人之间保持着浓厚的感情,也让北京城的氛围变得安详起来。
知识链接 “唐风”影响下的日本古建筑
基于日本列岛盛产木材的特点,日本人喜欢建造通透轻盈而且工期较短的木构架房屋。隋唐时期中国的建筑风格在中日交往中被日本引进,极大地改进了公元1世纪基本成型的日本传统木建筑风格,使日本建筑也采用中国式的梁柱结构,甚至也有斗拱;但日本建筑同样也保持着自身特色―尤其重视并擅长呈现材料、构造和功能性因素的天然丽质。
木结构建筑因为“以柔克刚”而利于抗震,能够适应日本列岛多地震的环境;但因为木材易燃,如果房屋过于密集,也容易成为火灾的温床。从17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的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江户(今天的东京)因为要优先保证武士和僧侣的用地需求,使町人(平民)居住区极端拥挤,时常发生火灾,以至于在日本有“火灾与斗殴是江户之花”的自嘲性说法。日本的城市消防体系,也在木建筑与火灾的“斗法”中逐渐发展起来。 在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华回乡文化园里,人们可以感受到浓郁的阿拉伯建筑风情
雪域高原上的建筑奇迹
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高海拔环境塑造了这里的建筑风格。首府拉萨的海拔已经高达3650米,是典型的高原城市;而比拉萨海拔更高、空气更稀薄的城镇,在也有不少,珠穆朗玛峰附近的绒布寺甚至位于海拔5100多米的地方,被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宗教建筑群和居民点。
青藏高原由于高海拔而寒冷,也比较缺乏采暖所需的燃料,但又因为空气稀薄使得日照更为强烈。在这样的条件下,房屋的光照就成为温暖的关键。为了拥有更好的光照条件,绝大部分传统的建筑,都会采用南向建筑,而且尽可能避免纵向尺寸大于横向的房屋设计,减小房屋进深(与房间的主采光面垂直方向的深度)。而且,传统的民居建筑通常不会超过3层楼,彼此间尽量避免相互遮挡,以最大限度地获取阳光,即使在严冬也不会让室温过低。 巴黎蒙马特高地的圣心大教堂内景 巴黎圣母院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玫瑰窗和彩色玻璃画是其亮点
出于保温的需要,传统建筑的窗户尺寸都比较小。窗户黑色的边框,民间传说取法自象征吉祥的牦牛头,但也因为黑色吸热而无形中增强了房屋的取暖能力。如果建筑物不止一面开窗,那么朝南的窗户通常会相对放大一些,在接收阳光和保暖之间寻求平衡。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建筑,还可能会在东南方设置“拐角窗”,由此利用初升太阳的光芒,以求尽快度过最为难熬的黎明。
尽管环境艰难,建筑仍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美感。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佛教文化的影响,使相当多的建筑融合了中原地区、本地,以及与中国相邻的尼泊尔、印度等国的建筑风格,成为喜马拉雅山脉两侧文明交往的见证。坐落于拉萨市中心,拥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昭寺即是如此。
位于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的布达拉宫,更是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建筑瑰宝。由于需要承担重要的宗教和政治职能,布达拉宫修建得极为坚固。它的整体为石木结构,宫殿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为了进一步加固墙体,一部分墙内还被灌注了铁汁。在寒冷而缺乏氧气的青藏高原上完成如此伟大的工程,其艰辛是难以想象的。也正因如此,布达拉宫被认为是雪域高原上的建筑奇迹,成为拉萨乃至的象征。 在挪威特罗姆瑟北面的岛屿上,沿着海岸公路分布着众多的木屋
沙漠绿洲别样建筑风情
沙漠中星星点点的绿洲,同样孕育着适应这一环境的文明。几千年来,不同的文明在沙漠中谱写了种种建筑史上的传奇: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还有后来居上的阿拉伯建筑。
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阿拉伯人在公元7世纪形成了统一的国家,为阿拉伯科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公元751年怛罗斯战役之后,阿拉伯人学到了中国造纸术,极大地方便了书籍的著述、抄写与文化的传播。在吸收了储存于波斯的古希腊人的科学著述,并汲取了古印度科技成果的基础上,阿拉伯科学体系逐渐发展起来,于此后的几个世纪,在医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出色的成就,阿拉伯建筑也得益于科技特别是数学的发展而大放异彩。
由于伊斯兰教禁止崇拜偶像,因此传统的阿拉伯建筑,通常会以复杂的几何分形图案、艺术字体和书本形状的设计元素来进行装饰。这样的设计思路,让阿拉伯建筑既令人着迷又引人深思,在庄重和变化之间形成出色的平衡。而想要做出这样的设计并将其付诸实施,显然有赖于数学的支持。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西亚、北非和中亚的很多清真寺,以及其他一些地标建筑上,看到复杂而精致的几何图案装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禁寺(大清真寺)、麦地那先知寺,以及伊朗的伊斯法罕清真大寺,都是这种建筑风格的代表。而在中国和西欧等地,也有不少采用阿拉伯建筑风格的清真寺,以及其他一些地标建筑物,呈现出浓郁的中东风情。
阿拉伯人的科技成就,不仅体现在建筑物的装饰设计方面。沙漠地区水源极为珍贵,这让人们喜爱郁郁葱葱,充满生命气息的园林。在建造园林时,阿拉伯人充分发挥科技手段,特别重视对水的运用和控制。封闭式的建筑群与特殊的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在沙海里难得的绿洲之中,打造了由人造水体、凉亭和人工栽种植物组成的美丽花园,成为引人入胜的安逸所在。
知识链接 地窝堡机场的独特含义 在挪威特罗姆瑟,木屋并不鲜见
新疆首府乌鲁木齐的机场名叫“地窝堡国际机场”,而“地窝堡”这个名字,就记录了这座沙漠城市的郊区曾有不少“地窝子”的历史。所谓“地窝子”,是一种在沙漠化地区比较简陋的民居,其主体是一个深约一米的坑,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半米高的矮墙,房顶用草叶、泥巴和树枝等物混合构成。这种半地下式的原始建筑,却可以有效抵御沙漠附近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只是通风条件比较差。如今,这样的居所在乌鲁木齐已经基本消失。但机场独特的名字,保留了这座城市艰苦奋斗的印记。
砖石建筑营造欧式浪漫
从南欧的雅典和罗马,到西欧的巴黎和巴塞罗那,许许多多的欧洲城市,都洋溢着“浪漫”的气场。前往这些城市的游客们,往往会为城市中古老而华丽的砖石建筑而倾倒。
欧洲式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从那时起,欧洲大型建筑就开启了使用砖石建构的定例。古希腊人的审美观,让建筑的外观简洁大方,有着极具冲击力的明快线条。而古希腊人的数学成就,也影响到建筑的设计与建造。黄金分割率的引入,让建筑具有了视觉上的和谐;尺规作图“三大不可能问题”中的“倍立方问题”,也就是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一个立方体,使它的体积是已知立方体体积的两倍,传说也源自于一项神庙改建工程。如今,位于雅典市中心卫城山丘上的雅典卫城,被认为是古希腊建筑水平的代表。虽然它的一部分建筑在历史上遭到破坏,但幸存至今的部分,仍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壮美。
古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建筑设计思路,并在其基础上加以改进,创造出立柱同拱券的组合,让建筑结构拥有更好的承重能力。位于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的万神殿,以及分布在西欧各地的剧场和引水渠遗迹,都宣示着这项创新的生命力。然而,随着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特别是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一部分古罗马的建筑知识逐渐散佚甚至失传。漫长的混乱年月之后,在公元10世纪,欧洲效法昔日罗马建筑的“罗马风建筑”逐渐定型。此后,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风格建筑与洛可可风格建筑各领,在砖石建筑这条主线之上加以创新,营造出一脉相承、绵延至今的欧洲式建筑文化。
或许是出于对古希腊科学与理性传统的珍视,在走出西罗马灭亡后的“黑暗时代”,重新恢复秩序之后,欧洲人致力于将先进的科研成果与建筑物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使用体验和艺术效果。
比如说,在哥特式建筑兴盛的时代,彩色玻璃被大量引入,成为兼具艺术和实用的装饰物。12~13世纪修建的巴黎圣母院,作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精致的彩色玻璃“玫瑰窗”不仅代表着当年的建筑师对用光的探索,也因其华美而成为教堂的重要“标签”。而在巴黎的国立中世纪博物馆里,也有很多来自被拆解教堂的玻璃画,让人们得以回望当年充满虔诚气场的欧洲社会风尚。
巴黎郊外的凡尔赛宫,是摒弃了当年流行的巴洛克风格,回归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物。它的标志性房间“镜厅”,则与17世纪法国在光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密切相关。在那个电灯远未发明的时代,让皇家舞会会场兼顾容量和亮度,是一项很难完成的任务。为了满足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心目中的“极致奢华”,法国建筑师朱尔斯・阿杜安・芒萨尔(小芒萨尔)运用当时前沿的光学理论,设计了别出心裁的“镜厅”。厅内长廊的一侧,是17扇朝花园而开的巨大拱形窗门;另一侧则是由483块镜片镶嵌而成的17面落地镜。这些镜子与拱形窗门一一对应,把窗门外的蓝天、景物完全映照出来。同时,厅内3排挂烛上的32座多支烛台,以及8座可插150支蜡烛的高烛台所点燃的蜡烛,也经镜面反射,形成约3000烛光(物理单位)的亮度,把整个大厅映照得金碧辉煌。即使在今天,镜厅也仍然是凡尔赛宫最为闪耀的瑰宝。
拓荒与探险,木屋做前哨
在中国式建筑、欧洲式建筑和阿拉伯(伊斯兰)建筑这3大体系之外,世界上还有一些建筑,似乎不属于它们当中的任何一个。这些建筑中的典型代表,便是看似平淡无奇,却最为质朴实用,在人们探险、拓荒时提供贴心帮助的木屋。
美国西部片的场景,通常是由若干木屋组成的沙漠小镇。这些简陋却实用,而且易于搭建的房舍,却是美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真实写照。如果说19世纪的美国拓荒者钟爱木屋,并将其传承至今,更多是因为木屋易于搭建而且冬暖夏凉;那么北极圈内的居民选择木屋,就更多是为了适应极地的严酷环境。
关键词:广场;空间形态;以人为本;杭州
1 城市广场概述
广场是于公元前5世纪出现于古希腊,我们统称为“欧洲”广场。当时的广场是通过周边各种建筑物或构筑物所围合成的空旷地。由于文化背景和相关历史的产业,中国古代广场起源于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半坡村人,将他们居住的小型的圆形或方形的房屋沿着圆圈密集排列,中间形成了一块空旷空间,那就是中国广场的雏形。
2 杭州城市广场的特征
2.1 杭州城市广场的类型
城市广场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可按照功能性质、广场与道路平面关系、构成因素、广场等级以及广场形态等因素进行分类。杭州主要广场分类有:
重要改革建筑物前广场,如人民广场;周边形广场、平面型广场,如武林广场;立体型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如庆春广场。此外,还有其他商业广场、水体广场等等。
2.2 杭州城市广场的特征
一是市民化:通过近期新建的广场的建造风格来看,传统的内向封闭型态相对弱化,建筑与空间锁蕴含的政治色彩也逐渐消失,与之相反,它作为一种娱乐、休闲、民俗、商业和体育文化场地,是广大市民互相沟通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二是空间立体,结构多样:这主要表现在各种空间形态的融合以及城市空间渗透,如立体型广场—庆春广场的这个特征尤其具有代表性。
三是休闲、文化性:杭州作为中国古都之一,体现了其独特人文景观。
3 杭州城市广场现存问题及解析
3.1 存在问题
3.1.1 规划不能形成体系。影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主客体因素较多,对于杭州的广场而言,政府在建,自发的也在建,缺乏统筹规划,按钮一席形成整个城市的体系建设。
3.1.2 广场数量不能满足市民需求。城市化的加剧,人口数量的剧增,导致杭州广场的数量的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及时不断在建设,但大部分是自发的小项目,如街头绿地的广场、居住区公共空间的广场等。
3.1.3 “以人为本”体现不明显:21世纪的设计理念更趋向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杭州有些广场就明显显示了这一弱点,例如,具体表现在空间形态的单一、缺乏可达性以及不能满足功能性等等。
3.1.4 广场和城市不能有机融合。杭州境内,部分广场与城市的公共空间分割明显,从空间形态和布局来看不能和周围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对周边环境无法带动或起到积极影响的作用。
3.2 实例分析
西湖文化广场、武林广场和吴山广场位于杭州延安路段。以分析这个路段的三个广场为例。延安路生横穿杭州城区南北方向,该区域是杭州最为繁华商业大街,也是最能体现城市形象的主导元素。延安路全长约3.5km。3个广场位置如图1所示。
3.3 原因分析
3.3.1 广场、城市不能浑然一体。如图1所示,广场的步行体系与城市的交通系统相互割裂,广场实际上分布于道路的一端,与其他道路交织。从布局上来讲,他们缺少相互的渗透和联系,没有有机延续建筑空间,因而,针对商业街上的购物、娱乐等人群的活动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继而,也就缺乏其独特的魅力。
3.3.2 广场、城市间整体性缺失。从规划和人体工程学角度来讲,一般认为500~800m是步行街最理想的长度,而武林广场和吴山广场见的距离则达到了近3000m,中间缺少一定量的集会、休息的环境;另外,与延安路交织的多个人行天桥更增加了游人的疲劳感。
4 杭州城市广场营造的对策
(1)形成系统体系: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对整个城市开敞空间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在杭州城市广场的总体规划中,要对广场的布局、数量和规模要作指导性规划,定位好每一个广场的特色及所需满足的功能。
(2)内容丰富,彰显个性:对于每一个区域的广场的特色进行塑造,使之具有独特的魅力,例如音乐广场、商业广场等。
(3)地域特色:广场营造时,要充分考虑杭州地域特点,注重其历史文脉和爱染要素的和谐统一,传达杭州“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
(4)以人为本:广场景观设计中,要特别强调游人的相关活动和感受。就客体而言,要从布局、功能等方面充分满足对主体的关怀。
参考文献
随着城市性质和城市文明的发展,每个城市都显示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都有着自己的历史传承!人们也越来越关注自己所生活的环境,越来越重视环境设计,希望通过设计创造理想的栖息环境。因而有必要加以对传统的认识价值和理解,包括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军事史、经济史、建筑史、科学史、技术史、教育史等等人类活动的一切方面的历史。也就是说要加强个人的文化修养和品位。
自远古时代开始,人类从未停止过对理想栖息环境的追求。从气势磅礴的凡尔赛花园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江南园林,从被泰戈尔誉为“时光面颊上的一颗泪珠”的泰姬陵到拿破仑眼中“欧洲最美丽的客厅”圣马可广场。环境艺术中承载了人类的文化,浓缩了人类的历史,随时光流逝积淀成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使得现代意义上的环境艺术的内涵更加广泛。并且环境艺术是实用的艺术,是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方便、优美、的生活环境,其核心是为了满足人们各种环境心理和行为的需求。即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和审美功能。
虽然说现在的**的环境艺术建设不是很成熟,城市经济的发展也相对落后。但“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任何成熟的环境都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形成并且始终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要建立属于自己的天地和谐的桃花源,就应该立足乡土,以反规划的途径,重归可信的人地关系,回归生存的艺术。**城市不要出现“千城一面”的趋同现象的景观设计。这样城市个性和历史特色难于承袭和提升。为了改善和提高城市视觉环境质量,提高城市环境的文化价值,增强城市的可识别性和个性感。**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城市品位。
调查地点:**市
调查对象:**市的一些环境设施。比如,公交候车亭、报刊亭、垃圾容器、休闲座椅、路灯、道路护栏、交通标志牌、指路标牌、健身器材、街头广告等。
调查目的:学习和应用本专业知识和加强个人素养以及加强对**市的了解。
主要内容:学校的一些环境设施、公交候车亭、报刊亭、垃圾容器、休闲座椅、路灯、道路护栏、交通标志牌、指路标牌、健身器材、街头广告等。
调研方法:用照相机拍摄**市的景观。
调查内容:
1、首先是调查新建的**城市中央公园
城市园林-园林城市正是21世纪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生态、环境质量、最佳人居等新的城市观念都是与城市园林结缘的。一个现代化国际城市必备完善的绿化系统,都是以城市绿地为纽带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们为了生活,聚居于城市;人们为了生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城市绿地空间是城市中人与自然的交流平台,它为久居混凝土森林中的城市居民提供了多元化的生活空间,使得居民能够最大程度地贴近自然,享受生活。
在信息交流频繁、思想文化交汇、艺术风格多元、功能要求复杂的今天,**也在日新月异地发展,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也采用了较之以往丰富得多的技术手段和设计元素。综观**,这几年,**的公园绿地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引人瞩目。
“久居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城市居民渴望自然,呼唤绿色,在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的今天,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将是城市空间环境创造的主题。建设以城市绿地空间为主要载体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地的文化及美学水准,满足现代上的行为需求,逐步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成为当今城市绿地空间的重要标准。
**城市中央公园,虽然说借鉴了中国古典苏州园林特色的地域风貌和文化内涵。有着显着的人文景观但却缺少了**的地域文化特征。创新性和个性度不够,体现不出**的风土人情。当然这比**火车站好多了,火车站建了个不属于这个城市的马踏飞燕的标识。它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我怎么来到山西了?
我觉得如果能加强灶儿巷或者七里镇的传统风格会更加不错。以灶儿巷的传统或者七里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创新实例,系统的研究**文化的主要特征及其对地域环境艺术的影响。揭示**地域环境的艺术特质,从而说明**传统文化与其环境艺术内涵密切相连——能直接影响的环境艺术,而地域环境艺术中又闪烁出**传统文化的光芒。
2、**的公共环境艺术设施
环境设施作为公共环境的组成要素,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为环境设施不仅是人们室外活动的必要装置,而且以其特有的功能和美学特征增加了环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性。强调以人为本。即以具体的活生生的人为根本出发点,满足人的需求,以人的心理与生理为依据,关注城市空间设计的场所感、归属感,追求舒适和有人情味的空间环境。
从公共设施的历史来看,环境设施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祭祖祭天的公共场所,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城市排水系统、古奥林匹克竞技场等也属于环境艺术设施。
环境艺术设施融入了市民的智慧和创意,体现了人们对和谐、便捷、安全的积极生活空间的追求。接下来我来讲义下我多**一些公共设施的感想和理解。
(这三张图片)
兼具美观性的学校路灯兼具道路交通标志的学校路灯
既美观又不失用途太过单一。设置地点醒目也考虑到了夜间使用对照明的要求。虽然学校不大但安全还是很重要的。给一些经常玩轮滑的学生和夜间开车的人提了警示作用并且提高了安全系数。
(这一张图片)
兼具广告的公共候车亭
我觉得这个公共休闲的座椅太少了才一个,虽然说人少,但也要满足一下人的心理需求,不可能每个候车亭都能像这图片这样是一家子人在这等公交,并且色彩识别性较一般。
如果在人群较密集的候车亭可以相适应的增添其他功能,比如,垃圾容器、引导图、自动售货机等。
兼具广告的道路指示牌绿化设施上的道路指示牌兼具广告的垃圾容器
简洁明了又具导向性但美观性欠佳。迅速传递信息、明确无误,使人们容易准确快捷的做出判断。
这垃圾容器造型满足了功能但没有与环境取得一致。可是颜色上却直接宣传了环保理念。虽然广告颜色虽比较跳跃但绿色还是主体。在这个垃圾容器上我突然想起了**城市中央公园,那好像还没设置垃圾容器,我希望中央公园的垃圾容器能在满足功能的同时又能与环境取得某种一致性。
其实,我更喜欢那些不沉溺于外表结构的自由又具外部因素的多功能的设施。
不占面积的墙壁式瀑布水帘黄金广场的喷泉水景,人们可以与水亲密接触
公园流动性的水流小瀑布激光音乐水景
这些水景设施不仅与环境统一协调还考虑到了气候特点,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人们亲水的天性。黄金广场每个周末都会开放喷泉,除特殊情况,如开演唱会或厂家促销的广告活动。这有很多游乐设施,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大人带着小孩来这玩。除了下雨天,这每天晚上都会很热闹。不仅促进了儿童间的交往,还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感情交流。
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有激光音乐喷泉,雾状喷泉等,设施的造型和材料也在不断的更新。我想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多去其他地方参观和学习更现代的科技。尤其是在大学,我们需要更多更广泛的知识。
活动广告车公交车成为活动广告
这世界,广告无处不在。
提供人流小聚的休息处兼具休息功能的绿化设施
绿化代表一个城市的生命和健康,能使人们更加亲近自然,同时体现城市环境生命力的重要性。
这些休闲设施简单、舒适、美观。不仅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还营造出了一种安静、舒缓的情境。最重要的是海很有安全感,这行人少,没有车辆。我想这还可以大胆的放置休闲躺椅。或者在老人活动的公共场所的公共座椅上增加可支撑的扶手也不错。因为这不仅方便老人坐下和起身,而且形式简单、造价便宜又能对行动不便者提供一些便利。
还有曲线形的公共长椅,可为不同类型的人群提供了不同的休息场所。因为凹处座位便于交流,凸处座位适于独处。这不仅满足了使用者长时间休息的需要外,还有利于人们进行社会交往。
当然这想法比较适用在公园、街头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等公共空间的休息场所。
幸运桥浮桥
不同材质、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步行桥微环境平添了一道风景。
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公共活动的方便,又起到了美化环境,丰富园趣的作用。
(这一张图片)
提供游人休息的小长亭,富有质感机理。
正确、合理、艺术地选用材料是使用材料的关键。不仅要考虑环保因素还要考虑材料的可塑性、加工工艺、质感机理等。当然还要考虑风吹、雨打、日晒等自然侵蚀,以及人为的损耗并作相应的防护处理。这些考虑是要是提高设施的耐久性和降低设施的维护成本。
因此城市规划要以城市意象为依据。城市设计中强调对城市历史、地理、文化背景进行分析,对其提供有生命力的城市机理有机延续。要求分析城市的地形、地貌与周围的环境关系,城市地理位置的优劣,与周围交通的关系。
结语:
我认为**城市的发展还要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且中国现在在大力提倡发展低碳经济。因而**环境艺术景观也要与时俱进的发展。
总体上来讲,**城市发展的空间还是很大的。
美国着名设计师A·J·普洛斯认为设计师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1)敏感,关心周围世界,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对美学形态及周围文化环境的意义怀有浓厚的兴趣;
(2)智慧,一种理解、吸收和应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天生才能
(3)好奇心,驱使他们想搞清楚为什么世界是这样的,而且为什么必须这样;
关键词:生态、生态城市、资源、发展前景
一、生态和生态城市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思是指家或我们的环境,简单的说,指一切生物生存和发展的状态。在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其无机环境之间,通过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而相互作用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则构成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之间进行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基本功能单位。
所谓的生态城市,广义上讲,就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狭义上则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而资源的可持续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的城市,才算得上是生态的城市,足见资源的重要性。
二、城镇化进程与资源消耗
城市化进程对资源的消耗有着巨大的影响。研究表明,资源的消耗速度几乎是城市化速度的两倍。而且,城市占有的资源在人类总资源中占有了很大比重:其中,城市能源消耗约占人类总能源消耗的75%,城市资源消耗则占 80%。可见,城市化进程对能量的消耗、资源的消耗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
然而,城市作为资源集结和消耗的集中地,既消耗资源又产生新的资源。传统城市中排出废物及流入的能源量都很大,而自我循环生产的能力不强;相反,生态城市自我循环能力得到提升,因此对外的排放和需求量也就明显减少了。这很好地改善了城市资源的利用以及城市内部人们的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实践了生态城市的理念,使城市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和消耗大幅度降低,很好地起到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良好实效。
三、我国发展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1.我国资源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大国,但人均自然资源短缺,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口众多,导致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这是我国的资源现状,也是现在乃至今后长期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一个因素。而生态城市的发展也许是一剂良方。
2.我国城市资源消耗和利用的特点
我国多数城市的经济主体是工业产业,但城市居民生活用能的标准明显低于世界领先水平。但就发展趋势看来,我国未来城市居民人均能源需求水平将逐步提高。此外,由于基础不甚雄厚,现有城市生态水平相当低下,因此在建筑节能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建筑节能是构建生态城市的环节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建筑节能手法可以很好地降低资源的消耗,起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综合我国的现状,发展生态城市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建设生态城市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方法
1.城乡协同发展
在乡村生态系统中,生物生产量大,但是消费者少、分解者比例大,人畜的消费在整个系统中占很少的生产量;相应地,城市生态系统与一般乡村的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其因子众多,影响因素也更繁多层次复杂,但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弱。
因此可以尝试采用城乡协同发展的策略,使二者可以互补。以乡村较大的生物生产量来满足城市的需求,同时以城市较大的需求量来均衡乡村的生物生产量。这样,整个区域的市场发展就被激活了,二者协同,可以很好地使整个区域的发展顺利进行。
2.改善城市空间结构组织
①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量建筑储热量大,白天吸热,夜间辐射放热;建筑所用材质渗透率低,蒸发量少;高强度、高密度的建筑规划和开发导致风道不畅;大量的空气悬浮物吸收热量、延长高温;使用空调和制冷设备造成室外温度升高,这些都是城市热岛效应的典型诱发因素。
相应地也就有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办法,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适当降低开发和规划的密度和集中程度。此外,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使城市规划布局与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相适应;消除城市连续的高密度开发,建设完善的城市公共绿地系统,提倡屋面绿化等也都是会起到很好成效的办法。
②形成组团城市与城镇群
组团城市和城镇群都具有将城市生物圈最小化的潜力,也就是说在组团城市和城镇群中,达到一定规模的单个城市地域的功能将相对完整,并与周边的自然地域构成一个共同体。
组团城市和城镇群的做法,是很好地将这些城镇之间的特点进行互补,共同完成一些设施的建设并进行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可以很好地提高资源创生和使用的效率并增强效果。总之,此法依旧是希望通过宏观的协调和操控,使资源可以更加生态、高效地被利用,继而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
③努力创建自然、人工相得益彰的系统
建立“自然-人工”系统的目的就是要把自然和人工很好地结合起来,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的过渡,并期望可以通过区域的规划使二者一同为市民服务。自然、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的整合,可以很好地解决资源的来和去的问题,使资源在特定的区域内可以基本实现循环和平衡。另外,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相互渗透、融合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也是发展生态城市设计理念的一个重要部分。
3.让城市公共空间承担更多的职能
城市公共空间在城市中起着一种类似沙漠绿洲的作用,可以采取的设计方法诸如:在人口和建筑高密的城市中,将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防灾和逃生避难空间的设置结合;建设步行通道与绿化带合一的生态通廊,并与城市公园、广场、运动场地等具有避难功能的大空间有机联系……这些想法,不但可使城市公共空间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网络,也构成了城市防灾和避难空间体系,从而可大大提高城市空间的效率。
公共空间效率提升的另一方面,是使城市更多的场地和自然资源归还给了市民,这样一来,“城市是市民的城市”这一理念也就可以很好地被贯彻,只有市民生活舒适的城市才能称得上是好的城市。生态城市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的,这一理念可以对城市的建设提供一定帮助。
五.总结
构建这样的一座依照生态学原则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起来,且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在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大环境下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具有很大发展前景的规划设计和理论方向。
当然,明确这一设计方式的核心也非常重要,也就是提高城市的能源和资源的使用效率。资源是发展的必备,只有充分做好资源来去的道路,城市的发展也才可以更加顺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美好。此外,生态环境边界的确定也是很关键的,既然不可能绝对的自然,那么人和自然交融处界面的处理和设计也就非常重要了。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关乎整个城市的良性发展与否。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生态城市理念可以帮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环境:原理、方法与优化,2011
2.仇保兴,生态城改造分级关键技术 [期刊论文],城市规划学刊2010(03)
3.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2009
4.王江欣,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初探,2009
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活着而聚集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美好而居留于城市。”当今中国乃至世界城市发展所面对的一些共同问题,已迫使我们必须回到城市的起点来梳理当下的意义。
尽管在历史长河中,人类给城市植入了各式各样的形体,附加了无穷无尽的意义,但时至今日,我们仍无法否认,那些真正伟大的城市,正是能够让人活着并且活得更好的城市。
大约公元前5000年以后,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发展成为小集镇和城市。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今日战火纷飞的伊拉克境内,它们沿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而立。
这场“城市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变化之一,它不仅意味着人类中的一群,已能不再依靠种植食物谋生,更意味着人类文明步入了崭新一页:城市这个庞然大物,开始同文字一样,实现着人类文化的积累和进化;人类文明的每一轮更新换代,都密切联系着城市作为文明孵化器和载体的周期性兴衰历史。
作为人类在地球表面上创造的最大的物质体,城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又是问题孳生的场所。城市的两面性随着技术文明的发展暴露得越加充分和复杂。不同的价值观在塑造不同的城市。虽然没有一个城市不在声称它是为人而造,可对人的理解千差万别,城市的面相干奇百怪。
城市被放到手术台上
创造城市的先民大概预料不到,穿过漫长的时光隧道,当蒸汽机喷发的能量将城市推入快速发展轨道的时候,城市竟成为人类的一大问题。
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60年代,“产业革命”催发工业化,工业化催发城市化,大量人口从乡村涌入城市。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描述道:“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满足这些需要,还需要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就愈有利。”
就在城市制造巨大机遇之时,因工业进入城市而带来的环境污染,因功能过度聚集而引发的交通拥堵,因卫生设施不良而扩大的疫病流行,因公共政策不善而导致的住宅短缺,使城市遭到空前的质疑。
“产业革命”留下的一大“遗产”,就是催生了针对城市的“医术”――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后者将城市放到了手术台上。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启蒙者霍华德,将大城市视作“重病患者”,主张是用乡村来稀释城市,用不断减少居民数量的办法来“医治”这些“病人”。
城市四周被农地围绕以自给自足,严格控制城市规模,保证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
但这一学说在实践中并不顺畅,它所设计的经济自治、完全独立,能够疏解大城市工业和人口,兼具乡村环境特点的“田园城市”并未出现。“大树下面不长草”的超级城市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干了“田园城市”的养分。
霍华德建立的“田园城市有限公司”1903年在伦敦郊区建设的第一个“田园城市”,经过25年发展,人口只达到区区1.4万,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仍须通过与伦敦等工业城市的联系来获取生存的可能。
霍华德的追随者R.昂温对此作出了妥协,1922年他出版《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提出卫星城镇不该再是经济自治和完全独立于中心母城的情况,它们和中心城。市在经济等各方面都应有紧密的联系。
可在实践中,与中心城市紧密联系的结果是,卫星城镇成为了睡觉的地方,它们非但不能疏解中心母城密集的功能,反而拥挤了大量外溢的人口,城郊之间上下班的交通大潮越发汹涌,大城市更是“病入膏肓”。
北京半个世纪的轮回
沙里宁预见了卫星城镇的“陷阱”,这位杰出的芬兰规划师在1918年担纲赫尔辛基城市规划,提出著名的“有机疏散”理论。在他看来,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原因并非道路面积不足,而是城市功能组织不善,迫使工作人口每日往返“长途旅行”。
他建议把城市的人口和就业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非中心地域,尽可能实现每个区域居住与就业的平衡,从而最大限度避免跨区域交通的发生。
沙里宁提出的“半独立城区联盟”是一种更为紧凑的布局――各个城区之间,以不到1公里的绿带隔离;城市是一步一步逐渐离散的,新城不是“跳青”母城,而是“有机地”进行着分离活动。
1943年,沙里宁的著作《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未来》出版,系统总结了20多年“有机疏散”的理论和实践。一年之后,这本书随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的航班抵达中国。美国汉学家费正清托华莱士为中国建筑学家、费氏的好友梁思成捎来一箱图书,其中就有沙里宁的这一部。
梁思成对“有机疏散”理论颇为服膺,阅罢此书,他于1945年8月在《大公报》发表《市镇的体系秩序》一文,指出战后中国城市发展须避蹈西方覆辙,否则,“一旦错误,百年难改,居民将受其害无穷”。
梁思成提出的对策正是“有机疏散”,即将一个大都市分为许多“小市镇”或“区”,每区之内,人口相对集中,功能齐备,区与区之间,设立“绿荫地带”作为公园,并对每个区的人口和建筑面积严格限制,不使成为一个“庞大无限量的整体”。
1950年2月,梁思成与曾在英国接受城市规划系统训练的陈占祥,提出将行政中心区安排在北京古城西侧建设的方案。
他们所构想的北京市区,以古城区、行政中心区和商务区组成,相互以绿带隔离;各个城区之内,居住与就业相对平衡,跨区域交通被尽量减少――这正是沙里宁所理想的“半独立城区联盟”。
两位学者预言,如果将行政中心等城市功能集中在古城区内发展,不但会损毁文化遗产,还将导致大量人口被迁往郊区居住,又不得不返回市区就业的紧张状况,“一一重复近来欧美大城已发现的痛苦,而需要不断耗费地用近代技术去纠正。”
他们的建议未获采纳,他们的预言不幸成真。北京在过去50多年间持续在古城之上建新城的后果是,功能过度密集的中心城区成为吸纳发展机遇的“黑洞”,这使城市的“大饼”越摊越大,郊区出现的若干个30万人口的卧城更加恶化了这样的局面,城市的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求得沙里宁真经的吴良镛仍在高擎“有机疏散”的大旗。2001年他领导完成“大北京规划”,力图面向北京所在的区域,改变核心城市过度集中的状况。这个行动导致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
甫竣出台的这项宏大计划又回到当年梁思成与陈占祥的立场:新旧城市分开发展,城市功能平衡分布。
雅各布斯的怒吼
在北京遭遇这场世纪轮回期间,地球上的其他城市也不太平。对城市的“诊治”出现了“过度医疗”,“重病患者”奄奄一息,“城市问题”演变为“规划问题”。
美国建筑师赖特和法国建筑师柯布西耶成为这场戏剧的导演。前者在1930年表《消灭中的城市》和《宽阔的土地》,提出“广亩城市”理论,主张使城市向广阔的农村地带扩展;后者则反其道而行之,分别于1922年和1933年发表《明日城市》和《阳光城》,主张“把乡村搬进城市”。
“广亩城市”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的西部成为现实,那里的洛杉矶、菲尼克斯、图桑等汽车城市,已完全失去了城市的密度,“大马路+独幢住宅+花园”的扩张模式,使整个城市如同郊区,以致于没有一个明确的市中心概念,中小商业纷纷败落,小汽车成为城市主宰。这样的城市因其在土地及能源上的高耗费而遭致社会各界炮轰,主张城市紧凑发展的呼吁日益强烈。
柯布西耶的学说则是城市集中主义的宣言,他主张以人口高密度、建筑低密度的方式改造城市中心,在较小的用地上发展高层建筑,腾出大片土地辟作花园绿地,以大马路、高架桥满足小汽车之需。
柯布西耶以汽车为尺度构想的“梦幻之城”制造了垂直生长的“郊区城市”。塔式高楼之间是步行者的沙漠,大绿地、大马路、高架桥缩减了人气导致商业衰退,城市里面修“公路”刺激车辆增长,“交通垃圾”四处倾泻,“都市里的田园”终被令人窒息的尾气湮没。
“梦幻之城”与“广亩城市”的共同之处是将房屋密度视为城市问题的祸首,却制造了新的甚至是为更烈的问题。
雅各布斯1961年出版《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以异常激烈的言辞抨击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这位《建筑论坛》杂志女记者指责那些规划精英们只对城市“应该”是什么发生兴趣,从来不去理睬城市是怎样的存在,他们永远在告诉人们“你的腿应该长多长”,却不明白“能踩到地上就行”。
雅各布斯为大城市与高密度作了辩护,认为没有密度就没有多样性,没有多样性就没有城市的活力。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在城市规划界引发了一场地震。雅各布斯将这本书“献给纽约城”,那是一座给她带来运气的高密度城市。
可是,她的雄辩之辞并不能击垮她的对手,她遭到更为猛烈的回击:纽约能给人们一个后花园吗?难道每个家庭对后花园的需求不是一种人胜?
“城市属于人民”
城市应该紧缩发展还是分散发展,学术界至今难获共识。无法浇开的“块垒”仍是100多年前牵动霍华德的那个命题:在密度与环境之间,城市应该求得怎样的平衡?
对东方城市的发现为西方世界打开了一扇窗户。
美国规划学家享瑞.S.邱吉尔以现代建筑观点评论道,北京的城市设计“像古代铜器―样,俨然有序和巧为构图”,“整个北京城的平面设计匀称而明朗是世界奇观之一”,“北京是三维空间的设计,高大的宫殿、塔、城门所有的布局都具有明确的效果”,“金光闪烁的琉璃瓦在单层普通民居灰暗的屋顶上闪烁”,“大街坊为交通干道所围合,使得住房成为不受交通干扰的独立天地,方格网框架内具有无限的变化”。
在13世纪的元代统一规划建设的北京,有着与纽约惊人相似的高密度方格状路网,街巷与胡同两侧的联排式庭院铺满每一方土地,这种紧凑的组织使北京拥有了城市的密度,还为每一户家庭供应了人性的花园。登高俯瞰,北京消失在一片绿海之中,绿涛之下,是上百万人口的生息。
这个庞大的都市以房屋内纵横向柱列形成的“间”为统一模数的基点,建筑材料可以统一预制,快速施工。整个城市就是这样以纯粹的几何形复变而成,由此而生成的秩序和效率令柯布西耶惊叹不已,他在《明日城市》里号召向中国学习,因为那里的城市以纯静而不失激情的理性,表达了人类伟大、光荣而胜利的精神。
中世纪的城市是步行者的尺度,可是今天,疯狂的汽车在以时速的尺度制造城市,北京因此而被肢解,接下来的情形与其他地方相似:都市气息或被车速风干,或被交通淤死。
在人与汽车之间,恩里克・佩那罗合选择了前者。1998年他出任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市长,这个700万人口的都市饱受交通与尾气之苦。“波哥大的人民已经用很多年来仇恨他们的城市了,”他说。
恩里克向他的选民发问:“这个城市是属于谁的?”选民们回答:“属于人民!”
“但我看到的情况是,这个城市还不属于人民,”恩里克说,“因为20%的人在控制着80%的道路面积。”
他转过身去,把80%的道路面积划给了80%的人,建设了先进的大容量公交系统、拉丁美洲最大的自行车道路网络、世界上最长的步行街。
仅用两年多时间,没花多少钱,波哥大得救了。这位市长成为世界级的红人,他被频繁邀请出访,为各大洲的城市“号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