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学逻辑推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数学方法 经济研究
1975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把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两位学者,前苏联数学家康托罗维奇和美籍经济学家库普曼,以表彰他们为建立和发展线性规划并把它应用到经济分析中所做出的贡献。这一事实诱导人们不断探求数学与经济学的共生现象,数学做为工具研究和分析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宏观、微观的数量关系,现代数学方法引入到经济学领域,大大地推动了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
一、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可以从经济学的最高奖项―――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奖名单中得到证实
诺贝尔经济学奖从1969年开始颁奖,上世纪末共颁奖32届,获奖者达46人。从32届颁奖的学者以及颁奖的内容来看,贯穿着一条很明显的事实,那就是数学方法与经济学研究的巧妙结合。几乎所有的(除了获1974年诺贝尔奖的哈耶克)获奖成果都用到了数学工具,有一半以上获奖者都是有深厚数学功底的经济学家,还有少数获奖者本身就是著名的数学家,特别像获1975年诺贝尔奖的苏联数学家康托洛维奇,获1983年诺贝尔奖的法籍美国数学家德布洛,获1994年诺贝尔奖的美国数学家纳什。
二、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方法是经济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分析基础》中文版序言曾经说,不使用数理经济学方法,是“不能使人超越经济科学的幼儿园的。”现代经济理论工作者们也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在经济理论研究中仅靠过去普遍采用的文字描述方法进行思辨式推理分析,很难保证所讨论问题的规范性及推理逻辑的一致性和严密性,也就难以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易证实性和理论体系的精密性,这就极不利于经济学科知识准确地、低成本地积累、交流和传播。而数学方法则能使经济学研究对象明确具体、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数量化以及保证逻辑推理过程的严密性,最终将保证在理论上得出的结论具体明确,使相应的经济理论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上,从而减少或消除经济关系中的不确定因素,促进经济科学不断发展。自从威廉・配第在《政治算术》中“用数字、重量和尺度的词汇”来分析经济现象、并确定经济发展存在着客观规律性以后的三百多年来,数学方法在经济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而且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现正在使用的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均衡分析、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投入产出模型、经济增长模型、经济控制模型、博奕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它们对经济科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数学使经济学研究方法更加清晰、精确,逻辑推理更加严密
回顾经济学的发展历程,会清楚地发现,经济学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与数学有着重大的关系。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的转变,还是从“边际革命”到“凯恩斯革命”都得益于数学方法的应用。在经济学发展史上,最伟大的发现是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经济思想。它揭示了市场经济最基本的内在规律:价格调节会自发地实现均衡。但这一经济思想最终是由迪布鲁运用拓扑论、集合论等现代数学工具给出了最完备的证明。在由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的转折中,微积分被应用于经济学引发了经济学的“边际革命”,这就奠定了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而必然数学向随机数学的转折,促使人们以概率论的观念取代了传统的定数论的观念,于是经济计量学就应运而生,从而沟通了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使经济学进一步实用化,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人类经济行为中最难以把握的问题之一是不确定性与风险性,在运用了博弈论之后对不确定行为的分析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使得数学在不断应用于经济学的过程中不断强化着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同时也在不断改变着人们在经济研究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使人的思维和行为更具有了定量特性。这就是说大部分经济现象即使不用数学也能讲清楚它的因果关系,但是数学有它的好处,因为数学是最严谨的一种形式逻辑,尤其有不少人在运用语言时逻辑容易不严谨。这就要求在经济学的论述和交流中,从使用文字语言转变为使用数学语言。因为使用数学语言比较简练,表述概念比较精确。而且数学语言是最严格的逻辑形式,尤其是数学表达的逻辑严谨、无歧义,并容易被证实或证伪。可以说科学史上的许多争论,都源于未明确给定讨论的前提条件或者潜在假设模糊,用文字语言表述却难以发觉,造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争论局面。解决这些争论的最好方法就是使用数学语言。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无意义的争吵,这无疑将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提高经济学的科学性。
四、结束语
我们看到,经济管理数学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经济管理已离不开数学这个支柱,而且随着数学的进一步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学的作用显然会向更多方面拓展。依据数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作用来进行数学教育改革,是时展的需要,一般说来,数学并不能直接处理经济领域的客观情况。现代化进程所需要的数学起源于实践,数学与实践的联系是通过数学建模来实现的,为了能用数学解决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就必须进行数学建模。因此在高校的数学课程中加开和重视数学建模课。
参考文献:
进入20世纪之后,经济学与伦理学学科内部分化越来越细,各自都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在此背景下,几乎同时于20世纪末期,经济学家杨小凯与伦理学家王海明分别担当起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学科整合任务,前者建立起新兴古典经济学体系,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各个经济学分支进行整合,后者通过《新伦理学》的新功利主义理论框架将原来相互分离的各个伦理学分支进行整合。他们对各自领域的整合,都体现了中国学者擅长综合创新的能力,具有某些相似的特征。本文具体选择杨小凯的《经济学》和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进行比较。杨小凯的《经济学》和王海明的《新伦理学》这两本书最大的成就是分别建立了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全新理论框架,改变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原来各分支学科相互分离的状况,分别为经济学和伦理学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对话平台。
二、文献分析
杨小凯的《经济学》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贸易理论,产业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包括交易成本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企业理论和委托理论等),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等相互分离的经济学分支整合进一个统一的以专业化分工演化为核心的分析框架之中。《经济学》从论述主流经济学四层次分析框架出发,在比较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基础上,以个人的专业化选择和社会的分工组织结构选择的统一框架来解释各种经济现象,而20世纪所形成的各经济学分支都能在其统一框架中重新找到更为诱人的解释。从《经济学》出发,可以对任何经济理论模型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和评价。王海明的《新伦理学》整合了传统上相互分离的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并将政治哲学的核心思想整合进道德哲学,建立起一个逻辑上自洽的统一的伦理学体系,使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美德伦理学之间的关系非常清楚地体现在统一框架之中,原来这三门各自为政的分支学科被置于合理的位置。《新伦理学》从价值推导公理出发,论述了道德终极标准,正义理论和人道主义思想,能够为一个人从事社会问题的思考提供基础的理论框架,并能从它出发对其它伦理学和政治哲学思想进行清晰的认识和评价。《经济学》和《新伦理学》在理论体系构建上,都是从一定的前提假设出发建立起一定的公理化体系,然后在这个体系上进行推演并得出整个理论体系。两书作者都特别强调概念的清楚定义和逻辑推理的运用,既适合于对经济学和伦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适合于对读者进行明辩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训练,这在今天的中国特别具有实用价值。《经济学》和《新伦理学》能够提供一个对于一切经济与社会问题进行认识和评价的基准坐标,从而对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识和评价,并能避免很多无谓的争论。
关键词:国际贸易原理;研究型教学;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7)01-0022-02
目前,高等院校社会科学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原理类课程和实践操作类课程。原理类课程是实践操作类课程的理论基础和先修课程,在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的课程设置中占有重要地位[1]。社会科学原理类课程主要是阐述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对经济社会现象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抽象、不易理解和相对枯燥等特点。有些课程还需要有前期的理论准备,采用灌输式、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讲授已经不能适应该类课程的性质,有必要对该类课程的教学手法进行创新。同时,如果学生的理论基础较差,可能导致学生对内容理解困难,进而造成对知识没有兴趣,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2]。研究型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的课堂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交流、讨论等互动形式启发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学术论文的教学过程。
一、社会科学原理类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施程序
一般来讲,理论性课程是高等院校中的基础课程,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相比较,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更适合开展研究型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3]。理论性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
(一)前期准备阶段
前期准备是实施研究型教学的首要环节,理论性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多数理论性课程或内容都需要一些先行课程或内容。所以,前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指所讲理论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可能是指该门课程中前段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在其他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这些知识和方法的获取主要依靠学生之前的学习,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简要回顾,捎带复习即可,不必占用过多课堂时间。
(二)课堂组织阶段
这一阶段是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核心阶段。就理论课程研究型教学的课堂组织,主要是理论的导入、理论的阐释和理论的应用三个方面的内容。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通过教师对知识的讲解,相关知识的串联,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查阅、整理相关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独立的学术观点。这一阶段主要采取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方式。
1.理论的导入。任何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尤其是社会科学理论。理论的导入环节主要是介绍理论产生的背景,主要包括现实背景和学术背景。现实背景主要是指理论产生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条件,这些条件是思想和理论产生的现实土壤。学术背景主要是前期的理论准备,之前理论诞生的学术思想及理论的发展状况,即理论的发展历史。
2.理论的阐释。在了解了理论产生背景的基础上,接下来就是对理论本身的阐述,主要包括对理论的内容、理论内在的推理过程以及理论的评价等问题的阐述和讲解。对理论内容进行清楚、准确的阐释是使学生理解进而应用理论的关键,让学生掌握理论的内在推理过程能够使学生体会理论逻辑的严密性,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推理方式及思维习惯,理论的评价是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是符合当时历史发展潮流的,既有现实的局限性和进步性,也有理论上的局限性和进步性。
3.理论的应用。理论的学习目的是知道现实,理论的适用性是检验理论活力的重要标准[4]。在对理论的阐释之后,接下来是对理论适用性的讲解与讨论。结合当时理论产生的社会状况,一方面分析理论在现实世界里对社会活动的指导和运用,另一方面分析理论尤其是社会科学理论在一个国家或地区政策中的运用。通过对理论应用的分析与讨论,理论与现实的紧密结合解,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用理论来分析现实现象的自觉性,打破多数学生认为的理论空洞无物,理论“无用论”,有助于解决理论课程枯燥、乏味的问题。
(三)后续深入阶段
经过课堂组织阶段后,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基本掌握了理论的相关内容,后续的学习应该是对理论相关及相近内容的深入学习和研究。主要包括对老师在课堂中介绍的与理论相关的内容、或者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阅读、整理和思考,在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讨论中提出问题以及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学术论文、提出学术观点。这一阶段主要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指导。
二、“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策略
基于对理论性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理解,结合笔者的教学活动,以“国际贸易原理”课程中“绝对优势理论”为例探讨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
(一)前期的知识准备
“绝对优势理论”中涉及的前期知识相对较少,主要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劳动生产率、充分就业、规模报酬和交易费用等。这些概念可以在讲“绝对优势理论”的前一节课末尾时提醒学生课下复习这些概念,以免在课堂上对理论进行讲解时占用太多时间。同时,让学生课下了解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理论的课堂讲述
对“绝对优势理论”的课堂讲述主要包括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内容的阐述与逻辑推理的讲解、理论的例证和对理论的评价四部分。
1.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是讲解在18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英国的政治经济状况,突出英国在当时产业革命逐渐展开,产业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收到国内行会制度的限制,对外贸易活动的扩大受到重商主义政策的阻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亚当・斯密在批判了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部分吸收重农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在其经典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
2.理论内容的阐述与逻辑推理的讲解。这一部分是“绝对优势理论”的核心,主要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在讲授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理解“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熟知其逻辑推理过程,而且培养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发现问题,就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
讲授思路可以是:首先教师可以先用一段话来概括出“绝对优势理论”的内容,便于让学生清楚、准确地掌握。然后是讲解逻辑推理过程,按照“绝对优势”的原则“由交换到个人之间的分工最后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分工和交换”。笔者在教学中首先是介绍了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把交换作为人的本能之一,人们为了换到自己需要的产品,就要满足他人的需要实现自己需要的目的,于是就出现了个人之间的分工。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的前三章中精辟地论述了分工,他通过指针的例子来论述分工是有好处的,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工的理解,可以给学生推荐美国经济学家伦纳德・里德的I,PENCIL,再进一步深入,可以给学生讲解分工也会带来交易费用的增加等问题,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在专业化分工带来交易效率提高和交易费用增加的两难冲突中演化出了他的新兴古典经济学。
既然分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分工的原则是什么呢?接下来给学生介绍“绝对优势”的思想。斯密是通过鞋匠和裁缝的故事来说明这一问题的。适用于不同职业和工种之间的分工原则在各国之间也是同样适用的。最后给学生介绍绝对优势原则的分工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者后天的有利条件。
3.理论的例证。此部分是通过举例来加深学生对绝对优势理论的理解。多数教材都是通过两个国家交换两种商品来说明该理论,让学生体会通过“绝对优势”的原则进行分工生产,再来进行交换,都会给每个国家和整个世界带来好处,一般性的教学到此为止也就可以了。但是笔者认为研究型教学还应该通过对例证的分析逆推出该理论存在的一系列假设前提,如:2×2×1模型、充分就业、交易费用为零等。让学生体会任何理论都是建立在假设前提基础上的,没有无条件的绝对正确的理论。
4.理论的评价及应用。理论的评价是在理论产生背景的前提下,对当下社会发展及理论贡献所做出的正反两方面的认识。就“绝对优势理论”而言,进步性主要包括:一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二是第一次论证了贸易发生的原因,“非零和博弈”代替了“零和博弈”,为资本主义国家开展对外贸易提供理论基础。局限性可以通过举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来说明“绝对优势理论”能够解释贸易现象,过渡到该理论只能够解释一部分的贸易现象,不能够解释全部,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现象,进而可以承上启下引出“比较优势理论”。
(三)深入研究
一方面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针对理论提出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如:放弃“绝对优势理论”的某一个假设条件会带来什么样的结论等。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就课堂讲授的有关内容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如《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的关系是什么?“专业化分工理论的发展脉络是怎么样的?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古典经济学基础是什么?等问题。教师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整理相关资料,与学生、教师和相关专家进行交流,提出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学术观点和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1]杨恩霞,应丽霞.机械设计基础课实践研究型教学模式 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
[2]白福臣,尹萌.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推广研究[J].黑龙 江教育,2009,(6).
关键词:IS-LM模型;教学技巧;经济学内含
西方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平台课,一般院校均安排在大一下或大二上开设这门课程。由于此时学生刚刚接触专业知识,再加上课程本身有较大的难度,“文科生怕它的数学应用,理科生怕它的复杂理论”,学生普遍对该课程有畏难情绪。本文选取该课程的的一个重要知识点——IS-LM模型,从授课的角度分析该知识点在讲解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试图总结出一些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并轻松掌握课程内容的讲授技巧,希望这些技巧能够对课程的学习者提供帮助,对讲授者提供启迪,并能灵活运用到西方经济学其他章节的学习中去。
1 IS-LM模型简介
IS-LM模型被认为是对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的标准阐释,用来考察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一般均衡及收入决定问题的基本框架,它在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该模型,要求学生在准确、细致地掌握IS曲线、LM曲线以及IS-LM模型的相关概念与性质的基础上,学会熟练地运用公式、函数、图形以及逻辑推理进行分析、推导或相关的计算。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既要加深学生的经济学理论功底,又要提高经济学学习中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因此,本知识点的学习对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挑战。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IS-LM模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碰到以下问题:由于没有弄清各种符号的经济学内涵,因此面对一连串的数学推导无从理解,或是因对公式一知半解或是误解,更是将简单理论复杂化,派生出一大堆新的疑问;由于太执着于经济学中数学的推导,忽视了经济内含的凝练,使得数学应用与经济学理论脱节;由于未将模型与经济意义很好的融合,也没能将模型应用于实践,理论无法指导实践,两者严重脱钩。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技巧,希望对教学能有所帮助。
2 IS-LM模型的讲授技巧
2.1 厘清模型中使用符号及其经济学内涵
IS曲线和LM曲线都是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IS曲线代表产品市场的均衡,满足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由于字母I代表Investment,S代表Saving,因此通常教学中都会将IS曲线上的点解读为“I=S”,“投资=储蓄”。但是,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样的解读为后面的逻辑推理和模型应用带来很大的困扰,学生会往往深究投资与均衡国民收入、储蓄与均衡国民收入以及投资转化为储蓄等问题而百思不得其解,偏离了曲线本想表达的经济学内涵。因此,本文建议在讲解IS曲线时,一开始就向学生传递这一思想:“I=S”源自于“C+I=C+S”,无论在两部门、三部门还是四部门经济中,I代表产品市场的总需求,S代表产品市场的总供给,“I=S”表示产品市场“总需求=总供给”,而非简单的字面意义“投资=储蓄”。相信这一符号概念的厘清对于后面分析、推理的顺利展开将起到非常好的铺垫作用。
同样的思路,LM曲线代表货币市场的均衡,满足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字母L代表Liquidity,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源自于对流动性的偏好,因此,L表示货币需求。此处值得一提的是,在解释货币需求时,必须强调这是人们对拥有财富形式的一种选择,若想以货币的形式持有财富则表现为对货币的需求。字母M代表Money supply,表示货币供给。LM曲线表示满足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时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
此外,在该模型中,还有两个重要的参数符号必须反复强调,以期学生能在理解模型及其应用时没有障碍。一个是投资函数I=e-dr中的重要参数d,表明投资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另一个是货币需求函数L=J-hr中的参数h,表明货币需求对于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学生必须深入领会这两个变量的经济学内涵,才能在接下来的分析中有很好的把握。
2.2 始终围绕经济意义和经济学逻辑有效使用各种数学工具
本知识点使用较多的数学工具来进行模型的证明与运用。在讲解过程中,必须始终围绕经济学含义来展开,否则,所有的函数和图形等将失去意义。以下以IS曲线的推导为例,来说明各种分析工具的展开与经济内含的把握。
IS曲线反映在满足商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下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通常情况下这是一条负斜率的曲线,即利率下降的过程中,均衡国民收入水平会增加,反之则反之。建议在运用数学工具推导函数及图形之前,首先进行经济学逻辑的推导,并尽量梳理出推导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机制。逻辑推导过程: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总供给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在此过程中,利率下降投资增加,投资增加量取决于投资对于利率的敏感性系数(大多数教材用d表示);投资增加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量取决于投资乘数KI,此推导过程既清晰了利率变化对均衡国民收入的影响机制,也明确了决定该影响的主要因素d与KI。
接下来的模型构建,函数推导以及两部门的四象限几何图形推导,其实都在证明以上逻辑推导并进一步量化,最终的结论都必须与逻辑推导相吻合,并能用经济学意义来解释。
例如,通过构建函数模型,解得IS曲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该表达式显示,决定IS曲线斜率为 ,即 ,所以,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是KI和d,这与逻辑推导的结论完全吻合。
2.3 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
经济学的模型除了说明理论本身的经济学内涵外,重要的是将理论模型运用到实践中,并进一步指导实践。借助IS-LM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搭配及其效果。以宏观财政政策为例,在该模型的理论框架内,在满足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条件下,宏观财政政策(以政府购买支出增加为例)的传导机制为:
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Y1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产生挤出效应总需求减少Y2。
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效果最终取决于Y1与Y2的差额,挤出效应越大,政策实施效果越弱。在整个传导过程中有三个关键步骤:其一,政府购买支出增加总需求增加Y1,Y1的增加取决于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的大小,且与KG呈正相关;其二,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利率上升的幅度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性系数h,由于一定幅度的货币需求增加量,若h取值越大,利率变化就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政策实施效果就明显;其三,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产生挤出效应,投资的减少量取决于投资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系数d,d越大,一定幅度的利率变化,投资变化量越大,挤出效应就越大,政策实施效果就越弱。
从传导过程的分析不难看出,宏观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效果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K,h和d。如果通过财政政策乘数,以及通过图形结合IS、LM曲线的斜率判断的结果应该和以上逻辑推导是一致的。但函数和图形终究只是分析工具,传导机制理论的理解是关键,只有对理论理解透彻,才能在使用任何分析工具时都能牢牢抓住其经济学内含。
3 小结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强、逻辑推导严密、数学工具应用广泛的基础理论课。函数、图形与大量模型的应用,一方面使得经济学理论更具有规范性,也使学科本身富有科学性,但另一方面,西方经济学也因此而变得“晦涩高深”。所以,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必须始终清楚地认识到,所有的数学工具并不是经济理论学习的最终目标,它们的作用是为了进一步论证经济理论,并使之量化与精确化。所有函数、模型、图形的经济学内涵才是我们学习的精髓!
参考文献:
[1] 丁卫国,西方经济学原理[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24-2
43.
[2]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74-5
05.
[3] 邹薇,宏观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60-199.
[4] 李海明,宏观经济学:教学范式新探索[J],西南大学学报,2011(3),112-116.
[5] 方福前,IS-LM模型的新发展[J],教学与研究,2004(8),46-51.
[6] 孙华妤,IS-LM模型中政策乘数的解析[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3(1),53-56.
[7] 张宝贵,财政政策效应分析中IS-LM模型的运用误区[J],统计与决策,2006(9),38-39.
一、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的课程建设背景
(一)财经类高校经济学类学科教育现状
财经类高校是以财经类专业为主的院校,学校绝大部分本科专业都以经济学为必修课程,同时,学校会根据自身的财经特色面向其他非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开设财经类课程的系列选修课,可以说,在财经类高校,经济学课程的教学覆盖面非常广。例如,南京某高校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就明确指出,其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双语)、宏观经济学(双语)等。在实际教学中,学校也提供了大量与经济学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供非财经类专业学生学习。例如,南京某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课表中就包含着大量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如经济学入门、经济统计学和中国经济专题等[1]。财经类高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课程为课程设计的重心,在人才培养方面也以具备一定的经济专业知识为教育目标。因此,财经类高校的学生,不只是专业较为对口的经济管理相关专业,其他专业的学生也会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有通识化认识。这样的安排一方面充分利用财经类高校丰富的教师和教学资源,对在校学生进行恰当的财经类相关知识的教育,掌握基本的财经观点;另一方面,这样的教学安排也使得一些学生对“理性人假设”的相关知识一知半解,仅仅理解“理性人假设”作为西方经济学核心观点的积极性一面,而忽视其存在的固有弊端,使得学生在试图理解经济知识和经济现象的过程中陷入迷惑的境地[2]。
(二)“理性人假设”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同时,“理性人假设”在经济学相关课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经济学注重由假设前提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结论,“理性人假设”是西方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前提,也是西方经济学立论的原点。自希腊哲学时代,西方先哲就以“理性”来彰显人的本质属性。亚里士多德认为:“一种生命物就存在于它所特有的种属活动之中,也构成它同其他生命物种的界限。”而“理性”就是人所特有的本质的活动。因袭西方哲学的理性传统,随着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西方资产阶级理论家将“理性”与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本性结合起来,甚至将“理性”的内涵直接限制在“逐利性”之内,从而推导出“理性人”这一假设[3]。“理性人假设”的基本内涵包括:“理性人”是指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般性抽象,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都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西方经济学不仅以“理性人”作为进一步推理的假设前提,更将其视作经济活动中本质的“人”的属性,即将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限制在对“理性人”的研究之中,也即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理性人”的经济活动,非理性人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不在西方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中。因而,财经类高校在开展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就是让受教育群体接受西方经济学中“理性人”这一假设,只有在接受这一假设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进行后续的授课。
二、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一)“理性人假设”的形成逻辑
“理性人假设”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步发展的。亚当·斯密作为西方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同样认为人作为经济主体在经济活动中的首要目标就是满足自身的私利,只有满足人私利的活动才有可能激发人从事经济活动的热情,自利活动所形成的“看不见的手”最终形成了完备的市场机制。在伦理学领域,穆勒将追逐利益的活动同人的本质属性结合起来,并以“功利”或“最大幸福原理”作为基本的道理伦理追求。行为的对错,与它们增进幸福或造成不幸的倾向成正比,这就将“理性人假设”从单一的行为描述上升到道德行为的高度,在伦理道德的领域为“逐利”的“理性”行为建构正向的道德评价标准。
(二)“理性人假设”的内在合理性
首先,“理性人假设”是符合人在从事经济活动过程中采取逐利行为的合理抽象。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是人的本性,在“理性人假设”中,通过对从事经济活动中人的最本质属性的抽象,使得经济学后续的推理过程具备了充分的内在动因和目标导向。生产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最重要目标就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其在经营活动中的一切策略和调整都是为这一目标服务的,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其从事经济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其在经济活动中采取的种种措施都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的目标。其次,“理性人假设”使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更为聚焦,这便于西方经济学后续的推理和研究。在日常的经济社会活动中主体千差万别,有不同性质的政府、企业、居民等要素,如果不能将其本质进行合理的抽象,就会使理论研究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因此,“理性人假设”为西方经济学提供了较为合理的假设前提,不逐利的行为不在西方经济学传统的研究范围之内,即无论是何种政府、企业、居民都将其视作理性的经济主体,抽象出其逐利的本质属性,在这个统一的层面上进行理论的研究。需要指出的是,即便在西方,“理性人假设”仍然受到了诸多批判,但是“理性人假设”始终是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主流。其根源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对经济活动中人的“利己”行为进行合理性论证,并以此为原点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和压迫提供理论依据。
(三)“理性人假设”的理论缺陷
虽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根据实践的发展对“理性人假设”做出了诸多合理性论证,但这并不能掩盖该假设中存在的种种内生缺陷。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的,“国民经济学不考察不劳动时的劳动者,不把劳动者作为人来考察;它把这件事交给刑事法院、医生、宗教、统计表、政治和乞丐监督去做。”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理性人”这一抽象概念作为考察对象,就必然“不把劳动者作为人来考察”,劳动者作为“利己”的经济环境下绝对的弱势群体,必然被排斥在“对等”的交易关系之外,这正是“理性人假设”内在缺陷的根源。“理性人假设”对人的本质的定义是异化的。“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内涵是这样表现的,其前提:一是根据西方哲学的历史传统,人的本质是理性的;二是人在经济活动中理性的表现就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因而推导出结论:人的“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的“逐利”行为就是人的本质,这样的人就被定义为“理性人”,而不这样进行经济活动的人不在经济学的考查范围[4]。一旦将“逐利”行为等同于“人的本质”,那么凡是“不理性”的行为就是对人的本质的剥夺,这不仅是现实的社会生活所不允许的,也是道德伦理的评价所不允许的,资产积极经济学家也因此站在了现实和道德的制高点上。这也就是“理性人假设”在西方社会的经济学研究中始终长盛不衰的根源,通过这一套逻辑的论证,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成功地将“逐利”这一经济意义上的人的特性同人的理性本质联系起来,将人在经济活动中展现的特殊性与人的本质的普遍性混为一谈。这无疑是对人的本质的异化,且根据的观点,这一逻辑是经不起推敲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有过多次论证,马克思认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只有在这一层面对人的本质进行考察,才是真正科学的认识。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属性就在于人作为类的、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这一活动真正区别了动物与人,也真正地表彰了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而“理性人假设”正是恰好忽略了这一层能动性的因素,仅仅将从事经济活动中的人看作是“逐利”的、缺失特殊性的主体,更深一层的批判则在于,“理性人假设”将人的本质限定在“以最小的经济代价获取最大的利润”这单一的“逐利”目的之中,就看不见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真正可以表彰人的本质的创造性活动,看不见经济社会运行中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别。“理性人假设”仅就人在经济活动中的“逐利”进行规定,而不考察人在从事经济活动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人在从事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将追求利益作为最重要的动力,这种追求利益的行为如果没有伦理道德的约束,就会造成社会道德的滑坡,不受道德和伦理约束的经济行为必然纵容人的自私与贪念,给社会生活带来极大的恶果。
三、课程思政视域下财经类高校“理性人假设”课程建设的举措
(一)用政治经济学立场批判
“理性人假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而造就“理性人假设”的西方世界,其核心价值观则是个人主义。“理性人假设”的逻辑内核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并不统一,而“理性人假设”的内核实际上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的。个人主义价值观是资本主义经济现实在社会意识上的反应,是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生活领域人的价值判断。诚然,“理性人假设”能够进一步激发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基础上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理性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出发点,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在追求群体利益中的差距,就必然会导致资本家对无产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占有与阶级之间的压迫和剥削[5]。
(二)把握“理性人假设”课程的意识形态导向
课程思政以专业课为核心,将意识形态工作深入到专业课教学的方方面面,其目的是实现学科教育与思政政治教育的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课程思政教学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是刻板地说教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知识教学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讲授法、分组教学、案例教学法,启发互动式教学、角色模拟教学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将复杂问题具体化、简单化,提高教学效果,突出课堂的专业性及德育育人功能。
(三)加强“理性人假设”授课教师理论能力和教学能力建设
财经类高校的教学活动仍然以讲授型教育为主,教师是课程的主导力量。教师对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不言自明。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建设者和授课的主要执行者,对改进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理性人假设”的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财经类高校教师的工作责任感和育人信念感,充分发挥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切实提升育人实效,培养有担当、有信念、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结束语“理性人假设”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社会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以追求个人私利为唯一出发点,这就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要求,忽视了社会弱势群体在追求群体利益中的差距。因此,在“理性人假设”的课程开发过程中要突出丰富的思政元素,结合“理性人假设”的种种弊端进行批判教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赵海月.“大思政”育人为本意涵研究———以管理学门类“课程思政”的建构为例[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0(2):47—53.
[3]王印红,吴金鹏.对理性人假设批判的批判[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6):193—199.
[4]水丽淑.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后现代困境[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0(3):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