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

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经济性

前言

工程结构是由钢、木、砖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等建造的各种建筑物和构筑物。工程结构在相当长的使用期内,需要安全可靠地承受设备、人群、车辆等使用荷载,经受风、雪、冰、雨、日照或波浪、水流、土压力、地震等环境的作用。它们安全可靠与否,不但影响工农业生产,而且还常常关系到人身安危。特别是一些重要的纪念性建筑物,作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将留传后世,对安全可靠、适用、美观、耐久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和稳步发展,土木建筑工程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土木工程建设成为了国家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项目和主要手段。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更是重中之重。近几年来土木工程事故的频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些事故不仅对国家的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直接危害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经过总结我们发现,在这些事故中由于工程结构设计工作的失误造成的事故比例正在逐步增加。因此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工作的安全性非常重要。只有合理的,无瑕疵的,对土木工程项目进行设计,才能保证项目实施的安全。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如何同时又保证项目的经济性,不对国家财政造成巨大的浪费,本了如下探讨。

一、如何提高土木工程从业人员的自身素质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土木工程研究和实践都取得了不少的进步,而且一般的设计单位都拥有一批有着十几年从事结构设计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和设计人员,他们对工程设计可以讲有一定的掌握;但由于一般土木工程讲设计,往往只是着眼于施工图本身,很少会考虑和兼顾到施工中的实际问题,其实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而言,施工图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工程的实际施工与之相比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建设单位为了达成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质量水准的合理预期,常常会要求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要得到准确、无误的实现,这对施工管理者而言,提出了一个新的难题,很多施工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对工程结构和设计方面知识的相对匮乏,很容易对施工图产生不理解甚至但是误解,这就直接导致了设计和施工的不平衡,而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的密切配合就显得尤为的非常关键。

因此,土木结构工程师必须通过自学或继续教育培训等途径,对相关的土木工程技术进行深入学习,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增强自己的业务能力,设计出更多在实际施工中有操作性的优质工程。

二、阐述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安全性与经济性的协调

在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工作中首要的目标就是确保项目的安全,这种安全是建立在保证项目主体可以满足市场需求上的。

在现今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保证建筑安全的同时,建筑的经济性也在土木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就对我们的设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对土木工程项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评估,最终达到安全和经济平衡的设计实施目标。从实际工作的经验总结中我们不难看出,没有经济限制的设计会造成设计结果和投资限制的巨大差距。举个简单的例子: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是最具有安全性的,因此我们按照安全规范进行设计和使用。但是,反应到实际的工作中会发现为了保证安全性就要增加投入的成本,即安全性和经济性实际是互相矛盾的两个主体。那么如何进行结构设计呢?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主要是通过提高材料的质量来确保安全性,并不是通过提高材料的数量来确保安全性的。

三、阐述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与经济性协调的措施

3.1 安全性方面

在提高安全性的保障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如下手段:首先,从管理上确保设计的安全。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资质老,等级高,管理水平先进的设计单位,来对项目的总体安全性进行保障。这样的单位往往参与设计的人员的素质普遍较高,设备也比较先进,人员设计经验丰富,设计的质量也可以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次,加强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设计人员对设计理论和方法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了项目设计的质量。我们除了熟练掌握设计的基本方法外,还应注意对理论和形式的不断革新,使自己永远保持在专业知识的前沿地带。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减少失误的产生,也是非常重要的。减少失误包括设计计算过程中避免疏忽,不产生漏项,缺项;设计图纸尽量详细避免质量问题等方面。通过对现今事故的总结分析我们发现,其实很多事故的产生都是因为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的人为失误而产生的。所以为保证工程质量的安全,作为设计者,我们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对每一个数据都要细致核对,不造成人为疏忽。在设计图纸的绘制和选择上也要尽量详细,以避免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对图纸的曲解情况的发生。只有图纸详细了,才能让施工人员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还需注意的就是对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的监管以及对施工的及时跟踪。

一项工程设计工作完成后作为设计的一方,我们不能放手不管,而是要及时的与负责施工的单位保持联系,对于施工人员提出的疑问及时说明,施工人员提出的建议要加以重视,如有问题应及时核对,发现错误及时更改和修正。

3.2 经济性方面

对于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经济性方面我们可以进行如下分析:首先,在项目的初始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对多个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和分析,从中选择最为安全且经济性兼顾的方案。通过对于招投标的严格控制和选择可以促使设计单位拿出最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为国家节省相应开支。其次,在设计进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项目设计人员提出一定合理的要求,鼓励他们开放思路,灵活方法,不要将自己限制在已有的规条中。比如:采用标准图的问题。一般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常常采用标准图,因为这可以大大的降低我们的设计工作量,有利于加快进度。

四、结束语

总之,建筑土木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一直是设计者与使用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关系到安全与经济的协调、基础设施的投资,并与国家现行政策、法规以及未来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安全事关重大,它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因此更要对结构设计工作加以重视,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而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核心则是永远围绕安全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设计工作。在这两个方面中,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应更倾向于保证安全性,所有的设计都是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进行的。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我们要合理的进行工程成本的控制,加强结构设计的经济性,以谋求更加符合经济效益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来庆吴丽娜,浅谈建筑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5)

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2篇

一、突出重点,完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体系

今年,要依据《城乡规划法》、《防震减灾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等规定,坚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完成康定县和2011年省上已给予了专项补助资金的炉霍县、县、新龙县、色达县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修编,启动泸定县、理塘县、道孚县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修编。在编制或修编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过程中,要科学划定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和避难场所,因地落实空援、空投、空救场地,特别要强调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震后应急组织保障;同时,要结合县域乡(镇)、村点多、面广的实际,深入系统地分析本行政区域尤其是农牧区的抗震防灾问题,高度重视建设用地评价,提出地震次生灾害防御措施,研究建筑地基处理安全技术,明确民居抗震设防技术要求。在编制或修编城乡规划过程中,要把抗震防灾作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市政公用设施布局与设置满足抗震和震后迅速恢复供应要求,以生命线系统、重要设施及次生灾害等为重点,提出防灾对策措施和规划强制性内容。

二、规范程序,强化既有工程抗震设防监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方面,要协助开展既有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在充分调动现有专业技术力量的基础上,要结合实际,组织乡(镇)干部进行统一培训,掌握既有工程抗震性能普查知识,协助产权人开展以城镇重要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等为重点的既有工程抗震性能普查工作,对达不到抗震设防要求的既有工程,由其产权人负责委托具备资质资格的单位进行抗震鉴定,有计划、分重点、按步骤落实既有工程抗震加固。在实施过程中,对鉴定结论为D级的既有工程,要抓紧采取拆除处理,未拆除前须禁止使用;对鉴定结论为C级的既有工程,要抓紧采取加固措施,未加固前须限制使用。另一方面,要全面加强既有工程抗震设防监管。要加强对既有工程抗震鉴定和抗震加固各个环节的监管,严格实行普查、鉴定、加固设计、施工图审查、加固施工的加固程序,认真执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省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要加强对既有工程使用过程中抗震安全的监管,坚决杜绝产权人和使用人擅自变动既有工程结构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行为。地震发生后,要组织专家对震后破坏程度超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允许范围的既有工程破坏原因进行调查,依法追究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责任。

三、依法依规,强化新建工程抗震设防监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一是要加强新建工程选址管理。要把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和镇(乡)、村防灾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一并实施,切实加强各类建设项目的选址管理,特别要重视重大工程、易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工程的规划选址,对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镇(乡)、村防灾规划或城乡规划中有关抗震防灾规定不符的,一律不得办理选址意见书。二是要严格新建工程审查制度。要根据《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省抗震设防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标准》等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初步设计审查(及技术审查)、施工图抗震审查、超限高层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抗震“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技术专项论证等制度,加大审查程序的指导和监督力度。对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由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按规定申报抗震设防专项审查;对按规定应做抗震专项论证的市政公用设施项目,由建设单位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进行抗震专项论证。三是要狠抓建设项目过程监管。城乡建设过程中,要突出抓好地震应急疏散通道、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要定期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抗震防灾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要不定期对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监理等过程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抗震设防相关规范、规程、标准情况进行检查,凡达不到规定标准的,依法责令整改。

四、积极引导,提升民居建筑抗震设防质量

去年,州住建局已编制完成《州“崩科”建筑抗震构造图集》(送审稿),通过了州级相关部门联合初审,目前,正在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近期将印发实施。各县住建局要因地制宜,可直接采用《州农牧区居住建筑抗震设防技术导则》、《州农牧区居住建筑抗震构造图集》、《州“崩科”建筑抗震构造图集》,也可以此为依据,坚持“安全、经济、适用、美观”的原则,分区域按结构,充分考虑农牧民经济承受能力,围绕地方特色、民风民俗和时代精神,研究制定民居抗震图集和施工指南,试点推广,逐步铺开。要组织农牧区建筑工匠和传统艺人,集中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指导建筑工匠提高技能水平、创新施工方法,引导传统艺人改进传统做法、增强抗震意识,积极运用通用设计图纸。要结合依法批复实施城乡规划确定的疏散通道和避险场所等内容,通过电视、报刊、宣传车、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宣传抗震防灾知识,提高广大群众执行抗震设防标准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逐渐走向国际化,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和规模也随着不断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因素也不断增多,以往的风险管理也远远控制不了现在的风险损失规模。所以,为了更加有效的控制风险,减少风险损失程度,要加强对风险管理技术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研究。

一、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特点

建筑工程行业特点与其他行业不同。首先其流动性大,往往一项建筑工程在竣工以后,就会迁至下一个建筑工地,不存在长时间停留在同一个地点的情况;其次其临时性较强、变化性较大,一般工地的设备、人员、材料等都具有较强的临时性,而且工地的地理环境、自然环境都具有较大的变化性;再次其人员结构复杂,一项建筑工程规模是庞大的,涉及的人员既有企业自身监管的,又有分包单位,分包单位下属的还有其他的承包项目单位及人员等等;最后其交叉作业项目多,由于涉及的单位及人员复杂,一项工程往往存在交叉施工项目等。以上为建筑工程行业的自身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对风险管理进行针对性的增强。

二、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管理的加强举措

1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中,最不容易控制的因素就是人,人本身是活动性较高的因素,这无形之中对风险管理增加了难度。人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控制的风险因素。所以,要不断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不断培养施工人员对于安全隐患的认识,从而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很多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施工人员不懂得不安全行为会导致危险发生的后果,比如高空坠落、触电等。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知识培训,可以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技能培训、演练等实战操作。

另外,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职业工种种类繁多,比如电工、起重机操作工、技工等特殊工种。对这些特殊工种要进行特殊的培训,如果因为他们的一点疏忽,可能就会酿成大祸。对于这些特殊工种,不仅要进行严格的技术把关,即严格要求持证上岗,对于无证人员禁止录用等监管,还要对后续岗前的衔接培训,并且对于安全技术进行岗前考核,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才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减少安全问题存在的隐患。并且针对不同的工程阶段存在不同的安全隐患,对特殊工种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要考虑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实施,通过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重视对施工安全问题,将风险因素排除在外。

除了以上的安全教育培训外,还要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安全监督人员等进行相关国家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对以上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相信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认识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性,自觉从自我做起,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逐渐降低建筑工程施工不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保证建筑工程涉及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进而确保工期的顺利开展。

2做好建筑施工现场的事故防范措施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的基础上,还要对施工现场的事故防范措施进行详细、具体的规定。为了防范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对施工环境进行良好的规划和营造,要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作为防范意外的发生。针对防范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要佩戴安全帽和安全带,并且使用正确。只要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或一定距离以上的悬空施工监测就必须系好安全带,来避免意外的发生。第二要对楼梯口、电梯口以及通道口进行安全防范,将所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的地方全部考虑在内,消除风险发生的因素。

3以保险来转嫁风险

在建筑工程施工前,会有针对性的购买建筑工程保险,否则工程施工也是无法顺利进行的。保险是最行之有效的转嫁风险的经济方式,建筑施工单位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来临时面临的经济上的损失。尤其是施工单位的管理经验不强,一定要采用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发生的损失。例如,为建筑施工人员购买团体意外险、职业保险等。

4制定应急预案防止事故扩大

以上措施都是针对如何来有效预防风险事故的发生,但是并不是说能从根本上就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那么万一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了不安全事故,就要针对性的制定应急预案,来降低事故的蔓延。同时,还要加强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只要当熟练的掌握了危险发生时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才能在危险真正来临时做到临危不乱。另外,还要重点对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救援是事故发生后第一应急处理要素。对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快速反应做出正确的处理方式,防止事故扩大及蔓延,将损失降到最低。采用预定的应急预案处理方式,有效的组织施工人员撤离,减少施工人员生命财产损失。

5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由于建筑施工项目涉及的人员组织众多,其中包括项目建筑单位、施工企业、监理监测单位、政府以及参建人员。要求各方组织都要重视对风险因素的管理,并且要相互协调、配合,各执其责、统筹合力,共同努力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的风险。

首先,就要确保工程施工流程的合规性,减少违章操作,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另外,建筑施工流程的科学性也是为了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及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

其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企业也要顺应时展需求,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减少人员的使用也是对施工风险事故发生概率的有效降低。就我国目前的建筑施工现状来看,我国仍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输出大国,机械化水平较其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大量的施工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势必会对风险事故的发生提供了条件。如果万一风险事故发生,对于建筑工地人员如此密集的场所势必会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这是我们谁也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我国要重视对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助于我国工程质量的提高,还减少了对施工人员的使用,使得建筑工地作业人员数量的减少,间接的减少了伤亡人员的损失。

最后,建筑施工单位要加强风险因素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根据统计调查显示,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安全生产事故有高处坠落、触电、物体击中、坍塌等。所以,作为建筑施工单位等机构组织要加强对以上几类事故发生的管理,从这几类事故出发,减少事故发生的几率,逐渐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综上所述,我国建筑工程行业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施工单位及相关企业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对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的管理,才能真正在市场上取得不败的地位,也是真正得到尊重的企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只有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严格遵守施工要求,按流程进行操作,不断提高施工企业的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袁剑波,刘苇等.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应用[J].中外公路,2013年 04 期.

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一、加强房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房屋施工现场就是生产建筑产品的地点;包括主(体)要的作业工地,又包括配套的各种辅助生产的作业场所。完成一个项目,具体的生产过程活动,都实实在在发生在施工现场。人、机、料、施工方法、环境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项目整体的质量、安全、成本、工期。这就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充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施工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管理(组织、协调、控制);提高工效,减少材料的消耗,降低施工成本,消除事故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率,在合同工期内文明、优质、高效、低耗完成施工任务,诚信履行好合同,维护企业的良好形象。

房屋施工现场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最前端;现场的管理更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二、房屋建筑项目当中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

1、施工的技术、主体、方式的改变

当今社会的多种需求推动了建筑工程向多元化、规模化、复杂化发展,与此同时,施工难度及风险也在不断增加。投资主体多元化、生产方式的改变都容易导致施工过程当中出现很多问题,影响了工程的质量与进度。

2、安全管理的机制不完善

目前国家颁布的《建筑法》等法律已经对建筑施工当中安全管理的工作进行了相关指导和约束。然而很多建筑工程负责人对安全管理还是不够重视,加上有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也不够,这就致使安全管理的落实受到了一定阻碍,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发生。

3、工作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当前大部分建筑工人都来自于农村,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们缺乏安全常识和应变能力。建筑工人对于自身维权意识往往不够强烈,这就使得建筑单位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有机可乘,加上建筑人员的流动性较强,没办法对他们进行比较系统的安全知识培训。

4、利益的驱使导致成本打折

很多建筑商在施工时都采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使得工程质量不符合标准,容易导致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豆腐渣工程对人们的生活会产生严重影响,导致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出现。

5、安全管理的工作力度不够

很多建筑现场监督力度不够,他们在施工中所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通常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在日常工作中并没有做好完全的管理工作。这样只是治标,并不能够从根本上避免安全隐患问题,最终将会导致一系列严重后果。

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建筑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保证体系被削弱

一些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使原来的机构人员被重新调整,出现了撤销或兼并安全管理机构的现象,甚至还有取消专职安全员的现象,从而削弱了安全管理及监督检查的力度,导致安全滑坡,造成事故。

(1) 安全观念淡薄,重视程度不足

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真正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理念,对安全生产存有侥幸心理,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之一。

(2)经费投入不足,管理工作滞后

按规定,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专用经费的提取必须做到专款专用,然而部分建筑企业却将必要的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精简合并,造成了专职安全人员配置不足的恶劣现象。

(3) 岗前培训不到位,安全教育不够

由于企业三级安全教育不落实,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认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现象严重。

(4)建筑市场不规范,安检措施难落实

建筑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从根本上讲是建筑市场秩序混乱的不良产物,许多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就是引发安全事故的潜在因素。

(5)审批把关不严,安全监管不力。

部分地区建设主管部门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本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不多,在机构设置、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还不能适应当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工作的需要。

2、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恶性膨胀

随着企业自的不断扩大,企业支配国家财产、追求自己独立经济利益的意识不断增强,考虑得较多的是生产、经营、效益、利益、利润等硬性指标,却忽视了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造成了管理不严,责任不到位的现象,使承包者有机钻取政府宏观管理机制不完善的空子,只是单纯的追求近期利润,舍不得在安全上投资,重效益、轻安全的不良思想恶性膨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尽管在房屋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各有不同,但总体来看主要还是基础性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体系做的不尽人意。

四、有效的房屋建筑安全管理措施

1、机械类危险性识别和物资设备安全验收

物资管理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应当对进场的所有机械进行危险识别,并组织对进场的设备进行安全验收,作好记录,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规定的设备或者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物资管理部门有权禁止其进场。

2、专项安全技术方案的落实

技术部门拿到工程部门递交的危险源识别清单后,应该对危险源再次进行评价,同时对于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该进行专项的安全技术方案编写,如果有需要进行专家论证的安全方案,技术部门负责人应该组织专家论证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

3、制定验收计划

质量部门应当制定分部分项工程验收计划,并指出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如何进行验收,制定验收程序。例如马道的搭,应该在搭设初期就进行验收,而不是完成后进行验收,因为一旦不合格的话,只能全部拆除后重新进行搭设,费工费力,得不偿失。

4、安全投入资金的确保

根据技术部门的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和其他部门的关于安全验收的计划,商务部门会同财务部门制定整个项目的安全投入计划,一些特殊工程需要先同业主进行必要的沟通,以便为洽商和变更做好准备工作。

5、重点部位的重点监测

由测量部门负责一些特殊部位的重点监测,比如沉降值的实时监测。

6、安全部门编制应急预案

对于可能发生危险性事故,安全部门要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定应急响应计划,确定应急指挥小组。主要的应急预案有:消防应急预案;防汛、台风等不可抗力的应急预案;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包括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触电、机械伤害、吊装事故、煤气管道、高压电线等)。

7、安全生产策划书编制成册

《安全生产策划书》的目的是指导施工,指导安全管理,所以应该将安全生产策划书的内容全部汇编成册,由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安全总监审核后,上报公司审核备案,之后下发各个部门作为项目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的指导依据。

总之,对于房屋建筑安全管理来说,还可以采取一些技术上的改革进行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采取电子信息的监控系统设备进行监控,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更具有安全性。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应当采取对事故预测及风险分析技术进行管理,这样可以通过正确分析,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建筑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有效对策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近年来,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为了保证建筑的稳定性,基坑的深入越来越高,深基坑施工也逐渐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难点与重点。深基坑施工是建筑工程必不可少的施工组成部分,并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热点与难点,加强对深基坑施工技术的研究,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一、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特点

深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这给施工增加了诸多的难度,需要各方面技术人才共同参与、相互配合。所谓的深基坑,与建筑基坑的深度有直接的关系,根据基坑周围地质条件、环境以及施工技术水平,一般来说,将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米,或者地质条件差,周围管线复杂、地下区域宽的基坑称之为深基坑。目前,绝大多数业内人士将基坑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称作深基坑。深基坑工程施工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深基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涉及领域较广,包括建筑学、力学、测量技术、结构力学、岩土工程、计算技术等等;第二,土方开挖时深基坑施工的重点,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土方开挖速度与步骤的合理性关系着整个深基坑工程的质量;第三,深基坑支护结构属于临时性结构,具有风险大、安全储备低等特点;第四,不同城市深基坑施工具有明显的差异,及时同一个城市的建筑工程,由于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基坑施工也存在明显差异,需要根据具体地质条件以及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第五,基坑工程施工对周边的环境以及地下管线具有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周围建筑物的施工功能,所以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包括周边交通、开挖土方弃土点安置等等[1]。

二、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的问题分析

1、边坡整修问题

深基坑实际施工过程中,机械开挖深度较浅或者深度太深的现象经常出现,由此造成对开挖方数量进行控制难度很大。此外,机械开挖过程中,因为深度增加,导致边坡平顺度以及平整度质量受到影响。采用人工方式开展深基坑开挖,施工难度很大,这是由于人工整修受到各方面的限制,特别是安全施工限制性很大,因此造成深度较大的基础开挖,不仅施工难度大,同时施工质量也无法保障。

2、基坑开挖进度控制不当

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是开挖过程中,由于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条件差,另外施工企业为了获取更多项目收益,还会随意修改施工设计,不仅造成规范性与科学性均很低,同时还会影响工程应有安全度,使其越来越低。

3、基坑边坡支护事故

设计方案不合理、基坑降水措施不到位、土方开挖程序不合理;边坡顶部堆在超过设计要求,边坡锚杆深度不足或预应力张拉过早且不到位,孔内水泥灌注不饱满、边坡监测不到位造成边坡塌陷[2]。

三、加强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有效对策探究

1、做好深基坑工程施工前准备工作

在深基坑工程施工前,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有施工方组织相应的技术人员,根据施工合同相关内容对施工图纸进行仔细审议,并根据施工图纸内容,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将工程细化,明确各方的责任以及工作范围。建设方将审议结果呈交给业主以及监理单位,做好工程设计变更工作。第二,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使深基坑施工中各阶段工作有章可循。第三,明确工程质量目标,树立全员质量意识,制定完善的质量计划,落实相应施工的质量标准。第四,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以及周边地质条件,征求每一方参建人员意见,对各方意见进行综合,确定切实可行的深基坑施工方案。第五,开挖前必须组织各方做好开挖条件验收,要求逐条达到设计要求的开挖条件,如支撑强度、降水深度等,才允许开挖施工。第六,施工前应完成监测点的布设并读取初始数据。

2、提高土方开挖的合理性

首先,在施工点,相关施工人员需要对地质条件、周边环境等进行详细的了解,确认施工区域内地下管道、线路分布情况等。其次,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具体情况,并根据深基坑工程的实际要求,确定土方开挖的速度与步骤,同时做好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开挖的顺序和方案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然后,施工单位需要做好土方开挖的监测工作,推行信息化施工,确保土方开挖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基坑主体结构桩基变为等问题。最后,为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性过大,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在挖至设计标高后,要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板,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必要时,可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

3、全程控制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

在施工的过程控制中,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及时的解决。严格的依照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在工程的开工前,需要施工人员熟悉当地的施工环境、施工设计的标准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质条件。在具体的施工中确保施工设计适应施工的现场的情况,施工单位不得随意的更改设计方案,如果设计方案需要变更,需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在审核通过之后才可以变更。基坑支护施工单位需要和挖土单位进行密切的配合,依照分层分段开挖和分层分段支护的原则进行施工。在深基坑的施工中,对于施工的顺序和施工的工艺要严格的依照设计的要求进行,严格的遵守“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面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4、监测措施

土方开挖前,一定要对周围的建筑物和所有资料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对于裂缝等相关问题,也要提前准备标记与备案。施工中要对变形的发展情况做出定时观测,而且,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采取一定措施完成补救。

基坑开挖过程中,可以加强支护的结构体系,加强基坑稳定性监测,做到每步深挖都进行监测,而监测桩顶的位移和桩侧斜、沉降的监测值。对监测值要做好分析与反馈的同时,监测值如果出现突变,基坑支护结构可能承受过大压力,要放慢开挖速度,必要时,停止开挖。待基坑变形稳定,再继续施工。

可见,土方开挖和降排水等措施,能使基坑周围完成无堆载和无坑壁重大渗漏的现象发生。基坑坡顶发生水平位移与土体深层的位移增长十分缓慢,一定要控制在设计和施工允许的范围内[3]。

5、、做好深基坑施工应急预案

深基坑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点与难点,在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可预见的工程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对工程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就需要做好相应的施工应急预案。如基坑排水应急预案、气象异常预案、地下障碍物预案等等,只有全方面的工程应急预案,才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的第一时间提出解决对策,为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提高深基坑工程质量,是提升建筑整体质量、增强建筑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做好相应的施工准备,确保土方开挖的科学合理性,加强深基坑施工各阶段的管理与监测,做好全方面的施工应急预案,为深基坑工程施工提供障。

参考文献:

[1]张宜祥.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4):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