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有效提问;课堂教学;兴趣;引导策略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设疑是多么的重要。正因为此,几乎所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然而,并非所有的课堂教学提问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些肤浅平庸的提问、置学生于被动地位的提问,都会抑制学生的思维活动,妨碍学生智能的发展。那么,教师应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提问呢?

一、精心准备,问题难易适中

提问是为教学服务的,为提问而提问是盲目的提问,盲目的提问无助于教学,只能分散精力,浪费时间。为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在确定目标的基础上,挖掘教材,创设问题情境,提出有实际意义的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的知识水平。不要太浅、太易,也不可太深、太难。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经思考脱口而出,这不利于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智力;问题太难,则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提出问题的难度应掌握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程度。

二、留给学生“思”的时间

提问是用来引导学生思考的,对“问题”进行思考。既需要对“问题”本身进行全面的感知,又要在回忆、联想、计算等基础上寻找正确的答案,这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给学生留出一点思考的时间本来是很容易做到的事,但很多教师却不这样做。究其原因:怕浪费时间,怕影响进度。于是,问题一提出,就匆匆忙忙让学生回答,结果出现回答不准确、不完整或冷场现象,为了继续进行教学,很多教师就采取了自问自答的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形成害怕提问又不肯动脑的心理,这样的提问不如不问。

大教育家孔子深刻指出:“学而不思则罔。”课堂上如果没有了“思”的积极因素参与,学生就不能真正学到知识,能力也就得不到锻炼。因此,课堂提问必须要留给学生“思”的时间。研究表明,从教师发问结束到学生发言回答,其间隔应不少于3秒钟。

三、发问方式要有技巧

课堂提问中,我们经常看到这些现象:教师先指定某个学生再发问;教师依照学生的座次依次发问;教师依照点名册上的顺序发问。试想,教师的发问已经有了对象,其余轮不到的学生还能积极思考吗?更多的是看热闹了。

教师发问的目的是希望引起全班同学的思考,起到“问题一出,大家受益”的作用,而不是针对个别人的。所以,教师发问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我在发问时,先面向全体学生提出问题,等全体学生思考后,再指定学生回答,同时提醒其他学生:认真听他回答得对不对?有没有漏洞?他的答案与你的思考是否一样?如不一样,是你对还是他对?这样一来,其他同学也会专心致志地边听边思考。

发问时,如果我们不认识学生,教师可以参照座次表。如:把学生的座次分成8个区域:以中心学生为点,正前、后、左、右区,前方左角区、右角区,后方左角区、右角区。教师提问时可按照不同区域,分别找学生回答。这样,学生看似无序,其实教师心中有序,再提问时,既能促使全班学生积极思考,又兼顾了各种程度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而不会冷落部分学生。

四、思维受阻,重在引导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问”住了怎么办?此时教师要快速反思:是提出的问题太难了,还是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根据不同情况,及时引导、点拨。

由于问题太难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大问题划分成几个小问题,化整为零,将小问题按照一定顺序一个一个去发问。如:设计实验探究红砖粉末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问题一提出,学生无从下手。此时教师就需要预设几个小问题:①什么叫催化剂?②催化剂有几个要素?③如何设计实验来一一验证这几个要素?如此引导学生逐一分析,难题很快化解。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又可以使学生因为自己回答出难题而心情愉悦,从而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由于理解偏差学生回答不出时,教师要耐心启发,拨正思路。教师可引导学生重新读题,寻找信息源,认真审题;对学生易出错的部分,组织学生讨论,多侧面、多角度地分析理解。除正面引导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反问的形式,放大错误,巧妙地利用学生的错误结论反问学生,促使学生觉察错误,再认识、再思考,从而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

五、认真倾听、正面评价

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不要中途打断学生。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做出总结,使学生获得明晰的结论,绝不能含糊其辞。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要及时给予肯定,尤其对有创新的学生更要提出表扬;当学生回答不十分明确时,教师不要急于指出错误,而应先指出其答案中正确、可接受的内容,再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原答案中的错误。教师切不可生气、训斥、讥讽,那样的话,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出现逆反的对立情绪。我们应力求做到:教师的态度和蔼亲切、教师的目光热情信任、教师的语言富有激励性,教师的正面评价意义深远。

事实证明:课堂的有效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作为教师,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8.

[2]周明星,钟以俊,李玉华.成功教师全书[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1:1629-1666.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范文第2篇

关键词:课堂提问;动力;策略

课堂提问一直是语言教学所关注的一个焦点。提问是构成课堂语言相互作用的必要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必要组成部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地提供学生主动学习、热爱学习的动力。在现代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讲解基本知识点、语法、句型和课文,应该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他们主动地去学习,快乐地去学习。

一、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在英语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英语课堂中最普遍的师生双边互动方式,也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手段,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引导学生探索学习的有效途径,能够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1.有效地组织和检查英语教学情况

通过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获取师生双方信息和反馈。一方面,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到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借以衡量授课得失,同时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作出及时调整,力求收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回答教师的发问,找出自己学习的不足, 知道自己哪些知识还没有真正掌握,从而进行知识上的补充。

2.有利于加强课堂互动,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

在英语课堂中,课堂提问常常采取以yes / no为主要形式的展示性提问,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过短,教师在提出问题后,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课堂提问的范围也仅仅局限于部分善于发言或坐在前排的学生,学生在回答提问时还普遍存在着恐惧感。教师控制了全部的提问权影响到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尽量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境, 设计出具有针对性、有效的问题。这样才能加强课堂互动,打破沉闷的课堂氛围。

二、英语课堂中有效提问的原则

1.激发兴趣的原则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灵活地使用教材,设计出巧妙的问题。

2.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所提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起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更加生动活泼。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对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依赖,应该是主动质疑,多说敢言,最终使学生都能创造性地去思考问题。

3.增强学习自信心的原则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情感态度目标要求,学生应“在英语学习中有较强的自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交流与表达,并能克服英语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愿意主动向他人求教”。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力求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力水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要求的问题,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不同优势,使他们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且从中树立起自信心,亲自感受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问题提浅了不易引起学生的重视,提深了又启发不了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

三、英语课堂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1.导入新课时提问

善于提问的教师非常重视导入新课时的艺术性,用设问的方法,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强烈愿望。在英语课堂中,在导入新课部分时进行提问既能把新旧知识很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又能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排除新语言的障碍,为新课程教学创造条件。

2.过渡处提问

英语教学中本身就存在语言的障碍,在教学步骤的过渡处,没有明确的标志时,适当地进行提问能从一个知识点自然衔接到另一个知识点,同时也不会让学生觉得莫名其妙,跟不上教师的思路。此时的提问就起到了过渡词的作用,这样一节课也不会一直都用“next,then, ...”这样的过渡词,学生也会更有兴趣参与到教学中来。

3.突出重点时提问

一堂英语教学课中应该重点突出,主题明确。而在教学重点处设计课堂提问既能抓住重点,也能突出主要训练内容。在备课时,教师应在教学内容中找出重点,然后以此为主线,串起其他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趋异性问题。

趋异性问题是指“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逻辑思维,运用所学的知识就课文的某个事件或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类问题难度相对要大一些。他要求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用自己组织的语言进行回答。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Why or why not?”“How do you find...?”等。

4.化解难点时提问

英语教学中除了教学重点突出之外,还要求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突破教学难点。英语教学中的难点有的在语音、语调上,有的在语法上,还有的在句子结构上。所以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设计出不同的课堂提问,来化解和降低教学难度,帮助学生获得学习上的成功。

总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课堂交际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分层次教学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融洽师生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去学,快乐地去学,最终收到最大优化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2]夏笑娟.教师提问的方式与外语习得[M].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音乐课堂 有效提问 提高效率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师生之间进行教学信息交流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教学情况的一种反馈方法。在音乐课堂中,要使一节课上得生动、有趣,就要求教师从提问入手,利用有价值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音乐,从而去了解、感受音乐的精髓所在。因此,从平时的教学中,我认为应当关注以下这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创设情景,设计问题

形象是情感的载体。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教师要善于运用具体生动的音乐形象,充分发挥学生大脑的整体功能,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讲故事、现代媒体等方式创设情境,营造一种宽松、和谐、讨论式的课堂提问氛围,让学生通过形象思维的加工处理,更加直接地内化音乐内涵。

《开心里个来》这一课,是以“开心”作为主题和主线的,在课的一开始,以快板的形式切入来表现自己开心的心情,然后问道:“最近你们有什么开心的事呢?谁来讲一讲?”这样,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情感铺垫,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与氛围中开始新的一课。快乐的情境为整堂课的开心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第五单元是围绕儿童最喜爱的卡通歌曲为主,选择了《小朋友的家》《动画城》等一系列歌曲及欣赏曲,我们可以抓住学生的心理创设情境展开问题。在教授《动画城》这首歌的时候,先播放《大风车》后说道:“这首《大风车》是中央电视台‘大风车栏目’的主题曲,在这个栏目里有一座城堡,专门播放各种各样的动画片,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城吗?”“动画城的大门紧闭着,只有敲对了节奏,才能打开,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开启这扇门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仿佛置身于童话的世界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深刻地理解歌曲的内涵,体会到歌曲的情绪,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对歌曲的学习,更好地把歌曲的情绪表达出来。

二、融入生活,设计问题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在陶行知看来,生活就是教育。由此可见生活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音乐课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体验,把生活融入课堂,让学生带着一份真情和一种兴趣去体验音乐。

《小雨伞》这一课,从“雨伞”入手,加入情节表演,来引出问题:“在你使用过程中曾经发生过哪些有趣的、难忘的事?”这样触动学生以往的生活体验,促使孩子们去感悟去思考,让学生带着积极地情感体验,愉悦地感受歌曲、快乐地表演歌曲情节,从而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与质态。

三、抓住主题,设计问题

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教师自身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环境,才能设计出与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相吻合的各种提问,从而提高音乐教学的教学效果。有些欣赏曲,虽然离开了歌词,但由于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器乐音色,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彼得与狼》这首欣赏曲,全曲的时间很长,但是并不觉得枯燥,这是因为歌曲当中充分运用了乐器,把歌曲中的人物形象地刻画了出来,赋予这首歌曲一种活力。这时我们就不必问:乐曲带给你的感受?而应该抓住这首歌曲的特点问:你能辨别出歌曲中运用了哪些乐器?是如何运用这些乐器刻画歌曲中的人物的?你大胆地来模仿一下?

四、借助表演,设计问题

在实际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利用表演法,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歌词,或根据歌曲内容做出一些动作,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意境,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进行提问。

在教学《金孔雀轻轻跳》这一课时,可以让同学们一边听着歌曲的旋律,一边观看老师表演的傣族舞蹈。孩子们很自然地发问:“老师跳的是哪个民族的舞蹈?”“刚才的音乐具有哪个少数民族的特点?”等。

同样还有《开心里个来》这一课,中间有一段数板——想过去,马路窄,房子矮,买本好书要跑二里路。看今朝,高速公路连北京,高楼大厦竖起来。可以引导学生在没有伴奏乐器的情况下,该如何来表现这段数板。学生就会立即想到用拍手、拍腿来代替乐器。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

引言

课堂提问是由教学目标决定的有计划的教学手段。数学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

1、课堂提问的目的

1.1激发学生

根据提问进行积极思考,为学生创造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条件。在数学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主,教师应根据课堂的具体要求,给学生提出问题,给学生思考的方向,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

1.2了解学生

通过问题的反馈功能,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对于学生的思维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很多学生因为知识网络的不全和思维的局限性,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考虑问题不全面或者解决问题受阻等情况。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情况的反馈,及时优化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进行到底。

1.3集中学生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有的学生在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只带嘴和手,缺乏动手操作意识。因而在学习当中,很容易出现听课的疲软。适当地设置问题,将课堂的教学过程设置得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4开拓学生思路,启迪智慧

使学生学会良好的构思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述能力要在不断的训练当中加以培养。不断地让学生在问题当中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表达,才是提问的真正目的所在。

2、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技能

2.1注意课堂提问的趣味性

由于受到时间、经验等的限制,我们教师很少能设计出精彩的提问,平时教学中也通常拿教材的引例,并不是教材的引例不好,只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一定每一个引例都适合你的学生,况且很多学生在课前都做预习,这些对他们就失去了趣味性。在提问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触及学生情感和意志领域的情境,有意识的把学生引入一种解题的最佳心理状态。通过心理上的接受,达到提问情境与学生心理情境的共鸣和最佳融合。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发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智力潜能的超长发挥,使智力能力发挥最大效度,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

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无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创设有趣而又贴切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如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中,可先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在小学读书时,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教师刚读完题目,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挨个相加呢。那么高斯是用什么方法解得这样快呢?这时学生就会出现惊疑,产生出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解决这个问题的积极性就会高涨,教学效果当然就大不一样。

2.2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性

(1)把握提问的时机。要结合课堂教学的进展及变化组织提问。一般情况下,要关注两方面:学生在新旧知识发生激烈冲突、意识中的矛盾激化、思维囿于狭窄范围、受原先经验影响无法实现知识迁移、注意力涣散的时候,即为发问的时机;二发问时机应和教学需要并与教学视角吻合。例如在教材的重点难点处、教材易出错处、课堂结尾处等都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兴趣的提问。

(2)选择提问的句式。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接受、理解、思考水平与课堂提问选用的句式有较大的关系。恰当的提问方式不仅能起到遍询诸生、温故知新、启发思维的作用,而且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认同,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一般说来,判断型、叙述型发问句式常用于增加师生活动,检查学习效果,运用得当能使学生产生成功感。诊断型发问句式常用于诊断思维障碍,疏通思维渠道,建立情感认同。述理型、发散型、求异型发问句式则多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品质。从这几种问句的实际使用效果来看,教师发问时应尽量减少判断型、叙述型句式,尽可能增大述理型、发散型、求异型发问句式的比例。如教师教学应该经常问学生:你是怎样想的?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你的想法有什么不同?如果按照你的想法,结果会怎样?这位同学的想法对吗?为什么?错在哪儿?提问的表述必须做到清楚、明确、简洁。

2.3深人研读教材,根据学情,制定挑战性学习目标

精心预设教师在课前教学准备过程中有无明确的目标意识是有效提问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兼顾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方面,对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有自己准确的理解与独特的把握,制定出切合学生实际的挑战性学习目标。依据挑战性学习目标,教师首先要深人解读教材,分析教学任务,明确该知识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在细节上推敲,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的精神,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其次教师要真正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差异,把握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然后教师要精心预设符合学生能力水平的提问问题,细化教学设计;教师预设的问题要更多地注人学习设计的内涵,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留出适度的弹性空间。同时教师在教学准备过程中还可以加强集体备课,全教研组、同备课组或同年级授课教师共同探讨,使教学设计渐趋完善,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

3、总结

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提问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于学科内容方面的,有局限于传统教学模式方面的,有来自于学生、教师方面的,我们不能将课堂提问做到尽善尽美,但是,大家一定要拥有改变现状的意识,每节课都要从问题的目的性、有效性和艺术性入手进行提问,相信我们能提高课堂的效率,增强教学的效果,成功打造出自己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有效性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它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的设置问题,进行师生问答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科学、高效的提问,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提问的效率上说,可以分为高效的提问、有效的提问和无效的提问三个层次,那么怎样来减少问题的无效性,提高它的有效性?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界定

关于有效课堂提问的内涵,尚未形成统一、完整的“有效课堂提问”的概念。笔者认为,有效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认真研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精心预设课堂提问,通过创设巧妙的问题情境,在教学中生成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最终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有效课堂提问的最终追求及实质是通过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逐步形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使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学生是否经过积极思考应成为有效课堂提问评价标准的核心内容。

二、注意提问的有效性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首先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要符合学生已有知识水平,不能超越学生认知、思维的实际水平,也不能使问题语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其次,不能课堂提问简单化,形式化,教师往往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等类似问题,学生也只是简单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课堂貌似热闹非凡,气氛活跃,实则提问和思维的质量低下,流于形式,课堂提问失去了根本的意义。为了保证提问的有效性,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等待足够长的时间,不要马上重复问题或指定同学来回答,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时间。

三、有效提问的实施策略

1.提问要突出“探究性”。探究性问题是指那些激发和维持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积极进行发散思维的问题。早在1912年美国的史蒂文斯对教师的提问进行系统研究后发现:在教师众多的提问中,大多数是记忆型问题,仅要求学生根据书本做直接的回忆或具体事实做回答,而很少要求学生做高水平的思维。由此可见,在课堂提问中,教师提问虽多,但却很少是探究性的。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突出“探究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2.提问要符合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能达到的水平,叫潜在水平。正是这种潜在水平与现实水平之间发生矛盾冲突,才成为学生发展的驱动力。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值的,太易或太难都没有探究价值。比如,在“植物对水分的吸收、运输和利用”新授课中,如果这样问“什么是渗透作用?”“渗透作用的条件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过于肤浅,学生机械地在教材中直接能找到答案,缺少可思考性和探究性,无益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应注意:(1)所提的问题要有开放性,即要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2)所提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即应当是递进式的、有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3)所提的问题要有提示性,即对学生回答要能起指导或引导作用,给学生指出思考的方向。通过以上递进式的提问,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关键处的提问。教师理顺了学生的思路、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造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优化生物课堂结构,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3.提问要讲究技巧。首先,课堂提问不能与教学内容脱节,语言要准确,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否则不管课堂提问多么别致、精彩、吸引人,都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的提问,必须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出发,引人入胜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积极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