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教育质量提升年

教育质量提升年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质量提升年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育质量提升年

教育质量提升年范文第1篇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中国教育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师本位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相反,作为教育活动核心的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却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合格人才,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人发展。这一先进理念的提出对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重教师,轻学生”的现状以及改变我国高等学校发展战略路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在西本文由收集整理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受到关注并得以推行,且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因此,将这一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广泛推广有着重要意义。

一、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世界各国都将目光汇聚到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建设上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也从教师逐渐转向学生——这一教育活动的核心群体。随着“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提出,“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发展质量”等一系列与高等教育质量相关的概念应运而生。各国的高等教育政策制订也开始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成长与体验和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倾斜,并以此为依据,整合教育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试图从新的视角找寻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路径。例如全美大学生参与度调查(national survey of student engagement,nsse)、大学生课程体验调查法(course experience questionnaire,ceq)等先后在美国等高等教育发达国家部分高校陆续推出并不断改进推广。这些全新高等教育质量评价分析系统均以转变教育观念、关注学生学习感受为基本特征。它们的推出有效促进了“以学生为本”理念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的应用和实施。反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随着近年教育发展大环境的日新月异,高等教育改革相对滞后的弊端也日渐显露。目前改革的对象和目标仍停留在办学规模和教学条件等显性实力上,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等隐性推动力的变革却停滞不前,这就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教育实践工作缺少先进的理论指导,这种不良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和人才培养结构的改善。“教育规划纲要”解读报告中指出,今后10年中学校应把教育质量摆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各类高等院校要充分关注办学内涵的积淀和教育质量的提升,把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提出来,强调高等教育既要为社会服务,也要坚持育人为本,将适应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1]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将教育质量工作放在教育发展的核心位置,这一表述充分体现了国家教育决策和管理部门立志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决心和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趋势相融合的坚定态度,同时也为我国高等院校更新办学理念、制订教育政策和法规、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等提供新的契机。

二、我国高等教育“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

“以学生为本”在高等教育领域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论的话题。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效仿德国模式、学习日本模式、崇尚美国模式和自我探索四个阶段。因此,对“学生为本”教育思想的认识也从未统一过。从大学的起源——欧洲中世纪大学开始,教师就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师徒制、导师制、讲座制都注重教师在学问中的权威地位,实质上就是以“教师为中心”思想的体现。随着美国高等教育在世界高等教育界话语权的提升,他们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关注和“学生发展理论”的提出使得“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在高等教育思潮的发展和演变中又重回中心地位,开始引领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经过多年的学习和尝试,西方推行并成功执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开始在我国被学习和模仿。高等教育从纯粹知识的研究到人才培养的职能转变、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变化、学生对教育成本的分担、人力资本理论的兴盛、学习型社会对人的本体价值的确立使得人们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有更多的价值诉求。[2]

三、“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的价值体现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的质量高低归根结底是通过人才培养质量来体现的。因此,大学的一切活动都应围绕“学生”展开,培养优秀的学生是大学的首要任务。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社会和国家培养综合素质高、创新意识和道德使命感强的新世纪人才。“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两个根本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便在于能否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与我国高等院校的实际发展需要适当结合,然后重新构建并内化为指导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理念、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和学生发展理念。

1.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指导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大法。随着“以人为本”思潮在全世界各个领域的广泛传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界得到更为深切的认同和支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要求明确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活动,明确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切实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育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的指导方针,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为学生共性发展和基于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服务,归根结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2.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

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是保障高等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措施。长期以来,高校的事物管理呈现不平衡的发展状态,管理者、教师、学生之间缺乏沟通和联系。学生只是被当成管理活动的对象和被实施者,他们成长成才过程中的实际需要往往被忽略,这就使得管理活动达不到应有的目的,甚至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建立“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有助于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真正了解教育教学活动两大主体的真实情况,以学生的发展作为指导学校制订管理政策的主要参考依据,转变管理者高高在上的固有思维,让管理工作具有广泛参与性和相对公平性。

3.重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方针。在“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下,教学不再是教师的独角戏。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学生拥有与教师平等的地位,二者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是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不仅要顾及学生的全面发展,更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种观点,鼓励每一个人参与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用“学生学什么”来帮助确定“教师教什么”、以“学生怎么学”来指导“教师怎样教”、以“学生的接受程度”来确定“教师的教学进度”、以“学生的发展”来衡量“教学的有效性”。

4.明晰“以学生为本”的学生发展理念

学生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且具有特异性。在“以学生为本”理念下,传统的学生发展观念将被颠覆。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高等教育活动更像是一场心灵塑造、创造个体灵魂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经过幼年、青年阶段的发展,在体质与心智上更接近于成熟,甚至已经形成了较为明显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特征。可以说,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高等教育只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规范,尽可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现自己的个性、发挥自身特长、人人成才即可。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更适合指导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对专业教育而言,学生的学习不再受到专业范围的局限,学生的发展也不受本专业知识技能的限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特长爱好,以全面发展的目的在可行的范围内整合学习内容、调整学习目标;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而言,再也没有统一的要求和质量标准衡量学生的培养质量,学生的培养质量也不再仅仅与学习成绩、市场供求和就业率挂钩,而是通过多重维度的权衡将评价活动由学校教育本身延伸至学生的社会活动中,在发展中评估学校的教育,通过学生的发展检验学校的教育。

教育质量提升年范文第2篇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课堂上,由于前几年学习经验的积累,学生大都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这在无形之中也降低了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期待程度,老师那种模式化的讲授方式,让部分学生产生了厌烦的学习情绪。针对这种问题,老师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为学生创设一些较为有趣的学习情境,这样一方面可以改观学生对课堂学习的传统认知思想,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寓言两则》这篇文章内容时,老师在教学中,不妨就利用寓言故事的特点,来帮助学生展开情境创设。像在学习《自相矛盾》这个故事前,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手工制作出一个“矛”和一个“盾”,然后由两名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矛与盾”的表演,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文章中的内容提炼出相应的台词,然后加上丰富的肢体动作,帮助学生领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在学习《画蛇添足》这个故事时,老师则可以从下面选取几名学生,让他们到讲台上进行“画蛇”比赛,看哪位同学用时最短,绘画效果最出色,同时,老师也可以仿效文章中的内容,在比赛结束后,给予优胜者一定的奖励,这种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意识,加深课堂的悦趣化教学效果。

二、利用电教,深化教学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与此同时,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手段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老师多是依靠“黑板+粉笔”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信息技术的突破,可以让老师利用一些更为先进的技术内容,将课堂与互联网内容连接到一处,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从而提高对语文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还可以借助一些多媒体的演示技术,帮助学生在视听内容上进行多元化的学习。

在实际的教学中,对于电教技术的运用,老师不能盲目。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老师过于依赖便捷的电教手段,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感受,降低了教学质量,所以老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课程,合理地引入电教内容。如在学习《奇异的琥珀》这篇文章内容时,由于文章的描述偏向于趣味性,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为详细地了解琥珀的形成,老师不妨从网络上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科技短片,帮助学生对琥珀的形成有详细的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学习认识,拓宽知识面;而在学习像《赤壁大战》这样的课文内容时,老师不妨利用一些经典的影视片段,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对课文中的描述进行掌握,像“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地”“满江火滚,喊声震地”等内容,通过影视化的表演,可以帮助学生对字面内容加深理解,达到深化教学的目的。

三、重视总结,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六年级的学习,一方面是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的学习内容,另一方面还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课程总结的环节,既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归纳整理,也是对老师教学内容进行升华的过程。但是在实际的调查中发现,部分老师在课尾直接忽略了总结这一环节,还有一些老师则是采用“放羊式”的方法让学生自由总结,这样既不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总结方法,同时也难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总结习惯。所以,要想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老师不妨让学生采用小组协作式的方法来进行总结学习。

教育质量提升年范文第3篇

一、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适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是教师在教学时惯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例如,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多媒体教学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根据生活实际,进行联想创设出来的教学情境,在语文课堂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六年级的学生,相较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也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小学生特有的一些天性,在他们身上依然有展现,如好奇心重、思维活跃、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身上所具备的这些特点,为教师情境教学的开展带来了便利。

例如,在学习《北京的春节》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在课堂上让学生回忆自己所经历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在春节的时候有哪些好玩又有趣的事情始终停留在自己的脑海中。通过学生的回忆,做好课前导入,这样学生在正式学习课文时,就不会与课文产生距离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提升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之间交流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是新课改之后教学发展的新方向,也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而言,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学更加轻松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发展需要。

因此,要想提升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学会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口语交际・习作二”的学习过程中,该组口语交际的要求是调查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并进行讨论。在课堂上,学生一开始可能会比较拘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教师在这种时候,就应当做好知识学习的指引者,抛砖引玉,采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将自己所见到的一些有趣的民风民俗讲给学生听,调节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开流,如藏族地区的转山、藏历新年的庆祝仪式、傣族的泼水节等,教师积极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引导他们开口,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一些障碍。这样,不但提升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加自信,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三、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教师有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富有趣味性,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高;反之,教师的教学方法沉闷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高。

基于这样的原因,教师在教学时,应当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这几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取“比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学结“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他的身上有哪些特色”,引导班上的学生思考。再比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将这个童话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引导学生走入教学情境中,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作者其他的一些童话故事进行对比,尽量让学生对文章有更为深入的体验,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能力,开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Z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地在课堂上讲解,学生可能会觉得教师的讲解枯燥无味,学习也缺乏激情,但是在课堂上,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开展一些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然会有所提升。

例如,在语文教材中经常会有“口语交际”的活动,课后也有不少需要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进行实践才能够完成的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根据这些教学活动,适当地开展语文教学实践活动。如在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第四组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文章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一组课文里都是一些外国文学作品,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积累的知识,在班级里开展外国名著阅读的主题班会,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总之,小学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并非一两节课就能够完成,六年级的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熏陶,已经养成了一定的语文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时要想真正地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就要学会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学生的角度入手,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让他们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

参考文献:

教育质量提升年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外部治理;内部治理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06-0045-04

高职院校要提升治理效能,就应对自身进行持续不断的革新。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动力来源于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适应“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是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存在的主旨所在,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下各简称为《提升行动计划》和《发展行动计划》,并列出现时合称为《行动计划》)则是政策落地的具体尝试。从本质而言,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是高职院校积极回应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的调整,同时也是从价值与合法性角度证明其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不断探索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路径,并通过30多个政策文件的颁布来进行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价值求证,进而对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做出了有益理论探讨。笔者以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为主线,通过对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过程的理论反思,为目前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困局寻求突破口。

一、《行动计划》对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追求及其困局

治理效能是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提升是我国多年来追寻的目标。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国家相继出台的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系列文件中,也都把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问题放在重要位置进行部署。2015年8月28日,以《提升行动计划》颁布为新的起点,我国高职院校治理开始步入新征程。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治理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与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以及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尚存在较大的差距,导致高职院校治理效能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缺位,内部管理仍是行政化与人治化大行其道;二是高职院校质量保障体系尚待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有待加强;三是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整体功能缺失,校园文化系统设计不足;四是信息技术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融合度不够,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体制势在必行;五是高职院校教师岗位适应力有待强化,专业化水平与社会需求匹配度差距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治理效能不高,并对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产生消极影响。

詹姆斯・N・罗西瑙指出,治理是一系列活动领域里的管理机制,它们虽未得到正式授权,却能有效发挥作用[1]。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是高职院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可以说治理效能化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俞可平曾提出:治理的目的是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2]。由此可以看出,追求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最优化是高职院校治理的最终宗旨,教育部在2015年10月19日颁布的《发展行动计划》则是为了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采取的又一个具体措施。

总理对我国职业院校治理问题非常关注,根据目前所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显示,仅从 2014年到2015年,他就数次对职业院校治理问题做出指示。如2014年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要用改革的办法形成良性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更多参与进来,共同办好职业教育,增加就业,不断释放“人才红利”[3]。在2015年5月10日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 全国启动仪式上,总理批示指出:“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4]。2015年10月,总理在与默克尔共同考察安徽合肥学院时表示:中国正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愿借鉴德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让“崇尚一技之长”的理念成为社会风尚,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德国“工业4.0”提供支撑[5]。总理的这些批示就是在当下职业院校治理效能不尽如人意现状下提出来的。

当下我国职教界正在对《行动计划》进行理论反思,虽然对高职院校治理的目标有着不同的解读,可这些观点大多都把焦点聚焦在治理效能上,由此可以得出以下共识,即治理效能是《行动计划》的核心部件。此论断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得出,其一是提升治理效能是治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治理同样如此。高职院校的出现不仅满足了许多家长与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批技术技能人才,并在服务区域经济中大显身手。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随着上个世纪末高职院校在数量上的快速扩张,其内涵建设并没有达到与时俱进,出现了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方式单一、培养出来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低下。由此,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成为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核心需求,效能导向顺理成章成为《行动计划》的方向。另外,针对目前高职院校治理不尽如人意的现状,《行动计划》的关键目标是放弃追求规模扩张与层次升级的冲动,转而加大对高职院校治理的投入,打造一个与社会需求相匹配的高效高职院校。其二是在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应当成为《行动计划》的优先选项。毕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社会经济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高职院校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如在上世纪末期,高职院校的主要职责就是为行业企业培养大批技术技能人才,于是流水线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大行其道。21世纪初,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换代加快,原有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培养成拥有其自身发展“个性”的职业人才,这些变化决定了高职院校治理方式也应顺应这种发展潮流。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而言,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是实现高职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首要选项,是实施《行动计划》的“先行军”。

纵观高职院校治理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前的“政校合一”式治理发展到改革开放至今的“府管校办”式治理,再到今后“有限主导-合作共治”式治理,其基本路径是逐步归还高职院校办学自,即通过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来提升其治理效能,其着眼点均应通过革新高职院校治理方式进行“无缝对接”。可目前的现实是国家出台的政策“热”,可是高职院校却反映“冷”,这种“冷热不均”现象究其实质就是高职院校治理对接的缺位。表现在治理理念上,旧有的治理理念根深蒂固,学校治理往往是新瓶装旧酒,缺乏必要的风险治理意识,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服务能力等方面存在潜在办学风险;表现在高职院校治理机制上,当下高职院校大多仍采用科层制管理,可当高职院校面临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二级学院的管理分权以及学术权重不断增强等现状时,高职院校科层制治理就难免遭遇困局;表现在高职院校治理结构上,高职院校办学自尚待完全落实导致高职院校治理自治空间受到挤压,高职院校学术权力对行政权力的依附导致高职院校治理行政化色彩浓厚,高职院校党政关系不和谐导致高职院校治理“政出多门”,高职院校民主参与监督缺失导致高职院校利益相关方权益受到侵蚀,社会参与机制缺失导致高职院校治理主体的缺位。这些问题的存在是《行动计划》必须面对的困局。

二、着眼于外部治理是《行动计划》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重大突破

针对我国高职院校治理困境,特别是治理效能问题,其解决路径只能是革新,而《行动计划》的颁布则是吹响了行动的号角。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我国高职院校治理革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爬滚打后寻找到了突破口,契机就是从过去只专注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革新转而成为高职院校治理革新的内外兼收。

根据治理功能的分类,高职院校治理不仅应涵盖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同时还应该涵盖外部治理。高职院校治理是高职院校治理组织存在的必备条件,缺少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高职院校治理组织存在的合法性必然会受到质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外部治理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是外部事务治理的基点,可以说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成效事关高职院校整体治理效能的发挥,并对高职院校外部治理起到非常显性的作用,这也可以从两个《行动计划》中得到证实。

对比《提升行动计划》与《发展行动计划》,可以发现,前者大多着眼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其重点任务是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管理制度标准建设行动、管理队伍能力建设行动、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以及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6]等。针对该行动计划的作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为基本实现职业院校治理能力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后者大多关注政府与社会在高职院校治理中的作用,如在主要任务与举措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部分推出了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推动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以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在增强院校办学活力部分提出了推进分类考试招生、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鼓励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以及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等,在完善质量保障机制部分中提出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完善院校治理结构[7]等。针对此行动计划的作用,其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治理与效能应该是对孪生姊妹,正如高职院校治理可以划分为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一样,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同样可以划分为内部治理效能与外部治理效能,而常被提及的高职院校治理效能则往往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代名词,即这种界定只关注了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对高职院校外部治理采取可有可无的态度,这种理念也与系统论相悖。根据系统论,高职院校治理组织应由内部治理组织与外部治理组织组成,它们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紧密有机整体。对此,如何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治理组织中要素的作用,并达到1+1>2的效果,成为目前高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过去高职教育界对治理效能的关注点都集中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上,并把高职院校治理等同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进而把高职院校内部诸要素所发挥的相互功用当作是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获取。而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是从高职院校、政府以及社会三者间关系着手,其聚焦的是高职院校治理活动对上述三者的效能问题。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的取得是基于以下条件的获取,即从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间各自优势来看,仅仅单靠高职院校进行治理,其效能并非总是高效,这可以从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质量中得到明证。在高职院校治理利益相关方中,社会、政府参与高职院校治理的功效是众所周知的。因此,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须在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间进行综合衡量,从而寻找到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最佳途径。而明确高职院校治理外部效能,核心是要对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势力范围”进行准确界定,既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社会以及政府的各自效能,同时又要避免三者间的相互越位,只有如此,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提升才能够得到保障。

《行动计划》的突破点就在于此,即从过去的只关注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转而将内外部治理同等对待,并从理论探讨上升到实践探索阶段。出现这种改变的背景就是当下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效能不佳,须通过引入社会与政府资源来达到高职院校外部治理的突破,并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加快的氛围中得以实现。如在《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导思想部分明确提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在主要目标部分明确提出“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显著提升”。从高职院校治理革新路线图来看,21世纪以来我国高职院校治理革新就是通过引入社会与政府,实现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向高职院校治理转变。此变化要求根据高职院校、社会与政府各自的优势,合理理清高职院校、社会与政府的职责范围,并逐渐建立高职院校现代化治理体制,使高职院校、社会、政府三者间相互关系形成良性互动。

三、外部治理与内部治理的关联是《行动计划》提升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保障

对于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和内部治理效能关联性的解读,则应从理论视角着手。高职院校治理效能的提升取决于高职院校治理权力分配能否在功能与结构上实现优化。高职院校治理权力功能的优化是指将社会与政府引入到高职院校治理之中,其关注点是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高职院校治理权力结构的优化则是指高职院校内部进行合理的机构设置、人员的定编定岗、职能划分等权力分配行为,这与各高职院校当下所进行的绩效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关注点是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效能。鉴于当前高职院校治理体制还留有计划经济与人治化的痕迹,因此它的结构、功能与运行关系都难免被打上上述烙印。如果高职院校治理革新仍局限在以前的固定思维中,固守已有的高职院校对社会、政府的功能范围,其结果必然会是“雨过地皮湿”,最后还是以“涛声依旧”落幕。另外根据结构与功能两者间的关系,前者表现后者,后者决定前者。因此,功能的有效发挥取决于相应的结构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如果保持功能原状,只是对结构进行某种程度的改变,其结果只会是徒有其表的形象工程。鉴于此,高职院校在执行教育部2015年颁布的两个行动计划时,不能够采取区别对待,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如果有些高职院校仍然采取过去的在高职院校内部进行“小打小闹”来应付差事,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方法最终结局是会使这些高职院校治理效能持续低效,并在我国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进程中被历史抛弃。

纵观高职院校治理革新历程,当高职院校治理致力于内部治理之时,即高职院校在忙于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组织研制管理指导手册、细化院校长和其他管理人员能力要求、制订和完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组织开展学校核心文化、优秀学生社团等遴选展示活动、质量年度报告[8]等内部治理来寻求从根本上降低高职院校内部组织的内耗,从而实现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效能的宗旨。另外不要忘记高职院校外部治理效能的提升,将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从高职院校治理革新的成效来看,高职院校治理权力结构与功能合理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推进,并以此为基础,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效能与外部治理效能得到较大程度提升。因此,通过对高职院校治理革新的解读,高职院校在执行《行动计划》时应遵循一个基本准则,即高职院校治理革新在不断完善多元主体治理机制的同时,须持续进行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的革新。

参 考 文 献

[1]詹姆斯・N・罗西瑙.没有政府的治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4.

[2]俞可平.全球化:全球治理[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12.

[3]重职业教育 破解中国就业难题[EB/OL].[2015-05-20].http:///gn/2014/05-24/6208159.shtml.

[4]:加快发展现代职教 培养高素质劳动大军[EB/OL].[2015-05-10].http://.cn/c/2015-05-10/173031814838.shtml.

[5]:中国愿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和经验[EB/OL].[2015-10-30].http:///a/20151030/46056477_0.shtml.

教育质量提升年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基础教育质量

一、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重要性

(一)把好人才培养的“基础关”,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78%,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而基础教育的整体质量则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未来的人才素质。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遵循基础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以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为指导,及时掌握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基本状况,发现存在问题,引导政府和学校不断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奠定坚实基础。

(二)消除城乡教育资源失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在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应该清醒认识到,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仍比较落后,城乡教育差距过大,教育资源失衡,尤其是在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表现得更为突出。以陕西延安地区为例。农村小学和初中任课教师中,高中和中师中专学历的比例仍然占28.2%和8.9%,农村地区分布着超过96%的小学和超过70%的普通中学,但是农村小学的教学和生活用房的面积在全市小学教学总面积和生活用房总面积中的比例不足90%,农村中学的教学和生活用房面积比例刚突破60%。城乡教育资源的失衡,使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诸多困难,教育质量难以保证。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监控,全面了解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状况,客观评估一个地区的基础教育办学效益,使国家和地方政府有的放矢地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

(三)实现教育督导工作的转型,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

多年以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重基础教育的“工程”,更多关注的是办学条件、校园环境、教学设备等,轻基础教育的“质量工程”,很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教育质量。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就是要促使教育督导工作实现由注重环境的“硬件”评估向注重内涵式发展的“软件”评估转型,切实把督导工作的重点放到基础教育质量的监控上来,以增强教育督导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更好地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以便科学把握和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教育督导的服务水平。

(四)推进素质教育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通过对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全面准确掌握学生的素质发展的实际状况,积极探索基础教育阶段人才成长和培养的规律,为推进农村地区各个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提供实践和理论依据。同时,通过对学生学业和成长的监控和评估,帮助学校及时诊断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成长过程的表现特征,掌握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情况,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案和教育策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构成要素

由于人们的基础教育质量观、研究的方法论和关注点不同,所以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内涵和构成要素的理解也就不同。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基本现状和发展特点,从内适性、外适性和个适性教育质量观的结合点上来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就是以国家教育目的和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为指向,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为目标,在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宏观指导下,运用监督、评估、反馈、改进等技术手段来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基础教育质量的管理系统。

(一)政府保障机制

《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政府是天生的无法替代的责任人,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提升的主体。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政府保障机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基础性要素,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有效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因此,要不断完善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政府保障机制,其首要任务就是要强化政府责任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核心作用,依法明确和履行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坚强保障。其次是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加大中省财政投入、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优先编制预算、优化支出结构、加强经费使用监管等有效举措,确保农村教师工资经费和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费用的按期到位,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资金保障。再次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教师定岗聘任、校舍规划和建设以及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政府应加大统筹力度,优先满足和重点考虑农村中小学校的资源配置,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公平保障。

(二)制度约束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约束机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规范性要素。只有通过质量责任明确、质量目标科学和注重持续改进的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制度约束,才能发挥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作用,确保基础教育活动朝着预期的质量目标方向有序运行。从目前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建设的实际来看,健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制度约束机制应着重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一方面政府及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教育执法制度,明确《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规定的政府、学校和教师应担当的教育质量的法律责任,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法律法规建设,增强其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二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借鉴ISO9000质量管理的先进理念,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和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为依据,确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方针,建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目标体系,编制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手册,制定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程序文件和操作文件等。

(三)质量监测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质量监测机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关键性要素。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持续有效的监测,从宏观上全面把握和了解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真实情况和实际水平,有助于缩小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校际差异,确保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因此要加强和改进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既要重视以质量监测为主要手段的外部质量监控的完善,又要加强以健全学校自我发展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质量监控的建设。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外部监控方面,应建立和完善符合广大农村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实际的质量监测机构网络。目前教育部依托北京师大成立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从国家层面对基础教育质量实施外部质量监控。在国家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统筹指导下,成立省、市、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机构,明确各级监测机构的职责、任务,多层多元、全面持续的监测农村基础教育质量,使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始终处于不断完善和改进状态之中,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提供咨询和预警。同时,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内部监控方面,进一步改进农村学校内部质量监测机制,从学校内部的质量监测组织、职责任务、质量标准、监测制度、队伍建设、自我发展等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使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自我监测、自我评估、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能力得以提高。

(四)持续改进机制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持续改进机制是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目标性要素,是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升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综合性机制。从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模式来看,学习型组织模式可以说是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的持续改进机制最适合、最有效的模式。因此,应引导农村中小学校长着力抓好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创造积极性,努力营造一种弥漫于学校与教师集体的学习氛围,不断培育自身及其教师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并使其制度化,以提升学校及教师集体的教学改革研究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发现和识别存在的差距和需要改进的项目,及时、持续而有效的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学习型组织的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实施“教研兴校”战略,学校可以采取强化教学研究意识、加大教改实验力度、开展行动研究、营造教研氛围等措施,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改革研究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会诊、组织专题性论坛、召开头脑风暴会议、开展经验交流活动、定期教研成果信息、进行家访和社会调查等系列活动建设学习型组织,增强学校持续改进教育质量的整体能力和水平,使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成为学校和教师追求的一个永恒目标。

三、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的对策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调控政府保障机制、制度约束机制、质量监测机制和持续改进机制等要素,以形成最佳匹配方式和最优联系方式,充分发挥其全面、有效和持续监控基础教育质量的功能,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农村基础教育走科学发展之路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首先在认识层面上要彻底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农村基础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观,才能使农村基础教育走上科学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具体来讲,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农村基础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正确处理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是农村基础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与农村其他教育机构、城市基础教育的发展等相衔接、相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三是农村基础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获得平等的义务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四是农村基础教育要注重内涵发展,处理好学校硬件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的关系,在改善基础设施、办学条件,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等的同时,要依法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努力培育学校办学特色,不断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二)提高质量管理能力,推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管理创新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在实践层面就是要充分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管理者等教育质量管理主体的领导、组织和管理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活动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战略思考,把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纳入到农村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规划之中,保障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持久和深层次的改进与提升,为此,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管理者要在提高质量管理能力上下功夫,主动接受质量管理思想、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学习和培训,在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管理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教育能力、质量团队建设能力、质量策划能力、质量控制能力、质量分析能力、质量预警能力和质量改进能力。同时积极进行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管理方式的创新,努力在三个维度上实现质量管理方式的转变:一是在外部维度上,关注社会系统诸因素的变革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需求,不断深化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建设以社会发展需要为取向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做一个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战略型质量管理者。二是在内部维度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教师生活质量和学校集体利益,做一个诚信、民主和服务型的质量管理者。三是在自我维度上,要有强烈的质量责任感,注重学习,准求卓越,做一个不断进取,豁达开朗的学习型质量管理者。

(三)培育学校质量文化,实施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立校战略

构建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监控长效机制,在学校层面就是要积极培育具有农村中小学特色的学校质量文化,形成人人关心质量、个个追求质量、部门联动抓质量的良好文化氛围,推动质量立校战略的实施。作为农村中小学校长,要从基础教育的性质、地位和培养目标的高度,从农村中小学自身的优势和特点的角度,按照“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科学设计学校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其成为学校师生教与学活动共同追求的质量观。同时要建立健全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质量管理机制,从过程到方法,从知识到技能,从情感态度到价值观,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在不断改革和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中持续改进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另外,要贯彻质量管理的“三全”原则,引导广大教师全员参与质量保障活动,进行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全要素质量监控,推进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齐抓共管机制的有效运行,努力建设领导重视教学、制度保障教学、教师热心教学、教研促进教学、安全稳定教学、经费保障教学和管理服务教学的学校质量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史宁中,柳海民.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趋势与政策建议[J].教育研究.2005,(6):31.

[2]陈遇春,刘雨凡.延安农村义务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