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知识创新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 新型城市形态与城乡统筹
作为某种文明形态,城市是一个历史范畴,其自身也是发展变化的。但是,随着全球范围的现代化进程,城市所具有的聚集带动和导向引领这两个基本功能,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所谓聚集带动,主要指在财富的产生和增值、消费方式以及人口分布等方面向城市集中的某种空间形态;而导向引领则是指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即文化意义上的农村城市化,也就是说,不仅仅是农业工业化和农村人口大幅减少等方面的变化,而且城市还成为农村的发展动力和观念参照。在此意义上讲,城市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载体,其发展形态也必然会有自己的一般规律。
但是,中国在这方面有两个特殊的因素,一是农村人口比例太大,而且绝对数量太多;另一是现代化起步很晚。由此带来两个矛盾:第一,现代化的高速发展加快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但城市却不可能提供太多农村人口的空间转移;第二,现代化必然带来资本和财富向城市的集中,但后起现代化没有条件,而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更不允许农民的破产。因此,中国城市的发展就不可能是一般意义上城市功能的自然实施,而只能是对于城乡整体发展的协调统筹,并由此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形态。
当然,新型城市形态的必然要求并不仅仅在于城乡统筹,比如还有经济结构、生态宜居、消费取向等因素,但是就中国的特定情况,尤其是所谓城乡“二元结构”的现实来讲,城乡关系必然是现代化整体发展的一个主要基本因素,所以城市城乡统筹也就成为新型城市形态最基本的功能机制。同样,城乡统筹也是多层面和综合性的,比如针对身份及相应权利的主体统筹、以经济活动为主导的要素统筹、以空间形态为载体的区域统筹等,新型城市形态的形成就必然要依赖于并体现为一系列的自觉创制。但是,现在的研究似乎并没有自觉认识到新型城市形态的创制问题,也没有从这个创制的整体角度来对待诸如城市化、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城乡统筹等方面的联系。事实上,新型城市形态创制是中国现代化特有的要求,城乡统筹就是应对这个要求的一个统领原则和政策机制,因此,新型城市形态创制和城乡统筹是互为因果和互为表里的,作为某种文明载体的新型城市形态也必然是在对于一系列关系的把握和处理中生成的。
2 若干基本要素关系
从上可以看出,作为创制针对的各种关系处理本身就构成了某种城市形态的基本要素,它们大致包括同一辖区内不同行政级别之间的职能及行为、本地(或常驻)居民与外来(或流动)农村人员、社会群体与发展取向以及整体形象的内部城乡关系等。
2.1 行政级别与职能行为
每个国家都分为若干行政区划,而且不同区划的政府机构都有相应的高低行政级别,因此,如果说政府都是设在城市里的,那么从空间形态来看农村是由城市管辖的。但是在中国,不仅农村是属于城市行政辖区之内的空间区域,而且所有地方的农村都是由城市领导的。这样,不仅城市形态的建设必然要涉及农村的情况,新型城市形态的创制更不得不处理好两种关系,即行政管辖职能与社会发展功能的关系以及城市和农村的利益空间关系。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种关系都存在某种矛盾。在前一种关系中,一方面是行政级层之间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另一方面,不同级层的政府职能又是大体相同,缺少按照所属区域社会发展功能所做的相应区别。在后一种关系中,一方面所有城市的发展都需要向农村扩张,另一方面农村自己却没有对应的谈判主体。因此,从这两个关系的结构来看,所有关系到利益取向或分配的问题实际上都是从城市角度考虑的,至少是以城市为出发点。
一方面,政府职能是从城市角度来设置的,农村工作只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不仅职权上有诸多局限,而且在观念导向和决策制定上都是由城市来领导的。因此,虽然现在都说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但实际上并没有弄清楚这个“二元”的真实含义在于一元化领导下的权利和利益差别。换句话说,并没有农村自己的行政体系,而直接管理农村事务的乡政府的职权又是极为有限的。事实上,城乡各自的自然形态必然是不同的,如果要破除的是城乡在权利和利益方面的二元结构,那么新型城市形态建设要做的就应该是某种功能上的协调统筹。从行政管辖职能和社会发展功能的关系来讲,不同行政级层(比如中央、省和直辖市、市、县、乡)的政府的职能区别就不应该仅仅是权限的高低以及内容的宏观和具体,而且还要针对其不同的文明形态和发展任务设定相应的职能区别。
另一方面,无论城市的各种管辖职能还是其利益空间的占有,都具有向农村扩张的趋势。事实上,城市本身也有不同空间关系,主要包括分离和重叠两种类型。所谓分离,就是某行政区划的空间就是它的城市范围;而重叠则是指不同行政级别或区划共处同一空间。一般说来,分离形态的城市与其辖区内的农村有明确的空间界限,因此,由城市建设所带来的向农村扩张已经成为政府的正常职能。重叠形态的城市有两个级层类型,一是首都和省城,另一是市县和乡镇。前一种类型中的中央和省实际上是驻在某个城市内进行领导,所以向农村的扩张在空间上是由所在的城市承载的。后一种类型的扩张比较直接,因为不仅市、县本身都有农村地区,而且乡、镇就是和农村连在一起的,尤其是各种小城镇、中心镇的建设,其空间都是由农村提供的。但是,这里的问题并不在于城市向农村的空间扩张是否合理,而在于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区别。在这方面,农村的最根本弱势并不在于农业产业的利润增值局限,而是公共用品供给的差别,然而问题又恰恰在于,由于社会形态和发展功能的不同,农村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与城市形态一样的均等化公共产品供给。
由上可以看出,新型城市形态必须针对城乡统筹目标和功能,调整不同行政级别的政府职能设置,针对城市和农村的社会发展功能设置有所区别的政府职能体系,并从公正和公平角度建立统筹协调城市和农村利益空间关系
的机制。
2.2 本地居民与外来农村人员
城乡统筹本身就是多层面和综合性的,比如上面提到的身份、权利、经济要素、空间载体、区域统筹等方面的统筹,但是,这些方面都涉及到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人员的流动和混杂,因为城乡统筹是以城市和农村两个不同社会空间的存在为前提的,所以必然会有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这种流动方向主要是由农村流向城市,而且尽管现在仍实行城乡两套户籍管理体系,但是这种管理已经不再构成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主要障碍。由于农村人口的进驻,城市就在不同的身份、权利、习惯等各方面显现出人员混杂的特征。在此意义上讲,城市不得不在自己的社会空间内进行城乡统筹,而由此形成的新型城市形态的一个基本要素关系,就是协调本地居民和外来农村人员的流动与混杂。这方面大致包括三个内容,即土地的综合利用和管理、原驻地农民的安置和转型以及农民工问题。
目前,土地综合利用和管理是针对城市向农村扩张而言,主要包括城市周边农村土地变性和使用以及征占农村土地和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民)转(居)民”的用地变化。因此,尽管土地综合利用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包括许多内容,不过从城市形态来讲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土地利用的功能结构,另一是地上建设的形式类别。从功能结构来讲,除了城市扩张用地,主要是通过整合农村居民点和其他村镇用地,使农民向城镇中心和城市居民点集中,从而能够在建设用地规模微量增加的约束下,实现用地布局和用地性质调整,并以此来强化土地的产业和生态功能。至于建设形式问题,主要体现在发展趋向和城市形象等方面。所有这些做法都是以农民失去土地为前提或代价的,农民只是城市土地(及其附加空间)综合利用和管理的安置对象,无法成为这种利用和管理的利益主体。
所谓原驻地农民的安置和转型,就是为转为城市居民的农民重新赋予身份和分配相应的权利。一般说来,这方面的工作主要就是征地拆迁、农民上楼、统筹就业和社保体系建设。但是,这些工作存在两个互为表里的问题。一方面,赋予的身份和分配的权利都是由制度决定和制约的,无法进行交易,因此只能就附着在相应权力上的利益(主要是土地的得失)进行补偿。由此带来的矛盾主要是无法为补偿的标准定价,而且补偿隐含着补偿者的某种理亏,于是又造成被补偿者“十补就不足”心态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权利并不能替代实际能力的具有,因此,被安置者缺乏相应就业转移途径和社会保障的状况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改善。
随着经济形态的变化,农村会有大量的多余劳动力,这不仅是指务农劳动力的大大减少,而且还在于非农的劳动力不可能在农村找到就业转移的途径。因此,被称为农民工的农村劳动力到城市打工现象,其实是今后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一个主要形态。换句话说,农民工并不是一个暂时的就业形态,而是一种仍将长期存在的非正常流动就业大军。所谓非正常,主要就是指他们作为某种特殊的群体吃住和工作都在城市,但既不具有城市居民的身份,也不能进入城市就业的体系。
由上可以看出,对于本地居民和外来农村人员这个关系要素,新型城市形态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创制。第一,土地综合利用和管理不仅要针对城市扩张与原农村土地的关系,还要打破城乡的体制界限,为进城的农村人口留出生存和生活空间;第二,必须建立适合原驻地农民在身份上向城市转移的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障体系;第三,在外来农村人员个人具备相应能力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其进入城市就业体系,包括进入公务员系列和事业单位。
2.3 社会群体与发展取向
城市中有不同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正常现象,不过这种现象在中国更有一个特殊的情况,即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将在两个主要方面不得不接纳农村及其人口的融入,一个是城区向农村的扩张需要,另一个是农村本身的城市化。因此,除了不同城市人口的相互流动,某一城市(或每个城市)主要由三部分不同的社会群体构成,即原驻城市居民、“农转居”(或“农转非”)的居民以及农民工。由于城乡统筹并不仅仅是城市支持农村,还包括城市空间内的城乡统筹,由城市领导农村所体现的不同行政级层之间的统筹,城市辐射带动和农村本身城市化的统筹,上述三个主要社会群体在发展取向上就不可避免地有着资源占有、禀赋条件和利益获得等方面的不同或差异,而且这种情况仍将长期存在。
这些不同和差异的内容很复杂,涉及的领域或方面也很多,但是从总体上不难看出,这里有一个两难悖论:上述情况的存在并不单纯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自然结果或伴随现象,同时也是城乡统筹政策的允许甚至促使;但是,只有继续实施城乡统筹,这种情况中社会群体与发展取向的差异或矛盾才可能得到协调或转化。因此,新型城市形态在这方面的创制实际上并不仅仅是农村向城市的看齐,更关键还在于农民、农村和农业三个方面与城市关系的根本变化,即由农民和城市居民共同构成城市主体,农村成为城市的真实空间,以及农业融入整体的城市经济产业。从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来讲,新型城市形态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创制,在于形成包括新型农民在内的各种不同身份主体的建设合力。这里当然存在公正和公平的问题,比如如何处理农民转成城市居民后的权利安置以及农民工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但是,公正和公平的实现,或者说现实中具有公正性的公平是有条件的,因此,就社会群体与发展取向这个要素关系本身来讲,它所反映的并不是如何消除不同社会群体的差异,而是以各种形式进城的农民如何作为主体在不断适应的过程中积极参与新型城市形态的建设。
2.4 整体形象的内部城乡关系
形象其实是一个主体(或事物)的主导或突出特征在别人(或外界)那里的反映,所以,新型城市形态是需要整个城市来自觉塑造的。同时,形象又是感性的和整体的,是不同的个人通过不同的甚至是偶然的体验获得形象反映。而这些反映的相同或相似方面就可能形成某一形象综合的和主导性的特征。但是正因为如此,城市形象的作用其实并不是外在的或对象性的,相反,某种形象一经形成,它就对城市本身或内部的状况具有两个独立作用。一方面,形象的特征往往就成了社会层面的认同和价值观导向(比如“新北京、新奥运”,“振兴老工业基地”等);另一方面,成为整体发展的机制依据和利益目标(比如“硅谷”、“大学城”、“历史文化名城”等)的导向。因此,如何塑造城市形象,直接关系到城市形态是否具有以及能否实现在稳定与发展方面的协调合力。换句话说,如果城市内部在其精神和物质的层面以及相互关系方面出现明显的不一致,这个城市的形象或者就是各种矛盾的混合体现,或者与预期的效果不符。显然,自觉塑造城市形象的工作内容很多,不过就本文的主题针对来讲,这里要说的是城市形象本身的城乡统筹要素,也就是由城乡要素构成的城市内部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大致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精神(或文
化)导向,另一是物质(或利益)机制。
由于形象从特征把握来讲是某种对象性的感性反映,因此,在精神或文化层面最能形成或表明城市形象的要素,主要体现为某个城市在精神面貌、生活方式、消费导向以及开放态度等方面的总体趋向和相互关系。相对说来,作为主体的某种导向性观念或信念特征,精神面貌主要体现为人的自信感、满意度和价值观;生活方式主要体现为消费的水平、形式和导向;开放态度主要是指对外界的了解程度和接纳方式。但是,城市形象本身的特征极少是单一的,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现,而且其内容也是丰富和综合的。对于城乡各自因素混合并存的城市来讲,城市形象形成的基本要素关系是由“城里人”和“乡下人”这两个社会群体的文化差异构成的。因此,最重要的是价值观导向的树立,比如城市的开放接纳姿态,农民融入城市建设和生活的平和心态,对生活水平差别的承受力,多元生活和消费方式的宽容并存,等等。
对于一个共同体来讲,虽然价值导向和文化传统对整体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和主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支撑因素不可能长时间与具体的权利和利益相脱离。换句话说,不仅精神面貌需要相应的物质基础,而且不同社会群体在其权利和利益方面的长期不一致,会使价值观导向难以真实树立和维持,甚至可能导致虚假和瓦解。因此,必须建立支撑精神(或文化)形象预期的物质(或利益)运作机制。就城市内部的城乡统筹来讲,其形象在物质层面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行政业绩与区域利益、政策针对与连接机制、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等关系。
就行政业绩与区域利益来讲,当前存在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即一方面是行政区划各自为政的地方政绩主义,另一方面则是城乡经济的分离。各级和各地政府都要有经济业绩,而且相互攀比,这样一来,在同一个城市中不仅难以形成经济要素的整合互补,而且各主要产业既不依赖或属于同一种城市形态的经济发展导向,也不在功能上构成建设这种城市形态的经济支撑合力,仅仅是按各级和各地政府的需要被随意选择和安置。同样,支持城市形象的经济基础是一种整体性城市经济,不仅包括城市近郊的农村经济,而且由于行政上城市对农村的领导,也包括该辖区内的农村经济。但是,由于农业对经济总量的贡献不大,政府或者仅仅从国家政策(比如粮食供应和粮食安全)的角度对待农业,或者把对农村的支持看成一种负担。事实上,经济基础对城市形象的支撑作用并不取决于经济总量的大小,而是体现为经济部类、行业、产业、方式、技术等方面的某种特征,因此这里要统筹的是各种协调互补的经济要素,或者说是以经济活动为主导的要素统筹,否则各经济支撑因素就可能相互独立、分散隔离,难以在功能上构成一个整体的城市经济形态。因此,行政业绩和区域利益这一关系要素的协调,要求统一规划某种城市经济的导向和特点,对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做空间形态的区域统筹,并积极开拓与城市特征相适应的现代农业以及农民的就业途径和形式。
政策针对与连接机制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个是人,一个是事。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讲,所谓破除体制上的二元结构,首先指的就是身份及相应权利的主体统筹。主体指的就是城市居民和进城的农民,因为他们无论在制度权利的安置还是实际能力的具有方面都是不对等或有差别的。因此,主体统筹在政策针对上主要就是如何帮助进城农民顺利转型;而连接机制主要就是改革那些有碍逐步实现与辖区内城市化进程相一致的农业和农民转型的政策。在事的方面,主要是处理政策的特殊与一般和权限的整体与部分两个关系。所谓特殊和一般,主要指政策的普适性与各种特殊政策(比如重点、试点、优惠等)的关系;而整体与部分,主要指整体规定与具体情况的不相适应。就城乡统筹来讲,这两个关系主要体现在对待农村利益方面,尤其是城市决策对农村发展的制约。比如,农村中作为试点或重点的优惠政策其他地方无法享受,农村发展的各种审批在行政职权方面的限制,农村的具体项目因城市规划而无法整体考虑等。
一般说来,城市规模与人口数量存在某种正相关关系。但是,对于多大的城市规模才算合适并没有一定的标准,所以从城市形象的物质支撑来讲,这个关系要素与其说是结构性的不如说是功能性的。换句话说,作为城市形象的构成要素,这个关系实际上体现为某种物质或利益层面的运作机制,而就城市内部的城乡关系来讲,这个机制就不得不考虑城市规模上的向农村扩张以及人口数量上的农民进入城市。因此,这个机制如果在功能上能够支撑和构成合理预期的城市形象,那么它至少应该包括三个基本内容。首先是动态管理与自然进出相结合。城市是发展的,管理当然也应该是动态的,但是,这种动态的根据不仅仅是城市的发展变化,而且还在于发展本身的预期。因此,管理应该针对自觉的预期制定相应规则,从而使不能够适应这些规则的人根据自身的利益,选择留驻或迁出某一城市以及转入其他城市。从实际情况来讲,这种自然进出的人主要就是以各种形式进城的农民。第二是整体规划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一般说来,城市周边的农村对该城市具有生态涵养的功能,因此,村镇规划不仅是城市整体规划的构成部分,而且两者的关系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状况。第三是规模发展与功能分化相一致。合适的城市规模虽然没有一定的大小标准,但空间结构的无限制扩大显然不利于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或者说使各方面的功能整合困难增大。因此,需要从各种区域功能的划分尤其是城乡不同功能的空间结构关系来规划和调整城市规模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分布。
3 小结
以上讨论的是中国整体发展需要处理的两个重要关系,即新型城市形态与城乡统筹的关系、以及新型城市形态创制必然要涉及的基本要素关系。事实上,这两个关系是不同层面的问题,相对说来,如果前者所针对的是某种原则导向,那么后者就是创制实施的具体操作方面。不难理解,限于篇幅这里只是指出了这两个关系的内容方面及相互联系,并没有就如何“处理”这两个关系做专门的具体分析。但是,如果对这两个关系的指出和说明是符合事实的,那么如何“处理”的基本原则和途径已经隐含其中了。因此,作为上述讨论的小结,至少可以从发展的角度指出以下几点。
(1)由于农村在发展方面的相对弱势以及整体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城乡统筹不仅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一种道义责任,而且是整体发展必然具有的客观要求和能够做到的建设实践。但是,城乡统筹并不仅仅是“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围绕城乡双方的各种关系互动必然会生成某种新型的城市形态。对此,现在就应该有自觉的认识以及相应的创制设计。
(2)由于各种自然(或客观)条件和社会主义方向的关系,城乡统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有的任务,因此,与其他国家不同,中国农村的城市化不仅是由新型城市形态来支持的,而且其发展也是以这种形态为引导并作为这种形态的构成部分的。
[关键词]课堂 教学法 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1-0174-01
多年以来,我国职业教育迅猛发展,茁壮成长,发展迅猛。特别是这几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随着国家中等职业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项目的推进和深化,让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清晰的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过去那种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
一、为什么要改
注重能力培养,提高职业能力素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这也是由中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所决定的。因此,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是职业学校发展建设的重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基本上是由过去中专、技校、职业中学等类型组成,不管中专也好,技校也好都没有脱离原来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听课的教学方式,技校只是在动手时间上比其它类型要多些罢了。近一年来,我们先后走访、调研了国内外10余家知名企业、职业学校,包括BIBB(德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等多家专业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职业教育最终定性为人的教育,也是一种终生教育。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种,也具有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尤其是中等职业学校课堂所面对的教育对象多为15、16岁的青少年,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互动性强,精力旺盛,对形象、直观事物掌握容易,但存在着注意力集中不持久,对语言,文字刺激响应差等问题。因此,要解决中职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重新构建中职课堂教与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二、怎样改
教学改革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什么?因为,它的发展和变化与国家政策、国情、区域经济等因素密切关联。脱离这些背景因素谈教学改革创新是不符合实际,是盲目的。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企业员工。职业能力是技术与素质的综合,学生在职业学校进行职业能力的培训,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目的。因此,教学改革创新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从思想上转变
首先要有清醒认识,从头脑里就要根除遵循守旧思想,打破一些传统框架束缚,建立一种与时俱进的新型职教理念,只要不违背基本教育规范,大胆创新,深入实践的开展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2.立足社会、企业需求
职业教育的职业特性是非常强的,其目的也是为了满足社会、企业的岗位需求,改变教学方式就是要学生在课堂中迅速理解和掌握重要的岗位知识。所以,教学改革创新应该贴近企业活动,贴近生产实际,讲求课堂与车间的融合。
3.转变角色,以人为本
学生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核心,而不是教师,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引导者。尊重学生个性,理解学生课堂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肯定学生的思考和成果,鼓励学生成长。
4.提升教师能力,注重教学方法创新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能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教学资源的不同,教学环境的不同有效的组织、策划、实施、评价教学活动。所以,教师是教学改革创新主导,提高教师能力是关键。
三、教学改革创新实例
我们曾远赴德国,接受德国先进的职教理念的学习,观摩和参与了众多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如:“头脑风暴”、“滚珠法”、“鱼缸法”、“倒三角法”等,据不完全统计,德国课堂教学方法不下几十种。这些教学方法给德国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给德国职业教育戴上了严谨、科学、有效的光环。这么多的教学方法,我们能否直接拿来用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由于国情、职教理念的差异,对于德国的教学法,我们只能借鉴使用,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结合自身情况大胆创新。以下就是根据我们学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开发成功的教学法――“螺旋互促式教学法”。我们实施快一年了,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螺旋互促式教学法实的特点:
1.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理实一体教学;
2.适合班级人数较多,设备资源不足,双师不足的情况;
3.人为分为两组,理论和操作交互促进学习展开、运行。
(二)螺旋互促式教学法的具体实施
1.运行结构图
“螺旋互促式教学法”实施结构图
2.运行说明
(1)以40人以上班级为例运行,教师2名;
(2)一体化教室1件,机床设备6台;
(3)教学课时根据任务大小确定,增加或减小课程环节;
(4)平分为A、B两组,分别有两名教师授课;
(5)过程如下表
参考文献
[1] 德国职业教育研究院BIBB.de,2012年9月.
[2] 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7月29日.
[3] 国家教育部,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及建设任务书,2010年.
关键词: 舞美 设计 创新 重要性 具体性 艰巨性
创新是舞美设计的生命与灵魂,它直接关系到整个舞美设计的优劣成效。从本质上说,没有创新,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舞美设计。所以舞美设计的创新,是舞美设计的重中之重。
然而,舞美设计的创新本身,又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将其分解为以下三大层面,对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论述。力求对于舞美设计的创新,提供理性思辨与设计实践的双重参照系。
一、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是舞美设计的重中之重,必须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
其一,创新是当今世界的大主题,我国也将创新确定为国家战略之一,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各个领域都以创新为主线与核心。其二,创新是艺术的生命与灵魂。世界上所有国家、所有民族的所有艺术,都以创新为生命与灵魂。“艺术创作是人类一种高级的、特殊的、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和创新。没有创造,没有创新,就没有艺术。这就意味着艺术家必须不断地超越前人,超越同时代人,以及不断地超越自己。”[1]P250其三,创新是舞美设计的生命与灵魂。舞美设计的创新决定着整个舞台美术的创新,而舞台美术的创新既服务于整个舞台艺术的创新,又与舞台艺术的创新同步一体,有时甚至对于舞台艺术的创新,起到重要的提升作用。例如现代京剧《骆驼祥子》舞台布景中旧北京歪邪的城门的设计,就深化了剧目的主题思想——预示象征着旧社会的行将灭亡。
二、创新的具体性
舞美设计创新,既不是空想,也不是空谈,而应当是切切实实地具体落实到舞美设计的各个艺术环节之中。
其一是布景设计的创新。舞台布景设计是为舞台艺术提供典型环境、营造舞台氛围、提升舞台文化品位的设计,也是舞美设计的重要艺术环节。因此布景设计的创新,也是舞美设计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范例。例如湘剧《吹鼓手告状》中的布景设计,就“将铁画作为舞台装饰的中景,天幕不是蓝天白云,而是尼龙纱幕,舞美用前后投光的方法在色彩、亮度上下功夫,表演区也用提炼的方法突出中心部位,整体舞台效果比较干净、透亮、多彩,与该剧的喜剧风格非常吻合。”[2]P135近年来,大屏幕投影布景以崭新的面貌引领舞台美术设计的新潮,大多以主屏、侧屏、天幕、地屏、眉屏、背景屏等构成多元化、全方位的舞台布景,其设计的创新变之高,令人瞩目。例如央视春晚中《雀之灵》舞蹈的布景设计,就别出心裁、别具一格:天幕、侧屏、背景屏均设计成深绿色的原始森林,泛出萤光,并有蝴蝶和花瓣在飞舞。地屏设计成升腾的云雾与星球的光芒,营造出诗意盎然的意境,创造出生动新颖的3D视觉效果,强化了该舞蹈的空灵感。
其二是服装设计的创新。服装素有“演员第二皮肤”之称,服装设计的创新也是舞美设计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舞台服装的设计,要在款式的新锐、面料的新颖、色彩的新鲜、工艺的新潮上大作文章,力求做到全面出新。
其三是道具设计的创新。道具有“演员的第三只手”之称,它有助于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可以增加舞台亮点。近年来,舞台道具设计的创新大大拓宽了领域、开阔了视野。例如观众手中的莹光棒、鼓掌器等道具,就从台上走到台下,强化了演员与观众的情感互动。增强了亲和力。
其四是化妆设计的创新。化妆是舞台美术的“美容术”,其设计的创新,主要是化妆材料、化妆方法的创新,例如现代化的眼影、眼线、眉线、唇线等等。
其五是灯光设计的创新。要把灯光“舞台太阳”的功能拓展到“舞台魔幻术”,通过电脑灯、激光灯、造型灯、频闪灯、柔光灯、散光灯、聚光灯的运用,制造出舞台艺术的美妙奇幻的世界。
其六是音响效果设计的创新。要充分发挥高科技电子音响的奇效,创造出视听一体、音画同步的舞美效果。
三、创新的艰巨性
舞美设计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全面实施、一丝不苟,充分认识到它的艰巨性。
而克服这种艰巨性的必要保证,就是设计者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与渊博的知识(文学知识、导演知识、表演知识、舞美知识等)和良好的灵气、悟性。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影响;研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17)04-0097-01中国图书分类号:F275文献标志码:A
1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
1.1理念上发生了变化
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必须改变财务管理理念,理念是改革的关键,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重点放在企业的利润,对企业可持续长期发展考虑不周,注重企业短期的经济效益。现在企业发展管理理念促使企业进行多方盈利,考虑企业各方面都得到保障,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企业管理者理念的更新,是财务管理改革,追求创新的关键因素,因此管理者必须更新理念,改变思想意识。
1.2竞争与合作共同发展要求企业创新
同类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竞争,但现在企业管理理念是在竞争中寻求合作,谋求双方共同发展,在企业发展上力争创新。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在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双方共同能力,在技术上、管理上进行创新改革,利用先进技术,改变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多元化的财务管理方法共存,以双方获取更大利润,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1.3復杂的市场经济增加了财务管理难度
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企业在不断变化中的发展,这样给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发展增加了难度,企业的发展要根据市场发展规律,遵循市场发展为导向,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开拓市场需要的产品,让企业在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位置。
2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
2.1财务管理目标的创新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但财务管理目标应该是动态变化的,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财务管理目标需要改革,在知识经济的主导地位下,财务管理目标需要实现企业的盈利,在盈利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发展,财务管理目标是保障企业的经营者、合作伙伴、公司员工都达到盈利,知识在企业管理中的参与,改变了财务管理的模式,提升了财务管理职能。
2.2资本结构的优化创新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部门必须根据企业财务的实际情况,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可靠的财务分析报告,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让其有限的资本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资本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策略,随着知识资本逐渐在企业资本中的位置不断提高。传统的金融资本为主的资本理念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因此根据当前知识资本重要性凸显的现状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创新。资本机构优化的创新,这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提升企业资本结构优化创新,保障企业利润最大化。
2.3财务成果分配方式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占据主导,财富分配的分配方式中要加入知识资本的位置,通过将知识资本位置的确立,是具备知识资本的人员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能力在企业财富分配中获得应有的报酬。在现有经济体制下,财务成果分配形成发生改变,不是以工作量,工作时间为分配依据,将以知识资本的参与程度为成果分配形式,也就是说现在根据工作能力进行成果分配形式,激发知识成本参与企业改革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这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发展在不断改革,其分配形式必须改革以适应企业改革发展需要。
3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策略
3.1企业财务管理标准的提升
企业在激励市场竞争的背景下,财务管理标准需要发展及不断创新,财务管理部门管理者需要提高素质,这是企业财务管理标准提升的关键因素,现有财务管理者有的不适应现代财务管理发展需要,必须提高其素养,提高其专业能力,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财务管理的创新发展。
3.2财务部门学习能力的提升
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是全方位的,随着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运用,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因此财务管理部门为了跟上企业的发展也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手段。企业财务部门通过不断学习既满足了财务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了财务人员的竞争力,又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改革提供了动力,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这种学习能力是其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参考文献:
[1]彭华.论网络经济时代财务管理创新[J].全国商情,2016(36).
[2]张继德,胡月.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创新动因、初始条件与策略研究[J].会计研究,2016(08).
[3]赵莉萍.财务管理创新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15(09).
知识其实就是一种信息,一种资源,只是将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然后形成一种动态的资源。所谓知识管理就是对信息与资源进行管理,但涉及的信息是经过整理和整合的。而企业中开展知识管理就是不断地开发人的潜能,通过人拥有的知识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也就是通过人的才能收集和整理关于企业营销的相关信息并进行整理、研究,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绩效,即为企业获取更多的效益。这里涉及的企业营销知识管理是将知识管理应用到企业的营销管理中,主要针对的是营销管理活动,通过知识管理提高企业营销组织的创新能力与应变能力,以达到提高营销绩效的目的,而在知识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现代化科技产品平台,实现对信息的收集与管理。
2企业营销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在目前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企业想要在不断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员工创新的思维,利用创新思维开发创新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知识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适应能力,企业通过开展知识管理,能够了解市场变化的情况,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而在企业的营销管理中实施知识管理也是顺应时展的需求,传统的营销管理模式把重点放在了企业的有形资产上,不注重知识管理。随着时代的进步,知识资源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如果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就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尤其在营销管理上,更需要创新能力与对环境的应变能力,如果不及时地更新营销知识,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就会滞后于其他的企业。只有在营销管理中把握好知识管理,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企业营销知识管理的应用
3.1营销知识的采集
实施企业营销知识管理的首个阶段就是进行营销知识的采集,采集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不但扩大了信息的采集范围,同时提高了采集的速度并降低了采集的成本。首先,利用计算机技术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知识采集的系统,对客户的资料库、研究机构的实验数据以及企业内部的资料库进行管理;其次,可以和一些利益相关集团建立长期的知识共享关系,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内部学习其他企业的营销专业能力,也能在知识共享的过程中,促进知识的创新管理,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比如,与市场调研机构进行知识共享,可以获取最新的市场消息,帮助企业有效地规避风险;与供应商进行知识的共享,可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在企业竞争中获取优势;与客户进行知识共享,可以及时了解到客户的满意度,不断改进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与媒体、公众等进行知识共享,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信誉度,使企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采集信息之后,要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剔除一些对企业没有价值的信息,对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和提炼,形成一个知识管理体系。在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将与企业有关的信息紧密的联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利用计算机技术,数据处理过程更加便捷,形成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
3.2营销知识的存储
营销知识的存储不是简单地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归档、保存,而是将获取的不同类别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并能够被员工有效地利用,这样才能使存储的知识产生价值。对于企业来说,要建立一个有效的营销管理的信息存储网络,通过这个网络,企业的各个部门,包括业务部门、财务部门以及其他部门都能够获取有效的信息。这样就保证了企业的营销活动不仅仅只有市场部门参与,而是每一个员工都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帮助企业,这样就提高了每个员工的市场意识,也推动了企业的发展。对于营销知识的存储,可以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利用数据库数据结构化、数据共享、独立与抗冗余度的优势,实现信息存储的安全性,并能够保证数据分类的清晰,这样就为企业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便利。另外,在对营销知识进行存储的时候,要及时删除过时的知识,对于对企业营销战略影响较大的知识要长期储备。可以建立一个优化的数据库,能够及时删除过时的知识,储备有用的知识,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仓库。
3.3营销知识的共享
知识资源与其他的资源不同,它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交流与互动中可以不断地创新与丰富。对于企业来说,知识共享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使知识库增值的过程。企业营销知识的共享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企业内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共享,显性知识是可以用语言直接表达的知识,比如企业产品的信息、营销的策略等,而隐性知识是在企业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不容易用语言表达的知识。其次,是企业内部与外部知识的共享,主要包括对顾客需求信息、竞争对手信息以及政府有关政策变动的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共享,企业可以及时获取市场变动的信息,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因此,企业可以通过营销知识的共享,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效益。
3.4营销知识的创新
营销知识的搜集、存储与分享都是为营销知识的创新做准备,对于企业来说,只有将营销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真正地发挥出营销知识的价值,而营销的创新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在营销实践中,将落后的营销知识摒弃,发扬先进的营销知识,在不断的实践中,使知识不断地创新与更新,才能够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关于营销知识的创新主要包括产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这几个方面,技术创新是产品进行创新的关键,也是企业营销创新的核心,但是想要实现技术创新,就必须以制度创新为前提,而管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有力保障。可以说企业营销知识的创新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只有拥有知识创新的能力,才能使企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核心竞争力。不断地进行营销知识的创新,才能够推动企业不断的向前发展。而如果缺乏知识的创新能力,最终只有在竞争中被淘汰。
4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