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财务监督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集团公司对财务决策权的合理配置
经营管理的重心在于决策,不论何种管理决策都涉及到财务决策特别是涉及到企业长期资金来源、资金投放方向和投资项目的战略性决策。而决策的效果和效率首先取决于决策权的配置。理论上讲,集团公司的财务决策权应集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但在实务中,股东会和董事会所拥有的财务决策权要部分地授权给经理层来执行。这就需要财务决策权在股东会和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的分割与配置问题。
一般认为,财务的决策分为2类:1是财务战略决策;二是财务战术决策。即使是在授权制度下,财务的战略决策权也必须集中在股东会和董事会,而一般的或日常的财务决策,则可授权给经理层来作出。
按照国际惯例和我国《公司法》的要求,董事会保留的财务战略决策权的主要是:制定或审批公司年度财务预算与决策方案;制定或审批公司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决定公司财务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方案;决定公司的重大筹资和投资行为S制定或审批公司注册资本的变更和重要资本经营方案;聘任公司财务负责人;决定公司总经理、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的报酬事项等。
二、集团公司对财务执行权的合理配置
财务执行权属于企业内部控制范畴。本文涉及的是授权批准控制,目的是取得所有相互协调的和措施,这些方法和措施都能有效地用于保护企业的财产,检查信息的准确性,提高企业的效益,推动企业坚持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因此,公司的经理层具有3种财务控制职能:一是经由董事会授权进行日常财务决策;二是为董事会制定财务战略决策拟订方案;三是负责实施董事会制定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
按照《公司法》的规定,经理层为董事会拟订的财务战略方案包括:。拟订公司内部财务机构设置方案;拟订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体制方案;提请聘任或解聘公司副总经理和财务负责人等。
经理层在实施董事会的财务战略决策方案时,必须采用职能专门化的授权实施体制。即日常的财务活动主要由职能化的财务管理部门来负责实施。
三、集团公司对财务监督权的合理配置
《会计法》在“会计监督”一章中,确立了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会计监督和政府有关部门监督的会计监督体系。国务院去年以第283号令的《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规定:监事会以财务监督为核心,根据有关、法规和财政部的有关规定,对企业的财务活动及企业负责人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因此,财务监督就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单位内部财务预算、规章制度等,对企业单位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检查、控制和督促。财务监督在公司内部是分散配置的,主要有2大监督体系。一是内部财务监督体系,包括横向财务监督、纵向财务监督、内部审计监督和员工财务监督。二是外部财务监督体系,包括政府的财务监督、出资者的财务监督、债权人的财务监督和担当“经济卫士”身份的注册会计师的财务监督等。在企业内部,财务治理权要注意处理好它在集团公司与分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子公司之间、集团公司与非子公司性的成员企业之间的配置。
一、集团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配置
集团公司对其所属的分公司的财务治理,按权限集中或分散的程度划分,通常可以分为3种类型,即集权型、分权型和集权分权结合型。确立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财务治理体制,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分公司是集团公司内部的一个非法人实体,不具有法人企业应享有的独立的法人财产权和财务治理权;二是分公司具有相对独立的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这种财务责任和财务利益又必须与财务权利相结合才能得以实现。换句话说,财务体制的设计必须做到责、权、利的有机结合。有鉴于此,本人倾向于在集团公司内部建立以集权为主要特征的财务治理体制,即在资金、投资、资本运作和成本的主要管理决策权均在总公司,同时通过会计委派制等方式,加强对日常财务活动的控制与监督:
二、集团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财务治理权配置
子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独立的财务治理权,公司董事会和经理会依法对其内部的财务战略和日常财务决策制定方案并负责执行。但是,子公司毕竟是被集团公司所控制的。集团公司对其子公司拥有财务与经营的控制权。因此,子公司董事会决定的重要的财务战略方案,必须经过集团公司审查批准,方能实施。主要包括:审查批准于公司的基本财务制度: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和决策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亏损弥补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增资方案;审查批准子公司的合并、分立、出租、出售和破产方案;审查批准予公司的重大筹资和投资行为以及其他对集团总体收益水平带来重大的财务行为等。另外,集团公司还拥有对其子公司的财务监督权,主要包括:委派财务总监或财务主管;对公司经营者的业绩进行考评做法监督对集团公司财务政策的执行情况;决定于公司的董事长、监事会主席和总经理的年薪和奖励等。
一、什么是财务总监?
什么是财务总监?目前我国对此尚无明确权威的解释,理论界也没有统一的认识。笔者认为:企业的财务总监是履行所有者财务职能的。从理论上说,任何企业都可设置财务总监,因为这是企业的所有者为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监督企业财务会计活动的需要。因此,财务总监必定是由企业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来决定的。财务总监不仅要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有效性等进行监督,而且应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合规性、真实性、可比性、一致性等进行监督,因为会计核算的财务成果显然是与企业所有者的利益密切相关的。另外,虽然财务总监的主要职能是财务监督,但是监督总是寓于管理之中的,财务总监在行使对企业筹资、投资、用资、耗资等一系列财务活动的监督职能时,总是要与财务计划、成本控制、会计核算、财务分析等许多财务、会计的具体组织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因而财务总监也必然具有一定的管理职能。因此,从普遍意义上说,财务总监是指由企业的所有者或全体所有者代表决定的,体现所有者意志的,全面负责对企业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全面监督与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
二、企业集团财务总监的产生方式
既然企业的财务总监是由企业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决定的,那么对于企业集团来说,凡由企业集团的所有者或所有者代表所决定的财务总监,从理论上都是可以成立的。企业集团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国有企业集团(包括国有控股)和非国有企业集团,按股权集中程度可分为股权集中型企业集团和股权分散型企业集团,显然,国有企业集团属于股权集中型企业集团。对于股权集中型企业集团来说,其董事会由主要的大股东控制。企业集团是否设立财务总监,由主要的大股东决定和由董事会决定实际上并无分别。对于股权分散型企业集团来说,任何一个股东对董事会都不能完全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集团是否设立财务总监则只能由企业集团的董事会决定。
有人主张股权集中型企业集团的财务总监也应当实行董事会聘任制,而不应实行产权部门委派制。笔者认为:实行委派制更有利于提高财务监督的效果,降低财务监督的成本,更有利于维护和保障所有者的权益。
三、集团公司财务总监与董事会、总经理及总会计师的关系
对于股权分散型企业集团来说,集团公司的财务总监与董事会的关系比较明确,即财务总监由董事会决定并且聘任。对于股权集中型企业集团来说,由于财务总监可以由产权部门委派,其与董事会又是什么关系呢?这个问题应当结合董事会的职权进行考察。根据《公司法》关于董事会职权的规定,董事会与财务有关的职权包括:(1)决定公司的经营计划和投资方案;(2)制订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3)制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4)制订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方案。董事会要顺利行使这些职权,显然离不开财务总监的配合和支持,这样,董事会对财务总监的日常工作就必须实行领导;财务总监的日常工作也不能借口是产权部门委派而不服从董事会的领导。实际工作中,为了工作便利,产权部门在委派财务总监时也通常都将财务总监推荐进入董事会。
财务总监同总经理的关系,与集团公司是否设立总会计师有密切联系。总会计师作为经营班子成员是对总经理负责的,而财务总监一般作为董事会成员是对产权部门或董事长负责的,两者“各为其主”。财务总监和总经理同属董事会领导,两者之间没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总会计师和财务总监虽然服务对象各异,但在工作范围和内容上主要都是财务和会计领域,有许多相同之处,只是在工作方法、工作重点上各有侧重而已。总会计师侧重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而财务总监则侧重于财务监督和财务审计。现时有些公司和企业集团,将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合二为一,只设财务总监一职,这样财务总监也就同时具有了既为所有者服务又为经营者服务的“双重身份”。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总监常常由总经理提名,由董事会决定并聘任。
四、企业集团财务总监的工作职责和权限
要充分发挥财务总监的作用,就必须对财务总监的职责和权限进行科学、明确的界定和规范。在确保实现财务总监工作目标的前提下,既不可盲目扩大财务总监的职权,同时必须注意防止财务总监有责无权。企业集团在独立设立财务总监的条件下(即与总会计师分设),其主要权责应当包括:
1、审核集团公司的重要财务报表和报告,与集团公司总经理共同对财务报表和报告的质量负责;
2、参与审定集团公司的财务管理规定及其他经济管理制度,监督检查集团子公司财务运作和资金收支情况;
3、与集团公司总经理联合审批规定限额范围内的企业经营性、融资性、投资性、固定资产购建支出和汇往境外资金及担保贷款事项;
4、参与审定集团公司重大财务决策,包括审定集团公司财务预、决算方案,审定集团公司重大经营性、投资性、融资性的计划和合同以及资产重组和债务重组方案,参与拟订集团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
5、对董事会批准的集团公司重大经营计划、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6、依法检查集团公司财务会计活动及相关业务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及时发现和制止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行为和可能造成出资者重大损失的经营行为,并向董事会报告;
7、组织集团公司各项审计工作,包括对集团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内部审计和年度报表审计工作;
8、依法审定集团公司及子公司财务、会计、审计机构负责人的任免、晋升、调动、奖惩事项。
以上八项权责,从集团公司财务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督进行了规范,对集团公司财务活动的制度方面、资金方面、人员方面的控制也得到明确。但为确保集团公司财务总监履行好这八项权责,同时必须明确其应当承担的经济和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包括:(1)对报出的集团公司的财务报表和报告的真实性,与总经理共同承担责任;(2)对集团公司因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决策失误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相应责任;(3)对集团公司重大投资项目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损失,承担相应责任;(4)对集团公司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在集团公司财务总监和总会计师没有分设的情况下,财务总监除履行上述八项权责,承担上述四项经济和法律责任外,还应按照国务院颁布的《总会计师条例》履行相应权责和承担相应责任。
五、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运作中的若干问题
企业集团财务总监制度自1995年在深圳运行至今已五年有余,其后,其他一些省市也有试行的。应该说这一制度对于加强企业集团的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这项制度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职务没到位。前面谈到,公司财务总监应是体现所有者意志的全面负责对公司的财务会计活动进行监督与管理的高层人员,但在实际操作中,财务总监常常与财务部经理、会计主管等职务混为一谈。职务没到位的后果,不仅混淆了财务总监的性质,降低了财务总监的地位,而且对我国财务总监制度的建立、健全、规范及实施都将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2、权责没到位。由于财务总监的“职务没到位”,其权责自然不可能与真正意义上的财务总监的权责相同。即使是一些由产权代表或董事会确定的财务总监,其权责在实际运行中也常常出现偏差。如有的提出财务总监要对企业总经理行使经济监督权,有权采取措施制止企业总经理和决策失误行为;有的集团公司派一名财务总监到企业,单枪匹马事后查帐,与真正意义上财务总监的监督与管理活动相去甚远。
关键词:财务 监督管理 工程项目
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与管理是一件非常重要也很复杂的事情。它具有牵涉范围广,工作周期长的特点。工程项目财务监督管理它需要项目部门与财务部门的紧密合作才能圆满的完成。当前,我国的工程项目财务监督管理还存在着不小的问题,比如项目资金不能全部使用到项目中,因而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因此,怎样完善项目财务的监督管理,使得工程资金能够物尽其用,就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了。本文针对这一点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一、企业工程财务监督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越来越高,工程项目的建设也越来越多,而资金是保障工程项目是否顺利完工的的前提,因此要对工程项目的财务进行监督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从而保证资金能够科学的用于工程建设中。企业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管理是十分复杂的,它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宽阔,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为了实现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的监督管理,除了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之外,还需要对各个环节、事件以及流程进行合理的调配。让项目资金能够全部用到项目上面,促使工程高质量的完成。目前我国对企业工程项目的财务监督管理十分重视,但是在监督管理过程中还有以下问题:
(一)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有很多工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并没有建设财务监督管理部门来对工程的财务进行监督和管理,有些工程项目虽然建设了专门的财务监督管理部门,但是责任不明确,监督管理时也不认真严谨。
(二)不能及时对企业工程项目的财务进行控制
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十分的复杂,因此需要工程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相互合作,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完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参加到建设工程项目中来,财务监督管理处于被动的局面,只要工程部门需要钱来买材料,财务部门就给,丝毫没有考虑到材料的价格以及是否有比此家材料价格更便宜且质量相同的材料。
二、进行企业工程项目财务监督管理的方法
(一)完善工程项目财务管理标准
为了加强对企业工程项目的监督管理,对财务监督管理标准要进行完善,确保管理制度适合当今社会的发展。
在工程项目前期,财务部门要积极参与,对前期的财务进行监督。首先要分析建设成本,从而提出建议,这样一来就避免了盲目投资。在造价估算、施工预算等的审查和编制中财务部门也要参与进去。在招标、投标过程中,财务部门也要参与进去,从而保证招标投标的公平性。在合同签订阶段,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政策,对合同的签订予以严格监督。
在工程项目的建设时期,财务部门要对工程管理的申请、支付等流程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在采购工程物质方面要做到公正,对物质的价格质量等要严格分析。每个月末,财务部门都要抽查或核实结存物资。
(二)完善对经济效益指标的管理
工程项目一般是由公司的相关具体业务部门提出,比如一工程公司竞标了一条城市主干道的翻新工程。公司将这个工程交给路桥分公司来做。为了降低施工难度,路桥分公司提出了施工变更,并将并给方案提交给了设计院以及总公司批准。由于涉及变更后,成本超过了公司预算,要上报董事会审批。所以,这个项目就需要先论证其经济可行性。只有项目具有可行性,董事会才会进行审批,而论证项目可行性应该由财务部门结合公司的资金需求以及成本指标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关于这个项目的最终可行性分析。
(三)控制和管理项目造价
工程项目在得到公司的审批后就要开始建设,财务部门对工程项目建设时期的监督管理主要表现在:工程项目前期的预算管理、过程中的造价管理、竣工后的结算造价管理。由财务部门安排施工部门、外部工程造价部门以及管理部门进行编制预算,将和工程项目有关的造价底数算出。在建设项目中,为了让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尽量不要变更图纸。设计图纸变更得越早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将会越小,因此在设计当中,要让设计和施工联系起来。
(四)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工程项目的财务管理
控制工程造价在设计中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进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对技术和经济的统一能够加强,能够减少预算以及设计中的失误。典型设计的推广能够提高设计的质量,同时还能减少工作量、提高效率。
(五)加强工程项目合同签订和付款控制
在财务监督管理过程中,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过程也十分重要,在签订合同之前,要进行招标以及投标,在这个过程中,财务部门也要参与,从而进行监督和管理,以确保合同签订具有公正性、公开性以及公平性。财务部门对每一项工程都要做好台账管理,从而为核对发票等提供便利。当工程项目竣工之后,财务部门对工程设计报告要严格的进行核对,因为结算设计的结果是付款的依据。财务部门要严把资金审核关,切实加强工程建设资金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工程建设项目资金纳入公司资金统一管理,对批准需实行专项融资的工程项目资金应实行单独核算、专款专用。为加强工程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工程项目可研预算的基础上,各专业组必须按月申报月度资金使用计划,财务部门汇总平衡后报领导审批,纳入月度资金预算管理,财务部按批复的资金预算执行,将支付的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控制在年度(或月度)预算批复范围内。
三、结束语
资金是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资金的流动与使用关乎着工程的进度。良好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本上监视资金的来源与去向,从而保障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因此财务管理必须要参与到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保证每一笔资金都用在了项目上,减少资金的浪费,促进工程高质量的完成。在进行财务监督管理时,要严格仔细,保证账单的准确和真实性,在有关部门进行审核时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摘 要:公车公营模式已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出租车经营模式改革的主要方向。实行公车公营模式对于出租车管理有着更多的优势和可操作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财务风险。文章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出租车企业存在的主要财务风险,进而提出应对措施,希望出租车企业今后在面临这些财务风险时能够更好地应对。
关键词 :出租车企业 公车公营 财务风险
当前我国出租车行业主要有四种经营模式,根据投资主体、经营权和管理权的不同分为个体经营模式、承包经营模式、挂靠经营模式和公车公营模式。个体经营模式侧重于自我管理,由于车辆的产权、经营权都归个人所有,所有车主自主经营且自负盈亏;承包经营模式车辆的产权和经营权归公司所有,司机非公司员工,司机与公司签订一定期限的承包经营合同,并缴纳一定的抵押金和每月的“份子钱”;挂靠经营模式是公司在向政府取得客运经营权后出让给个人,由个人购买出租车并挂靠在公司经营,但也要向公司缴纳一定的费用;公车公营模式下出租车的产权、经营权和管理权全归公司所有,该模式与前三种模式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与司机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公司通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有效的激励和监督机制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从根本上解决前三种模式出现的问题。
一、公车公营模式下出租车经营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表现
尽管公车公营模式解决了我国出租车行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同时也使该行业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由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决策变化产生的财务风险
由经济发展、政策调整导致的市场变化是所有出租车经营企业都会面临的财务风险。燃油价格、汽车配件价格、出租车保养维修等因素导致出租车成本的上涨;实行公车公营模式后,出租车司机作为企业员工,受通货膨胀、人们消费水平上升等因素的影响企业的人工成本也在上涨;此外,政府出于缓解地上交通的目的而大力发展地下交通和轨道交通所做公共交通政策的结构性调整,以及人们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工具选择的多样化等等,都会对整个出租车行业的营运带来影响,这些影响都会使出租车企业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二)预算基础相对薄弱,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
在实行公车公营模式后,出租车企业基本进入现代企业化管理模式。然而,受以往经营模式的影响,出租车企业的预算基础相对薄弱,没有科学的财务管理理论的支撑,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和严格的预算编制程序,在企业年度财务预算决算方案中还基本保留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做法,大都采取以往年的历史数据和财务经营作为参考来进行下一年预算的编制。这样的预算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导致企业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非常薄弱。
(三)财务风险管理不健全,缺乏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
健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是企业实现其管理目标的有效保障,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则会导致无法对企业运作、财务人员行为及风险预警措施实施有效管理。企业内部控制与信息传递制度的不完善,会导致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此外,出租车企业存在监督弱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外部监督乏力,缺少必要的沟通以及管理的不集中,使监督未能形成综合效力;内部监督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对问题是避而不谈,不能及时处理。
二、应对公车公营模式下企业财务风险的策略
通过分析公车公营模式下出租车经营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应对出租车企业财务风险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
公车公营模式下,出租车企业要承担大部分的经营风险,因此出租车企业要充分考虑宏观经济形势发展和政府关于城市公共交通政策的变化所可能导致的企业财务危机,通过提高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增强行业潜在风险的识别能力,加强投资的风险管理,提升企业在安全和营运等方面的管理水平,以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同时,还要加强财务管理理论的学习,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机制和严格的预算编制程序,积极控制成本,保证目标成本,目标利润的完成,提高财务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企业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投资规划,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出租车企业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就必须规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的规范性可以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变得高效和统一,财务管理要切实发挥财务机构的职能,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可以把原来较为单一的财务部门进行细化分类,如分为财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和会计核算部门,并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从而实现最终的财务管理目标。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确保会计信息准确,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部门,提前制定应对策略,避免企业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降低企业市场风险。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模式,加强外部监督和审查
加强对企业财务运行的管理与监督,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模式,需要设立内部监督机构,以加强监督工作的开展,保证企业内部控制持续有效的进行,进行日常资产的监督管理,并不定期对出租车资产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以完善内部财务监督,保证资产安全;同时也要加强外部的控制与监督,政府要加强对出租车企业财务运行的监督与审查,对于企业出现的现金流问题、负债问题以及财务会计人员都要予以审查和监督,以充分了解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从而形成对企业财务的内外合查,以确保财务监督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车公营模式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员工化管理。由于产权、经营权、所有权都归企业所有,导致企业较以往的经营模式相比,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为了使出租车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财务风险,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意识,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严格规范财务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模式,加强外部监督和审查这几个方面着手改进。解决好公车公营的财务风险问题将有助于我国出租车企业未来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别杰.房天歌.我国城市出租车经营模式改革探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4(4).
[2] 张迎辉.出租汽车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4.
作者简介:
一、财务风险动因分析
1.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结构指的是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总的来看资金结构分为负债资金和权益资金两类,合理的企业资金结构,一是要求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比例要科学合理,二是要求长短期负债资金的利用要科学合理,我国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的资本金不足较为普遍,同时由于国家“拨转贷”政策的支持,国有企业大多负债经营,包括日常经营和技术改造、升级,致使企业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比例严重失衡,还本负息的负担沉重,形成了巨大财务风险,严重阻碍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企业核心竞争力弱,资产盈利能力低。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原有的行业或商品垄断经营逐渐被打破,国有企业经营行为受国家政策保护逐渐减少,并且我国已加入WTO,面临的竞争对手多而强大,不确定性非常明显。企业需要通过战略决策、产品开发、市场营销、内部管控来进行生产经营,在这种形势下,我国部分国企市场经济和竞争意识尚未形成,风险意识不强、防范体系尚未健全,市场运作不熟悉,加之战略目标模糊,主业不突出,导致核心竞争能力较弱,从而导致资产盈利能力低、收益差。3.经营管理不善。有些国有企业由于高速发展而疏于管理或不重视股东权益,经营粗放、管理失控,出现乱投资、乱担保、乱赊账的“三乱”现象,造成了大量不良投资、不良债权和或有负债,巨额货币资金被占压,进而导致财务风险,严重的使企业的资金流断裂,陷入财务危机。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体现为:部分企业领导违法乱纪,企业管理失控,交易质量低下、无序赊账导致企业有收益,却少有货币资金流入,积淀下巨额逾期应收账款,占压资金,影响企业正常持续经营;乱投资,许多项目投资缺乏充分论证和科学决策,致使不少投资项目只有资本性支出,却无投资收益;因乱担保而承担了大量替人偿债的无限连带责任。最终导致公司资金流断裂,形成了财务危机。所以管理混乱、缺乏监督、有章不循、无章可依,是财务风险产生的必然根源。4.存货管理不善。企业的不良库存是企业经营中的一大陷阱,部分国有企业缺乏有效的业务管理流程,生产流程或是贸易流程不是以市场需求为起点,或虽以市场需求为起点但不能准确预测市场需求量和自身在市场中地位及所占有的市场份额和所服务的客户群,销售不畅,致使库存积压,周转效率低下,从而占压大量资金,如果超过企业承受的程度,就会产生财务风险。
二、国资管理改革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
1.确定合理的资金结构。企业资金结构是否合理关系到企业的报酬率和风险,良好的资金结构可以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不当的资金结构则可能会把企业引向破产的边缘。因此企业需要科学、理性地确定资金结构,减少因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失衡而导致的财务风险。目前确定资金结构的方法有: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法和比较资金成本法。每股盈余无差别点法要计算出每股盈余无差异点,所谓每股收益无差别点是指每股收益不受融资方式影响的销售水平,可以用销售量或息税前利润来表示。每股收益的计算公式为:EPS=(S—VC—F—I)(1—T)/N=(EBIT—I)(l—T)/N。式中:S一销售额;VC一变动成本;F一固定成本;I一利息;N—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EBIT一息税前利润;T一税率;EPS一每股收益。当企业盈余能力大于此点时,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较为有利,当企业盈余能力小于此点时,不应再增加负债而宜发行普通股票增加权益资金为宜。比较资金成本法即企业在筹资决策前,分别计算事先拟定的若干备选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并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资金结构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Kw=∑KjWj,Kw=加权平均资本成本;Kj=第j个备选方案的资本成本;Wj=第j个方案筹集资金占总共筹集的比重。这种方法通俗易懂,计算也不复杂,是确定资金结构的一种常用方法。2.加强财务管理,建立事前财务预警机制。首先,提高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建立财务信息网络系统,为管理者计划、决策、评价、控制提供准确有效的信息支持。企业在进行投资计划、筹资决策时,要充分利用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进行系统而科学的论证,做到慎之又慎,充分估计未来各种不确定因素对企业获利水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重视资金成本管理和分析;企业负债规模要适度,储备库存要合理,决不能为片面追求利润最大而使企业过度负债。其次,做好应收账款管理,降低财务风险。对客户统一、分类管理,并对客户采用授信制度,彻底解决无序赊账问题。企业可成立一个风险管理控制部门,专门了解调查客户的资信及经营情况,对其资信进行评估,并按其资信好坏将客户分为几类,确定对其赊账的金额及期限,加快应收账款回收,以减少不良债务,加快资金周转。同时,将应收账款的回收与销售人员的业绩及薪水挂钩,使企业的财务风险降到最低。最后,加强财务分析,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一个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应该具备以下职能:第一预知财务危机的征兆。当可能危及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时,财务预警系统能预先发出警告,提醒企业经营者尽早作出准备或者采取对策以减少财务损失。第二,预防财务危机发生或者控制其进一步扩大。当财务危机的征兆出现时,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预知并预告,还能及时寻找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所以然,制定有效的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发生。3.建立财务风险防御机制,加强企业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建立财务风险防御机制。为了有效防范可能发生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从长远利益着眼,建立和健全企业财务风险防御机制。主要措施是:(1)积极参加社会保险,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转移机制。即采用保险、担保等方法将部分风险转嫁的做法。(2)实行一业为主多样化经营,建立健全企业风险分散机制,及时分散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3)建立健全企业坏账准备金制度,适当提高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比率。(4)建立健全企业的积累分配机制,及时足额地增补企业的自有资金,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提高企业抗击财务风险的能力。同时,建立财务风险防御机制需要以健全的内控体系为基础。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是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抓好内控体系要做好:一是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工作程序,分清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二是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企业负债率分析以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监测技术,建立敏感的风险预警系统。三是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4.加强预算以及绩效管理。预算是事前计划,是过程控制的依据,也是事后各部门、各经营单位及员工业绩评价的基础,它能对资源配置起导向作用,能有效发挥目标管理和内部控制功能,正确指导企业经营方向,能使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远离因无序管理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同时因业绩评价基础客观公正,并与员工的薪水挂钩,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潜力和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效益。其中,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别重要的一环,准确的现金流量表能够提供短期的预警信号,做到资金收支在可控范围内,预防财务风险。5.构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在当前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运作不规范、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监督机制、加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是促进国有企业提高经营效率的当务之急。首先,从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考虑:一是经营者财务监督,即董事会、经理对企业财务监督工作负有领导责任,积极支持、保障财务部门履行好财务监督职责,并对财务部门进行监督。二是财务经理财务监督,即企业财务经理领导财务部门及其财务人员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有效的财务控制。财务经理财务监督的内容主要是以致力于消除隐患、防范风险、提高效率为目的,建立全方位的财务控制体系。其次,从企业外部的市场监督考虑,就是进行社会审计监督,主要是由社会经济监督中介机构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依法接受经济单位的委托,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对有关经济组织财务收支和其他经济资料以及经济活动进行合法性、真实性审核、调查,提出客观公正的具有法律证明效力的审计报告,以此防范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
作者:李英单位: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铜冠冶化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