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代工艺美术特点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艺术设计;传统艺术形式;艺术性;再现
序:
从古至今,艺术设计的发展与各种艺术形式都是互相交融的。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其中,蕴含着许多艺术语言的精髓,在“形”与“神”两个方面都展现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设计的艺术性,关系着设计中对于表现形式和审美观念的探索。审美观念是具有时代性和继承性的,对传统艺术形式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审美观念的发展过程,体会其时代性和继承性特点。研究在艺术设计中,如何实现传统艺术形式的再现,能够从理论的高度,解析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和展现,使我们的设计不再是只冠以“中国风”头衔的空壳。
一、艺术文化发展与设计进程演变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夏商时期开始,我国的艺术创作便初现雏形,其中以商朝盛行的“青铜器”设计最具有代表性。青铜鼎格子里“云气翻蔚”的艺术特点就是商朝精神、政治、军事、民族对外关系的反映和表现。艺术设计也围绕着这种时代精神在进行,作品多见于这类富含时代特点和体现统治色彩的设计之中。
发展到诸子百家时期,则达到了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鼎盛阶段,这期间人们的艺术思想和艺术情操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和进步,并留下了许许多多璀璨的艺术理论,如庄子关于“美学”的理论,对后人的影响延至今时今日。到隋唐时期,艺术的发展再次达到一个繁盛时期,从建筑到绘画,从宫廷歌舞到百姓生活,无不渗透着炎黄儿女对艺术的热情。
直至今日,从传统的建筑,绘画及工艺美术中发展出来的艺术设计,对当代人的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设计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艺术形式在设计中的再现,使得设计具备了良好的艺术性,正是由于这样的艺术性,让设计能够更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的交融
在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发展与设计进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每一个时代都强烈地影响着设计。设计创作不仅是满足当代人们生活的需要,同时也反映着时代特点。透过对现代设计的特点分析和总结,便会发现传统艺术形式隐现于现代设计中的痕迹。下面就以几个较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为例,来进行对于传统艺术形式与现代设计的交融性问题的探讨。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最具有意境的一种。意境结构是一种生命的形式,主体经验和表现对象产生的力,是意境结构生命力的表现。“气”贯穿作品的各个方面,是所有生命的根本,也是意境结构生命力的元质。国画的意境对于设计的影响,除了在“形式”上的表现,更深一层的是对于“理念”的渗透。清代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中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这种观念运用于设计之中,也在于强调设计的艺术性质要通过表现“意”而胜于“形”来体现。
以形式凸现艺术特色的
表现手法,如传统剪纸,皮影,陶艺等民间工艺,以及戏剧,舞蹈等艺术形式,也被广泛地以各种不同形式被运用于现代设计之中。传统艺术具备继承性和延续性,其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都给后世留下许多可供借鉴和参考的设计元素。以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为例,其设计堪称是一个经典案例,无论从建筑,还是室内设计,以及所辐射到的各种产品等等,无不淋漓尽致地体现着设计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特色。如会徽的设计,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三、艺术性的提升与互补
当然,仅有借鉴是无以成就突破性的进步的。现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艺术的表现手法已经从传统的操作手段中衍生出更加多样化的形式。用计算机和现代工业制造技术实现的传统艺术形式的再现,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由于机械设备及计算机的高效性和方便性,现代设计几乎是依附于科技化工具的使用的,完全纯粹地使用手工来完成的艺术设计已经很少了。但归根结底,工具的发展都是为了更加方便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机械设备和计算机的发展并不妨碍传统艺术的传承,反而从一个互补互进的角度,为现代设计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使得设计能够有更高的突破。例如现代工艺制造的技术就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高度,以前使用手工无法完成的表面工艺,用机床都能轻松地实现。
由于科技手段的发展,设计者所期望的艺术效果,能够更简便地使用现代工具来完成。如多媒体技术中,将图,文,声,感等多种表现形式合为一体,给受众带来全方位的使用体验。现代虚拟技术已经可以用一种模拟的方式表达来达到十分逼真的体验效果。这种种技术上的发展,也为传统艺术形式在设计中的实现开辟了更多可行的道路,已达到效率最优化。
结语:
通过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分析,及其在艺术设计中的再现关系,可以得知艺术的发展与设计的演变是密切相连的。设计基于艺术,艺术也通过设计而体现。设计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实现功能的活动,它还需要满足受众的审美需求,符合大众审美观,由艺术性来提高作品的价值。艺术来源于生活,源自对各种生活体验的关注与理解,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体验积累发展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对于传统艺术形式的借鉴与运用,使得设计的发展呈现艺术化、人性化的势态。正是由于设计中融入了各种艺术形式,使得受众更易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意味,使作品更具亲切感,从而获得成功,最终使得设计的道路更宽更广,走向更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 高奇.走进中国艺术殿堂(插图本)[M].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M].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
[3] 徐恒醇.设计美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一、民间艺术相关理论与产业发展研究
在我国,具有现代色彩的民间艺术研究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初,在救国图存的社会背景下,一代知识分子注重改造民众心灵,关注现实政治,较具现代色彩的中国民间艺术研究从此开始,并由此形成横贯20世纪的一种文化思潮。20世纪30年代,钟敬文的系列论文在我国民间艺术研究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中,《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1933年10月18日)、《民间文艺学的建设》(1935)、《〈民间艺术专号〉序言》(1937),是他在这一时期的重要文章。《关于民间艺术———〈艺风•民间专号〉卷头语》论及民众艺术的社会功能与研究现状,指出它们对于探索艺术的性质、起源、发展和技能等重要问题的研究价值①;《民间文艺学的建设》首次提出构建中国民间文艺理论体系的设想,并创用“民间文艺学”的概念②;《〈民间艺术专号〉序言》则讨论了民间艺术的功能和存在形式,重点强调了民间艺术在学术研究和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意义③,虽字数不多,却切中肯綮,至今仍具活力。学者们对民间艺术的早期研究多限于民俗、美学和艺术学等单向度层面,与精英艺术相比,其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状态。现代社会环境下民间艺术面临的困境以及世界话语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使民间艺术研究逐渐从边缘回归中心的舞台。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成为民间艺术研究的重点。同时,这些研究不再拘泥于原有的美学、艺术学和民俗学的取向,而是以艺术人类学、艺术民俗学、艺术社会学等更多学科交叉,更为宽广的视野对民间艺术进行日渐深入的解读。从相关文献来看,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民间艺术的当代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民间艺术的生存现状,张道一认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使民间艺术的生存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在西方一些科技和工业发达国家,民间艺术已经不多,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手工制品早已被现代化的机械制品所替代。而中国在不自觉地重复着西方道路,大多数传统民间美术已不再引起人们的兴趣,能否走出困境难以预卜。④吕品田通过对百年来中国民间美术发展历程的分析指出,由农业手工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的现代潮流,使中国民间美术不可避免地遭受严峻挑战。滋养民间艺术原生形态的“原始生态环境”,已经随着农民精神世界和整个乡村社会的深刻变化而被破坏。百年来,民间艺术的原生形态如江河日下、颓势难逆。⑤然而,民间艺术的衰落并不意味着民间艺术的消亡,而是民间艺术的重构。李砚祖认为民间艺术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原生态的民间艺术,二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市场态的民间艺术品本质上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民间艺术品,而是文化工业的产品。这种市场态存在是20世纪社会和文化变革对传统民间艺术的最深刻改造,除形式外我们再也难以发现民间艺术那种原生的意义和内涵,它不过是精英文化选择和改造的结果。⑥方李莉通过考察西部传统民间文化,证实了民间艺术在社会转型期的嬗变及其被重构的事实。西部许多民间仪式、歌舞以及手工艺作为艺术表现形式,不仅仍然存在,而且还有所发展,并且其艺术形式更加美学化、专业化。她认为传统民间文化重构来自于多种力量,这种建构促成了旅游与民间艺术的结合、传统手艺的边缘化和新民间艺术的崛起。⑦民间艺术的重构来自于多种力量,政策制度和社会力量的保护是其中的主流力量。全国民协主席冯骥才提出,我们应该做保护民族文化根脉的工作,要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地毯式普查、编辑、整理和保护。⑧刘锡诚提出保护民间文化的具体措施,要在中小学生中加强民间文化的教育;在有条件的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建立民间文化博物馆,在全国建立中国民间文化博物馆;要充分估价民间文化在民族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和对民族文化的贡献。①白庚胜就民间文化传承内涵与手段进行了分析,认为民间文化要传承的是民族精神、民族标识、社会制度、文化传人、学术资源、知识系统等,而这种传承要依靠教育传承、媒体传承、产业、学术传承和民间传承的手段来实现。②黄波引入社会资本理论,对转型期民间艺术的发展路径予以分析,认为社会资本、社会力量同构形成的社会网络,是转型期民间艺术发展的促进力量。③民间艺术的乡土语境是民间艺术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有些学者从关注、保护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环境入手,研究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潘鲁生认为,只有在民众的生活环境中才能深入探讨民间文化的内涵,要保护失落的文化传统,就要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生态环境。④唐家路认为从民间艺术的生活形态和文化生态入手,通过对民间文化的价值观念、自然环境意识、生活方式、造物观念、信仰观念、技术因素、民间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文化时空发展等内容进行研究,可以全面体认民间艺术,协调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谋求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⑤张士闪从艺术民俗学的视角,以村落为单位,以近20年来我国乡土传统的再造与复兴为背景,对山东中部地区的四个村落进行了实地田野调查。他通过对家族与村落传承中的集体记忆、民间心理和行为叙事等层面的挖掘,深入探讨了村落语境中乡民艺术传统的形成、保持与衰变的内在规律,重新阐释在村落语境中乡民艺术的特征与意义,提供了研究乡民艺术的“家族—村落”传承体系及其当代意义的新模式。⑥孙晓霞认为,政府和学术界引导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民间文化自然存在、自然传承方式的特殊性,真正能使文化生存下去的“保护”还要多依靠民间社会的力量。⑦
2.文化产业化视域下的民间艺术研究民间艺术的产业发展古而有之,只是呈现分散的、个性的、小规模的状态。在现代社会转型期,某些民间艺术品类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呈现出的良好态势和民间艺术“生产性保护方式”的提出,使民间艺术的研究不再停留在单纯的记录和圈护阶段,民间艺术产业化渐入视野,并掀起了理论研究的热潮。“艺术民俗虽然产生于乡土社会,但又是一种‘活的民俗’,它完全有能力在脱离了乡土语境之后继续地表达自己、实现自己。这要求我们换一种立场去看待‘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艺术民俗现象。从新的语境来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应该是传统民俗从神圣空间向公共领域融入后,因适应公共领域的经济属性而表现出的新的文化属性,是其自身‘活的民俗’属性的激活与生长。”⑧从主张民间艺术的现代适应性这一角度出发,张胜兵等提出作为文化符号的民族艺术可以作为宝贵的文化产业资源进行产业开发,并就产业化途径进行了探讨。⑨刘锡诚认为,产业化是一把“双刃剑”,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走适度的产业化道路。瑏瑠张士闪认为民俗文化具有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提倡民俗文化产业的有序开发,有益于我国现有文化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城乡互动。瑏瑡王松华、廖嵘撰文指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过程中,通过产业化手段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并借市场化的机会扩大规模、集聚资金,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①王文章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工艺性、记忆性项目,进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性保护,使其成为提供就业机会和产生经济效益的生产行业,能给项目保护带来可持续性的长远发展。②作为重要文化资源的民间艺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日益成为重要力量。但是,产业开发中的盲目滥用行为,使民间艺术资源遭受很大损害。如何处理好保护与开发中的矛盾,带来民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并积极探求解决路径。顾江等编著的《文化遗产经济学》③综合文化学、历史学、艺术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知识,在对文化遗产价值进行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探索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及不同的开发模式,书中以批判性的态度指出那些为了追求眼前经济利益的开发经营对文化遗产具有“毁灭性”,指出文化遗产经营开发的目的,是使其保存时间延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合理经营中实现更好的保护。王会莹指出,民间艺术如果只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创作,结果可能会抹杀民间艺术固有的乡土味,成为形式单一、缺乏内涵的商品,这是民间艺术商品化过程中不能回避的问题。同时,审视过去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还必须在产业化的同时,建立起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化后的评估、监测、规范等管理机制与收入分配体系,要在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下,积极寻求新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④另外,刘建华的《手工艺文化产品营销传播的新华村模式》⑤、胡晓蕾的《民艺产业化的品牌建设研究———以谭木匠为例的实证与规范分析》⑥等文章也提出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问题。
3.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区域和个案研究还有许多学者以区域或者个案为视角,由小及大,展开对民间艺术产业化的研究。有学者选取民间艺术单个品类进行深入研究,以探寻民间艺术传承与开发中的个性与共性。个案研究涉及在享誉国内外的“映像”系列歌舞的编创和产业化探索,如《云南映象》、《印象刘三姐》等;在演艺业和影视艺术业不同凡响的郭德纲相声、东北二人转;民间工艺品类的保护与市场开发,如风筝、鲁锦、泥塑、丝绣等等。区域民间艺术研究,大到省市、小到一个民间艺术流传的县乡,提出民间艺术区域保护和开发的构思与设想。学者们从民艺个案的传承保护入手,以不同的研究视角关注这些民间艺术在现代市场中的动态流变,对民间艺术的深刻细描使民间艺术更加立体丰富。随着社会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不断加强和其经济文化价值的不断彰显,文化产业界面上的“民间艺术之舞”正在华丽登场,这已是学界的普遍共识,并在文化产业的实践中获得了验证。
二、民间艺术的经济文化意义
民间艺术具有经济功能,这是文化与经济的同体共生关系决定的。生存于村落文化视野下的民间艺术一直起着满足审美需求、丰富艺术生活、抚慰乡民心灵、营造民俗氛围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以实用为创生基础的民间艺术,逐步成为民间艺人谋生的手段。“因为艺术作为一种生产活动,其产品即艺术作品也内在的具有商品的属性。”⑦民间艺术在其发展中,逐渐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为民众获取生活资料的一种手段。许多民间艺术历经社会变迁、淘洗,发生了由产品到商品的质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才能鲜活地存在。民间艺术的经济意义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民间艺术以灵活的形式和丰富的艺术特质,成为经济发展的有效补充。民间艺术起源于劳动和由劳动构成的原始经济关系,在其发展承传过程中,始终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原始工具、装饰物的产生和进步,是艺术不断创新的过程。艺术在运动变化过程中,起着促进和发展生产力、完善生产形式的作用。艺术本身所有的特性鼓舞着人们的生活追求,刺激着生产和流通。艺术成为经济构成,表明区域社会有着较高的文明程度。例如,大汶口时期的陶器、石器是原始时期的例证;元明清至近现代的手工艺、戏剧、曲艺等说明民间流布以追求美、精巧、省力为目的的民间艺术活动,使民间艺术流布区域生产力更趋生气和活力。并且,由于民间艺术的介入而引起的人们物质消费文化和经济生产文化的观念变化,形成了一种循环往复的作用力,制约和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化。另一方面,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符号和表述,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某些历史状况。民间艺术的发展形态随着社会经济形势而不断波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也反衬了经济的变化。战国时期,齐国经济的强盛,直接体现为齐国民间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形式的繁荣。凡是民间艺术品类繁多,体系完备的区域,在总体趋向上该地区也呈现经济历史的繁荣景象。以山东为例。虽然山东经济呈现农耕经济文化的特点,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态为主,但是山东民间艺术从发展初期就显示了其商品经济的特点。春秋前,山东就出现了以民间艺人为骨干的手工业者队伍,它们的艺术产品不断地流入市井,成为商品进行流通。后来形式不断完备的民间戏曲班社,其管理、组织完备,对现代都具有借鉴意义。比如,著名的山东杨家埠木版年画本身就是一个民间艺术行业,其产生或存在与明清时期民众的基本生活状况有着密切关系。当时从事年画制作的人员主要有两类,难以自给的农民和作坊艺人。当年的山东潍县杨家埠年画,并不是兴起于市中繁华地带,而是在潍坊老城区东部15公里开外寒亭地区的杨家埠村。当地的民间口头传说与家谱资料表明,一些四川移民于明初迁居该村时,这一带土地贫瘠,地少人多,仅靠农业难以维持生计。于是村民中有掌握刻版技艺者,开始利用一技之长,以家庭为单位,翻刻复印当时已十分流行的年画,并拿到市场上出售。①后来村民们发现这种行业投资少,收益多,制作和经营的周期短,于是纷纷操此行业。在杨家埠村的带动下,周围数村很快出现了多个年画作坊,并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的民间年画产地之一。可以说,山东民间艺术在社会功能指向上,是超越了传统小农经济形势的,同时,民间艺人也充当了传统经济的叛逆者和新兴经济的弄潮儿。可见民间艺术的商品性质是民间艺术的特性和惯性使然。
三、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构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在1986年《资本的形式》一文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文化资本理论。布迪厄认为,资本可以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三种基本形式。在这三种资本形态中,他对文化资本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尤其关注。他认为,文化资本也分为三种基本的形态,一是以精神和身体的持久性情的形式体现的具体的状态;二是客观的状态,以文化商品的形式(图片、书籍、词典、工具、机器等等)形式体现;三是体制的状态,以一种客观化的形式体现。②文化产品,是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和经济资本的统一。文化本身具有价值并能转化成经济价值。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是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础。文化资本有利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文化资本是一种经济现象,文化价值能够产生经济价值,并在产生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提升原来的文化价值。文化生态系统支撑着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方式。让文化遗产在文化的演变发展过程中自行衰落,而不进行必要的投资来维持和增加这种无形文化资本,这种忽视文化资本的行为很可能会导致文化体系的衰落甚至崩溃。民间艺术是一种客观形态的文化资本。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价值的重构,是民间艺术资源资本化的过程。民间艺术资源转化为可资利用的文化产业资源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资源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二是资源转化的成本是可控制的;三是要具有市场竞争力。不是所有的民间艺术资源都可进行产业开发,只有满足上述条件的才能实现由艺术品、实用品到商品的转化。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首先要转变思维,树立民间艺术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瑰宝”,而且是一种可转化为商品的潜在资源的理念。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就是要把某些过去私相授受、零散学习的民间技艺形式,变成艺术商品并按照市场规律运作的自由企业经济形式,且达到相当规模,创造利润的过程。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也是在民间艺术所惯有的属性上,予以规范、创意,用现代化的市场理论和经济理论,使其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1.提升和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从民间艺术创生流变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可以看出,民间艺术出自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实用目的,在社会变化发展中,不断调整自身存在状态,逐渐成为调节装点人类生活,为生产主体创造审美情趣和经济效益的物质或精神存在。这说明民间艺术具有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功能,它能够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身的生存样式,以求逐步完善和更新。在现代社会中,某些民间艺术品类的消亡正是自身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结果,外界力量的挽救和保护只能保存其历史存在的事实,却无法挽回其弱化到消亡的脚步,因为这种民间艺术品类已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失去了欣赏和需要的受众。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实质上是其自身和外部力量双重作用的结果。民间艺术在其发展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经济效益,出现过商业化的萌芽。比如宋代就有了专门供戏曲演出的商业场所“瓦舍”,而到了清代,戏曲的商品性越来越强,京剧更是发展成为拥有巨大商机的艺术形式,许多人投身京剧艺术,并不仅是出自对于艺术的热爱,而是将其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许多民间艺术品类的辉煌时期也正是它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时期。民间艺术历经时代的沧桑变迁,洗尽铅华,还能露出其本真的美丽,这就是其强大的生命力所在。或者任其随波逐流,或者只是单纯的框护,都不可能实现民间艺术的当展。只有让其与现代生活接触,让其在现代生活中找到应有的位置,实现其价值,民间艺术才能持续传承。在产业化过程中,会有这样与那样的不足,会有一些与乡土语境脱离的变化,但是,哪一种民间艺术不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不断自体更新的过程中坚持走到了现在?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民间艺术的产业发展首先是对自体的保护,是对自身发展的扬弃。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商品化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许多地区的政府、企业都看到了民间艺术潜在的商业价值。但是,不考虑资源的承受能力的盲目、重复开发,凭空猜想、粗制滥造造成硬质景观的堆叠,使伪民俗大行其道。这种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牺牲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掠夺式开发手段,使民间艺术产业化走上了工业社会先发展、后保护的老路,偏离了民间文化资源生态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也是许多学者反对民间艺术商品化的根源所在。民间艺术开发和保护之间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关键是看开发者对开发的认识和由认识所决定的开发行动。要正确认识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必要性,它不但能给当下带来客观的经济收益,在方式方法科学得当的前提下,还会弘扬本民族、本地区的传统文化,使之得以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完成文化的传承与优化。如果片面强调民间艺术资源的保护,在全球化的发展大潮中,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容易使民族文化淡化和边缘化,甚至在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掠夺下,民族文化生活被逐渐遗忘,甚至消失。在此意义上说,开发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收益,还是对文化的另一种保护,产业的发展就是文化的发展。对于适应产业开发,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民间艺术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地开发,使更多人了解民间艺术的生存状况,认识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意蕴,使之与当地民俗文化环境、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相适应。民间艺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文化艺术创新,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题材和技巧,而是挖掘出新的主题,创造出更多的经典作品,使民族民间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民间艺术产业开发不是对于民间艺术的曲解,不是对传统直线性的继承,而是一种发展中的求舍,是在民族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的再创造,也正是回应了文化随时代变迁而流变的本质面目。
2.打造民族文化产业品牌,提高文化竞争力的有益资源文化品牌,对于一般产品来说,是指具有明显的文化附加值,它能给消费者提供额外的精神享受;而对于文化产品来说,就是它能充分提供某种特定的文化消费和文化服务,使消费者的特定文化需求得到满足。文化品牌实质上是具有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并具有独特标记的产品。①文化品牌是经过市场检验,被消费者信赖的产品。一个国家、地区,所拥有的文化品牌越多,它的文化竞争力就越强。文化品牌以特定的文化为灵魂,文化品牌的打造首先是文化资源的提炼和利用。打造民族文化品牌首先必须发掘、整理、总结、提升民族文化资源,把民族文化资源中那些有意义、有价值、符合时展需要的因子发掘、整理出来,并进行总结、提升,重新编码。②民间艺术扎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富有深沉的文化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是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载体。中国民族民间艺术无比灿烂、丰富,其中经典的艺术符号数不胜数,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魅力资源”。开发民间艺术资源,从民间艺术中汲取精神营养和灵感,为文化产品打上鲜明的民族个性标签,塑造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品牌,提升文化竞争力。民间艺术产业化的过程,也是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认同感的过程,同时又为民族文化产品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通过特色民俗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盘活民俗文化与现代工业的关系,发展民俗文化产业链条中的信息服务业,改善工业生产的生态文化环境,实现民俗文化与现代经济之间的张力性共存。
3.实现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有生力量通常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本、技术条件、制度、区际贸易因素等。而对于不同区域来说,其深厚的文化资源积淀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增强区域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与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地域特色文化渗透到区域经济中,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从而形成不同区域的特色产品。民间艺术具有显著的地域特性,特色鲜明,又极富自然与人文内涵,显示了巨大文化差异性,在区域内往往有广阔的市场和受众,也会成为吸引域外消费者的主要产品。民间艺术作为历代先民们创造的极其丰富的和珍贵的文化财富,是一个区域、一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情感、个性特征的重要载体,其所蕴含的文化符号可以成为区域文化产业的文化资源,为文化产品的符号价值的生产提供原材料。民间戏曲可以进入演出市场,实行产业化运作;民间工艺可以进入制造业,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区域民间艺术资源禀赋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比较优势。虽然民间艺术的产业开发在学术研究中尚有争论,但是民间艺术产业化实践已经走得很远。随着区域民间艺术产业实践的深入展开,民间艺术产业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文化经济水平提高等方面的作用将进一步得到彰显,尤其是对于农村文化产业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将显示出强劲的推动作用。民间艺术产业,是传统文化资源同现代审美、创意、科技以及市场共同打造的产业,它可以是单纯的影视产业、制造业、旅游业、演艺业、出版业,也可以是将所有产业串成链条的内容因子;它可以是促成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因素,也可以成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腾飞的有力支点。民间艺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遗传密码,在当代社会正以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方式被翻译、被注解。
四、民间艺术产业开发的几个问题
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层次开发模式民间艺术产业开发是对民间艺术资源的有效保护和提升,但是不适宜产业开发的民间艺术品类也不能扔进历史的故纸堆。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民间艺术保护和开发的机制,要建立民间艺术保护与开发的金字塔模型,即民间艺术资源层次开发模式。在充分论证和调研的基础上,将民间艺术资源根据其性质、留存现状和产业开发适宜程度进行分类。不适宜产业开发的民间艺术品类,处于整个模型的根部,通过建立民间艺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习、立法命名等方式进行静态记载,由政府出资或争取社会资金的注入,以及民间艺术博物馆的自身收益来维持其发展。这部分民间艺术资源是民族民间文化的根基,记录和保留其文化形态和文化精神,可以使这些民间艺术资源得到有效地传承,也为民间艺术的产业化发展寻求历史的足迹和文化的滋养。中间层次是可以在社会中流传生存的民间艺术形式,在其乡土语境中有广泛的受众,但是体现较强的文化地域性,可在其流布区域内进行产业开发,使之创造经济效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同时得到文化的传承。最上层是民间艺术中较为活跃的部分,可塑性和可变性比较强,甚至可以说是从民间艺术中抽离的艺术元素,置入现代文化产业语境中,大力开发,实现规模经营,成为区域间、国际间可以广为交流的文化产品,成为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核心元素。这种保护与开发模式在民间艺术各门类中形成资金的良性循环,也在区域内形成文化产业的新增长点。这种金字塔的保护与开发模式,对不同性质、不同品类的民间艺术资源区别分类,统筹配置,合理利用,从而保证民间艺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永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