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

在对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上,应该始终以践行规划先行,高起点的编制园林城市发展规划为目的,并科学合理的布局宜居城市园林,要以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从而制定出一个科学美好的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蓝图。

(一)高起点的园林规划整体布局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上一是要以高起点来整体布局。要坚持把宜居城市的发展置身于全省、全国的大环境中,把宜居城市所处的大局面做出一个整体的园林规划设计布局。从而促使宜居城市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富有韵味。

(二)高品位的编制和规划

二则是要以高品位来编制和规划宜居城市的园林设计。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依据我国当前最新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并在社会上广泛听取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规划决策机构可以积极的向资历丰富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院和有丰富经验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专家请教,也可以通过组建高水平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团队的方式,从而高效的研究宜居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

(三)高标准的设计园林规划

第三点则是需要高标准的设计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要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坚持“以树为主、花草为辅、园景结合、以美取胜”的原则,将“绿”和“美”的主导思想贯穿于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不仅如此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还需要坚持因地制宜,体现园林规划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另外,在园林规划的层次上,必须追求错落有致,力求实现园林设计的敞开化、景观化、花园化、艺术化。宜居园林规划设计中在树种选择上,可以采用坚持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相结合、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以本地树种为主、外地树种为辅的方式,并在布局搭配上,坚持乔、灌、花、草的合理布置,从而突出自然景色,体现出宜居城市特有的韵味和风格。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方法研究

突出宜居城市园林规划的历史韵味

历史文化传统是深深植根于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记忆和生命。宜居城市一般有着比较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在宜居城市园林的规划设计上应该注重历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着力塑造宜居城市园林的独特魅力。其次对于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建筑予以保留,并可以通过开发建设和别具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博物馆,结合园林进一步的展现出宜居城市的历史韵味。

加强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监督和管理

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严格按照建管并重的要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并努力的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建设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可以在规划过程中将园林绿化管理职能有效整合,形成一个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实践高效的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体制。还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法规和制度,形成一个高效的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管理程序和管护机制。其次,还可以通过组建宜居城市园林监察部门的方式,确保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城市园林执法监察大队,确保了城市绿地管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另外,在对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中可以加大新技术的推广,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园林苗木、花卉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成果转化和产出,并有效的推动了宜居城市园林相关的产业发展。

提高组织领导能力,确保规划设计工作稳步进行

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建设应该可以算作为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充分的引起领导班子的重视,也应该将其作为一个工作重心,使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踏踏实实的就进行下去,并追求高品质、高标准,确保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良好的落实。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应该严格的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和要求,领导班子也应该认真细致的对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量化和分解。争取在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中对每一项具体工作和实施环节都明确目标,并努力的细化了保障措施。比如通过建立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责任制,将每一项任务细致合理的分配到人,出现问题不仅要及时的处理,还要追求其负责人责任,促使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分工具体、责任明确,各个单位之间的密切配合、协调联动。从而从根本上保证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落实。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方法研究的总结

宜居城市从字面意思上来看就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但是从宜居城市的内涵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因为宜居城市是一个不断发展和丰富的名词,随着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同的含义和解释。众所周知,城市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城市的环境却越来越恶劣。因此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升,我们应该充分的意识到,宜居城市园林规划不仅仅是推动宜居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还是宜居城市在我国城市新的发展阶段必然的发展选择,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一个必然的要求。在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上必须要实现我国宜居城市实施园林规划和设计的目的,只有通过正确方法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城市的历史文化风韵及品味, 这样才能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产环境,并反作用于社会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文忠[J].北京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范文第2篇

Abstract: from the United States can be seen in the course of development,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has the close relation, both in many areas overlap coincidence, landscape planning designers in the field of urban planning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So i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with the landscape design theory to guide urban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景观设计理论指导城市规划的依据

1. 美国景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密切联系

美国的工业革命,为美国带来优越的物质文明。但其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导致了资源和环境危机,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大工业生产使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不再是少数贵族及其侍从,他们渴望得到一个自然。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运而生。

1.1Olmsted

从1860年到1900年,Olmsted等景观规划设计师在城市公园绿地、广场、校园、居住区及自然保护地等方面所做的规划设计奠定了景观规划设计学科的基础。由于Olmsted及其合作者的实践以及专业教育在哈佛大学的确立,使美国的景观规划设计一开始便定位在一个很大的活动范围内,包括城市公园和绿地系统、城乡风景道路系统规划设计,居住区、校园、地产开发、农场和国家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管理,随后又进一步扩展到主题公园和高速公路系统的景观设计,这使景观规划设计师成为人居环境的主要规划设计师和创造者。

1.2Ian McHarg

生态规划的倡导者,他的《设计结合自然》(Design with Nature,1969)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McHarg一反以往土地和城市规划中功能分区的做法,强调土地利用规划应遵从自然固有的价值和自然过程,并因此完善了以因子分层分析和地图叠加技术为核心的规划方法论,被称之“千层饼模式",从而将景观规划设计提高到一个科学的高度。

2.当今我国所面临的生态困境

目前,我国660多个城市中,有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在城市和乡村流淌的河流几乎没有一条未被污染;在中国境内的大多数河流上建筑15米以上高度的大坝25,800座,占世界总坝数一半以上;每年都有3436平方公里的土地在变成沙漠,且每年都在不断上升;每年都有近50亿吨的土壤被侵蚀。在过去的50年中,有50%的湿地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天都在下降。经济高速发展的代价是环境的破坏。

这一系列的数据说明,中国的生态处境很险峻。我们需要有一种与自然系统,自然演变进程和人类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特殊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来解决现状社会问题,以及未来社会人口迅猛增长和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难题。

能帮助我们度过难关解决生态问题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经验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应该是中国的景观设计和城市规划相结合,用景观设计理论指导我们的城市规划工作。在美国,景观设计是同城市设计紧密结合的,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意识进步以及技术的飞跃而不断得到调整,在动态发展中,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从局部的环境调整走向整体环境的改造,同时,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感受到景观设计职业的作用及其带来的商业价值。而广大公众也因其在建成环境与自然环境平衡方面所所取得的成就而对其大加赞扬。可见,在美国的城市发展中,景观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我国,钱学森提出的“山水城市”也正是创造性地将中国的风景园林同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所以,中国应当扩大园林景观师的职业范围,让他们运用丰富的园林设计知识与优势,结合当今优秀的城市设计原理,积极参与到城市的改造、商业步行街建设以及城市设计当中,从根本上改变城市环境面貌。

二、景观设计理论指导城市规划的优势所在

1.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我们一直强调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说法,其实是比较片面的。因为从生态价值圈这个意义上理解的生态,全面理解的生态概念,土地和环境都是有生命的。而环境中的土地、动物等等都应该拥有各自的位置,得到相应的尊重。中国人普遍认为,西方哲学是“天人二分”的。但是,有很多现代的西方景观规划设计师们也一样相信“天人合一”的哲学原理。

景观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的反映,景观设计理论在城市规划上的反馈,也正是人类道德价值的反映,通过这样的城市设计,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这种设计必然是长远的、尊重自然的、维护生态的、切实为人类创造可持续发展生存空间的设计。

2.传承中国造园文化

有人说,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或者生活空间,很难满足现代中国因“人多地少”而带来的像“需要高密度住宅”这类要求。实际上,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设计的一些手法,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现成的好的做法。在传统的中国园林设计中,不是用人工的理性和几何方式来创造景观,而是用他们所熟悉的自然景物来创造一个微缩的自然景观,造就了不少“一壶天地”。将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结合中国古代造园手法,对我国的城市规划进行指导,可以达到高效利用土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将我国丰富的造园文化传承下去,

3.保证城市设计的整体性

从目前我国的城市设计项目来看,几乎是由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分工分段合作完成,这种工作模式导致生态环境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利用,同时造成建筑环境与园林环境的脱节,使设计缺乏整体性和连贯性。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由景观设计师负责整个城市设计项目的全过程,能够消融规划师、建筑师、园林师的明确分工界限,有利于创建协调一致的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空间的整体构建,营造自然和谐的城市氛围。

三、景观设计理论指导城市规划的具体手法

1.他山之石

美国景观设计发展是美国工业化发展的产物,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对待产生于美国并发展起来的现代景观设计理论的态度上,我们必须采取儒家的取之有度,笔者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实行“拿来主义”。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范文第3篇

【关键词】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城市景观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但是也存在较大的建筑设计和规划上的问题,最为严重的就是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只注重建筑景观,而忽视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设置,使得城市规划过于单调。

一、城市景观与规划之间的关系

要想做好城市的景观设计,就必须要了解城市景观和城市规划之前的区别和联系,城市规划指的是一个城市的整体设计和建设方案,而城市的景观是指单纯的景物设计和资源利用。

因此,城市景观是城市规划的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也是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展现城市的自然环境景观,还能够充分的展现城市的人文景观。此外,城市景观的设计还要将城市的不同功能区域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的体现城市的特色。

二、城市景观设计要遵循的几点原则

1、城市景观的设计要同自然相协调

城市中的自然环境对于整个城市的风格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的,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该充分的考虑城市的自然资源以及环境特点,并且将城市景观的设计同这些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强调人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将是未来的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

2、城市景观设计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理念

城市发展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在对城市的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有关设计单位也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和城市的长久发展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自觉地保护自然资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长远的角度做好城市的景观设计。

3、城市景观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所以城市景观的设计一定要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交通和日常活动,只有对空间布局进行充分的考虑,才能实现城市景观同城市功能之间的有机结合。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体现在景观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不同人群的需要,还要能够满足人类的各种活动的需要。

4、城市景观设计要遵循保护和发展文化的原则

一个城市的内涵和精神风貌集中的体现在城市的文化景观之中,所以在对城市景观进行设计和规划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考虑城市文化景观的保护措施,并且要根据其风格配合适当的景观设计,以达到充分展现民俗文化的效果和目的。

三、景观设计理论对于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1、景观设计理论充分的体现了天人合一

所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自然景物同人类的生存环境完美的结合,而景观设计的理论正是对这种哲学思想和观念的印证。一个城市的景观设计就是要将人类的生存环境同自然结合起来,实现更加自由和和谐的生存。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景观设计理论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城市规划也起到了理念上的指引和指导,依据这种理论,必然可以使得城市建设和规划更加的贴近自然和亲近自然。

2、景观设计理论传承中国造园文化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园林文化和园林艺术,所以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也必然要对传统的中国园林文化进行吸收和借鉴,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城市规划方案才能真正的体现中国城市以及中国景观的特点。

3、景观设计理论保证城市设计的整体性

景观设计是一个较为系统和科学的方案形成过程,所以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会将城市的各个部分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这种情况下从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就能够实现城市设计的全局性和整体性。避免一些设计项目只从局部出发,忽视了同其他环节的联系,割裂了城市规划各个具体项目之间的关系。

四、景观设计理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具体手法

1、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理论的相互融合

(1)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理论的相互融合是新形势下的一个进步和发展,它不仅是简单的将城市景观规模扩大,也不是片面的追求绿化面积,而是应该从思路到做法都全面的渗透着景观设计的思想,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必须对景观设计理论具有全面的了解,并有相关的规划经验,能够促使景观设计理论与城市规划顺利的衔接起来。

(2)公众的关注与法律的完善基于中国风景园林基础上的景观设计的发展,是未来我国园林专业的发展方向。政府对景观的重视也体现在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反过来专业性的法律与严格的执法确保了景观设计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城市景观呼唤城市管理者的重视与法制建设的完善。城市环境建设更需要专业性的法律。香港、新加坡的城市环境建设就是我们很好的榜样。只有将对环境设计的审查同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的审查结合起来,综合指导城市环境建设,才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看到人工同自然完美结合的城市,进而实现生态化景观城市。

2、继承与发展传统

中国的景观设计历史悠久,方式方法手段多种多样,尤其是景观的设置和安排,技艺纯熟。为此,在新的城市规划工作中,设计人员需要适当的借鉴传统景观设计,例如尽量营造自然氛围,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3、积极创新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高科技、大量信息及崭新的观念和生存、生活方式,中国现代景观设计可以从这里获得更丰富的资源,藉此创造出一条全新之路,即通过发掘现代丰富的生活资源而创造出更有活力和个性的新时代景观,使景观更多地涵盖自然、生命、健康,体现美感、伦理、想象。

结束语

总之,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所以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

参考文献

[1]邓毅.黄金玲.龚兆先.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导向的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方法研究[J].建筑科学,2010(5).

[2]高蕾.城市生态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改革;

中图分类号: TV984 文献标识码: A

1、城市总体规划发展概述

城市规划是根据国民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并且结合相关的自然环境以及各种条件政府对其进行的相关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综合部署,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实现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等所作的一定期限内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2、城市特色构成要素

2.1、 规划结构和布局

规划结构和布局是城市特色在空间上的投影。规划结构是一种综合各个方面的布局形态,主要包括了对城市用地功能、城市道路系统、城市河湖绿化系统等。具体的规划布局会涉及到居住区、开发区、街道、广场或某一建筑群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规划设计构思。城市的布局形态和规划布局的构思组成了城市特色的一个总体框架。每个人区域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发展空间,构思奇巧的空间布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个体建筑的形象。

2.2、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给人民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增添了城市的生机,净化环境,强化特色。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很多城市也是比较重视城市的绿化的,所以现在不仅是城市绿化发展的很好,并且已经涉及到成熟的一些风景区和山林绿地,从而使得生态环境得到大大的改善。沈阳、郑州、合肥、成都等城市结合环境综合整治,利用水面建成的绿化带,现如今已成为城市景观的一大特色。所以要使园林绿化为城市增色,不仅需要重视街道绿化和居住区绿化,更要抓好河湖水面、公园、山林绿地与城市绿化的紧密结合,使其能够形成城市绿化系统。

2.3、城市色彩

城市色彩综合了各个方面的色彩,是一种美的反映,主要包括了建筑物、道路、广场、广告、车辆等人工装饰色彩和山林、绿化、天空、水色等自然色彩的综合反映。江浙一带是古朴的水乡景色,它主要以青瓦白墙的建筑,加上石桥和河流水色组成了城市色彩。青岛、威海等城市,蓝天、碧海、绿树、红瓦、黄墙,形成了海滨城市的优美色调。人们对色彩的喜爱常常会从内心感受来表达,各种环境人们对其色彩的感受和需求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异的。在阴雨多雾、阳光稀少的地区,人们会希望明快的色调来调整压抑的心理;在严寒的北方,炎热的南方,人们对色彩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成功的运用色彩是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以及人们的具体心里想法和要求,使人工色彩既能弥补自然色彩的不足,又能适应人们的心理需要,从而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更加富有特色。

3、城市设计科学的不足

①工作周期短

就目前的很多城市的需求情况来看,设计任务要求时间短,工作量大是遇到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因此会缩短前期的相关准备工作,特别是设计所在地没有常驻机构的外来设计单位,会缺乏对设计对象城市长期的资料积累和直观感受,也就不会在设计前期很充分的了解城市环境以及人文历史、城市经济等。在设计周期短的压力下,将己有的城市设计成果进行适度修改,成为一些设计单位的常用手法;由于没有充分了解设计对象城市的具体情况,缺乏足够的设计依据,设计方案往往与城市实际发展条件不符,与城市原有的生成形态和文化背景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由此造成许多城市设计成果徒有美好的设想,却缺乏实施的坚实基础。

②个人主观性强

设计工作往往不可避免的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色彩,在建筑设计领域,最终的建筑形象、建筑风格往往就是建筑师个人的风格和偏好。当设计的尺度放大到更大范围的城市区域时,城市设计者个人的主观想法就会产生局限性。城市功能的复杂性决定了对其的规划设计需要更多的理性判断和客观分析、更多的从公众利益和社会价值出发思考城市问题,个人偏好需要降为其次。而面对要求快速成型的设计方案,设计者对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的深入思考显然是不足的。

③城市设计理论的系统性不足

我国城市设计领域对于国际理论思潮的很多方面都有涉及,但是与国外的城市设计思潮相比,我们的理论在繁荣多元的探讨方面略显不足,尤其是缺乏系统化的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不足导致了在城市设计实践中出现了随意性较强,方法各异的局面。各时各地的城市设计目标、设计任务、设计方法流程甚至大相径庭。这其中就难免会出现城市设计工作混乱无序、达不到预期效果的情况,使城市设计的科学性大大降低。

4、物质承载系统的实施方法与手段

4.1、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可以分为市域城市形态和主城区城市形态两种。

市域的城市形态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整个区域内的所有城市情况,除了设计本身的城市外,与周边城市相互协调,形成城市群,共谋利益、共同发展,以共赢为基础目标,集约化发展。这样的发展模式从形象上来说有

利于提升城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可以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业的恶意竞争和资源的浪费。

主城区形态直接影响到城市发展和城市形象。在城市形象设计过程中,应该遵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要求,同时也要针对一些上位规划中规定的城市形态进行简单的调整,争取达到打造独特的城市形态的目的。

4.2、城市公共空间

①城市街道空间打造一一步行优先,道路顺畅:

街道空间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公共空间,除了正常的交通功能外,还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生活功能。我国大中城市步行通勤量占到了总出行量的约1 /3,因此,我们必须对街道空间的建设加以重视,打造良好、舒适的不行空间环境。建议将各类步行道整合成城市慢行系统,建设步行商业街、步行文化街、步行休闲街等主题街道。

②城市广场空间打造一一文化先行,品质优先:

打造良好的城市广场空间需要结合城市的特色和历史,利用文化设施、文化活动、建筑艺术、环境艺术来表现广场空间,利用各色活动来展示广场空间,同时提高广场空间的人气,从而达到展示城市环境和城市文化的目的。

③多样发展,提升活力原则:

城市公共空间正在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无论是空间形态还是活动种类甚至是使用人群,这种多元化的发展为城市公共空间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应在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特色的前提下丰富公共空间的功能与形式,提升城市活力。

4.3、城市建筑

①建筑风格:建筑风格的形成主要与所在的地域有关,同时自然环境、历史条件等都会影响建筑风格。在建筑风格的处理上,也应该从建筑布局、建筑形态、建筑手法的运用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城市原有建筑为基础,不能标新立异,忽略城市总体风格和己有的建筑风格。

②建筑色彩:建筑的色彩构成了城市的主色彩基调,是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元素,是城市形象和艺术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一个城市形象的好坏,建筑色彩的艺术感首当其冲,特别是城市当中的一些富有代表性的建筑,其自身色彩都应具有地方特色,协调一致,合理搭配。

③建筑高度:在各个组团中考虑不同的簇群式高层建筑布置,形成明显的城市轮廓线,而不是撒芝麻一样的均质对待。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应与居住、开放空间混合布置,提高老百姓对文化设施的利用率,增加幸福感。

综上所述,城市的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的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它不仅需要城市规划的科学指导,创造性的规划设计,还需要很多的具有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城市规划应体现各个方面的理念,从而保证城市的很好发展。

参考文献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范文第5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 城市设计 影响

前言

城市是由自然牛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系统,风景园林自古以来都在城市设计实践活动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从 19 世纪后半期开始,风景园林实践扩展到广阔的社会和大地环境的背景中,对改善城市环境和促进城市社会发展起到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1、基本含义

(1)城市设计的含义和内容

“城市设计”一词是由美国建筑师协会首次使用,其任务是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综合性环境创造和设计活动,为人们各种活动创造出有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以满足在城市中生活的人们生理、心理要求,是以提高城市生活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景观和城市整体形象的艺术水平为最终目的的,包括各种建筑、市政设施、风景园林及绿化的创造性活动。城市设计几乎与城市发展史一样历史悠久。但是,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及城市的不断发展变化,尤其工业革命以来,城市设计从最初的注重空间的艺术处理发展到了现在对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重视。 现代城市设计以对城市空间的组织和城市形态的表现为核心内容, 以提升城市环境品质,促成空间形态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标,并对城市的演变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它的设计对象包括宏观城市设计、 中观城市设计和微观城市设计三个层次。

(2)风景园林的含义和内容

风景园林是综合利用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手段营造的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环境,其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及所处环境的关系。风景园林不同于以往城市设计中的观赏园艺和景观设计,后两者在空间和生命力的体现上都有不足;也不同于环境艺术和城市规划,这二者对文化和科学体现不足。风景园林结合了它们的长处,是在综合考虑环境、人文、社会和自然因素后进行的创造活动。

2、风景园林设计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1)二者在设计对象和目标上具有同一性

风景园林的主要设计客体是城市的环境、绿色空间及城市公共空间,旨在通过风景园林设计实现城市环境的优化,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和谐、健康的外部生活空间,实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设计针对的也是城市居民的外部生活空间,是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合理设计的创造性工作。其设计目的也是对城市居民生活空间的优化,两者在设计对象和目标设计上具有同一性。

(2)理论与学科的互通性

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均受到哲学、艺术与科学领域思潮和理论影响。从功能主义理论到人文主义理论的变迁都对人类的审美意识和社会潮流发生过导引作用,当然也直接对城市设计理论和风景园林设计理论产生了影响。其基本理论的同通性使两者的设计师能够实现学科上的相互渗透,城市设计师同时也肩负着城市风景园林的总体设计任务,需要在营造城市硬质景观、合理设计城市空间结构的同时考虑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可能创造的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性。风景园林设计师需要在了解城市设计需要和总体设计精神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才能创造出好的设计作品。当今,人们对所处生态环境日益重视的形势下,城市设计与风景园林设计都面对着共同的城市生态问题,都需解决城市人群与自然相生相长的因素进行设计,这使两者在学科领域上也发生了共通。

二、风景园林理论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1、中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首先,中国古典风景园林在道家思想的影响下,比较重视“意”,即园林所表达的情感与意义。它强调运用多种园林要素:自然界的花木、水、生物等自然要素,建筑物等人造物以及因二者呼应所产生的天、地、人和谐统一的美学境界。这一风景园林的设计方法对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城市设计产生的影响体现在设计的立意与布局上,无论是中国古代城市设计,还是现代城市设计,都以“经营位置”为主要原则,空间及各种设计要素的相互关系成为设计的最基本和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其次,中国的风景园林重视空间的层次、延伸与渗透,强调通过有限的空间设计达到层次与空间更为丰富的效果。因此,古典园林更多的利用场地与周围环境,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相互作用的空间关系。因此我国城市的设计者们都运用了相似的手法,使其设计即能反映城市设计本身的意境,又能使城市整体的功能和环境得以统一,从而使城市空间和园林空间相互渗透,边界感消失。同时,风景园林中重视空间延伸的设计思想对城市设计也产生了深刻影响。当前城市设计总重视空间分隔以满足不同城市居民的行为和心理需求的设计就源于此。

2、外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

德国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的影响体现在德国将园林展与城市设计、城市发展规划相结合方面。以慕尼黑联邦园林展为例,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贯穿各阶段规划的始终。瑞姆机场旧址因展览成为有生命力的新社区,其中设置了商贸区、居住区和绿色开放空间。在这一展览中,风景园林设计不仅仅关注园林的表达,更注重风景园林与未来城镇和社区发展规划的适应性。德国园林展规划往往结合城市开发的需要,各级政府和区域根据园林展提出的支持申请进行联合开发并提供支持。各园林展请求支持的主要领域包括:受污染区域的生态延续性研究、土质改良计划、洪水控制研究、生态环境保护研究、公共交通运输建设、配套文化设施、公共运动、娱乐场所配套等方面。园林展的设计即是对城市重新规划的过程,设计中增加了城市的绿地空间,发展了本地区城市公众的精神文化和休闲度活动空间。德国未来园林展还对风景园林规划区域联合进行了尝试,对实现跨城市地区、跨生态环境区、跨国家的整体风景园林规划进行了尝试。为未来城市发展中形成共同协调发展的大社区、提高城市国际化程

度提供了有益资料。

澳大利亚是风景园林对城市设计影响较大的国家。园林城市堪培拉已成为世界十大绿都之一,它的城市建筑分散地隐蔽在森林之中,具有浓郁的乡野气息。该方案由美国芝加哥风景园林师瓦尔特•伯利•格里芬于 1912 年设计。设计师充分利用了城市周围的自然山峦和水体,运用绿色开放式设计理念,对城市空间进行灵活的、开放的设计,反映出澳大利亚国土辽远开朗的地理特征的同时,又结合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群对空间的动态体验和感受,考虑到室外空间尺度的不断变化,使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相互渗透,给城市中的人们创造适宜生活的环境以及可以让人们从不同视点欣赏美丽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