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概念课教学模式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数学概念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12-070-01
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学应当使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达到理性认识,正确理解数学概念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高中数学概念是高中数学知识基础的核心,是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和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是学生解题出发点和突破口,所以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应该成为老师的着眼点和落脚点。
在新的课标要求下,教师首先要能够更新教学理念,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的老师对概念轻描淡写,一代而过,或者即使注重理解,也只是机械的生搬例子,很少注重学生的反应和理解程度,然后就迫不及待的要求学生解题,结果往往造成学生消化不良。比如说在讲解映射时,很多老师只是用书上的图表来解释,很多同学好像理解了,但真正在以后的应用时却又把握不准,无从下手。
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真实感受,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他们主动去探索,理解概念的本质。在上课之前,老师都会认真备课,找很多的例子,进行比较和说明,以期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但是这种备课只是建立在老师对概念的理解之上,学生对于老师的例子是否能够很好理解并接受,还很难说。如果这时能够把这一环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加以归纳总结,并与书本上的概念进行比较,得出数学概念,也许效果会好很多。基于此,本人认为,要想加强概念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备课取材源于生活
数学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不可分的联系。任何一个数学概念的引入,总有它的现实或数学理论发展的需要。在进行概念教学的备课时,尽量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比如在引入等比数列时,老师带了一口袋糖果给学生,并提出谁回答对他的第一个问题将得到一颗糖,回答对他的第二个问题的学生可以得到两颗糖,以后依次回答对后一个问题的学生得到糖果的颗数将是前一个学生的两倍,学生的参与热情顿时高涨,都纷纷回答问题,这样在游戏中让学生思考、体会等比数列的有关知识,实践证明: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效果明显。从这个事例看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新的概念最好与学生熟悉的知识点相近
数学教材的知识并不是孤立的,特别是新课程知识体系的编排大部分呈螺旋式,这样的编排方式对于学生的学习,特别是概念的学习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在学习新的概念时,可以利用相近或者相似的知识点进行再加工即可。比如本人在江单调递增函数时,先给学生举了一个例子,:在初中时就讲了一次函数Y=X,Y随着X 的增加而增加,把这句话用数学语言翻译出来,然后在抽象化,就得到了递增函数的定义。由于y随x的增加而增加使同学们在初中经常见到的,所以一点也不会感到陌生,比较容易接受,一下子拉进了学生与新概念的距离。
三、在讲授新的数学概念时,让学生多举例子,多用学生的语言、思维习惯进行教学,并尽可能的让语言幽默风趣
例如有位女老师在怀孕期间刚好上到了《概率》中的随机事件,有个同学马上说“老师,您肚子里的孩子是男孩这是一个随机事件”,这位老师当场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并得出了一个肯定的答案。学生一看老师把自己都当成了研究素材,一方面觉得非常有趣,另一方面觉得概率知识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而且还帮着分析,马上来了劲头,纷纷举出了很多生活中的事例。通过这些事例,可以反映出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大大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促进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在课堂教学之后的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加以巩固,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也可以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高中学生的课务多,学业繁重,如果不及时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加以复习,难免出现遗忘,因此,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在有相似的相近的概念出现时,要多加以比较,在比较的同时巩固。在解题过程中,也要借机复习。在本人看来,大多题目的条件都明显的是利用与定义相近的表述来给出,教师如果能让学生先复习定义,然后读题目,并把定义和题目翻译成同一种数学语言,然后加以比较,这样不仅复习定义,而且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可谓一举两得。本人所代办级有一段时间学生买体育彩票的比较多,偶然一次被我看见了,他们以为我会批评他们,结果却是我问了他们这样一个问题:你的这张彩票中将的概率是多大,事先有没有通过概率知识研究过?学生一听,马上就和我讨论起这个问题来,我借机让他把概率的
五、重视数学定义的教学,还要重视三种数学语言的相互转换
由于高中数学相对初中数学来说,更具抽象性,如果不能将数学概念熟练的在三种数学语言之间进行转换,会严重的阻碍学生的解题,特别是现在的数学题目叙述越来越精练、简洁,如果不能将题目的条件与已学知识很好的连接,并进行转化,就会造成程思维受阻,解题不顺。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的时候,对有些概念作适当的补充,增补必要的、生动的说明。
总而言之,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要重视数学概念的教学,并尽量让学生知道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概念的本质。掌控好了数学概念的教学,不仅仅对学生解题有好处,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从这些方面来说,搞好了数学概念的教学,也就实现了学生高中数学学习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部制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开放的大课堂
我在教学中十分关注学生的课余生活和兴趣爱好,坚持德育与智育并举。教师通过课前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问学生平时喜欢什么,有什么爱好,这样学生就会谈到读书、画画、写字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话题,并切入到教师平常喜欢看电视,我在课上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也进行了指导,更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波澜
为了进一步感悟老支书的崇高精神,我在研读课文时,和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当洪水如猛兽般袭来,死亡正一步步逼近,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就是全村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桥。当他们跌跌撞撞地向唯一可以逃生的木桥拥去时,有一位老汉早已站在了木桥前。”我们师生共同创作了一幅感人的黑板画,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也为披文入情奠定了基础。
三、师生互动交流,促进师生双向发展
我在课堂上紧紧围绕本节教学重点内容,引导学生研读重点内容,感悟老支书的品质,让学生通过默读课文的第2、3段,标画出描写老汉的词句,再结合当时的环境细细体会,并批注触动学生心弦的句子,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感受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 影响高中物理概念学习的主要因素
1.1 教材因素
高中的物理知识与初中的物理知识相比,对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要求更高,初中向高中过渡的过程中存在了一个较大的障碍.高中的物理知识中不仅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来观察物理现象,还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总结和分析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很好的结合起来,出色的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对于一些有几个研究对象、状态、过程的复杂性问题,需要结合问题实际情况,首先要分析物理现象,再建造物理模型,最后要将物理模型转化为数学的形式描述出来,学生难以接受具有太大难度的问题.分析物理问题,并进行推理、论述,这个过程太过复杂严谨,学生难以理解,阅读难度大.
1.2 学生因素
[JP2]高中的有些物理概念是从试验中就能够得出的,而有些概念则需要学生依据现有的物理概念自己分析得出,或是创建理想的模型,并经过观察、分析、推理和总结创建出来.如果一些学生不理解加速度和电阻率的概念,就会形成一些离谱的错误认知.
1.3 教师因素
教师在工作过程中,通常利用大部分时间来备课和做题,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和学习的能力缺少充分的了解,甚至会高估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一些基础的概念忽略,使得学生的知识基础不牢靠,使得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时无法将各概念联系起来.
2 高中物理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模式
为了更有效的搞好概念教学,需关注以下几个环节.
2.1 创设概念教学情境
概念相比较其他的知识点来说,在理解上会更加困难,因为概念本身就是对实际事物的高度概括,具有抽象化的特点.而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这种特点会变得更加突出,这就让很多学生在学习概念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困难.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注意创建概念情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来理解物理概念,那么就相当于让学生凭空想象,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就不好.因此,在进行概念教学之前,老师应该设计一些相关的概念教学情境,并且这个情境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的内容也要是学生容易理解的,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物理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高一的加速度这一概念为例,这个概念让很多的学生难以理解,为了方便学生的理解,本文作者在进行这一概念的教学时,会举例说明这个概念,将“高铁每小时300公里的速度行驶10秒的时间”和“蜗牛在十米内由速度0 cm/s加速到0.1 cm/s”这两个例子相比,蜗牛的加速度更大,以这两个实例让学生初步了解加速度是与速度大无关的,加速度与速度的变化大小有关.接下来,作者又以汽车为例,“汽车的作用就是代步,但是为什么相同的功能汽车的价格却大不相同呢?要判别汽车的好坏,最重要的一个标准就是汽车起步的速度.普通轿车与豪华跑车相比,他们的起步速度有着很大的差别,豪华跑车的起步速度会比普通轿车快很多.以兰博基尼为例,该跑车起步加速到100 km/h需要4秒,而宝马Z4起步到该速度仅需3.2秒,这就是他们价格相差甚大的原因……”通过创建实际情境,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的时候就会容易很多.
2.2 利用实验形成概念
物理学科的学习是需要结合实际操作的,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些较冷门的现象或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常见,要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概念就需要借助试验.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试验演示,或组织学生在实验室自己动手操作,通过实验手段得到相关的试验现象,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理解相关的物理现象,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笔者在说到“力的分解”这一环节时,就让两位学生到讲台上动手做了一个细线吊秤砣的实验.通过这个小实验,既活跃了课堂的氛围,还帮助学生快速了解了力的分解这一概念.
2.3 适当运用类比方式
类比法在物理概念的教学中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教学方法,将物理概念与一些相对简单的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快明确概念的特征,进而会很容易理解概念中的核心内容.以酒精和水混合体积会减小这一概念为例,在讲到这一概念时,可以举例:一个盒子分为上下两层,中间用隔板隔开,上面一层放满芝麻,下面一层放满栗子,然后将中间的隔板拿开,上面的芝麻就会掉进下面一层的栗子中,使得栗子与芝麻混合在一起,这样原本满满的盒子又会出现一部分的空间.通过类比的方式,将原本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能够让学生了解分子之间是有空隙的这一概念.
2.4 设计问题巩固概念
【关键词】职教;思想政治教育;转换
中图分类号:D4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文章通过对职教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相关知识,从多方面,如:改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理念、在探究、辩论中自主的学习思想政治等对职教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转换进行探讨。
二、从生活出发来进行政治教学
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特点在于与时俱进。它指出要在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材内容等方面加强创新,增强思想政治的感染力,达到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目前。我们教学的对象大多是年轻一代,他们正处对世界的好奇心强,在认识事物时较感性,因此,我们需要将抽象的理论化为朴素的生活常识,才能为他们喜闻乐见。
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兼具时代性实践性的学科,由于大多数的学生对枯燥政治理论提不起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将政治教学与具体事件结合起来教学,提高教学的吸引力。同时还需要联系实际生活来教学。如:在讲述“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可以组织学生到各自所在的居委会、村委会去了解选举权、选举方式,候选人的资格、选举的程序等内容,最后根据调查的材料在课堂上进行模拟选举。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通过联系实际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观察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需要以新课标为指导,大胆创新,将真实生活融入到课程中,带给学生社会生活的真知灼见,达到了最理想的教学目的。
三、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和理念的转变
1.提高教学能力
政治课是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它侧重于于抽象的思想政治理论和时事政治的分析,须具备一定思辨的能力。大多数学生对政治课是不感兴趣的。因此,我们需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们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较强的政治敏感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发散能力,给学生广泛的思考空间。
2.深化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从生活逻辑到知识逻辑”的构建,要以学科知识为基础。这就需要我们对教学目标重新定位,增强教学与实践的关联,这也成为了改革政治课的重要内容。首当其冲的是在保证学生掌握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改变当前的政治教学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3.改革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的模式很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在改革的新课堂教学中,倡导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只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进一步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资源的提供者,同时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评估与指导。真正的做到把学生作为教学中心,将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摆在首要位置。因此,这种针对政治课师生关系的改革工作是新课改成败的关键因素。
四、新课程新模式引导学生在辩论中自主的学习思想政治
授课环节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导”师,不是“教”师。作为导师,应视学生为“演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相互学习、创新学习提供引导,构建主动学习的氛围。下面分三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1.在探究中学习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变被动地听讲为动手、动脑主动参与。在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学而有思,思而后疑,疑有所问,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
2.在辩论中学习
给学生以舞台,引导学生讲解、质疑、点评,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内容是学生的生活,学习充满了乐趣。最后再由教师解决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组织学生就“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消费观?”这一问题展开课堂讨论。学生旁征博引,引据说理,据理力辩,在你来我往的争论中明确“什么样的消费心理是不科学的”、确立“做理性的消费者,就要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的结论。
3.在自主课堂中学习
自主课堂讲究的是在探究、合作互研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寻找规律,推算逻辑关系;在体验知识的同时注重思维的发散、聚合、逆向方式思考。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应做好诱导质疑,鼓励求新的工作。允许学生对现有结论的产生质疑甚至持否定态度,不满足于现成的方法和答案,勇于超越。
五、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新生活化模式
教学活动“生活化”:“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从生活中来”,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情境着手,把课堂变成学生感悟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把书本知识导向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惑悟生活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如耳闻目睹的事件,社会热点话题,的国际爆炸新闻等,在引领学生进入社会,感受现实的基础上,再导入新课,进而引发思考,让学生身受感染,从而激发心灵共鸣。通过创设特定的生活情境,可以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2.摸拟生活化情境,激活教学内容
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特别强调教材内容的系统传授,学生学习就是为了习得教材中的内容,仿佛学生不是为自己而活着,而是为教材活着,不是为现实生活活着,而是为理想生活活着。在课堂上我更多的用身边的实例来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简单的说在家要委父母亲人着想,在学校要为老师同学着想,在社会上要为他人着想。这样才能真正回归生活,让学生体悟生活、提升思维。
3.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生活化”的教学模式的转变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该通过学生观察、比较、调查、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很好把生活与知识联系起来,在探索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乐趣。通过“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的“生活化”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参与活动,积极思考,明白事理,感悟人生,懂得生活。
六、结合社会热点和焦点,走近社会来进行思想整治教学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将教材知识与现实的问题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把鲜活的时政知识融入到课堂中。
教材与时政热点有机结合
作为政治教师,需要对党和国家的基本的路线和方针政策了解贯通,同时及时把时事政治热点和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联系,实现本课程的实效性教学目标,富于课程浓厚的时代气息。
2.课前开展五分钟时政演讲
教师不能单靠在教学中自己的组织来联系实际,还应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手段(如电视、报纸、网络等),让他们自己主动关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材料收集再利用上课前五分钟进行演讲,就可以让学生有机会对自己收集的时政热点进行总结分析。
七、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
现阶段,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工具被广泛应用于政治课堂教学,不仅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效果,而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影视显现、图画再现等直观形象手段给学生以鲜明生动的形象感觉,更好的激发看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政治课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还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直接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方法,这使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不能很好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也影响了学校的德育工作。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政治课教学,将使政治课的德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
随着现在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维意识变化也是很快的,职教思想政治应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作出调整转换,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钟美玲.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J]. 教育研究. 2010(08).
[2] 汪缇娣.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分析[J]. 教育与职业. 2011(35).
一、明确目标,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这需要解决三个问题:解开守旧情结,打消畏难情绪,消除恐败心理。只有这样,教师才会接受新理念,才会满腔热情地投身课堂教学改革。
以“构筑高效课堂”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原则,我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聚智慧出模式、搭台子促成长、重落实促推进”等一系列措施。“走出去请进来”就是派大批骨干教师外出学习取经,让他们转变观念。请进来一是请校外专家和优秀教师给我校教师做专题培训,二是请外出学习的教师结合自己学到的经验和感悟给全体教师做讲座,目的是带动全体教师转变观念,投身课堂教学改革。“聚智慧出模式”就是外出学习的领导、教师聚在一起,交流反思,研究各地先进的方法、理念,然后结合我校实际取长补短,制定下一步改进措施。“搭台子促成长”就是学校的管理一是关注教师的成长,改进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二是改变课题研究的定位和取向(课题定位以小、适用为主,以着眼于学生发展为价值取向),以研究的方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重落实促推进”就是学校将教导处、教科室的人员全部分派到各年级蹲点,由他们负责所在年级组的高效课堂推进工作。他们和老师们一起上课、听课,参加教研活动,发现好的做法在全校推广,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校领导深入课堂,把脉课改,确保课改扎实、有效、稳步推进。
二、模式引领,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三分教学、七分管理”,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没有管理做保障就落不到实处。为此,我校调整了教学常规管理思路,本着“模式引领、连环跟进、分层推进 ”的管理模式,严格落实各项教学常规,扎实推进高效课堂。
(一)模式引领
我们摸索出了“预习探究―展示质疑―评价反馈”的“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模式,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操作运用,怎样让这个模式引领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方式。为此,我们制定了相应的《预习单设计策略》以及《“三环六步”课堂操作流程》,便于教师操作运用。通过模式引领,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同时带动课堂教学的改革。
(二)连环跟进
在模式引领的前提下,我们采取了“一抓、两开展、三落实”的连环跟进措施,确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落实。
一抓,就是抓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保障,很难落实高效课堂。
两开展,一是开展比赛促进步,二是开展教研助推进。开展校、组两级教研活动推进落实高效课堂。教研组的教研:每周每个教研组的教师要听本组一位教师的课,听课教师每人一个观课点,听完课后组内组织评课,大家就自己的观课点评一评这堂课上学生的学习是否实现高效或者怎样让学生的学习更高效。学校的教研:每月由一个教研组选出一名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全校同学科教师参加听课、评课。评课主要针对以下内容:课堂流程是否做到“以学定教”,学生知识能力的获取是否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起到组织、引领、反馈的作用。
三落实,一是落实教师的课前备课。对于教师的备课我们要求做到“三研”:第一次全组教师在一起研讨,根据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备出全组的共性导学案。第二次教研是在上课前教研,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班学生的情况修改导学案,写出自己的个性导学案。第三次教研是上完课后的教研,这次教研主要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状况、学习效果写出反思。这三次教研为我校落实高效课堂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二是落实教师的角色转变。教师的角色应由知识的灌输者、守护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共享者。为了强化落实教师角色的转变,我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通过相互帮助能学会的,教师不讲;讲了学生也不理解的,教师不讲。三是落实督察制度。我校由校长、业务校长以及教导处的人员组成课堂监控督察小组,监控并指导高效课堂的落实。
(三)分层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