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把握学生的基本能力的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同伴的评价以及自我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展自己的美术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行为,要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更加平等民主的生生关系,让学生在这样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型互动方式中更好地完成美术学习。如教师在学生完成美术习作之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之内相互传阅,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点评。学生在其他同学悦纳的眼光中强化自己成功的喜悦,并在同学的指点下了解自己美术作品的不足进行修改。生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从同学的眼中更好地发现了自己。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互动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实现人机互动。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巧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完成人机互动。在人机互动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美术能力途径的引导,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完成美术能力的提升。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知识的学习,运用新型的教育学理论,注意使儿童乐意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媒体课件鲜艳的色彩让学生形成画面的感知,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让学生在互动关习中形成自主、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如在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一册《让大家认识我》的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创作工具,认识常用颜色以及不同风格线条的表现,学生在与多媒体进行人机互动的基础上,体会到不同的笔触,不同的画布所产生的不同的画面效果。

(二)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生生互动。

在小学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建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互动的重要性马宗平(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榆关学区大刘庄小学,河北秦皇岛066303)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互动式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关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的互动,并努力强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评价中真正提升自己。关键词:小学美术;互动;重要性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5)03-0175-01立生生互动。在小学阶段,每个班的班容量不同,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班容量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按照班容量的大小以每组四至六人的形式组成合作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生生互动。教师要根据同组异质的原则实现学生之间的小组互动,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在相同的教学环境中都能够获得教学活动的开展。当学生完成绘画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以及组外交流,让学生在不同的学生互动中获得美术能力的提升。

三、强化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评价中真正提升自己

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而且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及生生评价,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互动的方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美术能力,获取美术能力的提升。教师要创建评价机制,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发展自己的不足,了解自己已经具备的美术能力,懂得自己应该从哪个角度进一步学习美术,如在人教版四年级美术上册《色彩的冷与暖》的教学中,教师以直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冷暖带给人的不同感受,体会色彩的情绪,并激发学生在色彩创作中有意识的运用冷色和暖色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当学生完成色彩创作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冷色与暖色,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体验色彩给人的不同感受,并在学生对同学的作品的评价中体会冷暖色调的不同,在师生互动评价以及生生互动评价中进一步感知颜色的不同,激发学生热爱美术学习兴趣。

四、结语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小学美术教学应注重色彩感受

张蕾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二小浙江苍南325800

摘 要:采用欣赏观察的形式进行导入,贯彻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学生的主体是在教师主导的引导下来体现的,我是引导学生凭自己的感觉和实际生活中的感受来判断、分析色彩的对比的。当然,教师可以直接告诉学生哪些色彩是对比色,学生记住了就行了,但是这样的教学,学生只能学到死知识,如果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会越学越死,只会学到死知识。新课标要求教师摒弃以教为主的传统教学,教师在教学中充当的应该是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

关键词:美术教学注重 色彩感受

[中图分类号]:G61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8-0105-01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指导。学生创作过程中,曾出现过一些畏难情绪,不能恰当使用对比色。我提示学生仔细地观察,才会有完美的表现,对比彩组合会比同色系色彩组合更容易吸引注意力,画面整体的色调,是作品完美至关重要的体现。同时,我启发学生想要调配出完美色调,不可太迁就画面的内容,必须要恰当将对比色当做调色的配置。我又进行了简单的示范,引导学生有意识将一种对比色面积设计得小一些,或将一种颜色降低纯度来表现。这节课丰富了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活动的形式,满足了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欲望,培养了学生合作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对色彩感受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色彩知识属于美术基础知识的范畴,其中的对比与协调是较专业性的。但是色彩也是小学生普遍喜欢的,所以在上色彩课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都很高。下面我就以《万绿丛中一点红》一课的教学为例,来谈谈自己是如何进行小学美术教学的。

一、游戏法

洛克在《教育漫画》中说:教育学生的主要技巧是把学生应做的事也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色彩教学中,往往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学生的色彩很单调,美术作品中没有几种颜色。学生常用概念的颜色、习惯的颜色作画,幽默点说:颜色很穷。为了扩大学生的色域,可以带学生做色彩游戏,就是让学生不写生对象,不画任何具体的形象,只要求作色彩游戏,调不同的颜色,每调出不同的颜色才能画上去,而且只画一小块,看每位同学能画出多少种不同的颜色。不同色相、不同明度、不同纯度、不同冷暖的黄、红、蓝、绿等。这种方法可使学生摆脱写生时的色彩单调,摆脱对形体的塑造,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调配色彩上,在调配颜色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色彩认知,扩大了学生的色域。

二、单一法

罗素说:真正有用的训练,是理解若干的一般原则,对于这些原则在各种具体情况下的应用有彻底的基础训练。

色彩练习的对象很多,教师要循序渐进、有目的、有条理地分解训练内容。内容有认识色彩、色调、塑造、步骤;形式有临摹、写生、默写;题材上又有静物、风景、人物;默写又分为黑白稿默写、文字题默写等等。教师在组织学生练习时要根据学生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训练内容,提出练习目的与对象特点,逐步积累学习色彩的经验。习惯的色彩教学中,常常是让学生的作业从打轮廓、画明暗,大色调到仔细刻画全过程的作品。学生一次一次地反复的综合练习。但一张色彩作业中包含诸多的要求:构图、比例、形体、明暗调子、色彩关系、笔触情感等等,学生很难一下子都能把握,往往一次又一次的从头到尾的综合训练中进步甚微。色彩课实施的单一训练,就是把作画各重要步骤作最彻底的基础训练,就像学习游泳可分别学水中呼吸、手的动作、脚的动作的单一训练,最后综合训练。色彩教学也如此,例如可作单一的构图训练、明度训练、色调训练等等。单一的明度训练可让学生用一种颜色画色彩的对象,学会把各种不同的颜色折合成各种不同的明度,加深对色彩明度的理解。调子训练让学生画小色彩稿,而且也可以叫学生同时集中画几组不同色调对象的小色彩稿。这样感觉新鲜,也比较中更易把握各种不同的色调,也加强了学生对色彩的灵敏度。

三、综合法

在几种彻底的单一基础训练后,可让学生作综合练习,完整地画一张色彩作业,把在各种单一训练中的体会运用于综合作业之中。这时的综合训练会有意想不到的极好效果。其实从简到繁,由浅入深,从分到合这是任何知识的认知规律,当然会对色彩教学行之有效的。

教学中经常看到许多学生铺大色调时感觉很好,但随着深入塑造,画面渐渐失去了原有的画面效果,这是因为不会修改调整的缘故。每个人都有追求完美的愿望,尽善尽美,于是看到略有不满就重新铺一遍,这样不仅浪费了时间,也破坏了原有良好的画面感觉,弄得心情很郁闷,导致越改越糟。因此要尽量保留刚刚铺上去的色彩,不要全盘否定或是不自觉地重画一遍,只有在调色不准、形体不充分的地方或是问题最大的地方进行修改调整,学会把小问题放一放。正所谓小不忍乱大谋,这是值得每位学生注意的。

四、创新美术色彩教学,注重儿童色彩表现力的提高

罗恩菲德认为,当儿童建立起物体和色彩间的关系前进时,部分老师就愈喜欢教儿童“如何去使用和涂色彩”,而把他刚萌芽的感觉误导向“写实的”色彩。对儿童进行课外色彩教学,是不能借“色环”和其他“科学的”教具来教授色彩理论的。这种施教徒然摧毁了儿童的自发性方法,而使他觉得自己直觉色彩经验并不安全。所以,我认为应注重,让儿童用自己的经验和对色彩的反应,去大胆地表现。

在成人的眼里,儿童是“天生的艺术家”,只是儿童不知道而已,作为老师应经常鼓励儿童内在的表现冲动,提高儿童色彩的表现力。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高师美术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模式传统陈旧,缺乏针对基础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探索。因而,要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才能突出师范性。 

 

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是培养基础教育美术教师的主要渠道。其培养的人才素质、能力高低将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新课改实施后,对美术教师各方面的能力要求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而我国现行的高师美术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却仍沿用专业美术院校的教学模式,偏离了师范性的方向,培养出来的教师很难适应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因此,要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合格教师。 

 

一、缺少师范性的表现 

 

一是课程设置不合理,多数高师院校仍套用美院的课程设置体系。重视学科课程,尤其是其中的技法类课程,这类课程占总学时量的80%以上;而教学论、教学法和教育实践等课程仅占总课量的5%左右。教育实习一般为4周~8周,这样的课程设置,培养出来的学生重技法轻理论,重专业(美术)轻职业(教师),缺少职业实践能力和经验,很难适应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二是学科课程的教学仍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教学只注重对学生的绘画技能的培训,缺少画理分析,更缺少学生评价环节。美术史论课的教学也多是教师一言堂,缺乏师生互动,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因而,当学生的角色转变为教师角色时就很难适应。三是不重视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如两字训练、技法演示、口语表达、欣赏评述、课件制作等。 

 

二、高师美术教育专业学如何突出师范性 

 

《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美术的专门人才,而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美术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因此,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也要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进行改革与调整。 

1.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 

《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因此,调整高师美术教育专业的课程计划势在必行。一是减少部分绘画技法课的开设时间,转变教学观念与要求。如删减素描课教学的部分内容,改变纯光影素描的训练要求,以线和结构素描训练为主。二是增加部分与基础教育联系紧密的综合类的课程。如增开“儿童画欣赏与创作”、“手工制作”、“色彩创意”、“中外优秀美术作品欣赏与评述”等课程。三是在选修课中,增开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赏析等。 

2.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不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只是单纯地强调对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没能把画理、欣赏评述、美术教学方法等和技法训练结合起来,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也是只注重美术技法上的训练,不知学习为何而用,缺少师范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重点是在课堂:一是在技法课教学中增加绘画常识内容。如构图、透视、解剖、色彩常识等。二是增加优秀作品赏析。优秀作品包括中外名作和优秀学生作品,目的是通过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三是增加学生的评述环节。评述对象包括中外名作和学生习作;评述形式以学生自评、他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评价内容可以是个人对作品的理解或认识,可以是对作品构图、色彩、透视、创意等某一方面的见解,也可以是对作品(或作者)背景的分析,等等。这样,一是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变机械、被动学习为理解性、主动学习,从而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二是锻炼学生的思辨和口头表达能力。面对评述对象要想评述好,学生必须事前有所准备。同时,学生在评述过程中口头表达能力也能得以提高,为学生将来适应教师角色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重视教育实践,丰富实践内涵 

增加教育实践的时间,将一次性的教育实习改为先教育见习,了解中小学的教学情况,再进行实习,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高师的美术教育实习通常被安排在最后一学年一次性实习,时间一般为4至8周。这种“晴蜓点水式”的教育实习对师范生来说,很难起到培养教育实际能力的作用,只能算是一次简短的基础教育考察。我们应参考和借鉴其它国家教育实习的有益经验,增加教育实习时间,改革过去单一的一次性的实习方式,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渐进式的教育实践方式,统筹安排教育实践。同时,丰富教育实践内涵。高师教育实践不仅要重视课堂教学,还应重视教育见习、模拟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学校行政管理实习和课外、校外教育实习等,从而改革教育实习的内容与形式单一的现状。使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阶段式目的实习等有机结合,各种实习相互交融,并通过不同的教育实习内容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各校也可因地制宜,根据不同性质、培养目标、师资状况以及学生特点,开发有本校特色的实习形式。 

4.加强对学生教学基本技能的训练 

教学基本技能包括板书、技法演示、口语表达、欣赏评述、活动组织、课件制作等。近年来,师范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在“两字一话”等传统教学基本功方面,能力很不如人意,让很多人感叹“今不如昔”。如多数青年教师板书较差,部分青年教师乡音较重,说不好普通话,这都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因而,高师教育专业要重视对师范生基本功的训练,从大学第一学期开始就应有序安排,精心组织,辅导训练,同时,举办形式多样的基本功展示和比赛,加强基本功训练。此外,更要加强现代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如信息收集与处理、多媒体应用、课件制作、课程开发等。使得我们培养的未来的教师,能够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下的基础教育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 

美术课是中小学全面发展素质教育所设置的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标是以审美教育为主线,以学生的智力和才能培养为核心。审美教育以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内容,是按照美的规律施行的一切教育。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具有它的整体性和特殊性,其任务不是使受教育者的短期行为在局部把握审美的要求,而是注重在对受教育者从心灵上塑造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个体品质高尚的人才。这意味着它本身的伦理、知识、审美特征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紧密联系,最终使受教育者的人格趋向完善。高师美教教育专业只有针对性地了解中小学美术课程发展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培养小学美术教师,才能适应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需求,培养出合格的中小学美术教师。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89]教社科字003号.1989. 

[2]刘丹.浅析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0).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教学;探究;体验

小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他们的绘画里,不像成人受太多色彩学知识因素影响,如纯度、明度、冷暖色变化等,更多地强调主观感受,因而绝大部分学生着色大胆,色彩鲜艳。由于色彩知识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而学生之间又存在着对色彩接受上的差异,因此,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化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逐渐理解、掌握和应用色彩知识,积累色彩经验,让小学美术课堂“舞颜留色”。

一、了解色彩基本知识,为色彩学习买下伏笔

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基本知识,从盲目的随意涂抹颜色到有一定理论依据的运用颜色,开始习惯以科学的方法、态度认识和理解色彩世界,掌握原色、间色、冷暖色等知识,明确:红、黄、蓝是三原色,橙、绿、紫是三间色;红、橙、黄感觉温暖,蓝、蓝绿、蓝紫感觉寒冷,绿与紫介与其间。通过认识原色、间色、冷暖色等基本知识,使学生开始走进色彩世界,由未知走向已知,了解色彩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注意生活积累,随时随地观察色彩的变化,并逐步熟悉颜色的变化规律。

例如,在让学生了解色彩基本知识的时候,我将色彩的教学渗透于游戏教学中,上课开始时,我先出示学生熟悉的三原色、三间色,在出示颜色时我采用透明杯子作为道具,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三原色、三间色。接着让学生辨识:感知五彩缤纷的色相。计“找朋友”的游戏活动,先让学生在纸片上涂出自己喜欢的―种颜色,根据纸片上的色彩“找朋友”。拿出红色,提问:哪些颜色与红色可以成为“朋友”?把它找出来,贴到红色周围。由此学生感知色相接近地颜色组成的协调色画面。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与协调在视觉、心理感知上的区别,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二、收集生活素材,激发创作活力

小学生绘画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与成人搞绘画创作过程很类似。在创作前,都需要深入观察生活,目的都是为了收集创作的素材,做好创作前的准备工作。小学生生活经验少,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够丰富,所以除了给学生观看大量的图书,图片以外,还应该引导他们去观察大自然中的事物,比如,看天上飞的小鸟,忙碌的蚂蚁,采蜜的蜜蜂,飞舞的蝴蝶,包括看不同时候,不同形状的云彩,树木,楼房等,培养他们自己主动观察的习惯,同时加以引导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忆,之前看到的小动物是什么样子?身体的形状?色彩和花纹?动作?生活的环境?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当然,只会观察是远远不够的,不可熟视无睹。要求学生学会观察,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地留心和记忆,绘画创作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三、认真指导学生作画,发挥色彩作用。

小学生作画时往往不能一笔到位,有些色块要反复涂改,还有作业画出格,这些都要用较厚稠的颜料把它覆盖重画,所以不易选择透明的水彩颜料,宜选择水粉颜料为好。同时课前让学生准备大小两支毛笔,大的以羊毫为好,可以蘸很多颜料,适宜平涂画大的色块;小的以硬毫为好,适宜勾勒出光滑、细挺的线条。

同时教师还应该指导配色、调色配色练习是相当繁琐的,学生刚接触颜料时,不必讲得太复杂,只须讲清类似色的色性变化,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的配色、涂色练习。比如玫瑰色在红色系统中有偏紫的倾向,朱红色有偏橙的倾向等,这样既使学生知道了色彩调配方法,又使学生在以后自己调色中能灵活运用色彩倾向的变化来调色。

四、及时评价学生作品,肯定色彩运用

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受到别人的肯定与赞扬,分享自己的成功与喜悦,每个学生又都喜欢表达自己对他人作品的感受。任何评价,只有能帮助老师了解儿童,并有效地提示儿童从事创作,才有意义。罗恩菲尔德的这番话对我们把握小学生美术作品评价的目的不无启发。美术是情感的表现,也是过程的表现。所以教师不能通过简单的分数等级来进行评定,不要指望用某种固定的方式判断每个学生的进步。学生们需要的是有感情的语言,需要教师找出其闪光点,他们更喜欢老师的表扬,哪怕是普普通通的一句:“你的想法真好。”“你的这块色彩用的很好。”因此在学生对自己的想法缺少信心而不敢表达甚至停止思考时,教师应及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很重要的,不论他讲出来的话是如何的幼稚,想法是如何的不切实际,也不可讥笑活责骂。唯有开放不受限制的心,学生才能充分表现其独创性及丰富的创造才能。

总之,色彩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对于色彩的敏感每个人却又有不尽相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在提供给范例时也不可以站在一个成年人的高度去呈现,而应该走进学生的世界,用学生的眼光来看待世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提供那些学生乐于接受,喜于采纳的,能激发学生兴趣和创作的情感的这种范例。主要是培养学生对色彩感受能力,认识色彩,感知色彩,懂得如何去运用色彩等技能,让课堂舞颜留色。

小学美术色彩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人才

美术教育能帮助学生快速认识世界,能够引领学生发现生活美,能够助力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等。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于小学生而言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只是实施美术教育,不注重方法就能达到美术教育目的吗?其实,在学科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课堂教法,注重实施策略,才能激 “活”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科产生学习的兴趣,其在课堂上的表现才会更加好、更为主动地学习。从教学实践来看,很多美术教师喜欢以情境作为导入。毋庸置疑,情境教学法确实是良好的导入方法。但是,新课改下,美术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情境,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

例如,以学习小学美术“画水果”这一课为例。首先,我以水果作为情境创设的材料,导入新课学习。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我准备好各类水果,如香蕉、苹果、雪梨、西瓜、桃子等,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学生看到这些水果后,都被吸引住了。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你们仔细看一下这些水果的颜色。

生1:老师,苹果是红色的,夏天也有青色的苹果。

生2:香蕉是黄色的。

生3:西瓜皮是绿色的,西瓜里边是红色的。

师:非常棒。水果色彩缤纷,颜色不一,那同学们想不想创作出个性作品呢?(提醒同学们可以用不同的色彩创作出自己的水果作品)。

生:(兴趣完全被调动起来了)

在以上案例中,美术教师以实物创设情境,然后进行对话深入导入,点燃学生兴趣。利用实物,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很容易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改进教学方法,激活课堂教学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课堂教法是多样的。虽然很多教师积极使用现代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或者结合教材教学内容,展开欣赏教学,但是所取得的教学效果很一般。针对此,笔者认为,教师有必要改进课堂教法,激活美术课堂教学。

(1)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能够集声、文、图、像于一体,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因此,美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小学美术“用彩墨画鸟”这一课时,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首先,出示各种漂亮的鸟,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其次,出示大师作品和小朋友经典作品,让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在本节课教学中,美术教师以图片刺激学生视觉器官,引领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有学生欣赏图片后提出:画家是怎么能把这些鸟画得这么生动呢?此时,教师以这个问题引领学生深入学习。在学习小学美术“大师画我也画”这一课时,我把画家毕加索的故事制作成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毕加索,从而喜欢上毕加索的作品,刺激学生深入学习。为了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等动画观看完毕后,我请学生上前,利用百度搜索引擎,输入毕加索作品,或者毕加索作品风格(尊重学生想法,让学生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然后点击相关网页,进行学习。这种尊重学生想法,与学生进行主动互动的方式得到了认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愈加强烈。当然,美术教师在课前应充分做好准备,以更好地进行教学。

(2)改进美术欣赏教学,激活美术课堂教学。以往的美术欣赏教学模式为:教师展示作品――教师讲解作品――学生被动听。这种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新课改下,美术教师应改进欣赏教学。例如,在学习小学美术“画家凡高”这一课时,我对欣赏教学进行了改进。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呈现凡高的作品《星月夜》,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凡高的绘画带给我们的思考与震撼。等欣赏完毕,不再是教师讲解作品,而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讨。问题如下:① 凡高是怎么用笔触来描绘夜空中奇特的景象的?② 凡高运用这样的笔触,想要表达的情绪是什么?③请你说说,自己幻想中的夜空是怎么样的?你能用画笔勾勒出来吗?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思路为:欣赏图片――设计问题――提出见解,这样的思路与传统欣赏教学有所不同,更突出了学生的作用。学生通过欣赏、交流探讨,了解凡高的绘画作品风格,深入学习了美术知识。

三、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动手能力

理论知识是学生展开实践活动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掌握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后,教师应提供实践机会。通过美术实践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会逐渐提高。例如,在学习“设计生活标志”这一课时,学生学习了基本的标志设计技巧后,教师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为学校设计一枚标志,让它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在学习了“学画农民画”这一课后,教师让学生用画笔画出农民画,要求学生运用装饰线、装饰色表达内心的感受。在学习“植物写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外出写生,引导学生亲近自然,细心观察植物,再进行创作。等学生创作完这些作品,教师还可以展开“小型展览会”,让学生的作品得到欣赏、认可,以刺激学生更为主动地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实践中很容易提高自身的绘画水平,并得到更为独特的体验。

总之,新课改下,改进小学美术教学方法有助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引活。因此,在综合考虑学生兴趣、学习方式的基础上,美术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法,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培养更多的绘画人才。

参考文献:

[1]曹静.浅谈小学美术教学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