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形象设计论文

形象设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形象设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形象设计论文

形象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1)打造城市形象的第一景观城市景观系统有多种构成形式,如标志性景观系统(或称“第一景观系统”)、道路景观系统、节点系统、历史传统景观系统、自然风貌系统等.其中,城市的“第一景观系统”往往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或标志性景观.一个独特的城市,应该有此来表现它的唯一性或区域第一性.自然景观往往是唯一的个性化视图,而且往往伴随着许多民间故事和文化.桂林作为旅游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桂林的山水已经成为了文化符号.从自然资源来看,市区有漓江、两江四湖、芦笛岩、独秀峰、七星公园等等大大小小的公园,市区外有漓江风光带、阳朔风景区、龙胜梯田、古东瀑布、会仙湿地等等;从历史古迹来看,靖江王陵、靖江王府、渔村、大圩古镇、湘江战役纪念碑等等.这两项资源在中国乃至世界来说,都具有唯一性、垄断性、规模性、可开发性和历史价值性.漓江风景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的岩溶山水游览区.在商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自然的才是最好最真实的,过度开发往往使人感受越发生疏.桂林城市形象设计中,可考虑市区内和市区外两个大的旅游分区,漓江,正是这两个分区的连接点.市区内可以走两条线路,一是感受桂林的秀丽风景,二是感受桂林的历史风貌.桂林城市形象的唯一性还表现为城市中的绿树.桂林是亚热带城市,树种繁多,造型奇特.公园内的绿树种植具有规模性、历史性,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然而,未得到整体开发的绿树确显得不具备那么的观赏性.桂花作为桂林市的市花,桂花树的品种之多也是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桂林城市形象的改造可以发挥此项优势,以桂花树为主体,配以其他树种改善城市的车行道景观,步行道景观,以及街头绿地,竖向与水平结合,自然与规则结合,形成合理的空间序列.同时,桂林周边一些乡镇也存在许多百年以上的古树,由于村民保护意识薄弱,许多古树遭到破坏.如若系统的将这些古树加以保护,再适当开发周边乡镇,建立桂林周边乡镇旅游的小节点,再将其纳入整个桂林旅游体系的一部分,这样既丰富了桂林的旅游资源,又带动了周边乡镇的经济发展.桂林城市形象唯一性还有“刘三姐”的传说,寻访刘三姐和广西山歌已然成为了前来桂林旅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印象刘三姐”中,阳朔风光,人文景观与广西的音乐资源、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完美地结合,既是看演出,也是看漓江人的生活.

2)城市天际线与城市轮廓城市天际线往往是由建筑风格、建筑高度、建筑形式、自然地理景观特征等要素构成.城市的天际线讲究“和谐”,任何突兀的东西都使人不舒服.重要景观地带的高层建筑不仅对景观视廊造成阻碍,同时不利于景观空间环境的塑造.因此,应该合理确定各地段的建筑高度控制标准.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俗则屏之,嘉则收之”,显山露水,才切合山水城市的特点.《桂林市城市风貌设计导则》中规定老城区限高24米,市区限高65米.限高之后,市区的建筑高度得到的有效的控制.但是为了达到利益的最大化,所有的建筑都在限制高度的顶端,使得整个市区轮廓线过于平淡,生活其中的人,视线都被遮挡,既不见山,也不见水.桂林最美的城市轮廓线,无疑是它的山体轮廓线.在建设桂林的城市轮廓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首先,沿江沿湖的的建筑立面、建筑轮廓应进行合理的设计与规划;其次,对建筑高度、风格、外形从形象上进行指导,尤其是高层建筑;第三,老城区尽量避免高层建筑的出现,保留山体轮廓线,强化视觉引导,在临桂新区以及市区可多建高层建筑,拉开并延伸城市的轮廓线;第四,对城市的建筑色彩提出要求,对城市色彩进行统一的管理;第五,对城市建筑的顶部进行规划,按照提出的建筑色彩进行限制性规划.总之,在城市形象建设上,应确定桂林的标志性建筑,在城市建设上做到和谐统一,使城市与山水融为一体.

3)城市广场文化创新城市广场是城市的会客厅,也是城市居民的起居室,是一个城市具有开放性的标志性景观.广场可以给不同年龄阶段的市民提供娱乐、休闲、健身、交往的需要;可以开展各种文化、经济、社会活动;有利于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有利于疏散交通,是防灾、避难的场所.城市每一天都在变化,桂林在发展的同时,先后建设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广场,却也不免存在着些许遗憾的地方.中心广场紧邻桂林正阳路步行街,使步行街与中山路的人流得以缓冲,每天如此大的人流量,但在此停留的人却不多,傍晚时分来此休闲锻炼的人也屈指可数.是广场文化不够普及还是因为广场的设计缺陷造成的这些遗憾呢?如何去改善呢?首先,广场的设计应该“以人为本”,考虑人的生理上、心理上及精神上的需求,让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都产生一种归属感.对广场进行整体设计,应符合城市原有的肌理,建设分散的城市小广场,可以是街头空地、建筑间的空地,可以节约资金,分散人流,同时也丰富了城市空间.其次,建设生态型广场,将自然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这已然成为一种趋势.最后,广场应该是一个城市历史的见证,应当是一个永久性建筑,要经得住时间和空间的考验.同时,广场又应当是一个时代文化的反映.广场的建造要融入自然、人文因素,旨在给人们方便的同时,给人以心灵的归属感.

2城市形象的文化景观的开发与塑造

1)城市雕塑景观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雕塑就是其中的一个音符,也是城市的眼睛.桂林的城市雕塑缺乏统一规划部署,定点零星散乱,与周围环境协调性差,题材单调,与城市文化缺乏内在联系,没有反映出城市风格和传统.近期建设的桂林古莲文化街则可谓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约200米长的街道上,通过浮雕、铜像与石刻文字叙述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了桂林的历史与文化.桂林的城市雕塑依然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桂林在将来要建造一座标志性的雕塑,不求大、但求精,能代表整个桂林市的人文景观.

2)城市的绿文化桂林对“绿”文化的传承是有优势的,桂林城市中有大大小小的公园与之相融合,可构建“10分钟绿色生活圈”,即城市大多数居民可在10分钟内到达公园、广场等地进行休闲娱乐,享受现代生态城市的气息.实行立体绿化.在平面绿化不断深化的同时,增加立体绿化,丰富城市的街景立面,鼓励城市居民在其阳台、屋顶种植绿化植物.同时,在城市的桥梁,立交桥上种植花草,既给城市绿化景观添砖加瓦,又改善了局部小气候.

3)城市水景观体系构建桂林是依山傍水而建的城市,也正是因为水,带动了城市的发展.两江四湖工程,联通了桂林市的漓江、桃花江、木龙湖(含铁佛塘)、桂湖、榕湖、杉湖,形成了“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格局.城市内部应当在广场、街头小品等地引入喷泉、叠水等景观,增强城市活力,同时,增加人们观水、亲水、戏水的平台,丰富沿水系两边的水景.在城市郊区可开发湿地景观,寻求真正的生态平衡.

4)城市光环境艺术城市的亮化系统应该伴随着城市的生态景观系统、水文化系统一同打造.城市的形象应该包括白天的形象,也应该包含夜晚的形象.夜晚,往往是游客欣赏“两江四湖”工程最恰当的时候,沿江周边装饰灯、射灯、霓虹灯、金卤灯、泛光灯、草坪灯数不胜数,然而似乎这个城市的主体——居民被遗忘了.傍晚时分,公园开始免费开放,居民此时开始出门休闲、锻炼,然而公园的路灯不成系统,广场照明强度不够等等问题就暴露出来了.城市的光系统应该整体规划,而不应仅仅保证有经济利益或者人流集中的地段.提升城市光环境的层次还可以从建筑物的立面亮化,商业建筑的橱窗亮化,绿树亮化,景观亮化,直接光源亮化等方面考虑.

3城市街区“家具”——城市品位与形象的综合体

1)塑造良好的城市入口景观人们对一个城市的首先感知应当是从城市入口开始,城市入口相当于城市的窗口,是城市视觉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形象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最先反映出了城市特质和整个城市的文明发达程度.火车站几乎是每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入口.就桂林火车站而言,一出站就面对着两排私人的出租车,不少当地人见有人出站就立马上前“拉客”;整个站前广场内都未设置专门的公交车停车场;进站口前人流量大,未设置专门的休息座椅,许多人席地而坐,严重影响了行人交通,也对城市形象造成了不利影响.对于像火车站、汽车站、机场这样的“入口”,应当做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的划定功能区,确定有效的人流疏散通道,保证人流、车流互不影响.与此同时,像城市高速公路这样的入口,以及与之相连接的迎宾大道,应当设置与城市文化相关的景观及景观系列,景观尺度要大,以保证快速移动的车内的人能看清楚细节.

2)提升城市步行街形象品质桂林正阳路步行街是人口最集中的地带,在正阳路中心处,一座高一十七点五米的红色钟塔是步行街唯一醒目的标志.步行街两侧建筑以骑楼为主,除了汉唐时期的亭台楼阁,还有南亚、日式、欧式的小洋楼,整体风格不统一,且建筑色彩大多比较灰暗.步行街内部绿化少,环境层次不高,小街小巷内更是有脏乱差的地方.提升步行街的形象品质,首先应对整体建筑风格、建筑色彩做出统一规划,对建筑的平面及立面布局进行统一规划,提升空间层次感.其次,以南面入口处的“曲水流觞”与八株象征“八桂”的桂花树为依托,在步行街内打造多个景观节点,同时增加景观小品,丰富立体绿化,使人们产生新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最后,对步行街内环境进行统一管理,保证步行街内的环境卫生.

4总结

形象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戳印文化是涵盖各种戳盖印章的形式,表现时间地点、纪念缅怀及人文气息的文化。对戳印文化的探讨不能脱离邮戳文化,因为邮戳作为戳印形式的典型代表,要求戳印清晰、完整、端正地齐缝盖在邮票与明信片上,邮戳远较邮票诞生得早,在没有邮票之前,邮戳就已成为缴纳邮费的表记,其功用与邮票相同。最早的邮戳设计来源于英国的亨利•比绍普,因而称之为“比绍普邮戳”,那时候邮戳多是简单的文字。目前,邮戳被广泛运用在公益活动宣传、体育竞技竞赛、地方旅游特色品牌打造等几大方面。随着现代随着电话与网络信息的发达,信笺的方式已很少被人们采用,戳印文化的发展更是为了纪念缅怀某一事件或人物及表现人文气息。戳印文化所具备的历史人文价值以及美学价值仍旧对现代商品品牌形象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将原有的戳印文化进行商业形式上的运用是对邮戳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包含戳印元素的商品见图2,其中已经包涵了戳印的品牌元素。对邮戳文化的探讨与研究是能够将戳印文化与戳印这种讯息的标记方式进行借鉴、吸收并运用到现代商业品牌中来的前提。

2戳印文化对商品品牌形象塑造的特殊功用

2.1戳印的信印内涵帮助增强商家诚信感

戳印本身就具备了浓厚的人文气息,表现着信息的传达与沟通方式。在商品形象中运用戳印这种宣传方式一方面加强了商品的人性化气息。例如每件商品的外包装用戳印的字样加以戳印广告语。这种方式能够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一种生产者对于商品生产的认真态度,进而引导消费者产生消费心理,促使交易达成。另一方面,戳印自古便具有一种“信誉”和“诚信”的内涵寓意。同样区别与古文人的篆刻印章,戳印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关于信息及文化的交流沟通方式,前者更多地表达个人、作者的身份信息,后者则表达一种讯息的交流、处理方式。如在商业品牌中运用戳印元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在消费者心中产生商品的诚信、信誉感,同比与其他普通印刷的商品标签、商标、广告语等商品,消费者选择该商品的几率便在一定心理层面上增大。包含戳印的品牌标志给消费的心理暗示同样是作为商品品牌形象宣传的着重点,增强消费者的这种心理暗示,对于交易的达成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样,是否增强商家的信誉感与诚信感,也是评定商品品牌形象宣传成功与否以及广告投放方式成功与否的重要参考因素。

2.2戳印的地域时效拉近商品与消费者之间的心理距离

戳印文化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或多或少在消费者心中形成一定的人文信息,这种人文信息能够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商品的选择有一定的心理预判。以一种“怀古”思想为指导的消费心理是近现代消费心理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众多商品中,商品多一些人文气息与历史价值内涵无疑可以在商品群中脱颖而出。例如商品的标志采用戳印的方式进行设计,展现出了一定的人文内涵与独有的文化品牌。这种方式能够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一种心理认同感,能够使消费者产生对于商品定位的心理判断,拉近消费者与消费品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这种商品与只是充满商业讯息的商品形成显著的对比,加深了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印象,促进商品品牌的有效记忆,这就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交易的达成。

2.3戳印的标记讯息附加商品以人文价值

人文价值一直是商业模式之中、商品化社会里商品所诉求的着重点。商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精神内涵方面的价值进行有效的结合才算一种趋于完整的商品。一件好的商品除了具备质量和自身价值之外,其品牌所包含的人文价值也应当是包装与销售的特色之处。戳印广告语与戳印标志的方式能够让商品展现更多的人文气息,把人文价值附加到商品价值中去。例如酒类包装中,以一种戳印年代与戳印出产日期的方式进行标记能够表现生产者的用心以及商品生产流程的完善。更多的,这种标记讯息的方式传达了一种心理层面的认同感、久远感与信誉感。茅台酒的包装中有一款红布包住酒瓶的包装方式,而红布上有戳印的生产地点、日期及广告语。这种包装方式让商品附加以商品更多的人文价值,增加了商品总价值,提高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市场定位。

2.4戳印独特的形式感塑造简约而独有的品牌文化

戳印是简约而不简单的。它运用图形与表现的种种关系,把所要表现的客体通过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方式进行刻画出来。如同篆刻印章的运用一样,戳印的运用也充满简约美感与形式美感。篆刻印章作为标志的典例无疑是2008奥运会标志。戳印成为一种标志也必将成为一种标志发展的独特趋势,这种独特趋势表现为两点:一是标识的独特性。每一个戳印必须有人工加以印制,而所有的戳印在大致层面上具有一致性,但在细微之处各有不同。二是品牌的独特性。现代商业品牌标志多向着立体、多彩、批量化生产等几种方向发展。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品牌所具备的基本要求:让传达对象产生有效记忆。戳印的标志与广告语这种方式是现代商品品牌中运用极为少见的方式,更多的戳印方式运用在公益慈善及体育竞技等方面。将戳印方式商业化能够带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也能够把简约的图形作为一种独有而独特的品牌形象传达给消费者。使消费者产生有效的产品记忆,进而指导其进行消费心理判断。这种方式能够极大推动商品品牌形象的推广,加深品牌形象的宣传与塑造。

3戳印文化在商品品牌形象设计中的方式与途径

3.1以戳印的方式传递理念

将戳印元素运用到商品品牌形象的宣传与塑造中是可行的。因为戳印本身在信息传递与文化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自身就具有信息传递的价值。这种价值延伸到商品品牌形象的宣传上无疑是把戳印文化的价值与现代商业品牌的宣传方式进行合理有效的统一。最早的利用戳印传递企业理念的是1876年在美国贾勒特和帕尔默公司开通特快列车之际所制的戳印广告语:“横穿南北的特快列车”。这些标语口号随着戳印的传递与流通在世界各地进行了流通,并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口号,这无疑是一本万利的广告妙招,更是一种对品牌形象宣传极其有效的方式。近现代越来越多的商品品牌结合了戳印中的企业理念宣传,把简短、易记的企业理念运用戳印的形式进行流通与传递,达到了极其有效的传递企业理念与塑造品牌形象的效果。

3.2以戳印的标志设计VI

戳印自古有“承诺”和“信誉”的人文内涵,把戳印与商业品牌形象的塑造进行结合显示了商品的质量可靠与人文价值。现代商业品牌中,戳印的标志与戳印的广告语是极为少见的品牌塑造方式。波兰ARTENTIKO工作室企业形象设计作品对戳印元素的运用恰如其分。名片与标志简约而不简单,极具形式美感与简约美感,红白图形的运用以及戳印元素结合印刷的方式,增强了商业品牌形象的塑造力度,提高了商品品牌的审美定位,这种名片是独有的,同样戳印的模具也可以作为小礼品进行赠送。这种品牌传播方式既表达了一种对顾客的尊重,又表现了商品品牌的独特性,因此,戳印的标志与名片作为品牌形象塑造的方式之一,是从戳印文化中提取并运用到现代商业品牌形象塑造中的方式之一。

3.3以创意的戳印宣传品牌

戳印的品牌形象所具备的人文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有待探讨的。将戳印元素运用到商业品牌形象宣传、塑造中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创意性。商品品牌形象的塑造要结合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种种要素基础上进行创新。戳印标志与戳印的广告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代表性。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无论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意蕴,都展示着一个民族前进的历史轨迹和文化传统,是一种在戳印文化基础之上创意商业品牌形象的宣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商品的品牌定位和人文价值,是基于戳印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性探索。

4结语

形象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利用标志的各种变形效果作为辅助图形,利用标志图形的多次强调与重复,使整体形象变化多端却又不失统一格调。目前在诸多利用这种设计手段的效果中,墨尔本城市形象设计是一个成功设计的代表。它以蓝绿色作为城市品牌形象的主色调来凸显其绿化覆盖率高达40%的海滨城市之地域内涵。在整套城市品牌形象设计中的辅助图形从多个角度变化来阐解字母M的视觉效果,各种设计效果就像光影般地折射出不同的风貌,其散发性的线条具有可延伸的特性,或平面或立体,或色块或线条,无论在黑色或白色的背景下其标志皆可展现出多样的变化,所以说墨尔本形象应用多元的切割面技巧形成的几何造型,在视觉设计延伸中应用得相当透彻。这种辅助图形或借助于变化多端的字母M,或从变形标志中取出几何色块进行透明度的变化,从而体现墨尔本城市的活力、新潮和现代化,在静止的平面设计中加入情节、光影、几何等元素,使得辅助图形不再是僵化不变的图案,而是立体和表情丰富的视觉符号,不再是充当背景图形或装饰图案,而是表现出其灵活的适应性与极强的延展性优势,整体设计运用灵活而又高度统一。如果说标志设计是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系统中的灵魂,那这些变化多端的辅助图形则是品牌视觉形象设计的支撑骨架,是能够深入体现视觉识别系统的良好途径和手段。所以说,现代设计师应通过各种设计手段努力缩小标志和辅助图形之间的具体界限,以增强品牌的统一视觉识别效果。

二、大胆运用色彩变化和微妙的造型设计,结合不同的形态变化,传达统一的形象内涵感受,体现设计意境。

如MonsterMilk品牌视觉形象设计,利用三个辅助标志配合一个基本标志,来进行各种应用设计。辅助图形的设计既是对于标志的形象卡通化的造型,又是可以独立运用作为海报传播的图案。辅助图形的设计有所变化,但是给人的意境感受与品牌形象的设计里一致的、俏皮可爱的品牌形象,更容易让人亲近。这种设计手段能延续系统化的视觉观念,同时增加人们对于品牌形象的想象力,使品牌视觉形象设计更加丰富、饱满和富于变化。所以在设计时设计师应当意识到没必要过分地强调辅助图形与logo之间的主次关系和功能层次,无需刻意强调logo的色彩,重要的是受众接受设计的程度,以及设计效果在受众头脑中所形成的品牌形象,这不是一个图形或者一种色彩可以完全表达清楚的。

三、根据品牌形象设计的理念需要,变换辅助图形设计的内容,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辅助图形不再被规范为某种特有的造型和颜色,而是结合实际设计需求进行变化。匈牙利MYDll室内建筑工作室视觉形象全套视觉形象都是围绕标志MYD和11进行变化,其辅助图形并不以某一种图形为视觉中心,而是分别采用和室内建筑设计相关的字母、剪影图案和立体图案作为创意的视觉元素,文字和图案采用相同的设计色调,具有很强的视觉识别性。辅助图形在各种应用中也比较灵活,体现出设计的灵动性,效果不拘一格。所以在品牌形象设计中,既保持形象的整体性,又根据其使用的具体产品的不同,变换辅助图形,不再规范辅助图形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描绘方法及效果,这样既在表现效果上体现形象设计的系统性,又能丰富视觉效果。利用立体化、动态化的表现形式展现辅助图形。辅助图形的展示不能保持一成不变的模式,应该保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相符的动态发展和革新,传统的纸质印刷品已经不是辅助品牌视觉形象传达和辅助图形应用的唯一媒介,应该有更为丰富的形式。例如,巴西AlmeidaFrana工程公司品牌形象设计中标志和辅助图形的设计联系非常紧密,辅助图形是在标志的基础上设计成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像是形式各异的建筑工程,传递品牌本身的含义,又像是道路崎岖的迷宫,补充品牌中尚未传递的内涵信息。在展示上采用gif动画的展示效果,显现辅助图形多变的形态,既不超越核心标志符号,还要作为辅助图形出现在大家的视角内,并且具有个性化特征。所以,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无论是投影、手机、电脑、网络这些科技的出现,都促使辅助图形的展示从传统的平面化形式,逐渐变得多元化、立体化。一切可以想象的表现形式也许都可以成为品牌形象的宣传方式,从而使品牌形象传播的形式更加丰富,表现力也更强,使立体和动态的事物更具活力,从大众的审美视觉上说,具有张力与多维感知的识别形象,会带来更强烈的新鲜感和刺激感,更能让人长时间记忆。

四、结语

形象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现如今我国形象设计市场过于分散,缺少集“服装搭配”、“发型设计”、“妆容设计”和“礼仪培训”为一体化的公司,而已成型的形象设计公司普遍服务价位过高,远离了大众消费需求。市场上“发型设计店面”、“化妆公司”、“服装租赁公司”过于分散,顾客往往需要东奔西走,而由于店面租金过高,且过于分散,往往顾客进行全部服务所需要的费用高昂。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类的消费者群体庞大,每年参与招聘会的应届毕业生、参加公司年末聚会的公司职工、广大民间表演团体与各高校的演出团体等,缺乏专业廉价整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对于表演团队而言,还需要联系不同的厂家(比如化妆店、理发店、租用服装的厂家)来保证演出的成功,组织执行工作复杂。但是,由于人们对形象设计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人们一般认为形象设计公司就是简简单单的发型设计等认知,很多人对形象设计存在很多误解,所以需求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形象设计类公司就目前发展状况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形象设计服务类市场发展状况还是很良好的。

二、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潜在竞争激烈

个人形象设计师的职业诞生于欧美,很快风靡全球。纵观国内近几年来,个人形象设计行业发展得迅速,在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厦门,还有广州的市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大部分形象设计公司或者机构对此行业缺乏正确认知和有效开发,造成现行的形象设计市场无序、冷淡、消费人群少等尴尬局面。项目公司预计主要经营方向和业务包括个人形象设计、礼仪咨询与培训、各业余演出团体化妆承包。其中个人形象设计又涉及化妆、发型设计、服装搭配与租赁等业务。因此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各连锁理发店或发型设计中心、各大美容院、各大形象设计及礼仪培训学校或培训机构和礼仪服装销售行业的各大公司。个人形象设计在中国还只是一个新兴行业,但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以及民众物质水平的提高,整个社会对美的认识和要求会不断增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同时随着党的十以来国家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支持,势必会有一大批有志青年投入这一行业,这将是一股潜在竞争力量。与此同时国外形象设计业起步较早,目前已十分成熟,形成了成熟的体系。随着欧美市场的饱和,国外形象设计业势必会开发海外市场,而我国势必会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国内形象设计市场正处于发展的形势下势必会给国内刚起步尚无领军力量的形象服务行业以巨大的冲击。综上所述根据以上分析及市场调查研究,目前竞争对手的竞争力主要包括:一是口碑好,在一定区域,受到当地群众的欢迎。二是服务质量好,所雇员工有多年的从业经验,服务环境优越。三是从业多年,资金雄厚,有大量的资金用于周转和服务环境开发。

三、面向大众群体的形象设计服务市场的合理定位

形象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丁丁历险记》在全球范围内有着数量众多的爱好者,斯皮尔伯格对经典进行改编,势必要考虑这些粉丝的感受。此次的改编不但获得了众多影迷的认可,也受到了原著党的推崇,不能不说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名著改编。影片获得的成功与其角色形象设计是分不开的。斯皮尔伯格不但做到了对原著中角色的忠实,而且做到了创新。丁丁是这一系列中的灵魂人物,当然要做到忠实于原著。斯皮尔伯格努力做到了与原著的无缝衔接。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丁丁前额上方翘起的一缕卷发,那是他的标志。而头发的颜色与原作中的棕红色稍有差别,影片中更接近棕黄色。片中为向原著致敬,还刻意安排了丁丁在街上让人画肖像的片段,而丁丁拿到的成品,正是埃尔热的原画。新老丁丁的形象摆在一起,也充分显示了导演的信心。丁丁瘦小的身材,米色的风衣外套,蓝色的毛衣,白衬衫,深棕色的裤子,都与原作一模一样。丁丁不仅在外貌上与原作高度一致,在性格上,也与原作一般不二。在影片中,富于正义感和冒险精神的丁丁再一次出现,他引领着观众视野,进行了惊心动魄的冒险。丁丁虽然身材矮小,但他的格斗技巧十分高超,在阿道克的船上,他施展拳脚,成功打倒了追捕他们的萨卡林的帮凶。而丁丁的出众的才华、渊博的知识,也得以充分展现。丁丁拿着驾驶员手册,现学现卖,对着操作台上的复杂的按钮,驾驶水上飞机顺利起飞。杜邦、杜庞兄弟也是漫画中的重要角色,他们在影片中的愚笨形象,甚至要超过原著中塑造的那对国际“知名”侦探。在影片中,二人分别被称为汤姆森和汤普森,他们办事的糊涂风格被加强,不仅很少能帮上忙,更多时候都是麻烦制造者和秘密泄露者。两人的出场造型与漫画风格很近接,西装、领带、礼帽以及绅士手杖,一样不少。二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捉偷钱包的小偷,结果装了橡皮筋的钱包弄巧成拙,让窃贼顺利逃脱。而在外套中找到的钱包,则让他们误打误撞找到了窃贼的家。看着一排排陈列在架子上的钱包,二人竟相信了窃贼喜欢收藏的谎言。眼看着二人的争吵,窃贼已经受不了,他承认了自己偷盗的事实,可是两个家伙还是继续傻乎乎的争吵,直到发现了丁丁的钱包才恍然大悟。不过影片中留给汤姆森和汤普森搞笑的机会并不多,斯皮尔伯格为了叙事的需要,只安排了他们在找回钱包的桥段中充当重要角色。其后,两人只是在萨卡林落水后,才以警察的身份出现,将萨卡林擒获。他们的出现,只是给萨卡林安排一个结局而已。相比之下,原著中这二人出场的频率更高,这是导演为了剧情需要所做的必要改变。

二、角色形象与性格的契合

人物形象塑造成功与否的一个显著标志便是“表里如一”,即人物的外在形象与性格特征之间的和谐统一性。只有这样,人物塑造才具有合理性和审美价值,整个影片的审美效果才会凝练和统一。许多优秀的卡通影片,如《狮子王》《功夫熊猫》以及《疯狂原始人》等,正是因此才获得了观众的认可,成为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丁丁历险记》这部影片中最出彩的人物,可算是阿道克船长。他正直、勇敢、幽默、夸张,是丁丁的忠诚战友。他唯一的毛病就是酗酒,酒瘾成为他难以戒掉的对象。阿道克的首次出场,正是丁丁在船上遇险时。丁丁通过自制的绳索爬进了阿道克的船舱,酒瓶倒映出阿道克扭曲的脸,巨大的鼻子十分突出。不明就里的阿道克看到有人进来,迷迷糊糊地以为来者丁丁要刺杀他,与丁丁打斗起来。在丁丁表明自己也是被绑架上船后,阿道克才将棍子扔到地上。阿道克酗酒的毛病,给观众带来了许多的欢乐。阿道克和丁丁一起逃上了救生艇,丁丁划船后休息,轮到阿道克划船。又渴又冷的阿道克在救生艇上发现了威士忌,这下子他找到了救命稻草。喝醉了酒的阿道克迷迷糊糊地在船上生起了火,用来烤干身上的湿衣服。醒来后的丁丁发现了,赶快灭火,而阿道克在情急之下,竟然用他剩余的酒来灭火,最终导致了船被炸了个底朝天。阿道克在与丁丁一起驾驶飞机穿越“死亡之墙”前往北非的途中,阿道克在飞机中异常恐惧。幸好他发现了一瓶医用酒精,刚要饮用却被丁丁阻止了。在飞机杯闪电击中后,阿道克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将医用酒精灌进肚中。此时的油箱已空,情况万分危急,丁丁想起了那瓶酒精,想用它再支持几英里。阿道克在丁丁的催促下爬上了飞机顶端的油箱上,打开盖子,将胃里的酒精呕进油箱中。这一段情节紧张刺激而又充满幽默感,尤其是阿道克的动作造型,将酒鬼的丑态和其性格中勇敢的一面都展示出来。

三、角色形象对叙事的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