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

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

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范文第1篇

Case Analysis of Open Innovative Experimental Teaching

ZHANG Kaixiao, ZHANG Jiani, LIU Mingyi, ZHENG Hesong, ZHU Weihua

(College OF Science,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Abstract "Led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application" for the innovation of experimental teaching cases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led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characteristics, combined with TRIZ innovation, guide the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research on application and innovation, to master the basic methods and skills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a new spirit and technical application ability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Key words TRIZ; innovative methods; LED; experimental teaching

0 引言

开放式实验经过多年应用实践,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实验教学的新常态,但目前大多数实验内容还是沿用经典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课堂教学模式也很难有新的突破,开放式实验中的开放通常只能在选课模式、上课时间、上课地点等形式上做文章。当前教育形势下,创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我们教学的理念与方向,如何在理论课堂和实验课堂上课堂上引导与营造创新之氛围是教学改革方向之一,其中,应用创新实验教学对激发学生兴趣、实现创新想法到创新成果的转变至关重要,必将成为创新教学的有力工具。为进一步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改革,提供一条可供普通高校实行的开放式创新实验教学模式,我们针对“LED特性及其应用”实验,给出了创新性实验教学详细案例。“LED特性及其应用”实验项目结合目前第三代LED照明应用革命的时代背景,主要致力于LED的原理及其应用相关内容的研究,通过设立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多个开放性研究课题(如LED发光特性、配光特性、光电转换效率、发光角度、应用产品开发等研究),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开展研究型教学实践,形成一个真正开放、自由的实验教学课堂,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和成果转化提供助力。

1 TRIZ创新方法

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创新方法是近年来刚发展起来的创新方法,与其它创新方法相比,具有理论体系结构完整、指导性强、实用性强等显著优点,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热门的创新方法之一。TRIZ创新方法应用目前存在两种模式:一是在企业中推广应用,主要是通过TRIZ创新方法来寻找企业产品或生产过程中技术难题的解决方案;二是在通过学校先行普及TRIZ创新方法, 广大学习者掌握了TRIZ创新方法后,在将来的生产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应用TRIZ创新方法指导实践。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企业中的应用需要有资深TRIZ创新方法专家指导应用,学校普及TRIZ创新方法的教学成本很高,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掌握创新方法。

2 LED特性及其应用

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是一种PN结构的半导体器件,当LED两端加上一定的正向电压后,N区一侧导带上的电子跃迁到P区一侧,与P区的空穴复合并产生一定频率的光子。不同材料的LED可以辐射不同频率的光,即产生从紫外到红外波段的不同单色光,理论上,红、黄、蓝三种颜色的LED可以配比成任意颜色的光源。而目前照明用的白光LED通常是通过短波长的蓝色LED激发荧光,形成宽谱的复合光源,光的强弱与电流有关。与白炽灯泡和氖灯相比,LED具有工作电压低、电流小、节能、环保、抗冲击和抗震性好、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在许多电子设备中用作信号显示器。近年来,由于蓝光LED的发现,使得LED已经成为第三代照明光源。研究LED光通量、发光效率、发光强度、光强分布、波长等参数性能及其应用,已经成为技术发展的方向与要求。LED发光效率是指光通量与电功率之比,单位为lm/W,代表了光源的节能特性,是衡量现代光源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LED发光强度是表征LED在某个方向上的发光强弱,因此研究LED的光强分布特性具有现实意义,比如显示器的照明,如果LED在各个方向上的发光强度分布不均匀,必然会导致屏幕显示的视角受到影响;LED的光谱特性在某些应用场合特别重要,例如在消毒及医疗领域,不同波长及强度的LED具有不同作用,常用的场所消毒需要波长在260nm以下,而治疗牛皮癣等皮肤病需要的波长通常在360nm附近;此外,自半导体器件发明以来,半导体二级管在电路整形、检波、开关控制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发光二极管(LED)、半导体激光器(LD)的发明,促进了光通讯在信息传递领域的飞速发展,与传统照明方式相比,以大功率发光二极管为核心的固态照明方式,在能耗、发光效率、体积、寿命等方面有着显著的优越性。对于理工科的学生而言,认识、了解LED的基本电学特性和光学特性,可以开阔思路、激发灵感,在将来的工作生活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掌握、科学地应用。

3 创新性实验教学案例

“LED特性及其应用”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设计目标是在指导学生了解、熟悉、掌握LED原理及特性的基础上,结合学生专业实际,引导学生进行应用创新研究,掌握技术应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技术应用及独立工作能力。

“LED特性及其应用”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验内容包括3学时的课内实验与3个学时的课外独立创新应用研究,课内实验的主要内容为教师讲解LED的基本原理并围绕主要实验内容进行TRIZ创新方法教学,“LED特性及其应用”实验的主要内容包含半导体PN结的伏安特性及其应用、发光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其应用、LED光强特性研究及其应用、LED光谱特性及其应用等几个方面;课外创新应用研究是学生在老师给出的选题方向上自主选题(或自行选择与LED相关的选题),以课程论文或专利申请书的形式提交一份完整的课程报告,“LED特性及其应用”实验包含LED的应用范围研究、利用LED制作微型手电、LED交通信号灯、LED的寿命研究与分析、LED显示屏研究、LED灯具检测研究、LED 灯光谱对人体的影响研究、白光LED光谱分析、LED发光角度的调整方法等20多个选题方向,课外创新应用研究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启发和引导作用为原则,是教师提出问题或目标,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行完成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存在不确定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具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为20人为一班,每3人一组,分成7个以下小组,提前一周进行3学时的课内实验教学;第二周安排两天进行分组循环,分7个时间段:第一天8:00~11:00、第一天12:00~15:00、第一天15:00~18:00、第一天18:00~21:00、第二天8:00~11:00、第二天12:00~15:00、第二天15:00~18:00,分组循环期间学生根据自己的选题,自行设计并进行相关实验测量,教师负责提供相关实验配套。

“LED特性及其应用”创新性实验项目以最终解决方案为成绩评价依据。创新实验首先面向部分对应用创新感兴趣,具有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等基本科学素养的理工科大学生开放,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验课堂表现与提交的方案质量综合评定最终实验成绩(五分制),具体方式为:基于某个具体问题,学生按照实验报告模板(论文或专利)的格式要求,提交问题解决过程及最终优化方案,教师分析方案新颖性、实用性及创造性,择优推荐申请专利或发表在相关刊物上。提交完整问题解决方案并公开发表者,实验成绩为优,并优先推荐参加校级、省级、国家级创新项目或相关创新竞赛。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LED特性及其应用”创新实验预计将会形成20个左右创新方案或创新报告、2~3篇教学及研究论文、5~10项国家实用新型或发明专利以及项目和竞赛获奖等一大批创新应用成果。

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创新;信息增殖;信息运动;信息空间;产品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7-0200-02

对创新过程和创新方法的研究已有诸如行为科学、思维科学等多种视角[1-5],本文所运用的是信息的视角。

1从信息的视角审视创新过程

任何事物与反映该事物属性的信息之间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

人们是通过获得反映客观外界事物的信息,而得到对外界事物的认识的――在创新活动中获得新的发现、解释事物之间前所未知的新的联系、修正旧的“定律”、总结出新的规律等等,就是通过试验、观测、统计、分析,而获得了此前人们未知的新信息。

同样,人们也是通过生发出的关于未曾有过的新事物的信息,而创造出新事物的――首先要在头脑中生发出前所未有的事物的信息和能使该新事物得以实现的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关于新事物的信息,在物质世界中使新事物的出现成为现实。

可见,不论是提出新的发现,还是搞出新的发明,或是做出新的改进,任何创新活动都伴随着相应的信息发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和信息的加工生产过程。

因此,研究创新过程、创新方法,很有必要再开辟一个新的视角――信息的视角。运用该视角,可以从信息的层面揭示创新过程和创新活动的规律,通过研究信息在信息空间中运动、传递、转化、增殖的规律,梳理现有的各种创新方法、构筑创新方法框架,为创造学研究和创新方法研究增加一条新的途径。

2 创新过程是信息的增值过程

无论是技术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6],还是作为技术创新源头的知识创新,乃至更广义的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创新活动所得出的新发现、新规律、新见解、新决策、新方案、新产品(不仅限于物质产品,同样包括文化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新机构、新机制、新体系、新组织、新途径、新改进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新事物,它们的出现都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如本文上一段所述,任何事物与反映该事物属性的信息之间都具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因此,上述事物所经历的从无到有的过程,必然对应着关于上述新事物的信息的从无到有的过程――信息的从无到有的增殖过程。任何创新都对应着信息的增殖,且由信息的增殖作为先导。

只要是创新活动(不论创新活动的参与者是个体或群体的,即使是有计算机辅助的),就都贯穿着在参与者头脑中进行的一系列得以生发出有创意的新信息的智力活动。

产生创意是创新过程的开端。创意是创新活动参与者的头脑中产生的新的思想火花、新的念头、新的设想,它们都是创新参与者头脑中的信息加工厂在原有信息的基础上增殖出的新信息。

在人的头脑中进行的得以生发出有创意的新信息的智力活动过程就是信息的加工生产过程,这个过程贯穿于创新过程的始终。不仅创意产生于信息的增殖,而且创意也落实于信息的增殖。创意所包含的仅仅是新念头、新设想的信息,仅有这些信息尚不足以使之得到落实,尚不足以实现一项“创造”。所谓创造,是要制造出有形的物质实体(或具体的事物)以体现和承载新设想的灵魂。创造的进一步落实,就是让创造的成果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目标。为此,需要有伴随着从创意到创造、从创造到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的一系列信息增殖过程作为落实创意的保证。

总之,创新的过程贯穿着利用已知信息生产前所未有的新信息的过程,贯穿着对那些尚不掌握其全部信息但要把它创造出来的事物,进行信息求解的过程。人们在创新过程中利用头脑加工厂增殖出新的信息(新的知识)破解未知事物的规律,设想出新事物应具备的新的属性,并设想出让具备新属性的事物得以实现的方法。

3信息增殖在信息运动中实现

信息是可以流通、传递的,是可以组合、融合的,也是可以分解和转化的。信息的流通、传递、组合、融合、分解、转化,可以产生新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增殖。信息在静止的状态是不可能实现增殖的。

信息的运动路线既有看上去是连贯的,也有看上去是跳跃或间断的;既有沿直线行进的,也有沿曲线行进的;既有单向的,有多向的;既有正向的,也有反向的。既有多路向单路的汇合,又有单路向多路的分叉。既有单一的一种形式的运动路线,又有上述多种路线的组合。

信息运动路线的多样性,确定了信息增值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既确定了创新方法的多样性,也确定了创新成果的多样性。

因此,研究信息的增殖必须研究信息的运动方式、方向、路线,以及不同方向路线间的衔接、转化和匹配。

4信息运动依信息空间而拓展

在创新过程中,从某已知事物的信息作为信息运动的起点,将该已知信息向其他已知信息延伸搭接交汇,交合增殖为新的信息,并形成新的信息通路,从而使得原先看上去走不通的路走通,原先看上去做不成的事做成,原先不存在的事物诞生。

在一维空间,在头脑的信息加工厂中所加工的信息只能“跑直趟”;在二维空间,头脑的信息加工厂中所加工的信息便能突破“跑直趟”的束缚,可以在两个关注因素之间作平面曲线运动,但仍然受到局限――那些在三维空间本来可以连贯通畅的信息运动路线,对于二维的空间平面而言,则只能是间断的、跳跃性的,不通畅的。

在创新过程中,人们视野的拓展、学科领域界限的突破、对旧有陈规陋习的突破、增加可借鉴事物所属领域的跨度等等,无疑都属于对信息运动空间维度的拓展。信息运动的自由度依信息空间维度的拓展而增加。信息运动的自由度大了,信息增殖的途径就会增多,进而信息增殖的品种就会增多,从众多信息增殖产品中择优的质量就会更高――创新成果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提高。

5在信息空间中梳理创新方法

基于信息的视角,在多维信息空间,研究信息沿不同路线运动所形成的不同增殖过程,有利于对现有众多不同类型的创新方法加以梳理,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此基础上构建起创新方法体系框架,有利于从事创新活动的人员学习、掌握、运用、发挥,并进一步进行创新方法的创新。

目前分别发表于各种书刊杂志、会议论文集中的创新方法有数十种,它们分属于发明原理、思维方法、操作技法和技巧、工作过程或步骤、个案成功经验总结、群体的组织管理方法等不同范畴、领域、层面;其中有的是着眼于从事创新的人,有的则又是着眼于被变革的事物,且不同名称的方法之间出现内容或案例的重叠交叉。这对于学习创新方法的人们而言,增加了学习和掌握的难度。在信息空间中梳理创新方法,正是在这种需求背景下提出的[7]。

笔者曾于2008年在中国发明学会高校创造教育分会举办的中国高校创造教育论坛上,对于从信息视角梳理出的创新方法分类脉络,以及在此分类脉络基础上构筑的信息增值方法体系框架雏形,曾作过简要介绍[8](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本文则是着重于从理论基础层面进一步阐述研究创新方法的信息视角及其意义、阐述信息在信息空间中运动的概念及信息运动路线对信息增值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信息增值方法体系框架,为派生出针对产品设计创新的方法体系框架,在产品设计创新领域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贺善侃.论创新思维的形式及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3-18.

[2]钱学森.给“非理性及其研究的可能性”一文作者的信[Z].中国社会科学,1993(6):56.

[3]钱学森.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一封信[J].中国社会科学,1980(6):66.

[4]庄寿强.论行为创造学中的新观点[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07(11):19-21.

[5]庄寿强.行为学派创造学理论体系的形成[J].发明与创新,2004(6):10-11.

[6]许家梁.开发信息资源为技术创新服务[J].津图学刊,2001(1):22-25.

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范文第3篇

一、战略管理会计之谜的形成

战略管理会计概念在1981年由Simmonds首次提出后,就迅速且持续地成为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热点。上世纪80年代初,企业开始重视战略管理,而且有迈克尔·波特的经典之作《竞争战略》和《竞争优势》提供的强大理论为发展基础;但另一方面,正如Johnson和Kaplan在《相关性遗失:管理会计的兴衰》中揭示的那样,传统管理会计无力为战略管理提供及时、相关的信息。SMA就这样生逢其时地诞生了,并被寄予了成为管理会计救星、构筑起现代管理会计大厦的厚望;管理会计类顶级期刊《Management Accounting Research》还在1996年和2011年以专辑形式讨论了SMA。SMA的理论发展也产生了两个影响深远的研究方向:Bromiwich和Bhimani为代表的SMA以及以Shank和Govindarajan为代表的战略成本管理(SCM)。

(一)战略管理会计理应受到实务界关注 首先,企业对战略管理具有持续兴趣,且企业面临着比过去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这些都决定了需要更多的竞争对手信息、战略实施信息、顾客价值主张信息、宏观环境变化信息等;其次,SMA的某些方法,如作业成本法(ABC)、目标成本法、竞争对手分析法、生命周期成本法、产品属性成本法等已经相当成熟,它们逻辑清晰,基本原理简单;再次,会计人员特别是管理会计人员具有职业压力,如果他们不主动提供战略管理类信息,其他职能部门就会自动填补此缺口。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实际实施情况低于预期 大量调查表明,SMA的采纳及实施状况均低于预期。最早的调查始于美国国家会计师协会和CAM-Ⅰ资助项目形成的系列文章。其中,1987年的调查表明,尽管企业已经广泛采用了先进的制造技术,却较少采用“先进”的管理会计技术;1991年对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调查显示,有67%的企业依然使用标准成本法,62%的企业仍使用直接人工分配制造费用。而Lord(1996)对新西兰公司的案例研究证明,虽然SMA的特征(收集竞争对手信息、探索降低成本的机会、使会计中心与战略定位相匹配)在企业中已经以不同形成显现,但管理会计人员并没有参与这些活动。Guilding等(2000)对12种SMA方法在英、美、新西兰公司的使用情况的调查表明,大多数方法并未广泛应用,并且能够准确理解SMA这个词的实践者也很少;这一结论在Roslender和Hart(2003)对10家公司的案例研究中再度确证。Gosselin(2007)梳理了1477篇涉及作业成本法(ABC)的论文后发现,ABC在全球的采用率极低,其中绝大多数公司从未考虑过使用它,即使一些在1990年代采用了的企业也开始放弃使用。国内学者熊焰韧、苏文兵(2008)对先进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应用状况的调查同样表明,战略成本管理的运用相当有限,采用ABC的企业也不多见。

上述两个方面单独看毫无问题,但放在一起就出现了矛盾和冲突,由此就形成了“谜”。

二、战略管理会计之谜的两种解释

使用市场营销学的概念,可将SMA理论或知识看做是产品,研究者为产品供给方,实践者是产品需求方。进而,可以将成谜的原因归咎于实践者的观点称为“有效需求不足论”,将其原因归于研究者的观点则称为“有效供给不足论”。

(一)有效需求不足论 这种观点认为出现SMA之谜的根本原因是,实践者的环境或能力没有产生足够的动力推动其实施这一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具体原因有:(1)实施萨班斯法案后,企业迫于向资本市场提供季度利润报告这一“约束性”规定,于是公司高管更重视财务会计,会计部门的主要精力也耗费其间,企业对于SMA缺乏热情和实施压力(Shank,2007)。(2)公司高管目光短浅,没有看到管理会计过分依赖财务会计带来的会计信息短期导向和内向性问题(Bromiwich & Bhimani,1994);同时也可能低估了ABC、目标成本法这类SMA方法的潜力(Ansari,2007)。(3)会计人员无力学会SMA的新技能,这些知识对于他们来说太超前了,他们对待的办法就是“聪明地和积极地不予学习”(Cooper,1996)。

(二)有效供给不足论 与前一种看法相反,“有效供给不足论”认为产生SMA之谜的主要原因是研究者提供的理论有问题。(1)SMA理论本身不“够好”。首先,尽管历经了30年的积极发展,但SMA至今仍无一致定义、内容分散且杂乱、研究对象不明确、研究边界散漫、重点不显(Coad,1996),属于典型的“前范式”学科。其次,从研究内容看,SMA混杂了战略管理、管理会计和市场营销三个领域的知识(Lord,1996;Roslender& Hart,2003),却没有一块自己专属的研究内容。再次,从SMA所用方法看,尽管Guilding等(2001)总结出16种SMA“专属”方法,Simon & Guilding (2008)进一步归为五大类方法,国内一些学者还将预警管理、标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TQM)等收归囊中,但将质量成本法、价值链成本法、品牌估价法、标杆管理、TQM、平衡计分卡等方法也纳入其中就显得勉强。(2)SMA的理论发展与实践需求脱节。一方面,SMA中最成功的方法在实践中用不上,如用竞争对手会计收集的信息存在大量估计和推算,很难作为决策依据,且收集这些信息的成本也可能超过其价值;即使要收集这些信息,不用管理会计人员的帮助,现有的市场营销部门也能有效完成(Lord,1996)。因此,就出现了在最应当实施SMA方法的公司却看不到任何实施现迹象(J?覿rvenp?覿?覿,2001)。另一方面,公司需求的SMA方法却提供不足,如,战略管理包括了两类同等重要的战略——竞争层次战略和公司层次战略,但现有方法主要为竞争层次战略服务,极少开发服务于公司层次战略的SMA方法;也鲜有如何协同其他职能部门实施公司战略的方法,只Roslender和Hart近年来提出过战略营销管理会计。

三、基于创新属性理论的原因分析

从归因理论角度看,有效需求不足论归因于外部因素,彰显了消极逃避的成分,而有效供给不足论归因于内部因素,彰显了积极态势。笔者认同有效供给不足论,但还可以进一步推进。这是因为,有效供给不足论暗含了一个假设,认为只要是好的理论就一定是实践者乐于接受的理论,类似于市场营销学中的产品导向观——“消费者最喜欢高质量的、多功能的和具有某些特色的产品”。事实证明恰恰相反,即只有用户喜爱的产品(实践者乐于接受的理论)才是好的产品(好的理论)。因此,有必要从SMA实践者角度而不是从理论提供者角度分析理论是否容易扩散(实践)的问题。而在研究创新扩散方面,创新扩散管理大师E·M. 罗杰斯(Rogers)提出的创新属性理论最具权威性。

(一)创新属性理论概述 Rogers认为,创新是指相对于实施者而言具有新颖性的方法。创新扩散是指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渠道在某一社会系统成员中传播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了创新、传播渠道、时间和社会系统四个主要因素。基于不同学科的创新扩散研究发现,如果将代表时间因素的指标——创新采纳速度(某系统中采纳某种创新的人数达到一个百分比所用的时间)作为因变量,将其余三个因素作为自变量,它们之间就存在着强度不同的相关关系,其中代表创新因素的指标——创新属性对创新采纳速度的解释力最强,也最明确,可以达到49%-87%。创新属性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五方面: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可试验性和可观察性。这些具体属性的含义及其对创新采纳速度的影响见表1,它们构成了创新属性理论的主要内容,使用它们即可对SMA之谜做进一步分析。

(二)基于创新属性理论进行解谜 (1)相对优势。SMA是否具有相对优势体现在两方面:在实践者角度看来是否具有优势,以及相对于拟替代的方法而言是否具有优势,即在实践者看来能否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下产生更多的决策有用性,如更正确、更准确、更及时、更简单、更方便等。从这两方面看,SMA的相对优势并未显现出来。如,ABC是SMA方法中影响力最大的方法之一,也一度成为管理咨询公司极力推荐的“先进”管理会计方法,但却没有一个咨询公司自己采用ABC,而日本公司根本就不实施这一宣称可以帮助公司获得更多竞争优势的理论(Horngren,1995)。笔者曾向多位国内实践者调查,结果都认为,如果要使用ABC替代现有成本会计系统,综合来看它并不具备必然优势。(2)相容性。除表1内容外,相容性还包括实施新方法与企业采用的战略类型、配套条件、现存制度特别是业绩评价制度之间等存在的冲突程度。如,Guilding(1999)调查表明,只有战略使命是追求市场份额以及采用开拓性战略类型的公司才更愿意使用竞争对手会计,即只有当战略使命及战略类型与竞争对手会计相容时企业才会采用这一方法;同样,只有当现有信息系统可以提供实施ABC所需要的数据时,ABC才可能实施;此外,许多SMA方法的实施都要求公司的管理风格是强调愿景、交流、参与、员工积极性和创新性,而不是传统型组织的命令式或控制式组织文化。这些都形成了与实施SMA方法不相容的背景。(3)复杂性。复杂性也是相对的,尽管一些SMA方法可能比某些既有方法更简单,但在当事人看来,既有方法在长期使用后就不复杂了,而新方法需要重新学习,如果实施新方法会导致掌握原有方法者的现有地位下降,那么新方法也会显得复杂。如,实施ABC的作业数量是模型目的、企业大小和业务复杂程度的函数,即使在一个小企业,作业数量也在30个以上,当企业有5种资源和20个成本核算对象时,会计人员要输入的数据就有3000(5×30×20)个;为了更准确地计算成本,还需要按照各种动因收集资料,访谈相关人员,调查资源使用过程,这个每月一次的过程既费时又费钱;如果这样做,就意味着会计人员原有的专有技能不再有用,而在掌握新技能上他们未必比其他职能部门的人有信心。因此,在会计人员看来,ABC的复杂性就十分明显,也正是如此,ABC的创始人之一Kaplan才会在ABC的基础上推出更简单的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4)可试验性。在一种新方法推广的早期,方法本身具有可试验性尤为重要,而试验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要看到新方法能够迅速展现的效果,效果愈早显现或愈明显,则新方法被推广的可能性就愈大。一般地,先进的制造技术能够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如效率提高、质量提升、用料用工的节约等,但SMA方法却总是先作用于人员,再通过人员工作质量的改善间接产生效果的,因此难以出现新制造技术的效应,而某些方法如ABC在实施初期还存在一个熟悉过程和磨合阶段,此时可能会出现效果不如原有方法的情况。此外,一种SMA方法的实施必然要求有配套支持条件,这也加大了试验难度。(5)可观察性。对于后期实施者来说,能够从前期实施者那里看到积极实施效果,甚至只是从标杆企业那里看到了实施行动,都有助于它们尝试这些新方法。但SMA在这方面的表现并不如意。一方面,SMA经过了30年的发展,却依然只是在会计学领域具有影响,研究者依然只有本学科的圈内人士,研究成果依然在会计学尤其是管理会计学领域的期刊上发表,管理学或者更为广泛的社会科学领域依然没有予以关注,实践者对于SMA的知晓程度依然不高(张朝宓、熊焰韧,2006)。另一方面,除目标成本法、ABC外,成功实施SMA方法的标杆企业并不多,即使是实施了的企业,其实施功效及其做法等也没有获得广泛宣传,从而导致了这些方法的可观察性受到一定影响。

四、结论

SMA理论的有效供给不足可以借助于创新属性理论进行具体分析,而这种分析对于研究者未来工作思路具有一定启发作用。

(一)理论研究或理论开发必须与实践问题相联系 只有与实务界进行充分交流、联系,才可能知道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最能够接受的理论是什么,最新的创新实践是什么,这样才可能从实践中提炼出实务界欢迎的理论,或者是真正解决问题的理论或方法。同时,依据与实务界人士的接触,可以学会许多实施理论的技艺,这又可以反过来改进理论。著名会计学家Kaplan是ABC和平衡计分卡两项管理会计理论的创始人之一,他将自己的研究方法总结为“创新行动研究循环法”(1993),包括了观察和总结实践中的创新活动-讲授和宣传创新做法-撰文立说-在新组织中实施从创新活动中提炼的理论-再观察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与发展……其基本经验之一如其所言,“实践问题是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取之不竭的源泉”。

(二)理论研究除了开发创新性的理论外,还有其他多项“扫尾”工作可做 要让理论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做好这些“次要”的后续研究工作与开发理论本身同等重要,具体工作至少包括:如何让实践者感知到某一理论相对于其原有理论或方法的先进性,如何对理论进行简化并形成不同版本以便能够让不同的组织方便理解和使用,如何对理论的实施阶段进行设计以便在不同阶段都能产生积极效果,如何确定理论的实施边界并提示实践者注意这些边界,如何对成功实施者进行宣传、案例研究等。

(三)SMA的发展之路是要走出管理会计的圈子,成为战略管理学或管理学关注的热点 长期以来,SMA发展的立足点就是帮助管理会计人员重新夺回在组织中的中心地位,因此形成的观点、思路就是一种唯会计而会计的视角,这些知识“产品”的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从而落入了孤芳自赏的封闭循环圈中。这方面应该借鉴平衡计分卡的发展经验。平衡计分卡的发展历程只有20年,起初是作为一种业绩评价方法出现的,随后发展为一种连接战略和管理与日常工作的纽带,然后衍生为协同战略制定与实施的工具,再形成一种联系战略与运营的六步骤闭环管理体系。每向前跨越一步,它都会让不同管理领域的学者和实践者不自觉地参与其中,无论是赞誉抑或是质疑,都能促进它获得更多关注、更多发展。

[本文系2011年西南政法大学资助项目(编号:2011-XZZD16)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财会通讯》编辑部:《管理会计悖论》,《财会通讯》(综合版)2006年第9期。

[2]张朝宓、熊焰韧:《当代管理会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TRIZ;理论;农业产业联盟;推行方案

一、引言

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时代创新的大背景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方法的产生及推行应用,TRIZ理论是源于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发明专利进行研究、归纳所得的一种创新方法,其涵盖了解决发明创造、创新技术问题过程中可寻的科学规律,并在随后的逐步发展中明确了基本原理与法则、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后传入西方国家并随之发展成为各国家、各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所重视的国际性创新方法。农业产业联盟是由多个涉及农业生产相关环节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机构组成的一种农业领域的产业组织形式,联盟各伙伴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设备等相关资源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旨在通过多方合作促进各联盟伙伴在技术、经济上的有效发展。农业产业联盟应用TRIZ理论,一方面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开拓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TRIZ应用于联盟的创新管理过程,形成完备的创新管理体系,为联盟各伙伴的创新合作提供合理的指导思想。因而本文针对农业产业联盟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农业产业联盟在应用TRIZ理论指导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旨在设计推动TRIZ理论高效运行的相关方案,以提升其整体创新水平。

二、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

TRIZ理论的创始人指出创新不是一种随机性的行为,创新发明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通过对大量发明创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得出创新所遵循的基本规律;TRIZ理论正是基于这种思维下的创新办法,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理论的不断研究、完善,其现下已经形成了蕴含一整套系统性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的理论体系。在解决创新问题、破解创新矛盾时,可以运用TRIZ理论体系中的创新工具与方法,具体包括ARIZ算法、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个基本原理、物———场分析法、最终理想解等;通过创新者将实际遇到的具体创新问题抽象化为TRIZ问题,并将TRIZ问题整合到TRIZ理论体系中,运用相应的创新工具解决TRIZ问题从而得出创新问题的TRIZ解,对此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将其转化为有针对性的具体解法。

三、TRIZ理论作用于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特性

现下,TRIZ理论在管理创新方面的应用主要针对于具体企业,而其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中的应用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在农业产业联盟中更好的应用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就必须明确农业产业联盟这一特殊主体区别于企业的创新特性。

(一)农业产业联盟的组织模式

由于农业产业联盟是由多主体构成的产业组织形式,其伙伴选择的多样性、合理性及适应性决定了联盟的创新方向;联盟内部在整合资源、集成创新的过程中依赖于创新项目组的引导与促进,创新项目组内的高层领导对创新流程的顶层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推进整个创新管理流程的关键力量;同时高层领导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传达,关系着创新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支撑,此外能否将创新指导意见落实为创新思维,与项目组内部成员对创新问题的识别与抽象化为TRIZ问题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是创新过程中的难点,能否统一整合各伙伴项目组成员的相关意见、增强项目组成员的团队意识、提升知识转移效果以及各成员对农业领域知识、TRIZ理论的掌握程度等,都体现了农业产业联盟组织模式上的创新特性,对其创新过程的科学性、流畅性以及透明程度带来一定影响。

(二)农业产业联盟的运行机制

影响农业产业联盟有效运行的相关因素诸多,其一是联盟的组织者需要具备行业内的相关领导能力,能够联合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解决共同面临的技术问题、应对行业风险,及早识别联盟伙伴中的“搭顺风车”行为,确保联盟各伙伴针对自身能力提供相应资源、制定适应于各伙伴的运行模式,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创新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助于提升联盟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各伙伴的创新思维,通过晋升、利益分配等激励手段增强联盟各伙伴合作解决创新问题的信心与意愿,推动联盟创新的科学有序运行。

四、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的问题

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以及系统性的创新工具与方法是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特性,结合现下TRIZ理论的应用现状,得出TRIZ理论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研发人员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研发人员作为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创新管理流程各环节中的把控者,承担着识别创新问题、规避创新风险等一系列的任务;更好地应用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就要求联盟内部研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了解时下农业领域市场相关环境、熟悉农业产业生产链各个环节,以此能够准确分析现下的市场状况,据此有效联合联盟各伙伴规避行业风险、推动技术发展及把握市场机遇。但现下农业产业联盟的研发力度不够,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研发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不足,此外对于创新问题的转化、抽象能力存在欠缺,不能及时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抽象为TRIZ问题,影响了整体创新进程。同时,研发人员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不足也反映了联盟内部整体创新意识不够,相关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调动成员创新积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缺乏部分TRIZ专家的指导和对员工的TRIZ培训,使得对TRIZ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仍停留在表明层次,难以发挥其有效的创新效率。

(二)知识转移渠道不畅

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主体多、专业性质强、创新问题复杂,这些创新特性都要求农业产业联盟内部各伙伴需要更高标准的知识转移渠道。各农业产业联盟发展仍不够成熟,各伙伴建立起的协调沟通机制并不完善,其中一方面在于缺乏相应的契约机制来保护技术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则是成员间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学习机制,没有为TRIZ理论的应用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沟通与交流的不足阻碍了内部各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及合作,减慢了创新进程。此外,TRIZ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创新理论仍在不断的完善、发展,相关产业领域联盟应用TRIZ的相关经验、农业企业运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的示范效应等都值得借鉴学习,脱离外界而只闭门造车的理论本就脱离了创新的本质,有效推动TRIZ理论的创新效率还应积极加强与应用TRIZ的外部单位沟通交流。

(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质量较低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在迅速发展,其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有助于联盟创新绩效的提升,但其提升的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其服务质量水平较低,仍未与联盟内部的创新需求速率相平衡,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及发明成果等数据库的建设不够完善,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下高效信息处理方式上仍有不足,其较低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介服务机构对TRIZ理论的推广和有效运行。

五、农业产业联盟中推行TRIZ理论的建议与方案

综合上述对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分析,提出关于农业产业联盟中推动TRIZ理论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TRIZ理论的培训

通过对联盟内部成员进行TRIZ理论的相关培训,以此培养其创新思维及增加对TRIZ理论的了解和运用。具体的培训形式有,一是增加对培训讲师的技能要求,率先对其进行筛选和培训,确保培训讲师对农业领域创新现状、农业市场情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确保培训讲师对TRIZ理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够将TRIZ理论体系系统、具体地传达给联盟成员;二是加强对员工创新技能的培训,建立线上线下的学习机制,使得员工有更宽阔的渠道和自由时间接受TRIZ理论的培训,也可以通过定期邀请相关TRIZ专家开展教育讲座,对TRIZ理论进行现场实际指导。

(二)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在联盟内部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推动联盟内部成员将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发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的形式可以为:一是联合各伙伴定期参与由联盟创新项目组开展的好点子创新方法大赛,鼓励联盟内各成员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创新问题、创新机会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经创新项目组内的专家评审,对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效益性强的创新点子的成员给予奖金、晋升机会等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二是将创新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作为年底奖金、晋升渠道中的一部分,同时开拓员工创新渠道,形成联盟内整体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搭建有效知识转移渠道

知识转移渠道是联盟内部各伙伴沟通交流的有效手段,保证良好畅通的知识转移渠道,有助于科学整合各伙伴的创新资源、发展创新技术以及更好地实现创新目标。搭建有效的知识转移渠道,一是要从组织和制度层面进行规划,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契约机制来增强联盟内各伙伴之间的信任程度,同时提升联盟各伙伴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识,确保各伙伴的创新技术、创新办法得到有效保护,确保相应的资源共享,以此实现其共同的创新目标、达成共赢;二是要建立相应的学习机制,一方面联盟内各伙伴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内部成员的学习意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应用TRIZ的外部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对TRIZ理论的理解及实际运用能力。

创新案例及其创新方法范文第5篇

丁问司(1968―),男,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汽车系副主任,教授,现从事车辆工程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TRIZ原理与汽车专业人才培养创新教育实践

黄麓升1丁问司2

(湖南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湖南湘潭411101;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摘要:针对国内汽车行业技术现状和企业创新发展对专业人才强烈的要求,在车辆专业本科教学中引入了先进的TRIZ理论进行创新方法的教学和训练。将TRIZ理论解决技术矛盾的40个原理和冲突矩阵、解决物理矛盾的分离原理与汽车新技术发展过程相结合,找出技术案例进行分析和教学,该方法是对工程领域中创新思维、创新方法训练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方法;TRIZ

在多年汽车专业不同层次人才的培育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车辆专业创新人才教育的核心。工程创新能力概括起来应该包含如下几方面:迅速发现问题并指明探索方向的敏感性能力;多方吸收有用知识、提供多种解决方案的开拓性能力;不墨守成规,发展与常人完全不同的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灵活性能力;提出新颖独特解决方案的原创性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完整的工程创新教育过程。而所谓工程创新教育即是根据创新理论,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技术知识的同时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过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满足一些条件:具有创新的动机和愿望、基于科学技术知识和基于创新理论与方法。

对于学生创新动机和愿望的激发,我们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针对不同学员层次和不同学习阶段来设置相应的教学环节:对于刚入学的本科新生,注重对其进行专业教育和汽车行业形势分析,在激发其强烈的认同感基础上,培育学生的创新愿望。对低年级本科生,设置“汽车文化”“汽车概论”等课程,可使得学生们从社会发展、品牌战略、企业管理、资源环保等多角度、多方面来看待汽车技术的发展,酿造创新氛围,为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多维度思考的基础平台。对于本科高年级学生,通过设置“现代汽车新技术”等一系列专业讲座,引领学生游历汽车现代新技术“海洋”,并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分析汽车创新技术(零部件)的发现(发明)过程,进一步分析其适应性和发展前景。为保证此类系列讲座的新颖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讲座者均被刻意安排为在汽车行业某专业领域有较高建树的教授或汽车企业高层技术管理者。毕业设计阶段,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结合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或工程实际问题,在完成工程训练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创新实践。而实践过程根据需求的不同、认识的不同、基础的不同从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集成创新等各个层面展开。

知识的学习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们学习阶段的首要任务。学生必需修完包括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在内的各门类课程。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均严格按照国家对汽车专业的教学指导要求进行。

学生通过完整的对车辆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再辅之以积极的创新愿望,是可以具备一定的创新思想并进行某些方面创新设计的,这是长期以来汽车专业固定教学模式。但是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通过现有教育手段发掘学生的创新潜能还不够。如果对学生再辅助进行先进的工程创新方法的教育,同时施以一定的教学方法,学生创新潜能将被大大激发出来。工程创新能力是可通过教学训练来加以提高的,教育实践中采用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及方法实施训练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二、创新方法和TRIZ理论

世界上存在300多种发明、创造和创新的技法,如著名的试错法、头脑风暴法和田十二法等。这些发明过程中实用技法在教学实践中常常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帮助学生产生一些创新思想火花。但上述创新技法大多是抽象的、盲目的、随机的、方向不明确的。应用这些技法进行创新活动不一定能得到新的解决理念和方案,并可能产生发散的结果。这些技法一般要靠“灵感”和“悟性”,是学生个人的思维活动,不能加以控制;当然也难以去量化地培养和增长其创新能力。这些技法不具备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和可培训性。

为使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有可操作性、重复性和训练性。我们在汽车专业学科教学体系中引进全新的TRIZ理论及其教学方法,以提升学生创新能力。

TRIZ是一门科学的创造方法学。它基于技术系统演变的内在客观规律来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和方案综合。它可定向地一步一步地引导人们去创新,而不是盲目的、随意的。TRIZ提供一系列工具,包括解决技术矛盾的40个原理和冲突矩阵,解决物理矛盾的4个分离原理和11个方法、76个发明问题的标准解法和发明问题解决算法,以及消除心理惯性的工具和资源―时间―成本算子等。它使人们能按照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针对不同问题,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间去操作和执行。这样,发明就可被量化进行,也可被控制;而不是仅凭灵感和悟性来发明。

TRIZ理论体系图教学过程中借助TRIZ理论,可使学生打破思维定式、拓宽思路、正确地发现产品或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创新思维,找到创新性解决方案。同时,针对综合性极强的车辆学科,TRIZ可有效地消除不同学科、不同工程领域和创造性训练之间的界限,使工程技术问题得到发明创新性的解决。

三、创新原理与汽车现代新技术教学汽车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出现与TRIZ四十个创新原理之间有很好的印证。下表为教学过程中TRIZ创新原理。

为更好地说明TRIZ理论中的创新工具――矛盾矩阵,在教学中我们常利用现有技术进行综合讲解,下面是教学综合实例之一。

(1)问题的描述。如何在汽车发生碰撞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保护驾驶员和乘客的安全?安全气囊充气压力不足,对乘客不能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安全气囊的充气压力过大,则又会造成压力过大,对乘客造成伤害。

(2)问题的理想解。安全气囊在发生碰撞时,能恰好将气囊充到合适的压力,以保护乘客的安全。

(3)系统中存在的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技术矛盾:加速气囊的膨胀速度,以保护乘客;但气囊膨胀速度的加快,气囊大的硬度会伤害乘客。对应的技术矛盾为:①希望改善的参数:运动物体的作用时间(加速汽车安全气囊的膨胀速度);②导致恶化的参数:物体产生的有害因素(气囊膨胀速度过快伤害乘客)。

物理矛盾:安全气囊的充气既要迅速,又不能过快。充气速度过快,会使气囊硬度大,伤害乘客;充气速度慢,会导致气囊不能有效地保护乘客。

(4)寻找可用的资源。可用资源:空气、压力、气囊本身、安全带等。

(5)使用TRIZ工具――创新原理、分离原理等尝试解决。根据系统中存在的技术矛盾,在矛盾矩阵检索出四个创新原理(2l,39,16,22)

创新原理21:减少有害作用的时间;

创新原理39:惰性或真空环境;

创新原理16:不足或过度的作用;

创新原理22:变害为利。

根据系统中存在的物理矛盾,采用四个分离原理尝试解决:空间分离;时间分离;基于条件的分离;整体与部分的分离。

(6)产生新的想法,以及技术实施方案。创新原理16:“不足或过度作用”是指所期望的效果难以百分之百实现时,在可实现的程度上加大动作幅度,使问题简化。

基于该创新原理,启发学生:可先迅速使气囊膨胀到一定压力值。以保证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保护乘客的气压,并在气囊上面开若干微孔,当气囊压力超过阈值后,气囊微孔张开,使气囊压力不再升高。从而很好地解决气囊膨胀速度既要快,又不能过快的矛盾。

(7)方案评价。该方案可以使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充满安全气囊,并且也不会发生由于安全气囊的压力值过高而对乘客造成额外伤害的情况。改进后的安全气囊将能自动调整自身硬度。

四、创新教学实践效果

创新人才的教育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的基础来自于丰富而扎实的技术知识,实践中我们可通过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来保证;创新的动力来自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需要多方面培养学生敏锐的洞察力;创新的思维方法是多种多样、不拘一格的,但却可以通过工程训练的方式来获得并强化,TRIZ原理的学习是这方面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