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清代工艺美术的特点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我国民间工艺是历代劳动人民、匠师、艺人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代表着中国历史文化积淀以及悠久的传统文明形态,有着辉煌的历史印记与浓厚的传承底蕴。正因为如此,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从各个角度折射出社会文明的发展历程。
从装饰纹样看,商代的饕餮纹、周代的窃曲纹、战国的蟠龙纹、汉代的四神纹和云气纹、六朝的莲花、唐代的牡丹、元代的松竹梅、明代的串枝莲等,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代表之一。远古时期,人们还处在狩猎时期,每天所接触熟悉的自然对象主要是动物,因此动物不只在人们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在装饰纹样中占有重要地位。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各种几何纹,有的和生产、编织物有关,有的是动物纹之抽象化,是原始氏族部落的标志。商周至汉魏六朝也是以动物纹样为主体的装饰阶段,人们对于天和神的宗教观念,通过这些现实的和想象的动物纹样表现出来。如司母戊鼎中的饕餮纹、夔龙纹以及形象狞厉的猛虎,使作为权势象征物的大鼎增加了神秘的情感表现。
只有当社会的生产力大大提高,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人们才能把整个自然界特别是花草植物当作审美对象。比如,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生产发展,经济繁荣。唐代的装饰开始面向自然和生活,富于浓厚的生活情趣,尤其是唐代工艺美术中装饰纹样以卷草和牡丹为主体,体现了唐代赏牡丹的一种社会风尚。而宋代,由于文人引领时代意趣风尚,则出现了凸显文人精神的装饰图案――四君子与岁寒三友等。
从艺术风格上看,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历史特点,如商代的威严庄重、周代的秩序、战国的清新、汉代的凝重、六朝的清瘦、唐代的丰满华丽、宋代的理性美、元代的粗犷豪放、明代的敦厚、清代的纤巧。而这些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人民审美的体现和时代思想的反映。商代统治阶级崇尚武力,奴隶主用残酷的刑罚镇压人民,可以随意将奴隶作为奴隶主的殉葬品或祭祀用的“人牲”。因此,商代工艺美术特点充满了威严、神秘、慑服的力量,服从于祭祀的要求。再如,宋代的工艺美术具有典雅、平易的艺术风格,而形成这种特色正是其特定的社会文明。一方面,重文的治国政策和科举制度的完善,促使庞大士人阶层的形成,这大大提高了文人士大夫的社会地位。在哲学领域里,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理学家提出的是“言理而不言情”;在文学思想上,梅尧臣提出了“作诗无古今,唯有平淡难”的文学观,反对错彩镂金、雕章琢句的浮华作风。另一方面,百业俱兴的城市商业经济,催生了多元多彩的市井文化,产生了技高艺精的宋代工艺美术。这些使得宋代民间工艺美术的风格趋向于一种清淡的美,呈现出了清润典雅的风格,质感求温润似玉,体型尚清秀儒雅,品格欲超逸出俗。比如,宛自天开的奇石摆件、意象万千的观赏瓷,以及体现文人品位的香薰、置花器皿、棋子等。
从工艺制作上看,商周时期的青铜材料、战国汉代的漆、六朝以后的瓷以至近代的塑料、钢管等,这些艺术表现手段的生成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新兴材料。比如,战国、汉代的漆器产量之多、规模之大、传播之广,足见当时漆树种植的兴盛。《史记》记载:“陈夏千亩漆,……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说的是种漆树千亩,可以与作千户侯的官职相等。而战国铜器装饰用的模印法、汉代印染用的套版、宋代瓷器的叠烧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所需量之多。宋代社会相对稳定、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级的兴起,对生活和城市商品交流的需求不断增长,为工艺美术生产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和消费市场。陶瓷工艺无论在生产规模、制作技术、艺术水平上都处于高度繁荣和发展阶段。陶瓷的生产遍及全国,南北各地均有名窑。北方之汝窑、定窑、钧窑、官窑、耀州窑,南方之龙泉窑、景德镇窑、建窑、吉州窑,均负盛名,且产品独具特色,品类繁多,器型多样,最受欢迎的有“梅瓶”“玉壶春”等。
从器物造型上看,或因提高实用功能,或因生产条件发展,或因时代风尚,历代以来产生了不同的变化,如三足的鼎就是便于站立,其耳环为了提携,尖形口为了倾液。有的从粗到长,有的由矮到高。提携的器物,大都细而长,如辽金的鸡腿瓶;头顶的器物,大都器底小,如彩陶壶;放置的器物,为了平稳,大都底部宽大,如宋代的梅瓶到元代底部变成鱼尾形。当时所创造出的造型多与生活需求相联系,如宋代改变自商周以来的跪地而坐的习惯,进入垂足而坐的时期,因此宋代家具进入高型家具时代,比例优美,装饰简洁。
从经营位置来看,在席地而坐的历史时期,器物放在地上,无论是盆、钵还是瓶与罐,都注意到由上观下的效果,装饰部位多在器体的肩部和内部,如原始社会的人面鱼纹盆、舞蹈纹盆、漩涡纹双耳罐等。尤其是瓶与罐,在绘制四面图案之前就细心照顾到靠近瓶罐颈口处的图案,由上方下视时也形成一幅和谐的图案。垂足而坐后,人们使用桌椅,器物放在桌上,装饰部位下移,都是为了适应欣赏视线。如彩陶后的瓷器,多以器体外部装饰纹样,或上釉色,或堆砌贴塑,精美绝伦。由此可见,民间工艺品的创造和观赏是按照当时人们习惯的观照方式进行的。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生产数量最大,使用最广的陶瓷品种之一,它们以其洁白的胎体,莹润的釉色,素雅的纹饰树立了雅致清丽的文化品格,从而倍受人们的青睐,在中国陶瓷艺术发展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景德镇青花瓷的发展,主要在元、明、清至现在的七十多年中。下文笔者对景德镇青花的发展史做概述。
一、古代和近代(元、明、清时期)
1、元代青花的发展
元代中期前景德镇制作的青花瓷一般不作生活用瓷,呈色蓝中暗灰,纹饰构图和绘画技巧颇具匠意,风格还是保留有宋瓷装饰的一些遗韵。到了元代中晚期,景德镇青花烧造技术完全成熟,特别是元代晚期至正型青花,胎体洁白厚重,釉面白中闪青,光润透亮,既有宋代影青釉的青翠明亮,又具有卵白釉的乳白凝重,元中晚期的青花,表现形式多样,以白地青花为主,装饰画面取材广泛。整个元代青花气势磅礴,笔势飞动,呈现庄重而活泼,雄浑而雅丽之风韵。
景德镇元代中晚期的青花瓷在制作工艺上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胎骨厚重,二是瓷胎致密洁白,但胎质不够细腻,在砂底上可以看出有砂眼,刷痕和铁质斑点,三是釉色厚重,青花的白釉底子闪青的程度比较重;四是元代中晚期青花瓷所用色料是一种含低锰高铁的钴矿原料,烧成后色料全部熔于釉中形成蓝色玻璃状,着色区中间蓝色较浓,四周较淡,元代青花是中国青花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阶段,并且形成了第一座高峰。
2、明代青花的发展
景德镇明代前期青花以洪武、建文、永乐、宣德官窑为代表。胎土淘炼精细,胎体温润细腻,釉面平净,轻重适度。青花发色深蓝苍翠,明艳深厚,料色透入釉骨,线条有晕散现象,很像中国画水墨在宣纸上所形成的墨晕,在造型上,永乐、宣德青花改变了元青花厚重壮实的结构,表现出灵巧清秀而棱线分明的特征,明代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社会动荡,经济萧条,整个瓷业状况不佳。明中期政治中兴,在作为明代青花发展第四时期的成化、弘治、正德三朝,形成了中国青花发展史中的第三个,明代瓷器的制造,民窑是很重要的一部份,其中成化民窑青花深受人民大众的喜受,正德时期的青花瓷上承成化,弘治旧制,下启嘉靖新风,在器物的造型、品种和纹饰上都有创新,典型的正德官窑青花以中期为代表。明晚期景德镇官窑青花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即明代青花发展的第五个时期: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这时期青花烧造量多,陶瓷生产工艺出现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明晚期的天启、崇祯两朝由于政治腐败,经济衰退,官窑几乎停产,但民窑生产量不减,除供国内市场外,还大量运销海外。此两朝已是明青花生产六个大时期各有面貌,其中永乐、宣德和成化、弘治、正德期间出现的两个高峰在中国陶艺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明代青花造型玲珑秀丽,胎体细润晶莹,青花淡雅幽婉。
3、清代青花的发展
康熙早期的青花以民窑为重,其胎釉有明晚期遗风,康熙中晚期青花胎质洁净坚硬,胎体变薄,造型挺拔硬朗,气势敦重大拙、雄伟浑厚,康熙晚期的景德镇青花的烧造达到了清代之冠。雍正青花瓷质细洁白,微微冷青,胎体厚薄均匀,质量高于前朝,乾隆朝历时60年,是清王朝由鼎盛逐步走向衰弱的转折时期,乾隆初期景德镇御窑生产的瓷器质量达不到前朝水平,一般来说,康、雍、乾三朝的瓷器是康熙胎体最薄,雍正次之,乾隆再次之。这三朝的青花是中国古代青花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在制瓷工艺上得到了很大发展,清代青花的绘制具有分工细致,专业化强的特点。乾隆、嘉庆以后青花生产逐步走向衰退,虽然也有少量精品,但不代表主流。
二、现代(民国以来)
1、民国时期的青花艺术
清末民国初,战祸连绵,民不聊生,洋货充斥市场,民族经济十分萧条,尽管如此,景德镇仍是全国瓷业生产的中心,民国初年,青花主要是仿古瓷和日常生活用瓷两大类,当时很少有以艺术家单独创作的,风格独特的青花艺术瓷,此时值得载入史册的、被誉为“青花大王”的王步先生,是惟一能与“珠山八友”等名家相提并论的青年艺术家,民国的青花艺术虽没有很大的发展,但也不缺精湛之作,作为有时代特点的作品仍具鉴赏价值,收藏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
2、五六十年的青花艺术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的进步和时局的安定,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景德镇青花艺术由此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希望。1953年景德镇成立了“景德镇市人民政府陶瓷委员会,这是景德镇现代陶瓷发展中的一大关键,它为景德镇青花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正当景德镇青花有所发展之时,“”浩劫使刚刚兴盛的景德镇青花艺术遭到了冲击,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景德镇青花艺术落入了低谷,直到70年代后期逐渐复苏,此时由于中国国门封闭,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尚未拓开,青花艺术的风格还没有彻底冲破传统的枷锁。
3、80年代的青花艺术
20世纪80年代伊始,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景德镇青花艺术推向了一个全国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风格流派百花竞艳,二是名家高手济济于世,三是青花艺术品种琳琅满目,四是青花表现技法不断出新,众多的现代景德镇陶艺家不断学习,总结、借鉴民间青花率真简约,笔法酒脱的艺术精髓,并结合现代表现手法而另辟蹊径,创造出具有现代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的新型现代青花艺术。景德镇一大批中青年艺术家使景德镇传统民间青花艺术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其作品或古拙或抽象,在其生动活泼而又疏简雄健的笔调间之显露出气势,蕴含着灵性,他们创作欲望强烈,思维敏捷,艺术修养和表现手法求新攀高,是瓷都陶艺界的明日之星。如今,经过众多陶艺家匠心独具的创造,青花品种越来越多,表现形式也十分丰富,出现了影青青花,珍珠釉青花、色釉青花,毛地青花,刻花青花等新的表现形式。
结 语
景德镇青花历史悠久、饮誉世界、深得人们的青睐,然而它并不是生来就这么完美的,它是经过千百年的历练,演变而来的。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创造方法,独特的民族形式,独特的工艺技法,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和总结景德镇青花艺术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程,对于弘扬中国陶瓷艺术,继承古代优秀文化传统十分重要,它不仅能让人们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及其杰出成就,而且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创造精神。景德镇青花对于中国文化的阐述,在国际上颇具影响力,我们希望景德镇青花作为民族的骄傲,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影响世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敬仰,并能在现代工艺、现代文明的环境下传播并创造一定的经济文化效益。充分发挥东方中国传统文化标鉴的作用。
仿古玉有两种类型。一是仿古彝,另一是仿汉玉。仿古玉彝就是仿商周青铜器的造型、花纹而制的玉器。它继承了明代仿古彝玉,而又有所发展。在器形花纹方面较明代更具有综合性、折中性,不限于对器的模 仿。还往往镌刻仿古款识加以标明,公开声明它并不是为了遮掩耳目,而是为了“返璞”。譬如碧玉兽面纹活环盖瓶,玉色近翠,半透明,镂空龙戏珠盖,兽头耳活环,颈饰饕餮,而腹饰西周波纹,瞒阴篆之“万寿尊鼎子子孙孙永宝用之”,底刻“大清乾隆仿古”隶体阴款。这件兽面活环盖瓶,就是综合了商周战国等青铜器的特点于 器,具有古香古色的格调。这种仿古,实际上只是种口号,并非真正按照某器物忠实模仿。这也反映了乾隆时代的艺术思潮。
乾隆时期仿汉玉,也是非常盛行,所谓仿汉玉,系指广泛的仿古而言,并非专指汉玉而言,具有代表性的是继承姚宗仁祖父所制青玉双童耳杯这条路子发展演变而来的。乾隆皇帝十分赏识青玉双童耳杯,并制文以纪其事。诠此玉为一等,特制囊匣加以珍藏。这种仿古玉的真实目的在于混淆视听,伪乱古制,牟取暴利。通常所说“假骨董”也就是指这类仿古玉而言,有着较大的欺骗性。需要慎重对待,以免上当受骗。其欺骗性何在?主要 的是做伪残和烧古,但器形,花纹因清人缺乏研究,总会露出马脚,只要仔细观察是不难发现的。关键是要“认真”,仿汉玉中有的徒具虚名,挂上“汉玉”标签,似与不似则无关紧要。这种仿汉玉则容易识别。
时做玉器是清玉的另一主流,其形制多种多样,图案作工也是极其丰富多彩。乾隆时做玉的繁复纷纭的
现象,实在令人眼花嘹乱。但,冷静分析不难发现:有的装饰单纯,雕工简练,精于光工,充分地显示了玉材特有的温润莹晶的质地美。还有的崇尚精雕细刻,着重表现碾琢技巧,图案造型华丽繁缛。这 类时做玉是乾隆时代玉器的本工,与剔红,竹、木、牙雕以及宫廷绘画的风格是一致的。或者说这是乾隆时代工艺美术的精雕细刻、繁缛华丽的风格,在玉器艺术上的具体表现。
在这里附带的提下,乾隆时代地方制玉业在艺术上的成就与问题。
以苏扬为代表的南方制玉业,代表了清代,尤其乾隆时代玉器的水平和造诣。因玉材出产地距苏扬较远,使得产量极少的玉材更加昂贵,所以,玉工在设计时必须因材施艺、计较重量,甚至不肯多去皮子和瑕疵。
让人惊叹的老银器
不少卖古玩的老板都有这样的经验,品相完好、做工精美的老银器通常“走货”走得很快,近几年来,老银器的市场行情也是稳中有升。银器的种类很多,不论是生活用品,还是各种首饰,都很受藏友们的喜爱。而从笔者掌握的情况来看,有不少收藏人士对老银器是情有独钟。
藏家黎先生关注老银器多年,在他收藏的“鼎盛时期”,曾拥有好几百件老银器。随着收藏品位的提高,如今他留下的都是精品级藏品,视觉效果相当惊艳。比如一件清代镏金镶嵌翡翠、宝石的银发簪,银质的底架如同浮云般随意舒展,在一个恰到好处的地方,还跃着一只凤凰,配以白色、粉红色、绿色、蓝色的各种宝石,整只发簪贵气十足、美不胜收。簪钗常被用作男女间定情的信物,传统美学认为横斜生姿态,所以钗插多横斜欹侧,以营造摇摇欲坠、温婉可怜的柔媚之态,从而表现女性的风情韵致,因此古人对美女的形容常有“钗光鬓影”、“玉钗横斜”等字眼。
黎先生认为,这些精美的老银器背后一定有过不少故事,聊到这里,他还说起一件关于银饰的奇情旧事。相传,秦淮名妓董小宛,认识了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之后,就痴情地一直舍命相随,期间历经家破、兵乱、国变和疾患等种种磨难,据说董小宛临死时身上没有首饰,唯独就是冒辟疆题过字的银镯无论如何都不肯摘下来,要用这么一件东西见证她的爱情。黎先生说,这个故事的真假无从考据,是他早年在古玩店里买东西的时候听到的,但是从古人的角度来看,银器确实是有特别的意义的。
据史料考证,我国发现和使用白银已经有40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民间更是“无银不成饰”。喜欢老银器的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被其造型艺术和人文内涵所吸引。从人文价值上说,每件银饰都与民间信仰、文化风俗和情感寄托息息相关。
工艺独特让人叹服
老银器的种类很多,生活用具的银器皿多为贵族、宫廷中使用,造型繁多,工艺精湛,品种有碗、盆、罐、盘、熏炉、酒壶等,此外还有身上的各种装饰品。古代银器的制造包括雕锉、缠丝、鎏金、烤蓝、钿翠等十几道工序,上百个过程,是传统工艺美术中最玲珑璀璨的例证。
据专家介绍说,了解古人用银为主要材料制作的各种装饰品,可能会让不少现代的爱美人士有自愧不如的感觉。像发饰,唐宋元时期的簪大量用金、银、玉等贵重材料制作。银簪的制作工艺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盘花是用细银丝编结而成。簪头的雕刻有植物形、动物形、几何形、器物形等,造型多样,其图案多具有吉祥寓意;像长命锁,这是属于颈饰的一种,清代长命锁多以银制作,上部为项圈式,下部为坠饰物。坠饰物形状多样,有锁形、如意形、蝴蝶形、“麒麟送子”形等,正面多錾刻吉语文字,如“长命富贵”“五子登科”等。此外还有手饰、耳饰、带饰(主要指悬挂在腰带上的实用物及装饰物)等等。
为了更好地了解老银器,笔者还专门跑到农村,想寻访到还在使用原始工艺的作坊,不过没有找到,现在的银器作坊都已经用上了焊枪等现代工具。老银器的工艺都相当考究,是现代人望尘莫及的。民间老银饰品的打造要大致经过化银、铸料、成型、錾花、焊接、清洗的工艺流程。大致的过程是,先是将银料溶化,然后再制作成条、片、丝等零件。当银片或银条准备到一定数量时,匠人便可根据主人所要求的花样,对银片和银条作进一步的加工,使之具备银饰零件的基本形态,最后就是在细部上的精心加工了。
笔者还发现,不少藏友为了保存藏品的原汁原味,收到一些有破损的老银器时,宁愿欣赏“残缺美”,也不愿意用现代的工艺进行修补。
精品老银器价高难觅
关键词:青花瓷;中国传统文化;创造
中图分类号:K87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1-0021-02
工艺文化作为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主要文化形态和文化活动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进步的标志。工艺造物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它以其他文化形态和人类活动的其他形式所不具备的文化完整而准确的表示象征着历史的文明和文化形态。
一、青花瓷体现的时代特征
以青花瓷为例子,它被历史性的赋予了文化代表者的角色,集中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者和艺术家的智慧和文化成就,它本身的文化包容性和巨大的历史文化的信息含量是它成为人类文明活化石的根本所在。因此,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青花瓷在各个历史朝代所蕴含的时代特征:
(一)从青花瓷的纹样特征来看
青花经历了从唐到清5个朝代的岁月更迭,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纹案样饰大多均为花草纹。其中花草纹又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如春树,海棠,梅花等等;另一类为典型的阿拉伯图案纹饰。从这点看来,结合唐代青花瓷出土较多的位置,可以看出唐青花瓷器主要的功能其实主要供外销,它的设计也更多的偏向迎合外国人的口味。
唐代青花经过颠沛流离的初创期以后,没有迅速发展成长起来,而是走向了衰败,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为青花的发展做出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元青花的主要特点是层次多却不会让人觉得乱,构图丰满,饱和,主题纹饰的题材丰富多样,有人物、植物、诗文等。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慢慢达到鼎盛但转瞬即逝又渐渐走向衰落的时期。明代永乐年间的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它的成品以做工精细,美轮美奂而著称,纹样装饰上大多是以平刻暗花为主。清康熙时以“五彩青花”使青花瓷的发展到了巅峰,图案很多都是折枝或者缠枝花卉等;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青花从而逐渐走向衰退。 人物纹样一山水的形式所表达出来的,从明代作品来看,显得简结且疏朗,每一件作品都是白地的发挥至极之品。运用简练的线条、丰富的色彩,表现出春江水暖的妩媚,平湖秋月的宁静,具有深远的艺术意境。运用各种程式化的手法表现了山石,云水,松树等等人们熟悉的景象,也可说是形象的图案化,但一看便知道是柳树、松树或是云雾、流水,到了清代康熙时的山水,形象构图、色彩层次都丰富起来了,其纹样表现注重于小的空白、青白的对比穿插,比较匀称地布置到各种器型从明晚期开始,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从中可以看出每个时期对纹绘的喜爱风格都不会雷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在于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习惯不同,生活状况,民风的的差异等,每个时代不光传承了上个时代的某些优良传统,同时又融入了自己时代人文特色,这些诸多的因素造成了他们纹饰上独有的特色。
(二)从图案中国传统画工艺来看
青花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承载的纹样基础 都是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但从用笔,技法上来比较,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元代的青花所追求的是一种磅礴,笔势飞动的气势,讲求的是一种大效果而不拘泥于细微末节,就连云纹、海水、回纹、二方连续那样需要规矩的图案纹样,也是大致规整而已。其用笔纯熟,悬起手腕潇洒而大方,挥洒自在如意,转折有深入浅出,笔墨功夫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而成,在青花料彩绘不可避象的痕迹――浓和淡的层次很模糊,精致的产品也不例外,青花纹样的浓淡不一致,颜料的适度性不均匀,笔痕清楚,画线、填色同出一笔,连画带填,而无分水技法,这种用笔纯熟,而料性较生的现象,是元青花十分明显的一个标志。
永乐、宣德青花用笔比较工整,但却不至于刻板老气。虽然没有元清花用笔豪放自如,但显示出自然明朗,娓娓而出,明丽动人,别具匠意的一面。这时还没有出现分水技法以及分手技法,还有所谓的学画不学染,学染不学画的分工,从画面效果来判断,传统画的工艺该是成化以后的事了。
成化以后的青花瓷,呈色清亮,与用笔拓填的作品迥然不同,大片的藏蓝色,一般的成品多采用分水技法;分水时,笔峰不触及坯面,只以笔稍引导涌至坯上的料水,以使形成所需要的形状,让料色自然沉淀于坯上,故能得到清亮爽目的蓝色。这种染画的分工,是生产商品发展到一定时期的结果,同时也可以视为是青花彩绘技法日趋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从这三个年间的水墨画工艺上来看,虽然风格迥异,但另一方面也看出了日益成熟的工艺技巧。
(三)从色调上来看
青花瓷的蓝与别的蓝色不同,是一种纯度较高,给人以鲜明、莹澈之感的蓝色,所以对其呈色有幽靓、苍翠、浓艳、青翠、幽菁可爱、妖翠欲滴等等形容。但它又不是一种纯粹单一的蓝色,二十在作为着色剂的钴土矿中,尚含有铁、锰等其他着色元素,因而呈色是微带一点绿味的饱和蓝色,也有的是微带一点紫味,这就形成了青花呈色所谓典雅、隽永、柔和、淡雅的又一方面,即色彩的淳厚、含蓄,决不是一种肤浅、单调的色感。就清代流传至今的青花来看,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类:
第一,宣德青花主要为深蓝色。青色比较凝重、透骨,色彩效果上比较庄重有分量。1956年陶研所曾为国家用瓷制作过这种色调的青花瓷器,效果很好。
第二, 成化、正德青花主要为淡蓝色。青色比较清淡、雅致、匀净、秀美。适宜于装饰精细轻薄的瓷器,在雍正及清代末期都曾经大量仿制过这种淡蓝色的青花瓷器,也有不少精美的作品。现在,在大量生产的高级日用瓷及精细的艺术瓷上,仍有成功的运用。
第三,嘉靖万青花主要为浓蓝色。青色浓艳强烈,而且不露火气,远观效果比较好,适宜于大件粗壮的作品。
第四,康熙青花主要为鲜蓝色。青色明净、鲜丽、清朗不浑,艳而不俗,鲜蓝而不火气,是理想的我国特产珠明料的色调。现在生产上配料,一般以这种色调为标准。
第五,纯氧化钴主要为蓝色。青色浓蓝而泛红紫,比较刺眼而浮浑。所以不用于高级青花瓷器的生产。但由于青料配制简单,发色显明,仍大量应用于普通青花蓝边碗的生产上。
其它,釉下五种彩色中多使用的天蓝,海的碧蓝等与青花呈色比较,其色鲜艳,轻快有余而沉厚不足,不够含蓄而少韵致,其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从上面的三个方面可以看出,虽然青花瓷在各个时代几经沉浮,但在每个时代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光单是它的装饰作用,它反映出每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也揭示了一个时代对于这样的工艺美术品好坏优劣的定位,即是:每个朝代对青花瓷好,美的评判标准不仅是对自己审美观的定位,也是对当前时代的文化价值的定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每一个时代独特的定位又创造了每个时代特有的文化取向是传统文化的重构。
二、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从字面上来说,它的性质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观念文化其实是一定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制度反映,物质的文化除了受某种社会制度影响之外,其实还受自然环境的限制,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是深存于历史过程中的,并被这个历史所传承的(有时是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并且客观地存在人与自然世界、社会关系中那些相对稳定,而不易变易的,被人类的自觉意识发现,而且经常应用于生活中的规律性的东西。物质中所组成的是意识的基本存在,而逐渐地被明确意识化,从而形成由文化文明的意识活动的载体,如文字、语言、史记、风俗、习惯传承下来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等等,应用于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普通性意义的社会群体意识。 文化大致可以分为物质,精神,艺术三部分,艺术是前两者有机融合的结果。就青花瓷而言,它的诞生可以看成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产生,从人类的行为方式和造物方式上来看它具备文化性和文化意义,它属于装饰文化的范畴。青花,正是吸取了中国历史人文的精髓,从图示纹样来看,它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山水画元素,不矫饰,美的自然,美的脱俗,从用色方面来看,它用色单一,显得不浮躁,选用青色为主色调,体现了清脆而不张扬,伶俐而不圆滑的中国传统思想,大量的借助了土文化的优势而打造的一样工艺艺术品,它的成功就在于本土化精神的融合。每一件瓷器就是一个年代的历史、风物、人情、文化的佐证,每一件瓷器便是那个年代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的证明。设计的过程融入了历史主义,人文主义,即设计在文化背景下具有了哲学的时空观,就设计本身而言,它的内核是文化的传承和超越。艺术设计讲人类的精神意志体现在造物中,并通过造物实现人们的物质生活方式的具体创造,而生活方式就是文化载体。青花瓷从设计诞生开始直到风靡一世,造成巨大的影响,不单单是一件工艺品的保存或是简单的看来是一种技术的流传,在一定意义是来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虽然在各个时代鲜明的文化特点反映在不同时期的青花瓷上面,代表着不同时代的人群喜好和审美取向,但从大的方向来看,青花瓷的流传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民族精神的传承,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文化的回归融合是为了有目的创造和前进,这种目的性就体现在人文关怀上,现在人的眼中看来它有独立一派,形成中国文化有的青花瓷文化,他既是旧的文化的延续,又是新文化的再生,可以说青花瓷的设计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实体,是文化的创造。
三、从文化依附到文化创造
从青花瓷的例子可以看出,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是有一定的过程的,它既有从形式内容上的变化,又有从形态上的转变,但是它所依付的基础始终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文化,造型的特质,材料的选取,以及花纹样式的筛选,始终离不开本土文化的熏陶,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之上,它才能代表一个民族智慧的结晶。它的图案特征,所用色彩,图案的布局分布,器皿形态等等,都是传统文化的杂糅,它的演变首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然后才是文化的发展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这两者很融洽的融合一起,便成为了创造,即是创造了一种新的概念的创造,有文化的成分,也含有艺术的足迹,两者是密不可分的。这样的过程在青花身上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了。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