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城市建设的概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城市;概念;意义;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1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005(2013)02-0003-02
引言: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所谓生态城市建设即是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原理,通过综合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促进改善环境质量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发展,它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更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
建设生态城市,就是立足于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用生态经济理念指导和规范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在更高层次上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创新发展机制,寻找发展动力,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发展环境。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社会最大限度的发展,以最小的经济社会成本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区域内环境保护、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2关于我国对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最近几年,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他们的地方学会举办了多次全国性地方性学术讨论会,将学术研究与交流推到了。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于2002年8月19日至23日在深圳市召开,《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是这次大会的主要内容,将对世界城市建设与发展以及人居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3发展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重大意义
从生态学的意义上讲,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由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建设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效益观、消费观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强调经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和整体生态化。生态城市建设是改变传统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化城市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是要以城市生态学和环境经济学为理论指导,以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城市规划为蓝本,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以城市管理为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新机制,建设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保持高度和谐的城市。通过创建清洁、优美、安静的城市,全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高效的生态产业和人们的需求与愿望得到满足、和谐的生态文化与功能相整合的生态景观,实现自然、农业和人居环境的有机结合。?
4发展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必须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
生态城市建设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必然方向。它不仅涉及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针对环境差、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在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两个关系。
4.1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互促双赢,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应有之义。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发展指标,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资源和环境将难以支撑,环境安全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无法实现。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脱离经济发展去谈,必须靠发展解决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问题。因此,既要努力克服重发展轻环保的问题,也要坚决防止一谈到环保就放慢发展、甚至不要发展的倾向,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并进。
4.2正确处理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态经济,可以使资源能源得以充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传统经济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造成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也致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循环经济根据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三个原则,使得整个经济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末端处理,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少产生废弃物。建设生态城市,一条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5关于发展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设想
5.1把握好总体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全面的从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各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以人为本制定战略性的、能指导和控制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蓝图与计划。它必须具备科学性、综合性、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生态城市总体规划应把生态建设、生态恢复、生态平衡作为强制性内容。生态城市建设规划一旦批准,必须具有法律的权威性,任何改变都必须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政府要组织制定有关生态城市建设的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以及配套政策,做好生态城市建设的引导、规范和保障工作。要将生态理念贯穿到城市发展规划之中,研究制定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并通过人大批准,确保这一工程的连贯性和延续性。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调节作用,依靠合理的价格引导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制约浪费资源、破坏生态的行为。划拨主要用于生态产业发展的引导资金,出台相关产业政策,大力鼓励和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完善考核激励政策,科学地设置考核指标,合理地考核评价干部政绩,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既抓当前又考虑长远,既抓发展又抓保护。
5.2追求个性特点和文化风尚是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特有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建设条件,要尊重、研究、发扬自身的特点,根据自己的特点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一个或几个侧面,抓住优势,体现个性。制定实际的、具有自己特色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案。融“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田园城市”、“森林城市”、“卫生城市”、“健康城市”、“绿色城市”等于一体。既体现生态城市建设的优势,又给人们一个醒目的形象。为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及其成果的保护,管理者应建立制度,提倡良好的公众环境行为,形成生态城市的规矩和风尚。
培育生态文化是促进生态城市建设的源动力。要培育和弘扬生态文化,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生态知识普及教育,包括科学的资源观、消费观和发展观,努力提高全社会可持续发展意识。要充分发挥舆论宣传和政府引导的作用,搭建各类宣传和创建载体,大力倡导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提倡节约和循环利用,把循环理念和生态意识渗透到千家万户,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提倡节约、循环利用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5.3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是成功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有效保障。城市和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促进。城市及区域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城市越发展,这种交换就越频繁,相互作用就越强。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区域间的分工协作、协调发展。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繁荣,还要确保城市自身的活动不损害其他城市的利益。
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
结论:如果逐步实现了思想的转变、意识提高、观念更新、理论深化、标准统一,就有了扎实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再通过实施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完善体系、协调监控、推进市场、公众参与、营造风尚、城区合作等有力措施,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将会稳健有序的进行。尽管任重而道远,面对挑战,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个个繁荣和谐的生态城市将会在中国出现。
参考文献
[1]崔雪松、李海明: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经济纵横,2007(2).
[2]陈天鹏、陈雪丽: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主体研究[J],商业时代,2007(13).
关键词:生态城市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In the 21st century, 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increasingly serious. The concept of eco-city construction is in l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irstly illustrates the basic concept and building contents of eco-city. Then various issues of importance during Chinese eco-city development are further researched. Finally, baed on these eco-city issu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bout housing, transporting, green economy and legal system are proposed in the paper.
Key words:eco-city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1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当今世界各国城市问题严重,主要表现为城市的住宅问题、社会问题、交通问题、污染问题、灾害问题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挠着人类,导致城市生活质量、城市健康状况遭到破坏,已经引起各国的政府决策者,以及从事该方面研究的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推进城市的生态化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
本文首先从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和建设内容出发,引出了国内目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现状和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式。
1、生态城市的概念与内容
生态城市是指为追求人类和自然健康和活力的城市,即符合生态规律、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生态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环境能够得到较好保护的,经济发展能够得到较好、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城市建设方式。
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生态城市”定义,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与问题
2.1中国生态城市建设现状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开始起步,江西省宜春市作为我国第一个试点生态城市,1986-1991年开展了一系列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并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近年来,上海、天津、哈尔滨、扬州、常州、成都、张家港、秦皇岛、唐山、襄樊、十堰、日照等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两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合作和交流。2007年11月18日,总理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了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将在未来进行一系列的生态项目建设合作,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新一轮生态城市建设阶段。
2.2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生态城市建设不够重视。城市生态污染问题依旧严峻,水、空气污染严重,大中型城市“垃圾围城”现象突出,废弃品缺乏科学的分类收集与再回收。这些问题关系到城市未来的存亡。我国部分地区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目标模糊,不深入分析自身的条件和潜力,建设过程中生态目标向经济利益妥协,使得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
(2)生态城市建设指标不完善。我国目前具体的建设指标主要遵循国家环保总局在2003年公布的《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于2007年修订),生态城市指标设置过于简单,不够细化,如何通过与各国生态城市指标的对比找出自身评价体系的不足,是我国未来生态城市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3)生态环保缺乏公民的参与支持。生态理念要在政府与公民中自上而下达成共识。单纯为了政绩和创收,将生态城市做成一种表面的“时尚工程”会加剧公民对政府城市建设战略的迷茫与失望。
(4)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缺乏项目支撑与引导。同时缺乏保障项目实施的相关政策,使得生态城市建设缺乏方向。一方面是因为生态城市规划缺少针对性的法律保护,使得许多项目在运营时举步维艰。某些生态城市建设缺乏理性认识,项目投资主体和合作设计公司缺乏沟通,在发现问题时往往无法明确责任。另一方面,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仍占据主导地位。一些城市准备开发建设的生态区、生态园往往因缺乏明确的体系引导与政策扶助而相继流产,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
(5)法制建设不完善。当前我国在生态城市构建的法律保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已经基本建立从城市设计规划到城市建设再到环境侵权事件应对办法的完整法律体系。然而生态城市建设的法律保障方面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生态城市的发展。这些问题包括:执法机构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环境违法成本过低、公民维权途径艰难、城市设计规划不合理。
3、生态城市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以可持续发展为本质特征的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依托现有城市,根据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与技术等手段逐步创建,在生态文明时代形成的可持续发展的人居新模式,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接受与大力推崇。从国外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迪:
(1)发展混合性居住。允许各种产业活动与生活居住在空间上的融合,间接减少人们固定式的出行总量,不仅可以节约更多的土地用于基础设施、生态绿地建设,而且可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比例。
(2)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绿色出行是未来城市缓解交通和生态压力的重要手段,绿色交通的核心是在保证出行便捷高效的前提下,以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作为出行的主要方式,在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同时也能带来长期稳定的经济效益。绿色交通的效率提高,公民就会更加自主地选择绿色出行的方式。
(3)绿地规划要从多层次入手。丰富绿色空间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区绿色空间的质量,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指标。利用道路、建筑空间发展城市线性绿带,以长距离的绿色休憩空间加强城市与自然的融合。完善湿地生态规划,对于遭受自然灾害或人为破坏的绿地系统要进行及时的补救。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扩大新能源、新技术在各生产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吸收学习国际先进的环保技术,实现新能源、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防止清洁能源生产带来的二次污染和产能过剩。制定扶持参与循环经济模式的企业与个人政策。完善废弃物的再循环再利用,继续扩大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中的比重,全力落实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资源化处理,实现垃圾处理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再循环利用。
(5)公民参与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随着公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城市生活更加健康、宜居、人性化的要求会越强烈,集思广益,听取不同的声音和反馈,对于政府生态城市建设的战略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公民的意识与需求得到肯定,就会更好地投身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环节中,拉动生态项目、循环经济,投身绿色生态生活。
(6)建立完善的法制建设。国家除了要制定政策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支持外,还要建立有效的法律法规予以保障,法规的制定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通过科学的调研与分析,囊括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环节。
4、小结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近的过程,也是工业化、城镇化之后城市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我们应该在实践过程中,在遵循科学的机制原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根据各地特色制定可行的方案,同时保持强大的法治化执行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志刚. 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J]. 吉林农业, 2011,256(6).
[2]曲畅. 完善我国生态城市的法制保障[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1(5).
[3]杨坤. 浅谈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指的是生态而健康的城市,总的来说是指展示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念和理想的空间。城市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只有生态化城市的发展才能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进而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进步。然而目前我国城市面临所环境问题比较严重,给市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缓解日趋恶化的环境问题,绿色发展的理念被引用出来,并成为城市建设的主流思想。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概述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简单的来说,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对城市进行设计,建立高效、和谐而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聚居环境。从广义上讲,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深刻的认识基础上一种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协调发展的社会、经济与自然之间的社会关系,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2. 生态城市理念的内涵
前苏联生态学家O.Yanitsy在1984年提出生态城市概念,他认为生态城市属于一种理想的城市模式,通过技术与自然的融合,使人类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从而保持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生态良性循环。“生态城市”与普通意义上的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差别。其中“生态”的含义已不再是单纯的生物学的含义,而是一个综合和整体的概念,蕴涵着社会、经济以及自然的复合内容,成为经济、文化、政治与自然的载体。
3. 生态城市的标准
生态城市的创建的标准要从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是社会生态方面,要在以人为本同时满足人类的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以创造自由、平等和稳定的社会环境。其次是经济生态原则,要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能源的再生和利用。最后要注意自然生态的原则,给自然生态以优先考虑的最大限度的保护措施,使一切开发和建设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
4. 生态性城市规划的总原则
生态城市的概念是联合国在“人与生物圈”计划中所提出的重要想法,旨在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在该计划中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五项总体原则,分别为生态保护战略:即加强自然保护措施、动植物及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战略;生态基础设施:即自然景观以及腹地对城市持久的支持能力;此外还包括居民的生活标准、文化历史的保护和将自然融入城市的原则。
二、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1.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协同性原则
生态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果将协同的理论引入到生态城市的建设系统中来,对现有的城市整体发展以及演化的规律做出系统的评价和综合研究,就能科学而快捷地解决城市建设协同性的现实性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要在动态中寻找平衡点,同时在协同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生态城市建设的协同性原则要求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增长、以及环境的保护三者之间的协同,即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同发展。
2.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平衡性原则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的统一体,要建立在区域的平衡基础之上,而且城市与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规划才有平衡的生态城市的规划。区域建设与规划是城市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如两者相互背离,则城市与外界的物质、能量、人口、信息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就没有了畅通的渠道,城市的生态系统也难以进行,这样的城市是无法实现生态化的。
3. 生态城市规划中的开放性原则
系统的开放性是指系统在接纳周围环境的时候也不停的与周围环境进行相互作用和相互的影响,它既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影响着外部环境,两者之间不断交换着能量、物质和信息。城市属于地球环境中的开放系统,要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中取得可持续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人无法离开自然界而独立存在;而自然界的演变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生态城市的设计要求
1. 城市空间结构设计
城市空间结构设计要结合自然资源的特点,建构出现代化的山水城市空间的基本构架,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环境与远郊的山、水、林的绿化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同时完善城市的绿地系统。此外要充分利用水系的自然格局,营造一定的水景,形成水景与山景相映的城市景观格局,并有效营造城市的人文意境。
2. 城市交通设计
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要把交通网络、交通工具与交通环境组成一个生态型的复合交通系统。它们是城市生态环境中的要素,在发挥作用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交通设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整体的设计要求是资源高效、能源清洁,同时保持秩序良好,行为文明和景观的美化。城市道路的设计要避免穿越生态脆弱区域,道路要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同时大力采用公共交通,推广地下轨道交通,同时限制私人汽车在中心地带的使用,注意交通车辆要采用环保车。
3. 城市生态建筑设计
建筑是城市中最基本的元素。在设计成熟的建筑时,要注意推广各种先进的建筑技术,其中包括节水、节能的建筑技术,例如采用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方法等,同时注意使用无污染的建筑材料,选用密封性能较好的建筑材料,也要使用节能型的电器,广泛设置屋顶、墙面等立体植被。
总之,低碳而生态型的城市规划对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虽然现阶段,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在局部地区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仍然无法改变生态破坏的现状。要遵循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使城市建设得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忠玲 江林忠.试论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与设计[J].中国城市经济.2011,05.
[2] 刘达光 张红娟.浅谈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和要求——以东营市为例[J].住宅产业.2011,08.
关键词: 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规划;规划控制方法;总体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低碳概念
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的提出起源于全球气候变化。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通过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
自从英国提出“低碳经济”概念以来,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但能源节约基金会认为,没有“低碳社会”就无法发展“低碳经济”。如果没有消费者的觉悟、支持和行动,政府将很难力度很大的气候变化目标。日本中央环境审议会据此提出低碳社会的基本理念,即争取将温室气体排放量控制在能被自然吸收的范围之内,为此需要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又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
随着低碳理念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等领域,城市是低碳发展的关键阵地成为普遍共识,随着对低碳城市的研究,低碳城市概念的产生水到渠成。低碳城市是指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1]。低碳城市是低碳经济内涵在城市中发展的延伸,因为城市作为最大的碳源和最具减排潜力的区域,所以使低碳城市成为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发展的重要落脚点和支撑点。
1.2 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
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因为科技、社会的进步,城市取得重大发展,然而面对人类的无限索求,自然资源、化石能源等面临枯竭;随着大量二氧化碳气体的肆意大量排放,自然环境的破坏,温室效应以及极端天气等气候异常现象日益严峻,人类面临资源枯竭、气候环境异常、城市发展难以为继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使城市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成了共识,随着低碳研究不断深入,低碳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并提出了低碳城市。如今,低碳城市已成为世界各地共同发展目标,在我国低碳城市建设也逐渐被各地政府普遍重视,建设低碳城市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其深远影响。首先,建设低碳城市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护和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其次,建设低碳城市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再次,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最后,建设低碳城市是提高我国能源安全和保障能力的迫切要求。[2]低碳城市建设同时还是我国由传统城市建设向生态城市建设的一个有力过渡,不仅契合了我国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的发展目标,还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2 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2.1 城市规划对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将城市规划定义为“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城市规划直接决定了城市经济社会系统的发展布局、功能、规模、体量、生活方式、消费习惯、资源运用和交通等,而这些都会影响社会能源的消耗与排放[3]。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承担着指导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角色,对于低碳城市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2009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2)》指出,低碳城市是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载体,低碳城市将引领未来城市建设新趋势[4]。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龙头,由于城市规划对城市布局、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交通模式、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锁定效应,所以对城市低碳发展有着长期性、结构性的影响[5]。在错综复杂的城市开发、建设中,要想充分发挥低碳理论的指导和运用作用,对于具有龙头地位的城市规划,指导低碳城市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2 低碳城市规划
近年来,气候变化成为各国共同普遍关心的话题。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它在一般人看来是自然环境的局部变化,但实际上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系统的变化,是人与自然互动关系上出现的系统性问题,城乡规划工作必须适应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科学理念改变。[6]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工业、物流的集中地,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集中地,据联合国统计,城市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75%[7]。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形势下,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已成为基本的共识。但是,仅仅通过节能减排的技术手段尚不足以解决减少C02排放问题,还需要以更加多元的标准衡量城市规划与建设,通过低碳城市规划寻求城市发展的低碳化方向,探索可持续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是必然的关键技术。[8]
低碳城市规划是目前城市规划新的视角和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2011年末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全国总人口的51.27%,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阶段,资源枯竭、生态环境问题等问题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越发日益凸显,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重大障碍,环境资源问题成为我国集体共识,十根据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了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战略发展目标,而这离不开生态城市的建设、生态中国的建设。生态城市既是我国古代“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的完善,也是近代因工业革命导致严重的社会环境问题所提出的“理想城市”与“田园城市”的升华。然而目前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由于技术、经济等一系列原因,不可能在当前的经济、社会、资源等现实基础的国力之下,通过技术、政策、经济等手段一次性把我国传统的粗放型发展城市直接转变为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的生态城市,其中必然有个阶段需要经历低碳城市这样的一个过程,低碳城市建设是符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是传统城市向生态城市转变的过渡城市。同理,城市规划方法也要随着社会、经济等的变化由原来的传统规划方法通过低碳城市规划的过渡,最终转变为人与自然、人与人高度和谐的生态城市规划。
3 低碳城市建设的规划控制方法
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主要可从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三个层面以及“减碳”和“固碳”两个角度入手,对低碳城市建设进行“三位一体”落实,全方位的实现低碳城市建设的目标,鉴于内容庞大等原因,本文仅就总体规划这个层面进行阐述。按照碳的终端排放统计,城市中碳排放的三大来源是来源是工业、交通和建筑[9],而它们同时也是城市规划所涉及的重要内容。
3.1发展容量
城市的发展受限于生态承载力,生态承载力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大气环境承载力、城市绿地承载力等,找准制约城镇发展规模的瓶颈因素,科学确定发展容量,能为城市发展规模和城碳排放总量的合理确定提高有效的科学依据,对于低碳城市建设至关重要。
3.2空间布局
城市碳排放与人们生活、生产活动息息相关、联系紧密,而生活和生产需要特定的空间形态来承载,所以空间形态一旦确定,必将对城市碳排放产生长期性、结构性的影响。城市规划是对空间形态塑造最为有效的技术手段,通过塑造合理的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合理加强用地混合,促进交通减量,提高土地节约紧凑利用程度等方法,科学引导城市生活、生产活动,加强用地与交通的互动反馈,落实公交优先,实现布局减碳,促使能源高效利用、减少交通出行,降低城市碳排放。
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特征,城市空间形态的塑造应因地制宜,以当地自然环境为依托,考虑当地文化内涵,构建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低碳生活、生产空间形态。
3.3产业发展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发展。采取符合城市自身发展特点的产业策略和低碳策略,贯彻循环低碳经济发展思路;选择产业发展类型,制定产业准入门槛,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对于我国正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大多数城市来说,在三次产业中,工业仍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社会主要能源的使用者与碳排放者。努力转变企业高消耗、低效率、高排放的传统工业经济生产方式;积极发展技术密集程度高、低污染或零污染的企业;逐步实现由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10]
3.4综合交通
1)引导城乡空间、产业空间集约发展
交通是城市的骨架,是城乡空间、产业空间的物流、信息、人紧密联系的通道,是城市发展的动脉。城市的发展具有交通指向性,通过构建布局合理的综合交通,引导城乡空间、产业空间集约发展。
2)合理构建绿色交通体系,促进公交优先和慢行友好
交通结构、交通方式、交通能源是交通体系的重要构成要素。城市运行的不同交通结构、人们出行不同的交通方式、交通驱动的不同动力能源选择对于城市低碳交通的构建至关重要,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城市的发展要结合自己的条件,构建合理的交通结构,选择清洁、可再生、低碳能源,合理搭建绿色交通体系,促进公交优先和慢行友好。
3.5生态建设
通过生态环境的建设,构建总量适宜、布局合理、固碳高效的绿色生态系统。自然环境是“固碳”过程的重要物质载体。自然环境中的绿色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下来,主要以有机物或无机物的形式存储在十壤和植被中[11],从而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城市规划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固碳能力,构建合理的生态系统,栽种具有高固碳能力的植被,形成低碳城市中宝贵的固碳系统。同时,自然环境的建设也可以降低城市热岛效应,间接减少城市能源消耗和碳排放。[10]
3.6资源利用
明确资源利用目标,分项提出实施保障措施,重要指标应作为刚性要求予以控制。资源是城市发展的根本,碳的排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产与生活中资源的消耗所产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也就成为碳产生源头控制的重要途径。合理配置资源结构,大力发展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集约使用资源,重要指标作为刚性指标予以控制;积极推进废弃物、生产中间产物的使用,转变资源――产品――垃圾的传统线性生产模式,形成资源――产品――资源――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在产业链上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3.7节能减排
城市的能源利用应明确节能减排目标,合理配置能源结构,重要指标作为刚性指标予以控制;积极推进新能源、可再生、清洁能源和低碳能源的使用,逐步降低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比例,在源头上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减少污染排放。大力发展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约使用能源,降低生活、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以及废气、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采用新科技技术,吸收降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废气、废水等污染物。
3.8基础设施
拓展基础设施规划的内容与方法,促进集约高效利用。根据城市目前的基础设施现状,选择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工程设施等基础设施,合理布局,构建有机的、低碳的、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绿色基础设施服务系统。
通过构建合理的绿色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缩短出行距离和往复次数,减少汽车使用,降低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等的排放;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布置合理的绿色市政工程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设施的利用效率。
4 结论
建设低碳城市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从诸多方面去进行规划和落实。低碳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规划可从目前规划制度框架下的规划法规体系、规划行政体系、规划运作体系三个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完善,从不同维度保障、落实低碳城市建设,推动传统城市向低碳城市、生态城市转变。本文在总体规划层面上,从城市发展容量、空间布局、产业发展、综合交通、生态建设、资源利用、节能减排以及基础设施等不同角度对低碳城市建设控制进行了探讨。当然低碳城市建设还离不开城市控制线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层面上的方法控制与落实,也离不开规划价值观、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唯有如此,方能促进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生态文明以及美丽中国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志林,戴亦欣,董长贵,齐晔.低碳城市理念与国际经验[J].城市发展研究,2009,16(6).
[2]甘靖中,鞠鹏艳,师坦,李哲,湛慧.北京延庆县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研究[J].北京规划建设
,2011(5).
[3]范晓磊,都明,王殿秋,迟洪冰.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J]《规划师》论丛.2011,(00):58-61.
[4]易冬炬,李明生.长沙发展低碳城市评价与对策建议[J].合作经济与技术,2010,(2):6―8.
[5]孙强.临港新城低碳城市规划探索与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1,5.
[6]汪光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城乡规划理念转变[J].城市规划,2010(1): 9-14,28.
[7]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8]顾朝林,谭纵波等.气候变化与低碳城市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9]秦波,邵然.低碳城市与空间结构优化:理念、实证和实践[J].国际城市规划,2011(3):73.
关键词:土地利用;城市规划;相对关系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建设的指示、国际接轨的需要,城市的扩建工作作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重点已经成为政府建设规划的重点内容,要想使我国城市建设过程更有计划和成果,难么在城市发展建设过程中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内容,而就就目前的城市规划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诸多与城市规划初衷想违背的内容,如对土地的利用不合理、土地使用浪费等等一系列问题,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城市发展现状就必须先明确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透彻理解城市规划的概念,以节约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城市发展问题。
一 优质的国外发达国家中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城市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相对关系,这没有一个统一的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我们可以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验,用来确立我国的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就国外发达国家的城市演变过程来看,大体可以将其分成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城镇化”阶段,这个主要是一个“聚集”的过程,使发展较好城镇的周边城镇聚集过来,逐渐形式一个中心区域,并得到集中发展,最终形成城市;第二个阶段我们可以称之为“外扩”阶段,是指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向着城市周边农村地区扩展,在这一发展阶段中能够使城市发展与建设范围扩张,并同时提高城市周边农村的生产化水平,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打破两者之间的二元化发展界限,使城市与农村形成一体化的发展形势,从而有效约束了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对土地利用的要求。国家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农村的发展,无论是经济环境上还是生活环境上,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隔膜正变得越来越小,从而实现了国家城市化这一整体的宏观概念,国家城市化这一概念是城市规划的终极目标,也是使城市扩建与农村土地占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重要方式,是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本质。
二 如何优化土地利用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相对关系
借鉴城市规划结果较好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建设经验,并且切实结合我国城市建设规划的实质性内容,将其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引入我国城市建设之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一套有地域特色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理念,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我国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对关系。
(一)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时要注意强调区域的发展概念
就当前的城市发展观念而言,城市规划再也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规划理念,而已一个整体理念,城市规划要立足于满足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各个区域的均衡,利用发展较快的、发展较好的经济地区带动发展速度较慢的区域,不仅要考虑城市内部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同时也要兼顾城市周边农村发展换环境与城市城市的发展关系,将“统一建设、整体发展”理念切实的融入到城市规划的理念之中不仅能使我国国家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更能从内部限制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使发展中占用的土地使用更合理、利用率更高、占用的资源土地更少、开发的贫瘠土地更多。在城市土地分配利用过程中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正确的土地建设、社会发展等相关政策,把握时代赋予的发展机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建设的指导思想,这样才能使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工作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对关系是要紧密结合政治、经济、社会这些要素
城市规划是城市土地建设的基础,而城市土地建设则是社会行为、政治经济等一系列社会活动的重要基础,在城市规划设计阶段要注意提高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这里所指的利用并不是单单指对的资源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对贫瘠土地的建设处理,土地利用在城市建设中所含有的更重要意义在于对城市土地的重新分配和利用,城市规划是一个统筹的概念,而土地利用是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在规划过程中设计者根据城市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社会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城市土地的使用内容进行整合编排,合理安排各个区域部分的组成框架以及城市分化区,对外要将周边农村的土地利用计划一并考虑进来,打破传统的城乡二元化的发展势态,使两者能够形成一个共融的整体,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城市扩展内容更明确、对内对外的土地利用内容更科学合理、城市带动农村发展形势被确立、发展过程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政治发展的和谐共融,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
(三)在探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相关关系时要注意生态发展这一概念
生态发展是当今的重要主题,其触角已经延伸到经济、政治、发展、建设以及社会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对于城市发展当然也不例外,土地利用是生态建设的基本基本内容之一,在城市的生态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为土地利用提供基本方向,而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计划又反过来对城市规划起到限制性作用,使建设范围、规划内容不至于超出生态建设的总概念范围之外。在城市建设规划中要更精准地确立哪些是生态建设区、哪些是生态储备区、哪些是可控发展区、哪些是不可控发展区,准确掌握影响城市生态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在设计计划中对这些重点内容作重点处理。在土地编制利用阶段,要做好土地的地质调查、土壤取样分析、土层结构分析、土质类型分析等等,做好对土地基本组成结构的调查和分析之后才能更全面、细致、准确地对土地的建设内容进行确立,最大程度的提高对土地的保护和利用率,同时也为城市的生态建设规划指明了方向。
总结:
城市建设是我国未来的城市发展内容的重点所在,也是我国构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想使城市建设得效果更理想,我们就必须优化城市建设规划、提高对土地的综合利用率,明确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性和本质上的统一性,在大力开展城市建设过程中以城市规划为指导、以土地利用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掌握好两者的相对关系,使两者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出在城市建设过程之中的实质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孙田;陈龙乾.浅谈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衔接[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42(01):124-126.
[2] 董铭;杨爽.浅析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1(08):190-193.